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金庸武俠小說越女劍

金庸武俠小說越女劍

發布時間: 2021-08-08 18:59:31

㈠ 金庸的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到底寫的是什麼

《越女劍》不僅將“劍”的傳奇與歷史寫得神奇無比,還將它寫成了一曲盪氣回腸、令人感慨唏噓的“情”的詩篇。

說《越女劍》是一則情感的詩篇,是因為金庸給“西子捧心”這一千年不朽的美麗形象,增添了一種傳奇的背景, 使得西施的“心痛”包含了更加豐富的人文心理內涵。這一巧妙的“嫁接”,使得我們只要想到范蠡和西施,就會想到那個曾想傷人、然而寧願自己受傷更重的越女阿青。在人類的情感王國中,受傷或傷人的事情實在是屢見不鮮,但自己受傷而能使美女西施心痛,進而變成了一種魅力的象徵,則只有金庸筆下的越女劍—這是一把無形的劍—這一劍風情無限。

㈡ 金庸在越女劍留下了什麼漏洞,導致他不寫戰國時期的故事

金庸武俠作品集除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還有一篇《越女劍》和《三十三劍客圖》。《三十三劍客圖》本是清代任渭長所作版畫,其素材來源於明代王世貞《劍俠傳》,而《劍俠傳》的故事又來源於唐宋傳奇。金庸先生除了對《三十三劍客圖》各篇解說外,還將第一篇《趙處女》改寫為《越女劍》,也因而成為金庸最短的武俠小說,講的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踐從返越滅吳,其中作用最大的就是薛燭督造的劍和越女教導的劍術。

不過,薛燭和越女二人,在《左傳》《史記》均無記載,薛燭始見於《越絕書》,越女始見於《吳越春秋》,這是東漢時期越人編撰的兩部野史,所以薛燭和越女也偏向於傳說人物。

根據《越女劍》的說法,薛燭和風鬍子都是著名鑄劍師歐冶子的弟子,歐冶子為越王勾踐之父允常鑄劍五口: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其中勝邪最優,純鈞、湛盧其次,魚腸再次,巨闕最差。後允常將勝邪、魚腸、湛盧贈予吳王闔閭,之後湛盧又流傳到楚國,故越王手中的純鈞、巨闕不敵吳王手中的勝邪、魚腸。而歐冶子又為楚王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龍淵劍為吳國上卿伍子胥所得,並轉贈薛燭師兄風鬍子,風鬍子遂在吳國教練鑄劍。



吳越兩國的鑄劍技術,在當時確實非常高超。1978年,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等單位就對「越王勾踐劍」進行無損檢測,發現其合金比例很合理,劍刃部分含錫多而很鋒利,劍體部分含銅多而有韌性,正如《戰國策》說「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劍身上面有硫化後的黑色菱形花紋,與經過拋光後光滑閃耀的劍身形成對比,確實有《越絕書》里「渾渾如水之溢於塘」「煥煥如冰釋」的感覺。

盡管歷史上吳越寶劍沒有文學描寫得神奇,但其造型之精美、鋒芒之銳利,也足以震撼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劍也因此成為了武俠世界中最重要的兵器。

㈢ 金庸的一篇短篇小說《越女劍》有沒有影視作品

有一部同名電視劇《越女劍》。

《越女劍》是香港亞洲電視(ATV)出品的改編自金庸同名短篇武俠小說的電視劇,於1986年在亞視本港台播出,由王心慰監制,李賽鳳、岳華主演。

這部小說是金庸全部武俠作品中歷史年代最早的一部,在《射鵰英雄傳》中出現了「越女」武功傳人,所以,真正的金迷是不會置之不理的;而且「越女」故事是發生在吳越戰爭時期的江南的實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美女西施、大夫文種、范蠡更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在江南有許多實景可供追憶,真正的金庸迷也是不可錯過的。

㈣ 金庸小說《越女劍》是什麼時期寫的,大概內容是什麼

《越女劍》作於1970年,大概只有2萬字。寫得筆法純熟,舉輕若重。情節不復雜: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劍法,終於幫助越王勾踐雪恥復仇。在這個過程中安排了一條愛情的線索:阿青在教授士兵劍法的時候,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本身就很動人,本來是一對戀人,為了國家大事,西施犧牲自己,跑去獻給吳王夫差。小說結尾,阿青本來是很嫉妒西施,准備傷害她。可是一見到西施的美貌後,自己也驚呆了,不忍傷害她,飄然離去。這是金庸最短的作品,只有2萬字,但是藝術含量卻非常高,里邊有武俠,有傳奇,有神話,有政治、有歷史,有愛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結構也非常精妙,特別是結尾寫得非常棒,順便把「西子捧心」這個典故都給點活了。

我們來看一下《越女劍》的開頭和結尾。開頭是:

「請!」「請!」

兩名劍士各自倒轉劍尖,右手握劍柄,左手搭於右手手背,躬身行禮。

兩人身子尚未站直,突然間白光閃動,接著錚的一聲響,兩劍相交,兩人各退一步。旁觀眾人都是「咦」的一生輕呼。

這個開頭完全是一個電影鏡頭,沒有像記敘文三要素那樣講時間、地點、人物,一開頭就聲音畫面一下子撲過來,而且是特寫。我們可以想像,鏡頭先照著劍和手,然後拉開。

結尾是,越國取得了勝利,大家團聚:

只聽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裡?」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里!」

「里」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門帷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的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她凝視著西施臉上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地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輕漸遠,餘音裊裊,良久不絕。

數十名衛士急步奔到門外,衛士長躬身道:「大夫無恙?」范蠡擺了擺手,眾衛士退了下去。范蠡握著西施的手,道:「咱們換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劃船去,再也不回來了。」

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戳中它,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它的心口。

兩千年來人們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間最美麗的形象。

一個故事結束了,卻把一個典故激活了。西子為什麼捧心?原來是心臟受了傷,被內力給傷害了。同時也看到金庸的一個政治理想,范蠡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做了這么偉大的事業,最後是握住西施的手,要去太湖劃船再也不回來了。

《越女劍》也是金庸小說內容上年代最早的作品,金庸一般寫的都是宋元明清時代的故事,只有《越女劍》是春秋時代的。而《越女劍》本來是他的一個武俠隨筆。金庸在1970年的時候有一個想法,他找到了一個三十三劍俠圖,他想給這33幅圖,每一幅都插寫一部小說。人家都是小說插圖,他要給圖插小說。本來想寫33則,結果只寫了第一則,叫做《趙處女》,後面的沒有寫成小說,都寫成了解說。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就寫成了《越女劍》。吳越這個地方的人在古代是勇敢的、驃悍的,是勇於復仇的,像越王勾踐那樣的。現在的蘇杭文化是後來變化的,由勇敢驃悍變成了現在的機智柔和。也就是說,古代的浙江是出不了這么多作家的,是出不了金庸的;古代只出他筆下的那些俠客,不出寫這些俠客的人。金庸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這樣說:吳越文化是外來的,伍子胥、文仲、范蠡都來自楚國,只有西施本來的美麗才屬於浣紗溪那清澈的溪水。就連教導越人練劍的處女,雖然住在紹興以南,但是《劍俠傳》中說她來自趙國,劍法精妙,曾經和一頭白猿搏鬥,打敗了白猿。但是後來經過傳說就變了,說她的劍法是從白猿那裡學的。所以武俠小說里,喜歡寫白猿,喜歡寫猿猴,這在古代的典籍里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記載過了;所以猿猴的形象是武俠小說里經常出現的角色。

㈤ 金庸武俠小說----越女劍中,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主角:范蠡 阿青

《越女劍》作於1970年,大概只有2萬字。寫得筆法純熟,舉輕若重。情節不復雜: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劍法,終於幫助越王勾踐雪恥復仇。在這個過程中安排了一條愛情的線索:阿青在教授士兵劍法的時候,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本身就很動人,本來是一對戀人,為了國家大事,西施犧牲自己,跑去獻給吳王夫差。小說結尾,阿青本來是很嫉妒西施,准備傷害她。可是一見到西施的美貌後,自己也驚呆了,不忍傷害她,飄然離去。這是金庸最短的作品,只有2萬字,但是藝術含量卻非常高,里邊有武俠,有傳奇,有神話,有政治、有歷史,有愛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結構也非常精妙,特別是結尾寫得非常棒,順便把「西子捧心」這個典故都給點活了。

我們來看一下《越女劍》的開頭和結尾。開頭是:

「請!」「請!」

兩名劍士各自倒轉劍尖,右手握劍柄,左手搭於右手手背,躬身行禮。

兩人身子尚未站直,突然間白光閃動,接著錚的一聲響,兩劍相交,兩人各退一步。旁觀眾人都是「咦」的一生輕呼。

這個開頭完全是一個電影鏡頭,沒有像記敘文三要素那樣講時間、地點、人物,一開頭就聲音畫面一下子撲過來,而且是特寫。我們可以想像,鏡頭先照著劍和手,然後拉開。

結尾是,越國取得了勝利,大家團聚:

只聽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裡?」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里!」

「里」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門帷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的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她凝視著西施臉上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地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輕漸遠,餘音裊裊,良久不絕。

數十名衛士急步奔到門外,衛士長躬身道:「大夫無恙?」范蠡擺了擺手,眾衛士退了下去。范蠡握著西施的手,道:「咱們換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劃船去,再也不回來了。」

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戳中它,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它的心口。

兩千年來人們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間最美麗的形象。

一個故事結束了,卻把一個典故激活了。西子為什麼捧心?原來是心臟受了傷,被內力給傷害了。同時也看到金庸的一個政治理想,范蠡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做了這么偉大的事業,最後是握住西施的手,要去太湖劃船再也不回來了。

《越女劍》也是金庸小說內容上年代最早的作品,金庸一般寫的都是宋元明清時代的故事,只有《越女劍》是春秋時代的。而《越女劍》本來是他的一個武俠隨筆。金庸在1970年的時候有一個想法,他找到了一個三十三劍俠圖,他想給這33幅圖,每一幅都插寫一部小說。人家都是小說插圖,他要給圖插小說。本來想寫33則,結果只寫了第一則,叫做《趙處女》,後面的沒有寫成小說,都寫成了解說。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就寫成了《越女劍》。吳越這個地方的人在古代是勇敢的、驃悍的,是勇於復仇的,像越王勾踐那樣的。現在的蘇杭文化是後來變化的,由勇敢驃悍變成了現在的機智柔和。也就是說,古代的浙江是出不了這么多作家的,是出不了金庸的;古代只出他筆下的那些俠客,不出寫這些俠客的人。金庸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這樣說:吳越文化是外來的,伍子胥、文仲、范蠡都來自楚國,只有西施本來的美麗才屬於浣紗溪那清澈的溪水。就連教導越人練劍的處女,雖然住在紹興以南,但是《劍俠傳》中說她來自趙國,劍法精妙,曾經和一頭白猿搏鬥,打敗了白猿。但是後來經過傳說就變了,說她的劍法是從白猿那裡學的。所以武俠小說里,喜歡寫白猿,喜歡寫猿猴,這在古代的典籍里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記載過了;所以猿猴的形象是武俠小說里經常出現的角色。

㈥ 金庸《越女劍》的創作背景

《越女劍》作於1970年,大概只有2萬字。寫得筆法純熟,舉輕若重。情節不復雜: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劍法,終於幫助越王勾踐雪恥復仇。在這個過程中安排了一條愛情的線索:阿青在教授士兵劍法的時候,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本身就很動人,本來是一對戀人,為了國家大事,西施犧牲自己,跑去獻給吳王夫差。小說結尾,阿青本來是很嫉妒西施,准備傷害她。可是一見到西施的美貌後,自己也驚呆了,不忍傷害她,飄然離去。這是金庸最短的作品,只有2萬字,但是藝術含量卻非常高,里邊有武俠,有傳奇,有神話,有政治、有歷史,有愛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結構也非常精妙,特別是結尾寫得非常棒,順便把「西子捧心」這個典故都給點活了。 我們來看一下《越女劍》的開頭和結尾。開頭是: 「請!」「請!」 兩名劍士各自倒轉劍尖,右手握劍柄,左手搭於右手手背,躬身行禮。 兩人身子尚未站直,突然間白光閃動,接著錚的一聲響,兩劍相交,兩人各退一步。旁觀眾人都是「咦」的一生輕呼。 這個開頭完全是一個電影鏡頭,沒有像記敘文三要素那樣講時間、地點、人物,一開頭就聲音畫面一下子撲過來,而且是特寫。我們可以想像,鏡頭先照著劍和手,然後拉開。 結尾是,越國取得了勝利,大家團聚: 只聽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裡?」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里!」 「里」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門帷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的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越女劍》她凝視著西施臉上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地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輕漸遠,餘音裊裊,良久不絕。 數十名衛士急步奔到門外,衛士長躬身道:「大夫無恙?」范蠡擺了擺手,眾衛士退了下去。范蠡握著西施的手,道:「咱們換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劃船去,再也不回來了。」 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戳中它,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它的心口。 兩千年來人們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間最美麗的形象。 一個故事結束了,卻把一個典故激活了。西子為什麼捧心?原來是心臟受了傷,被內力給傷害了。同時也看到金庸的一個政治理想,范蠡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做了這么偉大的事業,最後是握住西施的手,要去太湖劃船再也不回來了。 《越女劍》也是金庸小說內容上年代最早的作品,金庸一般寫的都是宋元明清時代的故事,只有《越女劍》是春秋時代的。而《越女劍》本來是他的一個武俠隨筆。金庸在1970年的時候有一個想法,他找到了一個三十三劍俠圖,他想給這33幅圖,每一幅都插寫一部小說。人家都是小說插圖,他要給圖插小說。本來想寫33則,結果只寫了第一則,叫做《趙處女》,後面的沒有寫成小說,都寫成了解說。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就寫成了《越女劍》。吳越這個地方的人在古代是勇敢的、驃悍的,是勇於復仇的,像越王勾踐那樣的。現在的蘇杭文化是後來變化的,由勇敢驃悍變成了現在的機智柔和。也就是說,古代的浙江是出不了這么多作家的,是出不了金庸的;古代只出他筆下的那些俠客,不出寫這些俠客的人。金庸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這樣說:吳越文化是外來的,伍子胥、文仲、范蠡都來自楚國,只有西施本來的美麗才屬於浣紗溪那清澈的溪水。就連教導越人練劍的處女,雖然住在紹興以南,但是《劍俠傳》中說她來自趙國,劍法精妙,曾經和一頭白猿搏鬥,打敗了白猿。但是後來經過傳說就變了,說她的劍法是從白猿那裡學的。所以武俠小說里,喜歡寫白猿,喜歡寫猿猴,這在古代的典籍里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記載過了;所以猿猴的形象是武俠小說里經常出現的角色。

㈦ 金庸小說《越女劍》都有哪些人物

(1)阿青

越國一鄉間女子,牧羊姑娘,大約十六七歲。一張瓜子臉,睫長眼大,皮膚白皙,身材苗條,容貌甚是秀麗。她身穿淺綠衫子,弱質纖纖,聲音嬌嫩清脆,性格天真爛漫,言語幼稚。由於生於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有一種不通人情世故卻具有赤子熱腸的率真,她對范蠡這樣的大官不講半點禮貌。

然而她卻身懷神奇劍法。在會稽城內大街上,八名吳國劍士將范蠡兩名衛士的長劍打落在地,並毫無來由地將她的一頭山羊以精湛的劍術一分為二時,阿青手持竹棒,以四招戳瞎兩名吳國劍士的眼睛,又將六名劍士各刺瞎一目,後又挺棒戳中一名吳國劍士的手腕,且將另五人的長劍打落在地。

(2)范蠡

字少伯,越國大夫。高高瘦瘦,四十來歲,本是楚國宛人。為人倜儻,不拘小節,所作所為往往出人意料,當地人稱他為「范瘋子」。他與文種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兩人覺得中原諸國暮氣沉沉,楚國邦大而亂,眼前霸兆在東南,於是便去了吳國。在吳國京城姑蘇住了數月,眼見伍子胥的種種興革措施確是才識卓越,自己未必能勝得過他,再加上吳國國勢興旺,於是最後投靠了越國,被拜為大夫。

(3)西施

越國浣紗溪畔的美女,驚世絕艷,將越國山水靈氣集於一身的嬌娃夷光。她的眼睛比溪水還明亮、清澈;她的皮膚比天上的白雲還要柔和;她的嘴唇比小紅花的花瓣還嬌嫩、鮮艷,濕濕的嘴唇比花瓣上的露水還要晶瑩;她的手像白雪一般;她的腳步輕盈像彈琴鼓瑟那樣有美妙的音樂節拍;她的聲音輕柔細妙。為了越國和自己心愛的人范蠡,她寧願出賣自己,到姑蘇城中吳王宮里陪伴吳王。

(4)勾踐

越王。身披紫袍,形貌拙異,頭頸甚長,嘴尖如鳥。當年,在錢塘江邊大戰,為吳王夫差所打敗。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幾乎亡國殞身。在危機之中他採納文種和范蠡之計,買通了吳王身邊的奸臣太宰伯軀。替越王陳說。勾踐在吳國卧薪嘗膽,決意報仇雪恥。他表面上對吳王十分恭敬,暗中卻日夜不停地訓練士卒,俟機攻吳。

(7)金庸武俠小說越女劍擴展閱讀

《越女劍》是作家金庸創作的短篇武俠小說,發表於1970年1月《明報晚報》上。

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最終幫助了越王勾踐雪恥復仇。阿青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阿青見到西施的美貌後,不忍傷害,飄然離去。

小說藉助歷史上的傳說和事實,不但抒發了歷史情懷,還表現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國之仇與個人的愛結合在一起,使小說增加了厚重感和無限的餘味。

㈧ 金庸寫的小說《越女劍》里主要有哪些人物、幫派和武功

《越女劍》,短篇武俠小說,金庸著,現收錄於《金庸作品集》中,附於《俠客行》之後。這部作品以吳越爭霸為歷史背景,吳優而越劣,勾踐為擊敗夫差,採用了范蠡的計策,就在接近成功時,在鑄劍和劍術上遇到了挫折。吳國劍士不但劍利術精,且善用兵法,越人不敵。而此時出現的放羊女阿青卻輕易地擊敗了吳國八劍士,范蠡以之為奇,將阿青接到府邸,終於使越國劍士觀摩到了「神劍」的影子。就憑這「神劍」的影子,越國的劍術已是天下無敵了!另一方面,在薛燭的指點下,越國也造出了利劍千萬,條件成熟,勾踐早已按耐不住,終於大破吳軍。而在范蠡的心中,攻破吳國並不是唯一的目的,他更想見到被獻給夫差的美女西施。當兩人見面時,阿青出現了,因為她已經喜歡上了范蠡,並以劍氣傷了西施。但最終因西施的美貌而黯然離去……這部小說是金庸全部武俠作品中歷史年代最早的一部,在《射鵰英雄傳》中出現了「越女」武功傳人,所以,真正的金迷是不會置之不理的;而且「越女」故事是發生在吳越戰爭時期的江南的實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美女西施、大夫文種、范蠡更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在江南有許多實景可供追憶,真正的金庸迷也是不可錯過的。引自 http://ke..com/view/24015.htm

㈨ 金庸,《越女劍》內容簡介

《越女劍》作於1970年,大概只有2萬字。寫得筆法純熟,舉輕若重。情節不復雜: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劍法,終於幫助越王勾踐雪恥復仇。在這個過程中安排了一條愛情的線索:阿青在教授士兵劍法的時候,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本身就很動人,本來是一對戀人,為了國家大事,西施犧牲自己,跑去獻給吳王夫差。小說結尾,阿青本來是很嫉妒西施,准備傷害她。可是一見到西施的美貌後,自己也驚呆了,不忍傷害她,飄然離去。這是金庸最短的作品,只有2萬字,但是藝術含量卻非常高,里邊有武俠,有傳奇,有神話,有政治、有歷史,有愛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結構也非常精妙,特別是結尾寫得非常棒,順便把「西子捧心」這個典故都給點活了。

我們來看一下《越女劍》的開頭和結尾。開頭是:

「請!」「請!」

兩名劍士各自倒轉劍尖,右手握劍柄,左手搭於右手手背,躬身行禮。

兩人身子尚未站直,突然間白光閃動,接著錚的一聲響,兩劍相交,兩人各退一步。旁觀眾人都是「咦」的一生輕呼。

這個開頭完全是一個電影鏡頭,沒有像記敘文三要素那樣講時間、地點、人物,一開頭就聲音畫面一下子撲過來,而且是特寫。我們可以想像,鏡頭先照著劍和手,然後拉開。

結尾是,越國取得了勝利,大家團聚:

只聽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裡?」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聲道:「阿青,我在這里!」

「里」字的聲音甫絕,嗤的一聲響,門帷從中裂開,一個綠衫人飛了進來,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的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她凝視著西施臉上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地說:「天……天下竟有這……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輕漸遠,餘音裊裊,良久不絕。

數十名衛士急步奔到門外,衛士長躬身道:「大夫無恙?」范蠡擺了擺手,眾衛士退了下去。范蠡握著西施的手,道:「咱們換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劃船去,再也不回來了。」

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戳中它,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它的心口。

兩千年來人們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間最美麗的形象。

一個故事結束了,卻把一個典故激活了。西子為什麼捧心?原來是心臟受了傷,被內力給傷害了。同時也看到金庸的一個政治理想,范蠡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做了這么偉大的事業,最後是握住西施的手,要去太湖劃船再也不回來了。

《越女劍》也是金庸小說內容上年代最早的作品,金庸一般寫的都是宋元明清時代的故事,只有《越女劍》是春秋時代的。而《越女劍》本來是他的一個武俠隨筆。金庸在1970年的時候有一個想法,他找到了一個三十三劍俠圖,他想給這33幅圖,每一幅都插寫一部小說。人家都是小說插圖,他要給圖插小說。本來想寫33則,結果只寫了第一則,叫做《趙處女》,後面的沒有寫成小說,都寫成了解說。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就寫成了《越女劍》。吳越這個地方的人在古代是勇敢的、驃悍的,是勇於復仇的,像越王勾踐那樣的。現在的蘇杭文化是後來變化的,由勇敢驃悍變成了現在的機智柔和。也就是說,古代的浙江是出不了這么多作家的,是出不了金庸的;古代只出他筆下的那些俠客,不出寫這些俠客的人。金庸在解釋《趙處女》的時候,這樣說:吳越文化是外來的,伍子胥、文仲、范蠡都來自楚國,只有西施本來的美麗才屬於浣紗溪那清澈的溪水。就連教導越人練劍的處女,雖然住在紹興以南,但是《劍俠傳》中說她來自趙國,劍法精妙,曾經和一頭白猿搏鬥,打敗了白猿。但是後來經過傳說就變了,說她的劍法是從白猿那裡學的。所以武俠小說里,喜歡寫白猿,喜歡寫猿猴,這在古代的典籍里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記載過了;所以猿猴的形象是武俠小說里經常出現的角色。

熱點內容
陸天明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2 08:24:58 瀏覽:175
調教貓奴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02 08:17:46 瀏覽:391
比較好看的系列小說 發布:2025-07-02 08:15:28 瀏覽:925
言情xiaos小說標題 發布:2025-07-02 08:14:49 瀏覽:466
好看的小說推薦類似不要物種歧視 發布:2025-07-02 08:14:13 瀏覽:89
免費小說功夫神醫 發布:2025-07-02 08:06:48 瀏覽:616
小孩喜歡聽書什麼軟體比較好 發布:2025-07-02 08:05:39 瀏覽:135
倫理小說小雄故事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02 08:04:17 瀏覽:259
縣城校園籃球愛情小說 發布:2025-07-02 08:04:11 瀏覽:935
書包里小說閱讀全文 發布:2025-07-02 08:02:43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