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不肖生對武俠小說的作用
1. 平江不肖生的基本信息
他的文學生涯,最初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未進學校而日事浪遊,對日本妓院(主要是低級妓院)和下層社會頗為熟悉,寫成清末留日學生惡現狀的譴責小說《留東外史》,但回國以後,書局僅僅允諾每千字給三角稿酬,打擊了他的積極性。
1922年,應世界書局之約,他開始專心從事武俠創作。武俠處女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名震大江南北。一炮打響,一再續寫,奠定了他在現代武俠中的地位。他在上海,不喜交遊應酬,和一妾、一狗、一猴居住在一處很窄的小樓中,每到半夜,便開始動筆,一直寫到天亮。用蠅頭小楷寫在不到一尺的紙上,每行可寫一百四五十到一百七八十字,卻是筆直一線,為現代文人中的奇觀。
不肖生的作品,受湖南民俗影響,寫實與神怪相結合,又善於編故事,因此很有看頭。但他常常信手寫來,前後滔滔不絕而缺乏連貫,有結構鬆散的毛病。但他奠定的現代武俠小說基礎地位,尤其是江湖與武林的迷幻離奇,開啟了和舊的俠客傳奇大為不同的一副新面目, 這是始終不可撼動的。
現代武俠小說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重要的思想,都是從平江不肖生這里開始的,有的是別人開始,到他這里加以發揚光大。 南派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所作《江湖奇俠傳》風靡一時,讀者甚眾,《江》一書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後來《江》被上海明星影業公司拍攝成電影《火燒紅蓮寺》,連拍十八集,放映時造成萬人空巷情勢,影響更大。平江不肖生另外還撰有十三部武俠小說,其中《近代俠義英雄傳》最有價值,書中人物大刀王五、霍元甲、趙玉堂、山西老董、農勁蓀等都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
2. 大家認為誰的武俠小說寫的好,請說出理由。 1.金庸 2.古龍 3.梁羽生 4.平江不肖生 5.還珠
金庸,情節跌宕起伏 武功招式層出不窮 人物有血有肉 各種各樣的武林人士都刻畫得如真人 文采也是斐然 如果金庸小說沒人看 那就不用看小說了
3. 平江不肖生 還珠樓主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
武俠小說共12部——
《江湖奇俠傳》
《近代俠義英雄傳》
《江湖大俠傳》
《江湖小俠傳》
《江湖異人傳》
《現代奇人傳》
《半夜飛頭記》
《獵人偶記》
《江湖怪異傳》
《煙花女俠》
《雙雛記》
《艷塔記》
還珠樓主(1902一1961)
武俠小說共37部——
《蜀山劍俠傳》、《蜀山劍俠後傳》還珠樓主代表作。
「蜀山劍俠正傳」——
《蜀山劍俠傳》《蜀山劍俠後傳》《峨眉七矮》;
「蜀山劍俠前傳」——
《長眉真人傳》《柳湖俠隱》《北海屠龍記》 《大漠英雄》;
「蜀山劍俠別傳」——
《青城十九俠》《武當七女》《武當異人傳》;
「蜀山劍俠新傳」——
《蜀山劍俠新傳》《邊塞英雄譜》,《冷魂峪》;
「蜀山劍俠外傳」——
《雲海爭奇記》《兵書峽》《天山飛俠》
《俠丐木尊者》《青門十四俠》《大俠狄龍子》
《蠻荒俠隱》《女俠夜明珠》《皋蘭異人傳》
《龍山四友》《獨手丐》《鐵笛子》《黑孩兒》
《白骷髏》《翼人影無雙》
其餘還有:
《萬里孤俠》《黑森林》《虎爪王》
《血滴子大俠甘鳳池》《征輪俠影》《力》
《拳王》《黑螞蟻》《酒俠神醫》
4. 平江不肖生的介紹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近代著名武俠小說家,為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被稱為民國武俠小說奠基人。他從小文武兼修,文學、武術,兩者均有深厚造詣。兩度赴日留學,1922年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筆名來由:靈感來自老子《道德經》之「天下皆謂我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
5. 武俠小說和武俠影視現在為什麼不如以前受歡迎了
可以說,自金庸大師去世以後,真正地標志著當今武俠世界的沒落。我小時候是看金庸四大家長大的。但現在中學生又有多少人金庸或者現在流行的武俠小說,而現在的武俠影視更是寥寥無幾。這不能說是“悲哀”。只能說這個時代已經不適合武俠的時代了。那武俠影視和文學作品又是如何興起的呢?
武俠小說熱也延伸到了影視,在1965年開始,邵氏老闆邵逸夫,開始投資武俠片,當代武俠片導演鼻祖張徹執導了第一步部現代意義武俠電影《獨臂刀》。在1971年胡金銓執導的成名作《俠女》。從那時起,武俠電影電視劇迎來了他的黃金時代,金庸和古龍的書大概都被拍濫了。但現在卻已經是徹底逝去了,這是時代的標志。
6. 求論文 平江不肖生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一說:1890-1957) 平江不肖生
兩度赴日留學,1922年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筆名來由:靈感來自老子《道德經》之「天下皆謂我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 現代著名武俠小說家,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為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他從小文武兼修,文學、武術,兩者均有深厚造詣,於長沙楚怡工業學校畢業後,為謀救國之道,他曾兩度赴日本留學,先後進入華僑中學與法政大學,他文學和武術的事業都從這里開始。武術方面,他與日本柔術家、劍術家頗有交往,功夫大進,回國後參加過反袁運動和大革命,1932年回湖南創辦國術訓練所和國術俱樂部,是現代著名的武術活動家。他的武術理論功底也很深厚,著有《拳術見聞錄》《拳術傳薪錄》《拳師言行錄》、《拳經講義》等專著。 平江不肖生作品
他的文學生涯,最初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未進學校而日事浪遊,對日本妓院(主要是低級妓院)和下層社會頗為熟悉,寫成清末留日學生惡現狀的譴責小說《留東外史》,但回國以後,書局僅僅允諾每千字給三角稿酬,打擊了他的積極性。 1922年,應世界書局之約,他開始專心從事武俠創作。武俠處女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名震大江南北。一炮打響,一再續寫,奠定了他在現代武俠中的地位。他在上海,不喜交遊應酬,和一妾、一狗、一猴居住在一處很窄的小樓中,每到半夜,便開始動筆,一直寫到天亮。用蠅頭小楷寫在不到一尺的紙上,每行可寫一百四五十到一百七八十字,卻是筆直一線,為現代文人中的奇觀。解放後,向愷然出家為僧,1957年68歲時准備撰寫《中國武術史話》時不幸患腦溢血去世。 不肖生的作品,受湖南民俗影響,寫實與神怪相結合,又善於編故事,因此很有看頭。但他常常信手寫來,前後滔滔不絕而缺乏連貫,有結構鬆散的毛病。但他奠定的現代武俠小說基礎地位,尤其是江湖與武林的迷幻離奇,開啟了和舊的俠客傳奇大為不同的一副新面目, 這是始終不可撼動的。
7. 平江不肖生的生平及著作
人物生平
他14歲考入長沙高等實業學堂,不到一年,即因紀念蹈海的陳天華,被開除學籍。旋即東渡留學。後返國,曾任倒袁運動的北伐軍第一軍法官,討袁失利,再次赴日。先後進入華僑中學與法政大學,他文學和武術的事業都從這里開始。武術方面,他與日本柔術家、劍術家頗有交往,功夫大進,1932年他應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之聘,回湖南創辦國術訓練所和國術俱樂部。抗戰軍興,向愷然辭去秘書一職,隨桂系廖磊去安徽,任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廖磊)辦公廳主任,並兼安徽省政府顧問、安徽大學文科教授、省政府參議等職。1947年冬,劉伯承部進軍大別山,進攻安徽立煌縣(今金寨縣),向愷然被俘,審查經歷清白而釋放,他擇道蚌埠、南京返回湖南。當時,正值程潛主持湖南政界,向愷然遂隨程潛一道起義,其後被安置在省文史館及政協任職。1957年68歲時准備撰寫《中國武術史話》時不幸患腦溢血去世。他是現代著名的武術活動家。他的武術理論功底也很深厚,著有《拳術見聞錄》《拳術傳薪錄》《拳師言行錄》、《拳經講義》等專著。
武俠小說共12部:《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江湖大俠傳》、《江湖小俠傳》、《江湖異人傳》、《現代奇人傳》、《半夜飛頭記》、《獵人偶記》、《江湖怪異傳》、《煙花女俠》、《雙雛記》、《艷塔記》。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近代著名武俠小說家,為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他從小文武兼修,文學、武術,兩者均有深厚造詣。兩度赴日留學,1922年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筆名來由:靈感來自老子《道德經》之「天下皆謂我道大;夫惟其大,故似不肖。」
8. 關於武俠小說
一、文學知識,很有需要了解,需要知道各類武俠作品(至少是名人之作),各種文學代表作品亦需了解,比如四大名著等,對外國文學也需要一個概況的了解以及閱讀,詩詞歌賦,必須了解,最好會寫
二、哲學知識,很有需要了解,無論中國哲學還是西方哲學,盡量去填充你的大腦、增長你的智慧
三、歷史知識,需要准確、系統並且辯證的去了解、看待中國歷史,可以系統的去了解一些西方歷史
四、政治學知識,需要學習一些實用的政治,從某種行為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政治目的,同時,也必須懂得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是小政治
五、天文學知識,只需要大致了解下就行
六、地理學知識,需要了解中國各個地區風土人情,以及地勢位置,但無需了解土壤學知識、地理實用知識
七、水利學知識,同天文學
八、兵法,紙上談兵皆可,但紙上談兵亦不是件容易之事
九、經濟學知識,最好了解,因為永遠有花不完的錢的大俠,希望你們能多多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何
十、生物學知識,除了生物的葯材作用,無需了解太多
十一、醫學知識,最好能了解一些中醫學基本常識和知識,西醫無需了解
十二、解剖學知識,無需了解
十三、物理學知識,無需了解
十四、化學知識,無需了解
十五、美術知識,了解一些國畫的基本知識和常識
十六、音樂知識,了解一些中國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常識
十七、棋藝,需要了解並會下圍棋、中國象棋
十八、舞蹈,完全可以不會
十九、廚藝,完全可以不會
二十、武學,完全可以不會,金庸不會武功,平江不肖生會武功,兩者之差距有多大
二十一、外語,完全應該摒棄,小說里只要寫,加里拉歪歪兒,就行了!
這些是硬性的,機械的,現在我來說說,具備了以上性質之後,還應如何。
首先,就是哲學化的思考。
武俠是什麼?
必須思考這個。
前人的思考,是前人的,你自己的思考,是你自己的。
尋找自己的天命,一旦找到,就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的武俠小說。
可以私信交流。
9. 與平江不肖生齊名的四個人物
趙煥亭與平江不肖生齊名,人稱「南向北趙"
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據魏紹昌所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的不完全統計,當時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六百八十八部之多,出版地主要是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時有南派和北派武俠之稱。
南派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所作《江湖奇俠傳》風靡一時,讀者甚眾,《江》一書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後來《江》被上海明星影業公司拍攝成電影《火燒紅蓮寺》,連拍十八集,放映時造成萬人空巷情勢,影響更大。平江不肖生另外還撰有十三部武俠小說,其中《近代俠義英雄傳》最有價值,書中人物大刀王五、霍元甲、趙玉堂、山西老董、農勁蓀等都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除平江不肖生外,顧明道是另一個南派武俠小說大家,他的《荒江女俠》被改編成電影和京劇後,幾乎家喻戶曉,人皆知有方玉琴、岳劍秋「琴劍」二俠。當時,南派武俠人才濟濟,還有諸如文公直、姚民哀、張冥飛、陸士諤等人也是著作頗豐的。
北派武俠小說家人數不多,但都十分有影響,如趙煥亭、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王度廬、還珠樓主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趙煥亭創作武俠小說時間比較早,與平江不肖生齊名,人稱「南向北趙」,其代表作《奇俠精忠傳》可與《江湖奇俠傳》匹敵,足見影響力之大。宮白羽本是不屑寫武俠小說的,但為生計所迫,無心插柳卻成蔭,創社會武俠一派,成為武俠小說大家。他借大仲馬和塞萬提斯的創作方法,運用新文藝的技巧進行寫作,寫出了自己的風格,代表作《十二金錢鏢》,深深影響了後來港台的新武俠創作。鄭證因作品甚豐,有八十八部之多,影響最大的當是《鷹爪王》。《鷹》與當時宮白羽的《十二金錢鏢》齊名,但《鷹》江湖色彩更濃,江湖風雲、武林秘聞、門派紛爭、場面結構、情節復雜都勝過《十二金錢鏢》。古龍在《關於武俠》中認為鄭「寫作路線,仿效的人雖不多,但是他書中的技擊招式,和幫會規模,卻至今還在為人所採用,所以他無疑也是有一派宗主的身份」。朱貞木也是北派武俠小說家代表人物,著作頗多,《七殺碑》、《羅剎夫人》是其代表作,寫作技法與鄭相似,同屬技擊派武俠小說,但文采俊爽活潑尤勝於鄭。王度廬是個善寫情的武俠小說家,他的作品被稱為言情武俠,所作「鶴——鐵④」系列小說影響深遠。王率先把文藝小說寫法帶進武俠小說,其作品風格清新,自成一派,而且寫情細膩,結構嚴謹。他開創了「武戲文唱」新格局,以外在的刀光劍影轉向人物內心深處,以情感沖突代替了以前的門戶、正邪事件紛爭,這一點,對後世武俠小說創作影響尤為巨大。《江湖奇俠傳》的盛況,引來還珠樓主李壽民的爭雄之心,於是就有了《蜀山劍俠傳》。《蜀山》顯示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作者對儒、道、佛都有研究,化用於小說創作,使之異彩紛呈,精光四射。這部小說光怪陸離,異想天開,奇幻曲折,變化萬端,其神怪荒誕程度,遠遠超過《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使它達到神魔小說的最高峰。《蜀山》原計劃寫滿一千萬字,到1949年底共出書五十五集,近四百萬言,實是荒誕浪漫武俠的巔峰之作。以單部作品而論,《蜀山》無疑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最耀眼的一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