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人獨立武俠小說
⑴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正文 二十八。時間緊迫(上)
「累死了,我要不行了。」歐陽晨一回到家裡,就趴在桌上喘著粗氣。
「怎麼這么晚才回來啊?」黃怡靜突然出現在門口。
「別提了!快被累死了,今天忙了一天。」歐陽晨有氣無力地說道。
「你們是不是在查楊漪然的案子?」
「嗯?你是怎麼知道的?」
「是我告訴她的。」伊爾汕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
「啊呀!大叔,我早和你說過了,不要這么神出鬼沒,會嚇死人的。」歐陽晨不滿地說道。
「小丫頭,不要左一個大叔,右一個大叔的叫,我有那麼老嗎?想當年,我也是玉樹臨風的好不好?」
歐陽晨正在喝茶,突然伊爾汕來的這么臭美的一句,噗的一聲,把茶全噴了出來。
「哈哈哈哈,玉樹臨風?你吹牛都不打草稿,瞧你,海拔這么低,身材這么胖,那裡也看不出是帥啊?」歐陽晨笑得合不攏嘴。
「你這小丫頭片子,你說什麼呢你?」
「好了好了,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有心情鬥嘴。」黃怡靜無奈地說道,而旁邊的楊林也無聊地喝著他的茶,……
⑵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作者是誰
《春殘》 唐.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晏幾道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宋詞里有一個習慣,經常喜歡套用唐詩里的名句,化為自己的句子。這個是有典可查的。
⑶ 紅顏殤:落花人獨立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紅顏殤:落花人獨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紅|袖|言|情|小|說
無邊的黑暗中,兩個人已經對坐了很久,密室里靜的能聽到彼此的呼吸。幽暗的燭火在不知從哪鑽進來的風中微微跳動著,忽明忽暗,彷彿黑暗隨時都會吞沒這最後一點光明。「咳……」突然有人痛苦的咳了一聲,卻是從淹沒在黑暗中的男人懷中發出,男人輕輕的擦去懷中人嘴邊溢出的血沫,漆黑的長眉緊緊的皺在一起,彷彿蒙了一層霜的臉上滿是疼惜,此時正俯下身聆聽著她微弱的呼吸,緊抱她的手不停的顫抖。
「你真的決定了么?你會後悔的……」黑暗中,看不清面目的女子突然嘆了口氣,幽幽的說,語氣中有說不出的幽怨,只是痴痴的看著飄忽不定的燭火下男子蒼白而又堅毅的臉。
「我決定的事情有後悔過嗎?照我說的做,不要廢話,我只要她活著。」男人只是深深的看著懷中蒼白的小臉,雙手緊緊的摟著懷中的人兒,手因為用力而青筋暴起,骨節發白,微微的顫抖著,憔悴的臉上滿是凌亂的鬍渣,通紅的眼睛布滿血絲,聲音沙啞而又堅定,透著一股霸氣。
「可是……
⑷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出自哪裡全文是什麼是誰的作品哪個年代的
唐代翁宏存詩僅三首,這首《春殘》有絕妙佳句,流傳於世。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聯系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一時間和這一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呢!所以說不敢出翠幃。再聯系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痴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鏤心刻骨。 以下幾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說她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但反復抒寫,意多重復,用語平常。惟獨第二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既是春殘,自然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現在,這位女子,正當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歡娛難為繼,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樣嗎!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凄然。暮春天氣,微雨蒙蒙,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鬱沉悶的,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郁積的女子呢!偏偏在這時,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穿去穿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這就使她更加難堪了。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通過映襯、反襯,融情入景,把它們連綴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這兩句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對偶工麗而無雕琢之嫌,堪稱佳句。 北宋詞人晏幾道名篇《臨江仙》中,創造性地借用了翁宏這兩句詩,他寫道:「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兩句恰恰是詞中的精華所在,成了譚獻譽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
⑸ 落花人獨立!寫的是什麼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應該是描述女子在雨後閑立庭中,殘花紛飛落地,這身影形單影只,相思苦悶難解。
⑹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臨江仙》 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⑺ 推薦有聲小說,武俠,宮廷,或穿越古代類
那就 金鱗 冰峰
⑻ 落花人獨立
《臨江仙》 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注釋]
1.卻:又、再。
2.小蘋:歌女名。
3.心字羅衣:銹有心字圖案的絲羅衣裳。
4.彩雲:喻美女,即小蘋。
[評析]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本詞為懷念歌女小蘋所作。上片寫別後的孤獨和刻骨相思,寫今日,下片追憶初見小蘋時的印象及小蘋歸去時的情景,寫去時的情景,寫去年。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情旖旎。據作者《小山詞》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陳君友家有蓮、鴻、蘋、雲四個歌女,詞人及其好友的新詞經常由她們在席間歌唱。作者和詞中小蘋亦曾有過一段戀情,後沈歿陳病,小頻等人也就風飄雲散,不知去向。上片傷春,活畫出詞人落寞孤凄的情狀。下片懷人,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出最令人動情的一幕,「記得」這三句又是一頓,點出初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段終身難忘的情境。詞的結句與起拍「夢後」「酒醒」二句呼應,感慨萬千,既蘊藏著小蘋流落民間之後,作者見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後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也都包容無遺了。本詞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情旖旎。風格曲折深婉,意境朦朧含蓄,深得吞吐騰挪之妙。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後懷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後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兩句,寫午夜夢回,只見四周的樓台已閉門深鎖;宿酒方醒,那重重的簾幕正低垂到地。「夢後」、「酒醒」二句互文,寫眼前的實景,對偶極工,意境渾融。「樓台」,當是昔時朋游歡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樓空。詞人獨處一室,在寂靜的闌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獨與空虛。企圖借醉夢以逃避現實痛苦的人,最怕的是夢殘酒醒,那時更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了。這里的「夢」字,語意相關,既可能是真有所夢,重夢到當年聽歌笑樂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歡離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時驟見而得之,而是詞人經歷過許多寥寂凄涼之夜,或殘燈獨對,或釅酒初醒,遇諸目中,忽於此時煉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這種空寂,正是詞人內心世界的反映。第三句轉入追憶。「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產生的一種莫名的悵惘。「去年」二字,點明這春恨的由來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樣是這春殘時節,同樣惱人的情思又湧上心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落花」、「微雨」 ,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徵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後酒醒時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這種韻外之致,盪氣回腸,令人流連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構成一個凄艷絕倫的意境。
過片是全詞樞紐。「記得」,那是比「去年」更為遙遠的回憶,是詞人「夢」中所歷,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詞"自跋》中提到的 「蓮、鴻、蘋、雲」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屬意者的名字入詞,小就是他筆下的一個天真爛漫、嬌美可人的少女。本詞中特標出「初見」二字,用意尤深。夢後酒醒,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見時的形象,當時她「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她穿著薄羅衫子,上面綉有雙重的「心」字。此處的「兩重心字」,還暗示著兩人一見鍾情,日後心心相印。小蘋也由於初見羞澀,愛慕之意欲訴無從,唯有藉助琵琶美妙的樂聲,傳遞胸中的情愫。彈者脈脈含情,聽者知音沉醉,與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寫出小蘋樂技之高,也寫出兩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許已經無語心許了。
結拍兩句不再寫兩人的相會、幽歡,轉而寫別後的思憶。詞人只選擇了這一特定情境:在當時皎潔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雲飄然歸去。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又,白居易《簡簡吟》:「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彩雲,藉以指美麗而薄命的女子,其取義仍從《高唐賦》「旦為朝雲」來,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結兩句因明月興感,與首句「夢後」相應。如今之明月,猶當時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懷,已大異於當時了。夢後酒醒,明月依然,彩雲安在?在空寂之中仍舊是苦戀,執著到了一種「痴」的境地。
⑼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的全文和作者是什麽
《臨江仙》 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注釋]
1.卻:又、再。
2.小蘋:歌女名。
3.心字羅衣:銹有心字圖案的絲羅衣裳。
4.彩雲:喻美女,即小蘋。
[評析]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本詞為懷念歌女小蘋所作。上片寫別後的孤獨和刻骨相思,寫今日,下片追憶初見小蘋時的印象及小蘋歸去時的情景,寫去時的情景,寫去年。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情旖旎。據作者《小山詞》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陳君友家有蓮、鴻、蘋、雲四個歌女,詞人及其好友的新詞經常由她們在席間歌唱。作者和詞中小蘋亦曾有過一段戀情,後沈歿陳病,小頻等人也就風飄雲散,不知去向。上片傷春,活畫出詞人落寞孤凄的情狀。下片懷人,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出最令人動情的一幕,「記得」這三句又是一頓,點出初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段終身難忘的情境。詞的結句與起拍「夢後」「酒醒」二句呼應,感慨萬千,既蘊藏著小蘋流落民間之後,作者見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後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也都包容無遺了。本詞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情旖旎。風格曲折深婉,意境朦朧含蓄,深得吞吐騰挪之妙。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後懷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後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兩句,寫午夜夢回,只見四周的樓台已閉門深鎖;宿酒方醒,那重重的簾幕正低垂到地。「夢後」、「酒醒」二句互文,寫眼前的實景,對偶極工,意境渾融。「樓台」,當是昔時朋游歡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樓空。詞人獨處一室,在寂靜的闌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獨與空虛。企圖借醉夢以逃避現實痛苦的人,最怕的是夢殘酒醒,那時更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了。這里的「夢」字,語意相關,既可能是真有所夢,重夢到當年聽歌笑樂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歡離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時驟見而得之,而是詞人經歷過許多寥寂凄涼之夜,或殘燈獨對,或釅酒初醒,遇諸目中,忽於此時煉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這種空寂,正是詞人內心世界的反映。第三句轉入追憶。「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產生的一種莫名的悵惘。「去年」二字,點明這春恨的由來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樣是這春殘時節,同樣惱人的情思又湧上心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落花」、「微雨」 ,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徵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後酒醒時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這種韻外之致,盪氣回腸,令人流連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構成一個凄艷絕倫的意境。
過片是全詞樞紐。「記得」,那是比「去年」更為遙遠的回憶,是詞人「夢」中所歷,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詞"自跋》中提到的 「蓮、鴻、蘋、雲」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屬意者的名字入詞,小就是他筆下的一個天真爛漫、嬌美可人的少女。本詞中特標出「初見」二字,用意尤深。夢後酒醒,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見時的形象,當時她「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她穿著薄羅衫子,上面綉有雙重的「心」字。此處的「兩重心字」,還暗示著兩人一見鍾情,日後心心相印。小蘋也由於初見羞澀,愛慕之意欲訴無從,唯有藉助琵琶美妙的樂聲,傳遞胸中的情愫。彈者脈脈含情,聽者知音沉醉,與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寫出小蘋樂技之高,也寫出兩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許已經無語心許了。
結拍兩句不再寫兩人的相會、幽歡,轉而寫別後的思憶。詞人只選擇了這一特定情境:在當時皎潔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雲飄然歸去。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又,白居易《簡簡吟》:「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彩雲,藉以指美麗而薄命的女子,其取義仍從《高唐賦》「旦為朝雲」來,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結兩句因明月興感,與首句「夢後」相應。如今之明月,猶當時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懷,已大異於當時了。夢後酒醒,明月依然,彩雲安在?在空寂之中仍舊是苦戀,執著到了一種「痴」的境地。
⑽ 落花人獨立,微雨雁雙飛的原作者是誰
落花人獨立,微雨雁雙飛的原作者是唐代詩人翁宏。
這句詩最初出自翁宏的《春殘》。
全詩: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賞析: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聯系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著別離的苦痛。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一時間和這一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呢!所以說不敢出翠幃。再聯系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痴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鏤心刻骨。
以下幾聯均寫其院中所見所感。主要是說她如何觸景傷懷,憂思難解,但反復抒寫,意多重復,用語平常。惟獨第二聯兩句,融情入景,寫得工麗自然,不失為精彩之筆。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既是春殘,自然落花無數,而無數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們韶華易逝、青春難再之感。現在,這位女子,正當芳齡,卻獨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歡娛難為繼,她的命運和這春殘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樣嗎!作者將落花與思婦互相映襯,倍覺凄然。暮春天氣,微雨蒙蒙,給人的感覺本是抑鬱沉悶的,何況是心事重重、愁思郁積的女子呢!偏偏在這時,一雙不知趣的燕子,在細雨中穿去穿來,顯出很自得的樣子,這就使她更加難堪了。燕子無知,尚能比翼雙飛;人屬多情,只能黯然獨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詩人以燕雙飛反襯人獨立,把女子的內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頂點。花、雨、人、燕,本是純粹的「景語」,作者通過映襯、反襯,融情入景,把它們連綴成一幅和諧統一的藝術畫面,從而烘托出詩中女子憂思難解的內心世界,使「景語」完全變成了「情語」。這兩句寫得細膩深刻而委婉含蓄,對偶工麗而無雕琢之嫌,堪稱佳句。
北宋詞人晏幾道名篇《臨江仙》中,創造性地借用了翁宏這兩句詩,他寫道:「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兩句恰恰是詞中的精華所在,成了譚獻譽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