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泰山北斗
Ⅰ 為什麼少林武當在武俠小說都以泰山北斗出現的呢
金庸老師是歷史學家。在小說中熔入了很多文化的元素。少林是佛家文化的代表,而武當則是道家文化的代表。在文化上是代表,可以從某種文化衍生出各種武功。比如少林的大力金剛指。金剛就是佛教中的神(說法或許有錯誤,請見諒),再比如太極拳。就是道家的文化。
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作家,當然會以文化為主。
Ⅱ 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作者原名是什麼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Ⅲ 武俠小說里的武功,都有什麼武功啊,像什麼降龍十八掌,乾坤大挪移的..
降龍十八掌 打狗棒法
此兩大絕技乃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鎮幫之寶。丐幫之所以屹立於中原武林數百年不衰,一大半功勞歸功於這兩大鎮幫之寶。降龍十八掌共有一十八掌: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龍戰於野,神龍擺尾等等。一十八掌一氣呵成,威力無窮,使惡人喪膽,好人敬畏。歷來只有幫主才能擁有此項神技,有時幫主為了獎勵那些對丐幫做出突出貢獻的授予一招半式,但也有破例之時,當年洪七公洪老幫主就曾經傳授郭靖一十八掌。打狗棒法是丐幫的不傳之秘,武功招式,口訣都是上代幫主親自傳授於下代幫主。雖說是不傳之秘,但到了關鍵時刻,也得破例,洪七公也曾傳授打狗棒法於楊過,不過那隻是以楊過之身來試棒,並不是真心傳授。
六脈神劍 一陽指
此乃大理段氏的兩項成名絕技,大力段氏在中原武林中占據一席之地,也就是擁有這兩大絕技的緣故。六脈神劍與一陽指均乃無形劍氣,以純陽之力發出,必須以較深的內力為後盾,才能收發自如。學習六脈神劍按正常理論來講,應先學一陽指,靠一陽指來打通全身的奇經八脈。當年段譽學習六脈神劍不徹底,不能收發自如,到了緊急時刻才能用出一招半式,不過就王語嫣時基本上收發自如。但段譽不爭氣,使六脈神劍失傳,造成了中原武林的一大損失,大力段氏也就只有一陽指傳世了!
凌波微步 北冥神功 化功大法 吸星大法
前兩項絕技都是逍遙派的驚人之作,與莊子淵源極深,是從《莊子》中悟出的。後兩項絕技乃後世之人從北冥神功中化出的。凌波微步乃逃身之法,與「神行百變」有異曲同工之妙,它也是一種增強內力的方法。北冥神功是正宗的真派武功,可以將他人之內力收為己用。用它來對付那些無惡不做之徒,恰到好處。但化功大法和吸星大法被武林所鄙視,稱為邪門歪道,其實它們的威力不可限量。吸星大法尤見其長!
易筋經 少林七十二絕技 大力金剛指
此三項神技全部出自嵩山少林寺,少林向來被稱為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內部高手如雲。
武功家數都達一流境界,其他門派望塵興嘆,自配不如。易筋經乃少林正宗內功心法,需要有相當厚的武功家底,與心不在焉的心情才能練成,越急越易走火入魔。七十二絕技與大力金剛指均系陽剛之氣的外家功夫,威力無比。但七十二絕技不能多練,練十三技以足以稱霸武林,貪多嚼不爛,甚至會引火燒身。大力金剛指以深厚內力為根,以狠、辣、快為基本招式,專擅斷人手腕、腳腕。
九陰真經
此乃道家傳人黃裳所作,黃真人看遍上百部道家著作後,揮筆一蹴而就,寫下了這部震驚武林的奇書。由於各門各派都想據為己有,也就引起了中原武林的一場場軒然大波。第一次華山論劍就因《九陰真經》而起,最後東邪黃葯師、西毒歐陽峰、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自佩不如中神通王重陽,拱手讓之。此後又是波瀾迭起。引出了一部千古絕唱《射鵰英雄傳》,《九陰真經》中包含的武功驚人,僅「九陰白骨爪」就讓人聞風喪膽,還有《易筋斷骨篇》中的縮骨功,療傷之技,攝魂大法等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驚人之作,不愧為中原武林第一奇功!
雙手互搏
此乃老頑童周伯通自娛所作,本無心殺敵,但有力回天。自從問世武林後,神技驚人,無人相信一人能一心二用,同時能使兩種武功。此武功極品有趣得很,像黃蓉、楊過這種極其聰明之人一輩子也學不會,但郭靖、小龍女這種不聰明之人、心無雜念之人一學即會,真是不可思議,看來笨也有笨的好處,正應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黯然銷魂掌
此神技乃神鵰俠楊過得意之作,它集九陰真經、彈指神通、玉女心經於一身,以無窮內力發出,源源不斷,威力無比,共分一十七掌: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徘徊空谷、力不從心、行屍走肉、倒行逆施、廢寢忘食、孤行隻影、飲恨吞聲、六神不安、窮途末路、面無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雞。與丐幫的鎮幫之寶降龍十八掌半斤八兩。由此可見其威。此掌是在神鵰俠心傷愛妻離己而去、悲痛欲絕的情況下創出來的,用它時也只有在痛不欲生時才能收發自如,反之則威力大減。
九陽神功
此神技乃達摩祖師所創,純系陽剛之氣的內功心法,專刻至陰至寒的陰功。如「玄冥神掌」,當年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之寒毒,生不如死,就連神醫「見死不救」胡青牛也無可奈何。但自從張無忌學會九陽神功後,所中玄冥神掌之毒酒不解自解了。可見九陽神功之威。由九陽神功護體,不論練什麼武功,都是輕而易舉地練成。九陽神功還有以靜制動之法,不論敵人以如何凌厲的攻勢襲來,自己不動,寧受其一掌,自身體內的九陽真氣就會反彈出去傷人。
乾坤大挪移
此乃天下第一大教明教的獨門武功,與當年姑蘇慕容世家的「斗轉星移——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極其相同,但此絕技威力又比「斗轉星移」強上數倍。此武功難學得很,他必須以深厚內力為後盾,加上數十年的艱苦修習才能有所小成。當年明教教主陽頂天因內力不濟,致使走火入魔,但張無忌由於身負天下第一的內功——九陽神功,易學得緊,一氣呵成,只兩個時辰就已練到第六層,凡夫俗子是一輩子也不會有這樣的結果。自從張無忌最後脫離明教後,明教的獨門武功——乾坤大挪移,也就就此失傳了。致使明教在以後的幾十年裡元氣大傷,無法抵擋朝廷的大肆殺戮!
太極拳 太極劍
此兩大絕技乃武當開山祖師張三豐晚年所創,最終確立了武當派在中原武林第二的地位。太極變化莫測,無邊無際,繼承了武當以柔克剛、以快打慢的傳統。太極在後世的幾百年裡一直是武林人士的必修之作,最後有人開創了太極門。太極一門百年不衰,直傳至今世。
獨孤九劍
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乃劍魔獨孤求敗所創,共分九劍:總訣式、破劍式、破刀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槍式、破箭式、破掌式、破氣式。雖說是天下第一劍,但它與強則強,愈弱則弱,別人有一劍,它也只會有一劍,別人有萬劍,它就會有萬劍,有攻無守,直至把對方幾百。獨孤求敗,獨孤求敗,為求一敗而不得。因之,晚年與神鵰為伴,退隱江湖,埋劍作一劍冢,共埋四劍。第一柄乃早年所用的玄鐵重劍,第二柄乃青銅軟劍,第三柄乃一寶劍,因此劍誤殺義士不祥棄之山谷,第四劍乃一木劍。晚年時獨孤前輩草木皆兵,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用來殺敵。因求一敗而不得最後鬱郁寡歡而終。神鵰俠楊過曾得神鵰傳授一點點皮毛的獨孤九劍,已無敵於天下。此劍招後傳於華山風清揚,後又傳於一代風流劍客令狐沖,使此劍重見於天下,天下為之動容。
辟邪劍譜 葵花寶典
此兩大絕技本系出同源,乃明朝一太監所創,也只有太監才能習練此功。兩書開篇第一句就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只要做到這一點,可以說神功已練成一半了,此後只需按劍譜所述一一練下去,就會不通自通「日出東方,唯我不敗」的東方不敗自從練成了葵花寶典後那才是真正的日出東方唯我不敗。他沒有料到的是破盡天下所有劍法的——獨孤九劍倖存於世。最後被令狐沖等擊敗,雖勝之不武,但對付惡人不用講什麼江湖道義!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中的功夫說不完,道不盡,都是前無古人的絕世之作,需讀細心研讀其原著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知趣味,不是靠本人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
PS,本人只知道那個段玉的凌波微步`出自大概是曹植的一首詩吧 `本來是寫水鳥的`~
Ⅳ 武俠小說里最常見的幾個幫派是哪幾個
「太極門」
太極一向與少林並稱武林泰山北斗,雖則創派時間晚於少林,但以功夫流傳之廣,恐也不輸少林。太極功夫講究陰陽調和,意在招先,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後發制人,是內家功夫的代表。故此練太極功夫之人必需要先練得高深內力,出招時才自然能圓轉如意,做到環環相印綿綿不絕,否則只是徒具其表,不堪一擊。
「八卦門」
八卦門由來以久,乃是從伏羲八八六十四卦中按易理演化而成。流傳至今各支派繁多,其特點為走圈轉掌,直步橫行,腳踩八卦方位,暗合梅花樁之數。八卦與太極並稱為內家門,但又不同於太極,他剛柔相濟,「曲」與「直」兼而有之,招式變化將柔化與剛直統納入圓溶之中,也是武林中當當響的門派。
「雪山派」
雪山派立派於西北大雪山苦寒之地,大雪山中終年積雪,山麓遍植梅樹,梅雪交映實為壯觀。當年雪山派祖師又生性愛梅,是以雪山武功中夾雜了不少梅花、梅萼、梅枝、梅乾的形態,古樸飄逸,兼而有之。雪山派以劍法精妙獨步西域,其劍術之精實為天下之冠。劍法開闔之際,招式古樸,劍點密集,雪花飛舞之姿,朔風呼號之勢,梅樹搖曳大漠飛沙之景同時顯現,另人防不勝防。「花間派」
花間派是一個女性組織,只收女徒。其總壇設於平安鎮西北百花谷玉女峰中,谷中百花掩映,峰中亂花疊翠,花間派掌門千庵居士李青照便居於沁芳橋畔散花亭中,更有眾多江湖奇女子,巾幗女英雄散住其畔,有志問鼎的女玩家此派實乃首選。
花間派功夫招式曼妙,不似其他派別一味追求招式狠辣好勇鬥狠,但往往於輕歌漫舞支頤顧盼間傷人於無形,非常適合女孩子學習。並且花間派的花飛舞蝶身法乃武林一絕,招式輕靈,芳蹤難測。
「尹賀谷」
尹賀谷的功夫源自東瀛扶桑,扶桑武功雖出自中土,但經歷代變化,在奇異詭幻上卻有另使人難以琢磨之怪異。尹賀一派的武功更是奇幻絕綸,雖攻防不甚出色,但往往另出偏鋒,扶桑忍術更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匪夷所思之處直讓人目瞪口呆。
「紅蓮教」
紅蓮教是個秘密組織,其總壇設於五指山,其入口相當隱秘。教會香主及教眾大都依岩穴而居。紅蓮教雖然行動隱密,行事乖張出人所料,但它卻是個正派教會,一直以扶危濟困為宗旨。在老百姓中紅蓮教口碑不錯,進年來更是門徒廣大,儼然為武林第一大幫會。
紅蓮教與當年濫觴的白蓮教實是姊妹教派,共為一時瑜亮,但在中原大家只知白蓮教而不知紅蓮教,也正是此教派處事隱蔽,絕少涉足中原糾紛之故。
紅蓮教將紅蓮教義奉為信條,崇尚光明,認為邪不壓正,光明一定能戰勝黑暗。入教幫眾必學紅蓮教義,否則師傅不授武功。
紅蓮教功夫以力大招沉取勝,招式兇猛,威力極大,但正因如此防禦則較差。
Ⅳ 泰山北斗是什麼意思
泰山,五嶽之首。北斗,眾星中光芒最亮者。泰山北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ài shān běi dǒu。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和在某一領域的地位或影響力權威。
成語典故:
【出處】: 《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語出】《新唐書 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雲。」
【人物】唐朝的文學家韓愈(字退之,號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朝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鄧州一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長寫古文,死後他的文章廣為流傳,當時的學者將其喻為泰山、北斗,非常敬仰他。
起初,人們把韓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對這位文學家的推崇、敬仰之情。後來,人們就用泰斗一詞稱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越,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影響的人。
(5)武俠小說泰山北斗擴展閱讀
1.若非是顧忌今天設宴的主人顏面,場中幾位嗜武成痴的華夏武術界老泰山北斗們,恐怕當場就要更弦易轍,改投清秀少年門下。
2.劉夜面如泰山北斗,深深看了劉旭一眼,眼中飽含責怪之色。
3.金庸先生憑一己之功力已修煉成了武俠小說的泰山北斗,但還要謀求根紅苗正,企圖一手遮天。
4.布爾曼是異能學術界的泰山北斗,凱沃斯自然深信不疑。
5.蘇易風,身為畫界的泰山北斗,以其精湛完美,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畫技,奪得了畫神稱號。
6.被武林中人視為泰山北斗的太白派也陷入了危機,掌門張子諅被圍攻,臨終前卻將最小的弟子柳浥雨逐出門牆,並將一柄斷劍留給了柳浥雨。
Ⅵ 金庸被稱為武俠小說界的泰斗,他哪部小說存在感最低
金庸武俠小說的受眾廣泛、影響力深遠,其文學價值與文學史地位也不斷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但是對於這位早已被寫入文學史的當代作家,質疑與批評的聲音始終不曾消失。
在批評者看來,金庸的武俠小說乃典型的通俗文學,是市場經濟大潮興起的產物。這種觀念看似冠冕堂皇,實則經不起推敲。通俗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支,在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中國古代的四大經典名著除《紅樓夢》外,其他幾部小說都是當時的通俗小說,但這並不構成對於這些通俗小說經典性的否定。以是否屬於通俗小說來評判金庸武俠小說,無異於緣木求魚。
這兩部小說,都只被改編拍攝成影視劇一次,而且是很久之前,不熟悉金庸先生小說的朋友,估計都不知道有這兩部小說。
如果要在這兩部小說中選一部存在感最低的,我認為,應該是《白馬嘯西風》。
Ⅶ 泰山北斗,武當為何能與少林並稱
古代盛行佛教和道教兩派,少林是佛家代表,而武當則是道家代表。尤其的到了明朝朱棣繼位時,他是典型的道家思想,進而把武當推上了鼎盛時期。
Ⅷ 曾經風靡一時的武俠小說,他真正的開山祖師到底是誰
武俠小說真正的開山鼻祖,是“蜀山劍俠傳”的作者還珠樓主。談及武俠小說,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金庸,古龍這在文壇聞名遐邇的“兩大宗師”。金庸躬耕文壇數十年,筆下撰寫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武俠小說;古龍也是如此。
他們的作品如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多情劍客無情劍,至今仍然被無數讀者口耳相傳,並且被不斷的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而且還是名副其實的“大ip”。但是談及武俠小說真正的開山鼻祖是誰,很多人可能一無所知。
抗日時期,時局動盪,全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但就在這個時候,筆名為“還珠樓主”的李壽民先生,竟然創作出了數百萬的《蜀山劍俠傳》,其中光怪陸離,奇妙瑰麗之處,堪稱前無古人。
因為他,“武俠小說”這個概念,才真正的為大眾所熟知。
Ⅸ 金庸的武俠小說哪本中提起過達摩老祖
<天龍八部>.
「本派武功傳自達摩老祖。佛門子弟學武,乃在強身健體,護法伏魔。修習任何武功之間,總是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學為基,則練武之時,必定傷及自身。功夫練得越深,自身受傷越重。」
《笑傲江湖》
那《易筋經》神功,乃東土禪宗初祖達摩老祖所創,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得之於老祖。慧可大師本來法名神光,是洛陽人氏,幼通孔老之學,尤精玄理。達摩老祖駐錫本寺之時,神光大師來寺請益。達摩老祖見他所學駁雜,先入之見甚深,自恃聰明,難悟禪理,當下拒不收納。神光大師苦求良久,始終未得其門而入,當即提起劍來,將自己左臂砍斷了。」令狐沖「啊」的一聲,心道:「這位神光大師求法學道,竟如此堅毅。」方證說道:「達摩老祖見他這等誠心,這才將他收為弟子,改名慧可,終得承受達摩老祖的衣缽,傳禪宗法統。二祖跟著達摩老祖所學的,乃是佛法大道,依《楞伽經》而明心見性。我宗武功之名雖然流傳天下,實則那是末學, 殊不足道。達摩老祖當年只是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於武學,以致捨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嘆,可嘆。」說著連連搖頭。
《倚天屠龍記》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岩穴,渴飲山泉,飢餐 野果,孜孜不歇的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數年之後,便即悟到:「達摩祖師是天竺人, 就算會寫我中華文字,也必文理粗疏。這部九陽真經文字佳妙,外國人決計寫不出,定是後 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侶,假託達摩祖師之名,寫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經夾縫之中。」這番道理,卻非拘泥不化,盡信經書中文字的覺遠所能領悟。只不過並無任何佐
證,張君寶其時年歲尚輕,也不敢斷定自己的推測必對。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 某一日在山間閑游,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 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
《鹿鼎記》
澄心等三僧知他是信口胡扯,澄觀卻信以為真,說道:「眾喇嘛這些刀子看來甚是鋒 利,我們的脖子是抵不住的。師叔,出家人與世無爭,逆來順受,倒是不錯。但刀來頸受,未免過分。當年達摩祖師,也沒教人只挨刀子不反抗,否則的話,大家也不用學武了。」韋小寶點頭道:「依澄觀師侄之見,刀來頸受是不行的?」澄觀道:「不行。但如拳來胸受,腳來腹受,倒還可以。」他內功深湛,對方向他拳打足踢,也可不加抵擋,只須運起內功,自可將人拳腳反彈出去。
《俠客行》
南大夫道:『向來只聽說少林派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達摩祖師一葦渡江,開創少林一派,想必是古往今來武功最高之人了。』」
Ⅹ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全部人物介紹
樓主晚上好!這真是個體力活啊。
網路裡面有系統清楚的介紹,每一部都非常詳細。例如:http://ke..com/view/10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