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廣陵散的結局

武俠小說廣陵散的結局

發布時間: 2021-08-09 22:34:05

❶ 廣陵散講的是什麼故事

主要描寫的是勇士聶政刺殺韓王的故事。

《廣陵散》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斗氣氛的樂曲,它激昂、慷慨、悲壯,給演奏者留下了充分的表現空間。

著重表現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深刻地刻劃了他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復仇意志。

《廣陵散》也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最具故事情節的,時至今日得見的最長的古琴曲之一。

(1)武俠小說廣陵散的結局擴展閱讀

聶政是戰國時期韓國人。他的父親給韓王鑄劍,因為超過了工期而被韓王殺害。聶政長大後,從母親那裡得知了父親的遭遇,便立志要為父親報仇。

聶政拜師習武,學得了一些劍法,便以泥瓦匠的身份混入宮內,刺殺韓王但沒有成功。自己也被衛士追殺,被迫逃進了深山。

聶政打聽到韓王喜歡聽人彈琴,就想扮作琴師再次進宮刺殺韓王,他便拜師苦練琴藝。為了不讓人認出自己,他往身上塗漆來改變自己的膚色,還吞下熱炭,毀壞自己的嗓音。

10年後,聶政再入韓國時,再也沒人能認出他了,他在門樓下彈琴,「觀者成行,馬牛止聽」,人們都被他那精湛的琴藝所折服。

不久,韓王知道了此事,便派人把聶政帶入宮中獻藝,聶政准備了一把匕首,到了宮中,他在離韓王不遠的地方擺好琴,開始演奏,韓王聽得聚精會神,連侍衛們都豎耳靜聽,放鬆了警惕。

突然,聶政從琴中拔出匕首,跳到韓王面前,拽住韓王的衣襟,大喝一聲:「暴君,你的末日到了!」匕首直刺入韓王的心臟。

韓王撲通倒地,宮里的人全都嚇傻了。等他們清醒過來抓刺客是,聶政已經用匕首割下自己的眼皮、鼻子、耳朵、嘴唇,他完全毀壞了自己的面容,然後橫劍自刎。

❷ 《廣陵散》是誰的作品 講述的是什麼歷史故事

嵇康。琴曲的內容據說是講述戰國時期聶政為報嚴仲子知遇之恩,待母親去世守孝結束後,替恩人嚴仲子刺殺韓國宰相俠累的故事。

「廣陵」是揚州的古稱,「散」是操、引樂曲的意思,《廣陵散》的標題說明這是一首流行於古代廣陵地區的琴曲。

據《琴操》記載: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韓國。韓王召喚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自己毀容而死。後人根據這個故事,譜成琴曲,慷慨激昂,氣勢宏偉,為古琴著名大麴之一。

到魏、晉時期它已逐漸成形定稿。隨後曾一度流失,後人在明代宮廷的《神奇秘譜》中發現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們今天聽到的《廣陵散》。

(2)武俠小說廣陵散的結局擴展閱讀:

景元四年(263年,一作景元三年),嵇康的好友呂安的妻子徐氏被呂安的兄長呂巽迷奸。呂安憤恨之下,欲狀告呂巽。嵇康與呂巽、呂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勸呂安不要揭發家醜,以保全門第清譽。

但呂巽害怕報復,於是先發制人,反而誣告呂安不孝,使得呂安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憤怒,出面為呂安作證,因而觸怒了司馬昭。此時,與嵇康素有恩怨的鍾會,趁機向司馬昭進言,以陷害嵇康。司馬昭一怒之下,下令處死嵇康與呂安。

嵇康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朝廷赦免他,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任教,他們的這些要求並沒有被同意。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陽的影子,知道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嵇喜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

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從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學習《廣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廣陵散》現在要失傳了。」 (據傳,《廣陵散》並非嵇康獨作,而是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說完後,從容就戮,時年四十歲。海內的士人沒有不痛惜的,司馬昭不久後便意識到錯誤,但追悔莫及。

❸ 有一部古裝小說裡面提到有:廣陵散

金庸《笑傲江湖》

❹ 誰能夠告訴我武俠小說《廣陵散》是誰寫的

是梁羽生

❺ 《廣陵散》背後的真相是如何呢

公元263 年的一個中午,嵇康臨刑東市,刑場早被圍得水泄不通。

嵇康神氣不變,回首看了看太陽的影子,距離死亡,他還有一點時間。在這生命的最後一點時間里,我們都能幹些什麼呢?電視上經常看到人喊「冤枉啊」!然後帶著冤屈悔恨死了;還有的喊「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也充滿豪情壯志地走了。

而嵇康,將刑東市,平靜如常,「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嵇康說:「袁孝尼曾想學這個曲子,我沒有教給他。《廣陵散》,從此絕矣!」

嵇康,讓死亡變得凄美而絢麗。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卻讓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

《廣陵散》又或許真的成了絕唱。嵇康之死,象徵著獨立反抗的知識分子精神,從此絕跡。

竹林集團解散,很快進入兩晉南北朝的混亂時代。隋唐科舉取士,士人徹底淪為權力的附庸,皇權一步步集中。此後一千五百多年中,再也沒有嵇康那樣慷慨激烈的聲音,再也沒有嵇康那樣瀟灑自由的身影。自《廣陵》絕唱後,知識分子的那顆頭,至今,都跪在地上!

我們難道不需要懷念那個午後的《廣陵散》嗎?

《廣陵散》,從此絕矣!

❻ 有一部古裝小說裡面提到有:廣陵散不知道叫啥子書名了,那位大蝦知道王賜教

古裝小說,記得金庸的《笑傲江湖》

❼ 誰能告訴我《笑傲江湖》里有一段關於《廣陵散》的故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散」有散樂之意。先秦時已有散樂,是一種民間音樂
有別於宮遷宴會與祭祀時的雅樂。
漢晉伺《廣陵散》曾作為相和歌流傳。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將《廣陵散》列為楚調曲
可能是由於當時流行於楚國地域之故。

廣陵散》一曲淵源已久
東漢末至三國時,《廣陵散》已在流行。
漢應璩(190~252)與劉孔才的書信中言及「聽廣陵之清散」。
魏嵇康的《琴賦》中提到的琴曲亦有《廣陵止息》。
嵇康因善彈此曲而聞名一時,即使到了刑前,仍從容不迫
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於今絕矣!」

隋唐以前,《廣陵散》與《止息》尚為2曲
唐代始見有稱《廣陵散》為《廣陵止息》之說
唐李良輔撰《廣陵止息譜》一卷,為23段,見於《新唐書 · 樂志》
唐呂渭撰《廣陵止息譜》一卷為36段;宋元時《廣陵散》已增至44段。

《廣陵散》與聶政故事相聯系,始見於宋元人的詩文
樂曲的規模、調式、樂段的標題等,與今日所見的《廣陵散》譜大抵一致。
今所見《廣陵散》譜重要者有三:一為明朱權《神奇秘譜》本
再,明汪芝《西麓堂琴統》有兩個不同的譜本,稱甲、乙譜。
此3種不同譜本經琴家研究,以《神奇秘譜》的《廣陵散》為最早
也較完整,是今日經常演奏的版本。
全曲共45段,即開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正聲18段、亂聲10段、後序8段
譜中有「刺韓」、「沖冠」、「發怒」、「投劍」等分段小標題

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❽ 看完《廣陵散》談談對

嵇康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他寫的《聲無哀樂論》、《難自然好學論》、《太師箴》、《明膽論》、《釋私論》、《養生論》千秋相傳,並且他彈得一手好琴,尤其善於演奏《廣陵散》,倍受人們關注。當時與他齊名的還有比他大十三歲的阮籍,音樂史上常有「嵇琴阮嘯」的說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籌。

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更深惡痛絕那些烏煙瘴氣、爾諛我詐的官場仕途。他寧願在洛陽城外做一個默默無聞而自由自在的打鐵匠,也不願與豎子們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著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擺脫約束,釋放人性,回歸自然,享受悠閑。熊旺的爐火和剛勁的錘擊,正是這種境界絕妙的闡釋。所以,當他的朋友山濤向朝廷推薦他做官時,他毅然決然地與山濤絕交,並寫了文化史上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心志。

不幸的是,嵇康那卓越的才華和逍遙的處世風格,最終為他招來了禍端。他提出的「非湯武而薄周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張,深深刺痛了統治階級的要害:嵇康如此藐視聖人經典、痛恨官場仕途,長久下去,豈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統治,此人非殺無以正民風、清王道,這里不是現成有個呂安的案子嗎?將他牽連進去,既可殺之,又不會施人以柄,豈不妙哉。於是,在一些仇視嵇康的小人的誹謗和唆使下,公元262年,統治者司馬昭下令將嵇康處以死刑。

在刑場上,有三千太學生向朝廷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拜嵇康為師,這正是向社會昭示了嵇康的學術地位和人格魅力,但這種「無理要求」當然不會被當權者接納。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飛揚的生命即將終止,卻是一首美妙絕倫的音樂後繼無人。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神秘的曲調,鋪天蓋地,飄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彈畢之後,嵇康從容地引首就戳,時年僅三十九歲。

嵇康除在文學,思想上取得重要成就外,還在音樂方面為後人留下了寶貴財富。

嵇康從小喜歡音樂,並對音樂有特殊的感受能力,有極高的天賦。《晉書·嵇康傳》雲,嵇康「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這與其思想上的狂放不羈、不受禮法約束有很大關系。

嵇康可謂魏晉奇才,精於笛,妙於琴,還善於音律。尤其是他對琴及琴曲的嗜好,為後人留下了種種迷人的傳說。據《太平廣記》三百十七引《靈鬼志》說:

嵇康燈下彈琴,忽有一人長丈余,著黑衣革帶,熟視之。乃吹火滅之,曰:「恥與魑魅爭光。」嘗行,去路數十里,有亭名月華。投此亭,由來殺人。中散(嵇康字)心中蕭散,了無懼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諸弄,雅聲逸奏,空中稱善。中散撫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雲;「身是故人,幽沒於此,聞君彈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來聽耳。身不幸非理就終,形體殘毀,不宜接見君子。然愛君之琴, 要當相見,君勿怪惡之。君可更作數曲。」中散復為撫琴擊節日:「夜已久,何不來也?形骸之間,復何足計?」乃手擊其頭曰:「聞之奏琴,不覺心開神悟,況若暫生。」邀與共論音聲之趣,辭甚清辨,謂中散曰:「君試以琴見與。」 乃彈《廣陵散》,便從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與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語中散:「相遇雖一遇於今夕,可以遠同千載。於此長絕,不能悵然。」

嵇康有一張非常名貴的琴,為了這張琴,他賣去了東陽舊業,還向尚書令討了一塊河輪佩玉,截成薄片鑲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則是用玉簾巾單、縮絲製成,此琴可謂價值連城。有一次,其友山濤乘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脅,才使此琴免遭大禍。

嵇康創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隋煬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取士的條件之一,足見其影響之大、成就之高。

面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嵇康是憤然不平。為表示反抗,他經常逃入山林,與竹林七賢相與邀游。袁顏伯《竹林七賢傳》雲:「嵇叔夜嘗采葯山澤,遇之於山,冬以被發自覆,夏則編草為裳,彈一弦琴,而五聲和。」正因嵇康這種憤世嫉俗的表現,使他在音樂創作與演奏上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嵇康所彈奏的《廣陵散》是這一古代名曲經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正象一首民歌一樣,凝聚著歷代傳頌者的心血。據《世說新語·雅量》載: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 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 正因為嵇康臨刑索彈《廣陵散》,才使這首古典琴曲名聲大振,一定程度上,《廣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來的。但所謂「於今絕矣」則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臨刑時的憤激之語。事實上,琴曲《廣陵散》經《神奇秘譜》保存,一直流傳到今天。

正因為嵇康有著很深的音樂功底,所以,他臨刑前,有三千太學生共同向司馬氏要求「請以為師」,但未被允許,使「海內之士,莫不痛之」(《晉書》本傳)。因此,嵇康的名字始終與《廣陵散》聯系在一起。

嵇康除以彈奏《廣陵散》聞名外,在音樂理論上也有獨到貢獻,這就是其《琴賦》與《聲無哀樂論》。 《琴賦》主要表現了嵇康對琴和音樂的理解,同時也反映了嵇康與儒家傳統思想相左的看法。 《聲無哀樂論》是作者對儒家「音樂治世」思想直接而集中的批判。其中閃爍著嵇康對音樂的真知灼見。

❾ 為何金庸和梁羽生都要把《廣陵散》寫進小說

在武俠世界中,要說最能區別大俠宗師和打手武夫的方式,那就是音樂。所以黃葯師會彈碧海潮生,歐陽鋒也有鐵證琵琶,再不濟像郭靖楊過這樣沒樂器的成名之後也會嚎那麼兩嗓子——美名其曰仰天長嘯。

精通音律,是最能提升俠客們氣質的技能。

因此,要說金庸筆下哪種武功天下第一,二狗子不敢下定論。

但如果換成金庸筆下哪首曲子天下第一,什麼碧海潮生都得靠邊站。答案只能是當他寫小說的時候以為已經失傳,卻在多年以後發現重現人間,讓金庸看走了眼的廣陵散。

作為中國十大古譜之一,廣陵散的身世別具傳奇色彩,因此深受武俠小說家的偏愛。

梁羽生就專門有一部作品《廣陵劍》,金庸先是寫了以善彈此曲著稱的嵇康為原型的黃葯師,又在《天龍八部》中安排了一個「康廣陵」的角色,之後似乎還不過癮,最後寫了起於廣陵散終於廣陵散的《笑傲江湖》。

魔教長老曲洋,連掘二十九座大墓也只是為找到這本曲譜,最後又經由令狐沖贈與了黃鍾公,《笑傲江湖》之曲也是改編自廣陵散。

但金庸和梁羽生都理解錯了《廣陵散》成絕響的意思,也沒料已成絕響的廣陵散,又復活了。

一切要從廣陵散這個曲子的內容說起,這首譜子講的是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聶政刺殺韓相俠累的故事。

聶政與荊軻不同,他不但成功的刺死了俠累,而且又殺了十幾名甲士,眼見難逃重圍,遂倒轉劍柄,以劍尖劃破面頰,剜出雙眼,破腹而死。

聶政為了不牽連親人,死前特意毀壞顏面,而姐姐聶??又為了弟弟俠名不被埋沒而去韓國收葬弟屍,最後死在弟弟身旁。

之後就是魏晉風骨的代表人物嵇康在死前留下的那一句「《廣陵散》於今絕矣!」聶政加嵇康,簡直俠之又俠。

但廣陵散之絕並不是因為嵇康,而是因為曲子描述的是弒君內容,不符合封建禮教。

內容以「復仇」為主題的激烈曲調,也與儒家提倡的「樂教」和「修身養性」相悖。自然難為被視音樂為「禮教政治」組成部分的封建「正道」所接受。

因此,《廣陵散》在清代曾絕響一時。

直到建國後我國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據《神奇秘譜》所載曲調進行了整理、打譜,才使這首奇妙絕倫的古琴曲音樂又回到了人間。

管先生演奏的《流水》還被載入美國旅行者2號及旅行者1號探測器上的銅制磁碟唱片,目前旅行者1、2號均已飛出太陽系,管平湖先生的音樂也成為唯一一首傳播入宇宙空間的中國音樂。

廣陵散以這個弟中姐烈的故事為基調,自然是慷慨激昂、充滿了殺伐之氣,也就不可能像金庸借黃鍾公之口描述的那樣:「和平中正,卻又清絕幽絕」

當初寫笑傲江湖的時候,金庸自然是不知世間真有《廣陵散》,因而在書中做了這樣的設計。到了修訂新三版時,已知世上真有《廣陵散》,也知曉其所含真意,卻為了不傷害小說原意而陷入兩難。

試想一下,結尾時令狐沖與任盈盈洞房花燭大喜之日,合奏《笑傲江湖》之曲,內心卻是「聶政刺韓相」與「聶政之姐收葬弟屍」的畫面,自然有悖常理。

但這一曠世名曲,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絕世,故事裡有然重諾、輕生死的俠士,也有講氣度、重風骨的書生。

所以金庸仍選擇了保留廣陵散這個元素,正是因為傳統樂曲中只有這首曲子最能體現俠文化。

❿ 廣陵散的故事

《廣陵散》全曲共有45個樂段,描寫的是勇士聶政刺殺韓王的故事。

當年聶政的父親給韓王鑄劍,違了期限,為韓王所殺。聶政聽說韓王喜歡聽琴,就想扮作琴師接近韓王。

在山裡,他請了位老師教他彈琴。為了通過關卡不讓人認出,他用漆塗臉頰,用石頭砸掉牙齒;為了改變聲音,他吞火炭把嗓子弄啞,年深月久他終於彈得一手好琴。

一天,他在京城門樓下彈琴,「觀者如堵,馬牛止聽」,韓國人都被他琴藝征服了。韓王得知有這樣一位彈琴高手,就派人把他帶進宮里獻藝。

進宮時,聶政把匕首藏在琴腹。他彈的琴曲博得韓王和群臣的贊揚。就在這時,聶政突然拔出匕首,把韓王刺死。

然後他割下自己的眼皮、嘴唇、鼻子、耳朵,徹底毀壞了面容,自刎而死。韓人將他暴屍於街頭,懸千金,征聞這刺客的姓氏和籍貫。

(10)武俠小說廣陵散的結局擴展閱讀

《廣陵散》失傳原因:

這首曲子曲調激昂,抒發了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晉代嵇康學習老莊哲學,深受道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影響,性格瀟灑自由,憤世嫉俗,所以嵇康很喜歡彈奏《廣陵散》。

後來嵇康被與自己有過節的司馬昭和鍾會陷害,判了斬刑,在臨死之前,嵇康又彈奏了此曲,然後感嘆:「《廣陵散》於今絕矣!」就從容赴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陵散

熱點內容
海賊王女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6 07:32:24 瀏覽:293
法醫軍人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6 07:18:22 瀏覽:28
女主到男監獄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6 07:16:34 瀏覽:69
千尋千尋哪些小說好看長夢留痕 發布:2025-08-16 07:02:40 瀏覽:893
一女多夫小說多肉校園文 發布:2025-08-16 06:43:14 瀏覽:770
校園超級好聽的小說 發布:2025-08-16 06:24:08 瀏覽:816
帝是青梅竹馬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6 06:07:15 瀏覽:334
好看的古代言情穿越玄幻小說女 發布:2025-08-16 05:59:06 瀏覽:26
小說紋面全文閱讀 發布:2025-08-16 05:47:05 瀏覽:142
溫馨輕松的古文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6 05:46:32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