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網路小說和讀出版文學的區別
① 網路文學和其他的文學有什麼區別
關於「網上文學」的定義,各方人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並無實質區別,只不過發表媒介有所不同而已;也有人認為網路文學即說網人網事、一「網」情深的文學;還有人認為網路文學就是「網羅」文學,天下文章一大抄,抄來貼去就成了網路文學;懂IT的大蝦定義說網路文學乃是「基於網路技術的實時性、交互性和包容性三大特點的新文體,兼有文字、聲音和圖像。依健者(已經很久不用筆寫字,故不敢冒稱「筆者」)愚見,一篇東西如果能被稱為網路文學,除了已經所指出的以外,還有以下三大特徵:
第一,網路文學的作者需是網人。網人的概念很不但是經常上網瀏覽之人,也不僅是常在網上大放厥詞之人,主要是有一個有別於自己本名的網名。這「網名」與傳統作家的筆名,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是有名無姓,至少是百家姓上的字不能用,太俗。所以,網人有姓「網」的,有姓「一」的,有姓「小」的,還有姓「了」的,等等。那些更具文學功底的網人,吟出唐詩宋詞來,中間隨機抽出兩個字或四個字來,就成了網名。當然也有網人用俗字做姓(爹媽給的嘛),但這時就一定要尋一個驚世駭俗的字(或詞)做名。比如那「第一次」火起來的網路文學的作者好端端的姓,偏起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名兒,再按洋人的習俗把名與姓掉過來就成了網名。還有的網路文學作家乾脆用洋文、洋字母當名字,中西文混合,以看不懂、念不出為標准。
第二,網路文學的說話說網語。什麼是網語呢?除了那些需要歪著腦袋才能猜出來的表示喜怒哀樂都的符號和洋涇浜以外,網語的重要特徵就是錯字、白字連篇。比如你以拼音聯想輸入「網人」二字,屏幕會顯示「妄人」;同理,想寫「網語」,聰明的電腦聯想出來的卻是「妄語」。有時作者文思泉湧,只顧得輸入文字,忽略了檢查,這「網人」便成了「妄人」,說出話來自然也是「妄語」。那些使用字型輸入的網人不但螭魅魍魎搞不清楚,而且會出現「自已」(應為「己」)「不能自己」(應為「已」)的尷尬狀況。由於網上文學沒有幕後的編輯替作者審稿,訂正錯字,網人寫什麼,網上就發什麼,寫大白字沒商量。當然,網人們修煉到一定的境界以後,將錯就錯,形成網路行話,聽上去有點像威虎山上土匪的黑話。比如現如今網路文學里虛無縹緲的「美眉」充斥,而正兒八經的「妹妹」卻受到冷遇。
第三,網上文學得有一個吸引人的標題。這本來與傳統文學無異,但是對網路文學就更加重要。試想,我貼你貼他也貼,網上形形色色的文章多如牛毛,讀者憑什麼就非要打開你的帖子看個仔細呢?俗話說人憑衣裳馬憑鞍,網上文章要精彩絕倫個性十足.
② 為什麼一些網路寫手的小說。和文學小說不一樣呢
區別1:其在創作時間,網路小說只要是打字特別好,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都能在兩三小時之內完成三千一章,短時間目的是為了賺點擊率,而文學作家則不可能做到,他們要思考,要咬文嚼字,可能一個星期或很長時間完成一章。小說的目的是創作文學。
區別2:作品質量上,那不用說,文學作家莫言,村上春樹能爭諾貝爾,為什麼土豆,番茄只能當大神。
區別3:內涵,文學作家更多的是人性的思考,顯現社會的問題。這比網路小說具有令人深思的反饋。 區別4:讀者人群,不用說網路小說的讀者人群大都是些生活苦悶或者煩躁無聊的青少年或者工作無聊的中年人,而文學作品的讀者人群則包括一切要想獲得文學素養,追求文學價值的人。
區別5:小說價值,可以坦白的說網路小說像游戲一樣滿足一時之快,其實讀者並沒有從中學習到什麼有價值的事情,用來消遣生活再好不過了。
區別6:嚴謹問題,網路小說內容看似宏偉壯觀,其實內容並不緊湊,而且有漏洞,而成功的文學作品則不一樣,福爾摩斯的成功就在於這一點。
③ 網路文學與數字出版的區別
數字閱讀最先以網路小說的模式開始,起點作為這方面的先行者,已經探索出一條比較可行的道路。
各大出版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做的僅僅是報紙的數字化,圖書的數字化而已!這里我舉一個例子,湖北長江傳媒在國內率先開辟以集團層面為主體的數字化轉型!成立數字閱讀門戶網站現在網,然後又建立數字閱讀與網路原創平台,通過舉辦長江杯小說大賽來試行數字化閱讀,數字化出版,數字化宣傳推廣一條龍的數字閱讀綜合業務。
長江杯無疑是成功的!傳統出版不會消亡,他會依附於數字出版、網路文學等載體!
④ 文學小說和網路小說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因為網路小說他只是人們一時的需要 讀久了就沒什麼意思了 沒什麼營養 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 是因為你用一百種方法去解讀他 他就有一百種解法 他要表達的內涵很豐富 網路小說只是看的爽而已
⑤ 網路小說與出版文學的區別是什麼
有區別的,最簡單的說,傳統小說更多的是作品,網路小說更多的是商品。
比如說80年代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和2010年土豆的《斗破蒼穹》,我查了5年內下發行刊物(包括小說和漫畫)數量上其實差不多。但《銀英》能成為日本的國粹,能夠鑄就一個和金庸齊名的大師(有亞洲文壇雙璧一說);《斗破》卻是給作者帶去巨額的財富並給網路文學商業化樹立一個標准模板。
⑥ 讀網路小說和讀書究竟有什麼差異
網路小說口語化嚴重,看很多網路小說可以一目十行,但是文學就不一樣,推薦從日本文學開始入手因為同是亞洲文化圈翻譯得比較容易理解,歐美文學的很多翻譯內容和我們相差很大,沒有代入感。
推薦從太宰治,夏目漱石開始,你試著看看,然後再看網路小說,就會發現極大的差距,完全沒有可比性。網路小說很多很多都是在製造爽點雖然吸引人但是真的對寫作沒有提示,甚至會讓你學會裡面的流水賬敘事。小說關心字數和製造吸引點,而文學更注重文字質量
⑦ 閱讀網路小說與經典文學的區別是什麼
閱讀網路文學和經典文學的區別。
首先,在閱讀工具上,就有很大區別。
經典文學基本上都是出版類的小說,閱讀方式是書籍,抱在紙質版的書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閱讀。
在效率的逼迫下,網路作者必須為了更新,會拼湊情節,這就導致了網路小說的字數非常多,幾乎都有上百萬字。
所以閱讀時間非常長,有的幾個月,甚至幾年。
在漫長的更新時間中,有些時候讀者都忘了前面的內容,但是後面的內容還是繼續。
⑧ 小說的出書版和網路版的區別
出書版相對於原文有改動,即有刪減
⑨ 網路文學與經典文學的區別
網路文學是快餐文學,是人們喜歡讀什麼寫手就寫什麼,因此大多千篇一律。網路文學一般分男頻(寫手是男性)、女頻(寫手是女性)、紀實文學。流行穿越文的時候,無論男生女生寫的都是穿越小說,只是男生寫的多是修仙、魔、神,扮豬吃老虎,升級練功的,有不少都是有美女環繞的後-宮型;女生寫的可以用後-宮型來說,多是美男環繞,不管是真後-宮文,還是假後-宮文(不在皇帝後-宮),都擺脫不了一個字:斗。宮斗、家斗,即使寫點武俠、修仙都是和斗分不開的。而且很多劇情很狗血。即使不是穿越文,也只是主人公不是穿越的,但內容和穿越文沒什麼區別。
網路紀實文學與傳統文學是有些相像的,但也不同。傳統文學可以說是正統文學,是作家寫什麼,讀者看什麼;作家可以反映現實寫現實主義小說,也可以在現實上提練寫魔幻,比如莫名的魔幻現實現主義;也有根據一些精神、文化想像的經典作品,如但丁的《神曲》,《浮士德》等,傳統文學大多都是經典作品。網路紀實文學大多是反映現實的,但經典作品少;像反映官場的小說,反映軍旅的小說,作者未必就在官場未必就曾當過兵,現實生活體驗一般是缺少的,大多是「閉門造車」,更多的是反映社會現象,一般靠情節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