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一部王翦後人的玄幻小說

一部王翦後人的玄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10 12:35:53

Ⅰ 一本有殺神白起還有王翦贏政等等的玄幻小說叫什麼

大話秦始皇,豬腳是秦始皇的

Ⅱ 王翦全家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體現「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雲,諸侯盡西來。」的氣勢。這當中,王翦父子的功勞無疑是最大的。王翦滅趙、楚,降伏百越。王賁滅魏、燕、代、齊,秦統一後,王賁受封通武侯。除了韓之外其他六國全是他們父子倆搞定的。這樣的功勞在中國歷史的千百年中也屬難得的。稱王翦一門為將門的確實至名歸。王翦之孫王離,雖然吃了大敗仗。但是終究也是秦之名將。

王翦(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主要戰績: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王賁(生卒年不詳),秦代名將,王翦之子。秦王政二十一年,將兵代楚。次年率兵攻魏,引黃河水灌魏都大梁,大梁城毀,魏王投降,盡取魏地。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國遼東地,俘虜燕王喜,滅燕。又回師攻代國,俘代王嘉。秦王政二十六年,又率軍從燕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遂滅齊,統一中國。因功被封為通武侯,曾隨秦始皇東巡琅邪。

王離(生卒年不詳),秦代名將,王翦孫子,王賁之子.繼其父為秦將,率兵戍邊備胡。秦末農民起義爆發,與章邯一起統率秦兵與陳勝吳廣作戰.公元前208年,他奉命率軍南下與章邯等共圍張耳反秦軍於鉅鹿,殺項梁後為項羽率援軍擊破,被虜,遭殺害.

Ⅲ 王翦的後三代

王翦是頻陽人,兒子王賁,孫子王離。王翦和兒子王賁都是秦滅六國主要戰將。孫子王離在秦二世率秦軍與項羽戰,結果戰敗被俘。至於被殺掉還是怎麼的,太史公司馬遷沒交待,班固也沒有去作調查。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交等了當時秦軍幾位主將的下場是: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則說「王離軍降諸侯」。不過,我估計是活不了,因為項羽的爺爺就是死於王翦之手,以項羽的性格,殺掉了王離正好可以為其祖父項燕報仇。至於王離的子女,史書中沒有交待。不過在晉代琅琊王氏的家譜中倒是提到了,說王離有兩個兒子,長子王元,次子王威。王離投降了項羽,王離家族的人紛紛出逃,否則秦二世和趙高肯定會滅他們滿門。王元逃到了現在臨沂,成為琅琊王氏的先祖;而次子王威逃到了現在山西太原,成為太原王氏的始祖。這兩家自此後長期默默無聞,直到王元的曾孫王吉出現。王吉曾出任昌邑王劉賀的中尉,昌邑王劉賀被霍光廢掉後,其屬僚多被處死。王吉因為曾數次勸諫過劉賀,所以得以免死,但要去勞改。後來,王吉又出任益州刺史,漢元帝時病死。當是王吉名氣很大,與王章、王尊齊名,號稱「三王」。他的兒子王駿出任曾出任御史大夫,後又代薛宣出任丞相。王吉和王駿都是以儒學出身,但是他們兩人都沒有封侯。而才名等爺爺和父親的王崇時卻被封為扶平侯。不過,當時已時王莽篡位的之前夕,王崇採取的是與王莽劃清界線不合作的態度,但是又明抗王莽,於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不久被其侍婢殺掉。天知道這個侍婢是不是王莽的殺手。王崇死後其家族沉默了很長時間。直到王崇的後代中出現了一個王戎的。這前王家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王雄及其子王渾都不過是地方官員。王睿曾出任荊州刺史,後來被孫堅以個人恩怨找了個借口給殺了。王氏家族真正成為士族其實源於王戎和堂弟王衍兩人的活動。王戎是三國末期竹林七賢之一,不過這個人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本事,而且貪財好利。他的堂弟王衍更不是一個好東西。不過東晉初年的政治軍事政治格局倒與此人有很大關系。王衍對西晉末年的局勢並不看好,於是便想「狡兔三窟」之計,以確保他們琅琊王氏的安全。他安排王導去琅琊王司馬睿那,經營東南;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在北方;而王敦則掌控兵權,在荊州一帶。三窟之中只有王曠在北方失敗,而王導和王敦兩人則完全掌控了東晉初年政軍大權,出現了「王與司馬共天下」的局面。至於太原王氏,他們長期沉寂,一直到漢末司徒王允的出現。不過王允在殺掉董卓後,被反撲的董卓下屬給抄家滅族,只剩下兩個侄子逃了出來。他的侄子在漢末三國時期也很有名,可惜後來又一次站錯隊,再一次被抄家滅族。也就說王允這一支人家基本上結束了。不過王威的後代另一支在西晉時期開始活躍起來,東晉時期這支王氏雖然不如同宗的琅邪王氏,卻也曾一度興盛。

Ⅳ 一本有殺神白起還有王翦贏政等等的玄幻小說

仙國大帝
作者觀棋,是以歷史上秦朝名人為藍本塑造的一本修真小說,很好看

Ⅳ 有一本小說內容是秦朝大將王翦的孫子王豪復活在現代忘記了書名和作者求回答

<霸道人生>,寫的是王翦的孫子王蒙從秦始皇陵墓中復活----

Ⅵ 找一本小說主人公叫 什麼我忘記了 反正他王翦(王浩)是在大秦的時候死的在現代復活了誰知道小說的名字

《霸道人生》,作者羅霸道

王豪,一個大秦帝國的將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復活在現代都市,他有一個夢想,他要復活始皇帝,他要讓大秦的鐵甲踏遍世界河山,他要復活始皇陵陪葬的二萬鐵甲……
2000年後的復活,霸道人生一切都在其中!波瀾壯闊的黑客江湖,血腥風光的黑道生涯……沒有後悔,只怕錯過!本書將給你一個嶄新熱血沸騰人生旅程……

Ⅶ 王陽明是王翦後人

王剪出自太原王氏,他的曾孫躲避戰亂來到山東,經過繁衍成為了不下於本家的豪門琅琊王氏,王朗便是他的子孫,王朗孫女為司馬昭之妻,晉的四大豪門之一,唐代以後衰落。以上這些世系因為當時門閥的關系都是有脈絡可查的,宋明之間的某個朝代(呵呵),漢人文化崩潰,這些東西就全亂了,查也查不到,不然某人敢吹朱熹後代也有人敢信。綜上只要山東的自稱王剪後人都沒毛病。

Ⅷ 那麼王翦是何許人也,他有哪些故事為後人所稱道

王翦,作為戰國時期的軍事家,他在秦國是非常有名的將領,還在歷史上榮獲戰國四大名將的名譽稱號。王翦請田讓他在歷史上被人稱道,但是我更想介紹一下他在軍事上的一個故事。

為什麼說王翦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軍事家?因為他的戰績漂亮,攻破趙國首都邯鄲的城門,率領秦國部隊消滅燕、趙兩個國家。他和他的兒子王賁兩個人,可以說是秦始皇成為霸主路上的最大功臣。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將軍六十萬兵力消滅楚國的故事。

王翦指揮的戰爭中,風格老辣穩妥,部隊傷亡非常小。因為這位將軍,秦始皇出征省了多少人力資源。所以說在秦始皇能夠成就這一番霸業,王翦的功勞不可磨滅。

Ⅸ 王翦將兵 的翻譯. 看我的原文。

翻譯:

王翦是頻陽東鄉人。少年時喜歡兵法,效忠秦王。秦始皇已經滅了韓、趙、魏三國,趕走了燕王還數次擊潰了楚國的軍隊。

秦國將領李信,年輕氣盛,英勇威武,曾經帶著幾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擊到衍水,最終打敗燕軍捉到太子丹,秦王認為李信賢能勇敢。一天,秦王問李信:「我想攻打楚國,在將軍看來打算用多少士兵才足夠?」

李信說:「最多不過二十萬人。」秦王問王翦,王翦說:「沒有六十萬人不可行。」秦王說:「王將軍老了,有什麼膽怯的呢!李將軍果斷勇敢,他的話是對的。」於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帶兵二十萬向南進軍攻打楚國。

王翦的話不被採用,於是推託有病,回到頻陽家鄉養老。李信攻打平與,蒙恬攻打寢邑,戰勝了楚軍。

李信接著進攻鄢、郢,打勝了,於是帶領部隊向西前進,要與蒙恬在城父會師。楚軍正在跟蹤追擊他們,連著三天三夜不停止,結果李信部隊被大敗,(楚軍)攻入兩座軍營,殺死七個都尉,秦軍逃跑了。

秦王聽到這個消息,十分生氣,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見到王翦道歉說:「我由於沒採用您的計策,李信果真使秦軍受到了侮辱。現在聽說楚軍每天向西進發,將軍雖然染病,難道忍心拋棄我嗎?」王翦推辭說:「老臣我有病疲乏,沒有才能了,希望大王另請名將。」

秦王再次道歉說:「好了,將軍不要再說什麼了。」王翦說:「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沒有六十萬人不可行。」秦王說:「就只聽將軍的謀劃了。」於是王翦率領著六十萬大軍出發了,秦王親自到灞上送行。

原文:

王翦者,頻陽東鄉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於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

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於頻陽。龜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

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秦軍走。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

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此文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王翦將兵》

(9)一部王翦後人的玄幻小說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東周時期王道廢弛,秦朝毀棄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貴圖書典籍散失錯亂。漢朝建立後,蕭何修訂法律,韓信申明軍法,張蒼制立章程,叔孫通確定禮儀,品學兼優的文學之士逐漸進用,《詩》《書》等被毀棄的古書亦不斷在各地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搜尋並獻出。

司馬氏世代為太史,整理和論述歷史。《隋書·經籍志》載:「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

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將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元封元年,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

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撰寫《史記》。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Ⅹ 王翦有後人嗎

王翦的兒子是王賁,為秦國猛將,孫子是王離,為秦將,鉅鹿之戰中被項羽俘虜. 望採納

熱點內容
2016小說閱讀題 發布:2025-08-11 20:12:37 瀏覽:620
重生後宮完本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8-11 20:12:26 瀏覽:207
免費小說長嫂當家 發布:2025-08-11 20:11:43 瀏覽:949
好看的小說金瓶梅 發布:2025-08-11 20:06:22 瀏覽:586
懸疑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1 20:04:54 瀏覽:931
穿越玄幻的游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1 19:57:53 瀏覽:613
推薦原始社會小說 發布:2025-08-11 19:47:33 瀏覽:807
小說言情三年前帶孩子出走 發布:2025-08-11 19:47:31 瀏覽:186
直播荒野挑戰類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1 19:33:21 瀏覽:657
推薦好看gl小說 發布:2025-08-11 19:27:06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