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網路小說作家
① 濟南哪裡有寫網路小說的公司招全職寫手的那種
全職你在家寫也就行了,寫手工資基本都是周結算。
你可以說一下你的寫作經驗,以及擅長的類型,我或許能夠幫你介紹相應的工作室
② 中國的年輕優秀小說作家有哪些啊,快快快
比較好的年輕作家很多,以下只是他們中的一些佼佼者.
鄭小瓊:女,1980年生,2001年來東莞打工並寫詩,有多篇詩歌散文發表於《詩刊》《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等選本,曾參加第三屆全國散文詩筆會、詩刊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2007年獲得「利群*人民文學獎」。
代表作:詩歌《黃麻嶺》、《鐵》、《內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薦理由:鄭小瓊應該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80後詩人,先是獲得人民文學獎,接著是拒入作協所引起的議論。一個低學歷的寫作者、流水線工人、打工詩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簡歷。在某個意義上,鄭小瓊對詩歌和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她的詩歌充滿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挑戰和蔑視,字里行間充斥著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現就讀於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發表處女作《姐姐的叢林》。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告別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說《莉莉》,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薦理由:自發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來,笛安已經贏得了傳統文學的關注。笛安以她的藝術敏感找到合適切入的角度,並舉重若輕地完成了她的敘述。她的小說涉及敬畏與諒解,愛情與權力,尊嚴感與命運承擔等等帶有終極價值的觀念。此種觀念表達,通過細膩委婉的敘述而動人如歌。
蘇瓷瓷
蘇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醫學院畢業,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開始詩歌寫作。有作品發表於《花城》的刊物。曾獲得「春天文學獎」。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入圍「2006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現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伴娘》
推薦理由:蘇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應該算是80後最為低調的作家。但就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我們看出了她對於文學的追求以及對自己的嚴厲。曾經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經歷,使她的小說習慣於捕捉生活的「非常態」和人性的隱秘癲狂——作者自言「覺得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麗妮,快跑》等小說的故事以及結局錯亂而詭異,這是80後作家寫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許多餘
許多餘,1983年生於大別山。曾以柔風、佚名等筆名在多家純文學報刊發表作品。 獲得過數十個文學獎項。2005年出版詩集《柔風的詩》,並在多所高校巡迴演講。受到過莫言、舒婷、白燁等著名作家、評論家的好評。2007年五月組織大型慈善募捐,反響強烈。主要作品有詩集《柔風的詩》,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遠方》,中篇小說《蠶食》,詩歌《李白來了》
推薦理由:許多餘的一系列反映鄉村生活的先鋒小說語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語言再現的地域小說創作中,他一直在尋找一種類似於「根」的本質性精神內核。這些小說沒有賈平凹的迂腐氣息,也不像余華那樣一味刻意強調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於莫言的陽剛,這種氣質正是這些年來日漸疲軟的當代文學所緊缺的元素。這也正是他區別於一般80後作家的最為明顯的特徵。《蠶食》中對生存規律的質疑,《遠方》中幾代人尋找的過程,無不彰顯出一個執著的藝術家堅守自我和捍衛尊嚴的堅定信念。《遠方》作為80後中唯一一部純文學作品入選2006-2007年「中國網路文學節」長篇小說前十強,這也證明了他在小說創作上的非凡實力和潛質。《李白來了》等詩歌在傳統的韻味中植入口語、粗口和俚語,酣暢地表達了80後詩人的整體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體現了一個掙扎在物質時代的年輕詩人的抑鬱不滿和抗掙精神。他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救助,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賞。
劉衛東
劉衛東,網名周語,1983年生,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推薦理由:劉衛東的散文,一直在農村、土地、語言、思維、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氣勢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徵,變化萬端語言,有水的靈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劉衛東很容易成為一代散文大師。
張悅然
張悅然,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後留學新加坡。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 「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長篇小說《誓鳥》
推薦理由:張悅然的《誓鳥》對自己來說可以算得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在此之前,她是一個「偶像派玉女作家」,《誓鳥》是她的轉型之作,其敘述的宏大,題材的廣泛,都是她以前的作品中所沒有的。這部小說獲得2006年小說排行榜也足以說明其創作實力的雄厚。
恭小兵
恭小兵,男,漢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黃山人。中文界『80後』概念倡導者之一。5歲進小學,16歲進監獄,20歲觸網。04年8月在台灣出版繁體單行本《我曾深深愛過誰?》 04年9月出版青小說《雲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殘酷青春小說《無處可逃》。
代表作:長篇小說《無處可逃》 中篇小說《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薦理由:恭小兵作為80後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創作和經歷都可稱為一個特異的存在。他的小說的敘述語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確、張揚而又隱忍,單刀直入式敘述結構舒緩有致,語言流暢富有節奏,言語幽默,大量運用有悖常理的表達方式。它給我們的思考是:究竟怎樣才算是成長?在80後這個群體中,很多人都自覺不自覺的把恭小兵當做老大。
李傻傻
李傻傻,原名蒲荔子,生於1981年11月,隆回人。2004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南方日報社,被稱為「少年沈從文」。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過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
代表作:長篇小說《紅X》,短篇小說《雪地上的兔子》,詩歌《煙》
推薦語:李傻傻是2004年迅速崛起的80後實力派作家,在《芙蓉》《散文》《作品》等專業文學雜志發表大量作品,新浪、網易、天涯三大網站幾乎同時推出他的作品專題。2004年3月,在一場關於誰是80後文學代表的大爭論中,李傻傻被推向了前台,被推舉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首。由《羊城晚報》出爐的一份最新的80後作家人氣排行榜上,李傻傻一舉蓋過韓寒和郭敬明,排到首位。作為80後中較早成名的作家,他憑借自己的獨特個性和實力贏得了諸多榮譽。詩歌《煙》中那種痛苦而又揪心的憤恨,《紅X》中的慾望糾結,以及《雪地上的兔子》中那種神秘的冰冷氣氛,都是他獨特的體驗和感悟。近兩年他雖然有些沉寂,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會有「出手」的一天。
小飯
小飯,原名范繼祖,筆名小飯,網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曾經做過青春文學雜志《花火》主編和《萌芽》雜志編輯。出版有《不羈的天空》《我的禿頭老師》《毒葯神童》《螞蟻螞蟻》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螞蟻螞蟻》
推薦理由:小飯的經歷是一個傳統的文學青年的路子。在寫作上,他曾刻意模仿過王小波,之後又換了好幾個偶像,如余華、蘇童、殘雪。小飯曾經激烈地批評過以郭敬明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是能獲得文學獎項,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對「80年代後」作家只會寫些沒有深度的「青春文學」的成見。
邢榮勤
邢榮勤,1984年出生於安徽廬江,200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理學學士。畢業後棄理從文,從事報刊編輯工作,業余時間寫作塗鴉。著有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代表作: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
推薦語:
邢榮勤的雜文集《終結80後的幼稚病》宣示,「80後的一代」一直被貼著負面標簽,但到今年年底,所有的「80後」都將成為成年人,「80後」即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會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該書是對「80後」做一次正向的解讀。邢榮勤的雜文有著魯迅的犀利、粱實秋的幽默、錢鍾書的機智,深受讀者的歡迎,被媒體稱為「80後第一雜文作家」。
孫睿
孫睿,1981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草樣年華》《活不明白》《我是你兒子》,短篇小說集《朝三暮四》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草樣年華》
推薦理由:孫睿鮮活生動的文筆,幽默詼諧的文風,深得京味文學的精髓。常常使人在悵然若失之餘又忍俊不止。 作為一個北京孩子,他完全繼承了京味作家幽默灑脫的文風,他的小說有著王朔式的幽默,卻沒有王朔的油滑;有著王小波式的睿智,卻沒有王小波的炫耀;有著石康式的不吝,卻不像石康那樣一味地頹靡。
春樹
春樹,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後作家、朋克詩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北京娃娃》、《長達半天的歡樂》、《2條命》;短篇集《抬頭望見北斗星》、詩集《激情萬丈》,主編《80後詩選》。寫真集:《她叫春樹》。文集《春樹四年》。
代表作:長篇小說《北京娃娃》
推薦理由:2004年2月獲得過第五界網路金手指的網路文化先鋒獎。2004年2月成為美國《Time》的封面人物,美國人稱她為「新激進份子」。2004年6月成為《三聯生活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8月年接受央視《面對面》節目采訪,被認為是「一個有勇氣、有鬥志的人」。2004年9月應邀前往挪威參加國際藝術節,並接受當地電影學院學生要求拍攝了個人紀錄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獲《每日新報》等十幾家報紙所評「最具洞查力」作家獎。《北京娃娃》的版權已賣至美國、英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芬蘭,挪威,日本,德國,以色列,香港,台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春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一些得以宣洩的憤怒,以及這個時代的青少年們的迷惘和叛逆。春樹一直被國內外媒體追捧,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80後朋克作家。盡管她的文學功底欠佳,甚至不及一般的80後作家,她成名的很多因素可以說在「文學」之外。但僅從影響力這一點來看,她還是不容忽視的,她的勇氣和不顧一切的直面現實的精神都為世人稱道。
王小天
王小天:男,1982年生,陝西人。2003年畢業於中南大學選礦系,大型圖書《我們,我們——80後的盛宴》策劃人之一,主編作品有《1—6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第七屆新概念獲獎作者作品集》,現為《我們,我們》書系執行主編。創作小說有長篇小說《我和媽媽》.歷盡5年時間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說《櫻桃》備受看好,得到了多名知名文學家,作家,評論家的肯定,被數家媒體推崇為陝西文學的最新代表人物。
代表作:長篇小說《櫻桃》
推薦理由:陝西作家斷層的聲音越來越大,評論界認為,王小天的出現,將打破這一說法。被媒體稱為新生代頗具實力的小說家的王小天, 有希望與陳忠實、賈平凹、路遙並稱為「陝西四大家」。
姜銀
姜銀,80後美女作家,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做過編輯記者,曾為唐磊等不少唱片公司知名歌手當過經紀人,橫跨娛樂圈和文壇。2006年曾因「簡訊恐嚇姜銀」風波被媒體鬧得沸沸揚揚,近期熱傳黃覺已和徐靜蕾分手,戀上楊臣剛的緋聞女友姜銀......,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寂寞煙花》《銀色傾城》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寂寞煙花》
推薦理由:姜銀作為一個橫跨娛樂圈和文壇兩個圈子的美女作家,有著一般80後作家所沒有的感受,或許,你會說沒有看見她的什麼作品,你甚至可以說她壓根就不是一個作家。而她的可愛和可貴之處就在於她自己的坦盪,她曾經很坦白很自然地說:「我不是作家」。對於一個敢於秀出自己,敢於展示美的藝人,我們沒必要做出太多的非議。在她的種種事件的背後,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美麗的奮斗不息的身影。是處於無奈,還是處於必然。她的行為告訴我們:只擁有天仙的美貌是不夠的,上帝的恩賜只屬於上帝,而你還得活出自己來。
遠觀
遠觀,滿族,1981年生,河北承德人,2004年開始有隨筆,詩,小說作品收入20餘種文學選本,獲第三條道路八年詩歌獎。著有詩集《美色》,隨筆集《北方筆記》短篇小說集子《迅速集合》等。2006年上榜80作家,被河北日報,新浪,鳳凰網,承德晚報,承德廣播電視報,騰訊,中國新聞網等60多家網站報道,多家報紙轉載。
代表作:中長篇小說《血乳時代》《郝老屁》《又一次見到你》《夢飛瑤台那片紅》
推薦語 遠觀把鄉土作品和先鋒作品展現了出來,他的作品突破了傳統的方式,一些先鋒作品把人性的生活寫得淋漓盡致,盡管許多人不太喜歡先鋒性的小說,但是八零年後的先鋒寫作探索畢竟是有效的。他的實力和鋒芒會慢慢地露出來的。他正在開創自己的寫法,他正在突破文學的限制。不用說他是河北80後作家裡數一數二的了。
莫小邪
莫小邪,原名馬冬玲,1981年升於北京,80後著名詩人。2002年冬開始寫作,有小說,詩歌,雜文發表於《青年文學》《芙蓉》等雜志刊物。2003年至今,多首詩歌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新詩年鑒》。2002年任「詩江湖」駐站詩人至今。2003年在國內報刊書寫專欄。2004年在新浪開設情感作家專欄。2005年在北京策劃「讓詩歌回歸校園」獨立詩歌節。主要作品有詩集詩集《開往大腿的火車》,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感情不在服務區》《火柴男女》等
代表作:詩歌《兩不相欠》,短篇小說《後海煙民》
推薦理由:莫小邪的作品是那種你看了,好像看了又好像沒有看過的感覺。就像你看一本滿是灰塵的書,卻發現你看完後,卻沒有留下你自己的手指印,這就是莫小邪給你帶來的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現在還不能比較完整說出他的小說要表達的意境,好像能觸摸,能感受,但是無法說出來,語言相對於張悅然來說,宛如清茶和烈酒的,情淡的你一開始就預想是一場很普通的事,於是就是那樣普通,你會沿著你想的得到肯定,看完一遍,你覺得好像沒看懂,好像沒有這么簡單,再來,接著你的心開始有種痛,但是你不知道為什麼痛。第三次,你痛得很厲害,因為,莫小邪就是很邪地讓你走入一場怪圈,心底有一種軟肋狠狠地被她割了一下,沒有任何傷痕,是內傷。
侯珏
侯珏,原名侯建軍,1984年生於廣西三江。主要作品有詩集《在水上》、《地球之詩》,小說《柏拉圖的洞穴》等。現為網路編輯,業余編劇。
代表作:短篇小說《柏拉圖的洞穴》
推薦語 侯珏的文章具有鋒芒之處,雖然很少在期刊上看見他的小說,但是我們敢說侯珏的小說是廣西文壇里不可小看的,憑借他的作品,即使期刊再壓制,他的作品也是不錯的,因為他的小說突破了傳統,他敢於用柏拉圖的哲學打擊一切陳舊的文學俗套,他是一位很有實力的80後作家,一部《柏拉圖的洞穴》的文學作品足以使他成名。
廖宇靖
廖宇靖,80後作家。四川省作家,著有《你的微笑》《黃土鎮》等。
代表作:《你的微笑》《黃土鎮》
推薦語 1987年生於四川綿陽, 16歲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邊緣》,之後陸續出版小說及文集多部,獲獎無數。已出版專著:《邊緣》《零五印象》《單人床》,《你的微笑》即將出版)。2006年,默默無聞的廖宇靖終於勇敢的站在世人面前,經過《綿陽廣播電視報》《綿陽晚報》《四川法制報》《中學生》報道。2007年,毫不誇張的講是廖宇靖成了許多娛樂上的小主角,廖宇靖稱是陳曉旭兒子的事件在一片唏噓聲中淡了下去。但是我們讀了廖宇靖的作品之後,覺得他的作品很厚重。文采斐然。
張一一
張一一,湖南人在北京。未婚。混跡於文化圈和娛樂圈。寫字和創意為生。15歲出版散文集《望不到你容顏》。爾後又敷衍出青春小說《不》。《我不是人渣》和「中國第一部現身說法的炒作學」《一夜成名》等圖書多部。
代表作:《不》《我不是人渣》
推薦理由:有人認為張一一是炒作王,光屁股,追求名人,說這說那,其實在這個文學界,有時候大多數寫文字的人都難以被挖掘,難道80作家還指望別人給一口水嗎?張一一這么做有錯嗎? 早年做過搶×手的他,給唐磊代寫過長篇小說《丁香花》,也碰過無數次釘子。他的自我炒作和標榜雖然不值得效仿,但也不至於全盤抹殺。一個青年作家的成長歷程往往是曲折的,他也必須得一直尋找自己的出口,否則他將註定被生活拋棄,甚至不能自理。張一一的成名可以說是他自己思考和奮斗的結果,也是現今這個浮躁的時代,藝術家為實現自我的「突圍表演」。並且,他的小說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讀性和文學性的。
韓寒
韓寒,1999年在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中,作為高一學生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隨後推出《三重門》《零下一度》《通稿2003》《長安亂》《就這么漂來漂去》 《一座城池》 《光榮日》等小說和散文集。先為職業賽車手。
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重門》 中篇小說《小鎮生活》 散文《杯中窺人》
推薦理由:韓寒寫在他博客上的個人公告是:「不參加研討會,交流會,筆會,不簽售,不講座,不剪綵,不出席時尚聚會,不參加頒獎典禮,不參加演出,不參加電視專訪,不寫約稿,不寫劇本,不演電視劇,不給別人寫序。」一個藝術家最難得最可貴的是個性的自由和獨立的人格,這一點韓寒做到了,因為他有這個資格和實力去做。作為80後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出道的作家,韓寒的身上一直承載著太多的東西,贊賞、批判、妒忌等等。光環籠罩下的他始終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新一代青年的許多優秀品質,有這些還不夠嗎?《杯中窺人》中文筆的犀利,《小鎮生活》的幽默和錯位,《三重門》中機智的語言,一致於直到在現在他的《三重門》仍然是一部沒人超越的青春小說。
③ 濟南的冬天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朴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小說家老舍創作的一篇散文。
(3)濟南網路小說作家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老舍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據老舍夫人胡絜青回憶,老捨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
該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原為一系列直接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節,發表在《齊大月刊》歐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濟南的冬天》老舍一反以往厚重、富有滄桑感的現實主義風格,以輕快、自然的筆調描繪了一塊冬天裡的寶地。該文的主題思想即對濟南特有的冬景的喜愛和贊美。通過對濟南冬天場景的描述,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對濟南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
④ 山東有哪些作家
、季羨林,1911年生於山東清平(今臨清)縣。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1934年畢業,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建國後,歷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負責人,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東文語言文學系教授、主任,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委會委員、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亞非學會會長,語言學會會長。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1993年3月當選為澳門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是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季羨林對印度中進語言形態學、原始佛教語言、吐火羅語的語義、梵文文學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貢獻。在印度中世語言形態學方面,全面而系統地總結了小乘佛教大眾部說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特徵,著《〈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年)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方面,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無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語言是中世印度東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語。主要譯著有《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印度簡史》、《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印度古代語言論集》、《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羅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潤集》、《季羨林散文集》等,翻譯《沙恭達羅》、《優哩婆濕》、《羅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五卷書》等,散文集有《賦得永久的悔》。主編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2、莫言,男,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生於山東高密東北鄉,童年時在家鄉小學讀書,後輟學,在農村勞動多年。1976年參軍,任戰士、政治教員、宣傳幹事。曾在解放軍藝術學院和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學習。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莫言文集》五卷,長篇小說《紅高梁家族》、《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酒國》、《紅樹林》、《檀香刑》、《生死疲勞》,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紅高梁》、《牛》,短篇《拇指銬》等。1997年轉業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日報》報社工作,並為報社的影視部撰寫連續劇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作家協會全委,主席團委員。
3、 尤鳳偉,山東牟平人, 1943年生。現任青島市作協主席。著有小說《色》、《中國一九五七》、《泥鰍》、《石門絕唱》、《生命通道》等,出版有《尤鳳偉文集》、《金龜》、《蛇會不會毒死自己》等多部小說選集,多種作品被譯介到國外。其中《中國1957》出版於 2001年,曾被中國小說學會評為年度最佳長篇,在知識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評論家張遠山在《齊人物論》中認為,《中國1957》是「建國50年來最好的長篇小說」.
4張煒,男,1955年11月生,山東龍口人,原籍棲霞。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協第三屆、第四屆副主席,第五屆主席。系萬松蒲書院院長,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兼職教授、駐校作家和研究員。1980年開始創作,迄今發表850萬字的作品,在海內外出版了123部單行本,獲獎40餘次,作品被譯成英、德、日、法等多種文字,為新時期以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作家之一。先後出版了《張煒文庫》(1—10卷),長篇小說《外省書》、《能不憶蜀葵》、《西郊》、《醜行與浪漫》,文論散文集《我跋涉的莽野》、《世界與你的角落》等作品單行本30餘部;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版單行本20餘部。1999年《古船》被評為「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亞洲周刊)和「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圖書大廈),並被法國教育部和法國科學中心確定為法國高等考試材料;作者與《九月寓言》分別被評為「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力十作家十作品」(位列五)。《古船》與《九月寓言》雙雙入選北京大學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建國後長篇小說入選總數為五部);2000年被《中國文化報》評為「中國最受讀者歡迎作家」(位列五)。《九月寓言》修訂版及新作《外省節》和《能不憶蜀葵》、《魚的故事》等作品分別獲「八五期間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齊魯文學獎」、「當代獎」、「中國環境文學獎」、台灣「好書獎」等十餘次。近作《外省書》和《能不憶蜀葵》、《醜行和浪漫》在文壇反響強烈。文論《精神的背景》推動了全國精神文明大討論,在國內外引起重大反響。
5曲波(1923-2002),山東蓬萊人。15歲高小畢業後參加八路軍。1943年進入膠東抗大學習,畢業後在膠東軍區任報社記者。1945年,擔任牡丹江軍區二團副政委,1946年冬,親自帶領一支小分隊,深入林海雪原,與國民黨在牡丹江一帶的殘匪周旋。經過近半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殲滅了這些頑匪。這是作家後來創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礎。1950年曲波因重傷轉業到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頑強的毅力寫作長篇小說《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萬字的書稿。繼《林海雪原》之後,曲波又創作了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山呼海嘯》和《橋隆飆》。
6、王統照(1897—1957),字劍三。1897年2月9日出生於山東省諸城市相州鎮。1918年考入北京中國大學英國文學系。l919年參加「五四」運動,發表小說《雪後》、《沉思》。l921年與沈雁冰、鄭振鐸、葉聖陶等12人在北京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2年開始同魯迅交往。1927年遷居青島,不久東游日本。1931年去東北進行社會調查,寫成近6萬字的報告文學《北國之春》,揭露日軍的侵略罪行。1933年出版著名小說《山雨》,在文壇上引起較大反響。不久遭國民黨當局查禁。1934年自費赴歐洲考察古代文學和藝術。1935年回到上海,任《文學》月刊主編,並參加了上海文化界救國會。1938年在上海美專講學,後任暨南大學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山東大學文學系教授,聞一多被刺後憤而辭職。1949年7月,赴北平參加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l951年當選為山東省第一屆文聯主席。1952年任山東省人民政府文化事業管理局首任局長。1956年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曾當選為民盟濟南市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民盟第二屆中央委員,山東省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文聯委員。著有《王統照短篇小說選》、《王統照詩選》、《王統照選集》、《王統照文集》等。
7、王潤滋(1946—2002),男,1946年生於山東文登市。中共黨員,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曾任煙台市文聯主席兼威海市文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副廳級調研員,山東省拔尖人才。1966年開始文學創作。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黨小組長》,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接連發表中、短篇小說《賣蟹》、《魯班的子孫》、《內當家》等十幾篇。此外他與人合作了十場戲曲《海盜的女兒》並改編成同名戲劇電影,《賣蟹》與《內當家》也改編成了電視劇和電影,《賣蟹》與《內當家》分別獲得全國短篇小說獎.
8、馮德英,男,1935年12月出生於乳山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9年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4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苦菜花》,經兩年多刻苦寫作,出版後被譯成日、俄、英等文本。曾任空軍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後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泉城》主編等職。還出版了長篇小說《迎春花》、《山菊花》(獲解放軍文藝出版社首屆優秀長篇小說獎),長篇三部曲《大地與鮮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說、散文和電影劇本。馮德英的「三花」長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膠東半島人民艱苦卓絕、英勇頑強的革命斗爭,情節起伏跌宕,語言清新流暢,性格描寫細膩生動,具有抒情鄉土的特徵。
9、劉玉民,1951年生於山東榮成市。1970年參軍,1971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起從事專業文學創作。現為國家一級作家。已出版長篇小說3部,報告文學2部,影視劇本4部,散文等中短作品250餘萬字。其中《騷動之秋》1998年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9年被山東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第六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現為濟南市文聯副主席。
10、桂苓,1972年生於山東菏澤,先後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作家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青島出版社等先後出版其小說、散文集《吹滅讀書燈》、《站在黃沙梁邊上》、《布衣暖暖*菜根香香》、《繞不過去的村莊》、《簡單日子》、〈綠色女孩〉、《花不多有兩朵》等十幾部。主編《二十世紀的記憶》十二卷本、《大師書齋》三十五卷本、《中國先鋒散文檔案》六十卷本、《城市文化檔案》十卷本、《思想者說》兩卷本、《思想者說。感動》《思想者說。往事》<思想者說。命運》三卷本、《百年學者散文》兩卷本、《感動過一代人的文字》兩卷本、《這么早就回憶了---------六十年代精神》、《女性的張愛玲》《大學的精神》等約兩千多萬字。作品入選一百餘種選集,獲冰心文學獎、山東文學獎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日、德語。
11、 、李存葆 1946年生,山東五蓮縣人。1964年入黨。1986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少將軍銜。新時期以來,發表了二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全軍文學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分獲全國第二屆、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長篇報告文學《大王魂》、《沂蒙九章》(與王光明合著)分別獲「中國潮」和全國報告文學獎。參加了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的改編,在全國第五屆電影「金雞獎」中獲最佳編劇獎。1993年創作的電影劇本《百年老屋》獲全國優秀電影劇本獎。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會副會長。
12、張海迪,女,山東濟南人,1955年9月生,自幼患病,靠自學讀書。1993年獲吉林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1983年開始文學創作,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文學創作一級,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張海迪是中國文壇上獨特的女作家,長期以來,她以頑強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文學創作,現已出版長篇小說、散文集、文學和哲學翻譯著作近200萬字,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之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達爾文的蚯蚓》等。
13、張宏森,男,1964年8月出生於山東淄博,曾任淄博市文聯主席、山東省影視中心主任,現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國家電影局副局長。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勞動模範,享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創作出版長篇小說《陽光與蛇》、《狂島》、《車間主任》、《大法官》等5部著作;創作電視劇文學劇本《西部警察》等百餘部集。其長篇小說《車間主任》曾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其電視劇作品曾8次獲得全國「飛天獎」、「金鷹獎」,還獲得第十五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編劇獎、第十七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編劇獎等數十項獎勵。
14、劉玉堂,1948年生於山東沂源,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參軍,歷任文書、報道員、新聞幹事等職。1982年轉業至家鄉沂蒙山,任縣廣播局編輯部主任。1988年調《山東文學》社,歷任編輯部主任、副主編;1991年底調山東作協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至今,是中國作協會員、山東作協理事、文學創作一級。劉玉堂自1971年開始文學創作,至今已發表作品300多萬字。出版有小說集《釣魚台紀事》、《溫柔之鄉》、《人走形勢》、《你無法真實》、《福地》、《自家人》、《劉玉堂幽默小說精選》及隨筆集《玉堂閑話》等十幾種。曾獲山東泰山文學獎、上海優秀長中篇小說獎、山東新時期農村題材中篇小說一等獎,山東優秀圖書獎及《中國作家》、《上海文學》等三十多次省以上刊物優秀作品獎。、
15、楊振聲(1890—1956),字今甫,也作金甫,山東蓬萊人,現代文學家和教育家。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五四期間是「新潮」社的骨幹之一,曾因火燒趙家樓、怒打章宗祥而被捕入獄。出獄後,與馮友蘭、何思源等人一同負笈美國,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心理學,後得文學博士學位,又攻讀教育心理學。(
16、李廣田(1906~1968),散文家。號洗岑,筆名黎地、曦晨等。山東鄒平人。1929年考入北京大學外語系,次年開始發表詩文。1935年大學畢業,回濟南教中學。曾與北大學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詩集《漢園集》。這時期的散文輯為《畫廊集》、《銀狐集》和《雀蓑記》,大多抒寫內心感懷和鄉土人生,追求恬淡靜美的文風和濃厚的泥土氣息。抗日戰爭爆發後,流亡於西南內地,先後在一些中學和西南聯大任教,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隨著生活的變遷和思想進步,所作散文集《圈外》、《回聲》和《日邊隨筆》,視野較前期開闊,靜美的氛圍漸為感奮的心曲和警策的理趣所代替,文筆更為練達簡潔。同時著有長篇小說《引力》、短篇小說集《金壇子》和評論集《文學枝葉》等。50年代以後,主要從事教育工作,任清華大學副教務長、雲南大學校長。著有詩集《普城集》和散文《花潮》、《山色》等。還致力於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整理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長篇敘事詩《阿詩瑪》和傣族長篇敘事詩《線秀》等。一生著述大多收入《李廣田文集》。
17、衣向東,1964年出生於山東棲霞,1991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協簽約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一路兵歌》、《在陽光下晾曬》,小說集《我是一個兵》、《老營盤》、《吹滿風的山谷》等。其中中篇小說《吹滿風的山谷》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第二屆北京市政府獎,中篇小說《初三初四看月亮》獲第二屆老舍文學獎,中篇小說《過渡的陽光》獲第十屆《小說月報》百花獎,短篇小說《列兵的回憶》獲第九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中篇小說《老營盤》獲第四屆全軍文藝新作品一等獎。
18、嚴陣,男,1931年生於山東萊陽。青年時代有山東才子的美稱。他不僅是當年老詩人臧克家向毛澤東主席推薦的幾個最有希望的青年詩人之一,而且,通過《江南曲》、《琴泉》、《竹矛》以及《長江在我窗前流過》等詩集的出版,充分展露了自己的才華,成為新中國開國以來,最為引人注目的5大青年詩人之一。嚴陣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名譽會員、安徽省作協主席、文學創作一級職稱。迄今為止,嚴陣已出版過30餘種個人文學專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分上、下兩冊出版的敘事長詩《山盟》以及散文《牡丹園記》,長篇小說《荒漠奇蹤》、《亂世美人》,中篇小說選集《一見鍾情》、報告文學選集《今天誰最美麗》和《嚴陣抒情詩選》,都在國內外產生廣泛的影響。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萬行抒情長詩《含苞的太陽》,以它獨特的總體建構和嶄新的意象獨具的魅力,震撼了詩壇。
19、趙德發,1955年生,山東莒南縣人。曾當過教師、機關幹部,1988-1990年在山東大學作家班學習,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日照市文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自1980年開始創作,至今已發表、出版各類文學作品400萬字。主要作品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農民三部曲」《繾綣與決絕》、《天理暨人慾》(原名《君子夢》)、《青煙或白霧》,三卷本《趙德發自選集》,《中國當代作家選集·趙德發卷》等,曾獲第三屆人民文學獎、第四、第八屆《小說月報》百花獎、首屆齊魯文學獎、《中國作家》獎等。
20、苗得雨,著名詩人、一級作家,1932年出生於山東沂南縣苗家莊。1944年起任兒童團長並開始文學寫作,曾被《大眾日報》、《解放日報》譽為解放區的「孩子詩人」。1949年7月起任《魯中大眾》、《農村大眾》報通聯、編輯、記者。苗得雨曾先後擔任過省作協負責人、省文聯副主席。從事文學創作60年來,苗得雨共發表詩歌約4000首,文學作品300餘萬字,各種結集36種,代表作有《旱苗得雨》、《沂蒙春》、《苗得雨詩選》等。詩《旱苗得雨》曾被收入《抗戰名作百篇》,詩《燕》、《豆油燈的思念》、《波登村窘情》被收入《當代文學教材讀本》。
21、苗長水,男,1953年3月出生於山東沂南,大專學歷,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濟南軍區創作室主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凈土》、《冬天與夏天的區別》、《染坊之子》、《犁越芳冢》、《御花園》、《我心中的紅蜘蛛》等。此外,寫作長篇小說《我們稍息立正》,散文評論集《心靈的種子》、《等待》,2002年《中國作家》與作家出版社同時發表、出版他與陳傑合作采寫的長篇報告文學《往來香港的軍車》,全國十餘家報刊轉載。曾獲1987—1988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92年度中國作協「莊重文文學獎」,第三屆「馮牧文學獎」,《十月》文學獎,《青年》青年獎,山東省首屆「齊魯文學獎」等,多次獲《解放軍文藝》、《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優秀作品獎。
22、周蓬樺,青年作家。1964年3月出生於山東聊城。已出版散文詩集《紅罌粟》、《月光下的馬》,散文集《乾草垛》、《告別壞心情》、《風吹樹響》,中篇小說《雪下草紅》、《燈黃》,長篇小說《野草莓》、《木紐扣》、中短篇小說集《遙遠》等。在各地報刊發表各類文字300餘萬字。被《小說選刊》、《散文選刊》、《山東青年作家論》等評介和轉載。作品被收入《2004年中國散文年選》(人民文學版)、《我最喜愛的中國散文100篇》(中國文聯版)、2003、2004年《散文精選》(百花版)等海內外40餘種選本。近年獲得山東省「首屆十佳青年詩人」稱號,以及榕樹下第三屆網路文學獎、第三屆美國新語絲文學獎,第七屆山東省精品工程獎。
23、鍾海誠,男,筆名海誠,1956年10月出生於山東滕州。大專學歷。文學創作一級。1981年開始發表小說。曾任電廠工人、文化館員。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調入省作協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海誠的主要成就在於長篇小說。陸續在山東文藝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及港台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小樓昨夜》、《心動》、《學車記》等7部,內容廣泛,涉及到古代、近代、現當代生活。代表作長篇小說《新西遊記》榮獲第三屆(1995—2000)「人民文學獎」。
24、賀敬之,男,著名詩人、劇作家。1924年11月5日生於嶧縣(今棗庄)一個貧民家庭。1938年流亡到湖南、四川。193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40年到達延安,入魯迅藝術文學學院學習、工作。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收入後來出版的《並沒有冬天》、《鄉村的夜》等詩集中。1943年後寫了《南泥灣》、《翻身道情》、《七支花》等歌詞和《栽樹》、《周子山》(與人合作)等秧歌劇。1945年與丁毅等集體創作了歌劇《白毛女》。抗日戰爭勝利後,在華北解放區工作。先後出版了《笑》、《朝陽花開》等詩集及秧歌劇《秦洛正》等。賀敬之1978年起任文化部副部長。1979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1980年起任中宣部副部長。是中共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會。1987年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1989年任文化部黨組書記、代部長,1992年任全國政協常委,是魯迅文學研究院院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
25、峻青,男,原名孫儒傑,字俊卿。1923年3月出生於山東省海陽縣西樓子村。曾任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文學報》主編。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榮譽委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海嘯》;短篇小說集《黎明的河邊》、《膠東記事》、《最後的報告》等;散文集《秋色賦》、《雄關賦》、《滄海賦》、《三峽賦》、《梅魂》等;此外還有理論著作《峻青談創作》、若干舊體詩詞,結集為《峻青文集》,凡6卷,400萬字。
26、黎汝清,男,1928年1月出生於山東省博興縣黎家寨村。1966年,出版《海島女民兵》,文筆清閑流暢、親切自然,深受文藝界的重視和廣大讀者的歡迎。北京電影製片廠將小說改編為電影《海霞》,1977年10月在第十九屆巴賽羅那國際電影周和第三十屆洛迦諾言電影節上放映,受到好評,產生了國際影響。此後陸
27、臧克家(1905—2004),男,筆名少全、何嘉,1905年10月8日出生於山東諸城。中國現當代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之後曾任中學語文教師,第五戰區戰時文化工作團團長,三一出版社副社長,
28、梁曉聲,男,山東榮城人,1949年出生於哈爾濱。當過知青,197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
29、張笑天,筆名紀延華、紀華、嚴東華。祖籍山東昌邑,1939年11月1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延壽縣黑龍宮鎮。13歲時,在《中國少年報》發表第一篇小說《新衣》。
30、畢淑敏,女,漢族,祖籍山東文登,1952年出生於新疆伊寧,長在北京。17歲赴西藏阿里地區當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
31、孫甘露,男,1959年7月1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山東榮城,父親是軍人,母親是教師。1976年高中畢業等等。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種譯文,被收入海內外多種文學選集。
32、孔慶東,北大教授。祖籍山東,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33、阿成,男,原名王阿成,1949年生於黑龍江,祖籍山東博平。曾當過司機、工廠幹部、編輯。著有長篇小說《馬屍的冬雨》、《扭捏》、《咀嚼罪惡》等,中短篇小說集《年關六賦》、《胡天胡地胡騷》等,隨筆集《哈爾濱人》、《春風自在揚花》、《胡地風流》等,英文版小說
34、鄧友梅,男,筆名右枚、方文等。原籍山東平原縣,1931年生於天津。1942年參加八 35、張辛欣,祖籍山東,1953年生於南京,不久隨家遷居北京。1969年初中畢業到黑龍江路也,女,1969年12月生於濟南。現為濟南大學文學院教師。著有詩集《風生來就沒有家》
⑤ 有誰告訴我一些現在比較有名的網路文學作家
1991年王笑飛在海外創辦了中文詩歌網([email protected])。中國留美網路作家少君,1991年4月在網路上發表《奮斗與平等》,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篇中文網路小說。
1992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中國留學生在Usenet上建立第一個了使用GB-HZ編碼的中文新聞組alt.chinese.text,中文網路文學開始在全球的互聯網上傳播開來。
1993年3月詩陽開始通過電郵網路大量發表詩歌作品,此後在互聯網中文新聞組和中文詩歌網上刊登了數百篇詩歌,被學術文獻確認為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網路詩人。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創辦了第一份中文網路文學刊物《新語絲》。
1995年3月詩陽、魯鳴等人創辦第一份網路中文詩刊《橄欖樹》。1995年底,幾位原來活躍於中文詩歌網的女性作者創辦了第一份網路女性文學刊物《花招》。1995年中國的網吧開始陸續出現,但僅限於少數用戶。
1996年之後,中國的網吧開始在各大城市飛速發展,此時對中國網路文學產生影響的還是海外的留學生作家,如散宜生、圖雅等網路名家。
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老榕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論壇里發表了一篇名為「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文章,在短短的48小時之內,幾乎傳遍了整個網路。這是網路文學初次在傳統媒體上比較有影響的登台亮相。
發展到1998年,電子公告欄(BBS)上出現了蔡智恆所著的第一部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文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1998年第6期《天涯》就刊登了一篇"佚名"的網路小說《活得像個人樣》。由於這篇網路小說在電子公告欄上多次輾轉張貼,原作者已無從知曉。此外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莫仁的《星戰英雄》也風靡一時,文學門戶網站如黃金書屋以及各種各樣的個人網路書屋紛紛而起。
1、 夏果果 ,陝西人,曾任《愛人》、《知音女孩》等雜志編輯。著有《碎》、《今世為貴妃》。即將出版《城市小賤人》。她的文字唯美、大氣,是陝西新一代青年作家的實力派代表,評論界,文學界,媒體把他與安妮寶貝、滄月、郭妮、張悅然一並稱作「中國五大女性作家」。
2、 安妮寶貝 ,原名勵婕,一名在網路上四處飄盪的人。從1998年10月開始在網路上寫作和發表作品,以《告別薇安》成名於江湖,是2000年國內風頭最健的網路文學作者。職業曾經歷金融、編輯、廣告,現在從事文化產品的策劃及內容製作,任職出版社編輯。著有八月未央》、《彼岸花》、《告別薇安》《薔薇島嶼》、《二三事》《清醒記》、《蓮花》等。
3、
郭妮簡介:著有《麻雀要革命①②③④》、《天使街23號①②③④》、《惡魔的法則①②》、《壁花小姐奇遇記①②③》等書,主編MOOK《火星少女》,目前在創作《再見,蘇非斯》,《帝凰高中》系列。被文學界、媒體、評論界評為「第三代青春文學第一偶像」。其小說的版權被香港、台灣以及法國等國家和地區引進,其中台灣版已出版。郭妮成為到目前為止被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引進版權最多的青春偶像作家。
4、 滄月
2002年末,連續在台灣和大陸出版武俠作品《幻世》《滄海》《雪滿天山》《聽雪樓系列》等等,同時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在浙大開始建築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深造。先以武俠成名,後轉涉奇幻寫作,均取得好成績,多本各個出版社編的2002、2003年度網路佳作選編均收入所寫的文章。大陸的《幻世》-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底出版《聽雪樓·血薇》-新世界出版社 2005年出版《鏡·雙城》和《花鏡》。 2006年出版《七夜雪》等。
5、 王曉虹
作為「新概念」獲獎作者,王曉虹的文章多次發表在各種大型權威文學刊物上,並已經出版《夏天以後的以後》等小說。即將出版《檸靜夏戀》。她的文字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王曉虹是「新概念」獲獎者中為數不多的可以和韓寒、郭敬明媲美的實力作家,而最近她又和知名圖書機構21世紀出版社、聚星天華、貝塔斯曼、榕樹下簽約聯手合作,強強聯手,上升勢頭迅猛。優秀的作品,強大的出版後盾,再加上作家自身的偶像魅力,可以預見,王曉虹將成為2007年度青春文學的又一熱點人物。
6、 明曉溪
明曉溪的文字優美、清純,深得廣大青少年讀者喜愛。已經出版的書有《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明曉溪系列、烈火如歌系列、《小魔女的必殺技》以及《雨夜裡的星星砂》。是目前和郭妮等起名的青春女性文學作家。
7、 步非煙
步非煙 女 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2004年起,在《今古傳奇》《武俠故事》《武俠小說》上發表作品 。主要的作品有《武林客棧》系列,《華音流韶系列》《昆侖傳說系列》等。2004年獲得溫瑞安神州奇俠獎,全國大學生武俠小說徵文比賽二等獎。
步非煙是新生代武俠女作家的傑出代表,號稱「奇詭一派」,她憑借《修羅道》、《海之妖》、《天劍倫》、《武林客棧》、《劍俠情緣》等幾部綺麗詭譎、美輪美奐的作品在武俠文學界展露崢嶸並迅速躥紅。步非煙小姐身上擁有所有「80後作家」的特質:不羈、富有想像力、野心勃勃,其獨創的「俠即逍遙」的武俠理念,唯美華麗的背景營造,虛與委蛇的精巧布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8、 張悅然,
女,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A組一等獎獲得者,「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理科。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並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2002年被《萌芽》網站評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
張悅然不同於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講述的顯然不僅僅是青春放縱、反叛傳統,而是在成長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夢想和求證,思索和感悟。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的許多基本問題,而這些問題,盡管先賢聖哲也不可能給出一個.標准答案,但思想的觸角,只要伸展到這個層次。文學,也就.貼近了本質。已出作品:《葵花走失在1890》、《櫻桃之遠》、《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紅鞋》、《十愛》 《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
9、春樹
2002年《北京娃娃》2003年《長達半天的歡樂》2004年《抬頭望見北斗星》、《長安街少年和玩火》2005年《激情萬丈》、《2條命》2006年《春樹四年》、《她叫春樹》2007年《紅孩子》
10、顏歌
顏歌,女,真名戴月行, 2003年1月,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小說集《馬爾馬拉的瓔朵》。2003年10月,榮獲由中國小說協會、中國散文學會等學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現就讀於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對外漢語專業,曾出版作品《關河》、《十七月葬》等,《良辰》近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網路文學走過了十年,在這十年裡,雖然沒有出現經典文學作品,但是我們依然相信,經過時間的洗滌,網路作家一定會有優秀的作品奉獻給讀者。
⑥ 有名的小說作家都有誰
1991年王笑飛在海外創辦了中文詩歌網([email protected])。中國留美網路作家少君,1991年4月在網路上發表《奮斗與平等》,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篇中文網路小說。
1992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中國留學生在Usenet上建立第一個了使用GB-HZ編碼的中文新聞組alt.chinese.text,中文網路文學開始在全球的互聯網上傳播開來。
1993年3月詩陽開始通過電郵網路大量發表詩歌作品,此後在互聯網中文新聞組和中文詩歌網上刊登了數百篇詩歌,被學術文獻確認為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網路詩人。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創辦了第一份中文網路文學刊物《新語絲》。
1995年3月詩陽、魯鳴等人創辦第一份網路中文詩刊《橄欖樹》。1995年底,幾位原來活躍於中文詩歌網的女性作者創辦了第一份網路女性文學刊物《花招》。1995年中國的網吧開始陸續出現,但僅限於少數用戶。
1996年之後,中國的網吧開始在各大城市飛速發展,此時對中國網路文學產生影響的還是海外的留學生作家,如散宜生、圖雅等網路名家。
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老榕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論壇里發表了一篇名為「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文章,在短短的48小時之內,幾乎傳遍了整個網路。這是網路文學初次在傳統媒體上比較有影響的登台亮相。
發展到1998年,電子公告欄(BBS)上出現了蔡智恆所著的第一部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文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1998年第6期《天涯》就刊登了一篇"佚名"的網路小說《活得像個人樣》。由於這篇網路小說在電子公告欄上多次輾轉張貼,原作者已無從知曉。此外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莫仁的《星戰英雄》也風靡一時,文學門戶網站如黃金書屋以及各種各樣的個人網路書屋紛紛而起。
1、 夏果果 ,陝西人,曾任《愛人》、《知音女孩》等雜志編輯。著有《碎》、《今世為貴妃》。即將出版《城市小賤人》。她的文字唯美、大氣,是陝西新一代青年作家的實力派代表,評論界,文學界,媒體把他與安妮寶貝、滄月、郭妮、張悅然一並稱作「中國五大女性作家」。
2、 安妮寶貝 ,原名勵婕,一名在網路上四處飄盪的人。從1998年10月開始在網路上寫作和發表作品,以《告別薇安》成名於江湖,是2000年國內風頭最健的網路文學作者。職業曾經歷金融、編輯、廣告,現在從事文化產品的策劃及內容製作,任職出版社編輯。著有八月未央》、《彼岸花》、《告別薇安》《薔薇島嶼》、《二三事》《清醒記》、《蓮花》等。
3、
郭妮簡介:著有《麻雀要革命①②③④》、《天使街23號①②③④》、《惡魔的法則①②》、《壁花小姐奇遇記①②③》等書,主編MOOK《火星少女》,目前在創作《再見,蘇非斯》,《帝凰高中》系列。被文學界、媒體、評論界評為「第三代青春文學第一偶像」。其小說的版權被香港、台灣以及法國等國家和地區引進,其中台灣版已出版。郭妮成為到目前為止被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引進版權最多的青春偶像作家。
4、 滄月
2002年末,連續在台灣和大陸出版武俠作品《幻世》《滄海》《雪滿天山》《聽雪樓系列》等等,同時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在浙大開始建築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深造。先以武俠成名,後轉涉奇幻寫作,均取得好成績,多本各個出版社編的2002、2003年度網路佳作選編均收入所寫的文章。大陸的《幻世》-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底出版《聽雪樓·血薇》-新世界出版社 2005年出版《鏡·雙城》和《花鏡》。 2006年出版《七夜雪》等。
5、 王曉虹
作為「新概念」獲獎作者,王曉虹的文章多次發表在各種大型權威文學刊物上,並已經出版《夏天以後的以後》等小說。即將出版《檸靜夏戀》。她的文字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王曉虹是「新概念」獲獎者中為數不多的可以和韓寒、郭敬明媲美的實力作家,而最近她又和知名圖書機構21世紀出版社、聚星天華、貝塔斯曼、榕樹下簽約聯手合作,強強聯手,上升勢頭迅猛。優秀的作品,強大的出版後盾,再加上作家自身的偶像魅力,可以預見,王曉虹將成為2007年度青春文學的又一熱點人物。
6、 明曉溪
明曉溪的文字優美、清純,深得廣大青少年讀者喜愛。已經出版的書有《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明曉溪系列、烈火如歌系列、《小魔女的必殺技》以及《雨夜裡的星星砂》。是目前和郭妮等起名的青春女性文學作家。
7、 步非煙
步非煙 女 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2004年起,在《今古傳奇》《武俠故事》《武俠小說》上發表作品 。主要的作品有《武林客棧》系列,《華音流韶系列》《昆侖傳說系列》等。2004年獲得溫瑞安神州奇俠獎,全國大學生武俠小說徵文比賽二等獎。
步非煙是新生代武俠女作家的傑出代表,號稱「奇詭一派」,她憑借《修羅道》、《海之妖》、《天劍倫》、《武林客棧》、《劍俠情緣》等幾部綺麗詭譎、美輪美奐的作品在武俠文學界展露崢嶸並迅速躥紅。步非煙小姐身上擁有所有「80後作家」的特質:不羈、富有想像力、野心勃勃,其獨創的「俠即逍遙」的武俠理念,唯美華麗的背景營造,虛與委蛇的精巧布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8、 張悅然,
女,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A組一等獎獲得者,「新概念作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2001年畢業於山東省實驗中學,後考入山東大學英語、法律雙學位班,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理科。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並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2002年被《萌芽》網站評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
張悅然不同於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講述的顯然不僅僅是青春放縱、反叛傳統,而是在成長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夢想和求證,思索和感悟。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的許多基本問題,而這些問題,盡管先賢聖哲也不可能給出一個.標准答案,但思想的觸角,只要伸展到這個層次。文學,也就.貼近了本質。已出作品:《葵花走失在1890》、《櫻桃之遠》、《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紅鞋》、《十愛》 《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
9、春樹
2002年《北京娃娃》2003年《長達半天的歡樂》2004年《抬頭望見北斗星》、《長安街少年和玩火》2005年《激情萬丈》、《2條命》2006年《春樹四年》、《她叫春樹》2007年《紅孩子》
10、顏歌
顏歌,女,真名戴月行, 2003年1月,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小說集《馬爾馬拉的瓔朵》。2003年10月,榮獲由中國小說協會、中國散文學會等學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現就讀於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對外漢語專業,曾出版作品《關河》、《十七月葬》等,《良辰》近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網路文學走過了十年,在這十年裡,雖然沒有出現經典文學作品,但是我們依然相信,經過時間的洗滌,網路作家一定會有優秀的作品奉獻給讀者。
⑦ 現當代文學史上有哪些山東籍作家
季羨林:山東省臨清人,著名東方學家、梵文學家,中國東方學的奠基人。
丁肇中:山東日照人,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臧克家:山東諸城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代表作《烙印》。
莫言:山東高密人,著名作家,代表作《紅高粱》。
李敖:原籍山東濰縣,著名作家,代表作《傳統下的獨白》。
梁曉聲:山東榮城人,著名作家,代表作《今夜有暴風雪》。
張煒:山東龍口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古船》。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
李貫通:山東魚台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天缺一角》
張承志:山東濟南人,著名作家,代表作《黑駿馬》。
王興川:山東陽穀人,著名作家,代表作《第九隻兔子》兩部曲《東莞一夢》
⑧ 關於濟南的小說
關於路的到沒有,有一本叫《情殤濟南》,安妮玫瑰寫的~
還有一部叫《混在濟南》,是網路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