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梁羽生武俠小說的貢獻

梁羽生武俠小說的貢獻

發布時間: 2021-08-13 16:15:19

㈠ 金庸對武俠小說有哪些貢獻

武俠小說的發展,按理來說到了梁羽生就是頂點了,其後要開始走下坡路。
金庸古龍是武俠小說的兩個異類。

金庸的小說將武俠小說鑄就成了「純文學」。
金庸為人博覽群書,在他小說中經常可見「酒文化」、「字文化」等雜學。可以說金庸的小說不再是武俠小說,而是一門藝術。

㈡ 對於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大家都有什麼看法

相對於金庸的通俗豪放。梁羽生的小說更充滿一種詩意。梁羽生曾評價自己與金庸作品,「金庸寫『惡』、寫壞人比寫好人成功,寫邪派比寫正派成功,《書劍恩仇錄》中寫得最精彩的是張召重,寫四大惡人,一個比一個精彩,但寫好人君子,段譽啊,不夠精彩。我自己寫邪派怎麽樣寫,都不夠金庸那麽精彩,我寫名士風流比較有一手。」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歷史氛圍; 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真。

㈢ 梁羽生武俠小說人物排名

一、梁羽生武俠小說人物排名如下:
狀元:金世遺
榜眼:張丹楓
探花:慧明禪師
進士:牟滄浪、金逐流、白發魔女、上官雲龍、雲舞陽、凌未風
舉人:楊炎、唐經天、空空兒、段克邪、齊勒銘、李思南、狂俠天驕魔女
二、分析:
1、梁羽生武俠人物武學雖然單調,正邪武功色彩濃重,但也不乏亮點,「天魔解體神功」、「修羅陰煞掌」、「驚魂指法」、「冰川劍法」、「幻劍」都有不錯的描寫,其中劍法的細膩更是精彩絕倫。成就最大的當屬天山派,霍天都父子集天下劍術創天山劍派,在慧明禪師岳鳴珂手中發揚光大,包括白發魔女的天山支派,其後歷代掌門無不是當世頂尖高手,代表有凌未風掌門的天山七劍、唐曉瀾父子孫、楊炎孟華等。其中武學最好的當是慧明禪師,連白發魔女心裡也承認不敵。天山一派受張丹楓影響頗深,霍天都父子受過他的指點,他的隔世傳人孟華學了無名劍法後便與當時的天山掌門弟子唐嘉源旗鼓相當。所以,張丹楓的武學可能略高於慧明。
2、天山劍派一直領袖群倫,但後來卻被另一武學世家搶了風頭,那就是金世遺的金家。金世遺少時性格怪僻,學的雖是玄門正宗,招式卻用旁門左道,後遇呂四娘的傳人,再獲喬北溟武學,終於將正邪武功融會貫通、修成正果,成為武林曠古絕今的第一人。其後徒弟江海天是當世第一高手,兒子金逐流居然當了四十年天下第一劍客,接班的是他的兒子金破浪,後代中也不乏名家,成為震爍古今的武林第一世家。金世遺一出場就和年紀相仿的天山掌門弟子唐經天打了個平手,其後武功大成,天山老掌門唐曉瀾已不是他的對手,那時候他才不過30歲多,所以,他以喬北溟隔世傳人的身份,武學成就當還在張丹楓之上。
3、扶桑武學也是粱派武學的一個重點,當年虯髯客和李世民以一局棋輸了天下後,遠走扶桑,創下扶桑一派,其武學之玄奧,招法之詭秘,雖鮮有傳人踏足中原,但一來必定天翻地覆。以牟滄浪為代表的扶桑武功在唐中葉已經震驚中原武林,但可惜其已知的後世傳人中屢有心術不正者,敗了名聲。金世遺曾以一己之力,退了扶桑七大高手,想來牟滄浪的武功與慧明禪師在伯仲之間,但慧明禪師將天山排發揚光大,排名應該在上。

㈣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和金庸的相比有什麼優點

梁羽生的小說歷史性更強,每個朝代都交代的很清楚,而且每篇的開首都是以一首詩作為起點。還有就是在梁羽生的小說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比較明顯,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沒有像金庸的小說中那些亦正亦邪的。望能幫助到你

㈤ 如何評價梁羽生和金庸先生對武俠的貢獻

金庸小說可以傳世,且百讀不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梁羽生的作品開新派武俠之先河,沒有他的開始就沒有金庸的結果。謝謝梁老!

㈥ 梁羽生的小說為什麼不如金庸出名

無非3點,人氣,文筆,宣傳面

金庸的優點如下
1、小說中吸收了大量的古典文化的精髓也兼容吸納了西方小說的一些思想與流派;其對武俠小說最大的貢獻是將中國的古典文化完全融入了武俠小說中,其中最出色的是金庸先生所創造的武功招數,在金庸之前武功的名稱單調而重復,但是在金庸的手下卻一改舊風,將琴(笑傲江湖),棋(天龍八部的逍遙子)、書(神鵰俠侶的朱子柳)、畫(笑傲江湖的丹青子),甚至創造了例如百花錯拳,黯然銷魂掌這些心情武功套路,而且對於過招的描述更是讓我等看的如痴如醉。

2、故事情節盤枝錯節,神來之筆層出不窮,往往金庸的小說起首皆看似普通,平平無奇,越是到後面越是紛繁復雜,情節變幻莫測,峰迴路轉,看得不忍釋卷。代表作木莫過於射鵰三部曲以及天龍八部。

3、對於情感的描寫與心理的描寫登峰造極,金庸的小說中有不少的古文詩詞,其中也有一些是金庸個人自己填詞之類的,這些輔助的運用對於情感的描寫與烘托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神鵰中的「問世間情為何物」這句詞也恰恰是因為金庸的小說而廣為流傳。如果留心的話,應該讀讀天龍八部的四十回目,金庸的寫情之老到與毒辣,無人能比。

4、不斷的求新求變,許多人對古龍,溫瑞安的求新求變頗為肯定與贊賞並視為對武俠的最大貢獻,而實際上我對此觀點不以為然,真正對武俠小說的求新求變功勞最大者乃金庸,須知道,古龍與溫瑞安對於武俠的求新求變只是流於文字的寫法上,而對武俠這個主題並無多少實質性的貢獻,這點從兩位的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大量雷同可以看出,而今用對於武俠的求新求變確實從武俠這個詞語本身來入手並經入佳境的,如果把金庸的作品從頭到尾瀏覽一遍的話,應該有這樣的印象,從早期的《書劍恩仇錄》的正邪對立並以漢族的代表人物陳家洛作為主線的情節,到中期的《天龍八部》的契丹族的蕭峰作為歌頌並贊揚的對象,到後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中的雜種韋小寶這個絕世大英雄作為主角,金庸不斷的在摒棄狹隘的民族觀,從《飛狐外傳》中的江湖恩仇到《射鵰》中的民族抵抗,今庸在不斷的詮釋與修正「何為武俠」這個詞語的概念與范圍,而這兩點正是金庸書最大的魅力所在。而早期的一些武俠小說對於武俠的定義就是江湖恩仇與廝殺,而金庸向我們展示了武俠世界不僅僅是血腥的廝殺,更多的是一些讓我們為之振奮,為之心動的元素。

5、對於武俠故事的定位,早期的武俠小說對於主人公的武功總是這么幾個套路,要麼誤服千年靈芝,要麼被退隱江湖的武林怪傑輸入一身內力而猛然傲視武林,更有多個美女投懷送抱,最終大仇得報,美女得抱,爽哉爽哉,此類小說看得最多的是「幾甲子功力」「俊朗」這類的單詞,而在金庸梁羽生時代對這個情況一掃而空,尤以金庸作品中對於愛情堅貞的這個定義最為催人淚下,唯一例外的是韋小寶這個傢伙,得到了七個美女老婆。

梁羽生可以用一個「四平八穩」來形容他在武俠中的地位,不可否認,梁羽生對於新派武俠的貢獻功不可沒,他的龍虎鬥京華的問世開始改寫了武俠小說從環珠樓主,平江不肖生時代所締造的武俠神化,把武俠小說的人物平民化,真實華,這點影響了後來的金庸以及所有的武俠小說作家,這點上樑羽生功勞是很大的。
梁羽生的作品在早期的人們讀來賞心悅目,但是對於我這樣年齡的人讀來卻不是很吸引,我認為的主要缺陷有:

1、梁羽生作品中的人物正邪十分明顯,不管是名字,擅長的武功都一眼可以看出這個人物的正邪。

2、故事情節的拖沓性,梁羽生的故事往往大量的延續並展開,從爺爺寫到父親寫到兒子寫道孫子寫到重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初看還覺得新鮮,看到兒子輩的時候就有點忍不住了,看到重孫子都出來的話更是怒火攻心了,梁羽生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其父輩或者師傅大多在上一個故事都是作為主角來寫的,這點上早就了梁羽生小說的永遠無法大氣的一個缺陷。

3、敘述的歷史化,同樣的借鑒歷史作為武俠的輔助,金庸對於歷史的借鑒總是採用一分實,九分虛,卻讓人讀來頗為相信,但是梁羽生對於歷史的借鑒卻採用的是五分實五分虛甚至更多的實更少的虛,讓人讀得時間長了覺得像在看歷史小說一樣,這點正是梁羽生小說致命的缺陷。

4、寫外過多,寫內過少,在梁羽生的小說中,很少能看到大段大段的內心描寫,而對主人公的行為以及語言卻傾注了大量的筆墨,要知道,缺乏內心描寫的文字遠遠沒有內心豐富的來得更能感染讀者,這點上與金庸對比起來,差距十分的遠。這也是梁羽生雖然成名早於金庸但是盛名遠遠不及金庸的原因。
梁羽生像一個武夫,而金庸如同一位儒者,兩者區別可見一斑。

㈦ 古龍、金庸、梁羽生,究竟誰的武俠小說成就最高

上世紀60年代,金庸先生開始寫《書劍恩仇錄》,這本小說也是金庸先生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金庸先生曾經這樣評論自己的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個字分別代表金庸先生生前所寫的十四部武俠小說。金庸先生的每一部武俠小說都被很多導演拍成了電影,有的武俠小說甚至被現在的人翻拍了十幾次。例如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被許多導演翻拍了數次,另外《天龍八部》這部武俠小說也是被人翻拍了很多次。金庸先生寫的小說愛把一個國家的命運與世間的兒女情長聯串聯在一起。就像金庸所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三人當中文學成就是最高的應該是金庸先生。金庸、古龍、梁羽生三人都被稱為中國武俠小說的三大祖師,三人當中最先寫武俠小說的人是梁羽生,梁羽生也被稱作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這三人在中國文壇以及中國都是家喻戶曉的,但是他們的寫作文學風格,各有不一。

㈧ 金庸,古龍,梁羽生三個人,誰的武俠小說成就更高

各有各的成就吧,文學作品真的很難進行比較,每個人看書的癖好不同,喜歡的類型也各不相同。
按照網路上介紹,梁羽生先生是新武俠的開創者,金庸先生是發揚者。
以上三位的小說,金庸古龍的小說我是看全了的,但梁羽生的僅看了白發魔女和七劍下天山。就我個人而言,最喜歡的是古龍的小說,那種古龍式的裝13風,真是讓中二患者久久難以忘懷。
金庸先生在小說中,已經將門派、武器、功法劃分得相當詳細,詳細得讓我覺得看小說光是記武功名稱就耗費了大量腦細胞┓( ´∀` )┏而古龍先生那種有形化無形的描寫,更加能戳中個人的點。
如果非要進行排名,按照身邊朋友對三人的了解程度,應該是金庸>古龍>梁羽生吧。而且十分令人遺憾的是,最近的年輕人,似乎都不看武俠小說了。
當然,其實我是個古龍粉~回答問題只是想安利一下古龍而已(笑)

㈨ 如何評價梁羽生和金庸先生對武俠的貢獻

梁羽生曾用化名如此評價自己和金庸的關系:「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
梁羽生偏向文學性,而金庸偏向故事性

㈩ 江湖儒俠梁羽生在無限江湖的刻畫中有什麼樣的貢獻

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梁羽生,與古龍金庸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有著中國新派武俠小說開山祖師之稱。

單就武俠小說而言,梁羽生的成就與影響不及金庸、古龍二人,但是他的歷史、文學造詣深厚,卻讓金庸也自愧不如。梁羽生之所以能夠成為新派武俠的奠基人,是因為在他的筆下有一個“千古文人俠客夢”。文人與俠客,自古以來並非天生一家,古代的文人總“男兒何不帶吳鉤”來抒發自己的尚武情懷,同時又用“百無一用是書生”來自嘲自己的文人身份。武俠小說的變革,始於梁羽生

明清時代的俠義小說和民國舊派武俠,書中主角多局限於只懂得瀟灑風流的草莽英雄,他們向來與讀書人沒有太大關系。即便到了近代,武俠世界中金庸、古龍、梁羽生,三位大師崛起,前兩位筆下的俠客,仍然難逃舊派武俠的影子。

唯獨到了梁羽生這兒,他筆下創造了那些俠客,逐漸有了“儒俠”之稱,新武俠小說初見端倪。

比如《七劍下天山》中的納蘭容若,再比如《萍蹤俠影》中的張丹楓。

讀梁羽生的作品,能夠體會到俠客瀟灑,也能夠體會到名士風流,這種新派的武俠小說創作,是梁羽生當初的一場冒險故事,更是他俠骨文心的精神體現。

熱點內容
末日卡片系統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2 11:51:09 瀏覽:770
有什麼好看的小說嗎帶肉的 發布:2025-07-12 11:18:38 瀏覽:180
關於寧淺語的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12 11:10:53 瀏覽:172
10本最好看的末世小說 發布:2025-07-12 11:03:34 瀏覽:556
海納免費小說閱讀器舊版 發布:2025-07-12 11:03:25 瀏覽:211
免費聽書也可以看小說網站 發布:2025-07-12 10:52:37 瀏覽:256
言情小說癢婚 發布:2025-07-12 10:48:18 瀏覽:756
偵探破案言情心理小說 發布:2025-07-12 10:47:29 瀏覽:654
有聲小說推薦官場小說 發布:2025-07-12 10:37:21 瀏覽:984
仁醫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12 10:25:39 瀏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