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武俠小說
推薦些非常優秀的:
《缺月梧桐》, 這個是一種創新武俠,現實主義和黑暗系武俠開山之作,也很少見到超越它的作品,雖然文筆一般,但是內容優秀啊。很多人覺得它超越了金古的水準,個人覺得唯一的一點點遺憾是主角沒有始終保持一點堂吉柯德式的簡單的對善的嚮往和追求。那樣就接近一個普通人了,並且靈魂的矛盾是人進步的根源,如果做到了這個,那就是我看過所有小說中的No.1了,哪怕文筆不夠出色。
《昆侖》,鳳歌是新一代武俠作家中的佼佼者了,昆侖夠大氣也夠武俠原味,一流作品。他的其他作品都不錯。
《連城訣》,金庸的這部小說受關注度不夠高,但是我覺得是他所有小說里最深刻的一部。它已經不算童話了,但是強的是保持了善的一面。
《龍蛇演義》,這個是講國術的,一流作品,長見識,但談不上多少武俠氣,這個更多是一個真實的武林。
《英雄志》,也許有些人覺得虐心,但是那種百折不撓的正氣才是靈魂所在,四個主角算是我僅見的武俠了,並且每個都個性鮮明,爽,智慧,等等。我最終沒有看最後的一卷。覺得已經足夠完美了,解決了矛盾沖突就不再是沖突了。
加上九把刀的《獵命師》,創新是第一,激情第二,各種爽,有點看漫畫的味道,人物鮮活。但這個雖然俠氣十足,應該不算武俠了。
② 求一部很老的武俠小說大概是198幾年前的小說裡面的主角不記得名字了他有一批馬好像叫小桃紅
聽著像《翠堤潛龍》
《翠堤潛龍》
作者:秋夢痕
類別:武俠
簡介:
當年九州金童與紅豆仙子結下恩怨,遺留下彼此憾恨,紅豆仙子在心碎下,將所有絕學留在十二顆紅豆之中。江湖上紛紛傳說:「誰得到十二顆紅豆,誰將成為武林之尊。」
武林英雄南白華英明蓋世,但也為他帶來不少殺身之禍,先是「天台大戲」,接著又受天欲聖母、血幟雙魔脅迫,吞下帶毒的十二顆紅豆,一時間天下武林各派為爭奪南白華及吞下的十二顆紅豆,展開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
《翠堤潛龍》一書所展示現的各式絕招,幾乎是集天下神奇於一身。從自然界的紅豆、參芝靈櫻、八奇果、狼王丹,道器具方面的青白蛟劍、奪魂索,到特異功能的丹心指、凄心啼,無所不能,而且愈到後面愈精彩。此書可以稱為紙上九連環,一件奇物套出另一件奇物,一個奇人跟著一個奇人,現身江湖,在連環中令人有峰迴路轉之感,使人看完無不稱絕。
③ 誰有古龍的武俠小說《潛龍迷蹤》上中下借我一閱,謝謝!!!
古龍沒寫過這本,你錯了,不好意思
④ 想找一本武俠小說,具體名字忘記了,作者也忘記了。只記得主人公在一個鼎裡面學到武功,好像叫「潛龍功「
大概就是說一本很強的武功秘籍在送往少林的途中被偷了,然後被一個以暗器和輕功為主的門派掌門獲得,他是那給門派僕人的兒子,後沒被人家追查到哪給門派在後來那給掌門把那個武功教個他,讓他在山谷裡面生活了8年。那個武功好像叫寒冰掌什麼的,本來我是有那本書的但是丟掉了而且一直沒看到結尾,書的作者叫我佛山子 郁悶就是找不到
⑤ 潛龍勿用,亢龍有悔出自哪裡(不是武俠小說)
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都出自於《易經》
潛龍勿用:是人生的初期階段,適宜深藏鋒芒,養精蓄銳,做好分內之事,等待時機,為以後的強大做准備。
見龍在田:人生的小試牛刀。多接觸事物,多接觸人,有才有德的人便可初露鋒芒,初顯身手。
飛龍在天:人生的輝煌階段,實現在天遨遊,對人對事處理得當,有根基且大展宏圖
亢龍有悔:人生有聲轉衰階段。雖然當世無敵,但力終有盡時,力盡則悔,悔不可及。提示月盈則虧。也就是人要在最輝煌的時候學會功成,名遂,身退。這個階段當戒驕戒躁
⑥ 雲中嶽所有武俠小說
樓主嚇人。我從網路整理的
望採納。01 劍海情濤 二冊 黎明 梅文俊 全 曾用名《劍海情濤》(四冊) 02 血劍蘭心 二冊 03 霸海風雲 三冊 華逸雲 全 04 鋒鏑情潮 三冊 林君珂 全 05 傲嘯山河 三冊 黎明/泰裕 華逸雲 全 《霸海風雲》續集,曾用名《霸海飛龍》 06 劍嘯荒原 三冊 四維 祝中原 全 07 天涯路(天涯江湖路) 三冊 司馬英 全 曾用名《武林三絕》、《亡魂客》 08 亡命客 二冊 09 亡命之歌 三冊 蔡文昌 全 曾用名《亡命江湖》和《亡命客》 10 古劍懺情記 三冊 葛春帆 全 曾用名《卧龍騰雲》 11 絕代梟雄 三冊 秋嵐、秋雷 全 12 大地龍騰 二冊 龍中海 全 13 劍海騰龍 二冊 14 劍影寒 四冊 夏安平 全 15 風塵豪俠 24小本 吳秋華 全 曾用名《九環騰蛟》、《游神劍俠》和《橫劍狂歌》 16 八荒龍蛇 二冊 柴哲 全 17 四海游騎 二冊 18 匣劍凝霜 二冊 艾文慈 全 曾用名《匣劍凝霜》(四冊)、《奪命金針》、《秘劍飛虹》 19 秘簡飛虹 二冊 20 鐵膽蘭心 二冊 柏青山 全 曾用名《情天煉獄》 21 比翼情鴛 二冊 22 劍壘情關 三冊 林華 全23 故劍情深 二冊 24 龍驤奇士 28小本 南琪 高翔 全 曾用名《縛虎手》 25 劍底揚塵 28小本 方士廷 全 26 俠影紅顏 30小本 崔長青 全 27 青鋒驚雷 三冊 四維 印佩 全 最初毅力版合為《子母金梭》四冊,後來被拆為《憐花印佩》三冊和《醉杖門生》三冊 28 魔火情焰 二冊 29 莽野龍翔 三冊 周永旭 全 曾用名《莽野神龍》 30 草野奇人 三冊 曾用名《斷魂血琵琶》 31 萬丈豪情 24小本 南琪 楊玉琦 全 曾用名《玉獅》、《狂俠邪劍》和《風雲五劍》 32 草莽芳華 四冊 南琪/萬象 杜弘 全 曾用名《銀漢孤星》 33 大刺客 四冊 裕泰/皇鼎 林彥 全 34 逸凰引鳳 二冊 春秋 荀文祥 全 35 蟠龍踞虎 二冊 周遊 全 原名《龍爭虎鬥》 36 幻劍情花 三冊 皇鼎 庄怡平 全 37 情鎖巫山 二冊 38 干戈玉帛 一冊 春秋 楊家驊 蔡智 羅克勤 全 短篇集錦,曾用名《無情刀客有情天》第二部第三冊 39 俠影萍蹤 一冊 岑醒吾 李報應 徐永康 全 短篇集錦,曾用名《無情刀客有情天》第二部第二冊40 卧虎藏龍 一冊 費文裕 丘如柏 詹雲 全 短篇集錦,曾用名《無情刀客有情天》第二部第一冊 41 古道照顏色 一冊 韋家昌 譚正廷 吳玄 全 短篇集錦,曾用名《刀氣撼春情》第三部第一冊和《草澤潛龍》 42 咆哮邊城 一冊 石誠 夏南輝 陰神 全 短篇集錦,曾用名《刀氣撼春情》第三部第二冊和《草澤潛龍》 43 草澤潛龍 一冊 楊柳青 高永毅 柳志柏 全 短篇集錦,曾用名《刀氣撼春情》第三部第三冊和《草澤潛龍》 44 血漢妖狐 三冊 皇鼎 卓天威 全 曾用名《鐵漢妖狐》 45 火鳳凰 三冊 宋舒雲 全 曾用名《女浪子》 46 邪神傳 二冊 辛文昭 全 曾用名《冷血邪神》 47 江漢屠龍 三冊 王國華 全 48 強龍過江 三冊 四海報應神 全 曾用名《古劍強龍》、《狂劍無影》 49 風雲錄 三冊 姚文仲 全 曾用名《小神魔》、《小魔神》、《風雲英烈傳》 50 冷劍飛鶯 三冊 晁凌風 全 曾用名《凌風飛燕》、《冷劍飛鷹》 51 湖漢群英 四冊 喬冠華 全 曾用名《湖海群英》 52 莽原魔豹 三冊 張家全 全 曾用名《山野魔豹》 53 碧血江南 三冊 張秋山 全 54 無情刀客有情天 三冊 李九如 全 曾用名《雌雄日月刀》和《護花人》 55 四海鷹揚 三冊 張允中 全 曾用名《美鳳逐龍》 56 紅塵碧玉 二冊 李宏達 全 57 殺手春秋 三冊 雍不容 全 曾用名《恨海情天》 58 霹靂刀劍情 四冊 許彥方 全 曾用名《風塵怪俠》 59 蛟索縛龍 四冊 姜步虛 全 曾用名《絕劍勾魂》、《闖道江湖》 60 京華魅影 三冊 李平 全 61 劍底情天 四冊 丘星河 全 曾用名《我獨行》、《金劍龍鏢》 62 劍在天涯 四冊 禹秋田 全 曾用名《幻劍飛虹》 63 龍虎風雲榜 四冊 周凌雲 全 曾用名《刀氣澈骨》、《百了刀》 64 草莽爭雄 四冊 張季武 全 曾用名《九華腥風》、《仗義八將》 65 風塵歲月 四冊 姬玄華 全 曾用名《五嶽狂客》 66 八極游龍 四冊 楊一凡 全 曾用名《亂世游龍》 67 虎嘯金陵 四冊 柳思 全 曾用名《冷麵刀客》 68 濁世情鴛 四冊 桂星寒 全 69 湖海龍蛇 四冊 王若愚 全 曾用名《金門聖女》 70 虎膽雄風 四冊 曹世奇 全 71 草莽英雄 四冊 霍然 全 曾用名《邪道笑魔》《殺伐》 72 魔劍驚龍 四冊 黃自然 全 73 猛龍威鳳 四冊 彭剛 全 曾用名《幻影情刀》 74 矯燕雄鷹 四冊 羅遠 全 75 霹靂天網 四冊 宇文斌 全 76 刀氣撼春情 四冊 高大元 全 曾用名《魔女情潮》 77 魅影魔蹤 四冊 楊明 全 78 鋒刃綺情 四冊 趙辛 全 曾用名《無情刀客有情天》第一部《古劍強龍》 79 情劍京華 四冊 李季玉 全80 劍影迷蹤 四冊 梁宏 連載 曾用名《劍影迷情》 81 烈火情挑 四冊 - 尚未出版 82 江湖獵人 三冊 皇鼎(皇佳) 符可為 全 六部短篇拼成的作品,雲中嶽否認為真品 83 武林情仇 三冊 彭政宗 全 四部短篇拼成的作品,雲中嶽否認為真品
⑦ 武俠小說
降龍十八掌
第一式 亢龍有悔出處:易經乾卦上九:亢龍,有悔。《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人身陽氣集於督脈!氣入丹田,通長強 走腰俞 腰陽關 命門 懸樞 脊中中樞筋縮 至陽 靈台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啞門 風府 腦戶 強間 後頂百會前頂 顖會 上星 神庭 素髎 水溝 兌端 齦交.走手太陰肺經至中府 雲門 天府 俠白 尺澤 孔最 列缺 經渠至掌心.
此式為簡單威猛一式,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腳踏乾位.左掌劃圈,右掌向外推去『亢龍有悔,盈不可久』,掌法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乃掌法中老陽生少陰一式!剛勁柔勁混為一體!
第二式 飛龍在天 出處:易經乾卦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氣走督脈行手陽明大腸經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和髎,迎香.
此式躍起凌空,居高下擊,先聲奪人!以一飛沖天之式上躍雙膝微曲,提氣丹田,待覺真氣上升,放鬆肌骨,存想玉枕穴間,急發掌勁取敵首,肩,胸上三路.
第三式 見龍在田 出處:易經乾卦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提氣凝神,運氣與手少陽三焦經 行 關沖 液門 中渚 陽池 外關 支溝會宗三陽絡 四瀆 天井 清冷淵 消濼 臑會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風 瘛脈顱息角孫 耳門 耳和髎 絲竹空.返任脈停於掌心.
第四式 鴻漸於陸 出處:易經漸卦 九三:鴻漸於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象》曰:「『夫征不復』,離群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
氣走浮郄 委陽 委中 附分 魄戶 膏肓 神堂 譩嘻 膈關 魂門 陽綱 意舍胃倉肓門 志室 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 承山.氣凝會陰.
第五式 潛龍勿用 出處:易經乾卦 初九: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氣自丹田至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蠡溝 中都 膝關 曲泉 陰包 足五里陰廉急脈 章門 期門會於清冷淵.
第六式 利涉大川 出處:易經同人卦 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真氣通 瞳子髎 聽會 上關 頷厭 懸顱 懸厘 曲鬢 率谷 天沖 浮白頭竅陰完骨 本神 陽白 頭臨泣氣凝雙掌.
掌勢:逆走天元 融元歸一
第七式 突如其來 出處:易經離卦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象》曰:「『突如其來如』,無所容也。」
氣通飛揚 跗陽 昆侖 仆參 申脈 金門 京骨 束骨 足通骨至陰氣凝膻中.
掌勢:虛中帶實,實掌返虛.
第八式 震驚百里 出處:易經震卦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氣自丹田上行至 承泣 四白 巨髎 地倉 大迎 頰車 下關 頭維 人迎水突凝氣雙掌.
第九式 或躍在淵 出處:易經乾卦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提氣凝神,運氣與陽交 外丘 光明 陽輔 懸鍾 丘墟 足臨泣 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提氣會陰.
第十式 雙龍取水 出處:由丐幫祖師所創,出處不祥.
氣自丹田至肩背諸穴,氣走陰蹺 陰維兩脈,行照海 交信 睛明 築賓 沖門府舍大橫 腹哀 期門 天突 廉泉 內關 氣凝百會.
掌勢:一掌雙式 陰陽無極
第十一式 終日乾乾 出處:易經乾卦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象》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氣通 天池 天泉 曲澤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陰都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氣凝掌心.
第十二式 時乘六龍 出處:易經乾卦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氣走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 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 上髎 次髎中髎下髎 會陽 承扶 殷門 凝氣雙掌.
第十三式 密雲不雨 出處:易經小畜卦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氣行睛明 攢竹 眉沖 曲差 五處 承光 通天 絡卻 玉枕 天柱 大杼 風門肺俞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凝氣於掌.
掌勢:虛無歸一 以雨化氣
第十四式 損則有孚 出處:易經損卦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
氣走手太陽小腸經,回任脈,下至氣海玉堂上脘,至清冷淵.逆行至帶脈.凝與手掌少府 少沖.
掌勢: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大成若缺
第十五式 龍戰於野 出處:易經坤卦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真氣通五樞 維道 足臨泣 中封 中都 凝氣二間 商陽.
掌勢:剛柔並濟 陰陽相生
第十六式 履霜冰至 出處:易經坤卦 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氣走任脈,行 會陰 曲骨 中極 關元 石門 氣海 陰交 神闕 水分 下脘建里中脘 上脘 巨闕 鳩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宮 華蓋 璇璣 天突廉泉承漿.上行至手少陰心經 走 極泉 青靈 少海 靈道 通里 陰郄 ,凝於手掌神門穴.
此式為降龍十八掌中至陰一招.足踏坤位.手處命門.心中守空字訣,以無意之意發掌,忌狠辣霸道,
殺敵於無形.
第十七式 群龍無首 出處:易經乾卦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象》曰:「『用九』,天德 不可為首也。」
氣自丹田上行督脈至百會下行任脈,內氣盤旋丹田三周.會於膻中 ,分注任督帶 沖 陽蹺 陰蹺陽維脈 陰維八脈.凝與手掌之少府 勞宮 大陵.
此式為十八掌中威力最大一式.沉氣,提氣.真氣凝與雙掌間,陰陽互易.乾坤倒行,沉肩,墜肘,發掌!
第十八式 神龍擺尾 出處:易經履卦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於大君。《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氣走沖脈,經公孫 會陰 陰交 氣沖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商曲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回丹田.迴旋於手太陰肺經,凝掌發出.
此式為十八掌中最後一式救命殺招.往往敗中取勝,無往不利.用於劣勢反撲.錯步旋身,雙腳踏玄位,沉肩.右掌自右腋下發出,取敵丹田,左頸,協下要穴。
⑧ 尋找一本主人公姓端木,里邊有個幫會叫潛龍幫的武俠小說
潛龍幫傳
⑨ 一本武俠小說,有個人物叫潛龍
英雄志么?
《英雄志》是一部當代武俠小說,作者是台灣作家孫曉,1996年開筆,2000年正式出版,全書現有二十二冊,三百二十萬字。被譽為是具有「清明上河圖」風貌的武俠小說,在新浪讀書頻道之介紹中,稱其為「古典之性格」、「後現代之結構」,網上譽其為「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其剛毅深沉之筆風、以武犯禁的命題、蒼涼濃郁的大時代感,在近二十年的華文創作圈裡堪稱異數。
潛龍
隆慶帝私生子,真名朱陽,曾為怒蒼左軍師。擅長刺殺。絕技苦陰針。可能為楊紹奇生父,後被楊肅觀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