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語言創新
❶ 如何鍛煉網路小說中的語言
多看小說,多看電視節目
博覽群書就是如此。。。看的越多,寫的小說越多,你的文筆就越好
我就是如此。。。
我目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寫了四本小說了,前面三本都全本了,現在在寫新書~~
我感覺我進步了很多,每天都堅持看別人的成績好的小說,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有空去看看我的《小寒資料集》 那裡有很多小說資料,可能可以幫助你下
順便強烈推薦好友小智的全本之作《萬年古屍》和新作《人間冰器》
順便推薦下本人的新書《異界之風流邪帝》有空去支持下
❷ (3)分析趙樹理小說語言與形式的創新
趙樹理(1906一1970),原名趙樹禮,山西沁水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等。
《小二黑結婚》作於1943年春,是趙樹理的成名之作,也是體現他的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形成主題的創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他被稱為「地攤文學家」。
小說塑造了三組各具特色的人物。
A.新型農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
他們是解放區新+代農民的典型由他們』敢於斗爭,主要表現掌握自己的命運』譬堅決反對封建包辦婚姻,大膽地自由戀愛當二諸葛為兒子收留了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傳童養媳時,小二黑含糊地說;「您願意養,你就養若,反正我不要」。當三仙姑要將小芹嫁給—個舊軍官做續續時,小芹堅決反對,並明確表示說:「我不管,誰收了人家的東西,誰跟人去」。兩人並在斗爭中,自由戀愛結婚。反對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諸葛學些算卦之類的事,後來在事實面前逐漸清醒,開始厭惡。反對父親的迷信行為。小芹也對她母親的弄神行為不予理睬。反對惡勢力。當惡勢力金旺、興旺利用被竊取的職權設下圈套。斗爭小二黑和小芹時,他們毫不示弱,敢於面對面地以理抗爭。並在黨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舊思想和舊道德,樹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願望,最後取得了斗爭的勝利。
B.落後農民的典型;二諸葛、三仙姑。
他們由於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無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地位,便養成了落後、守舊、自私、迷信的性格。
二諸葛迷信思想報重。「抬腳動手都要論一論陰陽八卦,看一看黃道黑道」。包辦兒子的婚姻,給小二黑找了個七、八歲的童養媳。在惡勢力的面前不分是非,軟弱屈從,只會哀求「恩典恩典」。三仙姑好吃懶做,用迷信唬弄人,裝神弄鬼騙取錢財。包辦婚姻,給小芹找了舊軍官;心理「變態」,講究不合時宜的穿戴打扮,對小二黑和小芹表現出一種極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兩個落後農民,他們的思想都與新的時代格格不久但他們畢竟是受封建毒害的善良農民,他們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作品的結尾,三仙姑改變了打扮,二諸葛也撤去了香案。
C.封建惡勢力的代表:金旺、興旺。
金旺兄弟利用農村新政權的稚嫩和農民的保守思想攝取了基層政權的職位,為非作歹興風作浪,調戲小芹,非法斗爭和捆綁小二黑和小芹,把持鄉村政權。但他們最終還逃不出人民政權的懲罰。
思想意義:小二黑和小芹的勝利說明人民政權是人民實現自主婚姻的最可靠的保證。同時它也揭示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小二黑和小芹的斗爭,已經不只是他們個人的事情,他們斗爭是解放區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全社會建立新的婚姻觀念,消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作品也表達了作者的一個隱憂,那就是,基層政權有可能會被封建惡勢力所把持。金旺和興旺這兩個形象說明:農村的基礎政權中只有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才能造福於人民。但作品也同樣表現了作者的某些農民意識,諸如對於三仙姑形象的醜化,特別是對她的穿著的嘲諷性描寫,都顯示了作者對女性的貶抑態度。
這部小說在民族化群眾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者學習了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和古典小說的長處。這主要表現在:
(1)在結構上,採用單線發展的手法。情節連貫,故事性煮劃構嚴謹,首尾照應。作者按照民間習俗,老百姓愛聽故事晌習慣,善於把矛盾斗爭,一環扣一環地集中起來,發展下去。
小說開頭寫二諸葛和三仙姑兩個神仙,接著寫小芹,再引出金旺兄弟,後寫小芹的戀愛對象小二黑,然後矛盾爆發,出現了第六節(「斗爭會」),第七節「三仙姑許親」。而第八節「拿雙」是矛盾的頂點,最後幾節,由區政府出面支持新人物,懲罰壞人,教育幫助落後。分章分節的形式,集中地敘述人物和事件,既構成了相對獨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壞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結局,對前面的人物有所交待,又首尾呼應,造成結構的嚴密。特別是大結局的「大團圓」符合中國民間的喜劇欣賞習慣。戲劇性強,情節出現多次逆轉。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動和語言來顯示性格;在情節開展中,運用白描手法和細節描寫來刻劃人物。
(2)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展現人物的心理。「不宜栽種」「恩典恩典」——二諸葛的迷信、迂腐。「米爛了」「看看仙姑」 ——潑、賴。三仙姑去區里見區長的言、行、打扮這—細節。在語言運用方面這部小說真正做到了大眾化(群眾化、口語化)不但在人物對話上,而且在—般敘述的描寫上,都是口語化的。
(3)人物的類型化。將主要人物分成三類,分別灌注了三種具有抽象理論特性的觀念。
(4)山西的地方特色。語言的山西風味——對於三仙姑「下了霜的驢糞蛋」的比喻;給人物起諢號的手法。具有濃重的淳樸的地方風味,又幽默有趣。
總之,《小二黑結婚》以嶄新的思想內容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化,大眾化的形式。獲得了群眾的贊賞。
趙樹理小說藝術風格的概敘
(1)趙樹理小說的藝術成就在於創造了一種新穎活潑、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大眾化風格。他的作品可以說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所描寫的人物是地道的中國農民,所寫的事都具有中國農村的氣派和特色。
(2)語言是真正的群眾語言,朗朗上口,並富於幽默感。
故事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賞。
(3)是中國「鄉土文學」的大家,創造了「山葯蛋」派這一文學流派。
趙樹理「評書體」小說大量運用經過加工提煉的群眾口語進行敘述、描寫,沿襲中國傳統小說「講故事」的結構特點,講究情節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人物的來龍去脈、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但又摒棄傳統章回體的形式框架,把人物放到故事情節的發展中,放到矛盾沖突中進行塑造,不作靜止的心理描寫。例如《李有才板話》在人物塑造、情節結構和語言駕馭上,都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所創造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小說民族形式,開辟了新文學發展的新生面。後來人們把這一群體的作家,形象而友善地稱為「山葯蛋派」,趙樹理是這一文學流派的當然的領袖。
趙樹理是繼魯迅、郭沫若、茅盾這些新文學奠基人之後與巴金、丁玲、老舍等人齊名的一位大師級人物;「山葯蛋文學流派」已成為了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知名度很高的「鄉土文學品牌」;「農民化的文學範式」和口語化的「工農語言文體」給文學語言注入新鮮活力:《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等作品以獨特的敘述藝術形式和美學價值,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獨具特色的民族化、通俗化、大眾化的、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農村題材小說,填補了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空白。
為了實現寫好農村、農民的諾言,趙樹理堅守「鄉土文攤」作家純朴的本色,從不以大作家自居。他說:「我不想上『文壇』,不想做文壇作家。我只想上『文攤』,寫一些小本子夾在賣小唱本的攤子里去趕廟會,兩三個銅板可以買一本。這樣一步一步地去奪取那封建小唱本的陣地。」他還說:「中國的文壇太高,普通群眾攀不上去。希望是最好拆下來鋪成小攤子。因為那些歐化的長句子,乾枯而深奧的敘述,各種古怪的表現形式和毫無生活內容的作品,在農村農民中間根本沒有市場。」
《李有才板話》是繼《小二黑結婚》之後又一力作,趙樹理在《李有才板話》中,大膽地把傳統小說里的「詩話」變異成了通俗的「板話」。把說詩的人叫做「板人」,以新穎的表現手法,為讀者奉獻出了一個鄉土氣息非常濃厚,富有生活情趣的經典之作。
《李有才板話》描寫的是抗日根據地的基層政權建設問題。毛澤東《在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一文中指出:「在抗日期間,我們所建立的政權的性質,是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權,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民的政權,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付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以防豪紳地主把持政權。」這部作品描寫的是太行山區一個村莊叫閆家山,閆家山村裡的「閆恆元派」就屬於民主政權要專政的對象,他們把持「閆家山」政權多年。村長閆恆元下了台退居在幕後,由侄兒閆喜富繼續干村長拋頭露面。他們橫行鄉里,無惡不作。還利用種種手段騙取了「模範村」的榮譽。而老槐底下的「老字輩」「小字輩」們祖祖輩輩受盡了西頭「閆恆元派」的欺壓。對於這一部作品,各研究專家和文學大師都對其贊賞有加。董大中先生說:趙樹理是一位藝術形式的革新家,《李有才板話》是他在文學民族化上的重大貢獻。郭沫若、茅盾等大師都有中肯的評論。
趙樹理是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後,與新的時代,新的群眾相結合,創作成就卓著的人民作家。他為我國的文學寶庫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不朽文學作品,他的創作主張和人格魅力影響了我們許多作家和廣大文學愛好者。他是中國作家的一面旗幟。不管是思想意義上,還是藝術形式上都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資源。在今天,我們可以是先鋒的、現代的,但一定是要民族化的、中國化的。我們一定要尋求一種具有中國氣派的文學和中國作風,而趙樹理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應當說,趙樹理代表了一種深刻影響中國20世紀文學創作的思潮。」
趙樹理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他甘守「文攤」作家的寂寞,決不攀「文壇」,他能身體力行,多才多藝,他會唱上黨梆子,同時能撥弄好幾樣樂器,嘴打梆子還不誤唱,創作了很多「群眾喜歡看」「時代起作用」的優秀作品。這一切都深刻地映照出這一位人民藝術家崇高的文學精神和文學原創精神的追求。值此百年之際,我們懷念趙樹理,像趙樹理那樣真切地關注人性,關注民生疾苦,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常態,關注和思索時代最重大、最迫切的社會問題和思想問題,關注民族命運,更要關注活文化,要發揮文學藝術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❸ 小說如何寫就創新十足
使用大量好詞好句,文風獨具一格,題目吸引人
❹ 如何進行網路小說創新
先到想做的小說網辦理會員後,會出現申請作者的選項,申請後就可以進行小說創新了。
❺ 求網路小說推薦。 要求:1.語言要過得去2.邏輯要通順。3.或者是題材新穎的。
蕭鼎的《誅仙》不知道樓主看過沒,文筆沒得說,刻畫人物刻畫的非常好,催人淚下的仙俠小說。
貓膩的《慶余年》《朱雀記》
女主小說《仙俠奇緣之花千骨》雖然是女主,但真的很虐,很感人
《英雄志》 《江山美色》 《悟空傳》
縱橫中文網夢入神機連載的《永生》
縱橫中文網《醫冠禽獸》第一人稱寫的,感覺挺不錯
❻ 網路小說與傳統小說的語言特色可以從哪些方面分析
內涵
語言
❼ 小說作品中的語言是如何創造的
有幾種方法可以做到。最簡單的是,你可以偽造它——編一些單詞、發音、拼寫、語法、腳本,足夠讓它看起來像一種語言,而它沒有主體,除了你為小說創作的語言之外沒有任何內容。我稱之為surface elang,盡管沒有人這么做,我懷疑它是否會流行起來。有些人使用fakelang這個詞,但它也可以應用於其他類型的事物:以非真正語言的形式呈現的事物,或者可以完全構建的語言,並被呈現為人類歷史中迄今為止未知的一部分(又名lostlangs)。
我自己也在十幾歲的時候開始了一段羅曼史,因為我在計劃一個關於西歐國家革命的故事。說實話,這兩種方法我都沒能走多遠。
所以你可以從中選擇——如果你想自己做,你必須權衡手腕和輕松。你細化ficlang的時間和工作越多,你就越需要擔心細節和一致性。您甚至可能不會在寫作中使用太多的語言。另一方面,如果你吝嗇的話,它可能會被認為是假的,不可信的。哪個更重要,語言還是故事,真實性還是便捷性?
❽ 現在的玄幻小說如何創新
我之前倒是追過一部玄幻小說,可以推薦你看看,《北魏中宮皇後蒙美姣》玄幻小說,講述了皇帝七個皇後帶領魔軍yaojun如果你覺得好看,記得採納哦!
❾ 網路小說語言風格,哪種類型好
lops
❿ 如何認識網路語言的創新和規范
1.網路語言的產生 當互聯網蔓延至人們生活中,一種自成體系的語言逐漸在網路中形成,並被越來越多的網民使用。網路催生了語言的新語體——網路語言。 隨著網路語言的誕生和普遍的傳開,在文章、小說、網上聊天、時常交談等都開始應用網路語言。網路的迅速發展催生出一批新詞、新短語,改變著人們的語言表達方式,對中學生的改變更為直接。 2.學生認為網路語言幽默生動 不少學生認為網路語言不僅簡潔方便,富有感情,而且幽默詼諧、風趣生動,表現出青少年之間極大的認同感。中學一女生小方告訴我,自己和朋友調侃時常說:「你真是286!」這實際是說對方腦子轉得慢。這些另類語言在成人看來或許不習慣,然而在她們的生活中早已大行其道,成為生活用語的一部分。甚至有學生認為,如果有誰不會來那麼幾句網路語言,就覺得他太落伍了。 一學生這樣說:「我上網聊天經常用到『偶』(我)、『醬紫』(這樣子)等『網語』表達漢語意思。受網聊影響,平時和父母、同學說話也會說些『網語』,並在寫日記時使用,因為『很有意思』。」 此學生給我看今年1月18日的日記,其中寫道:「今天上街,看見一隻恐龍(女生)和一個PPDD(漂亮弟弟)並排走,我靠(形容厭惡的感覺)!這484(是不是)所謂的很搭配呀?很COOL(酷)哦!害偶(我)跟了他們4條街,累死偶鳥(累死我了)!」經統計發現,49個字中有14個字用的是「網語」。 二、老師如何看待網路語言 網路文化對中學語文教育存在的正負面影響已經引起不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對於網路語言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頻繁使用的現象,中學的部分語文教師認為,網路語言是在特定環境下,特定交往圈子裡使用的,從某種程序上來說,是漢語的發展和豐富。學生藉此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對於增強他們的人際交往有利的話,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它畢竟是非正式的語言,有老師說,長此以往不加強調和引導,學生極可能會養成不規范運用語言文字的壞習慣。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三、中學生應如何對其吸收與摒棄 從未有一種語言像網路語言那樣,從產生就遭到了如此強烈的抨擊。它對中學生的語言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其實,網路語言是一種新生事物,它的存在和發展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1.對其汲取與發揚 網路語言是漢語語言在網路環境下的一種語言變體。網路語言中一部分詞彙在經過長時間考驗被人們接受後也可以進入基本詞彙,因為當代漢語中每年大概出現1000個左右的語文性新詞語,也是時代的產物。我們反對網路上的粗話、臟話和一些廢話,但生動形象能體現網民「個性」的習慣用語無妨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反而能豐富活躍我們的文化生活。 漢語長盛不衰,就是一個不斷吸納外來文化(語言)、不斷自身調整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強制的。我們的母語——漢語的胸懷就像浩瀚的大海一樣寬廣無際,她張開巨臂能吸納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語言。 2.對其批叛與摒棄 在現實中,由於網路語言交流的特殊性,使得網路語言特別是中學生的網路語言失范,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目前網上交流和網路語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問題之一是少數網民在網上存在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主要表明在:一是不守口德,隨意謾罵和進行人身攻擊;二是有些人為使自己在網上受到別人的重視故意表現出另類性格和反調言論,與現實社會的行為規范存在明顯沖突,污染了網路浪漫的天空,例如有些人起粗俗下流、庸俗不堪的黃色網名和寫黃色詞句。問題之二是,網路語言存在一些粗話、臟話和嘲諷人的詞語。例如:TMD(他媽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0487(你是白痴)、BT(變態),還有嘲諷人是神童、天才、蛋白質、太平公主等等。這是網路語言中的糟粕。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是,目前網路語言已不甘心只在網路上生存,開始走出虛擬的網路,有進入現實生活中的傾向。例如,一些網路詞彙也進入生活的口語中並成為中學生的口頭語,成為一種新時尚,比如用「東東」代替「東西」,用「886」代替「拜拜了」,評價女孩這個是「食肉性恐龍」、那個是「食草性恐龍」,下一個是「美眉」,罵男孩子是「青蛙」。更可怕的是,有些中學生的作文尤其是日記、周記里充斥著大量的類似語言。有些老師呼籲:現在學生上網越來越多,而他們又正處於打基礎的時候,如果對網路語言不加控制,很可能對傳統正規語言的學習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另外,第四個問題是網路語言過於求新在求新度方面有些過頭,例如E-mail有電子郵件、電子函件、伊妹兒之稱;版主也被寫成「班主、版豬、斑竹、版竹」等等。常常是一種創新還未定型又有一種創新出現了。這些問題不能不日益引起人們的擔憂。 3.理解使用人群 中學生是網路使用、交往的重要主體。他們大多是20世紀80、90年代後出生的獨生子女,有鮮明的個性。他們渴望在新的環境中多交流,但現實利益的沖突,使得一些年輕人更願意到虛擬環境中去尋求友誼。他們是社會群體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敢於探索和追求、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的群體。他們也總是試圖打破傳統的規范,不斷地尋求和嘗試新的網路語言進行交流。 四、如何正確引導中學生規范使用網路語言 1.網路語言道德教育要與學校德育教育相結合 還網路一片晴天的工程,除了可以採用技術、法律、行政、經濟等方面的措施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道德規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因為當中學生往來於網路空間時,最終決定其語言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選擇。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文明教育的重要場所,必須牢牢抓住這塊陣地不放。當前,中小學都開設有思想道德教育課,但是,對於電子信息、網路技術及網路語言文明等課程,還處於「真空地帶」,應著眼於加強學生的網路語言文明教育,增設這些課程內容。首先,在信息技術教師講解網路同時,應同時提示網路的負面影響,在學習初期就讓學生了解網路的正反特性,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解決網上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要強化孩子的法制觀念和文明意識,通過制定和經常強調網路語言文明規范,在孩子頭腦中建立正確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使他們清楚哪些網上語言不道德、不文明甚至是非法的,促進其自律意識和能力的增強。第三,學校還要充分運用激勵措施,使廣大學生牢固樹立「網路語言也是自身語言的一部分」、「網路語言不文明就是自身不文明」等觀念,對於使用不文明語言的人要堅持抵制與拒絕,營造出有利於網路語言道德建設的良好的輿論氛圍。 2.家長是學生網路語言文明的引導者。 家長在加強孩子網路文明教育方面,承擔著重要的、難以替代的責任和作用。首先,家長平時在家中上網須嚴於律已,以身作則,堅決不說有違語言文明和道德規范的話與活動,不進行有違公德的網上活動,這是對孩子最好的網路文明教育。其次,對孩子在家中的上網活動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廢食,而應做好疏導工作。如提出完成課業、功課及格才能上網等要求,分析上網的利弊,限定孩子的上網時間,向孩子推薦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網站,同時,經常注意孩子上網的內容,對孩子參與的不健康、不文明網上活動及時指出其危害性,並堅決加以制止。為人父母者,只有充分認識了網路文化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巨大影響力,才能自覺配合學校搞好網路文明教育。 總之,面對中學生流行的網路語言,漢語將又一次受到巨大的挑戰和沖擊,借用眼下一句時髦的話,這對漢語「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要用寬容的眼光和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現實。當然,如果我們面對的是類似目前一些廣告用語的語言惡俗時,比如:「有『痔』不在年高」、「做女人『挺』好」等,我們就該毫不留情,迎頭痛擊!而對於中學生流行的健康和充滿活力的語言,我們則應給予足夠的關注、了解甚至參與,那將有效地拉近我們和他們的距離,有助於彌合「代溝」,也有助於我們對他們進行語言的教育和培養,甚至也可為我們自己的語言平添生氣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