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玉弓武俠小說在線閱讀
1. 我要找一本武俠小說,一代奇功,是署名卧龍生著的,是獨抱樓主寫的!誰有我要買!
書名是《一代奇弓》,實為獨抱樓主《璧玉弓》。孔夫子舊書網有售。
2. 想找一本舊武俠小說,<壁玉弓>
抱樓主小說—計有《南蜀風雲》(1960年)、《青白藍紅》(1960年)、《璧玉弓》(1960年)、《恩仇了了》(1960年)、《古玉玦》(1961年)、《叱吒三劍》(1961年)、《七巧鈴》(1962年)等書;加計大美書系所出《雙劍懺情錄》(1961年)、《迷魂劫》(1961年)、《人中龍》(1961年)以及春秋版《金劍銀衣》(1962年,筆名冷朝陽)等早期作品,亦有十一部之多。可惜他退出武壇太早,書多絕版,令人欷噓。
請注意最後一句話「書多絕版」,網路上應該不好找。
3. 有一本老版武俠小說什麼碧玉玉弓的,女主叫溺水三千
是雲海玉弓緣嗎?
陳天宇一家回到故鄉蘇州,不料仇人追蹤而至,妻子幽萍中毒受傷。陳天宇義弟江南前往天山尋求解毒聖葯碧靈丹,途中遇到仇人向已故大俠楊仲英之女楊柳青尋釁報仇。江南得金世遺暗助,打敗了一干強敵,博得了楊柳青之女鄒絳霞的芳心,並從金世遺處得到了碧靈丹。金世遺被武林高手藏靈上人追蹤,二人惡斗一場,藏靈上人傷重而亡,所攜帶的喬北溟藏寶圖被江南得到後贈給了金世遺。
4. 找一本武俠小說《一代奇弓》
你說的小說《一代奇弓》[全六冊]該書實為<台灣武俠小說九大門派>中提到的獨抱樓主名著<璧玉弓>.見描述。
(一)描寫綠弓派少主鞏青麟上雁盪學藝,與仇家(斷魂槍劉夏光)二女弱水一鳳、懺娘之間的悲歡離合故事。又穿插了南北丐幫之爭(血吻狼弒師)、魚服幫內訌(呂化弒父)以及遼東梅劍派方家骨肉相殘等等奇情。(約佔全書三分之一)
(二)描寫明末遺民勾陳君夫婦、南陵玉女(宮娥所生)及「謀、射、斗、御」四士組成勾陳派,遙奉長公主,進行反清復明大業。原本是以比武較技為名,企圖聯合江湖各方俠義共謀大事;卻因種種陰錯陽差而反目成仇,又給書主鞏青麟惹上一身情債。最後天災人禍逬發,勾陳派冰消瓦解,卒落入「三女配一夫」的窠臼,而以大團圓作結。(約佔全書三分之二)
就事論事,本書若拆成兩部各自獨立的小說比較恰當。捏合在一起,則不但顯得牽強,並且冗長。這是由於故事焦點轉移,橫生巨枝,另起爐灶之故。惟「舊派」章法(如還珠)大抵如此,作者受到時代的局限所致,亦不宜苛責。但全書敘事筆墨用得太多,節奏緩慢,令人發悶。這在四十年前尚可細細品味,是否能為今人所接受?不無疑問。
然就前段故事而言,所謂「百結嘲魚服,蝶飛映綠弓;梅開埋一劍,花落玉樓東」(嵌武林七大門派之名),涉及的每一個主配角都可說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曲折又離奇之至。上一代的情孽誤會(鞏、劉兩家)導出下一代的恩怨情仇,是本書最大懸念及賣點。其後苦盡甘來「鳳還巢」,前嫌盡釋恩仇了!頗能符合大多數讀者共同的願望。而作者腹笥寬廣,妙筆生花!文史掌故信手拈來,如數家珍。再加上活色生香的情色描寫,不作第二人想,因能轟動一時。(按:老友於東樓生前談到此書寫人之大欲,每每眉飛色舞,嘆為一絕。)
參考資料:http://wuxiay.com/article/1/6/2007/20070202818.html
5. 推薦本武俠小說,金庸古龍的看過了
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系列。至《萍蹤俠影》、《雲海玉弓緣》達到個人創作不可逾越的高峰。
諸綠葉代表作有卧龍生《仙鶴神針》、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獨抱樓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劍》、蕭逸《七禽掌》、雲中嶽《古劍殲情記》、丁劍霞《神簫劍客傳》、柳殘陽《玉面修羅》、獨孤紅《雍乾飛龍傳》;還有「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動輒就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等。尚可一觀。
6. 找武俠小說看(內附限定條件)
傳統武俠啊……
我很喜歡的《梟霸》《青龍燕鐵衣》(柳殘陽著)和你想要的第三條不符……
陳青雲的小說還能看看,個人印象最深的是《寒星冷月仇》
司馬鼎的也是,名字大多不記得了,貌似有一本叫《八極神童》,他的書不是很多
至於還有什麼無極啊、諸葛青雲啊之類的,我幾乎都快把書名給忘光了的……《江湖夜雨十年燈》是蠻好看的武俠小說
7. 關於武俠小說
50年代上半期屬於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系列。至《萍蹤俠影》、《雲海玉弓緣》達到個人創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後期作品多數是一種風格,不提也罷。
梁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扎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無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讀者可以看看,文字和歷史的描寫還是很有水準。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多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卧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根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的粗略統計,在武俠小說興盛時期,台灣至少有過三百位武俠作家賴此維生,出版了至少上萬種以上的武俠小說。結集成書則自數部至數十部不等。其中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並稱「台灣三劍客。」
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特別是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而其早年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已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而猶有過之。同輩名家受其影響、啟迪者頗多,如古龍、上官鼎、易容、蕭瑟等皆是。
可惜司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創作後期雖有《劍海鷹揚》這部超卓巨著為武俠小說大放異彩,但此後即逐漸走下坡——除《人在江湖》(一九七五年)尚可一看外,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筆名所撰《強人》系列作品,業已欲振乏力,江郎才盡了。
紅花尚需綠葉扶,當時諸綠葉代表作有卧龍生《飛燕驚龍》、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獨抱樓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劍》、蕭逸《七禽掌》、雲中嶽《古劍殲情記》、丁劍霞《神簫劍客傳》、柳殘陽《玉面修羅》、獨孤紅《雍干飛龍傳》;還有「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動輒就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等。尚可一觀。其他幾百人不提也罷,大多都是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故事,如何能吸引讀者掏出大把的銀子。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唯一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
古龍與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但業績平平,其間為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潛力。在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劍錄》後,讓人耳目一新。但風格尚未形成,為引起太多波瀾。 在65-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特別是67年所撰的《鐵血傳奇》(即我們常說的《俠盜楚留香》或香帥傳奇),內雜武俠、文藝、及現代心理分析,特別是西方推理小說的架構。讀之如讀東方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後來古龍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說的影響。
由此起,古龍武俠小說即脫胎換骨,邁入了新派武俠小說的殿堂。但古龍之變並非到此為止,而是一路狂奔,讓人目不暇接後,恍然猛醒。原來武俠小說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這樣看。其後他陸續完成《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鐵膽大俠魂》二部曲,堪稱神完氣足,兼有傳統與現代「矛盾統一」之美。
70年代初開始,古龍受寫《蕭十一郎》(由於是先有劇本、後來才有小說)的啟發,減少廢話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強肢體語言和場景烘托。從此古龍的變成了一種似詩、類俳句、非散文的怪異文體。可能古大俠覺得此種方式最能表達他的思想,同時又能最大化的掙到稿費。如《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僅有六種)以及《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無一不是用電影分鏡、換景的手法來寫小說。
這種簡單直接、動漫化的妄舉,對於中國文字是一種傷害。但盡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間的古龍小說卻「一枝獨秀」,正如他所描寫:「他是一個死人,一個絕對的死人。死人是不會說話的,會說話的絕對不是死人。」簡單直接殺了別人,也殺死自己。以至於他成為同輩名家及新進作者模仿的對象。 但同時他也害死了這些沒有他那般天縱其才的跟風作家。
火紅了十年後,古龍75年以後的作品每況愈下,也許是被稱為每部作品後都有一個現實中的女主人公和無數瓶xo消耗了他太多的激情。在看過《護花鈴》等他的半部作品後,深深地理解在後期他江郎才盡後酗酒的痛苦。從一個構思或幾千字的開頭就可以換來巨額的金錢和合同,到後期讀者逐漸冷落、出版商追稿時的無情。英年早逝也許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結局。85年古龍在肝硬化的劇痛中走完了他絢爛的一生。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只有溫瑞安勉強接過了古龍的槍,不,應該是筆。一九七○年他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
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還珠小說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虛幻色彩甚濃;而《碎夢刀》、及《俠少》、《殺楚》等書,更有許多「詩歌化」的語言文字,耐人尋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如《殺了你,好嗎?》、《請•請請• 請請請》、《力拔山河氣蓋世•牛肉麵》、《敬請造反一次》、《沒有說過壞話的可以不看》等等中短篇,最近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雲。且內容橫七豎八排列,以示其「現代」,以此突出視覺效果。
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影響了大批的武俠小說作者,開始轉入玄幻武俠的創作。而黃又變,反而回到正統武俠的路子或者說「異俠」更妥當。其後陸續推出的《破碎虛空》、《翻雲覆雨》均引起強烈反響。《大唐雙龍傳》更是因為互聯網而廣為傳播,讓黃易的名字傳遍華人社會。目前國內多家網站正在連載其新作《邊荒傳說》。
黃易深受司馬翎的影響,首重氣勢,如果說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後大多數人的武功已成定勢,丘處機奈何不了梅超風,那他永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場華山論劍後,敵我雙方的爭斗就變成算術題般簡單了。我的排名高手和小弟多,你就等著挨扁吧!人的潛力一無所知,而中華武術重視精氣神的完美結合。當黃易在其中加入了時間、體力、精神狀態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俠小說可信度。
8. 推薦點好看武俠的小說.
樓主喜歡新武俠啊!我也是。鳳哥現在以不出書但其手下的古今傳奇武俠版里作者多多。你可網路搜索這本書。→個個人覺得時未寒不錯,鳳哥對他評價很高,你可搜他書看。看很多人回答武俠小說都說些網路小說,我都感到很悲!樓主頂你
9. 武俠小說忘了叫什麼名字裡面一個少年用一把弓箭
雲海玉弓緣?瞎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