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從武俠小說看中國精神

從武俠小說看中國精神

發布時間: 2022-05-19 22:00:56

㈠ 我的畢業論文是寫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俠義精神,誰能給我些建議謝謝了

論金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
內容提要:金庸小說風靡一時,近幾年更是作為影視作品的題材被反復使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金庸小說已經不是單純模式上的武俠小說。但是讀者們更為津津樂道的、更為著迷的還是金庸筆下的俠義故事、英雄俠士。本文擬對金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和俠義人物作出分析,希望能從另外的角度解讀金庸小說。
關鍵詞:小說分析 金庸 俠義精神 文化研究
現在對金庸小說的定性似乎很難用簡單的「武俠小說」來說明問題了。從地攤讀物到文學研究的經典文本,金庸小說從俗到雅的轉變除了人們或大眾的閱讀尺度的放鬆,很大一部分也與金庸小說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內涵有關系。陳墨先生的《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一書,從「文化知識論」和「文化精神論」兩個部分,很詳細地論述了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的天然關系。1其實,金庸小說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不單單僅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還包括西方文化的傳統,比如情節的構思、西化語言的運用、電影手法的運用等等,還包括人物形象的的塑造和刻畫,都與西方文化有著扯不斷的關系。
當然,作為華人作家的金庸,其作品的根柢還是在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金庸的十五部小說,時代背景都是在古代的中國,人物大多是江湖的俠客,表現的主題也都是在此基礎上鋪衍開來的俠義故事。所以說,俠義精神是金庸小說中的精神母題。
「俠義」二字,按我個人的理解,應該分成「俠」和「義」兩個部分。俠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最獨特的一部分,也是較能體現只能中國文化本質的一部分。中國古代對於「俠」的理解可謂是大相徑庭,韓非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司馬遷則不以為然,他說「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並做《游俠列傳》為俠客高唱贊歌;李白的《俠客行》也對俠客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而「義」則是儒家的基本論點之一,「仁義禮智信,忠良孝悌行」。在中國人看來,一個人若是大忠大善,那他必定是個極重信義之人,一個若是大奸大惡,那肯定也是個沒有義氣的人。韋小寶說的更加明白:「一個人若不講義氣,那還不如死了算了。」
金庸的小說,可以說很成功,很精彩地發揮和闡釋了中國人精神深處的俠義觀念,當然他的小說流傳之廣,讀者之眾也就不足為奇了。中國傳統的小說很早就滲透著俠義的精神,宋代的話本小說就有專門講述俠義故事的,四大名著中《水滸傳》可以說就是這個俠義傳統的成就。真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可以追溯到唐人傳奇《聶隱娘》,清代的公案小說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有武俠小說的影子。近代是武俠小說鼎盛發展的時期,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等作者層出不窮,一直到現代的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小說可謂興盛不衰、蔚為大觀。當然,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正統學者的批評不勝枚舉,但是老百姓們可不管那麼多,他們喜歡俠義故事,他們喜歡俠義英雄。在古代,人民的生活極端痛苦,貪官巫吏為所欲為,老百姓無奈之餘,就希望有伸張正義、扶危濟困的英雄俠士來拯救他們。從西方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心中都有一個「英雄情結」,或稱「在上情結」,西方文學的源頭就是「英雄史詩」,許多讀者在閱讀武俠小說的時候,都會有代入的現象存在,把自己幻想成為書中的英雄,以得到「英雄情結」的自我滿足。
在金庸的小說中,俠義精神得到了重新的闡釋,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金庸的十四部武俠小說,塑造了許許多多的形象。「俠」可以說是其中著力塑造的重點,根據金庸先生自己的觀點:「俠與英雄的區別在於俠士可以不顧於自己的利益,可以為正義、為社會、為國家犧牲自己。俠士有一點,就是為了別人利益可以不顧自己的利益。」(按:根據筆者采訪金庸先生錄音整理)《射鵰英雄傳》里的郭靖,就是在各類的研究文章中被人津津樂道的「真正的俠」,「對國家忠,對朋友義,對愛情貞」,這是郭靖一生貫穿不便的原則。在《神鵰俠侶》中,他助守襄陽,抵抗蒙古的入侵,可以說正是在實踐他自己所說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時的郭靖其實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江湖恩仇框架,完全是把國家興亡,百姓疾苦與自身聯系在一起了,所以江湖上人人都稱郭靖「郭大俠」,這並不是因為他武功高,而是因為他為國為民的情懷;《神鵰俠侶》中的魯有腳,武功並不算一流,但就是因為他領導丐幫抗擊蒙古,所以人人也稱他「魯老俠」。在金庸的觀念里,一個人若要成為俠,不在於他的武功或地位有多高,而在於他是否為國家,為百姓作出了怎樣的貢獻,或是他為正義,為他人作出了什麼。從這里可以看出,與傳統文化的「俠」相比,金庸賦予「俠」更多的責任感和正義感。李白的《俠客行》有雲:「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古代的俠士可以為報知遇之恩捨生忘死,像荊軻,像專諸,像聶政,與其說他們是俠客,倒不如說他們是政治力量的工具,是為了報答知遇對方來實現自己的自身價值,比如荊軻,他去刺秦決不是想到刺殺秦王能拯救天下百姓,天下太平,而是想到去刺殺秦王能報答燕丹的一番知遇之恩。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縱觀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從《書劍恩仇錄》的陳家洛到《鹿鼎記》的陳近南,每可稱之為俠的人都曾經為國家、為他人、為正義而奮不顧身:陳家洛是反清組織的頭目,為了反清復明不惜拋棄自己心愛的女人;袁承志是抗清大將袁崇煥的兒子,名為承志,所作所為當然也是子承父業;胡斐只因惡霸鳳天南逼死人命,千里追凶,不畏生死;喬峰更是為了宋遼兩國息戰,百姓免於戰火而自盡而亡;陳近南一生鞠躬盡瘁,為的是光復大明的江山。以上所舉的例子,金庸在小說中都作了可歌可泣的描述,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飛狐外傳》中的趙半山說的好「咱們學武的,功夫自然有高有,但只要心地光明磊落,行事無愧於天地,那麼武功高點的固然好,武功低也是一般的受人敬重。」這句話說的通俗一點,似乎可以理解為「練武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也可以說是金庸小說對於「俠」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與「俠」相應的是「義」。如果說「俠」是金庸小說的血肉的話,那麼「義」則是「俠」的靈魂,是金庸小說中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一個方面。2圍繞著「義」,金庸小說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豪氣干雲的故事。《雪山飛狐》中胡一刀、苗人鳳英雄惺惺相惜的義氣;《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和郭嘯天、楊鐵心的義氣;《笑傲江湖》中正教高手劉正風和魔教長老曲洋的琴蕭結義;直至《鹿鼎記》中的韋小寶在康熙和天地會之間來回,從頭到尾,他也沒有作過對不起任何一方的事。武俠小說中常描寫到幫會、社團。他們集結的一個根本的原則就是要講義氣,是喝過血酒,拜過關公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叛朋友是要三刀六洞,為人不齒的。在金庸看來,「義」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膽相照,惺惺相惜,一諾千金,不負於人。3在《韋小寶這個小傢伙》一文中,金庸寫道:「中國人講義氣,是中華民族能夠保存下來而且發揚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重視情義當然是好事。。。。。。一個人群和諧團結、互相愛護,在環境發生變化時盡量採取合理的方式與之適應,這樣一個人群,在與別的人群斗爭時自然無往而不利,歷久而常勝。」 ④
當然,金庸小說的「義」和一般的哥們義氣自然是不一樣的,舊派小說一味強調無原則的江湖義氣,快意恩仇,這在金庸小說里是看不到的。因為所有的義氣必須有一個前提------「正義」,與正義相聯系,或以正義為基礎,有時為了維護正義,當然「大義滅親」也是難免、義不容辭了。《神鵰俠侶》中楊過在不明殺父真相的情況下,屢次欲殺郭靖,但是當了解到父親楊康的可惡行徑之後,馬上就放棄了報仇的念頭;《倚天屠龍記》中宋青書殺害師叔莫聲谷,父親宋遠橋最終也是大義滅親,成就師兄弟的恩義。
正是從「正義」二字出發,金庸小說中的「俠」與「義」便有機地、完全地聯繫到一起了。正義是俠義的交集,是共通的地方。金庸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說:「我以為俠的定義可以說是奮不顧身、拔刀相助這八個字,俠士主持正義,打抱不平。」 ⑤前文說過「俠」的基本要求就是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而「義」也正是以著一切為前提的。所以在金庸小說中,賦予了傳統的俠義觀念以全新的內涵,使其升華到人性精神光輝的高度,也使這樣的俠義精神擁有更多的道德、正面的光彩。加上金庸的妙筆生花,讀來不覺枯燥,反覺真摯感人。
以上,我們從精神內涵的角度分析了金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下面,我們就從具體的人物形象來看看,俠義精神是如何體現的。
在《飛狐外傳》的後記中,金庸寫道:「在我所寫的許多男性的人物中,胡斐、喬峰、楊過、郭靖、令狐沖這幾個是我比較喜歡的。」⑥其實,這也是金庸著力塑造的幾個俠義形象。在下文中,擬分析一下郭靖和胡斐兩個人物。
先說郭靖。這是金庸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小說中塑造的一個人物。有人稱他是「完美的近乎於假」的英雄。郭靖的一生始終貫穿著家國仇恨,在《倚天屠龍記》後記中,金庸說「郭靖在大關節上把持的很穩。」只要是關乎民族大義、國家存亡的大原則,他是從來不含糊的。他自小在蒙古長大,對蒙古人有著極深厚的感情,包括與拖雷結拜,與華箏訂婚,替成吉思汗西征等等。但是當蒙古覆滅金國之後,又欲吞並大宋的時候,他是毅然襄助宋朝的將領抵抗蒙古南侵。在《神鵰俠侶》中,他與黃蓉共守襄陽,鞠躬盡瘁;在《倚天屠龍記》中,襄陽城破,他夫婦二人雙雙自盡殉國。直到這里,郭靖「大俠」的形象終於是塑造完成了。他的一句話:「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被引為經典,他本身也是在實踐著這句話。他對楊過說過:「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是本分,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⑦以郭靖的武功,在城破之日自保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是最終他選擇自盡,正是在履行自己的那句座右銘。為國家、為百姓、不惜犧牲自己,這是我們在前面論述「俠」的內涵時提出的觀點。郭靖赴難,就是如此,,所以無愧於江湖上人稱「郭大俠」。金庸在《笑傲江湖》後記中評介道:「對於郭靖那樣捨身赴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應該有更大的肯定。」⑧
「俠」還應具有的品格是仁和義,在郭靖身上,這點體現的更為明顯。在《射鵰英雄傳》中有這么一個細節,郭靖和黃蓉在牛家村密室中療傷,為不讓人知曉,黃蓉欲殺傻姑滅口,書中寫道-------「黃蓉向外走了兩步,回過頭來,之間郭靖眼光中露出懷疑的神色,料想是自己臉上的殺氣被他瞧了出來,心想:我殺傻姑不打緊,靖哥哥好了之後,定要跟我吵鬧一場,又想:跟我吵鬧倒也罷了,說不定他終身不提這回事,心中卻老是記恨,那可無味的很了。罷罷罷,咱們冒上這個大險就是。。。。」⑨
這里從黃蓉的心理活動展示了郭靖平時的做人准則「壞人可以饒恕,好人決不能錯殺。」俠只能損己利人,而不能損人利己。傻姑只是一個普通的村女,為了自己的安危殺之滅口,這等事郭靖殺了頭也作不出來的,這樣的例子在小說中俯仰皆是。
還有對於歐陽鋒,郭靖三番幾次的相救,他卻反生相害之心,但最終到了危機的關頭,他還是相救了。洪七公說的好:「乘人之危,豈是我輩俠義道所為。」郭靖一生秉承的正式洪七公的這句話。最後在小說尾聲,他還是三擒三縱了歐陽鋒。「忠恕之道,以愛己之心愛人,以責人之心責己」這是儒家的觀點,無怪有些研究文章把郭靖稱為「儒俠」。
可以這么說,郭靖身上體現的是金庸對於「俠義」的理想,是俠義精神的化身。在往後的小說中,金庸對於「俠義」形象的塑造漸漸走入了「無為」的境界。除了《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可以和郭靖相比之外,對於俠義的闡釋就無法超越郭靖這個形象了。楊過邪氣十足;張無忌缺乏大俠氣概;令狐沖注重個性;胡斐俠氣有餘而在為國為民的覺悟上有所不足。仔細觀察一下,金庸小%C

㈡ 請問金庸武俠小說中蘊涵著怎樣的文化內涵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性貿易金融中心,在高度繁忙的商業活動中運轉著。香港的作家不能不受到商業機制的制約,這就決定了香港的文學作品帶有很強的商業化特點:娛樂性較強,通俗文學盛行。金庸的武俠小說作為一種通俗文學在整個香港文學中一枝獨秀,有著重要的地位。
金庸是中國新派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集新派小說之大成,廣泛地吸收了中國傳統武俠小說之精髓。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說神俠依碧鴛」等14部小說,並以《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為代表作。金庸把武俠小說從一個較低的通俗娛樂層次提高到了於娛樂中負載人生哲理、生命體驗、價值信仰的較高的藝術境界,具有極深的文化內蘊。成為雅俗共賞的成人童話,被譽為「香港三大奇跡」之一。
金庸武俠小說的歷史文化內涵。
金庸是一位歷史學家,其小說中始終洋溢著一種歷史英雄觀,即英雄上歷史的創造者。金庸將歷史與小說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小說的方式演化歷史事件與人物。作為英雄傳奇小說,金庸武俠著重體現的是英雄人物對於歷史的決定作用。英雄傳奇首先要以情節為先,充分利用懸念起伏跌宕,用金聖嘆的話來說情節往往發展到無路可走,作者再絞盡腦汁想出出人意料的辦法。其次人物要扁平誇大,是超人,比平常人大一 號,但還要是「人」,是「神仙」也不行,也就是有傑出才能的「英雄」。
金庸武俠中的英雄人物上至帝王下至俠義志士、乞丐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其筆下的英雄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在善與惡的沖突中,生與死的抉擇中,價值信仰與個人私利中塑造出人物的內心高尚的品格。並且還描繪了形形色色的百態人生,有豪傑志士、跳樑小丑,有野心勃勃爭霸武林,有清心寡慾、無為無求,有兒女情長、多情多義……
小說中的帝王英雄,叱吒風雲,縱橫馳騁,盡顯風流,從而締造鞏固千里江山。以〈射鵰英雄傳〉中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鹿鼎記〉中的康熙大帝最為典型。鐵木真從勢力微弱到忍辱負重統一大草原,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鐵騎踏遍草原。作者將一個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刻畫的淋漓盡致。〈鹿鼎記〉應該是以武俠的視角來寫歷史的一部小說最恰當不過了,整部小說貫穿了康熙大帝一生的豐功偉績:除鰲拜、滅三藩、平定葛爾丹,儼然一個武俠式的〈康熙王朝〉,可見作者豐厚的歷史功底。
俠士英雄是刻畫的最精彩、動人的,容貌上猶如「白馬王子」又總能力敵萬夫,勢不可擋,既俠骨柔情又肝膽相照,很純情但是僅僅止於此。金庸就不能雅俗共賞了,他往其中裝了很多理想性的東西,諸如儒家的大擔當、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准則,從而拓展了小說的內存空間,所以才會有著名作家王蒙讀《笑傲江湖》有身世之感的感動之哭,才會有人認為最有寓言品格的是《笑傲江湖》與《天龍八部》。
這些俠士英雄在金庸小說中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是另外一種類型的創造歷史的英雄人物,也是作者最為青睞的一種,寄託著作者的終極理想。《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的郭靖以及《天龍八部》中的喬峰最具代表性。《射鵰英雄傳》中記敘了歷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戰」,北宋的南大門襄陽城決定了整個國家的命運,然而正是由於郭靖的鎮守與保衛,才會被包圍四年之久而沒有失陷於元,延遲了北宋的滅亡時間。郭靖全身心地投入參與到了北宋對元的反吞並戰爭中,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態度與一種社會責任感誓死保衛自己的國家。喬峰又是另外一個最真心的英雄,具有一種大擔當的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身為漢人時積極阻擋遼的入侵,或許是命運的捉弄,又讓他偏偏是遼人的後代,身為遼人則又竭力勸諫阻止對大宋的入侵。以一身豪邁的氣度在宋遼之戰中堅持著正義,最終悲壯感人的死去,留取一片丹心照耀青史。
從美學角度來看,金庸小說在廣闊的歷史空間中廣泛地涉及動亂時代的生活領域。表現出了動亂人世的悲憫情懷,對於源遠留長的東方文化給予深刻的透視與反思,建構了自己的理想模式。
金庸小說不象其他的武俠小說一樣,刻意追求離奇怪異的故事情節,盲目虛構沒有一點歷史真實感。而是截取真實的歷史背景,具有一種真實的藝術魅力。題材多取自宋元、元明之際。這一段歷史時期政治局勢混亂,軍事勢力割據,因此便於建構一種「亂世出英雄」、「亂世英雄亂世情」的審美境界。
作者並且還在歷史的 長河中擷取許許多多的真實人物,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歷史的民間傳說,然後再讓精心虛構的英雄人物身置其中,縱橫決盪,決戰沙場,笑傲江湖,從而給人一種藝術真實的享受。因此讀金庸的武俠總有一種讀歷史小說的感覺,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歷史人物。如《射鵰英雄傳》中的靖康之難、襄樊之戰等事件,以及王重陽、丘處機等道家人物《;鹿鼎記》中的除鰲拜、滅三藩、平定葛爾丹、順治出家;〈書劍恩仇錄〉中有關乾隆皇帝的出身的傳說。在這一點上,金庸與19世紀英國小說家斯各特十分相似。斯各特把歷史看成是掛他的小說的釘子,以歷史來網路他的小說,金庸也是如此。
金庸武俠小說的傳統文化內涵。
金庸以通俗的武俠小說的方式對於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地洞察與反思,將儒、釋、道三家思想方方面面地在他的小說當中滲透與解析,具有一種新的視角與方式對傳統的儒、釋、道三家思想進行反思與批判,建構樹立起自己的一種價值觀與理想模式,完善健全人的性格與本性,崇尚著一種豁達、明朗、有著道德准則與責任感而又不拘泥於舊的傳統形式的自由。對三家思想發揚其光彩之處,丟棄其消極不足之處。
儒家學說盡管有宣揚封建正統、等級觀念及綱常禮教的糟粕,但它之所以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自有其超越時代的價值存在。儒家的「仁」確立了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實踐的出發點,充滿了博愛的精神。「義」確立了行為價值的最終評價標准。儒家積極入世,強調社會的擔當感、責任感和道德准則。金庸的武俠小說中著墨最多的也是這一點,成為小說中的一個亮點,絢麗多彩。《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便是儒家「仁」、「義」的化身,還有《神鵰俠侶》中的楊過與《天龍八部》中的喬峰。他們都視仁義如生命,重義輕利、捨生取義,對社會、生活具有極強的責任感,固守一個鐵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擔當重任、臨危不懼、忍辱負重,誠如孟子所雲的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大丈夫。作者批判的是與之相反的價值觀,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見利忘義,為貪圖富貴而視民族氣節於不顧,身為漢人卻認金人為父,狡黠善變至死而不思悔改,與忠厚善良、仁義正直的郭靖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兩個人的名字恰恰是「靖康恥」中的一「靖」一「康「。郭靖時時不忘的國恥又是楊康最為貪圖富貴而又不顧的因而使整部小說負載了一種很深的思想內涵,而非一般武俠小說淺顯意義上的恩怨仇殺,所以也就使整部小說具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金庸小說以儒家的不屈、不移、不淫的浩然正氣,譜寫了一種積極的人生哲學,以民族中的精英確立和顯現了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儒家中狹隘的愛國主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思想在金庸小說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其小說由一個層次的打打殺殺上升到了忠誠報國的藝術高度,由微乎其微的家仇上升至國仇。在其代表作《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持一種憨厚、朴實、忠誠的品質,永不妥協積極進取的態度,仁義至上的信條表現出對於大宋的一片赤誠忠心,從而構成了他高尚品格的三維空間,並以愛國主義思想為核心。郭靖的愛國主義思想表現得最為感人,一切利害沖突在它的面前都顯得無關緊要了,特別是與成吉思汗吞並大宋統一全國的矛盾沖突。茫茫草原上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驕是撫養他長大的人,情同父子。然而即便如此,郭靖在他面前明辨是非,深深執行知曉自己是漢人,應該保衛自己的國家不應屈從於蒙古人 的差遣。再次是郭靖對於傳授武藝的老師哲別的民族矛盾沖突也是如此,私情與國仇涇渭分明,堅持鐵的原則,不屈不撓,充分顯示出 維護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崇高的民族氣節。因此,郭靖的愛國主義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另一代表作《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表現的則是痴忠,同樣具有動人心魄的感人力量。無論師父岳不群如何誤會,甚至陷害,他依舊一片忠心不改,以致於致他於死地,令狐沖仍把他當作養父對待。
金庸不僅是一位歷史學家,而且 對於佛家也頗有研究,通過其作品便可窺豹一斑。金庸在他的小說中不但巧妙地運用佛家經典來貫穿組織故事,而且運用佛家思想來點化人生,闡明一種為人處世的人生哲理,解決人生中的矛盾,改善人之間的關系,勸戒眾生棄惡從善,放棄拋掉種種瑣碎的恩怨,弘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真、善、美的傳統美德,用佛家 語來說:普渡眾生。以《天龍八部》、《鹿鼎記》最為典型。《天龍八部》這部書的名字本身就是佛教中的一個用語,指八位護神。其中一個主人公段譽便是作者的佛家思想的化身與代言人,他從小就違背大理段氏家族的門規棄武而學佛,痴迷於佛經典故。段譽身上體現的是佛家的文化痕跡,「善」字當頭,「忍」字當先,雖做不到四大皆空但心中永有一方凈土,佛祖永留心中。因為決不強求非己之物所以才能心底無私,心靜如水,無欲無念立地成佛,盡管他不是佛門中人。另外小說中肖家與慕容氏家的矛盾從不可調和至妥善解決,恐怕只能藉助於佛家,最終皈依佛門。《鹿鼎記》中金庸巧妙地借用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部經書《四十二章經》組織串聯起整個故事,並以順治皇帝(即行痴)來渲染佛家的影響。但金庸對佛家思想也進行了反思與批判,指出了佛家不合人性不合常理的地方。如《鹿鼎記》中順治與康熙的相見,不過是以婉轉|間接的方式輕輕地點擊而已。
道家思想在金庸的小說中也是顯而易見的,金庸以極高的熱情及傳奇的方式密切關注著道教的發展。從〈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當然這一門派或許是虛構的,名字是源於莊子的思想)到〈射鵰英雄傳〉中的全真教(這便是符合歷史史實了,包括其中的人物王重陽、丘處機等)再至〈倚天屠龍記〉中 的武當派。用傳奇色彩結合著歷史史實全力描繪著道教的故事。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卻以內含的方式蘊藏在小說的絲絲縷縷之中。〈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的性格,灑脫、毫無拘束、狂放不 羈,正是道家順其自然、逍遙自在、仙風道骨的形象體現與寫照。同時也體現了對中國因循幾千年的正統文化的一種叛逆,更是作者極力所建構的一個理想性格。令狐沖正是這樣無拘無束,所以才被正統的正道人士所不容。金庸通過打破嚴格的正邪界線的一種反傳統的方式,建立了一個正人不正、邪人不邪的江湖新秩序,這便是對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提出了質疑。在小說當中作者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顯示他們的背叛傳統,譬如嗜酒、不循規蹈矩、結交「姦邪」等第。《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也是最為典型的一個,好賭、貪財、好色、膽小,儼然一個反面小人的角色。然而就在他身上卻寄託著作者的一種理想的美好的東西——對於正統的叛逆,對於江湖道義的看重。義字可以說是韋小寶的核心品質,也是最有密度與質量的品質。盡管在他身上還匯集著很多的缺點,但這些都不能抵消他的光彩。
《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葯師也是一個傳統的叛逆。他的口頭禪就是「迂腐」,反對一切過時的不合理的東西。這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被認為「邪」,所以有「東邪」之稱。然而作者卻不這樣認為,反之對他是大加推崇,精心地將他放置在一個純潔無任何干擾的世外桃源———桃花島中生活。黃葯師性格豪放,不為世俗所拘囿,與一個年輕他幾十歲的青年稱兄道弟,體現出了人類rlie 本性生命力的張揚,這就是作者寄託他的反傳統的叛逆型人物身上的一種理想。這種理想以一個江湖意義上的「義」字為價值取向,追求人類本身固有的一種純真。身在江湖,「義」字當然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封建性的東西,但它更多地包含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成分—— 同心協力、救危扶困、上報國家、下安黎民。
儒、釋、道三家思想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至深。儒家在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結構上有著不容否認的歷史地位;道家在塑造人的世界、人生觀的文化心理結構上也廣泛地被民眾所認可與接受;佛家自從兩漢之際傳入中土,對整個中國文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金庸小說則汲取三家思想之精華,立於一個新的更高的角度,對其進行重新審視與定位,從而確立了自己的一種新的人生哲理、價值觀、世界觀。譬如金庸小說中的一句名言: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無招勝有招。
金庸武俠小說的通俗文化內涵。
金庸是古典式的,金庸小說蘊涵了深厚的古典文學底蘊,借題發揮由一首古詩便能演繹出一個傳奇故事。整體上規模宏大,情節結構波瀾起伏,氣勢非凡,既武俠又言情,難怪台灣作家三毛評論金庸說「只寫一個『情」字。金庸小說的靈性在於,常常以絢麗多彩的大自然景觀作為背景環境,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作為人物活動的襯托,使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一種人天合一的效果,產生動人心魄的獨特藝術感受。作者以飽滿的熱情將中華大地的壯麗山河融入他的小說,設置了一個充裕、優美的人物活動空間,描繪名山、大川的種種風彩,講述它們的文化與歷史。作者筆下將祖國的三山、五嶽、草原、海島一一點染,在一幅流光溢彩的優美畫卷中編織一個個驚心動魄又纏綿悱惻的故事。河海之大波,江湖之風雲,兒女之情長相映成輝,並由此產生一種壯美。以《笑傲江湖》最為璀璨奪目。五嶽雄奇的風光,恆山的懸空寺,衡山的歸雁樓,嵩山的封禪台,浩盪的長江,滾滾的黃河,盡納其中。還有《射鵰英雄傳》中茫茫的大草原,帶給人一種厚重、深遠的文化享受。並且輔以琴、棋、書、畫等高雅的藝術品位精心構思出紛繁多樣的傳奇故事,從而使整部小說顯得典雅、雍容,含有一種深厚的藝術底蘊。《天龍八部》中的枯容大師與四大惡人的棋局之賭,無亞子的真龍棋局;《笑傲江湖》中的琴棋書畫「江南四友」,還有那一曲琴簫合奏的《笑傲江湖》曲。作者的精妙構思也在於此,以一支樂曲組織全篇,演繹出一段回腸盪氣的江湖故事。
總之,金庸通過通俗小說洞察了整個東方幾千年的文化脊髓,具有極深的文化內蘊,並對於傳統文化進行觀察與反思。金庸的武俠小說在歷史、虛幻、人生、江湖中貫通,從佛禪、老莊思想中得到解脫與升華。任自然而得曠達,由一瞬而轉換為永恆。悲慨之中容有超脫,包容種種的人生態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融合在開闊博大的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歷史畫卷之中,系於一個個愛恨悠悠的情節。金庸小說在一種闊大遼遠的自然、社會的范圍之內,完成了一種入世與超世、樂觀與達觀的深遠的藝術境界。

㈢ 談談中國古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

一、武俠文學的起源:

墨子所提倡的犧牲自己,為天下蒼生謀福利的精神,是比較早的俠義精神的體現。但是比較具體地來論述「俠」這一概念的,則是戰國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那麼,真正為俠樹碑立傳,把俠寫得光彩照人的卻是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

二、武俠文學的發展:

中國古代有很多,在今天看來是屬於「武俠小說」類型的文學作品。只不過當時叫它「傳奇」或「公案小說」等名稱。古代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則是《水滸傳》,它給後世無數的武俠小說以思想的和藝術的啟迪。一直到清朝的時候,武俠小說都在不斷地發展。

三、俠義的深化:

當到了晚清的時候,中國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亡問題,雖然武俠小說中俠的形象一蹶不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中華民族卻越來越需要俠的精神。於是,維新派領袖譚嗣同,革命黨人秋瑾、林覺民等人竭力提倡武俠精神。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詩篇!

四、俠義的本質:

大俠精神,後來在金庸等武俠小說作家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光大。那麼,究竟怎樣理解武俠小說中的「俠」和「俠義」這樣的概念呢?它們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其實是一種「融合」,既有歷史上真的武俠的影子,也有我們頭腦中的想像,最後融合成武俠文學中的俠客。

五、俠義的現代性:

到了現代,武俠雖然去除了理想色彩,變得平淡,但它暗藏的這種俠義精神,還是千古相隨的。在作家王度廬的筆下,是這樣;在作家還珠樓主這里,也是如此,俠義精神一方面寫得很高,同時又不脫離現實生活,在普通人的身上灌注了非常高尚的情誼和人道主義的關懷。

㈣ 你認為中國武俠精神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我國武俠精神的核心價值觀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從最開始的俠以武犯禁,到不斷的進行精神文化融合,武俠世界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從狹義的鋤強扶弱,演變到了現在的保家衛國,俠義精神在現代社會中不斷延續下來。

㈤ 金庸武俠小說與中國傳統文化探究 研究性課題

金庸的出現,無疑對中國主流文學界構成了嚴峻挑戰.然而,無論是接納還是拒絕金庸,研究者們都很難跳出雅與俗、精英與大眾等二元對立思維模式,即使是接納金庸的學者也是把收編金庸作為自己的使命.以二元對立思維模式來衡定金庸雅俗兼具、模糊二值判斷的武俠小說無疑是削足適履的.金庸小說事實上已對20世紀建立起來的中國文學理論和文學史觀念體系提出了挑戰,那麼,如何跳出這種二元思維設定的框架與模式,調諧接收金庸作品的文學研究頻道?本文試圖依託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及社會資本聯動的文化研究理論,探尋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化創意經營.
一、文化資本:在當代思想給養中運作中國傳統文化
布爾迪厄認為,資本可以表現為三種基本的形態: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經濟資本可以直接轉換成金錢,它是以財產權的形式被制度化的;文化資本在某些條件下能轉換成經濟資本,它是以教育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社會資本是以社會義務(聯系)組成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它是以某種高貴頭銜的形式被制度化的.文化資本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具體的狀態、客觀的狀態和體制的狀態.文化資本的積累集中體現在我們所稱的文化、教育、修養之中,文化資本的經營是對累積的文化資本的現實運用與轉化,這一過程表現為投資者的辛苦勞作,顯現為經營者各個時期勞動力的變化,這種文化資本的自覺經營,為「文化資本」整合其他資本,轉化為經濟資本,獲取高額回報提供基礎核心,並且在社會結構的再生產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金庸成長過程和小說顯現的人的教養、德行、人性,經由創辦報紙、撰寫時評與創造小說,表現為一種努力擺脫功利主義、物質主義對個體精神羈絆的努力,尤其是撰寫時評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一個政治學出身的文化經營者那份「超目的的合目的性」追求,為他贏得了更多的經濟資本與社會資本的經營空間.在小說創作中則體現為他自覺地以更多的時間投入以剖析人性與體悟生命.
金庸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對待創作的認真態度,是他的文化資本的重要構成部分.金庸以嚴肅認真的藝術態度對待武俠小說創作,精心建構武俠小說獨特的藝術魅力,高度自覺地承傳中華文化的價值,是金庸自覺經營文化資本並以此為核心整合經濟資本與社會資本的起點.
讓傳統文化運行於當代思想提供的給養中,這是對傳統文化的最好保存.沉澱於歷史長河中的傳統文化的思想結晶,被從歷史深處打撈起來,集聚在與當代文化共同運行的思考之中,這種深入到歷史深處的思考,不是要復活傳統文化曾有的樣子,而是要使曾經鮮活的傳統文化精神氣韻在當代文化土壤滋養下,依然保持它曾經存有的鮮活.
金庸成功地融會了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文化精神,將武俠小說提升到新的境界,其創作一方面從傳統文化資源中汲取大量的營養,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智慧、靈感、想像和才情綜合運用傳統文化資源,從而構成他小說的獨特的文化資本.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或許是良莠兼具,但在社會的特定發展時期,金庸小說文化資本運營,為社會開辟了一個廣泛的市場,為不同的讀者群提供了各取所需的文化資源.中華文化精神也在文化資源的現實轉化中,著陸生根於我們日常的生活.
對金庸如何在小說中充分激活中國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元素有效地轉化為小說的文學性資源,許多研究者都有精彩而充分的展開,不再作添足之論.本文重點旨在論述金庸的文化資本經營在當下語境中的功能與意義.
從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著眼,形式上藉助武俠小說這種傳統文化體裁,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適合最廣大華夏子孫的再創造.金庸利用的是傳統的武俠小說形式,在承載傳統文化的同時,又賦予小說以現代的思想,即以當代的文化滋養中華的傳統文化,讓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一道運思,創造出有別於傳統的新武俠小說.
中華傳統文化資源極其豐富,但由於缺乏好的創意和再造能力,致使傳統文化資源不是閑置浪費,就是大量流失,或為外國文化所利用.眾所周知,《花木蘭》和《寶蓮燈》這兩個在我國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美國好萊塢把它們拿去加以文化與技術的改造,拍成動畫片,通過全球的銷售網路廣泛傳播,從而創造了驚人的票房和影響,這就是好萊塢對傳統中華文化的改造,我們除了焦慮卻無所作為.在全球化背景下,僅僅倡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口號,對民族文化的國際化推進並沒有什麼切實的作用與意義.我們可以蔑視好萊塢對中國文化的關注將目光僅僅投放在最沒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功夫」上,也盡可以蔑視好萊塢的中國面孔拼貼的僅僅是中國文化的邊角余料.但是,如何遏止好萊塢的文化影響和意識滲透在中國的進一步擴大,這才是中國人自己的使命,如果忽略這一點,那才是最可悲的了.

㈥ 中華武俠小說特點及其文化分析

中國武俠和外國的武俠小說在本質上的區別是中國武俠小說注重社會關系的建立,道德水準在特定歷史階段的被認可,而外國武俠小說的內容建立在對帝王的尊重和純粹力量的對比上。在《史記·刺客列傳》(不好意思,我一直將這部分當武俠看)以及我們所知道的《虯髯客》、《大鐵錐傳》(這兩部出自那裡我忘記了)還有《七俠五義》等等都比較注重當時的特定歷史時期被公眾認可的道德准則,這種狀況在可能一直延續到了上個世紀5、60年代,從司馬麟的武俠小說就可以看出來。外國武俠小說從《奧賽羅》、《三個火槍手》(在以前的我沒有看過了)那樣的作品來看,大多比較注重力量的對比,純粹是一種為貴族服務的小說和戲劇,可以認為它們是文字角斗場,但是隨著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偵探小說、科幻小說在商業上價值激增在19世紀、20世紀的歐美武俠(甚至於不能叫武俠只能叫俠客小說)小說最具代表性的我看要屬《佐羅》了,《佐羅》的受歡迎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主義的衰落使得象美國那樣的文化逐漸占據了美洲大陸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文化逐漸走向一個多元化發展的局面,東方的文化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響(《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活托托的一個奧賽羅)。西方偵探小說的影響,使得中國的武俠小說的作者逐步將在西方小說中的邏輯推理等人所眾知的具有商業價值的因素加入到小說當中(如古龍的《陸小鳳》、溫瑞安的《四大名捕》),更有甚者看到了由於美蘇太空爭霸而引發的太空爭奪戰在商業上的利用價值,在國外他們著重探險,在中國我們著重和外星生物的爭奪,或者根本就把戰場開辟到太空上去。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武俠的概念已經很廣泛了,特別是中國的武俠的概念。

中國的武俠有三層含義:一是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格鬥技術高超;二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標准下被廣泛接受的道德體現的精華(如郭靖之守襄陽不若文天祥乎?);三是,個人修養達到一個相當高的層次,這比較符合中國近5000年的文化的遺傳,這一點在武俠小說中不是以某一個主角體現出來的,而是由一部書中的一個群體體現出來的——個人認為這一點個人認為梁雨生做的很不錯——所以中國的武俠是一個廣泛的概念。 個人認為廣義上講武俠小說應該包涵所有那些反映通過武技來體現人類潛能的小說,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抽空我會看看有網友所說的那部《獰皇武霸》的,但是就中國的文化含義來說,最孔武有力的人並非是武功最強的人:) 另外,小李飛刀,我一直認為那是暗器:)所以在刀的評論裡面我沒有考慮他,有句話我很贊同就是「刀的好壞還是在於用刀的人」(燕南天之劍可比倚天、青虹更利乎?)
武學至上境界,乃即武學而超武學之境界,武學與非武學,本性一如之境界。如此境界,無佛家武學,無道家武學,亦無俗家武學,無佛家、道家、俗家分別之相,乃至亦無無分別之相,佛陀所言離一切分別無分別是也,亦可謂真如自性,大道之實性,此為一切武學非武學之源,不可思議,妙不可言之境界也。此不可言說,假而言之,曰武學之無極境界可也。對應於非陰非陽或無劍境界。

此無上妙境自性起用,自體自然生發而分別生出三相,即通常所謂佛家武學、道家武學與俗家武學是也。此三相初生,故尚未分離,分而未分。三相即一相,一相即三相,三而一,一而三,介於無與有之間,武學之太乙境界也。具體而言,九陽真經、九陰真經、獨孤九劍[木劍境界(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系統化]即此境界也。九陽真經是佛而非佛:佛,是因為此武學聖典乃從佛學至上大乘禪宗正宗真傳達摩祖師所傳之無上佛法而化來,故一切佛門武功皆歸於九陽真經;非佛,是因為此武學聖典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佛家武學也。九陰真經乃道而非道:道,乃由於此武學聖典為道家大宗師黃裳由道學淵藪道藏中化來,故一切道家武功皆歸於九陰真經;非道,乃由於此武學聖典亦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道家武學也。獨孤九劍則是俗而非俗:俗,是因為此武林絕學乃俗家千古奇人獨孤求敗以易經為總根源而化來,故一切俗家武功皆歸於獨孤九劍;非俗,是因為此武林絕學亦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俗家武學也。故天下一切武功皆以萬流歸宗之勢融匯於以上三大武學,此三大武學又以九九歸一之勢歸於自然無為的絕頂境界。故三大宗師,達摩祖師、黃裳真人和獨孤大俠,雖假借佛門武學、道家武學和俗家武學之方便,而實際心中並無佛家、道家和俗家武學之分也。

三大宗師之分別:就最終意義而言,獨孤大俠,黃裳真人,達摩祖師三大宗師當究竟無別,皆可稱絕頂境界,然細論仍可分出高下:達摩祖師當下直承,純以自心為源而生無上武學,武學只是明心見性之方便,也就是說, 達摩祖師對武學的境界是本來超越,本來無武;黃裳真人是假借道藏為緣,以自心為因而生至上武學之果,終究有所憑借,故雖最終超越了武學,尚非本來超越之境界,不過極其接近此境界,獨孤大俠則經過一生極其艱苦的修習之後,直到最後才超越了武學,踏入武學和人生乃至天道證悟的至上境界,比之於以上兩位稍遜一籌.達摩祖師乃無為境界,黃裳真人乃類於無為境界,獨孤大俠則是由有為而歸於無為的境界.達摩祖師是當下無極,黃裳真人是由太乙而無極,獨孤大俠是遍歷一切有形而無極[基本上經歷了劍道修習過程中的所有階段,經歷最全],不過最終無異,都是體用一如之境界:達摩祖師以真如為體,以博大無邊的無量武學為用;黃裳真人九陰真經上卷明大道微妙本體,下卷為破盡天下一切武學之法門;獨孤大俠的無劍境界,既是內力的無所施而不可,又是劍招的變化無窮。

㈦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魅力

金庸的武俠小說只要男一號一出場,所有的女人都是腦殘,圍繞著自己轉,其他男人包括皇帝在內都要靠邊站,
如果自己穿越進小說中,地球都圍繞自己轉,太幸福了太美好了,

㈧ 我的畢業論文是寫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俠義精神,誰能給我篇範文

武俠小說應該予以現代化

不過,現代化,並不是指遣辭用字的「現代化」,或夾雜俚語、粗話、「現代」或「無厘頭」 的句式,而是泛指對「俠」精神推陳出新的概念里,以及內容與形式的糅合上,文學經典與通俗讀物層面的對流下,更重要的是其內容不妨對「今之俠者」加以考察、實驗、試煉。「武俠」如果僅止於對古人的思慕之情,而在現代和現實全無兌現、應合、提倡、立足和寓言、警世的能力,那是「武俠」小說僅淪於「成人童話」的失敗,真正武俠精神的淪亡。我們可以在傳統中吸收養分,再回饋滋潤這塊沃土,也不妨顛覆、transgress(侵越)、重建,把這武俠文學的領域拓寬、深化和解構,鑄鐫它的多維性、歧義性,好像把一把好劍煉鑄成自己就是一把好劍。

一向以為除了「俠之大者」,應該「為國為民」之外,今之俠者也不妨「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沒錯,安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代人未必人人能掌天下大權,沒有必要人人好高騖遠為萬世太平、為萬民福祉,要人人動輒行止都要為國為民,恐怕不符實際,而且流於說就天下第一,做就無能為力。但只要能盡其本分,為自己的朋友、親人、鄰居、同事,乃至同胞、同志、同是人類,以及親情、友情、愛情、同情做一些對得起良知的好事,那已是一個「俠者」的新定義。

㈨ 中國武俠精神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梁啟超先生曾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俠」這一詞彙的核心要義是無私、為他人,是付出不求回報。

而離開丐幫之後,他仍舊顧念舊情,拯救丐幫兄弟於危難之中。這是喬峰大仁大義的一面。但是在兒女私情上,喬峰始終是絕情的。對於鍾情於他最終死亡的阿朱,喬峰其實是難辭其咎的,所以他才會對阿紫那麼縱容。

從這點上來說,俠者的本質要求,便是舍小家為大家。

熱點內容
重生南京系統收美小說閱讀 發布:2024-05-09 04:08:53 瀏覽:751
霸道王爺小說推薦 發布:2024-05-09 03:53:50 瀏覽:261
歡顏柯南城小說名字 發布:2024-05-09 03:53:44 瀏覽:561
十部頂級好看的穿越言情小說 發布:2024-05-09 03:52:32 瀏覽:884
我的夫人才19歲現代小說 發布:2024-05-09 03:47:13 瀏覽:841
國外言情代表小說 發布:2024-05-09 03:24:51 瀏覽:566
穿越小說排行榜前十名王妃 發布:2024-05-09 02:26:24 瀏覽:814
大明1937免費小說下載 發布:2024-05-09 02:07:01 瀏覽:652
我是一柄廢劍小說免費全文 發布:2024-05-09 02:05:03 瀏覽:20
日狗小說細節閱讀 發布:2024-05-09 02:00:14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