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的口訣
① 神鵰俠侶中楊過黯然銷魂掌的口訣是什麼
《神鵰俠侶》中楊過黯然銷魂掌的口訣是:相思無用,唯別而已;別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銷魂,何處柳暗花明。
「黯然銷魂掌」共有十七式,即六神不安、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望穿秋水、徘徊空谷、力不從心、行屍走肉、魂牽夢縈、倒行逆施、廢寢忘食、孤形隻影、飲恨吞聲、心驚肉跳、窮途末路」、面無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雞。
「黯然銷魂掌」名字由來:
楊過自與小龍女在絕情谷逼不得已分手, 便闖盪江湖,游歷四海,行俠仗義,於是潛心修練獨孤求敗的木劍劍術度日,從而武功日長,數年之後,除了內功循序漸進外,別的無可再練,心中思念小龍女,漸漸形銷骨立。
一日在海邊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輕輕一掌便將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創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內力。他將這套掌法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別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之意。
《神鵰俠侶》楊過簡介:
《神鵰俠侶》中的男主人公,是《射鵰英雄傳》中貪圖富貴、不明大義的小人楊康與穆念慈之子。當穆念慈在荒郊野外生下他時,楊康已死,楊過便自小沒有了父親。
更不幸的是,他十一歲的時候,穆念慈也染病身亡,從此獨自一人,流落嘉興,住在一個破窯里,過著偷雞摸狗的日子。
他瀟灑俊美,恩怨分明,血氣方剛,情深義重,豪爽俊偉,疾惡如仇,聰明睿智,狡黠無比。在情感上他獨特的遭遇造就了獨特的個性,超越世俗的禮教,敢愛敢恨,與小龍女一生的情義譜寫了一曲動人心魄的愛情之歌。
楊過俠情仗義,對朋友兩肋插刀,對蒙古族的侵犯恨之入骨,為保襄陽棄私仇而先大義,無論對有斷臂之仇的郭芙,還是其餘江湖仇敵,都仁至義盡。
楊過之所以敢當"情聖"之冠而無愧,完全是因為他與小龍女生死相隨的戀情。雖然程英、陸無雙對他鍾情一世,郭襄也傾心於他,然他卻對小龍女情有獨鍾。
《神鵰俠侶》創作背景:
1959年,金庸在創作《神鵰俠侶》的時候准備創辦《明報》,既然要創辦《明報》,自然就要有一部足以與《射鵰英雄傳》相比美的力作來吸引讀者。
而吸引讀者的最佳捷徑,當然是寫作《射鵰英雄傳》的「後傳」或「續書」,讓《射鵰英雄傳》中的那些使讀者激動不已、耿耿難忘的人物再度出現,以慰廣大的「射鵰迷」的相思、渴慕之情,從而把金庸迷、尤其是「射鵰迷」全都吸引到《明報》上來。
《明報》創辦之初,機遇與風險並存,《明報》逐漸起色的時候,幾名業務骨幹紛紛辭職,或自主創刊,或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邊。金庸並沒有退縮,堅持《明報》的辦報方針不變的同時,而是善於把握機會,准確分析國內外時局的變化,在香港眾多報刊中迅速脫穎而出。
金庸的閱歷十分豐富,有過苦難,也把握住了一些難得的機遇,正是這二者成就了金庸。金庸在《神鵰俠侶》的創作過程中,也無意間使其中的英雄人物在成長過程中經歷著重重苦難,但又能遇到別人無法遇到的機會。
《神鵰俠侶》從1959年5月20日起在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創刊號上開始連載,並配有大幅插圖,這部小說寫了兩年多,刊載歷時近三年。
《神鵰俠侶》作者簡介:
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1924年生。曾任報社記者、,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志及書籍,1993年退休。先後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開創了中國當代文學新領域。
② 誅仙小說裡面除了神劍御雷真訣外還有什麼,口訣是什麼
誅仙小說裡面口訣:
1、(神劍御雷真訣)九天玄剎,化為神雷,煌煌天威,一劍引之。
2、(斬鬼神真決)天地正氣,浩然長存,不求誅仙,但斬鬼神。
3、(七星劍式真訣)口訣不詳。
(2)武俠小說的口訣擴展閱讀:
《誅仙》是當代作家蕭鼎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約創作於2003年至2007年。2003年3月在中國台灣開始出版,2005年4月中國大陸朝華出版社出版了前六冊,後兩冊開始轉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該小說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為主題,講述了青雲山下的普通少年張小凡的成長經歷故事,整部小說構思巧妙、氣勢恢宏,開啟了一個獨具魅力的東方仙俠傳奇架空世界,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鮮明,將愛情、親情、友情與波瀾壯闊的正邪搏鬥、命運交戰匯集在一起,文筆優美,故事生動。
它與小說《飄邈之旅》《小兵傳奇》並稱為「網路三大奇書」,又被稱為「後金庸時代的武俠聖經」。
③ 辟邪劍譜完整的口訣是什麼
辟邪劍譜完整的口訣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十三總勢莫輕視,氣逼身體不少凝,勢勢在心想其意,腹內松靜氣騰然,命意源頭在腰際,靜中觸動動獨靜,尾關中正須貫頂,意氣君來骨肉連他日功成,天下無敵。辟邪劍譜是金庸小說當中林遠圖從葵花寶典殘篇中悟出的劍法,兩者系出同源。但來從不外傳。
葵花寶典詳情
《葵花寶典》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武功秘籍,書中對其來歷著墨不多,僅提及作者為前朝太監,為何太監武功如此高強、卻身居大內,不得而知,小說中亦無人練成完整寶典的內容。此功殘本所錄是以快為主,令對手看不出破綻,沒有還擊的機會。抑或是快到就算被對手看出招式中的破綻,對方也來不及反擊,破綻一閃即逝。
④ 金庸小說里的武功口訣
《倚天屠龍記》第二回『武當山頂松柏長』中覺遠彌留狀態背誦的部分經文:
氣沉於淵力凝山根,故示以虛以無勝有,運氣之時,須得氣運自我運,不必理外力從何方而……虛實須分清,一處有一處,處處總此虛實……氣須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要用意不用勁,隨人所動,隨屈就伸,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我勁接彼勁,曲中求直,借力打人,須用四兩撥千斤之法……前後左右全無定向,後發制人先發者制於人……彼之力方礙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之骨里,兩手支撐一氣貫通,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從身能從心,由己仍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發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已動,勁似寬而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力從人借,氣從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布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便是放,能得開合,便如陰陽……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3版:陰到極盛便漸轉衰,少陽暗生,陰漸衰而陽漸勝,陰陽互補,互生互濟,少陽盛於老陰,少陰盛於老陽,凡事不可極,極則變,由重轉輕,由輕轉重。]
1,《太極拳論》(根據武派太極拳的記錄,王宗岳的《太極拳譜》(王譜),是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陽當縣令時,"聞鹽店有王宗岳拳譜,求索得之",然後交武禹襄研究。武氏是文人而愛好太極拳,不以授拳為業,所以得到拳譜後並不秘密收藏,除與外甥李亦畲一同研究外,也與同鄉名手楊露禪一家分享(楊露禪的兒子在河北永年家鄉跟武禹襄學文),於是王宗岳拳譜得以廣為流傳。)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貧道在《笑笑亂彈金書的武學》中太極出自九陽這一觀點,顯然現實太極—〉九陽得到啟發,在自己作品中用九陽—〉太極的形式來構建武俠小說中的武學體系。下面為《太極拳論》內容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⑤ 《葵花寶典》口訣是什麼
口訣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以下是《葵花寶典》的相關介紹:
《葵花寶典》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最強的武功秘籍。全書是以內功為主,外功為輔的全能型武功秘籍,由東方不敗習得殘缺版,書中對其來歷著墨不多,僅提及作者為前朝太監,亦無人練成完整寶典里的內容,素有」紫霞神功入門初級,葵花寶典登峰造極「之稱。
東方不敗僅習得葵花寶典殘缺版之後,就能以一敵四,同時與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上官雲四大當世武林高手大戰依舊大占上風。亦能戰勝易筋經大成者同時身懷少林十二項絕技的方證大師。此功是(殘本所錄)是以「快」為主,令對手看不出破綻,沒有還擊的機會。抑或是快到就算被對手看出招式中的破綻,對方也來不及反擊,破綻一閃即逝。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葵花寶典》
⑥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是什麼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 南宋
4、《神鵰俠侶》- 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 元末
6、《笑傲江湖》- 明中
7、《俠客行》- 明中
8、《碧血劍》- 明末
9、《鹿鼎記》- 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 清乾隆
11、《飛狐外傳》- 清乾隆
12、《雪山飛狐》- 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 清
14、《鴛鴦刀》- 清
15、《連城訣》- 清
(6)武俠小說的口訣擴展閱讀: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
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網路——金庸
⑦ 金庸武俠小說里所有內功口訣武功秘籍的文字匯總
少林72絕技:金庸武俠有名有數有117本絕學經書【易筋經】1456種帶名招式武功【八荒六合之唯我獨尊】,1631種兵器【倚天 屠龍】83種暗器【生死符】 1672有名有性江湖人士,還有很多前世高手【前朝太;監;著,《葵花寶典》,逍遙子《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勸你自己慢慢發掘吧如果你想看就先看《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
⑧ 「金庸」所著武俠小說編成順口溜是那兩句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倚神俠書碧鴛
⑨ 跪求武功秘籍口訣。心法。
⑩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出自哪裡
本來是金庸《倚天屠龍記》里九陽真經的口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正如禪意所言:人最大的敵人就是內心所產生的憂慮、不安、懦弱和無知等。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10)武俠小說的口訣擴展閱讀:
《倚天屠龍記》的主題深意,包括了正、反、合三個層面。
1、第一個層面是「正」,即俠義的傳奇。既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的傳奇來歷,又寫「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俠義傳統。
2、第二個層面是「反」,即寫人性特徵。屠龍寶刀即刀中的兵書當然不是什麼「不祥之物」,真正「不祥」的乃是人類的貪欲和權勢欲,那些人之所以費盡心機地爭奪寶刀,無非是沖著「寶刀屠龍」的利器和「號令天下」的權勢而來。可笑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真相。到最終卻都為之「反算了卿卿性命」。這些正是小說的基本故事情節和敘事內容,同時又有明顯的思想寓意。
3、第三個層面是「合」,即寫傳奇與歷史的結合,俠義和人性的結合,人類的良知和善意的結合,歷史的透視和理想的結合。所有這些「結合」,最終當然都體現在張無忌這一主人公身上,也體現在張無忌送給徐達將軍的那一段活中,同時還體現在作者對歷史所作的巧妙演繹——此後徐達果然用兵如神,連敗元軍,最後統兵北伐,直將蒙古人趕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一代功業」。那屠龍刀中的兵書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然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