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武俠小說
㈠ 我國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的最後一部作品
公認的是鹿鼎記,視為封筆之作
不過據今古傳奇武俠版記者采訪得知,金庸在遊玩峨嵋看峨嵋派功夫時說,假若今後還寫小說,必當以峨嵋派為主角~可見將來也許他老人家還會再次出山~而且最近金庸修改了幾部小說,算不算是最新修改的?天龍和鹿鼎記都有較大的改動~
㈡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鹿鼎記》。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刀」之作,也是金庸篇幅最長,風格最為獨特的作品,它是一鄰悲劇性的英雄史詩,是金庸為其昔日筆下創造出的無數江湖英雄唱出的一曲無盡輓歌,但卻是一部以插科打諢,荒唐滑稽,詼諧風趣、幽默機智的喜劇風格寫成的悲劇史詩,其主人公也不再是昔日一劍一蕭笑傲江湖的俠義英雄,而是一個出沒於妓院與宮廷的潑皮小流氓——非英雄化,悲劇主題喜劇化是這部小說最鮮明突出的風格。
小說的第二個風格特點是武俠小說與歷史小說的結合,具體來說就是將歷史事件與歷人物傳奇化,作者在這部作品中已不再象過去那樣以把歷史當作故事的背景或增加故事的真實感的手法,而是將歷史與歷史人物作為表現對象直接推向前台,清代文字獄,天地會反滿抗清、平定吳三桂叛亂、收復台灣、反擊羅剎侵略以及《尼布楚條約》的簽定,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幾乎構成了這部小說的全部情節主幹,而歷史人物如康熙、陳近南等人更是小說中僅次於主人公的的重要人物。這部小說背景廣闊,場面紛繁,人物眾多,從賣笑的妓院青樓到金馬玉堂的宮闈朝堂,從繁華如夢的江南幫會到冰封雪飄的極北之地雅克薩要塞,從勾心鬥角的官場到神秘肅穆的江湖幫會的香堂儀式,作品幾乎將當時中國的各個階層、各個角落的人情世態寫盡,堪稱為清代前期社會的一部形象化的活的歷史,盡管是一部通過不學無術的小流氓韋小寶之眼折射過的變形錯位的歷史。該作品將金庸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所奠定的,又經由「射鵰」三部曲發展成熟的語言表現力推向了頂峰,作者從現代漢語、明清白話和古代文言三個語言寶藏中適意開掘,各取所需,並將之熔為一爐,自創一格,其精確、典雅、蘊藉、活潑、流暢堪為漢語文學語言的典範。
簡介金庸及其主要作品: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 ,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主要作品:
㈢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金庸最後一部小說是《鹿鼎記》,金庸在連載完《鹿鼎記》之後,就決定封筆了,而這部小說也是成為了金庸的最後一部巨作,金庸成就了韋小寶。
《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3)中國最後的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鹿鼎記》這部小說從1969年10月到1972年9月連載在金庸主辦的《明報》上,連載時間長達兩年零十一個月。
《鹿鼎記》是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小說名字中有「鹿」和「鼎」二字,「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問鼎」的「鼎」,因此,從名字上看,《鹿鼎記》就和政治、權力斗爭是緊密相連的。可見,金庸在這部小說中仍然深深地關心著政治。《金庸作品集「三聯版」序》中說:「我初期所寫的小說,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
到了後期,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那是我的歷史觀比較有了些進步之故。這在《天龍八部》《白馬嘯西風》《鹿鼎記》中特別明顯。」
《鹿鼎記》書後又特地附有《康熙朝的機密奏摺》,他說道:「我認為過去的歷史家都說蠻夷戎狄、五胡亂華、蒙古人、滿洲人侵略中華,大好山河淪亡於異族等等,這個觀念要改一改。我想寫幾篇歷史文章,說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數派執政,談不上中華亡於異族,只是『輪流做莊』滿洲人建立清朝執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這些觀念我在小說中發揮得很多。希望將來寫成學術性文字。
㈣ 金庸的最後一部小說是什麼
金庸老先生是中國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大師,跟他名氣相仿的還有古龍,甚至有一句老話來形容金庸古龍在這個武俠史上的地位,如果說武俠共有十分,金庸古龍則獨佔八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寶這個角色在金庸塑造的那麼多人物中,屬於比較特立獨行的,是最不像郭靖楊過那些英雄俠客的一個角色。但是韋小寶有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喜歡他,可能是他出身底層的經歷,也可能是他獨一無二的桃花運,這些都促成韋小寶越來越得到大家的喜愛歡迎。
㈤ 金庸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應該是《鹿鼎記》。
作品及備註: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 ,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㈥ 金庸最後一部小說是
金庸老先生是中國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大師,跟他名氣相仿的還有古龍,甚至有一句老話來形容金庸古龍在這個武俠史上的地位,如果說武俠共有十分,金庸古龍則獨佔八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寶這個角色在金庸塑造的那麼多人物中,屬於比較特立獨行的,是最不像郭靖楊過那些英雄俠客的一個角色。但是韋小寶有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喜歡他,可能是他出身底層的經歷,也可能是他獨一無二的桃花運,這些都促成韋小寶越來越得到大家的喜愛歡迎。
㈦ 我國著名的小說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鹿鼎記》,長篇武俠小說,當代著名作家金庸著,作於1969—1972年。現收錄於
《金庸作品集》中。本書是金庸的封筆之作,代表了金庸武俠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名字的含義為:「逐鹿中原、問鼎中原」
㈧ 武俠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如下:
一、《蜀山劍俠傳》
這部巨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直接影響了後世的金庸、古龍等新派武俠小說的光大發展。 一代神魔武俠小說大宗師還珠樓主李善基( 壽民) 胸羅萬象,筆挾千鈞,在《蜀山》中開創了世界上亘古未有最異想天開的奇幻世界:海可以煮沸,地可以掀翻,山可以移走,人可以化獸,天可以隱滅無跡,陸可以沉落無影,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石心還有精舍,靈魂可以離體。
㈨ 我國著名的小說作家金庸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我國著名的小說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最後的一部武俠小說是《鹿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