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
A. 金庸的武俠小說的故事分別發生在什麼朝代
飛 狐外傳,清乾隆年間,應該是後期,因為有中年陳家洛的出現。雪 山飛狐,就是飛狐外傳的前傳。連 城訣,不具體的朝代,可能是明朝天 龍八部 ,北宋中期射 雕英雄傳,南宋中期白 馬嘯西風 ,不詳的背景鹿 鼎記 ,康熙初年笑 傲江湖,不具體的年代,大部分人根據官職和描寫推斷為明朝比較合理。書 劍恩仇錄,乾隆前期神 雕俠侶,南宋中後期,說是理宗時代俠 客行,不具體的時間背景倚 天屠龍記,元朝後期。碧 血劍,明末清初。鴛 鴦刀,不具體的時間背景,可能是清朝。 看過很多年了,呵呵 ,大概是這樣,並不是所有的他的書都有歷史掛鉤的。
B.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1、《射鵰英雄傳》
這是一部大氣磅礴的武俠小說,無論是格局,還是故事情節,那都是非常的飽滿,讀來更是令人贊嘆不已,在這部小說中,很多的人物,那都是描寫的極為生動,寫得也很順暢,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盡管這部小說的時間跨度也就20年的樣子,從郭靖出生,到整個結束,差不多就這么20年的時間,可是金庸寫得很有氣勢。
2、《天龍八部》
人世間的歡喜和悲苦,在佛教中通通認為一切皆苦,所有人無不痴迷爭斗,但總是失意無奈,痛苦相伴,最終還是要在這苦難中尋求解脫。
3、《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不僅寫出了愛恨情仇、武俠爭斗,更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現實、人生哲理,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顛峰之作。
4、《鹿鼎記》
關於這本書的爭議很多,韋小寶根本不是俠,也不會武(只會那套逃命步法,還要鐵甲護身),他機靈百變,油嘴滑舌,識得察顏觀色,溜須拍馬,簡直是壞了武林的規矩,卻讓許多人喜歡。韋小寶確實已經寫活了。
5、《神鵰俠侶》
《神鵰》主要講楊過和小龍女天地為之動容的愛情故事,另一方面也寫出了人類理性的矛盾,不過這點也導致了很多人不喜歡楊過,倔強、叛逆、偏激、報復心重、有時狂得不分是非對錯。
6、《倚天屠龍記》
全書以四句倚天屠龍歌謠貫穿始終,引申出俞岱岩的悲劇,又有張無忌幼年受傷疑問,海島迎謝遜的小船迷團,緊接王盤山屠龍刀大會,張無忌出生冰火島,光明頂明教惡斗六大門派,靈蛇島苦戰波斯三使,少林屠獅大會,這些懸念一環扣一環,讓人讀不釋手。武打情節更是精彩紛呈,氣勢驚險。
C. 金庸的14部武俠小說按歷史順序怎麼排
一、首先說明,金庸一共創作的武俠小說是十五部不是十四部,分別是: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二、依照故事發生的時代,這十五部小說先後順序如下:
1、《越女劍》--春秋末年
2、《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元末明初
6、《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笑傲江湖》--明朝的起止時間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上吊)。
8、《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9、《俠客行》--清初
10、《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1、《鴛鴦刀》--清中前期
12、《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13、《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4、《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一天里——從早上 "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圓……"。
15、《飛狐外傳》--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D. 金庸的代表作有哪些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中國近現代最著名的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之一、武俠小說泰斗。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因病於養和醫院逝世,亨年94歲。
金庸的代表作主要指他創作的武俠小說,主要有十五部,完成於1955年至1972年之間。
具體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E. 金庸的十四部作品的故事背景的時間順序是什麼
其寫作順序是:
1、書劍恩仇錄
2、碧血劍
3、射鵰英雄傳(原名《大漠英雄傳》)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飛狐外傳
7、倚天屠龍記
8、鴛鴦刀
9、白馬嘯西風
10、天龍八部
11、俠客行
12、笑傲江湖
13、鹿鼎記
著名科幻、武俠小說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把金庸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第一個字聯成一首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也是「金迷」的閱讀書目: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訣
天─天龍八部
射─射鵰英雄傳--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這個短篇,沒有收錄於對聯之中。
其它作品
三劍樓隨筆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
[編輯]
影射
1980年代時,曾有人以「鏞公」為筆名著書《射鵰前傳》、《神鵰前傳》之類的作品,無論包裝和印製都與金庸的作品集極之相似。在香港部份租售舊小說的書店仍然存在。
F. 金庸最經典的武俠小說是哪部
天龍八部
。
因為在這部小說中,金庸用了三個主角。劇情也好的沒話說。
G. 金庸 背後的故事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是傲骨氣節的忠良,他不滿外國人欺負中國人,當時有民眾燒教堂,作為官員的他為維護民眾,帶頭辭職以平息事件。金庸受祖父影響,明白一定要讀書,才能解救民族苦難,故他尤愛閱讀關於歷史的書籍,如《資治通鑒》《二十五史》等。
影響金庸至深的另一人,就是其父查樞卿。查父在金庸年幼時,每天將武俠小說《荒江女俠》剪存給他看,令他對武俠小說產生濃厚興趣,後來主動追看《水滸傳》和《七俠五義》等著作,為日後撰寫武俠小說奠下根基。
金庸的繼母顧秀英原是查家的丫鬟「月雲」。顧秀英11歲時押給查家的,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20多歲時被母親領回,後來去了上海做女傭,因而,查家逃難時她沒有跟著過江。
徐祿病亡滿3年,查樞卿續弦,小他17歲的顧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擔當起撫育幼子的責任。後來,她先後生下查良鋮、查良楠、查良斌、查良根四子和查良琪、查良珉二女。
(7)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擴展閱讀:
金庸之所以會走上武俠創作之路,主要受兩個人影響,一個人是他的祖父查文清,查文清是一代忠良,金庸深受祖父影響,從小就被灌輸了一定要好好讀書的理念。
還有他的父親查樞卿,他的父親對武俠小說特別感興趣,因此每天都把《荒江女俠》這本武俠小說剪給金庸看,這才讓金庸對武俠小說有了濃厚的興趣。
金庸其實背景驚人,金庸的表姐叫做蔣英,這個名字可能你還不太熟悉,蔣英的丈夫是錢學森,蔣英的才華,要怎麼說呢,在錢學森最年輕的時候,可謂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學子。那時候的蔣英比起錢學森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金庸的表哥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就是大才子徐志摩,這個徐志摩雖然感情史很爛,典型的渣男,但是他的才華也是無法否認的,有這樣的表哥和表姐,就可以想像金庸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世家裡了。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金庸的表外甥女是瓊瑤,又是一個不得了的作假,瓊瑤的作品很多都跟金庸一樣也被拍成了電視劇。
H.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是什麼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 南宋
4、《神鵰俠侶》- 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 元末
6、《笑傲江湖》- 明中
7、《俠客行》- 明中
8、《碧血劍》- 明末
9、《鹿鼎記》- 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 清乾隆
11、《飛狐外傳》- 清乾隆
12、《雪山飛狐》- 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 清
14、《鴛鴦刀》- 清
15、《連城訣》- 清
(8)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擴展閱讀: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
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網路——金庸
I. 金庸小說的故事背景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年間。這兩本書主角都是一個人,所以時代背景是一樣的。依據是書中出現了紅花會和福康安,與《書劍恩仇錄》算是一脈相承的。
《連城訣》,書中沒有明確指出年代。不過書中提及寶藏是南北朝時梁武帝留下來的,且據當時有幾百年,梁朝侯景之亂是550年-552年,那麼應是在明朝中葉(1554)前,且書中的「知縣、知府」等官名和「荊州府、江陵縣」等建置,都是明清兩朝所有的。所以應是明朝前葉。
《天龍八部》,北宋末年。書中提到喬峰就任幫主的時間是"大宋元豐六年五月初七日",而他又說自己繼任幫主已有八年.元豐六年即1083年,若這樣看來,當年為1091年.且後來喬峰救了遼道宗耶律洪基,所以應是北宋末年。
《射鵰英雄傳》,南宋中期,書中提到成吉思汗,並且書的末尾成吉思汗病逝(1227),南宋是1127年—1279年。
《白馬嘯西風》,書中沒有明確提及。不過書中提到高昌國在唐代貞觀十四年滅亡,且據當時已經千餘年,所以當時應是清代。又提及「中原的花花世界,比這里繁華百倍,那才是人過的日子」,可見正是盛世,所以應為清代中前期。
《鹿鼎記》,清代康熙年間。很明顯,書中康熙和韋小寶是好朋友。
《笑傲江湖》,書中沒有明確提及。書中已有武當派,且掌門不是張三豐。可見是元朝以後,非明即清。而書中劉正風以當朝庭官員為名提出金盆洗手,武林中人並沒有恥笑於他,可見是明朝。
《書劍恩仇錄》,清代乾隆年間。很明顯,乾隆本人都出來了。
《神鵰俠侶》,南宋末年。依據是元軍攻襄陽。
《俠客行》,書中沒有明確提及。書中提到峨嵋派,而峨嵋派是郭襄所創。可見應是明清時代。
《倚天屠龍記》,元朝。朱元璋出來當了個配角,是張無忌的手下。
《碧血劍》,明末。有崇禎,皇太極,多爾袞出現。主角袁承志還是明末大將袁崇煥的兒子。
《鴛鴦刀》,書中沒有明確提及。線索太少,我也看不出來。不過如果書中所說的鴛鴦刀是駱冰的那把的話,那就應該是清朝了。
就這樣吧,考證了一下午,腰酸背疼的,抗不住了。
J.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主要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
《俠客行》講述了石中玉與狗雜種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揭開了俠客島之謎,守護各自愛情的故事。
玄素庄莊主石清和夫人閔柔生有兩個兒子。次子石中堅被暗戀石清的梅芳姑殺害後,長子石中玉因為閔柔的過分溺愛而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石清不得已,只得將石中玉送去凌霄城學藝,一眨眼已經過去了三年。
摩天居士發出的玄鐵令再現江湖,傳說得到玄鐵令的人可以向摩天居士謝煙客提出一個要求。在追逐玄鐵令的過程中,石清夫婦得知兒子在凌霄城闖下彌天大禍。而此時玄鐵令被一個小乞丐狗雜種得到,而因此成為了謝煙客的債權人。
這兩個年輕人因為捲入了長樂幫、俠客島等一系列的陰謀也一身份顛倒。最後,石中玉與狗雜種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揭開了俠客島之謎,擊敗了貝海石的陰謀,獲得了各自的愛情。
(10)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1924年生。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志及書籍,1993年退休。先後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開創了中國當代文學新領域。並興起海內外金學研究風氣。
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英國政府O.B.E勛銜及法國最高榮譽「藝術與文學高級騎士」勛章和「騎士勛位」榮譽勛章,劍橋大學、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從《俠客行》書名著手,亦可把握這部小說的「玄妙」之處。一層是「俠客島之行」,這是全書的故事梗概;再進一層則是「俠客行武學」,這便是書中的「內核」了。一來是若無俠客行為的武學,俠客島也就不復存在,小說中的俠客之行的故事也就不復存在了。
二來此俠客島之行,其目的及其寓意也盡在有關「俠客行」武學的寓言之中。更深的一層是——最深的一層或者可謂「返樸歸真」——「俠客之行」。
金庸的這部小說創作改變了過去的習慣敘事模式:歷史背景——江湖傳奇——人生故事,而是以江湖傳奇——人生故事——人性寓言為新的結構模式。這樣,不僅在意義的層面上達到哲學的深度,而且在技藝的層面上又保證藝術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