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吳鉤

武俠小說吳鉤

發布時間: 2022-07-23 16:25:44

❶ 跪求像天涯客和吳鉤一樣的武俠耽美小說!

《封刀》,作者文筆很好,配角形象也很鮮活豐滿,主武俠,感情線為輔,年下文,受是攻的師傅。

武俠小說里有什麼名劍

赤月劍、塵埃劍、流雲劍、赤血劍、噬血劍
凝哀劍、斷魂劍、斷崖劍、

❸ 誰知道《吳鉤》作者 沈純 的近況2010年出了個番外後就沒別的動靜了嗎

【作者介紹】

筆名:沈純

網名:Lien(零)

愛好:書、電影、音樂、動漫、PS2游戲、旅遊……其實我真正缺少的是時間^^;;;

最近心水:PS2游戲真‧三國無雙四(每天花痴很帥很帥很帥的小趙哥哥)、北美紀實商業小說、

茨威格短篇重溫中

喜歡的作家:斯‧茨威格、阿貝爾‧加繆、夏多布里昂、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阿加莎‧克里斯蒂、

安徒生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若不僅限作家更是車載斗量,間接說明本人的花心XD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品:良識科幻小說一堆、

黑洞級奇幻大坑一個、

武俠《吳鉤》系列第四折工事中、

已出版架空耽美《蘭陵王》、

餘下則是閑話家常和不良同人無數(笑)

http://www.mjsunny.net/discuz/viewthread.php?tid=197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87a8501000976.html
這里有看藍紫色夢河

❹ 我喜歡武俠小說中的各種寶劍希望大家幫我說些名字

童林傳中

震八方紫面昆侖俠童林童海川--湛盧寶劍,秋風落葉掃
奇劍坤元子於秀娘---湛盧寶劍,秋風落葉掃
鎮東俠候庭---小廷風精鋼劍
南昆侖司馬空---流彩虹紫電劍
獨佔九洲笑鰲頭南極昆侖子北俠客秋田---軲轆大寶劍
江南第一劍晚村先生呂留良---冰霜大寶劍(太極門的鎮教之寶)
羽衣清風俠杜清風---七星喪門劍
雲台劍客燕普燕雲風---巨闕劍

金庸

君子劍,淑女劍 玄鐵重劍 倚天劍 金蛇劍

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烏金血劍

武林後起之秀風亦飛所持神劍,精於冶煉之術的兵甲派歷代相傳。烏金,系從天而降的異質寶物,埋於地下十萬年之後,通體將變成烏黑色,且泛金光;但再過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則化為平凡黑石。如若在百年之內,采出此物,並配以鑄煉秘術,就能煉成具有生命靈性的寶劍。雲上村開采出烏金寶礦,但見風即成頑鐵。兵甲派鑄劍高手鐵隱、宗丹師兄弟苦心孤詣,終於探得烏金劍冶煉之法。宗丹不惜以身投爐,鑄煉成這柄烏金血劍,贈與少俠風亦飛,以御魔道第一高手歐陽逆天。靈劍與第一個接觸的人風亦飛果然心意相通,劍人合一,劍斃歐陽逆天。(見黃易《烏金血劍》

龍泉劍

亦稱七星劍,產於浙江龍泉縣。由於製作精細,色彩艷麗,寒光逼人,鋒利堅韌而著名。據《越絕書》載:春秋戰國有個叫歐冶子的人,奉越王聘為楚王鑄劍。他遍訪閩越,在龍泉秦溪山下見到七口斗井,附近還有一湖。湖水甘寒清澈,適於鑄劍。歐冶子遂取當地鐵礦石,鑄成「龍淵」、「工布」、「泰阿」三劍。它們削鐵如泥,風吹發斷,能屈能伸,精美絕倫。敬獻給楚王後,楚王大喜,於是封歐冶子為將軍。歐冶子不願當官,仍回去鑄劍,龍泉劍名氣漸揚天下。據說「工布劍」後來落於秦始皇之手,「龍淵劍」傳至唐初,為避高祖李淵諱而改名為「龍泉劍」。「秦阿劍」下落已不可考。當年歐冶子鑄劍處的七口井,其狀如北斗星座。後人將秦溪山湖改名為劍池湖,建立了歐冶子廟,在以後所制的劍上刻鐫七星和龍鳳,故龍泉劍又名七星劍。辛亥革命後龍泉劍的生產日益繁榮,劍鋪著名的有「沈廣隆」、「千字型大小」、「萬字型大小」等十餘家,年產利劍百餘把。為鑒別優劣,1921年龍泉劍舉行過鑄劍比賽,「沈廣隆」號匠師沈庭璋所鑄的劍,能一劍刺穿三個銅板而不卷刃,被譽為最佳。在武俠作品中,侮以「龍泉」命名寶劍,「太阿」等名劍也時常提及,但將其性能過分誇張,「斬金斷玉」之類未免言過其實。

白玉拂塵劍

魔教三大高手之一的通玄道長所攜的一柄魔劍。此物乃用萬年寒玉所制,不但堅逾精鋼,揮動之際,還會發出寒氣,普通練武之人連一拂也經受不了。而他練劍數十年,已把陽極真氣融合在劍招之中,對敵時陰極真氣源源從劍身發出,至陰至寒之氣隨著劍招的變化,也一招重過一招,劍光晶瑩,宛如冰刀,周圍氣溫也隨之下降。(見東方玉《扇公子》)

地煞潛龍劍

武當山天風觀金須道長張涵汪遙鎮觀之寶。這是一柄削鋼斬鐵、切金斷玉的寶劍。綠鯊魚皮鞘,金吞口,黃絨挽手,劍出鞘時,嗆啷聲音清脆、悠長,聲似龍吟 ,劍身顫動,寒光閃閃,耀人眼目。(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奪情劍

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痴,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冰魄寒光劍

以冰窟出萬年寒玉所煉成的一把寶劍。此劍通體透明,耀眼生輝,劍一出鞘,便覺冷氣森森,是下林異寶。此劍劍主為冰川天女。冰川天女善用冰川劍法操持此劍,威力甚大。(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朱雀劍

點蒼派鎮派之寶。相傳為戰國時一位劍聖所鑄,劍芒紫紅,劍身三尺,但是劍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將內勁貫注劍尖,則劍芒又可伸張半尺,連劍身共有四尺半長。朱雀劍配合點蒼海花劍法,威力無比,是以傲視江湖。(見陳青雲《病書生》)

血劍1

削鐵如泥的神奇兵器。此刻顏色血紅,兩指一彈便響起一陣龍吟。神劍無敵邱瑞山從沙陀派手中奪來此劍後,受傷隱居雲霧山下迷宮中。四十年來無數武林高手覬覦此劍,皆在迷宮中迷路而死。邱瑞山後來傳此劍給張定遠,助他多次脫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血劍2

號稱武林第一神器。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傑,為它犧牲性命。數百年前,武林中出現一位「血魔王」,手中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由於殺人太多,劍刃血氣太重,最後,寶劍一旦拔出,不殺人便無法還入鞘中,故有血劍之名。血劍一出,無血不歸。血劍一度曾為前輩賢者所得,撥亂反正,斬魔驅惡,為天下武林締造一段清明佳話,故又有聖劍之譽。(見曹若冰《血劍屠龍》)

血魂神劍

相傳為戰國時代魔尊者所遣之物。血魂神劍的威力,主要在於劍柄上的那粒血魂珠。血魂珠本身能散發一種香霧,被香霧迷倒的人,需兩晝夜才能清醒,持劍之人以本身真元通過握劍的手掌逼出血珠,光華透過劍身傳出,功力最高的人,可將血芒逼漲到五尺,加上劍身與劍之長,一丈以內可以傷人。(見陳青雲《殘肢令》)

血痕劍

七煞儒生閔孝的兵刃。長三尺八寸,闊約兩指,青光閃閃,宛似一泓秋水,寒光逼人毫發。劍背正中有一道鮮紅血痕,直通劍尖,渾同血絲一樣,天然生成。此劍為武林三寶之首,不但切金斷玉,削鐵如泥,而且誰若用此劍七年以上,必會與此心靈互相感應。每次江湖有殺劫來臨時,劍背正中的血痕恍若在流動,而一沾血腥,這種現象就消失了。(見陳青雲《沉劍迷星》)

冰弦劍

稀世寶劍。劍身細窄,刃薄,舞時劈風有聲,音若冰瑟,故此得名。據偉為殷商七劍之一。(見蕭逸《飲馬流花河》)

伽藍劍

神劍。萬載菩提木所制,堅逾金鋼,可避百邪,任何神刃亦無法損傷分毫。天心大師佩掛此劍上百年,坐化前贈予華逸雲。華逸雲用此劍行俠仗義,去暴除奸,成為武林第一劍手。(見雲中嶽《霸海風雲》)菩提樹又名摩訶菩提。佛教徒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樹下得證菩提果而成佛,故名。菩提樹原產印度,晉唐時傳入我國。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在我國雲南及廣東均有栽培。樹干富乳漿,可提硬性橡膠。所謂菩提木堅逾金鋼之說全無科學根據。

靈空劍

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見古龍《七種武器》)

靈蛇劍

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彷彿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見古龍《七種武器》)

淚痕劍

一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見古龍《英雄無淚》)

涵碧劍

削鐵如泥的利刃,與龍舌劍齊名。此劍原為大俠鐵魂之物。鐵魂年輕時,愛人梅君指著涵碧劍問鐵魂:到底愛劍還是愛妻子?鐵魂回答愛劍。梅君遂不辭而別,二人因此三十多年後才得重聚。涵碧劍後經武當派轉入仇笑仙之手。(見司馬翎《黑白旗》)

怒劍

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後,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於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後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時在發現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勝了執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見古龍《那一劍的風情》)

真武劍

武當派創始之祖張三豐的佩劍。張三豐中年時用它掃盪群邪,威震江湖,晚年則極少使用。此劍向來是武當派鎮山之寶,曾被魔教盜去,任盈盈出任魔教教主後歸還給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見金庸《笑傲江湖》)

游龍劍

天山派兩把鎮山寶劍之一,號稱華夏名列第二的寶劍(第一把寶劍是武當派的騰蛟劍)。此劍劍鋒在陽光之下,有如一泓清水清亮耀眼,神物利器,確非凡品。此劍為天山派掌門人唐曉瀾的兒子唐經天怕佩。(見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銀月飛霜劍

千年寶劍,奇妙之處在於劍後有白色細索相連護腕。這細索采處萬事大吉山異種冰蠶絲,不畏利刃。護腕是金錢蛇皮製成,上下有兩片寒鐵,寒鐵片可拒刀劍。連接蛇皮之處,還纏繞著七丈二的天喬絲線,從而使短劍既可作兵刃,亦可當暗器,由連接絲線操縱,遠近隨心,內功精深的人可放盡天蠶絲索而傷人於十二丈的距離內。七王爺的女兒朱盈盈以此劍屢立戰功。(見卧龍生《飛花逐月》)
據清朝屈大均《廣東新語·二四》:「天蠶出陽江,其食必樟楓葉。歲三月熟醋浸之,抽絲長七八尺,色如金,堅韌異常,以作蒲葵扇緣,名天蠶絲。」天蠶,又名山蠶,日本柞絲。蠶繭為長圓形,呈綠色,可抽絲。小說中對天蠶絲的作用作了藝術誇張

綠虹劍

上古著名兵器,據傳為鑄全大師歐陽冶子所造。歐陽冶子一生鑄了六把名劍:巨闕、青霜、紫電、吳鉤、魚腸、綠虹、綠是劍是其中最短的一柄,劍身寬八分,長六寸四分,劍柄長三寸六分;它雖短,但帶有二丈四尺長的鏗尾,普通刀劍只要碰上鏗尾便被毀折。綠虹劍初為戰國時的趙國以重金購得,後落入秦將白起之手。秦亡之後,此劍失蹤。宋朝明,劍客玄玄子偶獲此劍,殺人無數;後流入湘靈子、赤貞子等一代名俠之手。明朝英宗年間,大俠龍卷風於志敏於南海深處獲得此劍,誅殺了赤身魔教巨魔茅士亨。(見墨餘生《大俠龍卷風》)

琥珀神劍

海內第一奇人屠龍仙子所制的奇異兵器,臉身赤紅,並發出紅色劍芒,由於劍鞘中襯有一層貓皮,與琥珀磨擦而生電,再以內力將「電」保留在劍身上不使發散,與人交戰時對手勢必觸電,無法把持自身的兵器,從而克敵制勝。此劍屠龍仙子傳給愛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無意間以竹劍對陣,電力受阻,遂擊敗毛文琪。(見古龍《湘妃劍》)查琥珀為非金屬物質,磨擦雖可生電,但性極脆無法單獨制劍,亦未聞能將之與鋼鐵合金。

越王八劍

相傳越王占勾踐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從昆吾山(今河南濮陽西南)采精金鑄冶八劍,即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八大名劍。兩千年後,滅魂神劍流傳於武林新秀方邪真手。在洛陽相思林畔相思亭,方邪真挾魂劍之威一招擊敗邪派高手蔡旋鍾,傳為武林佳話。
據晉王嘉《拾遺記》記載:八大寶劍,威不可擋,鬼神共忌。「掩日」一出,指日則光盡暗;「斷水」一出,以之劃水,水分而不合;「轉魄」一出,以之指月,蟾兔為之倒轉;「懸翦」一出,飛鳥游蟲,自觸其刃,如斬截也;至於「驚鯢」神劍,以之泛海,鯨鯢為之深入;「滅魂」,則為神兵挾之夜行,不逢魑魅;「卻邪」更有辟煞功效,妖魔見之則伏;「真剛」寶劍,切玉斷金,如削土木。(見溫瑞安著《殺楚》)

寒星劍

相傳為唐代豪俠所鑄寶劍。它青光閃閃,寒氣逼人,形狀古樸,長約二尺半左右,劍柄雕有一條青色的龍,劍芒神縮,忽高忽低,震顫不停。此全光芒銳利,殺孽過重,故持此劍者應慎用,多造殺孽必遭天譴。(見陳青雲《病書生》)

寒螭劍

厲神君的寶劍,以萬年寒鐵鑄成,寬才兩指,十分柔軟,卻可男斬釘截鐵。劍鞘的里層是綠鯊皮,外層用天蠶絲織成,不畏刀劍水火。此劍不用時,可以當腰帶束在腰間;用時只須輕輕一按,劍就可以出鞘。厲神君把它送給了楚玉祥。(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❺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都有誰

滄月(個人不喜歡,感覺很空,個人牢騷,請無視,也有很多人喜歡)
藤萍(很推薦,九宮舞系列很贊,辟天是短篇但我看得哭了,不是因為虐,是主角那種講不清的感覺,香初上舞有溫瑞安和小椴寫序,溫瑞安啊,非常推,女寫手裡很有感染力的一個,也很大氣,用溫瑞安的話來說就是「藤萍是個任俠的女子」)
小椴(開唐,杯雪之類的都不錯)
鳳歌(滄海昆侖都是名篇,很有看頭)
傾泠月(可能也可以算武俠吧)
蕭樓(作品不錯,他文筆挺好的:何處覓廣寒,青山接流水,試問東流水……)
還有一些零散武俠很好看
《吳鉤》挺好看的,很大氣
《相思門》
《千門大傳》
《無方少年游》(打算看,還沒看,不知道是不是武俠)
《空顏》(很感人,我給過幾個男生看,也說非常感人,是武俠佳作)
《清明記》
都是些散的,作者可能就這么一部作品之類的,但都是精品,我個人很喜歡
希望你也喜歡O(∩_∩)O

❻ 求類似《吳鉤》這樣的bl小說

《寒雨連江》我覺得很好~~
還有徹夜留香的文,樓主你也看看吧。(不過我覺得樓主你應該知道吧,很有名……)
那個《白衣劍卿》也很好看,但我只看了個開頭,聽別人說很虐,所以我沒往下看,留著~~
再推薦個《看朱成碧》,款款的,不知我推薦的合不合樓主胃口
ps:我也超愛武俠風的……

❼ 穿越之女兒何不帶吳鉤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穿越之女兒何不帶吳鉤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楔子:
時間是下午十七點三十分。
香似雪從手術室里出來,還沒等摘下口罩,一大幫家屬就如同電視劇里通常見到的那樣擁了上來,伴隨著急切的聲音:「大夫,我兒子怎麼樣?」「大夫,我丈夫沒有事吧?」「大夫,我哥哥的手術成功嗎?」
「手術很成功,病人的詳細病情會由後面的馬大夫替你們介紹。」香似雪只說了這一句,便腳步匆匆的離開了手術室。
「這什麼大夫啊,還要別人介紹病情,而且女的怎麼能做外科大夫?」一個家屬不滿的嚷嚷,卻被另一個聲音打斷:「你小點聲,人家可是主任,瞎在這里說什麼?你哥哥的手術成功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議論香似雪已經不關心了,她有更緊要的事情要辦。
夜色凄迷,一彎冷月掛在天上,或許是遠方閃爍的霓虹燈火太過耀眼,所以它根本沒有詩意里的月華似水,反而更像一個慘白的符咒,掛在這永恆不變的夜空中。
香似雪的右手輕輕放在腰間,這里有著她最信任最摯愛的武器——吳鉤。
別懷疑,這可不是什麼武俠小說里的奇門兵……

❽ 仿古龍的武俠小說!(浪子異俠)

目前古龍風小說里我最喜歡衛易的《天下江湖》,經典大作,主角很多,類型各異。三大主角之一的古風就是浪子型的,雲飛是隱士型,宇文雙城基本上屬於花滿樓的類型。

比較出名的有周翔的《放縱劍魂》,不過我嫌它有點黃。

其實沈純的《吳鉤》我看過,的確不錯,極端可惜的是,兩個男主角是gay。溫惜花是標準的浪子型,沈白聿心機深沉但是又很值得依賴。可惜呀可惜,兩個主角都是不錯的人物,我一點也不希望這兩個人互相談戀愛。

❾ 吳鉤:假如北宋真的有一位蕭峰,他非死不可嗎

假如北宋真的有一位蕭峰,他非死不可嗎?

吳鉤

在金庸的所有武俠小說中,男主角最後掛掉的似乎只有《天龍八部》的蕭峰一人(《雪山飛狐》中胡斐的結局是一個懸念,「他這一刀到底劈下去還是不劈」,金庸先生死活都不肯透露半點口風)。蕭峰的一生從頭到尾都是悲劇——一種在不共戴天的宋遼關系背景下展開的悲苦宿命,他尚在襁褓之中便成了宋遼沖突的犧牲品,身世被揭開後又被視為是中原武林的公敵,不得不遠走關外。最後,為阻止遼國國主耶律洪基發兵南侵,在雁門關自殺身亡。小說寫道:
——————————
蕭峰脅迫耶律洪基當眾立誓:「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隨後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登時氣絕。
——————————
這大概是最令「金粉」扼腕的小說結局了。曾有人問金庸:「喬峰(即蕭峰)只能是悲劇,非死不可嗎?」金庸回答說:「這是沒辦法的,天生的。他一開始生為契丹人,那時契丹與漢人的斗爭很激烈,宋國與遼國生死之戰,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樣厲害,他不死是很難的,不死就沒有更加好的結局了。」
如果金庸老爺子將蕭峰的自殺解釋為文學人物的性格沖突所致,哪怕說成是為阿朱殉情,我都覺得不無道理,不能反駁,畢竟這樣的解釋權歸作者。但金庸卻將蕭峰之死歸因於宋遼關系,將關注點引向歷史,那麼我覺得我們就有理由來較真一回了,畢竟歷史不是小說家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澶淵之盟給宋遼帶來一百年和平】
導致蕭峰自殺的「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樣厲害」的宋遼關系,實際上是金庸虛構出來的。根據小說展示的時代背景,蕭峰生活的年代,約為北宋哲宗朝(11世紀末)。這個時期的宋遼關系,即使不能說是友好,至少也堪稱和平,絕不是處於不共戴天的仇敵狀態。兩國當然有過「生死之戰」,不過都發生在北宋前期,「澶淵之盟」訂立之前,那時候宋朝要北伐,遼國要南征,雙方爆發了好幾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時距宋哲宗時代已有百年之久,是陳年舊事了。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厭倦了戰爭的宋遼兩國經過談判,達成「澶淵之盟」。根據盟書以及之後陸續形成的協定,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地位平等;宋朝每年給予遼國歲幣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類似於經濟援助的性質(今人以為歲幣是納貢,不確);雙方劃清領土邊界,在國境線上立下「石峰」(相當於今天的界碑),約定「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又約定兩國互不增設邊防工事,「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約定司法上的合作,「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類似於罪犯引渡協定;雙方在邊境開設榷場,開展貿易。
「澶淵之盟」的訂立,給宋遼兩國帶去了一百餘年的和平,期間盡管發生過一些沖突與糾紛,但基本上都能夠通過和談解決,並沒有誘發戰爭。遼國邊地若發生飢荒,宋朝會派人在邊境賑濟;每逢重大節日,兩國均要遣使前往祝賀,並互贈禮物;一方若要征討第三國,也需要遣使照會對方,以期達成「諒解備忘錄」;遇上國喪,對方也要派人弔慰。宋真宗駕崩時,遼聖宗耶律隆緒(他是耶律洪基的祖父)聞訊,「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為沾涕」;宋仁宗逝世,當大宋的使臣到達遼國報喪時,耶律洪基忍不住握著使臣之手,號啕大哭:「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宋仁宗,「狸貓換太子」故事的「太子」)
今天有些朋友認為「澶淵之盟」是屈辱的城下之盟,是不平等條約。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在我看來,19世紀西方民族國家主導建立起來的近代國際關系,其文明含量也沒有超出「澶淵之盟」的框架。
不管今人如何評說,當時的宋朝主流意見,是從正面評價「澶淵之盟」的。真宗朝宰相王旦說:「國家納契丹和好已來,河朔生靈方獲安堵。雖每歲贈送,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仁宗朝大臣富弼說:「自此,河湟百姓,幾四十年不識干戈,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則知澶淵之盟,未為失策。」絕大多數的宋朝人都十分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願意忍受每年給予遼國經濟援助(這筆援助款,通過貿易順差,實際上又迴流到宋朝)。
總而言之,自「澶淵之盟」訂立到徽宗時代宋金秘密簽訂「海上之盟」這一百多年間,遼宋連一場真正的戰爭都沒有發生,怎麼可能如金庸先生所言,「契丹與漢人的斗爭很激烈」,「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樣厲害」雲雲?
【如果蕭峰不死,可以參加宋朝科舉】
那麼在宋遼關系和緩的歷史背景下,如果北宋真的有一位蕭峰這樣的人物,他又會不會因為是契丹人身份就被宋朝人當成全民公敵呢?我想請諸位看官參考一位真實人物的際遇——北宋真宗朝有一位大將叫王繼忠,在領兵抵禦遼軍入侵的戰場上,身陷重圍,因援兵不至,只好歸順遼國。後王繼忠說服遼國國主與宋朝議和,又致信宋朝,為和議穿針引線,促成「澶淵之盟」的簽訂。
宋遼立盟之後,王繼忠仍留在遼國為官。按正統的評判標准,王繼忠無疑是一名「貳臣」,換成現在許多人愛嚷嚷的話來說,就是「漢奸」、「賣國賊」了,每人吐一口唾沫,就可以將他淹死。要知道,西漢時,大將李陵也是因為兵敗投降匈奴,漢武帝即誅殺李陵一門三族,司馬遷為李陵辯解幾句,也被處以最恥辱的腐刑。
但宋政府從未將王繼忠當成「賣國賊」,而是很感念王氏為促成「澶淵之盟」而做出的貢獻。宋朝每次往遼國派遣使者,都不忘記給王繼忠送禮物:「每遣使持禮,輒以襲衣、金帶、器械、茶葯賜王繼忠。繼忠對使者必泣。」王繼忠留在宋朝的家人,也一直受到宋政府的照顧與優待,大中祥符年間,宋真宗還「賜王繼忠諸子天波門外官第一區」,王家子孫在宋朝為官者「亦甚眾」。王繼忠也一直與留在宋朝的家人保持通信聯系,「仍通其家信,歲以為常,至其身沒乃止」。
這正是大宋有別於其他王朝的文明表現。基於這種文明的滋養,我不相信宋朝人會因為喬峰的契丹出身而視他為國家公敵。宋人能夠寬容一位「貳臣」王繼忠,沒有理由不能容忍一位「俠之大者,為(宋)國為(宋)民」的契丹裔宋朝人。
事實上,北宋時候,有不少遼國人跨越邊境,投奔宋朝,宋政府將這些人稱為「契丹歸明人」。對「契丹歸明人」,宋政府一直給予優恤,為他們撥置田宅,按宋神宗年間制定的歸明人給田標准,凡應給官田者,三口人以下給田一頃,每三口人加一頃。對國家有貢獻的「契丹歸明人」,通常還會授予官職;北宋後期,又允許「契丹歸明人」參加科舉考試,如政和四年(1114年),朝廷下詔:「新民歸明後,經十五年,並依縣學法施行,雖限未滿,而能依州縣學法呈試者,依此。」蕭峰若不自殺,再等幾年,以「契丹歸明人」的身份參加大宋的科舉考試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小說中那個圖謀侵宋、直接導致蕭峰自殺的耶律洪基的梟雄形象,實際上也與史實不合。我不敢說「澶淵之盟」訂立後,遼國沒有一位君主生出覬覦宋土之心,但我敢說,即使有這等野心勃勃的遼人,他也不可能是耶律洪基。
歷史上的耶律洪基,是一位極仰慕大宋文明、極不願與宋朝為敵的遼國皇帝。他曾以白銀數百兩,鑄成一個佛像,並在佛像後背刻下一行文字:「願後世生中國。」某年,因「南朝(宋朝)兵騎越境,施弓矢射傷轄下(遼)人」,耶律洪基致信宋神宗:「竊以累朝而下,講好以來,互守成規,務敦夙契,雖境分二國,克深於難知,而義若一家,共思於悠永。」申明維護和平之志。曾出使遼國的蘇轍評價過耶律洪基:「在位既久,頗知利害。與朝廷(宋)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後來耶律洪基終臨之際,還殷殷告誡繼位的孫子耶律延禧:「南朝(宋朝)通好歲久,汝性剛,切勿生事。」
——這么一位遼國君主,怎麼可能會處心積慮挑起伐宋的戰爭?既然耶律洪基並無南侵之心,假設當時確有蕭峰這號人物,也不需要他在雁門關外脅迫遼主退兵。蕭峰既然無需做出「威迫陛下」之舉,自然也犯不著自殺謝罪。
但金庸先生為了按照預設的主題推動小說情節發展,只能棄史實於不顧了。當然,我知道,小說不是歷史,武俠小說尤其不是,以研究歷史的標准來評判文學創作,肯定是要緣木求魚、雞同鴨講的。不過,既然金庸先生扯到了宋遼關系這段歷史,那麼細究一下,也許有助於列位看官了解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熱點內容
網游的刺客小說排行榜2015 發布:2025-09-14 00:30:48 瀏覽:978
系統完結女主小說現代 發布:2025-09-14 00:29:54 瀏覽:25
三國演義小說免費收聽 發布:2025-09-14 00:24:53 瀏覽:607
豆腐閱讀小說 發布:2025-09-14 00:23:46 瀏覽:354
七貓小說推薦言情 發布:2025-09-14 00:20:19 瀏覽:802
上門女婿相關小說推薦 發布:2025-09-14 00:19:20 瀏覽:621
校園兄妹戀的小說 發布:2025-09-14 00:19:19 瀏覽:611
重生天龍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9-14 00:19:06 瀏覽:259
推薦平凡女生不平凡的小說 發布:2025-09-14 00:17:26 瀏覽:943
種馬肉戲後宮校園小說完本 發布:2025-09-14 00:13:00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