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武俠小說中的寶藏
㈠ 古龍武俠
我也是古迷,自看完先生的作品後,開始看溫瑞安,下有他們兩的對比:
古龍VS溫瑞安—小同大異
作者:暮雨瀟瀟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三十幾年間,是新派武俠的極盛期,所謂武俠小說「四大家」大抵出於這一時期。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庸與梁羽生因為不願重復自己或別人而相繼封筆,古龍因飲酒傷身而英年早逝,只有溫瑞安以異軍突起的另類武俠苦苦支撐,為武俠小說的承前啟後做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竊以為四人之中金庸與梁羽生相似之處較多,可比性較強。溫瑞安雖然崇尚金庸,他的小說卻實在走的是古龍的路子,所以與古龍的可比性較強。
一、古龍的「義」與溫瑞安的「義」
在小說所頌揚的主題方面,古龍與溫瑞安是最接近的。兩人都全力刻劃物慾橫流的亂世中充滿俠骨仁心的英雄人物。歌頌他們身上所突現出來的「義」。包括「兄弟情義」、「朋友道義」、「江湖俠義」。但同中更有大異,古龍描寫的「義」常給我一種溫馨的感覺,有如冬夜裡的一盆火,溫暖如春;有如沙漠中的旅人看到的第一縷炊煙。看到楚留香與胡鐵花的過命的交情,想不感動都是很難的。我記得其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知道為什麼,只要有楚留香在身邊,胡鐵花就睡得特別安穩。個中原因自然是楚留香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獨特的「義」氣。人生中能有一個人不避艱辛為你扶危濟困的人,還有什麼事是辦不成的?
溫瑞安的「義」則給我一種激昂悲憤、血脈賁張的感覺。毀諾城一戰,息紅淚失去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家。多年的苦心經營頃刻毀於一旦,痛苦自然難免。痛苦之後擦乾眼淚,義無反顧。怎不叫人熱血沸騰?
二、古龍的推理與溫瑞安的偵破
古龍與溫瑞安兩個人走的都是武俠偵探的路子,但細觀之下,古龍更側重推理,而溫瑞安則側重於偵破本身。
古龍書中的案子一個連著一個,《陸小鳳傳奇》基本上是由六個案件構成的:青衣樓,綉花大盜,金鵬王朝之謎,紅鞋子組織(記不太清了),紫禁之戰實際上是講篡位的案子。《楚留香傳奇》則講了不下十個案件:《血海飄香》揭破石觀音的面目;《畫眉鳥》揭破的是擁翠山莊的離奇之謎;《新月傳奇》講的是一個關於刺殺的古老話題;《蘭花傳奇》揭破的是午夜蘭花殺手的真相……每一部書就是一個或者幾個案件。甚至小李飛刀也在破案,為了洗清自己的冤案破解梅花盜一案。但古龍極少描寫案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偵破的往往更側重於借主人公的口來展示推理過程,往往在主公推理完之後,令我們發出會心一笑,暗叫一聲:原來如此。其構思之精巧,只怕是無人能出其右。
溫瑞安的小說也是由一個一個的案子組成的《四大名捕》本就是捕快,以破案為職業。所以他們的偵破過程讀者清清楚楚。小到每一條線索的獲得,大到每一次交戰的勝利,無不完完全全地展現在眼前。他們一步血一步淚的破案過程往往更容易激起讀者的同仇敵愾之心。
三、溫瑞安的名捕與古龍的推理高手
在捕快形象的塑造方面,我以為溫瑞安的捕快更純粹一些。鐵手、無情、冷血、追命,他們是純粹的公門中人,行事作風常常遵循六扇門的規則辦事。在破案過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較多。這或多或少地削弱了他們作為武林正義代表的力量,但也唯其如此,鐵手為戚少商而憤然辭去公職的行為才更動人。
古龍的小說中基本不存在這種純粹的捕快。他的神探往往由絕頂聰明的江湖豪傑來代替,如楚留香、陸小鳳等,他們本身是自由人,只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臨時充當一下捕快,所以他們的行事上更多地是遵循江湖規則,偶而也使點小手段。他們與六扇門的人既有合作也有反對。
四、古龍的浪子英雄與溫瑞安的兩廣豪傑
古龍的書中,主人公幾乎清一色的酒色浪子。他們的身世來歷從來都是個謎。他們的武功彷彿也是與生俱來的。楚留香一出場時就是輕功天下第一;李尋歡那手令人聞風喪膽、例不虛發的飛刀絕技,隱約點明是得自《憐花寶鑒》,但這樣的說法顯然也是缺少足夠的證據的,王憐花曾修練沈天君的「天絕三式」倒是不假,但如此神乎其神的絕技絕怕也不是憑空能想像出來的;陸小鳳的「靈犀一指」只怕也沒有人能說清其來歷;西門吹雪的劍法究晚是誰教的……所有這一切,古龍都沒有明確交代。而且這些主人公的身世除了李尋歡有個籠統的交代之外,其餘幾人根本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彷彿天地初開他們就已經存在了。
溫瑞安的人物來歷相對來說比較明白,他們的武功來歷也有個明確的獲得過程。四大名捕的師父就是諸葛神侯,經過因材施教,四人分別練成一種絕技。《血河車》里的方歌吟,他的武功是在一步一步的磨練中慢慢精深的。
溫瑞安的主人公往往苦大仇深,身世堪憐。四大名捕便多是孤兒,方歌吟也是家逢劇變,一步步墮入苦海的。
五、古龍人物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與溫瑞安人物多帶偏激的人生態度
古龍喜用烘雲托月的手法來塑造人物,而且往往喜歡把三個最好的朋友湊在一起。比如《楚留香傳奇》中主要有楚留香、胡鐵花、姬冰雁三人,有句十分動人的話「雁蝶為雙翼,花香滿世間」。《陸小鳳傳奇》中則有陸小鳳、西門吹雪、花滿樓三人。《多情劍客無情劍》中也有李尋歡、阿飛、郭嵩陽他也勉強可算是李尋歡的忠誠朋友三人。
溫瑞安的人物要麼是同門兄弟不分主次,如四大名捕里的無情、鐵手、冷血、追命;《兩廣豪傑》;要麼就以其中一人為主角。如《血河車》里的方歌吟、《白衣方振眉》中的方振眉、《神相李布衣》中的李布衣。
古龍的人物大多瀟灑風流,笑對人生的種種挫折,體現出一種積極樂觀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楚留香是不用說了,胡鐵花整天嘻嘻哈哈,開心得不得了,姬冰雁雖說精明小氣了點也從來沒有見過他有絕望的時候。花滿樓是一個極端理想化的人物,他的眼睛瞎了,可是他對生活的感恩之心比任何人都強烈。一看到花滿樓靜靜地坐在窗前傾聽夕陽的凄美,心中就會湧起一股暖流,覺得人生能夠活著真是一種天大的福份。
溫瑞安的人物當中就我所看的幾部代表作來看,幾乎看不到花滿樓式的對生活充滿感恩之心的人物。也很少有風流不羈的人物。四大名捕是公門中人,四人都屬於比較嚴肅的人。兩廣豪傑中的人物因為本身的遭遇不公,對世事對世人持偏激態度的比較多。
六、古龍充滿哲理意味的跳躍短句與溫瑞安富有表現力的怪誕短句
在行文風格上,兩人都喜用短句(也許是稿費的關系)。但仔細比較也會發現其中實在是有太多的差異。
古龍的短句往往充滿哲理意味,盡管有時似是而非,而且他的語氣比較強烈,喜用只不過……、非但……豈非……之類的句式,仔細品味他的語言中竟然含有一種淡淡的詼諧。如「活下去,不但是一個人的權利,也是一個人的責任,沒有人有權殺死別人,也沒有人有權自己。」語氣之中不容置疑。
再如「寂寞豈不也是世界上最深的痛苦之一」等等,類似的句子在古龍的書中幾乎比比皆是。
溫瑞安在短句的行文上走得更遠。古龍至少還是一個一個十幾個字的句子,溫瑞安就變成了一個字或幾個字一句的形式。如
他退
往後退
很快地往後退
而且他的用詞更為險拔怪異,極善於在習以為常的語言中寫出一種特別的韻味來。如「一流一」、「一樓一」,「借你的頭一用」「刀叢里的詩,詩叢里的刀」、「讓我殺了你好嗎」等等。
說不盡的金古溫梁,留待各位有志者發揚光大了。
頓失所寄
作者:溫瑞安
敢愛敢恨求死得死!古龍很愛朋友,常召朋友來喝酒盡歡,朋友醉倒在他家裡,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涼。
一九八五年,古龍逝世的那個深夜裡,記者問我的感覺,我說:
「頓失所寄。」
也許是我語意含糊,或許編采人員認為此句無關宏旨,所以,在次日香港「明報」世界新聞頭版刊出金庸、倪匡和我對古龍粹然去世的看法時,訪談內容完整無缺,但並沒有記錄這一句話。
但這是實話。
由衷的話。
我認為這世上沒有人比我對古龍「愛」得更深。我在念初中二的時候,在馬來西亞,霹靂州的一個小山城:美羅阜,有幸且偶然在那小阜里唯一一家「半正規」的「聯友」書局裡,買到一冊一個騎著白馬走過一片綠柳紅袍俠客為封面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下半冊。從此,我就迷上了古龍。不錯,當時現代文學予我極大的吸引力,但不似古龍作品來得更致命。現代文學那種自憐、自負、自卑、自大而有自命不凡、自掘瘡疤、自以為是、自尋煩惱的特色。但,古龍作品裡都有,但卻寫得平易近人,深入人心,而且更沒有故弄玄虛、固步自封。在這之前,在這之後,我讀過無數、無算的武俠小說,但能使我不致待(呆)在純文學里執迷不悟、飲鳩自盡,而又保持以文學的精粹跟廣大讀者群眾同心相契的本色,古龍對我,確有育功。
我十六歲時在香港發表第一篇武俠小說:「追殺」,筆意格局,完全是因襲古龍的。我可以說自己十分鍾情於金庸的小說,但古龍絕對才是我武俠小說創作的「啟蒙老師」——當然他從來沒在實際上傳授我什麼,但在他的小說里,有的是發掘不完的寶藏。
一九七七年,在台北,「聯合報」的瘂弦給了我一通電話,要我跟古龍出席一個武俠小說的座談會。那是我第一次跟古龍會面。當時,我說了幾句客氣話,古龍馬上就說:「太謙虛就是虛偽了。」直至我在台北發生了「冤獄事件」之後,我聽「萬盛出版社」的負責人說,古龍特別向他要了全套我的書,而且看完。一九八七年,我回到台北,聽到古龍的至交們提起,古龍在生時說:「溫瑞安只要對武俠小說寫得再集中一些,運氣也再好上一些,那武俠小說以後就看他的了。」
古龍是浪子,浪子比較自由浪漫,也比較易受人誤解和鄙夷。他不像金庸。金庸是人稱「大俠」,而且也是鞏固的屹立於現實人間的「大豪」,舉足輕重。坦白說,在個性上,我甚愛古龍,因為他甚可愛。甚至可以說,連同在作品上,古龍也甚可恨,我常恨他的小說「落雨收柴」、「雷大雨小」或「千篇一律」。總之,古龍的可愛和可恨,乃因他就是性情中人,就連他的故事和文學,也一樣大情大性,一點也不虛偽而言,無疑也是可恨的。
他敢愛敢恨,求「死」得死。他再次因肝硬化而送醫院急救時,醫生力勸他戒酒,他的笑聲響徹整座醫院。他愛朋友,常召朋友來喝酒盡歡,朋友醉倒在他家裡,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涼。他怕寂寞,他重感情。常對著一棟空白的牆說話。這些都跟我性情一樣。我辦「綠州文社」、「天狼星書社」到「神州社」、「朋友工作室」、「自成一派合作社」,都是一種笑擁寂寞,緊握刀鋒的悲歌手勢而已。
沒有人可以象我那麼「愛」(或曰「恨」也無妨,反而古龍這種人絕不會介意。)古龍,因為迄今仍很少人、太少人,幾乎沒有人像我一般在他生前死後對現在武俠花了那麼多心血和心機。如果有人辦古龍特輯(另一位是政論家哈公)而沒有請我寫專文(就算沒有稿費可拿)紀念他,我都一定會「同他有仇」,因為我是古龍專家、古龍忠實讀者、古龍精神的接班人(至少在武俠小說上),所以,他死了,我一度:
頓失所寄
。愛他是因為他能超越別人,恨他是因為他難以超越,而他自己也一樣超越不過他自己所建立出來的規范,這點對真正懂得欣賞和發掘古龍的長處和缺點的我
㈡ 金庸武俠小說中共有幾個寶藏
《書劍恩仇錄》中有一個回部古城寶藏,寶藏藏寶圖藏在回部寶劍中,此劍有雙層劍鞘,第二層劍鞘也是利刃。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中有闖王寶藏,當年闖王兵敗在即,他派心腹侍衛飛天狐狸將寶藏藏在關外玉筆峰,這筆寶藏引發闖王四大侍衛胡苗范田及其後人百餘年恩怨
《連城訣》中也有一個大寶藏,當年北魏皇帝將寶藏藏在金陵城南天寧寺中,寶藏密碼則藏在連城訣中。為了這筆寶藏,演出了一幕幕人生丑劇。最後寶藏大白於天下卻是誰也拿不走
《白馬嘯西風》中的寶藏則有點黑色幽默,傳言大漠中有古代高昌王國遺留下的寶藏。小說一開場就描繪主人公李文秀幼年目睹父母慘遭為奪寶藏的土匪殺害,最後才知道所謂寶藏不過是古代高昌人封存的大唐王朝對其強制漢化的文化工具——書籍和筆墨紙硯等。
《鹿鼎記》中的寶藏是所謂的滿清龍脈,當年滿清入關後滿清貴族怕不能在中原站穩腳跟,將大量寶藏藏於關外鹿鼎山。而寶藏的藏寶圖則切碎洗亂後藏在八本四十二章經中。由八旗旗主每人保管一本。
《碧血劍》中的寶藏是當年朱棣篡位後,建文帝為圖復國留下的寶藏。寶藏藏寶圖後被五毒教所得。與金蛇劍、金蛇錐列為五毒教鎮教三寶。後被金蛇郎君夏雪宜盜走。再後來被主人公袁承志獲得,袁承志與夏青青一起將寶藏取出送給闖王作軍餉了。
以上寶藏是真金白銀,或者說傳說中是真金白銀的寶藏,另外還有一些抽象的寶藏,如神兵利器武功秘籍。這些基本上每部小說都有。比如《天龍八部》中琅繯仙境、少林寺藏經閣,《射鵰英雄傳》中的九陰真經、武穆遺書,《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劍譜,《神鵰俠侶》中的古墓派武功、劍冢,《俠客行》中的俠客島石壁武功,《倚天屠龍記》中的倚天劍屠龍刀《鴛鴦刀》中的鴛鴦刀
㈢ 古龍小說中哪些地點藏有秘籍啊像五絕神功這種。
千拳秘譜
武林奇人青虛子所著武學秘籍,收錄天下各門各派的絕技,並繪有示範圖式和詳細批註。青虛子在扉頁題詞道:「青拳秘譜,天下奇技,融匯一貫,強敵者稀。藏芥子乎須彌,隅至窮於詭譎,存一心而千幻其掌,可瞬息以應千萬變,乃為是書之最也。」少俠荀彥隆在一山洞中療傷時偶然發現此書,習練後功力大增。(見古龍《鈴玉盟》)
憐花寶鑒
武林高手王憐花所著武功心法,還包括下毒術、易容術、苗人放蠱術、波斯懾心術等,內容廣泛。他在歸隱前將此書交給林詩音,希望林的意中人李尋歡他日為自己找一個天資高、心術正的衣缽傳人。林詩音怕李尋歡所學武功越多招致越多的麻煩,將此書隱而未宣,後傳給兒子龍小雲,助其恢復武功。龍小雲之父龍嘯雲送此書給金錢幫幫主上官金虹,想以此救李尋歡一命,卻在金錢幫總舵門口被殺,此書也隨他的屍身被草草埋葬。(見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
毒經
武林奇人毒君金一鵬所著,被當時奇俠辛捷得到後,又悟出許多施毒妙方附在後面,使《毒經》更加豐富。辛捷晚年將之埋在五華山一秘谷中,後被無影人丁令無意間得到,從而造就了後代又一個女魔頭。(見古龍《游俠錄》)
菩提心影錄
又名《少林五絕相剋論證》,少林寺前輩高人菩提上人所著武籍。百步神拳、大力金剛掌、般若掌、菩提劍法和渡航指本為少林絕藝,號稱「少林五絕」,從不傳與外人,甚至寺內僧侶亦不容一人同時修習二藝。但江湖上新近出現的奉天會中高手卻同時兼擅五絕少林方仗發現五絕秘籍曾經被人盜走使用過。為了查出內部叛逆,方丈特請楚留香協助,並將《菩提心影錄》相贈。此書剖析五絕殺傷原理、論證五絕相剋之道,並有克制五絕的「彈指神通」功的修習之法。楚留香靠彈指神通,在與奉天會「聖君」決斗時一度占據上風。(見古龍《假面傳奇》)
閻王債冊
朱媚所錄的武林丑聞秘籍。銷魂宮主朱媚美艷艷倫,精通媚功,其前半生閱人無數,而男人們在床上是最難保持秘密的時候。因此,朱媚輾轉自很多人口中聽到很多極重大的秘密,並且將這些秘密全部寫在一本帳簿上,這就是《閻王債冊》。朱媚是個很聰明的人,對每件事的價值都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她一直將帳簿藏著,要等它價值最高時再來使用。
由於朱媚後來動了真情,愛上了東方美玉,二人歸隱偏遠的李渡鎮,過著平民生活,《閻王債冊》一直也未派上用場,直到朱媚被東方美玉害死。
假冒的俞放鶴為了操縱武林,急於搞到《閻王債冊》以要挾那些成名人物為已所用。他施詭計將李家棧夷為平地,深挖三尺,均未有所得,相反,俞佩玉卻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閻王債冊》,並利用它向那武林敗類發起沖擊。(見古龍《名劍風流》)
㈣ 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小說有哪些寶藏
庸小說將尋寶母題以豐富多重的面目呈現在讀者面前,因襲中有創新,他以其生花妙筆,為讀者創造出一個妙趣橫生的武俠世界。為探求金庸小說尋寶母題的普遍性規律及創新之處,用表格概括如下:
藏寶地點
寶物名稱 奪寶(得寶)方式 奪寶(得寶)結果 出處 主要回數
山中 玉筆鋒山洞 闖王寶藏 武功 洞口被堵,無一生還 雪山飛狐
10回
沙漠石山 高昌迷宮寶藏 武功 迷宮中沒有寶藏 白馬嘯西風 369-386
鹿鼎山 清朝龍脈和寶藏
武功、詭計 保存寶藏未挖掘 鹿鼎記 34回
華山石洞 《金蛇秘籍》 機緣得寶 煉就神功,匡扶正義 碧血劍
3回
鐵掌山指峰山洞 《武穆遺書》 武功、計謀 習得兵法,匡扶正義 射鵰英雄傳 28回
墓中 胡一刀墓前
冷月寶刀 機緣得寶 救胡斐性命 飛狐外傳 20回
古墓中 《九陰真經》 機緣得寶 救小龍女性命 神鵰俠侶
7回
佛像 天寧寺佛像 珠寶價值連城 武功詭計 奪寶之人中毒而死 連城訣 12回
動物體內 猿猴肚中
《九陽真經》 機緣得寶 救無忌性命,煉就神功 倚天屠龍記 16回
衣上 袈裟上 《避邪劍劍譜》 武功詭計 自宮煉功,喪心病狂 笑傲江湖
7回
兵器中 倚天劍、屠龍刀內 《九陰真經》 詭計 煉就陰狠武功,迷失本性 倚天屠龍記 31回
古龍,梁羽生,我不熟悉,我只對金庸感興趣》望能採納!有關金庸的問題不懂得可以開問我,
㈤ 《連城訣》中的「大寶藏的秘訣」都是哪幾首詩里的
具體介紹:
1963年的《連城訣》,是金庸的一部力作。書中的「連城訣」是指找尋梁元帝大寶藏的秘訣,是一組數字,對應《唐詩選輯》中36首詩句的一個字。把這些字連起來,就能得知寶藏的秘決。
連城劍法就是唐詩劍法,首先唐詩劍法在文中描述為每個招式用一句唐詩來表示,一整首詩便是一系列劍法動作的套路組合,共三十六首唐詩三十六路劍法套路。而從它的傳承來看,可以分為梅念生傳授萬振山,言達平和戚長發三個徒弟,以及萬振山傳授萬門八大弟子,還有戚長發傳授狄雲(躺屍劍法)。
因此,在文中並沒有交代具體是那幾首詩。
㈥ 武俠小說中的寶物【前往不要金庸和古龍的】
傷心小箭、驚艷一槍、溫柔一刀 、紅袖刀(溫瑞安的
千年蛟皮手套、伏魔金劍、顯鋒劍、昊天錘、諸葛連弩、方天畫戟、青龍偃月刀、寒冰劍、雌雄雙股劍、丈八蛇矛、麒麟弓、貫石斧( 三國殺 ==
飛石皇、滿天花雨、暴雨梨花針、觀音有淚、鎖命針、鎖命針、含沙射影 、佛怒唐蓮、峨眉刺(暗器
㈦ 古龍武俠小說裡面,都有哪些未解之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古龍先生的武俠,情節跌宕起伏,詭譎難測,奇思構想,巧妙絕倫,而其中也藏著很多令人著迷的未解之謎。今天就跟大家談談古龍武俠小說里的五大未解之謎。
第五大未解之謎:阿飛的身世
這應該是縈繞在心頭多年的謎題,這個武林中四百年來,最大的跨省,跨區域的連鎖經營幫會,其背後的主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青龍會擁有三百六十五處分舵,又從屬於十二分堂,兼有青龍十二煞作護法。
有朋友從李白的詩被化用為切入點: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認為龍頭老大就是白玉京。還有人人認為龍五也是極有可能的,甚至有人從所謂的未發表的古龍文字中,得到葉開是背後BOSS的驚天結論。
㈧ 古龍武俠小說裡面的名劍、名刀或者其他有名的兵器!!!
絕代雙驕-碧血照丹青
一把黑綠色的短劍,劍長一尺七寸,驟看似乎沒有什麼光澤,但若多看兩眼,便會覺得劍氣森森,逼人眉睫,連眼睛都難睜開。
「碧血照丹青」是一把上古神劍。據說自古以來,所有神兵利器在冶造時,都要以活人的血來祭劍之後,才能鑄成,還有些人竟不惜以身殉劍,因此自干將莫邪始,每一柄寶劍的歷史,必定有一段凄惻動人的故事。尋常的寶劍,只需一人鮮血祭之便可鑄成,但這柄「碧血照丹青」,鑄劍師的妻子兒女徒弟幾個都相繼以身殉劍,卻都沒用,鑄劍師悲憤之下,自己也挺身躍入爐中,隨後爐火竟立刻轉青,又燃燒了兩日後,一個過路的道人將劍鑄成。先前那鑄劍師在躍入爐中時,曾賭了個惡咒,說此劍若能出爐,以後見到此劍的人,必將死於此劍之下,果然,在「碧血照丹青」出爐的一剎間,天地俱為之變色,一聲霹靂震倒,竟恰巧跌到這把劍上,於是就作了這柄劍出世後的第一個犧牲品。
「碧血照丹青」的所有者、移花宮邀月宮主視之逾拱璧,後來卻在魏無牙的老鼠洞把這柄神兵交給了徒弟花無缺,以便讓他殺死他自己的孿生兄弟江小魚,造成一幕人間悲劇。在江小魚的精心籌劃下,邀月宮主的陰謀最終沒有得逞。
英雄無淚-淚痕劍
一代傑出劍俠蕭大師所鑄的一柄天下無雙的寶劍。此劍劍背上有一道痕跡,看上去有如淚痕。據傳,此便出爐時,神鬼共忌,劍上顯現出一種無法可解的凶兆,不但出鞘必飲人血,蕭大師身邊最親近的一個人也將作為其祭禮。蕭大師見此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淚水,滴落在劍上,化做了淚痕,故名淚痕劍。
七種武器-靈蛇劍-靈空劍
靈蛇劍,其形又細又長,能藏於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閃現,顫動如靈蛇,因而得名。此劍遇微風則會不停抖顫,讓敵手看不出其劍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連劍光的顏色都彷彿在變,有時變赤,有時變青。高手有用之,靈如青竹,毒如赤練,七步斷魂,生命不見。
靈空劍,神兵利器,由鑄劍大師邵空子煉成,未幾邵大師請一名宿相此寶劍,那名宿卻認為是一柄凶劍,劍身上光紋四射如火,主大凶,佩帶都必定招致不詳,甚至會有家破人亡之禍。善良的邵大師立刻就將靈空劍毀了,再用殘劍的余鐵煉成一柄其薄如紙的薄刀,後來神劍應無物以一本劍譜將之換走,又傳給了他的愛徒世襲一等侯狄青麟,狄青鱗曾以之殺害河朔大俠萬君武,由於又薄又快,殺人後竟不見血跡。
多情劍客無情劍-奪情劍
一代劍豪狄武子的兵器。狄武子愛劍成痴,孤傲絕世,直到中年時才愛上一位姑娘。不料就在他倆成親前夕,姑娘卻和他的好友神刀彭瓊幽會。狄武子傷心之際,一劍殺了彭瓊,從此以劍為伴,以劍為命,再也不談婚娶之事。他的劍因而稱為「奪情劍」。
吸血蛾-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
那一劍的風情-怒劍
傳說中的名劍。當年邵空子鑄罷離別鉤和溫柔刀後,將殘鐵熔合,又加上太行山最悲壯那一役的烈士熱血,鑄成了怒劍。怒劍初成,劍身上的光紋亂如蠶絲,劍尖上光紋四射如火;天地鬼神皆怒,蒼穹雷聲怒吼,春雨提前半月來臨,故怒劍又名春怒。邵空子見狀,認為此劍帶有戾氣,是不祥之物,於是以身相殉,劍亦不知所終。後來,一位神秘老人指點楊錚,在自己的心時在發現了怒劍,最終以赤手空拳戰勝了執有溫柔刀和離別鉤的狄青麟。
湘妃劍-琥珀神劍
海內第一奇人屠龍仙子所制的奇異兵器,臉身赤紅,並發出紅色劍芒,由於劍鞘中襯有一層貓皮,與琥珀磨擦而生電,再以內力將「電」保留在劍身上不使發散,與人交戰時對手勢必觸電,無法把持自身的兵器,從而克敵制勝。此劍屠龍仙子傳給愛徒毛文琪,所向披靡,但仇恕無意間以竹劍對陣,電力受阻,遂擊敗毛文琪。查琥珀為非金屬物質,磨擦雖可生電,但性極脆無法單獨制劍,亦未聞能將之與鋼鐵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