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武俠小說
① 傳統武俠小說
雁飛殘月天;多情浪子痴情俠;驚濤浮雲錄;大唐行鏢;昆侖;滄海;邪神門徒
上古神蟲;
② 推薦幾本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
《異世補天錄》文
混亂沒落的現代異世界,一個年輕人運用尖端科學,開創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武道、修仙之路。
遇神殺神,何人能擋?
妙手補天,勘破時空。
《血魅之情殤難囚》文
/
亂異
本書正式改名為《血魅之情殤難囚》,將為大家展現三界之中,六道之內,最扭曲的、最絕望的、最凄美的愛情糾纏游戲。
《仗劍之天霜冷劍》
天霜冷劍,一把裹著黑布的神秘寶劍!
林軒,五年前的林小辰,一個隱藏著巨大秘密的男子.一個殺人如麻,卻又不輕易出手的劍客!一個表面無情,內心多情的浪子!一個冷漠似冰的天下第一幫派的幫主!
紫竹,火雲雪,林軒生命中的兩個女子.
一個是從小青梅竹馬的師妹,在他的心中有刻骨銘心的記憶,紫竹,他一生無法忘懷的女子,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五年後,他們還會有怎樣的故事?
一個是清麗無雙的魔門大小姐,一個擁有純真笑容和美好心地的女子,一個可以為了林軒不顧一切的人,五年來,一段段故事,她和林軒會怎樣呢?
人心叵測,世間險惡,人命最賤,要如何活下去?
林軒將何去何從?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真正的義氣又是什麼?
仗劍江湖---古龍的世界!
血雨腥風---金庸的世界!
俠骨柔情---天霜冷劍楓的世界!
請和我一起,和這個少年一起,感受江湖,仗劍江湖!
正義與真情是無敵,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天霜冷劍,指向黑暗,追求光明與正義!
《書劍奇俠傳《神猿俠侶》》
它是一朵浪花,不會永遠貯留浪濤的澎湃,它是一朵小花,也許等不到春風的拂來,它是一顆塵埃,反射不出太多的光彩,也許,當你要遺忘的時候,才會想起它的精彩……
《異獸仙俠》文
/
運河之都
歷經磨難的俠男靚女,巧得無字天書,練成絕世奇功,在除魔衛道地艱難拼搏中,機緣巧合,因禍得福,進化成了准仙類。
《雕畫雙嬌
(水滸外傳)》文
/
家奴
一
篇重寫水滸英雄的小說,一篇讓英雄回歸真實的小說,一篇探險的小說,一篇有關愛情的小說,故事承接《東雕西畫英雄傳》,發生於宋朝,是家奴新近正在創作的
武俠小說,主人公鄒小星吃將在小說里展示神功,為國家分憂,分百姓謀利,與奸臣斗,與邪惡斗,與江湖敗類斗,創建了梁山派,卻讓宋江竊取了幫主之位,他是
一個悲情英雄,又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富有理想主義的人物,他隱居山野,卻耐不了寂寞,重出江湖,又敗的一塌糊塗,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亂臣賊
子,他在江湖中孤獨的行走,又帶出了威振江湖的小英雄岳飛,讓其成為一代抗金名將,而後他又沉迷於愛情,日日不思進取,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讓名俠北食和
東雕賞識,然後遊走江湖。
紅袖添香小說網
③ 請詳細的介紹一下武俠小說
非正統文化下的精神文化----淺淡中國現代武俠文化
我一直都認為武俠是一種文化,是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正統和非正統之分,而武俠文化正是這種非正統文化下的一個支流.我說這話,有人要提出異議,同樣是文化,為何要提出正統和非正統之分?其原因有三:
一,正統文化有被社會大眾,尤其是知識界所廣泛接受的現實性,非正統文化沒有.
二,正統文化所挖掘的深刻內涵,反映著人文社會中固有的生活底蘊與物質意義,非正統文化缺少這種功能.
三,正統文化具有寶貴的研究價值,從正統文化摸索出的生活規律,可以作為考察某個民族在自身發展與延續過程中的行為作標與人格尺度.非正統文化不具有這種價值.
因此,如果想要文化在人文的天平上尋找到一個平衡點,那麼就要在文化拼盤的另一端,放上等量級的砝碼,這個砝碼就是民族文化的人為區分.只有人為的區分了文化的正統與非正統性,才有可能對某些特有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思想解構,這里,我們只說非正統文化下的一種精神文化----武俠文化.
武俠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後世的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形勢.其發展歷程從中國歷史的角度來看,並非源遠流長.最早追溯的年代應該是明朝時期的<水滸傳>,它是第一個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白話小說,效早的在文學舞台上,灌輸了"武"與"俠"的概念.雖然這種"武"與"俠"在精神力度上與後世形成的武俠形勢還存在著模糊的界限,但是它為後世武俠小說的開創卻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並且成為<昆侖奴><聶隱娘><兒女英雄傳>等具有現代武俠小說文化雛形的開創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可以說,武俠文化前期的發展,順應的是一種歷史潮流.因為一門文學的進步,總需要後世作者的不斷完善和創新,使文化在宏觀上形成某種延續態勢.然而人類數千年文明所積累下的劣根性人本位,總是不斷地把一種新生事物應用於功利性的目地,雖然它間接的剌激了這種事物的迅速發展,卻也同進給事物的同類性周邊環境帶來了混亂和負面影響.
首先,開創現代武俠小說先河的,首推文學大師梁羽生.據說,梁羽生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的由來,竟是二個"門派"的"掌門人"因為"門戶"之見在澳門的一場比武.而且據說這場比武三拳二腳之後,便以一派"掌門"將另一派掌門擊倒在地而宣告結束.然而,這件事卻剌激了梁羽生所在報社的編輯,這位編輯親眼目睹了社會大眾對這場比武追逐的狂熱性,認為如果寫出這樣的故事,一定可以吸引眾多讀者,為報社帶來豐厚的物質利益.因此他把這項重任交給了梁羽生,梁羽生本人也熱衷於新式文學的開創,於是現代武俠文化的第一部著作<龍虎鬥京華>便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了.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也是一種奇想,但是功利性的目的最終卻促進了一種獨特文化的開創和延續,這不得不說是文化發達的成果,也是人類文明的悲哀.
現代武俠小說因為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而迅速走紅,但是真正使武俠文化遍地開花,並且人氣指數迅速升高的,還是九十年代中期,金庸走進"俠壇"的那一段時期.二大"掌門"在澳門的比武,同樣剌激了身為梁羽生同事的金庸.因此,三十幾歲的金庸在經過幾年的准備之後,也"全副武裝"的在"俠壇"開創自己的領地,並且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讀者群.金庸的前幾部小說並不特別出眾,但是從<射鵰英雄傳>開始,金氏就已經在"俠壇"上獨領風騷.並且很快成長為武俠文學的重量級大師.他的名氣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今天.據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由此可見,金庸武俠小說在普通中國人心中的影響是何其的深廣.
從文化的角度看,梁羽生與金庸的武俠小說雖然受到了社會大眾的普遍歡迎,以現代武俠小說的開創者之名播於文化界,但其文學形勢上仍然未與明朝後的白話傳統文學脫鉤,字里行間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傳統文化的遺留.但是,它更注重了"武"與"俠"的渲染.在武打動作與招式刻畫上,真正達到了現代人公認的武俠作業的成熟.
武俠文化是不斷發展的.最初開創空間的無限廣闊,吸引了眾多熱衷此道的俠迷,也培養了一大批武俠寫手.以古龍為代表的另一武俠派別開始成形,並且迅速壯大.古龍的武俠小說,據某些武俠研究者稱,是繼承了西方文學的一些優良因素,但我個人更熱衷於說他是在傳統武俠風格上達到了某種創新和突破.毫無疑問,古龍的武俠小說已經在傳統文學上脫胎換骨,他的風格無論在語言文字上還是在結構形勢上,都與成熟流利的白話正統文學劃上等號.這完全可以說成是用正統文學的一些文學樣式來創造性的發展非正統文學下的新式文學.比如古龍小說的語言文字趨近散文化,情節構成有推理化傾向等,這些都是古龍武俠小說的突破性亮點.因此,可以這樣說,古龍小說在武俠文學上另外開創了一個變數,他是這個變數的領頭羊,並且帶動了後世許多武俠作家和寫手來效仿這頭領頭羊,把武俠文化推向另一個高潮.
武俠小說的接力棒傳到了溫瑞安手中,已經無法再達到另一種高潮性突破.其原因有歷史因素(白話文的發展已經牢牢定位),也有現實因素(武俠作家層出不窮,各種文學樣式過渡泛濫,使其不能再在武俠文學形勢上尋找新的定義域),更有武俠文學自身的局限性因素(武俠文化畢竟是非正統文化下的支流,與正統文化的廣大與深厚無法相提並論).因而,縱觀溫瑞安的武俠小說,只能說是在古龍的基礎上把散文化,推理化更加深入一些,甚至把武打細節(無論是傳統的還是非傳統的)渲染得更加神乎其技(像神州奇俠系列中屈寒山的劍,我就不明白他身上怎麼藏著那麼多劍?木劍,鐵劍,,,什麼劍都有,這可能嗎?)不過,溫氏武俠文學個性上還是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不然他就不會擁有那麼多的讀者群.我個人最佩服他小說中的奇特情節與想像力度,像<四大名捕>系列中的"碎夢刀".那把刀的來歷,特性等等都是一個個吸引人的迷底.有人說,溫氏是繼承了金,古兩大家的優點,這個說法我倒是不敢苟同.這里我只說出自己的意見,至於詳細原因,我暫時持保留態度.
古,溫武俠小說是繼梁,金武俠小說之後的另一種形勢,這是武俠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完善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當然,這種結果並不局限於這一種形勢,它還會生成許多其它形勢的變種(像多以頑童為主角的李涼小說).我個人認為,古龍小說最大的特點是脫略了歷史范疇的局限,使武俠小說的情節構造變得隨心所欲.溫瑞安雖然沒有完全脫略歷史,但是其小說中所極力渲染的血腥和暴力,卻非常符合當代青少年的某些激進心理.他們成為溫氏小說讀者中的最重要一群.
武俠到了黃易的手裡,已經看不到什麼武俠味兒了.我一直都認為他寫的不是武俠,也不應該排列在武俠作家之列,如果說他是想借用玄幻的手法在武俠作品上尋找突破,那麼我只能遺憾的說,他走錯路了,這直接倒至他與武俠大家的招牌越離越遠,但是與玄幻大家的牌子卻越靠越近,最終一舉成名.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一廂情願的看法.
現代武俠文學從梁金起始,直至古溫為止,這段發展歷程基本上是呈弧線走向.也就是說,從起點到高潮這段函數圖像基本上繪制完畢.從這段圖像的尾部再繼續向下,就開始逐漸彎曲,反映到文化現實中,就是武俠文化的下坡路已經在高潮迭起的巔峰時刻完成了對自身走向的整體搭建,這種趨勢具有多種原因:一種是我前面所說的三種因素(歷史因素,現實因素,武俠文學自身的局限性因素).二也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功利性,也就是說,許多在文學市場上毫無作為的失意文人以寫武俠為職業,它們出於對自身生存需要的考慮,不再注重武俠文學的質量,一批批為"文化消費"而消費的抵擋作品層出不窮,量多而質差,至使大量讀者對武俠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另外還有社會因素(比如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品位的增高,追逐正統文學的趨向強化等等),這些都形成了對武俠文化大負荷擠壓.
縱觀武俠文化的發展,大至就經歷了以梁金古溫四大家爭鳴的局勢.分析和解構這四大家的文學動態與寫作手法可以看到武俠文化在當今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盡管這種發展不容樂觀),如何繼續開拓文化視野和挑起武俠文學大梁,已成為武俠文化能否保持獨立格局的當務之急.武俠文化不是正統文化,但它卻是填補人們業餘生活的精神食糧.怎麼利用好和調理好這份精神食糧,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仍然是寫手們不段追求和思考的文學主題.在本篇里,不再過多評論.
④ 傳統武俠小說推薦
老一輩的經典武俠除了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家的作品外,我想推薦一位沒趕上好時期的已故武俠作家——「司馬翎」(他也曾以吳樓居士、天心月為筆名),他的作品頗值得一看。其作品有:《關洛風雲錄》(成名作);
《聖劍飛霜》、《飲馬黃河》、《劍海鷹揚》、《丹鳳針》、《血羽檄》、《浩盪江湖》(這些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很鮮明,而且大部分都由好幾個疑案構成,可能是武俠與推理結合的先聲了吧)
《檀車俠影》、《玉鉤斜》、《帝疆爭雄記》、《纖手馭龍》(這些可以算是全盛時期的作品了吧,寫作技巧更為圓熟了,可以說集合了之前的所有優點)
個人覺得看司馬翎的小說可以感受其深刻的內涵,文字清新,人物形象生動豐滿;尤其喜歡塑造「智慧型」女俠,總體上將鬥智提升到與武功並駕齊驅的地位甚至更甚一籌~
好啦,下面給樓主介紹本人看過的新武俠中比較有好感的吧~
鳳歌:《昆侖》、《滄海》(鳳歌的作品強力推薦)——新傳統派
盛顏:《三京畫本》、《連城脆》、《寒鴉劫》(盛顏的作品大氣、暢意,「金堅玉潤,鶴骨龍筋,膏液內足」,用東坡形容沉香的話來形容盛顏的文字,恰如其分。 )——新傳統派
小椴:《長安古意》系列、《杯雪》(《亂世英雄傳》)、《洛陽女兒行》、《青絲井的傳說》、《隙中駒》、《刺》、《開唐教坊》、《石榴記》、《弓簫緣》、《江湖墟》(小椴的作品很精緻,值得回味再三的那種)——新傳統派
江南:《春風柳上原》、《瀚海龍吟》、《烈火焚琴》、《此間的少年》(江南的作品悠揚間給人深沉老練之感,孤獨中盡顯滄海橫流)——新傳統派
紅豬俠:《慶熹記事》、《破城錐》、《風火流星錘》、《白帝城》(紅豬俠的作品總愛現實與虛擬交替,讓人驚艷卻又生出無邊惆悵)——紅顏流
李亮:《傀儡戲》、《妖殺》、《浴火窮途》、《反骨仔》、《魔教東來》(李亮的小說,文章的打鬥很有氣勢,整體結構也別具心裁、人物形象也很分明)——武學科技派、武俠智慧派
時未寒:《碎空刀》、《偷天換日》、《絕頂》、《釵頭鳳》(時未寒文筆不俗,有溫瑞安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的行文風格,文思如天馬行空,行文跌宕,常有神來之筆、意外之變,令人引以為奇)——新傳統派
滄月:《雪滿天山》、《鏡》系列、《聽雪樓》系列、《碧城》、《七夜雪》、《荒原雪》、《劍歌》、《東風破》、《墨香》、《夜船吹笛女瀟瀟》、《指間砂》(滄月還是比較出名的吧,不介紹了)——仙俠流
步非煙:《武林客棧》、《紫詔天音》、《海之妖》、《天劍倫》、《蜀道聞鈴》(步非煙的小說偏玄幻,一貫追求神秘與超越的審美趣向,偶爾看看還是蠻有新鮮感的)——紅顏流、仙俠流
麗端:《逝水殘歌》、《啼血無痕》、《神殤》系列、《鳳簫絕唱》(理由近步非煙,換換口味可看)——仙俠流、紅顏流
沈瓔瓔:《攬月妖姬》、《金縷曲》、《逝雷》(沈瓔瓔的作品情節並不復雜,但是切入點的安排和敘述角度的轉換很是出彩)——仙俠流
香蝶:《涼秋》、《煙波江南》、《白雲蒼狗謠》、《緋門紀事》、《鍾馗嫁妹》(香蝶的筆,是種古怪的材料,它具有可怕的滲透性。就像最可怕的毒葯是無色無味一樣,它也是無聲無息的。它沒有壓迫性,沒有目的性,它不想讓你怎麼樣,它不想帶你去哪裡。)——紅顏流
蕭拂:《隋侯珠》、《哪怕滄海變成桑田》、《紅顏禍水》、《梨花槍》、《梅花妝》、《漠上行》、《地老天荒》(蕭拂行文,少有兒女婉曲之態,多有金鐵鏗鏘之聲。文章雖少,但多為精品。竊以為,她寫男子的筆力勝於女子)——紅顏流
慕容無言:《唐門後傳》、《慕容世家》系列、《埋伏》、《解語花》、《今風細雨江湖》(在武俠寫手當中,慕容無言的特色在於創新求變,創新在大膽地將武俠江湖置於現代背景下,從而給人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感覺)——現代派
⑤ 我對武俠小說的看法
看武俠小說是一種享受,感覺自己身臨其境的處在那個江湖,完全跟現代的社會脫離,可以暫時忘掉身邊的煩惱。很佩服那些寫武俠小說的作者,他們的思想境界應該跟平常人完全不同吧。
⑥ 幫我推薦一些武俠小說
仙俠類的: <誅仙>(蕭鼎) <搜神記>(樹下野狐)
傳統結合現代思想類;<昆侖>(鳳歌) <滄海>(鳳歌)
類歷史類:<英雄志>(孫曉) <隆慶天下>(孫曉)
神奇類:時未寒的"明將軍系列"像<碎空刀><偷天弓><換日箭><絕頂>
http://hi..com/sworderman
⑦ 比較好看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說起武俠小說,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庸和古龍。金庸和古龍確實經典,但是在他們之外,也有很多的經典著作等待我們去閱讀,今天稍微舉幾個例子。
卧虎藏龍
作者王度廬。因為導演李安將此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卧虎藏龍》而使這本小說名聲大噪。故事的主角是玉嬌龍,她武功高超,在新疆偶遇沙漠大盜羅小虎,與之相惜相愛。回到京城之後,玉嬌龍為了維護家庭的聲譽,不得不嫁給魯翰林,但又始終與羅小虎割不斷情絲。最後玉嬌龍假裝跳崖殉母,離家出走。玉嬌龍與羅小虎相見後,悲喜交加,但又不願作盜婦。翌晨,玉嬌龍悄然離去,孤劍單騎走大漠。在那麼多的女性之中,玉嬌龍是最特殊的一個,她叛逆,沒有完全依附男人,在女性覺醒意識的層面已經超過了金庸和古龍。
⑧ 大家說說對武俠小說的看法
不好意思,在下愚見。曾經的演講稿
我對武俠小的興趣不僅在讀,也在寫。我寫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娛樂自己,藉此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並不想發表。
目前武俠小說界相繼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青年作家,繼古龍、金庸、梁羽生之後,陳青雲、諸葛青雲、卧龍生、雲中嶽、柳殘陽、秋無痕等人又名聲鵲起,為繁榮武俠小說創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為什麼這些武俠小說作家都是香港的,唯獨沒有一個大陸的呢?是大陸沒有武俠小說創作的人才嗎?不是,絕不是。
那又是為什麼?是因為大陸沒有培養這些人材茁壯成長的土壤。
武俠小說同中國武術一樣,發源於中國,是中國文化寶庫的一件瑰寶。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描寫的是中國人、中國事、中國武功,但為什麼作者不是我們中國大陸人,而是香港或台灣人呢?為此我深感難過,這實在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空前絕後的缺憾!盡管香港人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但畢竟不能代替大陸人。
和千千萬萬人一樣,我也期待著能有一天,武俠小說也能做為一件文化珍品登上大雅之堂,得到正名。可惜到目前為止,武俠小說非但不能被文學界所承認,甚至一再被打入冷宮,深受正統文學作家的攻擊和排斥。那些一邊提倡文學即「人學」的正人君子,另一邊卻著書立說怒斥真正「人學」作品的武俠小說,不知他們是居心何在?
當然,武俠小說大量出版,其中精品並不多,似古龍、金庸、梁羽生這類好作品很少,大多都是濫竽充數之品,但不能因此就把武俠小說一棍子打倒,把它貶得一文不值。雖然這些小說內容大多都是作者虛構的,這一點作者並不否認,但做為「成人的童話」角度來看待它,我強烈呼籲社會上能給予它一席之地。
我不提倡禁慾主義,因為它在中國現代社會已經完全不實際,有的東西越禁止越使人產生一種神秘感和強烈好奇心,越容易促使人去一破禁區、一觀究竟;若是不禁止反而沒有人去注意它,這就是人的逆反心理。性慾本就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沒有什麼神秘色彩,它也不是一種毒葯,關鍵在於人們如何去把握。世上也本就沒有任何一種東西可以一口斷定是有益還是有害,關鍵在於多少。酒少飲可舒筋活血,多貪則亂人心性;欲寡可使人松馳、安定,縱欲則損傷身體;鹵水葯人,卻能點豆腐,快刀能殺人,但用在手術台上卻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酒色財氣是貫穿人生始終的主題,用不著去極力迴避,盡管有大多數人表面不肯承認。
我也同樣不提倡佔用大量篇幅、花費大量筆墨去描寫激烈的武打場面。因為武俠小說不是國術指導,也不是武術理論雜談,更不是用來教人如何去打人殺人的,只不過是用來烘托氣氛,刻畫人物。小說作家並不一定都鑽研過武術,也不可能是武術家,他所寫出的招式,往往連他自己也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動作,甚至武功中根本不存在這一動作,而是他隨便找幾個字湊上去的。所以用這么大的篇幅去描寫不現實的武打場面,是不是有些「畫蛇添足」?我很贊同古龍的觀點,武打場面不一定是打,而是製造氛圍。
另外在情節的變化、人物的形象上,最大的問題是不能突出舊格局。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武俠小說已出版發行不下幾千部,同樣的情節變化、同樣的人物形象,已描寫過許多次了,這樣讀者再看,就不會再感興趣,而且一看開頭就知道結尾。最凶惡的人就是大俠客,最善良的女人就是「女魔頭」,詐死、易容、毒葯,金錢、勢力、復仇,已不應是武俠小說再出現的內容,否則就很難發展。
要想創新,就得改變方式。去刻畫人的心理活動、情感的變化、性格的沖突,只有人性,才是武俠小說描寫的焦點。因為人性之復雜,遠在任何一種武功之上。人無完人,人性也沒有完美,只有接近現實,才能有發展、有創新。武俠小說已不再是單純的武功決斗、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作為「成人的童話」也不適應現代讀者的需要。把現代的生活情感、人類幻想,用古代的武俠小說表現出來,用富有幽默的語言、哲理的詞彙反映出來,注入現代人的思想,豈不又把它推進了一大步?讓它在新派武俠小說的現有階段再進入一個全新里程。香港的古龍先生在這方面就已做出了很好榜樣。
世上的路都有終點,只有藝業這條路是沒有一定的終點。
而且是永無止境!
⑨ 請大家推薦一些武俠小說
古龍的:《風雲第一刀》、《陸小鳳》系列、《楚留香》系列、《七種武器》系列、《流星·蝴蝶·劍》、《白玉老虎》、《歡樂英雄》、《圓月彎刀》。
梁羽生的:《萍蹤俠影》、《白發魔女傳》、《雲海玉弓緣》、《彈指驚雷》、《七劍下天山》。
鳳歌的:《昆侖》系列、《滄海》系列。
孫曉的:《英雄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