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算是中國武俠小說的泰斗
Ⅰ 金庸的作品在眾多武俠小說中的地位如何
金庸的作品在眾多武俠小說中當然是無敵的存在了,誰能與它相提並論呢?這么經典的作品,是任何作品都無法超越的!我說的這些話不接受反駁!
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是我兒時童年的珍貴回憶啊,伴隨著我一起長大,真的是印象深刻啊,那會跟我哥天天趴在電視機前面就是看,飯也不吃的那種。
金庸的武俠小說讓當時的人們在那個壓抑的年代得到了一種看書的享受和快感,彷彿自己的身心得到了釋放。
最後,因為金庸的這些武俠小說大部分被拍成了電視劇呀。
Ⅱ 如何評價金庸的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的武俠小說已是一個龐大的世界,主角在那個世界中提著劍行走天涯,歷經種種磨難,最終站在高山之巔,成就自我,笑傲江湖。
讀者們的心緒則跟著其中的主角不斷起伏,我們會將自己代入其中,幻想著自己也成為一個擁有壯志豪情的大俠,在腥風血雨的江湖中用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心中的正義。
金庸的武俠小說無疑占據了中國武俠世界的半壁江山,在武俠小說已備受冷落的今天,我們還是能看到他的作品一遍一遍被翻拍成影視劇,以另一種方式流傳於世,充滿生命力。金老的小說締造了無數人的武俠夢,更是無數人的青蔥歲月。
金庸探索至此終於明白,「完美」的俠並不能安然地行走於世間,只有像韋小寶這樣披著「俠」的外衣的流氓,才能一生安然無恙。到此時,金庸也不再追求武俠精神的完美,而是深諳現實的一切諷刺,並將其付諸紙筆,為那個曾經給了無數人美好幻想的世界畫上一個休止符。
也許像顧彬先生所說,金庸的寫作並不是一種文壇的一種飛躍,但我們還是很感謝,金庸帶給這個世界的俠骨柔情,即使那些武俠夢最終都會成為泡影,但我們偶爾還是會念起酒、劍和天涯——那永遠都是一方美好的風景。
Ⅲ 武俠小說四大著名作家是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 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3、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3.22~2009.1.22),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 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4、溫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 區,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 香港戶籍。
5、 司馬翎 :原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將門之後,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6、蕭逸 :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山東菏澤人。著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
7、卧龍生:原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 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
Ⅳ 中國的十大武俠泰斗是誰呢
既然是泰斗,就不能太多,被譽為武俠小說泰斗的是金庸
Ⅳ 你覺得金庸先生的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嗎
金庸是我國武俠小說中的泰斗級別的人物,他雖然已經過世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令人回味無窮,但是要說金庸的作品是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作品?其實有點誇大了金庸的作品意義。我們不可否認金庸的作品確實在現代社會起了非同凡響的作用,但是他的成就不能通過貶低其他作者而推崇。我們要把希望寄託於美好的未來,中國文壇畢竟會再現輝煌。
金庸是我國武俠小說界獨一無二一般的人物,他所寫的小說雖然充滿武俠情懷,但是也有愛國深度。有的人說現在的武俠小說並不是純粹的充滿武俠情懷的,而是以言情架空為主。這是因為我國群眾的審美需求發生了變化,純粹的武俠小說市場逐漸削弱。這也導致我國現在寫武俠小說的人並不是很出名,但是我相信終有一天武俠小說會重新拾起市場,大放光彩。
Ⅵ 金庸為什麼被稱為武俠小說的泰斗
暈倒,樓上的這說法那平江不肖生,王度廬,梁羽生,往哪裡放呢?
金庸先生開創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時代,這是沒有錯的,其他的我引用一段文字:
一、金庸的意義
1、武林盟主:從50年代成名開始,他的創作長盛不衰,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其傷口進入了各種文學史、進入了大學課堂。
金庸研究專家嚴家炎先生從四個方面來論述「金庸熱」已經成為「一種 異的閱讀現象」:一是持續時間長;二是覆蓋地域廣;三是讀者文化跨度很大;四是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
武俠小說源遠流長,從唐宋傳奇到元明小說,歷代都有佳作。清朝後期,武俠小說陷入衰落,武俠人物論為朝廷鷹犬。至1923年,現代武俠小說興起,產生了「南向(平江不肖生向愷然《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1890—1957,湖南平江人。)北趙(河北玉田人,趙煥亭,1878—50年代初去世,《奇俠精忠傳》、《雙劍奇俠傳》、《北方奇俠傳》)」和後來的北派五大家等武俠名家,是為「舊派武俠小說」。50年代,梁羽生、金庸先後出道,新派武俠從香港發端,迅速波及到港、澳、台、新、馬等地,到60年代,台灣四大家古龍、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等群雄割據,把台灣武俠推向高峰。一時間武俠創作隊伍大約有400人左右,作品上萬種。金庸始終保持「帶頭大哥」地位,登上了「武林盟主」的寶座。
金庸從1955年下海至1972年封筆,連長帶短,一共只有15部作品。他吸收了舊派武俠成功的藝術經驗,把「紙上武學」發揚光大,塑造了數以百計的栩栩如生的武林人物形象,發明了許多神奇絕妙的「紙上武功」,為武俠小說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榮耀,以至於金庸成了武俠小說的金字招牌,成為中國武俠小說史上最偉大的作家。
2、武俠革命:金庸對武俠小說的革命,最核心之處在於對現代精神的自覺追求和深入開拓。①以往的武俠小說大多充滿血暴力,鼓吹盲目復仇,而金庸小說反對冤冤相報,主張神武不殺。②以前的武俠小說充滿封建觀念和陳腐倫理說教,而金庸的小說高度張揚人物個性,充滿民主自由的現代觀念。③以前的武俠小說模式僵化,武功荒誕,而金庸的小說推陳出新,力避雷同,武功既神奇又不失現實生活依據。堅持寫人性、人民性、社會批判性,是新派武俠世界。
金庸對武俠小說的革命,是他在提高武俠小說藝術境界和文化層次的同時,仍然極力保持著小說的通俗性和娛樂性。金庸不一味求雅,而自然高雅,不一味避俗,而永遠通俗。這是一咱不走極端的成熟干練的真正「革命家」的氣度。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3、小說巨匠:金庸的武俠作品,從小說藝術上來衡量,都是精湛和上乘的:①從結構上看,金庸小說一篇有新形式,一部有一部新妙思,大有大的宏偉,小有小的玲瓏,既有現代小說的嚴密、系統,又有傳統小說的疏朗、自然。②從人物上看,金庸小說所塑造的深入人忙的典型人物,其數量之多,可稱小說史上獨一無二。讀者隨口即可說出幾十個活脫脫的人物,既有性格豐滿、層次復雜的「圓形人物」,也有性格單一、褊狹古怪的「扁形人物」。③從情節上看,金庸小說一方面吸取了偵探小說的特長,懸念迭生,驚險緊張,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中國傳統固有的展轉會,張馳結合,有疾有徐。還大量化用影視戲劇技巧,大小場面恰當,多條線索詳略分明。④從語言上看,金庸的人物語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運、處境、心態,「人有其性情,人有其聲口」。在雅語與俗語、景語與情語、白語與文言、官話與方言等諸多語言關繫上,進行了不懈的探索。⑤從具體小說手法上,金庸小說「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金庸與武俠而超越武俠,他的武俠已經成了各種人生活動的極好象徵。可從中體味人生的豐富哲理和妙境。
曾有學者排列20世紀中國小說家座次,金庸位居第四。
又有多家報刊調查20世紀最受歡迎作家,金庸皆位列第二,僅居魯迅之後。——此段本專題由馬永軍老師
Ⅶ 金庸小說存在怎樣的藝術價值
金庸是中國新武俠小說最具代表性、也是成就最高的作家。
所以金庸不只具有最多的讀者,而且具有必需注重的、構成很深影響的文學價值。
Ⅷ 金庸在武俠界的地位是怎樣的
如果金庸寫現代人,估計早得諾貝爾獎了,因為中國古代的東西,以及中國式文筆的優美,幾乎是無法翻譯的。我個人是金庸迷,他的小說我全部看完,有的反復看了幾次,拍攝的影視劇也是必看。金庸跟梁羽生、古龍相比更勝一籌,與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西遊記也毫不遜色,在中國,在世界華人范圍內,都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是新武派作家,要取得一定的地位,或稱得上名著,是要通專家學者的研究考證,隨著文化的復興,我想應該會成為現實……
Ⅸ 一直以為「金庸」姓金,他的原名是什麼
金庸先生原名為查良鏞,查作為姓氏大半讀為zha,想必這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而金庸先生的筆名是取名字的最後一字拆開偏旁組成的。
與金庸先生同姓的人不多,而當代青年詩人海子也是查,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懷寧人,金庸先生對中國武俠文學有重大貢獻,海子對中國近代詩歌藝術有著重大貢獻,他與食指在2001年獲得了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中的人民文學獎詩歌獎。
Ⅹ 金庸被稱為武俠小說界的泰斗,他哪部小說存在感最低
金庸武俠小說的受眾廣泛、影響力深遠,其文學價值與文學史地位也不斷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但是對於這位早已被寫入文學史的當代作家,質疑與批評的聲音始終不曾消失。
在批評者看來,金庸的武俠小說乃典型的通俗文學,是市場經濟大潮興起的產物。這種觀念看似冠冕堂皇,實則經不起推敲。通俗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支,在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中國古代的四大經典名著除《紅樓夢》外,其他幾部小說都是當時的通俗小說,但這並不構成對於這些通俗小說經典性的否定。以是否屬於通俗小說來評判金庸武俠小說,無異於緣木求魚。
這兩部小說,都只被改編拍攝成影視劇一次,而且是很久之前,不熟悉金庸先生小說的朋友,估計都不知道有這兩部小說。
如果要在這兩部小說中選一部存在感最低的,我認為,應該是《白馬嘯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