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3如何正確對待網路小說

3如何正確對待網路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8-03 11:31:35

⑴ 你對於網路文學的看法

寫在前面:下面的觀點主要涉及的是網路文學的負面,主要是想引起大家對不良風氣的警惕,網路文學當然有其正面影響,但這里就不再具體闡釋了。

問題一:
首先,我並不同意「存在即合理」這句話。網路文學的出現有其一定的原因,網路時代的來臨使得人們的知識和信息的獲取能力空前強大,在如此大量的信息湧向人們的時候,物極必反的現象出現了,大多數的人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和耐心持續走低。特別是生長在網路信息時代的年輕人們,他們大多不願意讀那些擁有極豐富內涵的名著書籍,而是轉向淺白易懂的網路文學。同時,網路文學擁有極強的時代氣息和與當時新鮮事物極高的親和力亦使得網路文學得到很多人的喜愛。或許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主要是針對年輕人,即載體問題。經典的紙質文學向電子載體的轉換速度遠遠達不到年輕人們的需求,因此對於習慣了電腦的他們而言,還是看電子書來的方便和習慣。說到此處,還是呼籲一下圖書的電子化進程能加快一些,當然,就我個人而言,電子書永遠無法撼動紙質書在我心中的地位。網路文學存在著極為明顯的弊端。資源的極度豐富和新鮮的血液既是網路文學的優勢,又是其劣勢。極快的社會節奏和現代人普遍的浮躁心態以及網路本身的特質使得網路文學普遍帶著輕浮的影子,極難有真正的佳作出現。同時,網路文學中存在大量粗俗不堪的內容,對其主要的受眾---年輕人會產生極為不好的影響。短時間寫的東西可能不夠嚴謹,見諒見諒。淺知陋見,不勝惶恐。

問題二:
二者實際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至於分辨,說實話,「網路文學」本身就很難分辨。
「所謂網路文學,就是以網路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如果說網路文學有什麼底線,就是對網路沒有了解的人所寫出的東西,沒有官方人士在網上發表過(或者說網友流傳上來的不算)的東西不是網路文學,僅此而已。」以上引號中的文字是網路對網路文學的界定,主要偏向於載體的方面。我個人認為,這種分類方法也是無可奈何的偷懶之舉。
首先,「網路文學」這個詞本身就是曖昧而費解的。什麼樣的東西才能被稱為「網路文學」?「文學」這個詞本身即限定了其屬性。現在很多寫網路小說的人,即使再有名,再受追捧,大多數的也只能被稱為「寫手」而已,而不是作家(其實現在作家也不值錢了……),這本身也說明一個問題,並不是所有網上的相關東西都可以被稱為「網路文學」的(這可能與我原來說的有些出入,但原來的是寬泛的說,現在是更進一步的討論)。縮小了范圍後,再來回頭看。想從價值觀方面來界定網路文學與其他文學是不很現實的。因為「網路文學」正和網路本身一樣,擁有其驚人的包容性,其價值觀不可能用一種或一些詞彙來界定,這與其他的具體到派系的文學稱謂不同。內容,敘事法,語言等同上。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狹義的「網路文學」的確只是載體的區分而已。那麼我們只好回歸廣義的網路「文學」了。剔除掉只是因為載體的原因而被稱為「網路文學」的真正的「文學」後(這本身又是一個令人糾結的難題),所謂網路文學的辨別就容易了些。由於篇幅原因,這里只能大概說一下,所以必然不可能全面。
價值觀,這個與社會的現狀關系密切,大部分的,浮躁而缺乏嚴謹,快餐化現象嚴重。內容,大多空洞而缺乏令人深思的思想。所表述的道理或「非主流」,或主流卻淺顯。不能給人以精神上的深層的幫助,對社會的思考和反思也缺乏嚴肅的態度和認識的深度。很多東西粗製濫造,千篇一律。敘事法,呃大多很幼稚,不夠凝練。至於語言,這個倒算是挺好的標志——網路化語言。(又是一個議題,呵呵)
當然,根據辨證法的思想,網路文學中也有能令人獲益的東西,只不過目前瑜不掩瑕而已。網路文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其旺盛的生命力是不可否認的。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辨證的對待它。
限於個人認識的局限性以及個人價值觀的基本導向,以上的文字不可避免的具有其不足之處,望見諒。希望這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⑵ 關於高中生看網路小說的問題

一、摘要:
在網路盛行的今天,網上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對此尤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網上學語文,發揮網路閱讀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二(3)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了學生閱讀網路小說的現象及原因,進行了引導閱讀的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 高中生 網路小說

二、引言:

21世紀是信息網路時代,書籍閱讀正與網路在彼此沖擊中逐漸融合,網路小說勢如破竹地發展起來。閱讀范圍逐漸擴大,閱讀內容紛繁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引導中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篩選閱讀資料。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提高閱讀效率,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中國有句古話叫:"開卷有益。"那麼,高中生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給高中生帶來的究竟是什麼?就此,我們展開了調查。

三、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網路小說?我認為網路小說就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用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眾的網路文學。網路文學這個概念,從文學體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從文學內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以網路生活為內容的文學作品呢?還是指所有原創於網路上的各類文學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應該是後者。我想,現在我們沒有必要給這個東西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僅僅是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態的,現在就來統一這些理解有些為時過早了。在"網路小說"到底是不是"文學"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的時候,"網路小說"卻已經成為了一種不知定義的文化,一個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園網路小說有《愛爾蘭咖啡》、《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杯熱奶茶的等待》、《愛的魔咒》、《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等等。

四、調查問卷情況:

(1)下面是我們利用網路做的問卷調查情況:

1、你是否讀過網路小說?

A、有98% B、沒有2%

2、你認為閱讀網路小說對你有用嗎?

A、有用,98% B、沒用,2%

3、你讀網路小說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消遣64% B、隨大流30% C、拓寬知識面2% D、盡早了解社會4%

4、你喜歡讀哪一類網路小說?(可多選)

A、青春類(75%)B、游戲類(33%)C、言情類(38%)D、網路類(42%)E、時尚類(46%)F、武俠類(25%)G、偵探類(13%)H、卡通類(46%)I、經典類(8%)J、綜合類(21%)

5、你覺得現在網路小說有哪些優點?(可多選)

A、情節生動(98%)B、語言幽默(83%)C、貼近生活(96%)

6、你認為網路小說的閱讀對你產生哪些影響?(可多選)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96%) B、語言應用、寫作風格上的轉變與提高比較大(83%) C、沒有影響(4%)

7、讀後你會和別人交流嗎?

A、會(98%) B、不會(2%)

8、你會和什麼人交流?(可多選)

A、朋友(42%)B、同學(96%)C、老師(4%)D、家長(0%)E、兄弟姐妹(4%)F、網友(75%)

9、怎樣交流?(可多選)

A、網路聊天(75%)B、平時閑聊(96%)C、書信隨筆(25%)D、編輯簡訊(4%)E、文學沙龍(0%)F、課堂作文(4%)

(2)對家長的訪問:

我們利用家長陪孩子買書的機會與高一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有關的交流。我們通過問答形式了解現代家長對高中生閱讀書籍的看法,所問問題諸如"你是否經常陪子女逛書店購買輔導書""你的孩子看網路小說嗎""你允許他看網路小說嗎"之類。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不同意中學生閱讀網路小說,他們認為網路小說僅僅是一種文化垃圾,不僅沒有益處,而且容易使中學生沉迷於其中的情節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多買輔導書,甚至有家長不同意學生購買和閱讀文學名著,認為太浪費時間。

五、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們作了如下思考:

(一)學生為什麼喜歡網路文學?

原因之一:網路文學貼近生活

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網路文學更貼近生活。它不僅情節簡單,敘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寫個人經歷,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且多抒寫同齡人內心感受,寫的那些話好像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讀後讓人心裡一陣舒暢。正如「GGMM」們所說:「網是虛擬的,但擁有是真實的。」另外,網路文學還富於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豐富、幽默、前衛的對白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贏得學生青睞,有關專家分析,中學生喜愛網路文學,與中學生好奇心強,渴求溝通了解,追求前衛、追求自由不羈等心理特點有關。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人物的簡縮。受此影響,學生們的作文,主題貼近生活,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語言生動活潑,娓娓敘來,輕松自然。較過去學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都很是驚喜。

原因之二:網路交流的隱秘性

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中學生在與網路文學的接觸中,有96%認為受到它影響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眾所周知,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發展的特殊的年齡階段——心理斷乳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矛盾時時痛苦著他們的心靈,他們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他們渴望傾訴,渴望交流,但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這樣,隱秘的網路文學就成了他們心靈張揚的理想場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不經意間,學生的自我關注加深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思想也日趨成熟,多了一份對於人生的思考。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樣的文字很深刻很現代很能觸動人心;大多數的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網路文學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豐富才會精彩。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他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他們可以擁有許多理想中的現實、現實中的色彩瑰麗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於是,自由、活潑、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現在了語文老師的面前。

(二)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1: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急功近利,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路小說持否定的態度,甚至否定文學名著。

2:是隨意、盲目性閱讀:高中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路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路游戲,卡通,幽默等。

3:是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講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或愛情游戲,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這一部分作品對中學生而言,絕對還為時過早。如果中學生讀多了這些文章,勢必會影響中學生的觀念,不排除有中學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於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事情,這對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型最重要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是不利的。

4:是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是一個宣洩的角落,當人們想著淡褪的往事,想著曾經的美好與單純,想著現實的殘酷與尷尬;或許就會生出些許的無奈與滄桑。就如《祈禱擁抱》一般:孤獨的人祈禱一個擁抱,給天下所有孤獨的靈魂。網路文學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

5:是錯誤不合時宜地運用網路語言,並將它摻雜於作文當中。在網路世界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恐龍」「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掛了(死了)」等等的網路語言,網路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①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騰不出時間。

②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

③即使抽出時間,高中生為了放鬆身心,首選還那些網路小說中的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④高中生佔有信息量大、求知慾強,個人感情上的考慮增多,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求閱讀此類愛情題材的網路小說。

⑤高中生面對殘酷的升學現實,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裡承受能力明顯下降,此消彼長之下,自然需要一個傾訴、宣洩、逃避的心靈空間,網路小說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緊張單調,因而更喜歡簡單、新奇的字眼。而對於使用這些字眼的合理性,學生顯然還無法辨別。

六、 思考與對策:

目前國內中學教育界對學生熱衷閱讀網路小說的問題大都持排斥態度。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堵」和「疏」。所謂「堵」,就是通過學校行政命令,使網路小說禁讀令成為學校的規章制度,再通過班主任、課任教師和家長的合作,禁絕學生閱讀。這種作法的弊端顯而易見。這不僅違背了中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而且也有悖於新課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理念。從當年中學校園「瓊瑤」「金庸」禁絕令的禁而不止可見,「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種對策是「疏」。所謂「疏」,就是引導學生閱讀所謂高品味的文學作品,使學生自然疏遠網路小說。這種作法又太過理想化。事實上,這種方法,我們中學語文教師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過程中,我也做過這樣的嘗試,向學生推薦一些情節性強的文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但學生並無太多感受和體驗。並且我們給學生的書單和指導意見有很多隻是一廂情願,並未考慮學生的實情。因而,「疏」也是很難操作的。

對此,我是這樣看的。網路小說的獨辟蹊徑與異軍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軍,是文學景觀中新添的芳園,但她與文學"正規軍"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擠壓空間的較量和一爭高下的抗衡。事實上,誰也不可能取代誰。你可以巨樹參天,我可以灌木蔥蘢;你可以花團錦簇,我可以淡姿輕搖;你可以典雅華貴,我可以朴實清新,如此「面向未來」,才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才符合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經典文學的互補交流、相得益彰,多元並舉、相映生

輝,是網路小說的正確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與繁榮的最佳選擇。

七、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變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對課外書的容納度。那麼,作為語文老師,怎樣面對網路小說的沖擊?我認為應該既疏且導。

(一)檢視我們給學生開的書單,為學生提供一些富有時代色彩又有較強可讀性的書目。不要非經典不讀,不要非「正經」不讀,不要非文學書不讀。時下流行的韓寒等人的校園文學可讀,《心靈雞湯》之類的暢銷書可讀,《窮爸爸-富爸爸》之類有關經濟方面的書可讀……讀什麼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辨明什麼是好書,有用的書。

(二)給學生提供一些專題性的「豆腐塊」文章。這是解決中學生課業繁重,課余時間少卻又要增大閱讀量的較好方法。當然,《語文讀本》在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為,,《語文讀本》里的文章還是有太過經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關心的問題,自編自選一部分美文範文指導學生閱讀。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語言能很好的完成對意境的烘托,聯想豐富。那麼,我就將它與古詩詞一起講。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老師都有這種感覺:古詩人的心境、遭際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閱讀量極少的學生沒有體驗過的,因而理解很困難。單純從語言角度賞析又太乾巴生硬。結合了學生愛讀想讀的《幻城》再來講語言,課就生動多了,學生的思維也自覺地動起來了,他們對古典文學的理解也深入了。實踐證明學生僅用少量的時間,卻一樣增長了見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鑒賞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題性的文學欣賞校本課的開設。許多文學名著失去了他的學生讀者群,並不是它不經典,而是它不適應學生的閱讀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們在引導時也沒必要一定指出哪本書好,而是結合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有關的受學生歡迎的網路文學切實指導學生閱讀。新課程給我們開了個好頭,我覺得還要把校本課程與之相結合才能更有效。

八、研學感言:

總之,能讓學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安靜地讀幾本好書,讀幾篇好文章,便是我進行這項調查的初衷。 正如飲食一樣,讀書需要人們的細細品嘗,有些東西看起來不好吃,可是很有營養;有些呢看起來美味誘人,可是只不過是垃圾食品;還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麼,我們也應當且必須在意識到課外書的重要性的同時,克服新世紀相應產生的浮華的新事物的誘惑,爭取在這個還不需徒傷悲的少壯時期,獲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識與才能,並成熟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在今後能更適應人生的起伏與時代的變遷。

⑶ 關於寫網路小說的注意事項和一些問題

1.有時可以,這要看你和網站的簽約級別,是A級,還是B級,第一種不可以多方發布,第二種可以。
2.那要看你注冊的號,是會員號還是作者號,一般情況下,是有了會員號才會有作者號。
3.先回問你的小說題目,接著會讓你填寫小說信息,最後,讓你填入一些個人信息,涉及到私密信息(如地址,電話等)可以不填。
4.已經在第一問說過,不一定哦。你可以自行設定,還可以想什麼時間寫就什麼時間寫。
5.一般的小說網的作品是不可以復制的,所以想盜取版權是件很難的事。不過,如果真的版權被盜,小說網的人一定會負責。
6.這就要看你的小說人氣了,看讀者對你的滿意程度,如果有很多人訂閱的話,報酬一定不會少的。銀行卡嘛,不一定,它會通過其他通道給你報酬的。
7.我目前是在小說閱讀網里寫文,那裡分為三個版本,你點入男生版的就可以了,裡面的文都是此類的。
8.解約嘛,這個比較麻煩,你需要與負責人聯系,還要辦一些相應的事情。我建議你可以刪除在裡面寫的文章,然後換一個題目,就可以在別的小說網發文。
9.現在大部分都是一章一章寫的,不過,你喜歡一起寫也沒有關系的。
10.法律會寫在簽約條款里的,這個不用擔心。

⑷ 大家如何看待網路文學的對網路文學又有什麼感受呢請大家各抒己見,越多越好,感謝大家的幫忙

網路小說的發展是必然的,也推動了中國文學的腳步,在金庸,古龍這些大師級人物出現後,網路文學徹底爆發,各種各樣類型的網路文章陸續問世,讓網路文學興盛一時,網路文學的發展我們是有目共賭的,它推動了一種文化的進步,在計算機普及的時候,網路文學的推動是獲得了巨大成功的,我們對網路文學這個詞的理解大概還比較狹隘,認為網路文學就是網路小說,其實不然,網路文學包括的范圍很廣,其中各國的文學知識,各巨著等等.而網路小說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網路文學的意義,這樣才能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獲.而就我自己的感覺而言,如今的網路文學有了很的糟粕,也有了很多的淫穢思想,不再象以前那麼純潔,現在很多人瀏覽的都是一些淫穢的東西,腐蝕了一個人的心靈,這對人們造成了一種心靈的歪曲,網路文學也逐漸被人們認為成了污穢場所,所以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反對淫色的東西,加強網路文學上面的管理,認真的排出不適宜動東西,這樣才能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文學修養,這才是我們在網路文學裡面想學到的東西,最後呼籲我們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建立一個充滿了文學氛圍的網路文學場所.

⑸ 如何正確對待網路

1、適度正確使用網路。

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作為現代社會的未成年人不可能完全摒棄網路。網路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容易使孩子沉迷其中,網路已經成為現代孩子必須要面對的一道坎。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網路亦然。

可以與孩子進行友好約定,在網路使用時間和使用內容等方面進行約定,形成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有利於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長發展。

2、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肯定的心理需要。事實證明,很多未成年人之所以沉迷網路,往往與現實中的諸多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有關系。

(5)3如何正確對待網路小說擴展閱讀:

網路的正確使用方式

1、善於利用網路學習

網路上的內容是非常豐富多彩的,所以,我們應該很好的利用網路,很多知識性的內容都可以在網上找到,我們要善於充分利用它,不要做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浪費時間。

2、不在網路上瀏覽不良信息

網上有一些信息並不是很健康,那麼,對於我們來說,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慾望,不去瀏覽一些負面新聞,更不應該去瀏覽一些色情、暴力的網站,讓自己自覺抵制不良內容。遇到不良信息時,應當積極進行舉報。

⑹ 中學生應該怎樣對待網路文學(寫論文要用到,大家幫幫忙!)

在網路盛行的當代,網路文學已經風靡在整個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校園中。很多同學都喜歡在茶餘飯後看一下網路小說來消遣時間。但是,因為過渡的開發,網路文學這一塊已經成為了很多學者嗤之以鼻的地方。首先,由於文章過濫,所以有很多人喜歡濫竽充數,把一些沒有營養的甚至是爛到極點的小說發在網路上,有傷風雅。再次,在網路上出現了很多出格的小說,不益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認為,同學們應該有節制,有方向的選擇在網路上看小說或者是學習。
在社會中,有很多有實力有夢想的小說家,由於缺少契機因此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因為有了網路,所以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文章發表在網路上。網路是個四通八達的地方,沒有門檻也沒有限制,草根們可以通過這個平台讓人們認識自己,以此來實現抱負。但也是因為它沒有門檻,因此才有很多對我們不益的文化濫竽充數。現在有很多的網路小說,都很吸引人,情節以及文筆什麼的也都有很深的水平。但是,能夠成為經典的卻很少。
網路文學在當今這個時代,是說不清也道不明的一種文化。中華名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也應該出現一些新鮮的文化來沖擊一下,以求進步。可是,網路文學也存在著很多缺點,關於這一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所以,我認為,我們沒有能力管理網路,我們只能通過自己的自製來抵抗那些不適合我們的東西。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是最關鍵的,只要擺平自己的心態。多接觸對自己有益的,能夠幫助自己變得更加有文化的,盡量抵觸不宜觀看的東西,那麼網路對於我們來說就能利大於弊。
以上是我的看法,謝謝!

⑺ 孩子最近特別迷戀網路小說,作為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對兒童上網和使用手機進行必要的限制和監控。如今,孩子們在閱讀網路小說時,通常需要上網或通過手機閱讀。你應該對孩子使用互聯網和手機進行必要的限制和監控。如果你在上網的時候發現孩子在看低質量的網路小說,你應該及時停下來干預,不要放任不管。對於兒童互聯網手機和閱讀軟體,可以採用家長控制模式,為孩子選擇指定的閱讀材料。在嚴格的篩選下,可以避免低質量網路小說的影響。

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是父母的大力配合。不是說幾句話或者咒罵就能解決問題的。首先,你需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葯。我們怎樣才能說服他?這要看家長的耐心,所以家長還是需要做一個長期的准備。

⑻ 如何正確對待網路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有人認為愛情是甜蜜的源泉,有人認為愛情是害人的毒葯。網路也是如此,網路作為一個海量信息的載體,中學生如果利用好將會有很多收獲。從學習角度說,各個年級,各個專業的精品課程都可以搜到,學習可以擺脫時空的限制。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安排學習進度,天才的學生利用電腦可能小學就可以學完大學的知識,平庸但刻苦的學生對不懂的章節可以聽很多遍,不會像學校里被外在因素,或注意力不集中而錯過重點內容。大學生選修課論文很多時候都是在網上查資料再組裝成一篇論文,也可以在網上做網路調查,這說明中學生也可以寫論文,寫的好也可以發表。
網路可以賺錢,關鍵看自己的眼光,有的發網路歌曲,有的發網路小說,還有的通過玩網路游戲賣錢,這些都有不同方面的基本素質要求,但也不是很高,但第一批想到的人就掙到了大錢。
網路可以交友,甚至可以交到外國筆友,人際關系是一筆隱形的財富。
當然網路還有相當強大的娛樂功能,可是這也是大多數學生家長害怕的,怕他們玩上癮,其實有些東西越得不到越想得到,堵不如疏,完全可以讓他們完成正常的學習計劃後在不影響健康的情況下自由使用網路,這也是在鍛煉他的意志品質,自製能力。
中學生要量力而行,既不要畏之如虎,也不要沉迷於電子海洛因,在恰當的時間合理利用資源做恰當的事

⑼ 如何正確看待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是怎樣一種文學?

近幾年,網路文學的力量迅速壯大。人們對它的認識還在深化。圍繞網路文學的討論,往往會出現傳統文學作家和網路寫手間的意見交鋒。

「網路文學是中國傳統小說的當代表達。」

「不能用傳統的觀點看待網路文學,不必從傳統文學里尋找網路文學的合法性。應該把這些拋開,從網路文學本身出發去認識。」

不久前的《文學報·新批評》第三屆論壇暨優秀評論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與會者圍繞「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的主題,坦言各自的看法。在這樣的交流與碰撞中,網路文學的真正面目逐漸清晰起來。

網路文學難逃傳統文學的「掌心」

「網路小說和茶館評書的目的是一樣的。」網路文學作家小橋老樹說。

據他觀察,一個網路文學作家要想在海量的作品中引起注意,在開篇就要把讀者的眼光吸引住,追求先聲奪人。這和傳統的評書是一樣的,「傳統評書說到關鍵時刻,說書人總是拍下驚堂木,說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是為明天的內容留『扣子』。留得越好,明天來聽的人就越多,講書人的經濟效益就越好。網路文學作家每天要更新,關鍵時刻也要留好『扣子』,才能吸引網友繼續關注。」

另外,網路小說作家來自各行各業,大部分沒有受過文學寫作的訓練,所以他們的寫作具有直覺、本能的特點。「在傳統小說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下,傳統小說的魂魄已經成了民族的集體無意識。本能式的寫作最容易適應傳統集體無意識的寫法,所以大量的網路小說直接繼承了傳統小說的套路。」小橋老樹說。

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夏烈認為,古典資源的確是網路文學的一個核心資源。比如,流行已久的「甄嬛體」,就大規模地借鑒了《紅樓夢》的語言風格;而網路上部分仙俠、修真作品,大量化用了道家的內容。

小橋老樹也發現,當今網路小說的分類大部分都能從傳統文學之中找到原型。比如,玄幻、奇幻類的源頭是《封神榜》《聊齋志異》,歷史類的源頭是《三國演義》,江湖類的源頭是《水滸傳》。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他總結道。

網路文學應該有自己的評論體系

但是,一味地把網路文學看成是傳統文學的當代表達,有可能遮蔽了網路文學自身的特質。

「網路文學研究有一個思維定式,總是會陷入傳統文學、大眾文學、商業文學上的圈子裡,出不來。」西南大學文學院博士黎楊全說。

他發現,有不少的網路文學批評者,並不熟悉網路文學,得出的結論都比較宏觀,套話連篇,與網路文學創作的實際情況存在很大的隔膜。

2013年9月24日,光明日報《文學評論》版刊發了黎楊全的文章《警惕網路文學的「網游化」趨勢》。他寫道:「網路文學發展到現在,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它越來越網路游戲化了。各大讀書網站上不僅有專門以網路游戲為內容的網游小說,其他的小說類型,如玄幻、仙俠、歷史、都市、競技等,也都成了一款款披著小說外衣的網路游戲。網路游戲的基本要素,如設定、升級、地圖、對決(PK)、裝備、副本、數據等,儼然成了網路文學的創作套路。」這些內容,傳統文學很少觸及。

廣東省作協副主席、《網路文學評論》主編楊克也認為,網路文學的評論還沒有形成與網路文學本身相適應的話語體系,還沒有形成新一代的網路批評家隊伍,「現在討論網路文學,大多是『隔』的。不了解網路文學,不了解網路文學作家群體,斷然說好或者不好是不負責任的」。

如何有效地看待網路文學

相對而言,網路文學還屬於「新鮮事物」,對它進行全面而准確的認識尚需時日。與會者從各自角度進行了初步的「把脈」。

魯迅文學院副研究員王祥認為,快感與美感標准,應該是網路文學批評的基礎性標准。能否為讀者提供強烈、鮮明的快感與美感體驗,讀者是否願意代入主人公,是網路文學作品成敗的關鍵,也是最為重要的接受反應效果評價。

網路文學發展至今已經有十餘年了。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編審庄庸看來,網路文學處在一個階段性的拐點上,「因為讀者需求和渠道變革的『倒逼』,網路作家們普遍遇到了創作的瓶頸。到底是更加商業化,還是更加文學化?在『術』即寫作技能越來越嫻熟的同時,如何才能實現『道』即思想體系的超越與蛻變?」

王祥說,強調快感與美感對於網路文學批評的意義,並不會因此就淡化思想性、藝術性的要求,「網路文學在作品建構快感獎賞模式的過程中,滲透著作者的內心尺度和世界觀」。

夏烈著重強調了「網路文學」中的「網路」二字。他說,這說明網路文學是一種新媒介,是媒介革命的結果。所以應該更多地從網路媒介的角度,而不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網路文學的存在。

黎楊全認為,網路文學的研究,應該充分利用網路這個平台。他建議設立一個網路論壇,專家和學者可以通過這個論壇進行「現場」批評。

來源:光明日報

熱點內容
超虐的都市言情小說肉肉 發布:2025-09-12 20:26:49 瀏覽:60
言情小說強愛小說 發布:2025-09-12 20:26:04 瀏覽:478
小說推薦女主吃糖 發布:2025-09-12 20:23:05 瀏覽:667
女主穿越重生軍旅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12 20:08:11 瀏覽:994
婚後冷戰小說全文 發布:2025-09-12 19:53:28 瀏覽:119
好看的男殘小說 發布:2025-09-12 19:43:28 瀏覽:433
求一部好看的言情修真小說 發布:2025-09-12 19:42:46 瀏覽:813
校園小說歐美小說 發布:2025-09-12 19:42:44 瀏覽:404
動漫同人長篇小說排行榜2019 發布:2025-09-12 19:42:44 瀏覽:640
好看的言情小說田園 發布:2025-09-12 19:36:42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