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劍門關哪裡有
Ⅰ 四川有個劍門關,你知道嗎
[編輯本段]一、簡介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北30公里處。它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 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 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俗稱「天下第一關」。1982年被 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於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 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 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 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 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齣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 為門,修築關門,派兵把守。當年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0萬精兵進 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姜維領3 萬兵馬退守劍門 關,抵擋鍾會10萬大軍於劍門關外。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原古關城樓是三層翹角式箭樓,閣樓正中懸一橫匾,書「天下雄 關」,頂樓正中的匾額題有「雄關天塹」。可惜,這座歷經千餘年的 雄偉古關樓,在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時被全部拆毀,僅存一塊長方形 「劍門關」石碑。現關樓是1992年在原關樓舊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 為壯觀的仿古式關樓。
劍門關集雄、險、幽、秀、奇於一體,它除山雄關險之外,還以 峽谷的幽深、翠雲廊的秀麗、岩石的怪異、山洞的奇特而聞名,這里 風光名勝和文物古跡甚多。現已開發的有:大小劍山「七十二峰」、 仙峰觀、梁山寺、翠屏峰、經皇洞、照壁、雷公峽、仙女橋、玉女峰、 大小穿洞、捨身崖、一線天、石筍峰、後關門、營盤嘴、姜維墓、干 河壩等景點。現在大劍山腳下有纜車可上石筍峰,然後攀登崖壁小徑, 順環山天梯抵達山巔梁山寺和翠屏峰;或從後關門依山傍險的環山天 梯抵達石筍峰,再從石筍峰攀崖壁小徑抵達山巔。梁山寺,相傳是南 北朝時梁武帝來此修行而得名。翠屏山下的「經皇洞」,據傳是唐明 皇避」安史之亂」,經過該地,將金銀珠寶、佛經藏在洞裡面得名。 在關樓東側扼劍門關險的山頂是當年姜維列營鎮守的「營盤嘴」,也 叫「姜維城」。這里還有清代炮台遺址,右側石崖上還刻有康熙皇帝 第十七子果親王親筆書寫的「第一關」三個字。這些勝跡和傳說,給 秀麗的自然風景增添了風采和稚趣,更讓遊人流連忘返。在劍門關游 覽,能充分領略唐朝大詩人李白《蜀道難》的詩句中所描寫的:「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神韻。
[編輯本段]二、劍門關與三國文化
劍門關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的中心,這里壁立千仞,地勢險峻,是由旱路出入四川的必經之道,是「蜀北之屏障,兩川之咽喉」。劍門關的三國文化積淀深厚,除正史《三國志》有多處記載外,小說《三國演義》中也有數十處詳細描寫。至今,這里的三國遺跡隨處可見,三國故事廣為流傳。
��劍門關的修建和劍閣縣的設立就與三國有關。據《寰宇記》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駕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關。」《輿地廣記》也記載:「蜀漢丞相亮……以閣道三十里至險,復設尉守之。」劉備在成都定都以後,於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設立了劍閣縣,隸屬於劍門關,加強了對劍閣的防守,不僅如此,還以劍閣為中心,將漢中到成都的一千多里連成了一個整體。保證了從成都至梓潼,穿劍閣過葭萌、白水,到陝西勉縣陽安關、漢中這條劍閣道的安全和暢通,為以後諸葛亮出歧山、姜伯約伐中原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據有關資料記載,劉備在稱帝之前,曾四次往來於劍門關,加上《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敘述的劉備在進軍成都擊劉璋途中,又返回葭萌關看張飛和馬超廝殺,共往返六次之多。諸葛亮在出歧山伐魏時,也多次往來於劍門關,他上《出師表》後,「率諸軍北駐漢中」時,就經過劍門關。《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說他在向成都擊劉璋的途中星夜返回葭萌,用小計收復了馬超,第二十七回說他和劉備於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七月引十萬大軍圖漢中時,又來到葭萌下營,其間多次往來於劍門。
��姜維與魏國將領鄧艾、諸葛緒在劍門關交戰,駐扎長達三月之久。《三國演義》中數十處描寫到劍閣。第一百一回「出壟山諸葛裝神,奔劍閣張�中計」敘述得非常詳細和精彩:「建興九年春二月……忽報孫禮引二十萬軍來助戰,去襲劍閣……忽一聲梆子響,兩下萬弩齊發,將張�並百餘部將射死於木門道中……至今劍閣行人過,尤說軍師舊日名。」
Ⅱ 劍門關跟射鵰英雄傳有關系嗎
朋友你好。
在射鵰英雄傳這部武俠書中,劍門關好像沒有出現過。
在金庸的另一部武俠劇作天龍八部中有個雁門關。
Ⅲ 劍門關在哪裡
劍門關在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位於劍閣縣城南15千米處,劍門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劍門關是劍門關風景區的標志性景點,1982年以此為核心景點設立劍門蜀道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根據史料記載,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里,又見大劍山中斷處壁高千刃,天開一線,便在此壘石為關,以為屏障,稱劍閣,又稱劍閣關。後來諸葛亮五齣祁山,姜維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經過此地。劍門關是入蜀咽喉、軍事重鎮,歷史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1700多年以來劍門關樓屢建屢毀,又屢毀屢建。
劍門關隘口屬嘉陵江水系清江河小支流大劍溪流域。河流特徵是源近流短,流域面積不大,河道平均坡降陡,徑流隨雨季變化,陡漲陡落。大劍溪發源於劍門關鎮南部的黑山觀,由南向北逆流,流流溪谷淺,到劍門關陡然深切,降落50米,形成顯著的劍門關隘,北流出劍門關隘口至水會渡(大石咀)與小劍溪匯合後隨即注入清江河。
劍門關城樓高19.34米,基座長19.16米,寬13.6米。關樓採取三層歇山式屋頂的構造,四面軒窗、環廊通透、檐下使用斗拱,檐柱、角柱採用側腳,角柱採用「生起」等明代傳統手法營造成「敵樓高踞、堞垛森嚴」的明代建築風格。充分展示古關樓那種「一石臨空天府狀,兩山如壁劍門雄」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渾而壯觀的本色。
Ⅳ 古龍武俠小說 劍門關有沒有電視劇
古龍沒寫過劍門關
Ⅳ 劍門關在哪裡 劍門關簡介
1、劍門關鎮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劍閣縣北部,東與張王鎮、高觀鎮接壤,南、西與漢陽鎮相連,北與下寺鎮、昭化區毗鄰,幅員面積132.4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截至2013年總人口17248人。
2、蜀漢時稱劍閣,隋唐時始稱劍門關,置大劍鎮,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置劍門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縣。清代已有劍門驛、劍義保、安仁鄉等建置,民國時設劍門鄉,1985年撤鄉設鎮,1992年更名劍門關鎮。
Ⅵ 卧龍生小說主人公是王一新的是哪部
男主角是王一新,女主角是梅吟雪(一號),(二號)梅瑤;書名《劍門關》
Ⅶ 天下第一雄關,劍門關.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哪裡
劍門關風景區是國務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地質公園,也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景點之一,2010年9月被列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贊譽讓其名揚海內,集三國文化、蜀道文化、關隘文化、紅色文化為一體,融雄、險、奇、幽於一身.Ⅷ 劍門關在哪了 有什麼歷史故事 不知道在哪裡看見劍門關了 不知道他到底在哪裡
可到網路查看http://ke..com/view/9314.htm
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享有「劍門天下險」
、「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
Ⅸ 劍門關具體在哪裡
三國里鍾會攻打的劍門關,在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境內。還有一個劍門關在浙江省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