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家梁
『壹』 五大武俠小說作家裡的金、古、梁、溫、黃裡面的溫指的是誰
希望對你有幫助:武當派
少林派
崆峒派
峨眉派
華山派
昆侖派
全真教
五嶽劍派:泰山派、衡山派、華山派、嵩山派、恆山派
丐幫,天地會、鹽幫、漕幫
就找到這些!
『貳』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者都有誰
老點的有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倪匡,現在寫武俠比較好的有 鳳歌,小鍛,沈瓔瓔,步非煙,時未寒還有溫瑞安,不過我個人不喜歡他的作品。
『叄』 姓梁的作家名字有哪些
梁佩蘭:南海(今屬廣東省)人,清代文學家。
梁章鉅:福建省長樂人,清代文學家
梁實秋:浙江杭州人,現代文學家,著有《雅舍小品》、《雅舍雜文》、《雅舍談吃》等作品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梁存喜 滿族。內蒙古烏海人。1966年參加工作,歷任內蒙古木器廠工人、宣傳幹事,烏海市渡管理所宣傳幹事,《烏海潮》雜志編輯,烏海市文聯秘書長,《草原》月刊副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生命與罪犯》、《夜雪神魂》、《大戰無硝煙》(2卷),短篇小說集《梁存喜中短篇小說選》、《梁存喜短篇小說選》、《染存喜中篇小說選》,報告文學集《澗水天涯》等,發表、出版作品300餘萬字。小說《延伸的暖流》獲內蒙古索龍嘎文學獎,《細雨霏霏》獲內蒙古第二屆報告文學獎,其作品還獲內蒙古第四、五屆索龍嘎文學獎。
梁琴 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葉影》,長篇報告文學《馨香》等。散文集《回眸》獲全國第五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散文詩《樹下》獲江西省首屆廬山杯新詩大賽三等獎,詩歌《雨中》獲中國女子首屆詩歌大賽優秀作品獎,報告文學《火》、散文《回眸》分別獲第一、二屆《穀雨》文學獎。
梁青嶺 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作品集《都市婚戀大震盪》、《都市小保姆》、《尋夢伊甸園》、《離婚百態》等。《在春風里歌唱》選入《新時期十年吉林省作家代表作》等。《21世紀我們做男人》
梁定鼎 主要著作除主編出版《瓊中縣志》和《瓊中縣情》外,還著有《五指山上抓飛賊》、《斗瘟記》、《苗山紅花》等,在中央和省級出版社出版。
梁定源 文學二級創作員。1940年生,廣東省雲浮市人。中共黨員。1963年參加工作,歷任過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沙嶺工區政工員、本鎮水東鄉民兵營長、黨副支書、公社體制期間任腰古公社革委副主任、第一屆黨委委員、腰古中學革委主任、雲浮鐵礦腰古采礦連黨支書,腰古建材廠廠長、腰古建築工程隊隊長、鄉鎮企業廠場黨總支書記等職務。1985年退職,後受聘於肇慶市高要房地產公司經理、腰古置和山莊經理、高要市偉業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管職務。社會兼職:陝西楊陵科技信息報社特約記者、南疆詩刊編輯部特約記者、珠江經濟廣播電台信息中心特約員、廣東南山部隊創作中心報特約員、山西科技消息報駐腰古鎮地區工作站站長席曉詩聯社理事、雲南東方硬筆書法學會常務理事、濟寧市中華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柳州華夏聯誼會會員、廣西西江詩聯社會員、木棒春蕾吟社會員、南曉詩聯社會員、路邊花詩社會員、湖北省翔搏楹聯學會會員、黑龍江省茅草地詩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廣東省楹聯學會會員、嶺南詩聯學會會員、雲浮市詩書畫聯誼會會員。多年來曾在全國各地刊物發表過論文4篇、評論文章4篇、信息稿件10多件、詩80多首、詞15首、對聯450多副,曾獲過征詩征聯冠軍獎4次,亞軍、季軍獎各1次,一、二、三等獎和佳作獎數十次。榮獲「雲南老山英雄林」書法大賽銅獎和廣東信宜市舉辦的「香港回歸林」全國詩聯大賽二等獎。詩聯作品被編入《美都聯珠》、《中國當代迴文詩集》、《詩苑嚶鳴》《中國當代詩詞擷英》《千家詩集》等20多本書。曾受過遼寧、北京的文藝團體邀請參加文藝學術研討會。傳略被載入《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藝術專家名人辭典》、《世界文化名人辭海華人卷》、《東方之子》、《中國文房四寶藝術專家名人辭典》,論文編入《世界文化名人文庫》,並授於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
夠了嗎
『肆』 梁羽生與金庸、古龍齊名,他有哪些經典的武俠作品
梁羽生的經典武俠作品有《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梁羽生著述頗豐,他的文筆都極好,文字非常優美,部分段落可以當成散文閱讀,歷史功底也比金庸更深厚,但小說的故事性卻良莠不齊。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於廣西蒙山,畢業於廣東嶺南大學。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父親為清末民初愛國鄉紳陳信玉。
其間還穿插了張丹楓與仇家後代白衣女俠雲蕾的愛情波折,有機地與家國命運交織在一起,寫得深沉蘊藉,凄怨動人,表達出作者「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的創作思想。梁羽生一向善於摹寫,文采風流、文武兼修的名士型俠客,其中最為光采照人的當推張丹楓,對這個人物的出色塑造也正是本書最為成功之處。
『伍』 金庸,古龍,梁語生簡介及名著
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鏞,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金庸與古龍、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報創辦人,並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4部武俠小說,作品亦被改編成影視劇集、游戲、漫畫等產品,膾炙人口。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壇才子和讀者都提筆撰寫書評,形成「金學」研究的風潮。
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被譽為「絕代宗師」和「泰山北斗」。香江第一才子(指才華)、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評)、世界第一俠筆(指武俠)。在香港與黃沾、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他的多篇小說被選入課本。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游俠,中年游藝,老年遊仙;為文可以風行一世,為商可以富比陶朱,為政可以參國論要。金庸一生的傳奇,可謂多姿多彩之至。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金庸中庸平和的風格。佛學對金庸的影響很大。 金庸博學多才。就武俠小說方面,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凡歷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被譽為「綜藝俠情派」。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劍》。 金庸一生獲頒榮銜甚多,其中包括: 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銜;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等校榮譽院士;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大學、日本創價大學、香港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華僑大學、四川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台灣清華大學等校名譽教授。其他稱號更是數不勝數。 2009年特聘為中國作協副主席。
金庸作品可被兩句詩概括: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年代 作品名稱 備注
1939年 《給投考初中者》
1955年 《書劍恩仇錄》
1956年 《碧血劍》
1956年 《三劍樓隨筆》
1957年 《射鵰英雄傳》 本書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
1959年 《神鵰俠侶》 於1959年發表,並刊載了三年。
1959年 《雪山飛狐》
1960年 《飛狐外傳》 寫於1960、61年間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 《倚天屠龍記》
1963年 《連城訣》
1963年 《天龍八部》 於1963年開始連載,寫了四年
1965年 《俠客行》
1967年 《笑傲江湖》
1969年 《鹿鼎記》 於1969年開始連載,1972年刊完
1970年 《越女劍》
1970年 《三十三劍客圖》
1975年 《袁崇煥評傳》
1993年 《月雲》
2006年 《金庸散文集》 此書匯集金庸60多年間的散文,並於2006年出版,並非指2006年創作
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梁羽生武俠作品
1954-1959年:
《龍虎鬥京華》,《草莽龍蛇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白發魔女傳》,
《萍蹤俠影錄》,《冰川天女傳》,《還劍奇情錄》,《冰魄寒光劍》
1960-1969年
《散花女俠》,《女帝奇英傳》,《聯劍風雲錄》,《雲海玉弓緣》,《大唐游俠傳》,《冰河洗劍錄》
《龍鳳寶釵緣》,《挑燈看劍錄》,《狂俠天驕魔女》,《風雷震九州》,《慧劍心魔》,《飛鳳潛龍》
《俠骨丹心》,《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彈鋏歌》
1970-1983年
《風雲雷電》,《折戟沉沙錄》,《廣陵劍》,《武林三絕》,《絕塞傳烽錄》,《劍網塵絲》
《武林天驕》,《幻劍靈旗》,《武當一劍》
古龍
古龍(1938—1985,本名熊耀華 )。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和宗師。他在1969年創作了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武林奇書《蕭十一郎》,贏得讀者的廣泛贊賞。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鎔鑄一爐,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古龍為人豪氣干雲,俠骨蓋世,才華驚人,他以無比豐富的創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的武俠著作,影響巨大,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古龍生平撰寫武俠小說六十餘部。
第一部:《蒼穹神劍》(1959-1960)。
篇幅最大的武俠小說:《絕代雙驕》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讀者肯定的「古龍第一書」:《多情劍客無情劍》。
先有劇本後有小說、取消章回體的奇書:《蕭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時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歡樂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陸小鳳傳奇》系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為背景者:《絕不低頭》。
最後發表的武俠小說:《大武俠時代》系列(1985)。
四大系列: 《小李飛刀》、《楚留香》、《陸小鳳》、《七種武器》系列。
三小系列: 《蕭十一郎》、《江湖人》(《三少爺的劍》)、《大武俠時代》(/《短刀集》/《獵鷹·賭局》)系列。
『陸』 金古梁溫黃 ,這是怎麼個由來
金古梁溫黃分別是指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這五位武俠小說大家。當時小說作家眾多,被人們認可的寫武俠的宗師只有五位,他們每一位都創作了大量的武俠作品,雖然寫作風格不一樣,年代也不一樣,但都是經典,被人們尊稱金古梁溫黃。
1、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新派武俠小說泰斗。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48歲。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2、梁羽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代表作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
3、黃易
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2017年4月5日中風,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代表作有《大唐雙龍傳》、《尋秦記》等。他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一心專注寫作的黃易,1989年辭去豐厚工資的工作,隱居大嶼山專心從事創作。終於在九十年代,作品風靡港台地區。
4、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
5、溫瑞安
溫瑞安,原名溫涼玉,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刀叢里的詩》、《布衣神相》等。他在新馬以文學評論和散文起家,在台灣地區以詩人著稱,小學時已在港台地區發表詩作、評論,20世紀70年代已寫玄幻、驚悚、推理、心理、現代言情小說,但在內地則以武俠小說著稱。
(6)武俠小說家梁擴展閱讀
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造就了不少金庸迷。
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
香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50年代初期,出現第一部現代武俠:《虎鶴雙形》。
50年代屬於梁羽生,梁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扎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武俠的窠臼。
50年代中後期金庸的出現。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在當時港台政治壓抑的年代,讓武俠小說變成暢銷書。並把武俠小說上升到了文學藝術的高度。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卧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古龍於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在1965-19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溫瑞安在1970年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
但由1987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
2000年後出現大批網路作家從事武俠創作,是好事也是壞事,好是大大豐富和繁榮了讀者的可看種類和數量。但由於網路小說多數是連載,必須按時交稿,以及網路作家的不可見和隨意性,導致大量太監作品出現。另有部分作家因為網站倒閉等原因導致作品連載出現中斷。現代武俠小說是紙上武俠的新階段,理想和言情色彩淡化。
『柒』 武俠小說界一代宗師:漂泊在外,成名後回鄉為父平反一雪前恥,是誰呢
回顧梁羽生先生的一生,小說里與小說外我已經分不清了,每一個經過他修飾暈染的人物形象已經變得鮮活、觸手可及。
梁羽生先生理解了「江湖俠義」,我們理解了梁羽生。
他帶我們走進了武俠的世界,或嗔或痴,或正或邪,這里我們受人物的影響,似乎戴上了可以打開新世界的魔力眼鏡。
當梁羽生先生離我們遠去的時候,他所塑造的人物將帶著他的血脈共存。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亦狂亦俠亦文好朋友。」
在金庸給梁羽生寫的輓聯里,我們看到了金庸心中的梁羽生。傳奇雖落幕,俠義卻永存。文外的正派和文里的俠義,都將是我們理解中國武俠小說的珍寶。
『捌』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者都有誰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知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作品相信沒有不知道的!金庸一生只寫過十五部作品!除《越女劍》外,金庸把其餘十四部作品的第一個字連成了一幅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作品不用說大家也該都知道是哪十四部吧。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48歲。相信大古龍都不陌生!其經典作品《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蕭十一郎》、《絕代雙驕》等多次被翻怕成影視劇!最近熱播的《飄香劍雨》也是古龍作品
3、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品《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等!
4、溫潤安!原名溫涼玉,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中文系肄業。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香港戶籍。代表作品《四大名捕》系列、《布衣神相》、《驚艷一槍》等!
5、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2017年4月5日病逝,享年65歲。代表作品《大唐雙龍傳》《尋秦記》《覆雨翻雲》
6、卧龍生!卧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代表作品《金劍鵰翎》《仙鶴神針》《天劍絕刀》《降雪玄霜》!90年代亞視經典影視劇《雪花神劍》 就是改編自《降雪玄霜》!
7、蕭逸!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原名蕭敬人!代表作品《馬鳴風蕭蕭》《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無憂公主》等!由以《甘十九妹》最為經典!
8、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代表作品《六指琴魔》!除了之外《原振俠》系列和《衛斯理》系列曾被改編拍攝成影視劇!
9、還珠樓主!原名李壽民(1902年——1961年),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最近熱播的仙俠劇《蜀山戰紀之踏火行歌》就是根據《蜀山劍俠傳》改編的!
10、黃鷹!本名黃海明(1956.10.28——1992),又名黃明,另有筆名「盧令」。1956年10月28日生於北京。原籍廣東中山,「靈異推理派」作家。代表作品《天蠶變》《大俠沈勝衣》!除此之外黃鷹還是90年電影《笑傲江湖》和電影《僵屍先生》的編劇!
『玖』 如何評價梁羽生和金庸先生對武俠的貢獻
金庸小說可以傳世,且百讀不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梁羽生的作品開新派武俠之先河,沒有他的開始就沒有金庸的結果。謝謝梁老!
『拾』 武俠小說四大著名作家是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 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3、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3.22~2009.1.22),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 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4、溫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 區,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 香港戶籍。
5、 司馬翎 :原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將門之後,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6、蕭逸 :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山東菏澤人。著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
7、卧龍生:原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 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