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如何看待網路小說作文

如何看待網路小說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7-12 17:06:21

A. 您如何看待網路小說

網路只是一種傳播的形式和途徑。本身與傳統的書本文學沒有好壞高低雅俗之分。
現在網路小說大多讓人覺得沒有價值,我想還是和網路本身的特點有關。
因為它本身不受限制,誰都可以寫。所以也就造成了它質量的低下。

B. 對網路小說的看法 400字左右

任何事物都是有存在的價值的,網路小說亦是,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的成熟,傳統的寫作方式已成過去
網路小說,顧名思義,以網路為基礎平台,網路作者發表供他人閱讀。這是 一種新興的小說體裁,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而出現。其特點為風格自由,文體不 限,發表閱讀方式較為簡單,主要體裁以玄幻和言情居多
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食不果腹的人會喜歡審美。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說,人之所以有美感是為了生存,美感使人類可以趨利避害,是人類漫長進化道路上的加速劑。當人不再整天為填飽肚子而奔波時,為生存而產生的美感漸漸變成一個脫離物質利害關系的需求,一種純粹為美而美的需求,而耽美將這種需求推向了極至。現實中的不完美,更促使一些人轉而投向虛擬的文字、漫畫世界,在那裡一切的一切終於有了完美的可能,而作為一個審美作者,終於擁有了創造完美的能力。

C. 以「如何看待網路文學」為話題寫一篇2000字作文

與會評論家談論得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網路與文學的關系。大家認為網路文學和網上傳播文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網路文學雖然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現象,但如何評價它,如何面對它,是當前文學批評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面對迅速發展的網路文學和青春文學,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傳統文學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另一方面也不宜把這些新生事物評價過高,要保持對它們的批判性。

網路的本質是娛樂化。網路文學確實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作為整體是巨大的,但是剖析個體,其文學性還有待具體分析。也有評論家認為我們應該以平等的、樂觀的心態去看待網路文學。未來的文學格局應該是現代漢語文學與網路文學兩峰對峙、相得益彰,應進一步加大和利用網路對傳統文學的傳播。

有評論家提出,文學的界面在不斷拓展和延伸,已經形成網路文學、紙媒文學或稱傳統文學和市場化的青春文學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三塊不兼容,但又相互影響滲透。

面對文學出現的這些新變化,文學評論家認為,應迅速探索、建立一套適應新的文學形式的價值評判體系。

D. 如何看待網路文化 作文素材

網路文化是指網路上的具有網路社會特徵的文化活動及文化產品,是以網路物質的創造發展為基礎的網路精神創造。
它有廣義與狹義.李曉衡在《建設先進網路文化的思考》中對網路文化做了這樣的界定:廣義的網路文化是指網路時代的人類文化,它是人類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狹義的網路文化是指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路技術以及網路經濟基礎上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閑、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1] 馮永泰則認為,網路文化是以網路技術為支撐的基於信息傳遞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動及其內涵的文化觀念和文化活動形式的綜合體。
一種是從網路的角度看文化,另一種則是從文化的角度看網路。前者強調從網路的技術性特點切入,突出由技術變革所導致的文化範式變遷。而後者則主要從文化的特性出發,強調由網路內容的文化屬性所引發的文化範式轉型。不容否認,網路文化是新興技術與文化內容的綜合體,單純強調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妥當的。
[編輯本段]二、存在時空及創造主體
應該講,自從計算機網路出現,網路文化即開始出現。最初的網路文化還有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類社會文化的特徵以及計算機文化的特徵。這一時期的網路文化應該講還沒有出現。網路作為文化信息的載體傳播網路外的其他文化,網路出現以前的文化,網路沒有創造任何文化。你可以發現網路上傳播的小說用的文字,語言,修辭語法都不是網路創造的,網路電影不過是網路外的電影的數字化方式的再現和傳播。換言之,沒有網路這些小說電影也會出現或者已存在,網路解決的是網路外文化傳播的技術問題。
[編輯本段]三、生長的根基
建造網路其實是建立了一個物質的星球,網路社會的出現是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它經網民通過資源的使用傳播建立的各種網上關系。這種關系在很多方面不同於網外關系,網路社會是一個不同於網外社會的社會,這個社會受到網外社會的影響,同時有很多網外社會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網路社會出現前後網外社會的特徵。網民發現他們自己要在網上發明一系列方式去表達網民的情感及網路社會的網民生存中悟出的哲理,這些方式是在網路出現之後出現的,完全不同於已往網內外的文化表達方式,此時網路文化才以一種單一的文化存在。
網路文化的主題是社會經濟生活的結晶,它含概社會生活中的政治、經濟行為主體、醫療衛生、娛樂文化、科學技術、教育、外交關系等。網路來源生活,網路文化的發展歸根究底以社會為基礎!

E. 怎樣對待網路作文

時代的遷移,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正在邁入信息網路化時代。網路給人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繽紛的世界,特別是青少年更難以抵擋誘惑。據有些專家調查表明,青少年上網時間偏長。30.1%的調查對象有經常上網的習慣,82.5%的調查對象擁有自己可以上網的電腦。調查中,當問到最長的一次上網時間時,回答9小時的竟佔31.8%,5-8小時的佔25.9%。調查還發現,男生比女生的上網時間多。學生上網究竟在做什麼?調查表明:用於聊天、玩游戲、下載娛樂內容的比例高達557%.

不容置疑,網路是功能最全應用最廣的媒體,它為青少年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寬廣平台,它使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知識,「足不出戶」,「盡覽天下風雲」;它為學生提供參與社交活動的廣闊空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它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擺脫了「兩點一線」讀書生活的單調.啊!網路世界好精彩!

但更不能忽視,網路這把雙刃劍,刺傷了多少缺乏自護意識的青少年.網路的開放性與隱蔽性使多少精神垃圾灌輸到一個個單純的心靈。有的輕信網站教唆,釀成人間悲劇;有的輕率會網友,無辜遭傷害;有的沉迷黑網吧,棄學難自拔;還有的熱衷於網路游戲,被其中的弱肉強食、爾虞我詐搞的道德觀念模糊,甚至心智混亂;有的被賭博、色情等網上黃毒感染,最終誤入歧途。我身邊有幾位同學,他們陶醉於虛擬的空間,開始逃避現實,荒廢學業,搞的自己形容枯槁,神思恍惚。讓家長嘆氣,老師搖頭。唉!沉迷網路真悲哀!

青少年,處於人生的黃金時代,美麗的大自然向我們招手,科學的高峰需要我們去攀登,含辛茹苦的父母期望我們健康成長,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去鑄造輝煌……我們該做的實在太多了!一方小小屏幕,豈能涵蓋我們生活的全部?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如今,青少年的網路安全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家興盛、社會安定、學校教育、家庭和諧的隱患,真希望能將「電子海洛因」「e網打盡」,更希望我們所有的青少年朋友,能對網路有清醒的認識,在頭腦中建起一道安全的「防火牆」!

F. 求一篇對網路小說的對社會影響看法的文章

此為轉載:
社會有其黑暗面很正常,成年人在網路里寫「離經叛道」之作也沒什麼,黑暗類小說受人歡迎也不必去過多的計較。問題在於,作為一個作者,必須要有身為一名作者的責任感,你寫來發泄沒什麼,可是如果你的書要出版,那麼你就必須考慮到社會影響。比如,不能說在網路上我用發泄的心態來寫,出實體書了我還是用發泄的心態來寫——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心態了。而現在的很多作者,不論文筆如何,首先寫作心態就不好。太多太多的作者,只是視黑暗為「流行元素」,只將黑暗視作為自己的作品增加看點的「工具」,只是把黑暗當作換取點擊的「籌碼」。被人問及時則說著這個社會本身就有著太多太多的黑暗雲雲。先不說這個社會到底有多黑,要我說作者你自己的思想可就夠黑的了。可你要寫黑暗也就罷了,偏偏寫出來的東西就跟過家家酒一樣。如果想感受到黑暗真正的甜美芬芳,批《升龍》的那位推薦的《冰與火之歌》倒確實是部極好的作品,作者是喬治-馬丁,想品嘗黑暗甜美芬芳的讀者有空倒是可以去看看。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卑鄙、陰險、無恥、下流這些個人性的陰暗面竟就變成了主角的代名詞,而這些人性的陰暗面在諸多的為人所追捧的「大大」的描繪下竟然全都邊成了一個主角的優點,一下子竟然都被披上了名為「真性情」的外衣。而這些個主角幾乎如出一轍的就是:只對「自己人」好,對於其他人則生死不論,更有甚者是殺人如麻,雙手沾滿血腥啊——我真的不知道當這些作者這么寫得正爽的時候是一種什麼心態。中國的武俠思想對網路作品影響很深,於是乎就有了「亦正亦邪」,就有了「虛偽」,就有了「小人之道」。可是,無論在任何時候,一個殺人如麻的人,一個漠視他人生死的人,一個不在乎他人生命的人,都絕對不是一個可以擔當得起一個「正」字的人!你說你本來就是小人,無所謂正邪,這沒關系。可現在是什麼情況?現在的情況是:一堆一堆的主角其行為根本就是「黑白不分」,是「顛倒黑白」,可偏偏要穿得象個「亦正亦邪」。有的讀者說,主角對敵人狠是為了保護自己珍視的人,他對自己的愛人,師長,手足是善的。確實如此。但是,當一堆一堆的作者做出這種設定的時候,你們是否考慮過你們身上所存在的責任?你們是否認真思考過,你們筆下人物身上的那一半黑,一半惡,在宣揚的是什麼思想,會對讀者產生什麼影響?看看吧:難得跳出來個批《升龍》的,就被一堆的人說成是「衛道士」,說「虛偽」了。我真是感到奇妙無比:什麼時候起,宣揚正面思想,宣揚所謂的「光明」,竟然也成為了一種「罪」!竟然也會被人所「指責」!我不由得想起羅森曾經說過的一件事,一位讀者的女朋友被人強奸了,於是他質問羅森說,你們這樣的色文作者是否需要負社會責任。羅森知道那位讀者的遭遇後很難過。你當然可以對那名讀者說:「這個社會本來就是這樣的啊,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充滿黑暗的啊。你女朋友是運氣不好,這和作者有什麼關系。作者需要負什麼責任啊,相反你還應該感謝作者呢——因為作者把社會的黑暗面通過小說寫出來了嘛。再說了,你看那些色文的時候難道就沒覺得爽過么?」但是這種回答真的可以么???羅森現在在寫一部《東方雲夢潭》,主角身上的那股浩然正氣,那種純真,著實令我覺得難能可貴。而這樣的作品,在現今的網路小說浪潮中,實在是少之又少。這樣的作品是需要珍惜的。而宣揚這些人性中的美德是應該得到承認的,宣揚真善美也是不應該為人所指責的。我們可以亦正亦邪,但不能顛倒黑白,不能黑白不分。誠然,作為一名網路小說作者,你可以無視你身上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是伴隨著你作者這個身份而來的,但是你身上的社會責任是確實存在的。當你在進行設定的時候,當你在用筆墨、鍵盤描繪一個世界的時候,希望你能夠慎重,也希望你能夠三思。或許那隻是你一時興起的塗鴉之作,但是文字本身就蘊涵著思想。文筆簡單也好,情節粗糙也罷,你的思想會滲入文字,真實地傳遞到讀者心裡的。
如果想要原創的也可以,需要加分。

G. 如何看待網路閱讀 800字作文

網路,是新世紀的科技產物,網路已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徑,其重要性越來越顯得其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商人可以利用它讀經論股,醫生可以利用它會診定方,教師可以利用它遠程教育,我們學生可以利用它開拓視野、查找資料,擴大知識面等。但是,辨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就像一把雙刃劍,具有兩面性,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端的一面,那麼如何看待網路這把雙刃劍?

大多數的家長不同意孩子上網,他們知道上網的危害。我是一名六年級學生,知道青少年上網至少有這三大害處:

一是影響了學習,廢除了學業。青春期是學習文化知識的黃金時期,應集中全部精力搞好學習。由於很多中小學生自製力不強,一旦上網成癮,則一發不可收拾。逃課、晚歸,泡在網吧中,消磨光陰,逃避緊張的學習,虛度自己的花樣年華。迷戀於浪漫的網戀中而無法自拔,似乎感染了「QQ病毒」,打開書看不下去,讀書不願意張口,拿出筆來不願寫字,由於晚上熬夜,整天就像吸大煙似的,昏昏沉沉,怎麼不使成績一滑千里呢?哎,真是浪費了青春,荒廢了學業,揮霍了錢財,影響了前途,到頭來後悔終生。

二是上網嚴重損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由於長時間上網,視力、記憶力明顯下降,加上缺乏戶外鍛煉,缺少睡眠,作息沒有規律,身體免疫力降低,各種疾病隨時可能侵襲你。睜眼看看從網吧出來的年輕人,一個個眼珠凸起,臉色蒼白,一副黃皮柳葉,營養不良的樣子,真可憐!

三是網上生活使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缺乏。在網上缺少與他人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往往沉迷於神秘和虛幻的情境中不能自拔,容易養成孤僻的個性,沒有了活潑開朗的性格和正確的人生觀。

面對上面一個個的不可否認的上網危害,難道與網路絕緣才是最好的方法嗎?當然不是。我們總不能因為刀子太鋒利容易割傷手就說它不好,如果你抓住的是刀柄,那麼不很有益嗎?看,網路的好處足可以掩埋它的危害——

首先,上網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通過網路,我們能隨時了解到國內外的新聞,欣賞大千世界的美麗風光,傾聽海內外歌手的美妙歌曲,知道世界上的最新動態,真正讓「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得以實現。其次,通過網路我們能學到豐富的知識。我通過實踐發現,在網上的學習能使被動變為主動,能使書本上枯燥無味的內容變的生動形象,易學易懂又易記,真是我們學習文化知識的好幫手。再次,網路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如,在心情不好、閑著沒事的時候,上網聽聽音樂,可以消除疲勞,調理心情。

……

上網的好處實在太多太多,一時半會是說不清楚的。網路,確實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又有弊。可是,孰大孰小,原因全在於人,與網路本身何干?我個人認為,只要我們正確利用網路,不瀏覽不良信息,不迷戀網上聊天和網路游戲,帶著一顆上進的心,上網做一些對我們成長學習有幫助的事,網路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

最後,我祝願大家能把握好自己,正確利用網路,讓我們健康成長!

H. 如何正確看待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是怎樣一種文學?

近幾年,網路文學的力量迅速壯大。人們對它的認識還在深化。圍繞網路文學的討論,往往會出現傳統文學作家和網路寫手間的意見交鋒。

「網路文學是中國傳統小說的當代表達。」

「不能用傳統的觀點看待網路文學,不必從傳統文學里尋找網路文學的合法性。應該把這些拋開,從網路文學本身出發去認識。」

不久前的《文學報·新批評》第三屆論壇暨優秀評論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與會者圍繞「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的主題,坦言各自的看法。在這樣的交流與碰撞中,網路文學的真正面目逐漸清晰起來。

網路文學難逃傳統文學的「掌心」

「網路小說和茶館評書的目的是一樣的。」網路文學作家小橋老樹說。

據他觀察,一個網路文學作家要想在海量的作品中引起注意,在開篇就要把讀者的眼光吸引住,追求先聲奪人。這和傳統的評書是一樣的,「傳統評書說到關鍵時刻,說書人總是拍下驚堂木,說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是為明天的內容留『扣子』。留得越好,明天來聽的人就越多,講書人的經濟效益就越好。網路文學作家每天要更新,關鍵時刻也要留好『扣子』,才能吸引網友繼續關注。」

另外,網路小說作家來自各行各業,大部分沒有受過文學寫作的訓練,所以他們的寫作具有直覺、本能的特點。「在傳統小說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下,傳統小說的魂魄已經成了民族的集體無意識。本能式的寫作最容易適應傳統集體無意識的寫法,所以大量的網路小說直接繼承了傳統小說的套路。」小橋老樹說。

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夏烈認為,古典資源的確是網路文學的一個核心資源。比如,流行已久的「甄嬛體」,就大規模地借鑒了《紅樓夢》的語言風格;而網路上部分仙俠、修真作品,大量化用了道家的內容。

小橋老樹也發現,當今網路小說的分類大部分都能從傳統文學之中找到原型。比如,玄幻、奇幻類的源頭是《封神榜》《聊齋志異》,歷史類的源頭是《三國演義》,江湖類的源頭是《水滸傳》。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他總結道。

網路文學應該有自己的評論體系

但是,一味地把網路文學看成是傳統文學的當代表達,有可能遮蔽了網路文學自身的特質。

「網路文學研究有一個思維定式,總是會陷入傳統文學、大眾文學、商業文學上的圈子裡,出不來。」西南大學文學院博士黎楊全說。

他發現,有不少的網路文學批評者,並不熟悉網路文學,得出的結論都比較宏觀,套話連篇,與網路文學創作的實際情況存在很大的隔膜。

2013年9月24日,光明日報《文學評論》版刊發了黎楊全的文章《警惕網路文學的「網游化」趨勢》。他寫道:「網路文學發展到現在,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它越來越網路游戲化了。各大讀書網站上不僅有專門以網路游戲為內容的網游小說,其他的小說類型,如玄幻、仙俠、歷史、都市、競技等,也都成了一款款披著小說外衣的網路游戲。網路游戲的基本要素,如設定、升級、地圖、對決(PK)、裝備、副本、數據等,儼然成了網路文學的創作套路。」這些內容,傳統文學很少觸及。

廣東省作協副主席、《網路文學評論》主編楊克也認為,網路文學的評論還沒有形成與網路文學本身相適應的話語體系,還沒有形成新一代的網路批評家隊伍,「現在討論網路文學,大多是『隔』的。不了解網路文學,不了解網路文學作家群體,斷然說好或者不好是不負責任的」。

如何有效地看待網路文學

相對而言,網路文學還屬於「新鮮事物」,對它進行全面而准確的認識尚需時日。與會者從各自角度進行了初步的「把脈」。

魯迅文學院副研究員王祥認為,快感與美感標准,應該是網路文學批評的基礎性標准。能否為讀者提供強烈、鮮明的快感與美感體驗,讀者是否願意代入主人公,是網路文學作品成敗的關鍵,也是最為重要的接受反應效果評價。

網路文學發展至今已經有十餘年了。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編審庄庸看來,網路文學處在一個階段性的拐點上,「因為讀者需求和渠道變革的『倒逼』,網路作家們普遍遇到了創作的瓶頸。到底是更加商業化,還是更加文學化?在『術』即寫作技能越來越嫻熟的同時,如何才能實現『道』即思想體系的超越與蛻變?」

王祥說,強調快感與美感對於網路文學批評的意義,並不會因此就淡化思想性、藝術性的要求,「網路文學在作品建構快感獎賞模式的過程中,滲透著作者的內心尺度和世界觀」。

夏烈著重強調了「網路文學」中的「網路」二字。他說,這說明網路文學是一種新媒介,是媒介革命的結果。所以應該更多地從網路媒介的角度,而不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網路文學的存在。

黎楊全認為,網路文學的研究,應該充分利用網路這個平台。他建議設立一個網路論壇,專家和學者可以通過這個論壇進行「現場」批評。

來源:光明日報

I. 如何看待現今網路文學的發展

2016年網路文學產業規模有望達90億元。對上,網路文學作品成為游戲、影視、電影各方面的IP源頭,價值不菲。

熱點內容
小說配音聽書 發布:2025-07-18 15:13:25 瀏覽:845
免費小說絕色 發布:2025-07-18 14:53:36 瀏覽:162
加勒比海盜聽書 發布:2025-07-18 14:53:19 瀏覽:920
銷魂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18 14:43:18 瀏覽:446
獸寵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8 14:39:49 瀏覽:574
懶人聽書論壇 發布:2025-07-18 14:36:40 瀏覽:869
好看的現在言情小說知乎 發布:2025-07-18 14:33:16 瀏覽:58
貼吧好看的古代言情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18 14:25:42 瀏覽:603
在線閱讀小說軍人姐姐 發布:2025-07-18 14:07:49 瀏覽:832
uc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18 13:55:34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