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書融合的大武俠小說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天龍八部》想像力汪洋恣肆,場面宏大,劇情詭譎,我認為是金書第一
射鵰三部曲,金庸巔峰的開始,使他從當時一眾武俠小說家中脫穎而出,真正的使武俠小說登堂入室,成為小說的一個流派,無論是《射鵰》里互補和諧的郭黃、還是《神鵰》里天殘地缺的楊龍,抑或是《倚天》里的一票明教英雄,都算得上是武俠小說技巧的一個巔峰
《鹿鼎記》,融史於書,金庸的最後一部作品,與其說是武俠小說,毋寧說是一部歷史小說
《笑傲江湖》,金氏三奇峰之一,但我個人不是太喜歡
後面的就不細分了
如滿意請採納,營造良好問答環境,謝謝:-)
Ⅱ 最近想看金庸老先生的作品,求推薦最好的三部
《天龍八部》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作於1959年。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二部,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創作上的一個里程碑。
《越女劍》
這部作品以吳越爭霸為歷史背景,吳優而越劣,勾踐為擊敗夫差,採用了范蠡的計策,就在接近成功時,在鑄劍和劍術上遇到了挫折。吳國劍士不但劍利術精,且善用兵法,越人不敵。而此時出現的放羊女阿青卻輕易地擊敗了吳國四劍士,范蠡以之為奇,將阿青接到府邸,終於使越國劍士觀摩到了「神劍」的影子。就憑這「神劍」的影子,越國的劍術已是天下無敵了!另一方面,在薛燭的指點下,越國也造出了利劍千萬,條件成熟,勾踐早已按耐不住,終於大破吳軍。而在范蠡的心中,攻破吳國並不是唯一的目的,他更想見到被獻給夫差的美女西施。當兩人見面時,阿青出現了,因為她已經喜歡上了范蠡,並以劍氣傷了西施。但最終因西施的美貌而黯然離去……
Ⅲ 金庸作品有哪些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
1、《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該小說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在人物創造與情節安排上,它打破了傳統武俠小說一味傳奇。
將人物作為情節附庸的模式,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為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發展需要及其內在可能性、必然性來設置情節,從而使這部小說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妙境。
2、《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3、《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該書表達了作者既反對異族侵略,也反對本民族暴政的思想。
4、《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前後共有三版,並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書名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
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
《天龍八部》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及游戲。小說的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於2005年入選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必修)中。
5、《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
小說以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小說沒有設置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庸
Ⅳ 介紹金庸比較經典的小說來看
鹿鼎記:文學界公認金庸最好的小說,各大院校教授均推崇金庸此書
笑傲江湖:金書中結構最為完整、具有史詩般的巨著
天龍八部:金書最為精彩、最為熱鬧的小說
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不用說,最有知名度的武俠小說
以上6部是金庸最為經典的6部武俠小說!
個人推薦看完這6部之後,可以看看其餘的一些中短篇,也很不錯,像雪山飛狐結構十分嚴謹、連城訣描寫人性險惡、白馬嘯西風像一篇抒情散文。如果時間充裕,推薦看全15部,實在不行,以上那6部是金庸最經典的小說,不可錯過呦!
Ⅳ 如何評價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
1、《射鵰英雄傳》是金庸武俠體系的代表作,是中國俠客文學領域的代表作,是中國類型文學體例的代表作;
2、《射鵰英雄傳》,巨大開闊了中國武俠文學的格局,如果說是武俠作品史上最重要、最具歷史意義的作品,亦不為過(武俠文學並無開端,無論史記、唐傳奇、「水滸」「三俠」等明清評話、還珠樓主,都不能算「開端者」,因此無開闢作品);
3、《射鵰英雄傳》是新舊武俠思維的分野,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華山論劍」幾個概念在文中出場的一刻,中國的武俠文學,正式宣告脫離了舊傳奇故事、古典章回小說、芸芸地攤作品,具備進入現代類型文學的基礎(中國當代肇生於網路的小說作品——或狹義為被稱作「網路文學」的各作品,尚未出現此級別元素,因此不具備進入現代類型文學的基礎);
4、《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第一個成功轉型的作品,代表金庸與古典傳奇及評話文學的分野;
5、《射鵰英雄傳》開辟了中國俠客文學最具影響力的傳奇體系時空,即南宋—明前的江湖時代,其中眾多元素,於社會文化領域影響深遠;
6、《射鵰英雄傳》的文筆多顯稚嫩,並不是金庸的大成之作,但它是金庸作為「文學少年」成長為「文學青年」的轉折點;
Ⅵ 把金庸所有的小說都編進去的小說叫什麼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有一部小說把金庸所有的小說都寫了!這本小說應該是《金庸世界裡的道士》。
《金庸世界裡的道士》
Ⅶ 金庸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部作品1
無疑是《天龍八部》了!
天龍八部是金庸和倪匡合作完成的,這本書大氣磅礴、盪氣回腸、情節跌宕起伏,死金庸的巔峰之作。
Ⅷ 穿越到金庸的完本小說
倚天屠龍反轉記
射鵰之我是楊康
顛覆笑傲江湖
天龍八部之天下有我
射鵰之我是小人物
就著幾本還不錯,另外穿越金庸這個系列的,這個因為世界觀太為龐大,沒有幾個人敢寫,寫也今本上太監了,桃默的金庸群俠傳就是這樣,不過據說現在還是在緩慢更新,去桃默吧看看吧。
我介紹一個游戲,金書群芳譜,根據金庸群俠傳改的同人游戲,主角相當有性格,基本上把金書里的女人全收了。今天剛出的最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