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金陵十三妃
Ⅰ 金陵十三釵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1937年的南京,日軍殘暴,滿目瘡痍,但由國際友人主持的一個教堂暫時還是一方凈土。幾個神職人員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學生、13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以及6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國軍傷兵。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故事,結果竟然是那13個最「下賤」的女子成了保護眾人的英雄。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可怕、最沒有人性的屠殺,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日軍終於沖進了這里。傷兵被殺,女大學生則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
在這個時刻,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最終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無一生還。
創作背景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
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
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Ⅱ 金陵十三釵故事背景 金陵十三釵故事背景簡述
1、《金陵十三釵》反映的歷史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日戰爭期間南京大屠殺事件。南京大屠殺,是指侵華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
2、《金陵十三釵》是作家嚴歌苓著中篇小說。小說描寫的是發生南京大屠殺時的故事。小說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2011年,該作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張藝謀執導。
Ⅲ 《金陵十三釵》是哪些人
《金陵十三釵》有哪些人如下:
《金陵十三釵》中秦淮河風塵女子分別是玉墨(倪妮 飾)、紅菱( 張逗逗 飾)、 怡春( 韓熙庭 飾)、豆蔻( 李玥敏 飾)、香蘭( 白雪 飾)、小蚊子 ( 袁楊純子飾)、胖春花 ( 孫佳 飾)、金喜 ( 鄧莉 飾)、鳳嬌 ( 錢柳吟 飾)、秦淮女 ( 李純 飾)、秦淮女 ( 周夢喬 飾)、秦淮女 ( 周羽 飾)、秦淮女 ( 顧璇 飾)、秦淮女 ( 蘇小妹 飾)。
《金陵十三釵》寫的是中國民眾承受的凌辱和苦難,以及這些苦難對普通人甚至等而下之之人精神的淬煉和提升,激發他們舍己為人的自我犧牲精神,體現出「患難見真情」的人間關愛,亦即「敵愾情緒演化出來的」「可歌可泣的事實」。
《金陵十三釵》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ojJ7C1WnEr2NfytdnfqIQw
Ⅳ 求 金陵十三釵書原著大結局
原著小說《金陵十三釵》的最後在書娟的視野里結束:十三個白衣黑裙的少女排成兩排,被網在光柱里,排在最後的趙玉墨的一個嬌羞一笑,最終十三個女子中除了玉墨之外無一生還。
小說的具體內容:
1937年的南京,日軍殘暴,滿目瘡痍,但由國際友人主持的一個教堂暫時還是一方凈土。幾個神職人員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學生、13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以及6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國軍傷兵,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故事。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可怕、最沒有人性的屠殺,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日軍終於沖進了這里。傷兵被殺,女學生則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
在這個時刻,以玉墨為首的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佔領南京的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1、原著《金陵十三釵》中最後唯一倖存的女子玉墨:
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她四書五經也讀過,琴棋書畫也通曉,並不比那些大家閨秀少些什麼,只是命運捉弄了她,家庭的敗落摧毀了她大家閨秀的夢想,將柔弱的女孩逼上了風塵之路。
但她一出場就顯示出與其他女伴的不同。當她們死乞白賴地用對付嫖客的手段來博得教堂人員的同情,破罐破摔的時候,玉墨並沒有自輕自賤,而是真誠地跪下來,用一種深明大義的口吻乞求神父給她們這些並不貴重的賤命一個好死的機會。當神父終於抵擋不了這群洪水猛獸般的女人的攻擊,答應先暫時收留她們兩天的時候,她沒有隨她們莽撞地橫沖直撞,而是又一次跪下道謝。
2、原著小說創作的歷史背景:
南京大屠殺,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Ⅳ 金陵十三釵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結局:在教堂里,傷兵被殺,女大學生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
在這個時刻,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
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最終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無一生還。
(5)網路小說金陵十三妃擴展閱讀
《金陵十三釵》小說主要人物介紹:
1.玉墨:
雖為妓女,卻知書達禮,落落大方,如同大家閨秀一般。敢愛敢恨,卻又柔情中不失剛毅,是秦淮河上有情有義而令人難忘的奇女子。
在南京破城前,她曾與書娟父親孟繁明有過短暫的一段情(也因此被書娟懷恨在心),卻因身份低賤而不被接受。
2.書娟:
寄學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威爾遜美國天主教堂里的一位學生。前期憎惡玉墨破壞了他的家庭。後面因十三名妓女的挺身而出而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