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關中刀客
⑴ 葉靜曾飾演過哪些電影及電視劇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
1989《方世玉》——童年方世玉
1989《少年張三豐》——童年張三豐
1990《望夫崖》——童年夏磊
1992《青青河邊草》——裴紹文 導演:沈怡 合作演員:馬景濤 劉雪華
1992《少年特工》——鄭磊
1993《梅花烙》——童年皓禎
1993《倚天屠龍記》(台灣楊佩佩工作室)——童年張無忌
1994《今生是親人》——客串
1995《反貪局長》——安平
1996《燃燒的燭光》(又名《燭光》)——金龍
1997《我們是一家》(又名《爸爸媽媽是老外》)——百分
1998《大考之年》——客串考生
1998《悲歡歲月》(又名《母親》)——趙小君
1999《重案六組》——客串吸毒少年
2000《大明宮詞》——武攸寧
2001《絕不放過你》——邱楓
2001《閑人馬大姐》——劉強
2001《鄉野傳奇之大黑蛾》——小喜子
2002《日出》——潘立仁 導演:謝飛 合作演員:徐帆 斯琴高娃
2002《倚天屠龍記》(台灣中華電視公司)——七王爺之子札牙篤(漢名趙強 )
2003《大江東去》——羅宇 導演:雷獻禾 合作演員:李幼斌 曹力
2004 《老娘淚》(原名《山雨》、《風雨遠山》)——程立強 導演:雷獻禾 合作演員:呂啟鳳 任程偉
2004《血色浪漫》——寧偉 導演:滕文驥 合作演員:劉燁 孫儷
2005《母親是條河》——李寶軍 導演:高偉寧 合作演員:連奕名 於娜
2005《紅色記憶》——葉志武 導演:舒崇福 合作演員:劉蓓 魏駿傑
2007《記憶之城》(原名《英雄之城》)——周漢英 導演:楊文軍 合作演員:謝君豪 童蕾
2007《夜奔》——林沖 導演:趙浚凱 合作演員:杜志國 錢勇夫
2007《非常24小時》——張剛 導演:劉一志 合作演員:蘇瑾 張涵予
2007《海狼行動》——余龍 導演:潘軍 合作演員:於震 施京明
2008《江湖兄弟》——唐豪傑 導演:張強 合作演員:杜志國 黃海波
2009《十三省》(又名《閃亮軍刀》)——小秀才齊明朗(演得相當的好...一定要看...) 導演:雷獻禾 合作演員:趙恆煊 趙子惠
2008《震撼世界的七日》——岳鵬 導演:余丁 合作演員:陳寶國 蔣雯麗
2009《滄海》——王海軍 導演:趙浚凱 合作演員:李幼斌 杜志國
2009《鑼鼓巷》(又名《無悔交鋒》)——辛書恆 導演:余丁 合作演員:丁志誠 劉威
2009《戰士》——古天相 導演:趙浚凱 合作演員:王挺 杜志國
2009《晚婚》——項海 導演:周曉文 合作演員:奚美娟 陳蓉
2009《鏡海風雲》——何明遠 導演:李雲亮 合作演員:張鐸 楊若兮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
1991《四十不惑》——趙小木
1993《臨時爸爸》——余同
1994《暗號》——桑小天
1994《吾家有女》——客串女主角同學
1995《我是你爸爸》——客串(王朔小說改編)
1996《東宮西宮》——少年阿蘭
2000《愛上新世紀》——姚小米
2003《關中刀客之董二伯》——花翎子 導演:黃建新 合作演員:傅彪 徐帆
2003《關中刀客之花翎子》——豬娃 合作演員:徐帆 方旭 (馮小剛監制)
2007《怒放》(原名《姐姐》、《怒放的青春》)——白文 導演:辛巨擘 合作演員:秦海璐 田原
2009《尋找狗托邦》——肯(配音)
http://ke..com/view/211015.htm?fr=ala0
⑵ 有沒有關於刀客的小說
少林八絕,06年的老武俠,不過寫的很不錯,主角是一個厲害的刀客~ 已經完結了~~~
⑶ 馮小剛的電影有哪些
馮小剛的電影非常多,一些比較經典的比如《北京人在紐約》、《永失我愛》、《情殤》、《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大腕》、《關中刀客》、《手機》、《天下無賊》、《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等。
一、《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The Dream Factory)是由馮小剛執導的喜劇電影,主要演員有葛優、劉蓓、何冰等。影片講述的是四個年輕的自由職業者。
他們突發奇想,開辦了一個「好夢一日游」業務,承諾幫人們過上夢想成真的一天。人們離奇古怪的願望接踵而至,似乎人人都想給自己現有的生活來一個180度大轉彎。影片於1997年上映。
二、《不見不散》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和陳瑾等聯袂出演。
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
⑷ 陝西方言的電影有哪些
陝西方言的電影有:
1、高興:故事發生在陝西,農民劉高興(郭濤飾)是個喜歡設計飛行器的有心人。為了拍攝「劉高興」在空中飛行時俯瞰地面上的美麗景色,導演早在一年前就到陝西陝北等地考查外景,並不惜重金邀請來了亞洲唯一一個flyingcam航拍設備攝影團隊專門拍攝空中景色。
2、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是一部都市喜劇電影,由張藝謀執導,姜文、李保田、瞿穎等主演。故事講述的是青年趙小帥以奇特的方式,狂熱的追求漂亮姑娘安紅,而引發了一場詼諧幽默和社會意蘊的故事,該電影於1997年5月16日上映。
3、舉起手來:對白語言主要是漢語普通話或陝西方言。講述了一隊精銳的日本皇軍惡狠狠地沖進一個小山村,關起全村人,要尋找一件無價之寶,但一轉眼卻只剩下一個傻鬼子搖搖晃晃地走出來。
4、古寶奇緣:該片除了涉及陝西方言外,關於文物保護的話題也是其一大亮點。研討會上,主創就圍繞了三方面的話題進行討論——關於陝西方言,關於收藏鑒寶以及關於原生態式的喜劇表演。在談到創作影片的初衷時,導演徐捷透露除了力主推廣陝西方言外,也有迎合當今時尚熱點話題文物鑒寶。
5、私人定製:《私人訂制》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出品的喜劇電影,馮小剛導演,葛優、白百何、李小璐、鄭愷聯袂主演,范偉、宋丹丹、李誠儒、王寶強、成龍等參演。2013年12月19日正式上映。
⑸ 金庸什麼時候上的華山寫華山論劍
貌似金庸先生2003年來華山參加了「華山論劍」了……
當時有些印象,現在記不太清了……
這是當時新浪的報道:
book.sina.com.cn 2003年10月09日 10:08
金庸50年前在我國的千山萬水當中尋找到一個至高無上的俠客擂台———華山,因為華山雄偉的山勢就像挺立在中華大地中心的倚天之劍,華山論劍就是在劍尖上的挑戰。金庸的小說中,華山論劍舉行過三次,都是在南宋年間。時隔800年,第四次華山論劍,昨天在華山北峰舉行。金庸從香港飛臨西安登上華山,與天下英雄說俠論劍。
一個金庸:三顧而請
在金庸的15部武俠小說中,有13部提到華山,但昨天,金庸卻是第一次來到華山。陝西電視台的《開壇》欄目兩年前便有請金庸上華山的意向,去年7月,該欄目第一次與金庸的經紀人聯系,卻被回絕。之後數次傳真、通話,這個議案都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被接受。今年8月中旬,金庸杭州之行成為此次活動的轉機,《開壇》欄目當面邀請金庸上華山,參加「華山論劍」活動,金庸給了一個積極,但並不確定的答復。但這個答復卻給了陝西台信心。8月底,金庸明確表示,願意赴西安參加這個訪談。
天公作美,一直陰雨連綿的西安,在金庸6日抵達的那天放晴。昨天的華山也是陽光肆意,天藍雲淡。想像作為小說家的金庸和看到現實中八十高齡步履蹣跚的金庸;看小說當中描寫的華山和昨天作為主會場的華山,這之間,似乎有一種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交錯之感,虛擬的是英雄,真實的是金庸。
兩個會場:金庸和「金迷」互動
此次金庸論劍的主會場設在華山的北峰,海拔高度1561米,主會場只有110平方米,能容納30個人。除了金庸、主持人和嘉賓外,還有十幾位網友。昨天上午9點10分,金庸從黃浦玉道來到索道廣場。這條道是華山古道當中最古老的一條道,2000多年前漢武帝從這條道上山尋仙。穿行過絕壁,金庸和北大教授嚴家炎、「巴蜀鬼才」魏明倫、「武俠導演」張紀中、編劇楊爭光、「北大醉俠」孔慶東在這里坐而論劍。
有天下第一廟的西嶽廟成為「金庸迷」所在的分會場。代表了東西南北中五方的「金迷」,除通過大屏幕全程收看到主會場的直播外,還通過對一些問題的討論與主會場形成互動。
三道難關:巧施妙招輕松過
美人關、美酒關、奇局關是武俠小說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昨天上午,金庸登臨華山北峰之前,主辦方也特意精心安排了這三關來考「金大俠」。第一關是華山索道前的「美人關」,翁美玲、朱茵、周迅三版黃蓉的劇照先展現在金庸面前。大陸版電視劇《天龍八部》中王語嫣的扮演者劉亦菲,請金庸把四個形容詞贈給這三位演員,得到兩個形容詞者則表示金庸對她的表演很認可。金庸把俏皮給了翁美玲,把乖巧給了朱茵,把聰慧和嫵媚給了周迅。
金庸順利過了第一關,第二關是哪些內容?金庸走出索道後,大家看到的卻是央視版《笑傲江湖》中嶽不群的扮演者巍子早已擺下的酒席。金庸要麼喝兩壇酒,要麼辨認青銅爵、夜光杯等三件傳世酒具分別是哪個年代的。「這個關難度很大。」這是金庸看到後說的第一句話。經過仔細的辨認,最後金庸正確回答出商朝、周朝、唐朝,順利過關。令狐沖沒有酒量,一喝就醉,蕭峰從來喝不醉。昨天金庸先生在華山比的不是酒量而是酒趣和酒識。
第三關是我國有圍棋「棋聖」稱號的聶衛平為他的弟子設下的「奇局」,金庸只需走一步棋便可過關。金庸見到圍棋老師,笑著說:「手下留情。」而後一步輕松過關。沒有難住金庸,「棋聖」聶衛平卻被華山難住,過招後不久,因為身體不適而被抬下山。
四大主題:說到動情處落淚
此次活動的特約嘉賓主持、清華大學教授王魯湘評論說:「金庸三次華山論劍的描寫,是他對武俠境界的三次理解不同,可以說是認識的深入和遞進。第一次華山論劍就是把天下的五位武林高手選出來到華山頂上比武功,五大高手事實上沒有高下之分。第二次華山論劍事實上沒有一個結果,因為最後到底誰是天下第一,在描寫當中看不出來。第三次華山論劍,中心是老頑童,他武學天下第一,和歐陽鋒正好是兩極對立。老頑童千方百計忘掉他所學的武學,求而不得。這表現了金庸先生對武學當中某種境界的思考。」
昨天和嘉賓劍影江湖、俠旅萍蹤、熒屏春秋、情為何物的四個主題對話中,金庸思維敏捷,時有妙語而出。「巴蜀鬼才」魏明倫問金庸,魯迅的《鑄劍》和他的「華山論劍」之間有什麼聯系?有沒有區別?如果有區別在哪裡?金庸用《倚天屠龍記》中的倚天劍和屠龍刀來說明:「倚天劍號召團結武林,統一天下,是從《鑄劍》裡面得到的一點啟發。倚天劍的意思是如果你為老百姓服務,大家接受你統治,但是如果欺負老百姓,單獨一個人也可以置暴君於死地。」
而金庸對有招好還是無招好的評價是:無招勝有招只不過是一句口號,出招之前心裡早就有招了,無招有招是統一的。
當論及金庸書中的感情時,主持人提及金庸曾經說的一段話,金庸說他曾哭過三次,大哭:看到楊過在赴小龍女之約的時候苦苦等到太陽下山他哭了;張無忌與小昭分離的時候,他哭了;蕭峰誤傷了阿朱的時候,他哭了。問金庸現在再回憶起這些片斷是否還會傷心時,金庸的眼睛濕潤了,他動情地給了肯定的回答:「會的。因為寫的時候就難過。重讀的時候覺得更傷心。」
隨後,節目中播出了到金庸家鄉浙江海寧拍攝的短片,金庸在論情和看短片期間,前後四次抹去眼角的淚珠。
行狀
在前後半個月的時間內,79歲的金庸兩次來到內地。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五嶽聯盟」在衡山成立。應邀到訪的金庸受封名譽盟主。
10月8日,金庸在華山成為「武林盟主」。在華山索道廣場上,主辦方將一枚重達35公斤的玉石巨印贈給金庸。兩名大漢用長案將巨印抬至金庸面前,啟封後,由金庸蓋出首幅印文。印文是漢篆刻制的六個大字,「華山武林盟主」。
陝西電視台選擇在華山之頂的北高峰上舉行「華山論劍」,此外還有3個分會場,上下4點交叉滾動,進行3個多小時大型聯合直播。
為了保證直播順利進行,有關方面出動了500名幹警和150名武警,華山風景區8日當天封山8小時。有趣的是,當華山上的道士們得知金庸要來以後,聯名寫信表示抗議,不歡迎金庸來華山,理由是金庸在小說里對道教不友好。
在西安曲江賓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金庸說:「我希望這次的活動能辦得很成功,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把任何帶有商業性質的東西引進來。『華山論劍』不是武功上的比試,更不是一次商業炒作,它是一次文化人之間的談論,是純粹的文化對話,希望它能夠在文化氛圍中開始和結束,千萬不要搞太多的商業廣告。」
出於對前一階段報紙關於「金庸產業化」的批評,金庸特別給予回應:「我參加的所有活動都是不收一毛錢的。我是不需要為自己做宣傳的,我的小說已經賣出去了,幹嘛還需要推銷?」
陝西電視台副台長王渭林證實說,「金庸先生在踏上陝西這塊土地後,吃飯、坐車、住宿等都是自己掏錢,堅持不收我們任何的費用。」
因為金庸的堅持,主辦方陝西電視台取消了此次「華山論劍」的冠名權。
據陝西電視台最新的消息,本次「華山論劍」投入的400萬元人民幣已順利回收,整個活動只贏利40萬元。
陝西省旅遊局局長董憲民說,金庸之行提升了整個陝西旅遊形象。陝西省政府對「華山論劍」達到的效果非常滿意,希望陝西電視台能夠把這個活動長期辦下去。而此前陝西省武術聯合會和西安武術聯合會召開了聯合會議,決議請全國的武功高手來陝西,進行一次真正的「華山論劍」。
論劍
10月8日,華山北峰。
華山北峰海拔1614.7米,峰頂只有一個不足百平方米的廣場。據王渭林介紹,主辦方曾拿著凳子一個一個地量過無數遍,最後發現上面最多隻能擺30把椅子。除少數嘉賓和記者外,大部分記者只能集中在北峰旁的一個小亭子里觀看電視直播。
「華山論劍」的總直播主持人是清華大學的教授王魯湘、陝西電視台的主持人王濤,「華山論劍」現場的主持人是陝西電視台的李蕾和嘉賓主持司馬南,還有北大教授嚴家炎等人。將與金庸過招的是「巴蜀鬼才」魏明倫、「關中刀客」楊爭光、「俠導」張紀中和「北大醉俠」孔慶東,他們將按照電視台的安排,分別從「劍影江湖」、「俠旅萍蹤」、「金劇春秋」、「情為何物」四個角度,打開金庸的世界,大話江湖。
當金庸揭開自己書寫的「華山論劍」四個大字的摩崖石刻之後,「華山論劍」正式開始。
王魯湘:我們對所謂流行文化在過去一直存在文化偏見,認為它首先是低下的,第二是邊緣的,第三是不重要的。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很大一部分不是從事艱深痛苦的思考,我們實際是在玩樂當中,在生活的狀態當中,完成一種文化的建設(應為「消費」———編者)。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金庸現象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象,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共同話語。在華語文化圈,金庸就是類似足球的公共話題。幾代人海內外這么多人談這個話題,這本身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狀態的歷史,進入精神生活的歷史。
金庸的作品提供了一個文本,對這個文本的再創作,像金庸所有的影視劇,包括舞台劇,在讀者當中,在網路上,大家傳閱讀金庸的心得,這個叫金庸現象。金庸現象和金庸文本一起構成金庸文化。
王濤:這個文化的支撐點絕不是虛幻的,而是一個產業。這樣一個龐大的產業,試問現在有哪樣一個角色能夠真正帶動一個產業。
王魯湘:說到這一點金庸先生更加了不起,一個人產生這么大的生產力,金庸實際上是一個行業或者是一種產業的發動母機,由他發動起來的產業產生這么大的生產力,產生這么大的價值,使這么多的人能夠有口飯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已經普濟蒼生了。
魏明倫:我們題目叫劍影江湖,這個江湖是金老先生浪漫的想像構成的江湖,好像是一個社會的變形。我算不上是金迷,我站在金迷之外來看,有時候看得客觀一點。我們往往被現實生活壓抑,金庸先生虛構了一個江湖,人們在太壓抑的時候可以躲到那個江湖去休閑娛樂。
金庸:就像剛才王魯湘先生說的,我這個小說是建築在愉快上面的。我的小說是一種虛構的想像的東西,我的希望和最大的目的還是給讀者一種愉快的享受。有些朋友把我的文學作品提到很高的高度,引起很多文學批評家的反對,朋友的好意我非常感謝,但是他們反對我,我覺得抬舉我了,我很感謝大家的評論。
李蕾:中外的俠有什麼區別?
金庸:他們都是見義勇為,遇到不公平的事可以幫助人家的,這個是共同的地方。在中國社會當中,俠是一個很崇高的道德,非常重視的。外國人就不重視這個俠,他們講騎士,騎士主要是為上帝服務的。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看到病人痛苦或者受到欺負去幫助他,外國人認為上帝該做這個事情,我犧牲生命為了上帝,死了之後就上天堂了,動機出發點完全不同的。
金庸表示很佩服《水滸傳》和《雙旗鎮刀客》的編劇楊爭光,這次論劍指名要求邀請他到場。「有人問我武俠小說不寫了,將來怎麼樣發展,我就想,像《雙旗鎮刀客》這一類小說是可以發展下去的。」
楊爭光:剛才說到中國俠客和外國俠客的區別,我有一個看法,中國的俠更講義氣,有時候還有忠,忠和義這可能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有關系的。外國俠客除了金庸先生剛才講的為上帝服務外,我覺得他身上正義的東西可能比中國俠客要多一些。
比如按現代人的觀念來說,正義它有時候是很軟的,你很難說哪個對哪個是錯的,有時候中國的俠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個事情這樣做可能是不太合適,但是因為他是我的哥兒們,所以我就必須要做這個事情。這當然做起來也讓人很感動,但是他做的行為的背後可能還是有一點動機不純。我覺得這是中國的俠和外國俠客的區別。
司馬南:俠是中國文化當中獨有的東西,中國文化兩千年來孔夫子文化是主流。請金庸先生講講孔夫子學說當中自由的境界和俠之間有沒有什麼樣的關系?
金庸:孔夫子講俠義講道理,他根據自己所想的憑良心判斷,憑良心,講天地良心,這個事情不對我就去糾正。孔夫子也認為,知道不對去糾正很合理的。
楊爭光:司馬遷在《史記》上說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俠其實還是經常搗亂的,文人也搗亂,在這一點上他們是一致的,但是還是有不同之處,我覺得俠跟孔夫子還是有差別的,孔夫子實際上是不搗亂的。
李蕾:現代的俠在哪兒?
金庸:今年中央電視台組織一個節目叫《感動中國》,就是過去2002年使中國人最感動的事情是什麼?邀請我做評委,全中國有三十幾個評委,大家推舉出來什麼事情最感動中國,結果我們推舉的都是見義勇為、挺身而出、為人家抱不平的這些人,這些就是具有俠氣的人。
我推舉一位女經濟學家劉姝威,她發現有一家大公司發表的年報欺騙股東,她寫了一篇短文,告訴大家這篇年報是假的、靠不住。結果大公司去告她,告得她非常狼狽,她一個窮教授沒有錢跟大公司打官司,但是她堅持正義把官司打下去,最後這家公司破產輸了。我覺得這種人不為自己利益,而為了公眾利益挺身而出不怕犧牲,這就是現代的俠。
楊爭光:我覺得俠在現代社會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我們現在把俠脫離出來成為一種精神,俠義是弱勢群體的一種幻想,只要有弱勢群體存在,只要存在對弱勢群體的壓迫,俠的精神就不會消亡。讓我來理解,俠像補丁一樣。比如有一件衣服有洞,俠是補充。太相信它也不行,但是沒有它也不行。在現實生活當中沒有俠義的人也是不行的,靠各種各樣的力量,體制再完備,角落裡面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司馬南,我認為也是俠,打擊偽科學這個東西,政府加大力度也忙不過來,怎麼辦呢?那你挺身而出了,就去做了。這就是現代的俠。
節目中播出了到金庸家鄉浙江海寧拍攝的短片,金庸在論情和看短片期間,前後四次抹去眼角的淚珠。
原定3個小時的直播,延長了1個小時。金庸與由全國4家紙媒選送的金迷讀者模擬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見面時,因為激動,來自湖南的「南帝」劉根生,十多分鍾里,面對金庸,竟然說不清話。
此外,整個活動中還穿插了由大學生組織成的辯論賽,觀眾提問。最後的壓軸戲是金庸新收的兩名博士生拜見導師。
在倚天劍、屠龍刀上,金庸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據王渭林介紹,金庸專為本此活動題寫的「華山論劍」四個大字將永遠刻在華山北峰的絕壁上。
當直播超出了預定時間,12時10分左右,衛星信號中斷。由於4個小時的直播,金庸感到非常勞累,原定在「論劍」之後舉行的記者見面會被迫取消。金庸一行沿原路下山。
⑹ 楊欣的演藝經歷
2001年,參演由馮小剛執導、華誼兄弟廣告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同名電影《大腕》 ,影片中扮演角色「皇妃」。
2002年,出演祝君執導的古裝武俠劇《狼俠》,劇中楊欣作為反一號「冷妃雪」與焦恩俊二度合作。 同年出席了馮小剛擔任總監制的電影《關中刀客》的記者招待會。 11月,與吳大維合拍了一個保暖襯衣的廣告,並接拍了那英的主打歌《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的MTV。
2003年,參演馮小剛執導的賀歲喜劇片《手機》 ,片中楊欣一人分飾二角,扮演了身材惹火、一身時尚氣息的手機推銷員「牛彩雲」以及在影片的開頭部分飾演了嚴守一那個漂亮、羞澀的嫂子「呂桂花」。 同年她擔綱女一號,在剛毅執導的電視劇《真相的背後》中飾演舞蹈演員」賈蘭蘭「。
2004年,出演黃建新導演的影片《關中刀客之糞操子》,戲中擔任女一號「青翠」。
2005年,出演由馬驍執導的家庭倫理劇《活著樂著》,楊欣扮演了一個「木子美」式美女作家「陳安紅」。 同年楊欣以女一號「米線西施」的身份出境拍攝電視劇《天下一碗》,劇中扮演「陳陸兒」。 10月9日,出席了連續劇《天下一碗》在雲南省紅河州舉行的開機儀式。
2006年,出演康洪雷執導的警匪劇《一針見血》,飾演了流氓」黃覺「的女朋友」朱慧「,擔任劇中的女二號。 並出演了由何念、楊溢導演的電視劇《男人本色》,楊欣飾演一個土生土長、一心想當模特兒的女一號」一倩「。 同年7月主演《你飛我不飛》,擔綱女一號。
2007年,演員楊欣演唱歌曲《青藏高原》,參加第57屆世界小姐大賽網路賽區總決賽,與30位參賽佳麗爭奪比賽的冠亞季軍及六個單項獎。
2008年楊欣加盟百慕文化唱片後推出個人首支單曲《隨身攜帶》。
2009年,接拍了驚悚喜劇片《驚魂平安夜》,戲中楊欣飾演的懷孕婦女「楊大鳳」一角打破了她以往的性感形象。
2010年 ,參演了由國內新銳導演竇老三擔任總導演、娛樂策劃人鄧魯平擔任總策劃的系列手機電影《睡美人》。
2011年參演由仲偉執導的電視劇《島城風雲》 ,劇中她飾演「金枝」,同年客串電影《日照好人》,並出演片中的「老闆娘」一角。
2012年,出演由楊真導演、龍虎風雲(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少年閔子騫》,楊欣飾演閔子騫後母「姚氏」。
2013年,加盟電影《巨蟹》,影片中她突破自我,飾演劇中一名美艷絕倫、風情萬種的已婚少婦。
2014年,參演歷史題材劇《天下一碗》,劇中楊欣擔綱女主角飾演「陳陸兒」。 同年3月與宋宗軒合作主演了由李相執導的電影《冬哥的春天》,片中扮演角色「水妹」。10月受邀約首次參加檯球明星綜藝真人秀節目《星球大戰》的錄制。
⑺ 關中刀客的介紹
《關中刀客》是由黃建新、張建亞、王小列、孫皓執導,傅彪、徐帆、尤勇主演的一部武俠片。影片講述了關中地區十個性格迥異,類型不同的民間布衣豪俠「刀客」的故事。
⑻ 關中刀客之糞操子的電影介紹
他們是關中大地隨處可見的莊稼漢、鄉村秀才、鄉間少年……他們中間有的甚至不會武功,但他們各個行俠仗義、扶危解困、不求功名利祿,甚至不惜鮮血和生命……故事講述我們民族的一種精神、面對善惡的一種鮮明態度。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正義和情義、血性和陽剛、骨氣和精氣、誠信和大氣,這正是我們現在提昌和發揚的中華民族精神。展現了關中渭北十八縣眾位刀客的豪情與灑脫。它突破了以往武俠片中那些膚淺的表面化刺激,更多的是表現故事情節的懸念離奇,故事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在當今中國社會生活中有著極為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