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荒誕
1. 小說《第七天》是怎麼以荒誕擊穿現實的敘事方式呢
對世界荒誕的描寫是余華一貫的主題,自先鋒文學開始,余華就用嘲諷、誇張的方式訴說著這個世界的不可捉摸。余華最初的作品充斥著超越現實的荒誕,其用零度敘事的手法來表現暴力、死亡的主題。如《現實一種》,余華通過描寫山崗、山峰兄弟連環殺人的殘忍行徑,揭開了人性溫情的面紗,並將社會無情的一面暴露無遺。20世紀90年代以後,余華開始回歸客觀現實,《兄弟》《第七天》等作品應運而生。
在《第七天》中,作者用荒誕的手法反映現實生活,成為了時代的見證者、記錄者。這部作品的腰封上有這樣一句話:與現實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真是小巫見大巫。荒誕的藝術手法是通往現實的一條路,在這條路上,幻覺與真實相互交叉,魔幻與現實融為一體,從而創造出了一個既離奇又平凡、既荒誕又真實的世界。
2. 荒誕小說有哪些
吸星寶典
3. 什麼是荒誕小說
荒誕小說
荒誕藝術流派肇起於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在戰爭的廢墟上逡巡、思索,探討人類社會與人的生存問題,產生了存在主義哲學;並且發現,人類生存的社會以及人的存在本身都是充滿荒誕的,因而用藝術形式加以表現,便產生了荒誕派藝術。最先是戲劇,以後蔓延到藝術各個門類。
中國的荒誕小說並不與西方荒誕小說雷同是中國特定社會歷史環境的產物。當 「 傷痕文學 」 、 「 反思文學 」 主潮過去之後,荒誕小說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以荒誕的手法揭示社會生活(特別是 「 文革 」 及其後遺症)的荒誕,能夠達到某種藝術的深刻,使 「 反思小說 」 發展到一個新的思想高度。其次,在對十年動亂痛定思痛的個性解放思潮中,在西方荒誕派藝術的影響下,中國作家也以荒誕小說的形式思考人本存在的荒誕問題。其三,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都市文明的迅速發展,新一代中國作家也以荒誕小說反映現代人與社會的種種矛盾、荒誕的存在狀況。另外,在魔幻現實主義的直接影響下,中國一些作家還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反映地域性的、原始思維中的荒誕文化意識。
從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著眼,中國荒誕小說的荒誕手法也可以看出有以下幾種形態。一是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寫現實中的荒誕之事,其內容(人和事)本身是荒誕的。二是描寫出現實中沒有的怪誕事物,其內容本身是虛擬的荒誕。三是在基本寫實的內容中,包含有局部荒誕的處理,其形式含有荒誕因素。還有部分作品以荒誕的手法寫荒誕之事,內容與形式的荒誕融為一體。
從總體來看,當代中國荒誕小說對荒誕現實的揭示,往往蘊涵著某種批判現實的精神,體現著中國作家以荒誕藝術的方式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在藝術構成上,則較多地受到意識流方法的滲透。
荒誕小說只是中國當代許多作家文學實驗的一個方面,並沒有一批作家把荒誕小說作為自己主要的創作藝術追求。
4. 荒誕小說
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呢。男生的話可以寫那種玄幻的。四個字天馬行空。女生的話就寫言情小說吧,情感路線貌似女生的感性比較合適。
既然你書荒誕,其實是打發時間吧,那麼就不必要很嚴苛,就好比打草稿似得,自己滿意即可。還可以給自己帶來成就感。何樂不為。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的回答還可以就點個贊吧。謝~
5. 什麼是荒誕小說
所謂荒誕,也叫怪誕,就是對事物極度誇張的一種方法,即從某種主觀感受出發來改變客觀事物的形態和屬性,直入現象的至深之處,揭示事物的本質。荒誕的情節卻曲折地反映了當時人類存在的非理性表現。荒誕小說中的諷刺意味往往與苦澀的幽默結合在一起。通過不確定的時,空和人物來表現作品思想內容,將現實中的具體人物抽象化。現實存在的因素和非現實虛幻的因素交織於一起,用寫實的手法,來敘述非現實生活中的事件,雖然荒誕滑稽,卻開掘了主題的深度。
荒誕小說把荒誕放在日常生活之中,放在最平庸的環境里,把它當作絲毫也沒有什麼可怪之處的東西加以表現。「在故作平淡無奇的日常形式中表達出反常的內容」,結果,使不受制於現實的事件,顯得「比真正的生活真實還要現實」。
荒誕小說作品創造的藝術世界,涵蓋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兩個方面,是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一。就思想而言,較為曲折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將荒唐,人性異化看著特定歷史條件下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現象,賦予作品以濃厚的虛無主義和悲觀主義情調。就藝術而言,善於運用怪誕和象徵的表現手法,特別是用富有表現力的手法去表現抽象的思想感情。
6. 請推薦幾本荒誕小說
王小波的《紅拂夜奔》算不算`
7.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
一、發布途徑不同
1、網路文學:網路文學就是通過特定的網站和論壇發布。
2、傳統文學:傳統文學主要是通過文學期刊,或者單行本。
二、文學性不同
1、網路文學:網路文學強調套路,強調強烈的戲劇沖突,讓故事更精彩。
2、傳統文學:傳統文學則不一定有典型的壞人,不注重人和人沖突,或者說更注重內心的沖突,目的不是故事好看而是啟發和引導思考。除此之外,傳統文學經常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用來塑造人物,解釋動機,讓文本更完整,網路文學則很少。
三、目的不同
1、網路文學:網文是商品,以故事會為核心的商品,能掙更多錢是網文的價值和創作目的。
2、傳統文學:傳統文學屬於比較純粹精神產品,核心價值是更多的人生體驗、感悟、思考,以及傳承性。
8. 小說《第七天》中超越現實的荒誕指的是什麼呢
「荒誕」作為一種藝術手段,關注著深刻的現實,用殘酷又戲謔的筆墨披露人生和人生存的世界。《第七天》的荒誕,建立在社會新聞事件的重新編排之上,是借鬼魂游歷而串聯起已經融入作者意識與再創造的新聞素材。
鬼魂敘事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更為全面、完整的人物形象,也使事件的全貌得以展示,建立了一個比真實世界更透明又更荒誕的文學世界。這種以鬼魂來作為小說的主人公或者敘述者的方法,在小說創作史上並不少見。以國外為例,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在第一節中寫主人公一家被鬼魂糾纏。
《第七天》塑造了一系列人物,描繪了這些人物在自身命運中的掙扎。無論是身世離奇的上班族楊飛,還是才貌出眾的李青、死於癌症的老好人楊金彪、正直善良的婦女李月珍、遠離家鄉的飯館老闆譚家鑫、貧窮相愛的鼠妹情侶……他們是構成這個社會的大部分。
他們都是努力活在屬於自己階層的小分子,但也是被掌權者輕易擺弄的小人物,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被現實世界的黑暗迅速淹沒。這些小人物本來只是匆匆忙忙出現在新聞里,人們一瞥而過,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不記得。
恰是余華在社會新聞事件的基礎上,運用純凈的筆墨加以想像創造,才為這些奔走在社會底層默默無名的人搭建起較為完整豐富的生活背景。這些社會新聞事件中的個別,經過余華的描摹填充,成為一個個鮮活具體的角色。
9. 要寫好一篇荒誕小說需要注意些什麼
有主題;語言藝術的運用;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其中語言是衡量的基準,要利用語言的特點將主題、人物的塑造濃縮在一篇文中但是也要避免語言的過於藻飾,最好的藝術就是生活化的……
10. 荒誕小說的背景
談論人生的荒誕性,早就見諸古代西方戲劇。自古希臘悲劇開始,在索福克勒斯、埃斯庫羅斯的劇作中就有對人類的命運、人類的生存條件的殘酷與荒誕性表示關注的一面。20世紀的存在主義文學家、戲劇家薩特和加繆在他們的許多小說和劇本中,從理性出發,揭示了人的存在的荒誕性。
舊的體制在近代史上發生深刻社會變革,在一股股革命浪潮的沖擊下東搖西晃,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盡處徹底解體。資產階級共和製得到確立,但舊的矛盾還未盡數妥善解決,各種新的社會矛盾又層出不窮,這些新舊矛盾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當時社會動盪不安的特點。在荒誕小說里出現的凌亂經常變換的時代背景,甚至乾脆「無時代背景」,以及復雜的社會秩序觀念,其實恰恰都是這樣的時代背景的觀照。
戰爭給整整一代人的心靈留下了難以治癒的創傷,上帝不復存在了,舊日的信仰坍塌了,美好的希望和理想破滅了。世界讓人捉摸不透,社會令人心神不安。劫後餘生的人們,撫摸著戰爭的傷疤,開始了痛苦的反思,對傳統價值觀念和現存的秩序持否定的態度。往日的精神支柱瓦解了,新的信仰尚未找到,這種精神上的空虛反映到文學藝術上,自然形成了一個「沒有意義,荒誕,無用的主題」。
代表作家尤金.尤奈斯庫在他論述卡夫卡的文章《在城市的武器》時指出:「荒誕是指缺乏意義,和宗教的,形而上學的,先驗論的根源隔絕之後,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為就變得沒有意義,荒誕而無用。」
在這動盪年代的各種矛盾中,在新舊觀念的搏擊中,在當時各種思潮的影響和啟發下,荒誕小說「以自己獨特的目光認識著這個異化的世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批判著這個充滿罪惡和醜陋的世界。這種認識和批判以及體現在作品中的惶恐、不安、迷惘,構成了荒誕小說創作基調。」(《卡夫卡短篇集譯序》)在荒誕小說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人的歷史、人的本質、人的命運、人的處境、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關系的思考,可以看到對人的前途的憂慮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