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梯雲縱與武俠小說

梯雲縱與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9-16 01:33:18

A. 武俠小說里輕功最好的是誰

《天龍八部》凌波微步——逍遙派

語出出於曹子建《洛神賦》:「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體態輕盈,浮動於水波之上,緩緩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將之形容為一種武功,其中「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及「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可作為這種武功的註解。梯雲縱——武當派

武當的輕功絕技,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踏雪無痕——天山派《鹿鼎記》

神行百變——鐵劍門

鐵劍門的一種輕功《碧血劍》《鹿鼎記》里有記載。由鐵劍門木桑創立,

後來又傳給阿九(九難,長平公主),九難再傳給韋小寶!《神鵰俠侶》

天羅地網勢——古墓派

古墓派入門武學,為綿密無比的掌法。為楊過拜小龍女為師後,由其傳授。更於其中修習絕頂輕功,飄逸輕靈,變化萬方。一葦渡江——達摩

草上飛、水上飄、飛檐走壁、燕子穿雲縱、燕子三抄水、蜻蜓三點水

B. 六大門派的介紹_武俠小說有出現過嗎

武俠小說中的名門正派,現也指商業界、政界中的門閥派別。下面是我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六大門派的介紹。

六大門派之一:武當

簡介

武當是道教武林聖地,與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齊名,故江湖上有“北宗少林,南崇武當”之說。武當派以“玄天上帝”和張三豐而顯赫於世。武當派弟子,以俠義名滿天下,同門之間極重情義。雖然屬於道教全真一派,但卻直屬麻衣道人、陳摶、火龍真人一系。

開山祖師

張三豐,本名通,字君寶,元季儒者、道士。善書畫,工詩詞,中統元年,漢族,遼寧人。曾舉茂才異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稱張天師後裔,為武當派開山祖師。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張三豐所創的武學有王屋山邋遢派、三豐自然派、三豐派、三豐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萊派、檀塔派、隱仙派、武當丹派、猶龍派,等至少十七支。

地理位置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屬大巴山東段。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背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 文化 遺產地,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

道教流派

武當派興起於明代,由張三豐與朱雨航合力於湖北均縣武當山創立,固稱武當派、武當道。以供奉真武大帝為主神。其實,武當山在明代以前早已是道教的活動聖地.漢魏以前就 傳說 有不少羽客、隱士在此隱居修煉,南朝劉宋時的劉虯,就解官辟穀於武當,晉太康中[280—290]有謝道通辭官入道,西上武當於石室中結茅修煉,唐太宗時姚簡曾為武當節度,後已隱居武當,五代宋初的陳摶已曾隱居武當,誦<<易>>於武當五龍觀,又隱居武當九室岩服氣辟穀二十餘年之久,元代有法師葉希真,劉道明,華洞真等任武當提點[即道官],元末,武當山遭兵焚。

至明,特別是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鎮崇奉“真武”之神,曾命工部侍郎郭進、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費銀計百萬,歷時七年,大修武當山宮殿,共建成八宮二觀及金殿、紫禁城等,並賜名`“太和太岳山”.成祖朱棣還問張三豐“吾欲學道,誰最樂者?”三豐對答:“食美嗜,遺通利,極樂事.”後又為成祖療病,深得成祖信服,於是,張三豐名聲名大振,武當山由此大興,並不斷發展壯大。

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寶,號三豐,又號玄玄子,因衣裳褸爛,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元時曾於河南鹿邑太清宮學道,熟讀經書,曾至陝西寶雞金台觀學得養生延命之術,明洪武後又至湖北均縣武當山玉虛宮五邊樹結茅庵修煉,修煉內丹大法,如 武當內家拳,內丹睡功,陰陽調息功,築基功等,他創立的武當道最大特點是:

一、以崇拜“真武大帝”為主神,“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因避諱而改稱“玄武”,為北方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星的合稱,以其形似龜蛇,故名“玄武”,其地位崇高而穩定,又為中國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亦為道教所供奉,更為武當派崇拜。

二、重習三豐武當內家拳技.張三豐內家拳取道家以靜制動,融合道教內丹煉養、無為、虛靜、柔弱、自然於 武術 中,形成貴柔尚意的獨特風格,實為內丹氣功與武術的融合,晚後的 太極拳 、八卦掌、形意拳等均是從武當內家拳演繹發展而成的。

三、武當派主張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認為道統生天地人物,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妙,統無極,生太極,是萬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並強調: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

四、重內丹丹法,主張性命雙修,強調要修仙道,先全人道,又主張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認為“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葯且修心,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葯材生。”又強調“葯”分內外,認為“內葯是精,外葯是炁,內葯養性,外葯養命”。而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最終還虛而合仙道。張三豐開創武當派主要丹法著作有《金丹直指》、《金丹秘訣》等。

人物概括

創派人:張三豐

二代弟子: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三代弟子:谷虛,清虛,張無忌(掛名弟子),宋青書(因觸犯門規,行事邪惡而被張三豐賜死)

其餘重要人物:愚茶道長,沖虛道長,馬真,陸菲青,張召重

內功心法

武當心法:為武當入門心法,講究氣息保持穩定。

純陽無極功:道家功法之精華,由張三豐所創,此功法是武當派最高內功心法,也是護體防身必須修煉的功法。此功內外雙修,動靜結合,內練五臟六腑,外練筋骨皮,通過長期吸運、閉、噴氣,並配合身體外部、軀干、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動作的鍛煉和排打,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外可抗擊承打之功效。

輕功

梯雲縱: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

陣法

真武七截陣:張三豐從真武神像座前的蛇山、龜山,心想這一龜一蛇正是兼收至重至靈的兩件物性,竟從中創制出一套精妙無方的武功出來。然而,從大氣磅礴的龜、蛇二山山勢演化而來的武功決非一人之力能同時施為。於是他傳了七位弟子每人一套武功,各有精微奧妙之處,若二人合力,則攻守妝備,威力大增。若三人同使,比二人同使的威力又強一倍。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七人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拳掌

武當長拳:屬武當入門功夫。共分二路,可以單路練習,也可以二路一氣呵成。架勢較大,動作多橫擊直劈,對健身壯體效果較好。攔截架格,騰挪閃讓均要求出手有力,發腳迅速,手足齊到,動作分明。

太極拳法:武當秘術,集道家武學之大成的拳法,講究太極圓轉,永無止境,用意而不用力。使對手千百斤的力氣猶似打入了汪洋大海,無影無蹤,無聲無息。

八卦拳:合於八卦之數;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

無極玄功拳:乃玄門正宗以氣御勁的上乘拳術,是完全以修煉者自身雄厚的內勁傷敵於無形。

六大門派之二:少林

簡介

是中國武林的泰斗,是中國人從佛習武的代名詞。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藏經閣內收集了三十六路拳腳十八般兵器;少林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林功夫是中國武術中體系最龐大的門派,武功套路高達七百種以上,又因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又有“武術禪”之稱。

少林寺十八羅漢潘國靜少林武術發源於嵩山少室山下叢林中的“少林寺”,該寺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根據《魏書》記載:“又有西域沙門名跋陀,有道業,深為高祖所敬信。詔於少室山陰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給衣供。”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討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賞,而被特別認可設立常備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術的發展。少林寺因武藝高超,享譽海內外, 少林一詞也成為中國傳統武術的象徵之一,如古龍小說中的“七大門派”即為“少林、武當、昆侖、峨嵋、點蒼、華山、海南”等派別,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門派。

正宗少林腿法少林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位於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時,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國,善好禪法,頗得北魏孝文帝禮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為佛陀立寺,供給衣食。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據佛教傳說,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華以4卷《楞伽經》教授學者,後渡江北上,於寺內面壁九年,傳法慧可。此後少林禪法師承不絕,傳播海內外。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毀。大象年間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遠、洪遵等120人住寺內,名“菩薩僧”。隋代大興佛教,敕令復少林之名,賜柏谷塢良田百頃,成為北方一大禪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滅王世充割據勢力時,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聞遐邇。高宗及武則天亦常駕臨該寺,封賞優厚。唐會昌年間,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毀,迄唐末五代,寺漸衰頹。宋代略有修葺。元皇慶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贈為大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統領嵩山所有寺院。一時中外僧眾雲集,演武禮佛,僧眾常有兩千人左右。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至少林,僧眾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內出家,屢次詔令大修,寺院規模有所發展。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諸帝亦很關心少林寺,或親書匾額,或巡遊寺宇。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許多建築、佛像、法器被毀。寺內現存有山門、客堂、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及千佛殿等。千佛殿內有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寺旁有始建於唐貞元七年(791)的塔林,有塔220餘座,還有初祖庵、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法華塔、元代緣公塔等。寺內保存唐以來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賜少林教碑》、《武則天詩書碑》、《戒壇銘》、《少林寺碑》、《靈運禪師塔碑銘》、《裕公和尚碑》、《息庵禪師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紀念碑》等

嵩山少林寺南北武術院傳授少林寺入門基本功、佛門禪學、少林寺氣功、柔骨功、童子功、少林寺鐵砂掌、少林寺霸王肘 、排打功 、梅花樁、鞭勁法、石鎖功、少林寺五行拳、少林寺八段錦、少林寺易筋經十二段錦、搏擊、散打、少林寺武術套路、十八般兵器等少林功夫和部分少林寺絕技。

院長由少林寺曹洞宗第三十四代正宗功夫傳人,少林寺十八羅漢,世界武術冠軍,潘國靜(法號釋延武)擔任。該院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東段,相鄰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道教聖地中嶽廟及儒教著名的學府嵩陽書院。是我國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聖地也是世界功夫之都。

各式各樣的武學密籍,易筋經、洗髓經更是少林的鎮山之寶。除此之外,少林木馬巷內的棍陣令武林人士聞之色變,據傳至今還無人能闖過。

少林武術以實戰威猛、博大精深,早已飲譽天下,“拳以寺名,寺以拳顯”。今日,少林弟子遍布全球。少林武術的發源和發展,離不開嵩山的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嵩山處中原腹地,緊傍九朝古都洛陽通向東南廣闊平原的咽喉,轘轅關是秦漢八大關之一,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盛世時,嵩山是帝王游賞、文士登臨的勝地;亂世時,嵩山則是兵家出入、強人會集的所在。少林寺位於嵩山中心,皇家敕建大寺,統轄嵩山地區所有寺院,寺產龐大。為了保證安全,經朝廷認可,寺院擁有自己常備武裝力量,即歷史上有名的少林寺僧兵。少林寺僧兵的存在,是少林武術發源和發展的最基本條件,而少林寺作為皇家寺院,與朝廷的關系和社會地位,是少林武術達到高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少林武術 歷史 故事 非常多。據史載和傳說,世人皆知的有: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秦王,緊那羅變形退紅巾。少林寺僧兵為國立功最為人樂道的是在明朝,也是少林武術發展鼎盛時期。嘉靖年間,倭寇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少林寺僧兵多次應詔出征,威猛驍勇,為國捐軀。朝廷為嘉其義烈,在少林寺山門前立旗旌表,遺石尚在,塔林有銘可考。

六大門派之三:佛教

信奉佛教,佛門弟子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比丘戒(二五○條)、比丘尼戒(三四八條),同時佛門弟子四大皆空,參禪悟道。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寺是達摩祖師在中國初宣禪法的寺廟,所以被譽為禪宗祖庭,對於佛教以及禪宗在中土的傳播與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影響。少林方丈亦多為得道高僧,慈悲為懷,傳經頌道。

此派弟子均為男性,分為出家弟子和俗家弟子兩類,出家弟子在寺中修行,俗家弟子分散各處,行俠仗義。同時,此派又有南少林和北少林之分,二者同出一宗,北少林在先,是北少林僧侶南下創辦了南少林。南少林寺在清朝已被清朝鎮壓毀滅,不復存在。

與少林寺武學、禪學同樣光輝燦爛的是少林醫葯。少林醫葯的總綱是:活血化瘀抗衰老,疏經通絡祛百病。它以通為補,以通為用。這個古老的主張,正符合現代醫學界的共識:即多種怪異之病 ,如癌症先起於相關的瘀堵。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認定經絡調理能治療43種疾病。國家中醫葯局更指出:中華醫道是新世紀人類干預和消除亞健康工程之根本。少林武功以易筋經、洗髓經作為鎮寺之寶。同樣,少林醫葯的治療理念也強調,不僅僅要治療疾病的症狀,更要讓病人易筋洗髓,脫胎換骨,去除病根不復發。少林黑膏是1500年來歷代高僧不斷實踐 總結 的聖方,效果神奇,被稱為寺內三大鎮寺秘方之一。

少林黑膏(手工)古稱少林斷續膏,遠源於北魏年間,是勞動人民長期用來治療骨折、腰腿勞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的民間驗方,葯方被少林寺長老汲取,經過少林寺武僧們千百年來的煉歷,對各種治療風濕病、關節炎、腰腿疼、肩周炎、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疼等各類骨病有神奇的康復功能,是中華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但由於古寺戒律,方葯秘不外傳,所以只有虔誠的佛教信徒,才能得到少林寺的贈葯,而今,少林拳流派代表人朱天喜繼承釋德根大師所傳秘方的基礎上,開發出少林牌系列骨傷科產品,如少林古方通絡靈、少林黑膏等葯。其中少林黑膏在90年第11屆亞運會被定為"亞運會"指定產品。受到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伍紹組和副局長劉吉的表揚。

“少林醫葯”理論:從方劑配伍、中草葯採集的地點、季節、時間、氣候都有嚴格的要求。時間、氣候、溫度、溫度均影響葯的療效,少林古方通絡靈、少林黑膏風濕產品的有些中草葯需在春天採集,有些則需在細雨蒙蒙的夏季,還有些必須在深秋,或是在冬季大山陰面採集。在傳統的製作過程中,既要掌握溫度、時間又要掌握葯膏的粘度、顏色、氣味,既要讓它粘而易揭,又能使其拔絲一米多長如同少女長發細而不斷,這些只有遵循嚴謹的傳統工藝和獨特秘傳炮製 方法 才能得到。少林系列產品是歷代少林僧人千錘百煉積累下來的 經驗 與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醫葯學的寶典。少林黑膏是傳統純手工製作的膏葯,是少林寺的千年秘方,不含任何西葯成份,為了保證葯效,每副膏葯都要經過20多道工藝,炮製時間長達2個多月才能完成。

【戰斗特色】

少林武功底蘊深厚,傳說中的金鍾罩、鐵布衫讓少林弟子外家功夫天下第一,銅皮鐵骨,很難被敵人打倒。

而當少林弟子攻擊敵人時,則同時融匯外家功力和玄學功力產生巨大的威力。

當少林弟子與其他名門正派弟子共同戰斗之時,他們能夠做到捨生取義,掩護同伴,同時保護自己。

少林弟子比較內斂,但當他們使用少林絕學,可以當場把敵人斷筋斷骨,廢掉武功。所以少林弟子永遠是最可敬可怕的敵人。

特色

開光:佛法聖物,人工打造之後賦予佛性,稱之為開光。少林有一門葯理絕學,帶有葯性的丸粒,可以急速起效,這種方法在當時中醫理論看來絕不可能。這門絕學被俗家弟子發揚光大。既可以治病救人,也可陣前制敵。丸粒晶瑩剔透,恰似僧人圓寂之時的舍利,所以武林上把這門絕學誤稱為“舍利開光”。

佛法:若不是佛法深厚,少林七十二絕技並不會如此強大。因為絕學大多數需要堅韌意志以及取捨得當的分寸把握,所以俗家弟子為了開光絕學等,也潛心修行佛法,以期武學有成。

伏虎:少林伏虎並非空穴來風,中原山中多惡虎,少林僧人往往替百姓降服除害。但僧人不殺生,又恐虎出山林危害人間,所以捉來老虎大多寄養在山外俗家弟子處。後來俗家弟子有善馴虎者,以之為坐騎,煞是威風。不過少林僧人還是從來不騎乘老虎的。

古剎

少林古剎中一大奇觀是塔林,乃少林名僧圓寂後舍利供奉之處。但打擾塔林寧靜的因素也不少,所以俗家弟子常常要擔任守衛塔林的任務。

現時少林寺絕大部分建築均是重新建造,當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寶殿、達摩面壁石等均屬仿古製作;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練武場、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得以保存。1997年,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一直尋求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身份,以求獲得聯合國每年撥款維修發展,但經過屢次申請,仍未能成功。少林寺現有(2007年)僧人二百人,2005年尾,少林寺和鄭州歌舞劇院合作之《風中少林》舞劇在北京保利劇院映出。之後在美國演出兩年,共800場,收入高達800萬美元。

民國以來的主持

恆林和尚

民初的少林寺主持恆林和尚(1865年-1923年),俗姓宋,伊川縣宋寨人,1875年入寺。由於治安混亂,他成立了少林寺保衛團,購置槍械,以備自保。1923年(民國十二年),恆林因積勞成疾去世,享年59歲。民國初年,提倡武術強身,當時從來未有河南少林寺傳授武術之說。反之,在廣州及佛山則流傳(南)少林五老的故事。

妙興和尚

妙興和尚,原名金豪文(1891-1927),臨汝縣謝灣村人,因為家境貧窮,八歲投少林寺。1923年,恆林去世後,他的弟子妙興接任了少林寺保衛團。當時正值第一次直奉戰爭時,妙興加入了直系軍閥吳佩孚為團長,組成第一旅第一團。1926年7月,國民黨開始北伐。9月,馮玉祥宣布脫離北洋軍閥,參加國民北伐軍。與其他北洋軍閥吳佩孚、張作霖作戰。1927年春,馮玉祥佔領西安,進攻河南。3月6日,妙興於舞陽陣亡,年僅37歲。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 >>>六大門派的介紹

C. 武俠小說中有什麼有名的輕功

凌波微步——逍遙派
語出出於曹子建《洛神賦》:「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體態輕盈,浮動於水波之上,緩緩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將之形容為一種武功,其中「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及「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可作為這種武功的註解。
2、一葦渡江——少林派
昔日達摩老祖傳道已畢,隻身西去,以一葦渡江,即系此種功夫。在少林七十二絕技里其被稱之為一線穿,又名達摩渡江、水上飛行術等。乃輕身功夫之一種,為軟功內壯。其練法殊非易易,然苟能堅心毅志練習,不難成功。功成之後,可在水面飛行,所謂水面飛行者,亦須略有假借,須用一質地輕浮之物,如竹片木桿蘆葦等物,擲於水面,人即可身立其上,推之方可前進。余如浮萍薄草密集之處,菱角荷葉叢生之所,亦可在上行走。
3、梯雲縱——武當派
武當的輕功絕技,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

D. 金庸武俠小說中,暗器、掌法、輕功、內力,分別都是誰居首

金庸先生妙筆生花,筆下有非常多著名的武功,比如《九陰》《九陽》都是家喻戶曉的絕世神功。金庸作為新派武俠三大宗師之一,每部書都會涌現出非常厲害的人物和非常神奇的武功,而且花樣層出不窮,看得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下面具體說一說金庸筆下的暗器,掌法,輕功和內功分別由誰居首。

暗器——生死符

金庸小說中著名的暗器有不少,比如魔教的黑血神針,金蛇郎君的金蛇錐,黃葯師的跗骨針,李莫愁的冰魄銀針,甚至東方不敗的綉花針和韋小寶的含沙射影都是厲害至極的暗器。不過最厲害的還是莫過於天山童姥的生死符。

《九陽神功》不僅能夠治療玄冥神掌之毒,還能夠加快修煉武功的速度。比如張無忌墜落懸崖之後撿到了一本《九陽真經》,四五年之內就練成了一身深不可測的內功。不僅百病不生,百毒不侵,還能夠在幾個時辰之內就練成明教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

除了《九陽神功》,還有全真祖師王重陽的先天神功,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起死回生的《神照經》,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首的《易筋經》也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絕世神功。能得其一就算天大的奇遇,也就書中的男女主角才能修煉。

總結

我總結的這幾個武功小夥伴們可滿意否?大家還知哪些神功?

(圖片來源於網路)

E. 金庸筆下的輕功除了梯雲縱和神行百變,你還記得哪個

輕功是中國傳統武術當中真實存在的一種功法。當然了,他肯定不像武俠小說當中的那樣可以飛天遁地咫尺天涯,但是他卻可以有效的提高奔跑的能力、跳躍能力和閃轉騰挪能力。甚至於說可以站在或者使用一些難以承重的物體之上去借力騰起或者改變方向。基於這些概念,我們大致可以將輕功分為提高奔跑速度、提高跳躍能力和增加閃轉騰挪能力的三種不同類型的輕功。

此外還有桃花島的燕雙飛和靈鰲步,白駝山莊的瞬息千里,裘千仞的水上漂,瑛姑的泥鰍功,沙通天的移形換位,南四奇輕萍蹬水,胡家的四象步和飛天神行,田伯光的萬里獨行。還有金蛇郎君的金蛇游身掌以及洪七公的逍遙游,都是掌法中蘊含著身法的功法。

F. 宋青書在全真教遇到霍都放火燒山拿出了梯雲縱功法是那一部小說

倚天之反轉青書,卷二。
宋青書在全真教遇到霍都放火燒山拿出了梯雲縱功法是武當山宋青書卷二第六十八章。武當山宋青書是一本武俠爽文小說,作者是理論折疊要塞。
小說名句,你把劍給宋青書,他代你於江湖行走,看著世間但有不平,長鋒出鞘一劍斬之,讀書十七載,方生膽氣豪。揮筆一書就,不求有來朝。

G. 武當梯雲縱怎麼感覺不符合科學

武俠小說是人的一種美好的幻想,就像神話小說、玄幻小說一樣,不科學是正常的
其實真正的武功是有的,原理就是人的身體機能很好,使人跳躍、攀爬、耐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如果再藉助外界工具,可以給人造成縱雲梯的假相的
武功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以訛傳訛的,最後越吹越大,傳到了文人手裡就成了小說中描寫的各種神奇的功夫了
文學的東西如果考究科學原理,就與文學不太相符了

H. 輕功的武俠小說

凌波微步——逍遙派
語出出於曹子建《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體態輕盈,浮動於水波之上,緩緩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將之形容為一種武功,其中「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及「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可作為這種武功的註解。
梯雲縱——武當派
武當的輕功絕技,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
踏雪無痕——天山派 神行百變——鐵劍門
鐵劍門的一種輕功《碧血劍》、《鹿鼎記》里有記載,由鐵劍門木桑創立,
後來又傳給阿九(九難長平公主),九難再傳給韋小寶! 天羅地網勢——古墓派
古墓派入門武學,為綿密無比的掌法。為楊過拜小龍女為師後,由其傳授。更於其中修習絕頂輕功,飄逸輕靈,變化萬方。
一葦渡江——達摩
草上飛、水上飄、飛檐走壁、燕子穿雲縱、燕子三抄水、蜻蜓三點水 燕子飛——展昭
殷候所創,大開大合,可在空中騰轉飛旋。
如影隨形——白玉堂
天尊所創,如影子一般快速閃現

I. 金庸武俠小說中,哪位人物的輕功最好

所謂的「輕功」,其實有很多標准,比如跑得快,跳得高,蹦得遠,還有貼身的閃躲騰挪,所以輕功很難量化。而且在金庸系列中,內功可以全方位強化其他能力,在《神鵰俠侶》中明確提到過一燈和楊過相視一笑。他二人輕功雖不及小龍女和慈恩,但長途賓士,最後決於內力深厚。再看前面兩人時,小龍女已落後丈許,以內力而論,她自是不及慈恩。《倚天屠龍記》中也有倘若長途競走,張無忌當可以內力取勝,但在庭除廊廡之間,如此趨退若神,當真天下只此一人而已。的描述,包括《射鵰英雄傳》里也有如此晚來朝去,郭靖夜夜在崖頂打坐練氣。說也奇怪,那道人並未教他一手半腳武功,然而他日間練武之時,竟爾漸漸身輕足健。的說法。

由此可知,一個人最終的輕功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內力的影響。而且輕功不是力量,五百斤就是比三百斤強,它沒有一個標准。就像段譽,凌波微步的閃避基本上是max,長途競走也還可以,短途沖刺卻不如蕭峰的無名輕功;東方不敗的葵花寶典類似,它比凌波微步的閃避速度快,但是閃避能力有所下降;袁承志平地往前躥的岳王神箭,就這種爆發官方評價是任何門派輕功所不及;郭靖的上天梯爬坡能力max,垂直的城牆都能一步一步上去;武當的梯雲縱除了爬坡能力外更是可以凌空轉折,和石破天渡海時是凌空跨步一樣屬於超越了牛頓的存在。除此之外,鐵劍門的「神行百變」,九陰真經的「蛇行狸翻」,還有輕功天下無雙的古墓,天羅地網勢自帶的入門步法都能連捉八十一隻麻雀。這么多輕功帶來的各項指標都不同,跑得快不一定跳得高,躥得快不一定蹦得遠,再加上內功帶來的效果,很難說誰的輕功水平最好。不過我個人認為,跑長途並不能代表什麼,因為輕功應該是一個技巧性的東西,大家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說這個才有意義,而長途這個完全是看誰後備力量足誰底子厚,跟技巧基本無關。

不過官方評定是輕功最好的是韋一笑,這個是金庸百問里金老爺子親口說的,而且我認為這個答案應該說是很客觀。神鵰中說長途奔襲最終取決於內力高低,韋一笑的內力雖強,但跟他同一水平甚至比他高的人少說也有十幾二十個,但是沒有一個跑得過他。而張無忌的內力量甚至大於老張,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公平的情況,但在這個情況下小張也只能靠跑長途耗死韋一笑。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簡單認為一個人最終的輕功水平是「輕功功法*內功」得出的一個值,就憑小張那碾壓當代的內力水平(假設是100),內功這方面韋一笑簡直沒法比(假設是10),按兩個人輕功水平相同來算,就是「梯雲縱*100」=「韋一笑輕功功法*10」,誰的輕功好一目瞭然。

或者換個角度想,小張內力碾壓的情況下長途奔襲可以贏韋一笑,那如果韋一笑內力跟小張同一水平呢?

綜上所述,要確定受各方面指標影響的「輕功最終水平」很難,但找一門最強的「輕功功法」很簡單,我認為韋一笑的輕功最好,因為理論上他學的輕功在內力相當的情況下表現最棒。

J. 武俠小說中關於輕功的描寫

有九陰真經里的蛇形狸翻,螺旋九轉。武當梯雲縱。葵花寶典里記載的葵花身法。古墓派天羅地網身法。陸小鳳的鳳舞九天。楚留香的血海飄香。聶風的風神腿和神風動。傳鷹的踏破虛空等等

熱點內容
米瑞斯X米波校園小說 發布:2025-08-22 23:30:11 瀏覽:199
校園學習的小說 發布:2025-08-22 23:23:46 瀏覽:508
寫盜墓賊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2 23:23:38 瀏覽:392
無敵劍修系統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2 23:22:09 瀏覽:836
校園邪惡小說林邪下載 發布:2025-08-22 23:11:23 瀏覽:274
架空權謀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2 23:10:14 瀏覽:885
關於給龍生子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2 23:08:13 瀏覽:609
穿越報復小說完結 發布:2025-08-22 23:07:50 瀏覽:658
柯南之無上王座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22 22:58:00 瀏覽:788
異能系統完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2 22:57:58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