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作者大仲馬
㈠ 《茶花女》的作者是誰
《茶花女》的作者是大仲馬。大仲馬為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茶花女》其他情況簡介。
《茶花女》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
㈡ 大仲馬是誰
亞歷山大·仲馬(1802~1870年),又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
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先後參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等活動。
由於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種族主義的困擾。
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遺骸移入了法國先賢祠。
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1]
㈢ 大仲馬有哪些作品
1、三個火槍手
《三個火槍手》,又譯《三劍客》、《俠隱記》,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曾五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故事主角為達達尼昂,三個火槍手分別是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
2、黑鬱金香
《黑鬱金香》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黑鬱金香》以17世紀荷蘭的激烈的政治斗爭為背景,通過培植黑色的鬱金香這條線,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的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3、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844—1846年。故事講述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百日王朝」時期,法老號大副愛德蒙·鄧蒂斯受船長委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了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
獄友法利亞神甫向他傳授各種知識,並在臨終前把埋於基督山島上的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索尼神父、威爾莫勛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4、二十年後
《二十年後》,Vingt ans après 法,Twenty Years After 英,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所作長篇小說,是《三個火槍手》的續集。《二十年後》,從書名便能知道,寫的是距離《三個火槍手》結束時的一六二八年二十年以後發生的事情。
這時已是一六四八年。黎塞留和路易十三相繼棄世,原籍義大利的馬薩林,繼承了黎塞留的衣缽,做了紅衣主教和首相,由於路易十四年幼,馬薩林獨攬了大權。此人專斷貪財,橫征暴斂,引起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各方面的不滿。這年八月,終於在巴黎發生了投石黨運動。
5、瑪爾戈王後
《瑪爾戈王後》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傑作之一,取材於法國歷史上重要的時期——宗教戰爭。可以說它是大仲馬為聖巴托繆節慘案撰寫的一部精彩無比的史詩,為讀者提供的法國宮廷的政治風俗畫同樣是罕見的佳作。而瑪爾戈王後和拉莫爾的戀愛故事尤其被後世傳為趣談。
㈣ 大仲馬簡介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19世紀上半期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是法國乃至世界文壇上少有的多產作家,他的作品故事生動、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撰寫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
網路幫你漲姿勢
大仲馬
曾參與法國大革命 一生著作多達兩百七十餘種 以小說戲劇著稱
是繼伏爾泰 盧梭 雨果等人之後 第六位進入巴黎先賢祠的法國作家
代表作《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 與其子小仲馬同為文壇巨匠
㈤ 小說《三劍客》的作者是誰
《三劍客》的作者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
亞歷山大·仲馬(1802—1870),世稱大仲馬,是19世紀上半期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他的作品故事生動、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大仲馬於1802年7月24日生於維萊爾—科萊特城。年輕時當過小職員、文書,因一心想從事文學活動,便辭掉職務,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大仲馬的主要文學成就在於小說創作方面,代表作品有《三劍客》(1844)、《瑪爾戈王後》(1845)、《基督山恩仇記》(1845)。大仲馬一生創作頗豐。維克多·雨果評價大仲馬時說:「他就像夏天的雷陣雨那樣爽快,是個討人喜歡的人。他是濃雲、是雷鳴、是閃電,但他從未傷害過任何人。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像大旱中的甘霖那般溫和,為人寬厚。」
㈥ 大仲種馬的所有作品有什麼
大仲馬的作品有:《紅屋騎士》、《阿爾芒塔騎士》、《奈斯爾之塔》、《三個火槍手》、《煉金術士》、《昂熱·皮都》、《路易十五時代的婚姻》、《瑪戈王後》、《貝里斯爾小姐》、《王後的項鏈》、《基督山伯爵》等等。
大仲馬,即亞歷山大·仲馬,他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也是當時法國浪漫主義學派作家的代表之一。大仲馬一生所創作的作品頗豐,各種體裁均有涉獵,其中以小說和劇本的成就最高。因為他的兒子也是法國著名的作家,為了將他和他的兒子區分開來,世人就分別稱這對父子為大仲馬和小仲馬。
在大仲馬的小說作品當中,他一般都是以真實的歷史作為背景來進行創作的,又因為他的作品往往故事情節十分的曲折,因此後人也將他的小說作品稱為是「歷史驚險小說」。在大仲馬的作品當中,語言的生動和通俗也是他的一大特色,用對話來交代故事的背景和發展具有非常獨特的表現效果。
㈦ 大仲馬和小仲馬都是著名作家,他們的全名叫什麼
全名分別是:亞歷山大·仲馬、亞歷山大·小仲馬。
1、大仲馬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2、小仲馬
亞歷山大·小仲馬(法語:Alexandre Dumas fils,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19世紀法國劇作家、小說家,大仲馬私生子。
小仲馬是法國小說家大仲馬任奧爾良公爵秘書處的文書抄寫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因與其父重名而被稱為小仲馬。
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瓦為大仲馬家族立傳,書名《三仲馬》,介紹仲馬祖孫三代。大仲馬的父親托馬-亞歷山大-達維·德·拉巴耶特里是諾曼底一個侯爵與海地甘蔗種植園非洲女黑奴瑪麗-賽瑟特所生的第四個孩子。
父親返回法國本土前,偽稱其妻死亡,賣掉了奴隸身份的四個孩子,但贖回了自己寵愛的托馬,將其帶回法國,接受貴族教育。托馬長大後得悉母親並未死亡,又因父親續弦,並斷其經濟來源對父銜恨,遂用自己母親姓氏加入了「王後龍騎兵團」從戎。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托馬-亞歷山大·仲馬轉向共和派「藍軍」,數年屢立戰功,晉升為將軍。巴黎凱旋門南牆頭上刻有他的英名。
他因曾諫言拿破崙撤回遠征埃及大軍,莫當獨裁者,而被迫退役,連養老金也遭剝奪。1792年底,托馬娶旅店主之女瑪麗-路易絲·拉布埃為妻,生有二女一子,後者即為著名小說家大仲馬,為家族第二代。
仲馬家族第三代里,除去人們熟知的小仲馬外,還有大仲馬不曾相認的另一個私生子亨利·波埃,在莫洛瓦寫的《三仲馬》一書里沒有提及。
法國歷史學者瑪塞爾·賽赫夫為亨利·波埃寫了一部傳記《文筆火槍手亨利·波埃:一個大仲馬的私生子》,由歷史學院出版。書中指出,亨利·波埃與同父異母的小仲馬,同為作家卻個性迥異,在法國社會斗爭中走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小仲馬也是父親的私生子,因劇本《茶花女》演出走紅,被生父譽為自己的「最佳作品」。他出於政治偏見,激烈攻擊巴黎公社,迫害參加公社的大畫家庫爾貝,窮凶極惡。《國際歌》作者歐仁·鮑荻埃凜斥「小仲馬之流向公社烈士噴吐硝鏹水」。
大文豪茹爾·瓦萊斯在《人民呼聲報》上揭露他「唯利是圖,對窮人冷酷無情」。小仲馬確實虛偽之至,他無恥地說教,呼籲社會維護婦女權利,但在1871年5月「流血周」看到雙手被反綁遊街的巴黎公社女社員時,突然歇斯底里狂呼「殺死她!」。
須知,奧古斯特·巴爾托勒迪正是緣於同一場景,以遭捆縛的女社員形象構思模型,雕塑了《自由女神像》的。人的感受竟然有此天淵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