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的對聯
Ⅰ 金庸小說的對聯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Ⅱ 金庸十四部小說對聯
金庸武俠小說中描寫的武功精奧,動作精彩,讓人看了如身臨其境,打鬥的畫面不時浮現在腦海中。下面是金庸十四部小說對聯,希望對你有幫助。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金庸武俠小說讀後感詞
鷓鴣天《天龍八部》
斗轉星移意志堅,機關算盡也徒然。天靈賞罰施公義,地傑紛爭奪族權。
遺舊約,結新緣,情長計短陷瘋癲。紅顏禍水前車鑒,剎那芳華逝若煙。
浪淘沙《笑傲江湖》
叛逆辨忠奸,知易行難。正邪兩派斗相殘。一統江湖為己任,利慾熏天。
笑傲曲迴旋,敵我情牽。迂迴曲折結良緣。有鳳來儀吟未盡,撫斷琴弦。
浪淘沙《鹿鼎記》
浪子繾清君,趣事紛紜。時來運到列忠臣。化險為夷稱福將,豪氣干雲。
弄假可成真,騙術無痕。如花似玉七夫人。忠義難全堪告戒,虎口抽身。
青玉案《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人禽篤,闖天下、吟心曲。道德倫常無約束。悲歡離合,師徒緣續,一反前風俗。
華山論劍爭名宿,苦守襄陽護民族。大汗南侵遭擊逐。武林盟主,東邪西毒,揚過全收服。
西江月《射鵰英雄傳》
南北英雄爭勝,看誰一箭雙雕。元軍大漠起煙硝,屢犯襄陽可惱!
郭靖神威忠直,黃蓉巧取風騷。降龍掌發震雲霄,護國安民氣傲!
浪淘沙《俠客行》
俠客秉公行,賞罰分明。征途千里縵胡纓。李白古風藏秘奧,破解無能。
字字鐵錚錚,戰戰兢兢。悲歌感慨淚盈盈。舍己為人終有報,情藝雙贏。
【注】書名套用李白古風《俠客行》,首句為「趙客縵胡纓」。
鷓鴣天《倚天屠龍記》
寶劍屠龍聖火光,倚天行道劈豺狼。一男二女編情結,五嶽三山服武當。
邪犯正,惡欺良,扭橫折曲善栽贓。名門正派除奸細,武穆遺書鎮北疆。
西江月《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難解,海寧惡浪滔天。乾隆危坐釣魚船,漢士尋仇血戰!
塞外膽肝相照,中原策馬揚鞭。除奸復國誤姻緣,香冢長埋夙願!
西江月《碧血劍》
碧血從容塗劍,金蛇竄急穿腸。明清結怨費思量,故事連篇激盪!
萍水相逢行俠,寃家路窄完場。殘垣焦土野茫茫,盲目忠君混帳!
Ⅲ 金庸所有小說能夠連成的一副對聯是什麼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橫批「越女劍」。
金庸曾給自己14部中、長篇小說寫成這副對聯,分別為: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
而橫批則為書名《越女劍》,在金庸迷中廣為流傳。
(3)金庸的武俠小說的對聯擴展閱讀:
金庸小說的創作特點: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
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
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Ⅳ 金庸武俠小說對聯
金庸先生給自己十四部中、長篇小說寫的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在廣大金庸迷中廣為流傳。
Ⅳ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作品組成的一副對聯是什麼
金庸先生給自己十四部中、長篇小說寫的一副對聯: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還有橫批「越女劍」,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而橫批則為書名《越女劍》,在廣大金庸迷中廣為流傳。
其他作品(非武俠)
《三劍樓隨筆》: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合著 《袁崇煥評傳》: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學術性著作,收錄在《碧血劍》中。 《三十三劍客圖》:又名《卅三劍客圖》。 《金庸散文集》 《月雲》:略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 《社論》:約兩萬篇,包括如《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火速!救命!——請立刻組織搶救對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來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Ⅵ 金庸先生16部小說的對聯是什麼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前面的十四部書的頭一個字剛好形成一付對聯
還有一部名氣不太大的《越女劍》
Ⅶ 金庸小說的對聯
上聯:飛雪連天射白鹿,
下聯:笑書神俠倚碧鴛
各個字多代表的作品: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28437037.html?fr=qrl&cid=218&index=5###
Ⅷ 金庸所有小說名字 的串聯對聯是什麼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Ⅸ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對聯有哪些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對聯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分別對應的小說是如下: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 南宋
4、《神鵰俠侶》- 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 元末
6、《笑傲江湖》- 明中
7、《俠客行》- 明中
8、《碧血劍》- 明末
9、《鹿鼎記》- 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 清乾隆
11、《飛狐外傳》- 清乾隆
12、《雪山飛狐》- 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 清
14、《鴛鴦刀》- 清
15、《連城訣》- 清
Ⅹ 金庸小說書名的對聯
金庸小說耳朵書名對聯可以連成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下面是金庸小說書名的對聯,希望對你有幫助。
飛(飛狐外傳)
雪(雪山飛狐)
連(連城訣)
天(天龍八部)
射(射鵰英雄傳)
白(白馬嘯西風)
鹿(鹿鼎記)
,
笑(笑傲江湖)
書(書劍恩仇錄)
神(神鵰俠侶)
俠(俠客行)
倚(倚天屠龍記)
碧(碧血劍)
鴛(鴛鴦刀)
。
金庸小說讀後感
小時候,我的父母視武俠小說為洪水猛獸,惟恐我接觸它們。但事與願違,6年級的一天,我「不幸」得到了一本《連城訣》。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拾,瘋狂地閱讀完了金庸先生的所有著作。一個好孩子就這樣「墮落」了。
長大後,除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險奇的劇情外,我竟讀出了它獨特的品位。
金庸先生一定是一個獨具匠心的作家。他設計的武功招各具特色,不象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一味追求招式的離奇反而寫得猶如神魔小說一般。金庸小說里的每一個人的個性也都能從他們的絕招中得以展現。如狠毒的梅超風使的就是「九陰白骨爪」這樣的邪派武功,頂天立地的郭靖得到的真傳不也是同樣擁有陽剛之氣的「降龍十八掌」嗎?就連俊逸的黃葯師金庸先生也給他的看家密技起了一個極妥貼的名字——「逍遙游掌」。如此絕妙的構思,可不是泛泛之輩所能想得到的。
金庸先生一定是個飽讀讀書的學者。如果武俠小說僅僅停留在打打殺殺的境界,那他們只能成為供山野村夫消遣的讀物,而金庸的小說恰恰上升了一個檔次,裡面詩詞曲賦、鄉謠民歌信手拈來,其中還穿插著許多歷史事物,這對於提高我們的文化底蘊,無疑是一種無形的幫助。
金庸先生一定是個情感豐富的人,如果不是用心在寫作怎麼會有如此多感人肺腑的情節。《連城訣》中,丁典為了救凌霜華不惜身中金波旬花劇毒而死;《神鵰俠侶》里楊過與小龍女斷腸崖16年之約「生死兩茫茫,感天動地」還有《射鵰英雄傳,郭靖為救母親竟勇闖成吉思汗大營……一篇有一篇的文章讀過,一段一段的感情沖擊。現在,誰還敢說武打小說腐蝕人們的心靈?
後來,我讓母親上網看了百家講壇的「孔慶東評武俠小說」,她不僅轉變了自己的看法,還給我買了一套《金庸全集》,舉雙手雙腳贊成我的閱讀。
現在,閱讀金庸小說已然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現實生活如何紛繁多變,我總不忘在閑暇時分進入刀光劍影的江湖。它,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