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寫武俠小說的資料

寫武俠小說的資料

發布時間: 2022-09-25 00:33:59

武俠小說的介紹

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中國最早出現的長篇武俠小說為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後世武俠小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傳統武俠、浪子異俠、歷史武俠、諧趣武俠、古典仙俠、奇幻修真、現代修真,但從武俠小說的狹義層次上來說就只指傳統武俠、浪子異俠、歷史武俠、諧趣武俠這四類。

❷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武俠小說及其作者。

司馬遷《史記》中說: 救人危難, 周濟貧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義, 即謂之」俠」; 俠士多憑武技對抗壓迫, 所以《韓非子》說: 」俠以武犯禁」.」小說」者, 」街談巷語之說也」.合起來說: 民間流傳的描寫憑武藝行俠仗義的敘事文學作品就叫」武俠小說」.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為武俠小說的萌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❸ 〖武俠〗本人想寫部短篇的武俠小說,希望各位大俠能給點資料.

人名:武當 (卓陌 龍靳 任天傲 古凝馨 水舞)
峨嵋 (雲桑 旋珩 艾芙 艾婕)
昆侖 (常劍霆 樓楚幽)
崆峒 (仇瓔瓔 黎璃 凌粼)
青城 (芷昔 紫暮 火熔 盧齊昱)

魔派:萬毒宗 絕蠱教
書名:武亂中原(我對具體情節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也許書名起得不太好)
僅供參考,你自己覺得哪些適合就選哪些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寫武俠小說應該必備的知識

武俠小說所需的東西還真的很多,就我所了解的談幾點:
1最基本的文字駕馭能力,這關繫到你寫的小說的流暢度和清晰度,寫小說肯定要給人看,如果你的文章別人能一直很順暢地讀下去,無疑就能讓讀者更明白你寫的是什麼。當然當你寫到一定境界之後,你就可以適當地加點心理描寫和環境的渲染的筆墨。
2最基本的小說布局能力,小說的結構很重要,有的時候一個巧妙的結構能讓小說增色不少,例如著名的歐亨利式結局,將明暗兩線不露聲色地交織在一起,最後結局才統一起來,給人以意外的驚喜。布局能力需要你不斷嘗試,胸中有丘壑,達到一定程度自然就知道怎麼做了。布局切忌生搬硬套,為了滿足某個結局而強加進去。同時結構要完整,要把故事從頭到尾認真講完,讓讀者明白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以上都是文字功底了,其他雜學都要有所涉獵。歷史是個很重要的方面,金大俠的小說大多是置身在歷史背景中的,很多小說也是描寫一個亂世或者暗流涌動的太平盛世中主人公的遭遇,但並不是說你一定要有歷史的痕跡,古龍的很多小說都淡化了歷史。其實在掌握最基本的文字功底後,你其他比較擅長的東西就成了你小說的素材。比如你對經濟學很感興趣,你就可以去寫商戰題材的,你對推理很感興趣,就可以寫推理武俠。除了你擅長的東西,武俠小說包羅萬象,一切皆可入題,因此也要多看看各方面的書,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要把握武俠小說的靈魂,武俠小說的核心是俠,弘揚人世間的大無私的俠義和奉獻精神,所以文章中要涌動著一股積極的力量,催人奮進的力量和感染力,情感是個很重要的元素,兄弟義氣,催淚的愛情可以很好地表現。不要寫就寫成了充斥暴力血腥,武俠有武,但武的目的不是為了殺人,而是保護別人不被殺!

❺ 求教關於武俠的資料

【詞語釋義】舊指有武藝、講義氣、專打抱不平的人。 茅盾 《子夜》十七:「近來 學詩 也喜歡什麼武俠了;刀呀,槍呀,弄了一大批!」
【中國古代武俠作品】即使是不提先秦諸子、史記漢書以及志怪、唐宋傳奇、話本、民俗、戲曲之俠義人物和文藝,單就古典明清(尤其是清代以後到近代)俠義、公案文學,著名的就不勝枚舉:《水滸全傳》、《包龍圖公案》、《海剛峰公案》清代後期:《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施公案》、《彭公案》、《海公大紅袍》、《海公小紅袍》、《永慶昇平全傳》、《綠牡丹》、《聖朝鼎盛萬年青》、《劉公案》、《狄公案》、《林公案》、《白牡丹》《正德下江南》、《英雄大八義》(大宋八義)、《小八義》(梁山後代)等俠義公案小說。還有民國以後出現的《明清八義》、《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童林傳)、《五女七貞》等等,盡管從年代劃分不屬於「古典文學」,但也都屬於傳統俠義小說,多以曲藝說書形式流行.到了當代,由於小說、影視、戲曲、曲藝的發展,傳統武俠文學被改編為評書、評話、彈詞等各種形式的作品,不斷豐富發展,續書也很多,比如《金刀黃天霸》、《白眉大俠》等。【中國現代武俠的分派】武俠小說之所以有新、舊兩大派的說法,大抵是由新、舊文學之分而來。故范煙橋著《民國舊派小說史略》特加點明:「舊派」主要是指章回體小說。然而此一 界定對於武俠小說而言,並無太大意義;因為凡是長篇武俠小說必分章回,無論其 為對偶、孤句或是長短不一的回目,皆不例外。那麼所謂「新派武俠」小說究竟何所指?筆者認為理應以作品的內容所表達的 新思想、新觀念及新文學技巧而定,且缺一不可。新派武俠誕生客觀上反映了中國作家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文關懷的思想,因此題材更加廣泛、更加精彩,人物形象也脫離了以往武俠一味求「俠」的風尚,更加貼近讀者,表現了俠骨柔情的精神內涵。新派武俠因為其作者生活時代,在情節安排等方面拋棄了封建思想,也脫離了真實的歷史背景,使作品更像是在一個架空的卻與現實緊密相連的世界。如新派武俠開山之作《龍虎鬥京華》,就融入了義和團。在寫作技巧上,新派武俠融入了西方小說的寫作手法,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自梁羽生、金庸先後崛起香江,武俠小說即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 所發展。香港方面,除梁、金二子外,另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 、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而台灣方面則聲勢浩大,計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古龍、陸魚、上 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 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秦紅、獨孤紅、溫瑞安、賈羽等等(以上大略按其出道先後 排序);雲蒸霞蔚,極一時之盛。最近大陸新崛起的武俠小說作家有步非煙、鳳歌、閑雲綠柳,滄月、藤萍等等,對武俠小說的境界做了新的探索。步非煙的作品玄幻氣、脂粉氣較濃,如《華音流韶》。鳳歌學習金庸的痕跡較重,如《昆侖》,帶有明顯的《射鵰英雄傳》的影子。閑雲綠柳是夫妻二人的筆名合在一起(閑雲、綠柳),堅守傳統武俠路線的同時,側重於給武俠小說加入更多社會小說的元素,著力塑造了另類武俠人物宇文誠、隋雲逸等,代表作是《劍影茗香》。滄月在武俠中加入了其它各種如動漫等元素,有聽雪樓系列和鼎劍閣系列,文風空靈飄逸,比較華麗。藤萍的《香初上舞》,以上諸人都廣受讀者歡迎。【中國武俠作家】「名士派」武俠先驅——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一九二五年生,廣西蒙山人。嶺南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 《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史造詣頗深。一九五四年陳氏以」梁羽生「為筆名,初於《新晚報》發表中篇武俠連載小說《龍虎鬥京華》;其所用楔子、回目、筆法無一 不舊,甚至部分故事情節、人物亦明顯套自白羽《十二金錢鏢》。繼寫《草莽龍蛇傳》,亦復如是。然與當時流行的廣派武俠小說相較,卻令人有一新耳目之感——這大概是標榜新派唯一能成立的理由。 梁羽生對此並不諱言,自承:白羽的小說寫民初各階層人物,因為作者本人 入世極深,寫來細膩,最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看。可是我受生活經歷的限制,氣質 又完全不同;要走正統道路嗎?肯定不成功。於是只好自己摸索,走一條浪漫主義的路了。因有《七劍下天山》之作。 《七劍下天山》據說是梁羽生取材於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牛虻》中的部分情節 ,而寫天山派凌未風、易蘭珠等男女弟子闖盪江湖、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全書共 三十回,都四十餘萬言;由於其楔子所提到的少俠楊雲驄出場便死,疑雲重重,乃另作《塞外奇俠傳》交代,是為前傳;而書中又提及武當大俠卓一航與玉羅剎之間 的情孽糾纏,曲折離奇,不遑細述,遂再作《白發魔女傳》以補述前情。於焉這三 部小說形成系列作品,而《七劍下天山》(一九五五年)則邁開了梁羽生《浪漫武俠》的第一步。嚴格說來,《七劍下天山》受到「北派五大家」的影響很深,無論是演武、寫情或江湖切口、獨門暗器,在在有脈絡可尋,甚至還生吞活剝地大段抄襲白羽《十二金錢鏢》。但梁羽生隨機生發、借力打力,亦有不同前人之處;並由此建立其小說創作基型,兼具三大特色:
一、開名士派武俠新風-------從其處女作《龍虎鬥京華》起,每書卷首例置一闕 詞以寄慨;至《七劍下天山》則進而以名士派、才子(女)型人物為書中主角。從梁羽生小說即專寫文武全才的英雄兒女,無不愛好詩詞歌賦(有時未免浮濫);卒使書劍交融成一片,成為其作品最大特色。
二、結合歷史與武俠而發思古之幽情--------梁羽生首先掌握小說的基本時代背景,再配合故事情節發展而將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一一穿插其間,或予以伐毛洗髓、脫胎換骨。如《七劍下天山》寫順治、康熙、多鐸、納蘭容若、傅青主、冒浣蓮 (委託冒辟疆之女)等等。其事雖非歷史之真,但經過文學處理後,卻得「藝術之真」。從此梁羽生小說即與「歷史武俠」結下了不解之緣;上起隋唐,下迄明清,形成其作品第二特色。
三、一貫以「天山派」武學為主流--------過去還珠樓主曾撰有《天山飛俠》一書,但高處不勝寒,未曾創立天山派。而自梁羽生《七劍下天山》起,如《塞外奇俠傳》、《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等系列作品,無不以「天山派」武學為正宗、主流而貫穿全書。這種獨沽一味的寫法,實為武俠小說所僅見,由是形成其作品第三特色。雖然如此,但《七劍下天山》仍不足以稱新派,只能說是開創了名士派或詩情畫意派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所用的文字、筆法、章回、素材以及思想、觀念——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傳統式」的;與舊中國北派五大家血脈相通,沒有太大區別。相形之下,《塞外奇俠傳》取材於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飛紅巾的傳說,以作者自製的哈薩克民歌開場;仿朱貞木文白夾雜、不規則之小說回目,運用新文藝筆調寫楊雲驄、飛紅巾、納蘭明慧的三角戀愛故事,反而不落俗套,清新可喜。
梁羽生一共創作了三十五部武俠小說,自認《萍蹤俠影錄》、《女帝奇英傳》及《雲海玉弓緣》三書是平生代表作。
《萍蹤俠影錄》以明朝土木堡之變為時代背景,寫忠臣於謙孤軍抵抗蒙古的悲劇;並穿插張士誠後裔張丹楓與宦門俠女雲蕾之間的愛恨沖突。全書氣勢浩瀚,布局奇巧;特別是成功地塑造了名士派大俠張丹楓這個角色,藉由張丹楓個人俠士性格的自然發展,而徹底扭轉了一家一姓爭奪帝位的觀念。作者將張丹楓這種面臨民族大義與累世深仇非此即彼的心理掙扎,刻劃得淋漓盡致;終而使其生命情操升華、凈化,完善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典型。
《女帝奇英傳》以唐代武後(則天)臨朝為時代背景,寫宗室李逸為興復唐室,落拓江湖,廣交天下豪傑,而與才女上官婉兒、英雌武玄霜所交織的愛怨情仇故事。作者曲曲描述上官婉兒對武後由恨生敬、內掌詔命的過程;大膽為歷史翻案,肯定武則天的施政「有益於國家百姓」,在傳統觀念上又是一項突破!而寫李逸置身宮廷斗爭、異族入侵的交相凌逼中,何去何從?亦超越了前人的格局與成就。此書以輕快的比劍對白開場,而以李逸身死收場,益發動人心魂。
《雲海玉弓緣》以放盪不羈、亦正亦邪的金世遺為主角,描寫他周旋在俠女谷之華與魔女厲勝男之間的愛情大悲劇。本書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惟最成功之處卻是作者運用近代心理學的手法,來刻劃金世遺那種憤世嫉俗的特殊精神狀態,因此在金世遺身上有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影子;而厲勝男不顧一切地追求愛情自由,亦活脫是卡門的化身。金世遺一心痴想名門正派出身的谷之華,卻在魔女厲勝男臨死前的一剎那才覺悟:原來自己真正深愛的人是厲而不是谷。正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之極限!無疑具有高度文學價值。
總之,梁羽生不論是寫張丹楓、李逸、金世遺或其他小說主要人物,都充分現出中宵看劍樓主所題名句:「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洵可稱之為名士派武俠先驅而無愧。雖然他向西天取經較白羽晚了十七年,但卻能自出機杼,更上層樓;以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歷史背景與人物帶動武俠小說的巨輪前進,在劍氣簫心中洋溢著一片歷史感,而將歷史武俠小說推向另一個高峰。
集綜藝武俠之大成者——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鏞,一九二四年生,浙江海寧人。早年曾先後於中央政校、東吳大學研讀法律;歷任《東南日報》記者、《大公報》編譯、《新晚報》編輯以及長城電影公司編劇、導演。一九五九年查氏在香港創辦《明報》,獲得讀者廣大歡迎,卻是與他寫武俠小說馳譽中外分不開的。
一九五五年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繼梁羽生之後,在《新晚報》發表武俠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他巧妙地運用民間流傳清帝乾隆疑係海寧陳世倌(曾任文淵閣大學士)後人的說法,又杜撰出「紅花會」(反清復明組織)總舵主陳家洛,作為乾隆的同胞兄弟。於是小說即在這樣兩極沖突、滿漢對立的野史布局下展開;再穿插了陳家洛與霍青桐、香香公主之間的悲歡離合,極盡波譎雲詭之能事。《書劍恩仇錄》(新版改名《書劍江山》),共二十回,都六十萬言;雖然僅只是金庸的武俠處女作,但文采斐然、對白傳神;處理群戲場面,繁而不亂。啼聲初試,即一鳴驚人!與梁羽生同時創作的《七劍下天山》比較,二人均善於結合歷史傳說而虛構人物故事;而金庸運筆不測,尤饒奇趣!其小說聲口之佳,直逼白羽,且駸駸然有後來居上之勢。
如果說《書劍》是金庸邁向成功的一小步,則越過虛實相映成悲、反諷農民起義的《碧血劍》(一九五六年),挾著史詩般大格局、大氣魄的《射鵰英雄傳》(一九五七年)即一躍而登武俠小說的頂峰,不作第二人想!《射鵰》是南宋末年天下大亂為歷史背景,描寫長春子丘處機為保全忠良義士遺孤郭靖、楊康(暗嵌「靖康之恥」),而與江南七怪打賭傳藝所引發的一連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布局絕妙,以種種陰錯陽差,安排郭靖自幼即隨母遠居大漠,刻苦自勵,始終不忘家恨國仇;而楊康則隨母進入金國趙王府,認賊作父,安享榮華富貴——這分明是脫胎自元代紀君祥《趙氏孤兒大報仇》的戲劇架構,卻更有出奇的變化與發展。而就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所作所為來看,其一諾千金、不顧死生的精神,恰好構成一幅俠氣崢嶸的《八義圖》;便知作者寓意所在,用心良苦!
誠然,以通俗文學所要求的可讀性與趣味性而言,《射鵰英雄傳》除若干情節未能自圓其說外,無疑具備了一切成功的條件——其故事之曲折離奇、人物之多種多樣、武功之出神入化乃至寫情之真摯自然,均為同輩作家所不及;即或偶有敗筆,亦瑕 不言而喻。在這部罕見的鉅著中,金庸將歷史、武俠、冒險、傳奇、兵法、戰陣與中國固有忠孝節義觀念共冶於一爐;信筆揮灑,已至隨心所欲的地步。全書浩然正氣,躍然紙上,民族大義融貫了每一章節。是故,金庸乃以《射鵰》一書而成不世之名,建立了他在當代武俠小說界的權威地位。雖然他自己並不滿意這部「開宗立派」之作——七十年代初曾大事修改,增刪為今傳之四十回新版本,都百餘萬言,頗失原味——但持平而論,此後他力求自我突破、創新的武俠名著,盡管各有聲華驚海宇,然以通俗文學所要表達的生命意義、價值及其整體規模、氣象來看,均不逮《射鵰》之博大精深。
《神鵰俠侶》寫至情至性的師生戀與大俠由偏入正的成長過程;
《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寫盡人性之丑惡與貪婪之害;
《倚天屠龍記》寫名實之辨與正邪錯亂;
《天龍八部》寫芸芸眾生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與民族仇恨所造成的悲劇;
《笑傲江湖》寫權力令人腐化與政治斗爭之殘酷無情,等等。
這些作品縱或在某一方面超越了《射鵰》的文學成就,但因刻意描寫人性極限情境的種種變態行逕,遂不自覺地失去了《射鵰》那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親和力;而太多情理之外的特例,亦難免流於為變而變,令人匪夷所思;以致顯得不真實、不自然。直到《鹿鼎記》(一九六九年)問世,以一個僅識武功皮毛而不學有術的小雜種,竟將天下英雄、歷史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乃開中國武俠小說前所未有無劍勝有劍的新境界。金庸《鹿鼎記》之反武俠與塞萬提斯《魔俠傳》之反騎士最大的不同,在於兩者創作動機:塞萬提斯因痛憤當時西班牙人沉迷於騎士文學的浪漫故事,遂用反諷現實的手法寫小人物狂想曲,教吉訶德到處碰壁,夢幻成空。而金庸卻是出於向自我挑戰心理,乃一反武俠傳統,打破世俗觀念,徹底解放人性;教韋小寶鬥智不鬥力,為了爭取生存機會,無所不用其極!其實這正合孫子兵法所謂上兵伐謀之道,因而武功在此盡成虛妄;韋小寶機詐百出,到處招搖撞騙,竟無往而不利!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武俠無用論的明證,實則不然!正由於《鹿鼎記》寫韋小寶運氣太好、際遇太奇,萬事繞不過一個「巧」字;加以又充滿笑料,逸趣橫生,遂自然而然淡化了反諷現實或反諷武俠的冷雋意味。它所表現的是浪漫文學之極致,「無」為「有」之用,在這部書里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迄至一九七二年九月《鹿鼎記》在《明報》上連載完畢,金庸宣告封筆(實則展開另一波全面修改舊作大工程)為止,他一共創作了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說;但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仍無過於《射鵰英雄傳》。該書博採還珠、白羽、王度廬、朱貞木各家之長,取精用宏,推陳出新,乃造就了金庸一代武俠宗師地位。其影響於當世者,大致有以下數端:
(一)《射鵰》融合歷史、俠情、武功、文藝、趣味於一書,建立了新一代武俠小說綜藝」風格與典型。
(二)《射鵰》統一用四字文句分章回;促使六十年代以後台灣武俠作家群起效尤,蔚為風氣。
(三)《射鵰》虛構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奇特人物及提法,悉為台、港武俠作家所宗,後更衍演成歌訣式江湖順口溜。
(四)《射鵰》在各地版本之多與偽續書之亂,亦令人嘆為觀止。
總而言之,金庸所建構的入世武俠神完氣足,剛柔並濟;與早年還珠幻設的出世武俠前後輝映,亦同臻雄奇壯美之境。特別是金庸靈活運用還珠小說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華,所過皆化;再採取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俠小說脫胎換骨,煥發新姿,普遍獲得世人肯定與重視。凡此絕異成就,當然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養與卓犖才華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泰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新派武俠宗師古龍
古龍祖籍江西,原名熊耀華,幼年遷居台灣,生長於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離異,古龍獨自住在台北縣瑞芳鎮,造成他的浪子個性。
少年時期嗜讀古今武俠小說及西洋文學作品,古龍說「我喜歡從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說偷招」,師大附中初中部、成功中學畢業,淡江英專(即淡江大學前身)畢業後開始從事小說創作。
1949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
1960年始嘗試寫武俠小說《蒼穹神劍》。當時,台灣俠壇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三人名噪一時。
1964年出版《浣花洗劍錄》,是古龍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代表著他武俠創作的成熟期。
1967 年所寫的《鐵血傳奇》(首三部楚留香傳奇),集武俠、文藝、偵探、推理於一身,閱讀起來有如「福爾摩斯探案」。一生創作大量武俠小說,其中《浣花洗劍錄》、《楚留香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也就是香港無線電視劇《小李飛刀》的原著)、《絕代雙驕》、《蕭十一郎》、《七種武器》、《陸小鳳傳奇》、《三少爺的劍》、《歡樂英雄》、《白玉老虎》等作品,廣受讀者歡迎。到了創作後期,他依然不斷求變,多次說「武俠小說到了要變的時候」;曾在小說中滲入散文的句法,寫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說。然而,這類作品並不為讀者與批評家所欣賞。
古龍嗜酒,常牛飲,1970年代末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漸走下坡路。
1980年代初在北投吟松閣飲宴時遭人砍傷,失血2000cc。
1982年5月,古龍與華視簽了兩年的製作人合約。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撒手人寰,享年49歲。出殯時,友人林清玄在他的棺材裡放了48瓶XO酒(威士忌)陪葬。其中一副輓聯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古龍生前情歸多處,學生時代即與舞女鄭莉莉同居,後來又迷上舞女葉雪,不久又跟高中生梅寶珠結婚,最後以離婚收場,第二位夫人是於秀玲,長伴至古龍病逝。古龍的大弟子丁情說:「因為古大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長久。古大俠生性是浪子。」 古龍與49瓶XO共葬於台北極北之地北海明山墓園。
古龍去世後,小說的版權糾紛開始由法院審理。
2005年,台灣淡江大學舉辦第九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武俠小說,集中討論古龍的作品。之後林保淳編了一部論文集,由學生書局出版:《傲世奇才一古龍: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影視改編方面,古龍多部小說極受導演青睞,不斷改編成電視、電影,當中包括《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陸小鳳》等。在邵氏年代,楚原拍攝的古龍作品最多。
「清宮派」武俠名家——蹄風及其他
蹄風本名周叔華,上海人,生卒年不詳;原為「廣派」武俠老作家之一,但地域色彩並不甚濃,曾寫過《血戰古兜山》、《勇闖十三關》及《海南俠隱記》等短篇武俠小說。在所謂「新派」武俠崛起之際,蹄風亦別走偏鋒,以邊疆民族傳說為題材而撰《猿女孟麗絲》、《天山猿女傳》等書,由是聲名漸著。嗣後,從一九五六年起,蹄風陸續推出《游俠英雄傳》(即台版《四海英雄傳》)、《游俠英雄新傳》、《龍虎恩仇記》、《清宮劍影錄》及《武林十三劍》等系列作品,緊緊扣住「反清復明」的故事主題;演敘青龍會聯合天下劍客、奇人,與江南八俠共同對付「魔王」雍正之始末,以及清宮諸皇子為奪帝位、爾虞我詐之內斗,長達百餘萬言。由於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武打緊張熱鬧,乃轟動一時。蹄風挾此「清宮派武俠」和金庸、梁羽生早期作品互爭雄長,幾有鼎足而立之勢。《游俠英雄傳》顯然深受鄭證因「幫會技擊派」小說影響,故一開場就大談中國武術源流,兼論內外家功夫之長短;書中對於清初秘密幫會活動情形,縷述甚詳。此一系列小說旁參野史、傳說,原本格局甚大;惜因作者缺乏新文學技巧,從頭到尾都以舊氏說書人的口吻「說書」;故個別情節雖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然整體看來,不無枝蔓雜生之感。其未能獲得較高評價,症結在此。
此外,又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高峰等以武俠小說鳴世,亦值得一提。
金鋒本名張本仁,一九二七年生,原籍廣東。初以毛聊生為筆名,雜抄北派五大家作品撰廣派武俠小說,成書不計其數,但俱無可觀。後改筆名為金鋒,自出機杼,寫下《虎俠擒龍》等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說,多半具有歷史背景;其中尤以《西域飛龍傳》、《天山雷電劍》、《冰原碧血錄》、《子母離魂劍》四部曲為代表作。然此一系列穿插清宮秘辛與香妃故事,乃至描寫邊疆風情等等,或多或少都曾受到金庸、梁羽生及蹄風同類作品之影響,殆無可疑。而作者以「抄書」成名,實為異事。
張夢還本名張擴強,一九二九年生,原籍四川;系中央軍校二十二期炮科畢業,因故留港而以寫作為生,曾任《明報》編輯。一九五七年張氏在《武俠小說周報》發表《沉劍飛龍記》,以明初學士方孝孺後人方龍竹復仇故事為經,武林門戶之爭為緯;文情跌宕有致,狀聲狀物均極見精神。此書分為二十三回,都四十萬言,堪稱傑作;可惜結尾還珠化,令人突兀,未免美中不足。在香港眾多武俠作家中,張夢還的文字功力直追金庸,而與梁羽生在伯仲之間。同時他也是最迷還珠(夢還),並善於提煉《蜀山》奇妙素材之佼佼者。惟其所受影響太深,故繼作《青靈八女俠》、《十二女金剛》等書,便明顯有《蜀山》峨眉派諸女的影子在內,此亦無可諱言。張氏迄今已結集成書的武俠小說共有十二部,水平殊不一致;然以爭奪武學秘笈而導致各大門派對立的寫法,則別開生面,領先潮流,當與金庸首創爭奪「天下第一」的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此後這種「花招」被人一用再用,已流於公式化之濫套矣。
牟松庭生平不詳,文筆古茂洗練,博聞廣識,彷彿平江不肖生。一九五七年左右,寫下《關西刀客傳》、《紅花亭豪俠傳》、《張文祥刺馬》等書。其中尤以《紅花亭豪俠傳》(台版改名為《洪門英烈傳》)之演武敘事、重情尚義、行軍布陣、反諷世態,無不精彩紛呈!作者兼有《水滸》與《三國》筆法之長,行文不測,豪氣迫人!惜其作品不多,否則成就當在梁羽生之上,而可與金庸比肩。
高峰(非高小峰)生平亦不詳。觀其《高原奇俠傳》、《蟠龍劍客傳》、《五嶽豪俠傳》諸作,文情不俗,略似蹄風清宮派小說。至於香港其他武俠作家如專寫女俠傳奇的江一明,以及風雨樓主、避秦樓主、石沖等,俱乏善可陳。而謂新派竟出現將古人詩賦意譯為白話文者,則其荒唐程度不言而喻,也就無深論了。
之後又出現了玄幻武俠時代。創始人黃易。
代表作家-黃易、莫仁。代表作品《大唐雙龍傳》、《星戰英雄》。
新武俠時代的熱潮漸漸冷卻,古龍去世,金庸封筆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武俠文化進入低谷。玄幻時代悄悄的來臨了。
玄幻的武俠作品開始廣泛的應用氣勢、預測、環境襯托等手段將武功的能力再次放大。尤其是莫仁的作品《星戰英雄》系列中描寫的對內力(能量)進行壓縮以及對人體經脈的擴張等創新被廣泛應用

❻ 寫武俠小說必須看的書

首先,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點。金庸在博,你學不了;古龍在新,溫瑞安在奇,鳳歌在繼承金老和數學。你首先要明確自己想寫出什麼風格,擅長什麼,揚長避短,這樣省力也不至於會遇到特別大的難題,也許剛剛開始也不知道自己走什麼風格,那麼就把自己擅長的拿來先寫,像古龍就沒有那麼精深的傳統文化功底,所以他借鑒西方和偵探小說的手法,你可以借鑒他不擅長功夫、毒葯、穴位的時候,巧妙避開,用虛寫代替。
其次,寫武俠小說得了解兩樣東西:「武林」和「江湖」,武林指的是武術的招式、門派、文化等,就先得略讀一些講武術的書,把大致招式、怎麼應用,最重要的是此招的特點和精髓,比如太極拳、譚腿、少林拳一類的書,這種七八十年代那種地攤上有好多,挑一些略看即可。江湖指得是古代社會,三教九流的東西,像什麼黑話唇點,幫派,社會風習等,適當搜集一些即可。
然後,具備一定的表達和寫作能力,最好是有特色的表達能力。有古文功底最好,想加強可以看《史記》,裡面也有些漢之前的游俠風范。
再後,如果覺得學古龍揚長避短學的不好,研究下中醫、穴位、葯材還是很重要,兄弟不幸是學此專業的,可以向你推薦一些,穴位看穴位掛圖,然後借鑒金庸梁羽生的書,記下常用經絡和穴位;葯材不要看古代書了,找一本現在葯學專業或中醫專業大學教材即可,功效什麼的簡單明了,而且只要看最典型的葯和名字最好聽的葯;中醫的話了解一點就可以了,如果一點也不了解就惡補一次陰陽五行理論,有時間可以看一下《易經》,是傳統文化的鼻祖。最重要的是想像,武俠小說里大部分的丸葯的名字和功效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大體上符合中醫的模式就行。
最後,思想那一類的最重要的還是看自己的感悟,你對哪家感悟最深就用哪家,游俠大多是墨家的思路,隱士、劍仙是道家的思路,大俠是儒家的思路,然後詩詞歌賦也得准備一些吧,《詩經》是用的很多的,唐宋的詩詞肯定要摘抄一些,找一本類似《詩詞名句摘抄》一類的書,記下些有用的好句子,然後很多招式、門派、人物名字、章回名字也可以從裡面提煉。
PS:楊家將演義、三俠五義、七俠五義、兒女英雄傳、小五義

❼ 古龍武俠小說的簡介

每本小說各有各的好!看法因人而異!

古龍的武俠小說銷量之多,流行之廣,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
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古龍的創作真正達到輝煌,成為風行天下的名家。
他的影響超越台灣地區,而與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認為現代武俠小說最有成就的三大家。
【歷程】
游戲江湖 武俠處女作 "蒼穹神劍" (1960)
自立門戶 發奮之作 "浣花洗劍錄" (1964)
名滿天下 最後遺作 "獵鷹,賭局" (1984)

【人生名言】
第一名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肺腑之言 我不是聖賢豪士,我只有一腔熱血。
最後遺言 怎麼我的女朋友都沒來看我?
著名論斷 白馬非馬,女朋友不是朋友。
書房壁聯 陌上發花,可以緩緩醉矣;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拆字妙聯 冰比冰水冰
友人輓聯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
【系列】

古龍生性是個浪子,這種生活在他成名後導致了很多情況。對他的小說而言,偽作肆意和版權糾紛成為兩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撇開偽作,各出版社各自印刷的真品都未必收錄齊全。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製作電子通行版的目的。最終我決定以保持原著面貌較好的珠海版為依據,結合台灣傳播較廣的風雲時代版等,試圖還原古龍全集一個比較可信的輪廓。
▲楚留香系列
鐵血傳奇 又名《楚留香傳奇》。分為:
①《血海飄香》 ②《大沙漠》 ③《畫眉鳥》三部
俠名留香 又名《楚留香新傳》。分為:
④《鬼戀俠情》(又名《借屍還魂》) ⑤《蝙蝠傳奇》
⑥《桃花傳奇》 ⑦《新月傳奇》 ⑧《午夜蘭花》五部▲小李飛刀系列
①多情劍客無情劍 又名《小李飛刀》。通常分為:
《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
②九月鷹飛
③天涯•明月•刀
④邊城浪子 《九月鷹飛》和《天涯•明月•刀》的前傳
⑤飛刀,又見飛刀 古龍口述,丁情代筆。
▲七種武器系列
①長生劍
②孔雀翎
③碧玉刀
④多情環
⑤霸王槍
⑥離別鉤
⑦拳頭 又名《憤怒的小馬》,大部分由李涼代筆
▲陸小鳳系列
①陸小鳳傳奇 又名《金鵬王朝》
②綉花大盜 又名《鳳凰東南飛》
③決戰前後
④銀鉤賭坊
⑤幽靈山莊
⑥鳳舞九天 大部分由薛興國代筆
⑦劍神一笑 大部分由薛興國代筆

蕭十一郎 又名《淑女與強盜》
火並蕭十一郎 《蕭十一郎》後傳
歡樂英雄
大人物
流星•蝴蝶•劍
七殺手
劍•花•煙雨•江南
三少爺的劍 「江湖人系列」之一
血鸚鵡 又名《十萬神魔十萬血》。「驚魂六記」之一。古龍創意,後五記由黃鷹執筆。
白玉老虎
大地飛鷹
圓月彎刀 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
碧血洗銀槍
英雄無淚
七星龍王
風鈴中的刀聲 結尾由於東樓代筆
獵鷹,賭局 又名《短刀集》,最後遺作

▲「大武俠時代」系列短篇
包括:①《獵鷹》②《群狐》
③《賭局》④《狼牙》⑤《追殺》⑥《海神》等故事
▲早期作品
蒼穹神劍 處女作
月異星邪
劍氣書香 ?/又名《歷劫江湖》,大部分由墨餘生代筆
劍氣嚴霜 《劍氣書香》後傳,大部分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又名《金劍殘骨令》
劍毒梅香 實為《河洛一劍》,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失魂引
游俠錄
護花鈴 又名《諸神島》
彩環曲
殘金缺玉
飄香劍雨
神君別傳 ?/《飄香劍雨》後傳
劍玄錄 台版有續集,大部分由溫玉代筆
劍客行 又名《奪命青蚨鏢》
▲中期作品
浣花洗劍錄 又名《江海英雄》
情人箭 又名《怒劍》
大旗英雄傳 又名《鐵血大旗》
武林外史 又名《風雪會中州》
名劍風流 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珠海版續補

菊花的刺 大部分由晁翎代筆
鐵劍紅顏 大部分由於東樓代筆
白玉雕龍 《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
怒劍狂花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本書首開"群俠傳"先例那一劍的風情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群俠傳"體。
邊城刀聲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群俠傳"體。
風雲時代版補遺

吸血蛾 "驚魂六記"之二,大部分由黃鷹代筆
黑蜥蜴 "驚魂六記"之三,實為黃鷹作品
羅剎女 又名《粉骷髏》,"驚魂六記"之四,實為黃鷹作品
水晶人 "驚魂六記"之五,實為黃鷹作品
無翼蝙蝠 "驚魂六記"之六,實為黃鷹作品
天魔刀 實為黃鷹作品 ,屬沈勝衣系列
飛鶯•飛鷹 ?/無查
槍手•槍手 槍戰小說,實為於東樓作品
黑雁 ?/槍戰小說

▲其他

絕不低頭 唯一的一部現代槍戰動作小說
誰來跟我乾杯 包含《不是集》、《台北小吃》等,唯一的一部散文集
死狐 ?/未完遺作,《楚留香新傳》故事
銀雕 ?/未完遺作,《獵鷹,賭局》故事
白羽 ?/未完遺作,《獵鷹,賭局》故事
大秦英烈傳 ?/已佚少作
從北國到南國 ?/已佚少作

❽ 武俠小說該怎麼寫

寫武俠小說的50個要素,記住會很有幫助

1. 悅來客棧是古代最大的連鎖客棧。

2. 超級巨毒,解葯,暗器都產自西域。

3. 平時朝夕相處的人,只要穿上夜行衣,再蒙個面紗,對方就不認識了。

4. 沒用的小角色用的武功名字有很強的文學性和動物性,就是不大好用。

5. 長著超長白發+鬍子的絕對是曠世高人,和他要拉好關系。

6. 英雄配一把好兵器,好到從不用去保養修理。

7. 在亂箭中,英雄要是不想死,就決不會死;萬一中了箭,那也是因為一旁有大惡人挾持其親人導致英雄分心。

8. 一定要象徵性的打幾下,才出絕招,並噴著口水大叫:去死吧!!

9. 使出必殺技要做很花哨的動作,還要做上一兩分鍾,但敵人決不會乘機偷襲,盡管這是個好機會……

10. 高手都無視萬有引力,到處亂飛且飛得飛快。不過要是趕遠路,卻會騎馬。

11. 大俠套餐:2斤熟牛肉+上等女兒紅。(悅來客棧長期供應……)

12. 好人從不下毒,壞人從不不下毒;但好人從不下毒卻老被誣陷下毒,壞人從不不下毒卻沒人懷疑他。

13. 大俠想顯示自己的修為,往往會撿起一根樹枝將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角色打敗,後來悅來客棧開始供應樹枝……

14. 在一條筆直的街道被人追殺,盡管有很多事要做,但弄翻兩旁的小攤是最重要的!

15. 好人用暗器是形式所逼,多才多藝,一擊必中;壞人用暗器是卑鄙無恥,旁門左道,扔死了都扔不中……

16. 壞人千心萬苦扔中了,還會被好人忍著巨痛放倒,並噴著口水大叫:卑鄙!

17. 會有絕世佳人救起中暗器的英雄,日不久也生情……

18. 當時社會治安不好,人人佩帶危險器械……

19. 菜市場殺豬的絕對是一胖子!!!!!

20. 絕世神兵被麻布一層一層裹緊,絕世神人也被麻布一層一層裹緊……

21. 主角一生坎坷或是一帆風順,一生坎坷的會坎坷到死,一帆風順的從不買彩票……

22. 所有人都很有錢,銅板很少出現,一張一張的銀票比草紙還便宜。

23. (悅來客棧的)店小二知識淵博,有問(+錢)必答!

24. 有錢人姓金,錢;窮人叫二狗。好人壞人偽君子一聽名字就知道。

25. 少林寺就1個方丈(老和尚那種8算)和1個徒弟厲害,其他都很菜。

26. 練秘籍要分性別,別如男的,女的,男女混合的,不男不女的……

27. 很喜歡在酒樓(悅來客棧)里鬧事,先掀桌子,再摔椅子,最後才火拚。

28. 有時候可以一劍劈掉巨石,有時候卻劈不掉一張八仙桌。

29. 英雄都很帥,大反派也很帥,龍套長相鮮明~

30. 經典台詞:A:在下***,江湖人稱****。

B:原來是***,久仰久仰。

A:不敢當不敢當……

31.單挑是, 「 正義 」 一方支撐不住了,就會喊人幫忙: 「 對付這種魔頭,不用和他講什麼江湖道義,大家一起上! 」

32.打擂時,一定是翻個跟頭上去的,再用30條的經典台詞……

33.螳螂拳經久不衰,太極拳只有2個人會……

34.少林圖書館經常失竊……

35.盡管高手可以用鼻子聞到敵人的氣息,但在被偷聽時,只有對方碰翻了什麼東西才能察覺。

36.被察覺的人往往在快被追上時扔閃光彈,並在這一段時間逃的比平時快10倍。

37.都喜歡假死。

38.一個人喝完悶酒一定會下暴雨。

39.一下暴雨就會打並且只打一個雷。

40.團體組合流行:四大?#,四大%¥,四大*(……

41.拔劍時,有時會有劍氣,有時會拔不出來……

42.朝廷的大將軍是坨屎,公公才是高手。

43.總有那麼一本書,劍,玉讓人搶。

44.擁有比網路更快的傳播方式――嘴!

45.沒見過有誰上廁所,要是有的話,那是因為被下了瀉葯……

46.妓院都是怡紅院(我懷疑是悅來集團的子公司……)。

47.發型高度定型,甩一甩就> 恢復(用潘婷的?)

48.要麼從小習武,要麼從不習武,否則是成不了大器的。

49.大俠勝利的方式只有2種:一招搞定或100,200,300招搞定……

50.美女到處都是,這是最郁悶的……

一、「武」是武俠小說的基本要素,於是很多人便根據這一特點,把「武俠小說」叫做「武打小說」,或者是不屑一顧,或者是進行圍追堵截。可見,「武」這個字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但是,很多人對「武」的理解卻並不正確。那麼,「武」這個字的確切的含義究竟是什麼?

二、真正的武俠小說,不僅是娛樂性極強的文字游戲,同時也是精妙的文學藝術。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是這樣的藝術。它不渲染暴力、血腥的場面,而是相反,它不僅滿足了我們無法實現的俠客夢,而且還帶給我們許多美的享受。那麼,金庸的武俠小說與眾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三、在金庸的筆下,還有很多武功喚起的是我們對人體的想像力,它通過武功來對人體極限進行探討,它使我們產生很多疑問,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舉多重?這種對人體極限的探討,跟中國古代的武俠小說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與西方的表現方式又有哪些差異?

四、對於人的身體到底向何處發展,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說中,用武打的形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超乎常人的想像。而且,金庸的武打描寫是既不重復他人,也不重復自己。甚至,他小說中的人物,會什麼樣武功,平時使用什麼樣的兵刃,也像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所安排的那樣,都是非常嚴謹的。

五、如果我們去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不難發現,在金庸的筆下,越是武功高強的人,他越不注重兵刃,越不肯使用兵刃。武功高強的大俠,通常他喜歡用掌。即使使用兵刃,也是用那種裝飾性很強的劍,而較少使用那種實用性很強的刀。那麼,這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現象和歷史淵源?
還有就是小說3要素囖:人物,環境,情節...
參考資料:1213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❾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有哪些

1、金庸(1924年3月10號-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最香港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



2、司馬翎

本名吳思明(1933----1989),廣東汕頭人,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將門之後。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1947年舉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灣,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而始終不能忘情於武俠小說,大二時試作《關洛風雲錄》一舉成名。

3、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約1937年生,祖籍江西,幼年遷居台灣。父母離異後,古龍以半工半讀和朋友資助的方式讀完了中小學,後肄業於淡江大學英文專業。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純文學作家,但最終卻走上了武俠創作的道路。

4、溫瑞安

溫瑞安(1954年1月1日-),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武俠小說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1973年赴台灣留學,1976年其創立的社團遭檢舉「為匪宣傳」,拘留3個月後,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

5、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成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❿ 寫武俠小說需要什麼參考資料

史書是肯定的,然後古代的天文地理知識方面的也需要,中醫方面的肯定需要主要是經脈穴位,易經八卦方面的是需要的,涉及數學的話,《九章》這些都要看畢竟表達和現在的方式很不同

熱點內容
愛情甜蜜的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20 12:00:00 瀏覽:41
06年前小說排行 發布:2025-08-20 11:59:54 瀏覽:610
末世重生之少爺小說免費 發布:2025-08-20 11:57:42 瀏覽:413
獵人言情同人小說 發布:2025-08-20 11:47:20 瀏覽:744
炫文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20 11:41:00 瀏覽:353
言情小說有毒 發布:2025-08-20 11:38:46 瀏覽:265
夜夜笙香王城免費小說 發布:2025-08-20 11:38:03 瀏覽:554
校園小說好看 發布:2025-08-20 11:36:27 瀏覽:48
男主很霸道的古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0 11:22:18 瀏覽:931
飛言情推薦虐心小說 發布:2025-08-20 11:19:3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