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國內外網路小說對比

國內外網路小說對比

發布時間: 2021-07-13 03:04:18

①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外文學作品對比

外國信息比咱開放多了,而且中國的很多著作國外都有收藏,
所以這種問題一點都不奇怪。只有樓主肯勤奮,多看書,自然對這種問題就不會在疑惑了。

② 中西小說比較

中西小說比較研究
(一) 中西小說的結構藝術之比較
1、中西小說藝術結構上的三點區別
一是中國小說往往注重結尾,並且首尾相應,結構完整;而西方小說特別注重開端,並且是片斷式的。
唐傳奇《李娃傳》有頭有尾,來龍去脈交待清楚。開頭:「天寶中,有常州刺史滎陽公者,略其名氏不書,時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結尾:「累遷清顯之任,十年間至數郡,娃封汪國夫人。有四子,皆為大官;其卑者猶為太原尹。弟兄婚姻皆甲門,內外隆勝,莫之與京。」
中國小說往往特別注重結尾。《三國演義》、《水滸傳》和《儒林外史》,其結尾都是詩詞,並且很有深意。《三國演義》之「白發魚樵」,《水滸傳》之「書林隱處」,《儒林外史》之「四大奇人」。
而西方小說如《呼嘯山莊》之荒原與憂郁主人、《傲慢與偏見》之青年男子出現在五個待嫁之女的母親面前,其開頭都非常講究。
西方小說從總體結構上來說,往往是一種橫截面式的、片斷式的。像俄國作家契訶夫的許多短篇小說。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說《最後一課》。它們往往都沒有什麼整體上的、完整的藝術結構,即不太注重藝術結構本身。
二是中國小說往往是單線式的發展線索,即便是雙線,也是交待清楚、層次分明的,是一種標準的線性結構;
西方小說往往是多條線索同時發展,並且錯綜復雜地交織下去;一條線索的情況也有,但多數小說特別長篇小說,往往是復線性的,並且是相互交織,形成一種蛛網式的密集結構。
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體式是章回體,其發展層次清楚,脈胳分明。在另一線索開始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接下此事不說,且說」、「此事後話不提,如今且說」、「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這樣的話語來進行表達。它往往將錯綜復雜的現實生活通過結構交待得非常清楚明白。
短篇小說如蒲松齡《促織》是如此。長篇章回小說如《紅樓夢》也是如此。通過統計,曹雪芹共寫了80回,一共是15年的時間;《西遊記》寫了14年零8天,共5048天,時間線索,相當清楚。《三國演義》,所表現的社會生活雖然十分廣闊,歷史畫面也十分宏大,其藝術結構卻並不復雜;幾個主要人物的幾個故事。
而西方小說特別是那些長篇小說,往往描寫遼闊的時代生活畫卷,眾多的人物同時活躍在舞台上,故事情節非常復雜,多條線索同時展開。茅盾說他特別喜歡巴爾扎克和托爾斯泰兩位作家的長篇作品,說那種多重復式的結構、遼闊的時代生活畫卷、眾多的人物形象引人關注,這兩位作家的許多作品,往往就是一種多重式的結構線索。
三是中國小說往往有一種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藝術格局。長篇小說中往往也有許多小故事,小故事裡還有小故事。
西方小說則是以意識的流動為主線,在時序上有倒錯、插敘與交叉敘述的特點。西方小說往往不以講述故事見長,而以是以對人物的心理刻劃與自然風景描寫為主,注重人物心理與情感在小說中的作用。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水滸傳》中,按「武十回」、「宋十回」的框架,並且這兩個十回是可以另取一個書名,獨立成書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也有許多章節如「紅樓二尤」、「小紅贈帕」之類可以單獨成篇。「劉姥姥進大觀園」,往往被獨立地選入語文教材。有的長篇其實就是短篇的集合,如《聊齋志異》等,則更是如此,即每一篇小說都是獨立的,但合起來卻是一個整體。
西方小說往往在時序上有倒敘、插敘和交叉敘述,有的小說在時間上的先後不是很明顯。沒有明顯的過渡,因此許多時候不知道故事發生的時間,誰在先誰在後不明白。莫泊桑短篇《項鏈》,特別是喬伊斯的長篇《尤利西斯》、羅伯•格里耶的小說等所謂現代主義小說或新小說,往往更是如此。
2、原因分析
一是中國早期小說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而西方小說則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
佛教教義往往將宇宙看作一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天地往往就是一個車輪式的運轉。因此,中國小說往往既重開端也重結尾,將前世、今生和來世都交待清楚,從而形成一個圓形的結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基督教教義往往認為諸神創造天地,耶酥由受難與復活再到最後的審判,說明了世界的發展是曲折復雜的。所以西方小說結構更加復雜、多條線索同時發展。
西方小說也與西方人類精神歷史的過去(原罪)、現在(懺悔)和未來(復活)的直線時間觀念有關。所以在結構上,心理時間往往代替自然時間,往往以人物的意識之流動為主線進行故事的講述。
二是中國小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性有關,西方小說與西方傳統的審美特點有關。
中國歷代的繪畫藝術往往是以山水長卷為主,中國古代的建築藝術往往也是園林式的結構。如張大千先生的山水長卷;蘇州的園林、揚州瘦西湖、北京的故宮等。它們往往都有方方正正、大中套小的格局。
西方小說則與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審美特點有關。像唐寧街、羅浮宮、羅馬教堂等,往往簡潔、突起,雖也有對稱之美,卻富於變化。西方的藝術往往有一種特別的韻致,讓人感到西方人的機智過人與超人想像。
三是中國小說源於史傳敘事,同時與民間說話藝術有直接關聯,而西方小說與龐大而復雜的神話傳統有關。
所謂「史」即《史記》,所謂「傳」即《左傳》。《史記》往往注重對人物形象的描寫與對事件發展線索的勾勒;《左傳》則往往注重對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的描述,同時也不忘在行文中或文末評點人物。
中國古典小說的一個重要起源是東漢末年開始的對於佛經故事的講唱,這就是中國民間的說話藝術,後來發展為宋元話本小說。這種口頭表達的藝術,當然講究情節發展的清晰,講究大故事中再講小故事。所謂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析解」就由此而來。
希臘神話有一個復雜而龐大的體系,並且人神共體,既有人的情慾也有神的形體,與中國的神話不是一樣的。中國神話是不發達的,不僅數量少,有的人認為中國神話處於一種相當低級的階段,沒有什麼體系。其實正如孔子所說的,中國人「不語怪力亂神」,神話在很早的時候就為歷史所淹沒。
因此,這種不同的神話傳統也直接影響到小說的藝術結構,中國簡略,西方復雜。當然所謂小說的藝術結構,也應有多種多樣的理解:比如有「情節結構」、「性格結構」、「心理結構」、「交叉結構」。要特別注意一點:在世界范圍內,20世紀以後的小說往往淡化三種要素;中國在四十年代以後在小說創作中也有所不同,中西小說藝術也就產生了一種趨同的傾向。中西小說藝術結構對照研究,不能絕對化,要考慮到中西小說各自的情況的復雜性。
(二) 中西小說的人物藝術之比較
1、 中西小說在人物藝術上的三個區別
一是中國小說注重以人物的對話,而西方小說則注重以人物的內心獨白來表現其心理與情感。如《紅樓夢》中的許多回,就是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像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對話,王熙鳳與老太太之間的對話,劉姥姥與姑娘們之間的對話。
二是中國小說注重以人物的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情感,西方則有相當細致的心理刻畫。如《水滸傳》中描寫武松在面臨一隻老虎的時候,那種內心的恐懼,是以「化作冷汗出了」的方式來表現;在《三國演義》中,關於張飛與關羽的行動描寫,真有一點動畫片的意味。美國人拍的《花木蘭》中,大軍在後面追趕花木蘭,大雪崩潰,人物的行動勝過了人物的語言。
中國古典小說往往多寫人物怎麼樣,少寫人物為什麼。話本小說往往用「心中想到」、「心中悲苦」、「十分怨恨」來簡單地交待人物激烈的或綿長的情思。中國古典小說往往以此來表達人物深藏著的內心世界,不像西方小說往往進行直接的心理描寫,並且是全知全能的、全方位的呈現出來。
西方小說則比較重視以人物的內心獨白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心理與情感。像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陀斯妥也夫斯基《白痴》等,往往都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的,都有很直接的、很動人的心理傾訴。西方小說注重對人物進行直接的心理刻畫。17世紀法國小說《克里芙王妃》被認為是西方「心理小說之祖」;18世紀英國感傷主義小說家斯泰恩,則認為小說本來就是要注重以人物的心理表現人物性格的。
巴爾扎克的《高老頭》,特別注重對人物的內心情感作細致的描寫。巴爾扎克竭力描寫人物性格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發展的過程;托爾斯泰始終注意通過人物心理變化來反映人的變化,特別注意描寫人物各種復雜感情的交織、更涉及思想情緒的瞬息變化。並且往往通過人物復雜的內心沖突來反映社會的沖突。
陀氏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試煉他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並且還要拷問出藏在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其小說中的心理描寫與心理刻畫,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是十分傑出的。陀氏小說之所以在世界上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我認為主要源自於此種特點。
西方現代主義作家常用的「意識流」、「內心 獨白」、「心理象徵」、「心理時空錯位」等藝術技法,都是在西方小說重視心理描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西方現代主義小說之藝術特點並不是無緣無故的,20世紀後期中國之現代主義小說也是來自於西方,中國自己少有心理藝術的傳統。
三是中國小說往往注重以詩詞來議論人物與創造人物所生存在的環境。西方小說中則很少有詩詞的形式,即使有,與人物形象也沒有多少關系。如哈代長篇小說中偶爾出現有民謠,其不是以人物描寫為中心的,而只是對社會風情的表達。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許多詩詞,都是對人物性格的高度概括。
《三國演義》開篇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成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結尾詞:「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
西方小說有著深厚的意識流的傳統。像喬伊斯《尤利西斯》、卡夫卡《變形記》、伍爾夫的小說等,都是如此。西方小說中少有對人物的概括,往往以那個人物的意識流動,進行直接呈現。西方人往往注重過程,而中國人往往注重結果,中國人對於一件事、一個人往往也有清楚了解的願望。不過,中西早期小說都有隻重情節與行動而不重人物的傾向。羅馬時代的小說家阿普琉斯是「西方小說之父」,他的《金驢記》就是以故事為主的。14世紀薄加丘的《十日談》,仍以故事情節的優長取勝。拉伯雷的《巨人傳》,也以無奇不有的情節取勝,人們喜歡讀,主要因為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欲罷不能。中國早期的「志人」與「志怪」小說,一般分成兩大類:以「記」為名的如王度的《古鏡記》,重在敘述故事情節的奇詭與怪誕。而以「傳」為名的,如沈既濟的《任氏傳》,在重故事情節敘述的同時,也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
2、原因探析
一是中國有隻重群體不重個體的傳統,中國小說善於寫群體的行動,西方小說善於寫個體的行動。
中國自從上古時候開始,建立了以家庭為基礎、以家族為中心的社會制度,當時有許多諸侯國,就從來沒有過個人主義的傳統,認為個人要服從於國家與民族,個人沒有單獨存在的必要。 在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都不能說「我」,只能說「兄弟」今天如何如何。而西方是一個個人至上的社會,個人自由、個人權利、個體的價值是得到尊重的。在個人與集體的觀念上,中國與西方幾乎是相反的。這就直接影響到小說中對於個人與集體的表現。中國古典小說中個性特別鮮明的人物,不是太多,即使像四大小說名著也是如此。
二是在中國的小說觀念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能夠確立以人為中心的意識,而只是強調作為實錄所依託的事件;而西方小說觀念中則比較早就有人的地位。
中國傳統的小說白描手法,與魏晉時期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注重以人物的神態與行動表現性格有關。 西方的小說,有一個從「神話」到「史詩」再到「傳奇」再到「小說」的歷史發展過程,歷代的小說家們都由注重神仙到注重英雄,再到注重現實社會中的人物。
西方有一個人文主義的傳統,對於人的贊美,就像莎士比亞借自己筆下的哈姆雷特之口所說的:「人呵,你是一件多少了不起的傑作」。 西方從古希臘開始時即注重人,後來則以人為社會的中心,神終於讓位於人。古希臘悲劇《普羅米修斯》中只有一個人,即「伊娥」。那麼,小說中因此就存在著以人為中心的特點,當然這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如此的。
三是中國的傳統小說觀念,是由東漢的桓譚和班固所確立的,是以事件為中心;而西方小說則以人的性格和人的精神表達為中心。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議,道聽途說之所造也。」清末的梁啟超,才提出了「欲新一國之民,必先興一國之小說」的現代小說觀念。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也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也芻於狂夫之議也。(上海古籍,1998,2)
中國古典小說深受「史」「傳」的影響,因而往往以事件為中心,不以人為中心。尼采和弗洛伊德所創立的「超人」學說、「精神分析」學說,對西方的現代小說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中國沒有這樣的哲學傳統,往往反對超人的存在。自王陽明的「心學」興起之前,中國人不太注重人的情感與內心世界的獨立性,要求人們要服從於社會政治的正統與傳統文化的文宗。
四是中國小說有一種倫理化的品格,西方小說有一種狂歡化的品格。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倫理化的社會,講究「仁義道德」、「克己復禮」、「三綱五常」、「三從四德」,講「君子」和「小人」。這深刻地影響到了古典小說的主題。《三國演義》就是講「仁」與「義」,《水滸傳》就是講「忠」與「奸」,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人物的品質。
而西方小說有「狂歡化」的傳統,它是由拉伯雷的《巨人傳》和塞萬提斯《堂詰訶德》所建立起來的。特點是:注重平等的對話與個人的獨立意志,注重將庄嚴的事物世俗化。這對於小說人物也有直接的影響,並直接體現在小說作品之中。
中西小說比較題目太大,能夠進行比較研究的對象,也許是所有文體中最多的,我們只能選取其中的某一個方面來進行講解,目的在於給出一種方式;平行的比較往往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因為每一種小說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生存,離開了其文化與審美環境是很難說明什麼問題的,因此不能絕對化。

③ 求外國網路小說現狀,要有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肯定有網文的啦,記得小時候看見日本人寫的關於蘇聯入侵,天照大神&……*&……@#*&%@嘿嘿

④ 網路小說和名著相比,到底差在哪

小說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比較熱衷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小說里精彩的內容和故事能夠引人入勝,吸引了大批的讀者來閱讀。隨著現在網路的普及,網路小說成為了當前比較熱點的話題。那麼網路小說與經典名著中間的差距到底在哪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那麼對於現在的很多網路小說來講它的很多都是非常的隨意,很多錯別字也很多病句,雖然他的故事有時候是特別吸引人,但是在文學性方面是不嚴謹的。現在也有小說是批量生產的或者是通過機器人進行生產的,這種讀起來就更加的沒有任何的水平了。所以小說是現在快餐文化的一個產物,而名著才能夠帶給自己更多的收獲和感悟,就像酒一樣越沉的越香。

⑤ 國外有類似國內網路小說網站嗎

有。11區素以動漫聞名,但是網路小說在青少年中還是很有市場的。很多知名漫畫也是由網路小說改編的,比如《戀空》、《刀劍神域》和《魔法高校劣等生》等。比較受歡迎的網路文學網站是:「小說家になろう」,翻譯過來就是「當個小說家吧」

⑥ 請介紹一些寫真實生活的小說,比較真實好看的,國內外都可以,最好不是網路小說。

大漠謠 (架空、完結) 作者:桐華
帝王業 (架空、完結) 作者:寐語者
第一皇妃 (穿越、第一部完結,第二部連載)作者:犬犬
孤芳不自賞 (架空、完結)作者:風弄
奸妃 (穿越、完結) 作者:落落桃花
且試天下 (架空、完結) 作者:傾冷月
四時花開(穿越,女尊、完結、已出版) 作者:宮騰深秀
綰青絲 (穿越、第四部決勝篇連載中,即將出版2本,前三部已出版)作者:波波
尋找前世之旅(穿越、第一第二部完結,第三部9月開始連載,已出版) 作者:vivibear
最後的狐狸精 (架空,玄幻、完結)作者:ane
愛的旅程(穿越、完結) 作者:小朵
別讓我作貂嬋(穿越、完結) 作者:戈然
廚娘皇後(穿越、完結,已出版) 作者:78803838
穿了不悔(胎穿、完結) 作者:共剪西窗燭
風花風葬—穿越時空的愛恨情愁 (穿越、完結) 作者:宋之賢
穿越時空的童話(穿越、完結) 作者:風舉荷
穿越與反穿越(穿越、完結,即將出版)作者:妖舟
淡極始知花更艷(穿越、完結) 作者:小醉貓
風臨天下(穿越,女尊、未完結) 作者:紅冰緣
漢關(穿越、完結) 作者:一么
皇後重生(穿越、完結) 作者:走走
鑒證女法醫的御守愛情(穿越,法醫、完結) 作者:zita
憐香惜玉錄之穿越版 (穿越、完結) 作者:十四郎
南宋紅顏 (胎穿,武俠、完結) 作者:寧凡心
女皇神慧(架空,女尊、完結)作者: 談天音
偏偏心動(穿越、完結) 作者:紀紅
情比金堅 (穿越,女尊、未完結) 作者:蒲雨
12國記 (穿越,Japanese小說、完結) 作者:小野不由美
有緣千年來相會(穿越、完結,作者在寫續) 作者:雪影霜魂
御蒼生(穿越,女尊、第一部完結) 作者:沐炎坤鈺
遇見(穿越、完結)
誅顏(穿越、未完結) 作者:雪藏
寫意風流(穿越,耽美、完結,作者在寫續)作者:司空破曉
破(穿越、完結) 作者:司空破曉
帝王畫眉(穿越、完結) 作者: 曦寧若海月
花容天下 作者:天籟紙鳶
《十里紅蓮艷酒》 作者:天籟紙鳶 (耽美、未完結,《花容天下》的後傳)
天神右翼 作者:天籟紙鳶
白衣傳(穿越、完結)作者: 瞑色
抱你在身邊(穿越、完結)作者:天水若雲
暴動王妃(穿越、完結) 作者:李蜜
爆胎美女色古男(穿越、完結)
被古代將軍揀到後(穿越、完結)作者:我是愛朵朵

⑦ 外國網路文學的發展現狀

作家邱華棟提出的疑問是:「網路文學是中國的獨特現象,是中國特色。美國的網路如此發達,怎麼我從來沒有聽說美國有什麼網路文學?」[11](p1)網路文學在中國有其特殊性,中國的網路文學之所以能興起並繁榮發展起來,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文學一直處於政治同化的進程之中,文學的娛樂功能並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中國的通俗文學傳統在大陸一直是處於一種暗流的狀態,大學中文系給學生開講中國當代文學,基本上沒有通俗文學、通俗作家的概念,文學的探索性、思想性,對人性的深度表現,對社會生活的廣闊描寫是對文學作品的要求。網路文學不以思想含量見長,而以機智性、幽默性、娛樂性贏得讀者。而通俗文學在中國的讀者中已經有了很好的接受基礎,20世紀80年代的通俗文學熱潮和改革開放之後對國外影視大片的引進,在國內年輕的讀者中形成了較大的影響。網路恰好給中國當代通俗文學的發展提供了這樣一個發展的平台,並形成了與傳統文學多元共生的局面。

自網路文學的影響力日益擴大之時,網路文學研究的文章、著作也越來越多。有關網路文學的研究已有多人多次獲得中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各省地社科基金項目的經費資助。廈門大學的黃鳴奮教授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對網路文學的研究,相繼出版了《電腦藝術學》、《電子藝術學》、《比特挑戰繆斯:網路與藝術》、《超文本詩學》、《網路媒體與藝術發展》、《互聯網藝術》、《互聯網藝術產業》等著作。近年來,在網路文學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就的學者歐陽友權,先後出版《網路文學論綱》、《網路文學本體論》、《網路傳播與社會文化》、《網路文學的學理形態》等專著,主編「網路文學教授論叢」、「網路文學新視野叢書」。他還帶領一批青年學者組建了網路文學的研究團隊,2005年成立了「湖南省網路文學研究基地」。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搜索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以「網路文學」為題的研究論文,1999年為2篇,2000年為18篇,2001年為34篇,到2008年1月,總數已達700餘篇。到2008年為止,以網路文學作為選題的已完成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已達50多篇。網路文學作為一個專門的章節內容開始進入各種版本的當代文學史,各大高校相繼開設「網路文學」課程。一批批網路作品專集、選集、叢書、「年度最佳網路文學」等不斷涌現並火爆圖書市場。2007年12月2日,陝西省作協網路文學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網路文學也受到了眾多作家和批評家的關注,賈平凹、王安憶、王朔、阿城、余華、陳村、馬原等眾多知名作家,以及雷達、白燁、賀紹俊、李敬澤、孟繁華、陳曉明等批評家都相繼參與各種網路文學大賽的評獎。

近年來,網路人氣作品出版後的銷量一再創新高,網路作家蕭鼎的《誅仙》銷售近200萬冊,新浪網第四屆原創文學大賽都市言情類金獎作品《夏玄雪》首印數即達50萬冊[19],網路原創文學成為出版社新的競爭資源。面對網路文學日益強勁的發展勢頭,網路文學的研究有很多的不足。

首先是網路文學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文學現象而不是作為文學個案來研究。早在2001年前後,《山花》雜志開辦「聯網四重奏」,刊登一些網路作者的文章,如張虎生、邢育森、心有些亂、朱琺、早早,請來張檸、徐坤、潘軍、劉恪、余未人等青年作家對他們的文章進行評論,從已發表的作品評論來看,大多數是浮光掠影的印象式評點,且大多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批評意味,缺乏深入的學理性的分析。蔡駿、慕容雪村、安妮寶貝、寧財神、李尋歡、今何在、明曉溪、蕭鼎、當年明月等作家已經在讀者群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基本上沒有進入批評家的視野,相關的作家專論、作品專論只能見到有限的幾篇,這與他們的創作成就是不相稱的。

其次是網路文學的研究隊伍主要來自文藝學專業出身,在有關網路文學的碩士學位論文中,只有有限的幾篇的作者是來自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這導致對網路文學的研究偏重理論,而對網路作家、作品作出深入分析的研究文章很少。很多研究者對網路文學作品是持批評態度的,所持的建設性態度也大多是從學理出發的,歐陽友權、南帆、黃鳴奮等人的網路文學研究偏重網路文學的理論建構,相關的作家、作品只是少量的充當其理論框架的例子,一些重要的網路文學現象、作家作品沒有進入其研究的視野。《長篇小說選刊》編輯部的馬季對網路文學追蹤多年,2008年1月,馬季出版了他的研究專著《讀屏時代的寫作——網路文學10年史》,馬季的研究介於學術評論與新聞追蹤報道之間,其視野開闊、資料性強,而其思想性相對較弱。

其三、網路文學研究落後於網路文學的發展也在於其研究的難度大。中國目前有數千家文學網站,這些網站到底刊發了多少文學作品,目前無從得知,初步估計,國內文學網站每月推出的新作就達上萬部,僅以2008年8月12日晉江原創文學網公布的網路作品出版的情況來看,2004年到2008年,晉江原創文學網刊發的原創作品已出版圖書197部。這么龐大的數量堆積,對於研究者的閱讀精力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就一些走紅的網路作家來說,也大多是多產作家,蔡駿出版了小說15部,蔡智恆出版了小說8部,安妮寶貝出版了小說10部,研究幾個作家相關的作品就是幾十部。

其四、網路文學研究的另一難度來自於網路文學本身。由於網路文學是粗放經營,很多人都認識到網路作品文學性含量不高,這帶來很多批評家不屑於涉足網路文學研究。當年嚴家炎在北京大學開設金庸的研究課程,曾遭人取笑。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通俗文學作家只有張恨水、金庸等人得到了研究界的重視,多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通俗文學作家基本是一片空白。根據媒介對文學特質的影響,網路文學呈現出明顯的通俗文學特徵,如在作品的主題上,包含了言情、玄幻、懸疑、歷史、軍事、都市等題材,在寫法上,更是通俗文學的大發展。青年批評家吳俊認為網路媒介充當並勝任了新的文學資源和新的文學經驗平台,並由此產生出了新的文學,當代文學史因網路媒介的誕生進入了另一種系譜。「媒介形式(也即寫作形式)改變了,(導致了)精神的資源和價值系統也改變了。這是一代自發地告別了經典文學傳統、出身另類旁門而有著新的文學淵源的作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新媒介(電子網路媒介)文學所體現、標志的作家代際區分和更替意義,遠要比以往的作家或文學的代際區分和更替意義深刻,甚至,極端地比較起來,以往的作家或文學的代際區分和更替,幾乎毫無意義。——或許是誇張,新媒介文學更有開創自己的文學史的『理論』可能。」[20](p184)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對網路文學的研究需要以包容的心態和新的眼光,簡單的指責和印象式的批評是研究者所要警惕的。

⑧ 誰能推薦幾本外國的網路小說

龍槍編年史 龍族(韓國) 魔戒 銀河英雄傳說(日本)

⑨ 國內網路小說和日本輕小說比較

那得看讀者……
輕小說定位主要是年輕人(雖然最近有統計顯示很多30多歲大叔也喜歡買)
人總是有個中二的時期所以有些便合情合理,不管是哪國人(某些過於扯淡的作品除外)
輕小說在日本地位和中國網路小說地位應該差不多,但是中國網路小說年齡層還是比較寬的
再者輕小說也有質量之分,有些(特別是10年以前)的作品很多是偏文學的,有代表性的如《仰望半月的夜空》和《文學少女》,我覺得很難找出所謂天方夜譚,只不過近幾年的趨勢有些變化而已。當然其中奇葩的作品也是有的= =

熱點內容
穿越到外國的變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5 22:07:39 瀏覽:420
比較有名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5 22:07:21 瀏覽:893
聽書女尊文 發布:2025-07-25 21:58:13 瀏覽:522
完本好看的奶爸小說 發布:2025-07-25 21:50:18 瀏覽:75
少女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25 21:49:38 瀏覽:621
斗羅大陸小說3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5 21:41:59 瀏覽:823
好看的京味言情小說虐身 發布:2025-07-25 21:18:10 瀏覽:228
好看的重生校園小說貼吧 發布:2025-07-25 21:10:08 瀏覽:439
搜一部校園小說男主是會長 發布:2025-07-25 20:51:12 瀏覽:668
有什麼好看的小說校園黑道 發布:2025-07-25 20:50:10 瀏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