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俠小說辭典
A. 萍蹤俠影錄的作品鑒賞
《當代中國文學名作鑒賞辭典》鑒賞
梁羽生一向善於摹寫文采風流、文武兼修的名士型俠客,其中最為光采照人的當推張丹楓,對這個人物的出色塑造也正是本書最為成功之處。俠士行走江湖,總要經受數不清的風波坎坷。在「江湖」這個濃縮了的社會環境中,俠客的武功、智慧、道德、信念等無不受到極為嚴峻的考驗。作為一個有才情、有抱負、武藝卓絕的翩翩佳公子,張丹楓本是張家洗雪國仇家恨的最佳人選。但是張丹楓目睹黎民百姓屢受戰亂之苦,深知他們渴望干戈止息的安定和平生活,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把自己一身的文才武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祖國和百姓。張丹楓有著中國古代哲人深沉的憂患意識,並將之升華為一種對祖國民族興滅繼絕、扶危濟困的感情。家世的慘痛使他以佯狂玩世來發泄內心的郁忿,愛情的波折曾經使他忘性迷情,然而在社會職責面前,他終能極有分寸地把握大局,處理一切。而當時局穩定、新貴專權之時,他又能審時度勢,寄情山水,獨善其身。從傳統文化角度來評價,張丹楓無疑具備了完美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盡管他是這樣一位大英雄、大豪傑,作者卻傾盡心血刻畫了他「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流俗」的狂放不羈,正是有了這樣的性格基礎,張丹楓才能拋卻宿怨、揮灑千金、生死付諸一笑,從而使他的高風亮節顯得更為可信、更為感人。
這部小說還出色地通過情仇恩怨的矛盾沖突,將國事與家事、民族與個人的命運有機結合起來,而小說完整的故事情節,又在上述復雜激烈的矛盾沖突中一波三折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充分體現了作者駕馭歷史、把握人性的功力。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極少編織離奇的江湖神話和武林門派紛爭,而是始終注意貫徹現實主義的創作意圖。同《還劍奇情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等作品一樣,《萍蹤俠影錄》反映了明代義軍反抗暴政和統治階級內部的忠奸斗爭,從而構築了張、雲兩家恩怨的宏大背景,使他們的命運無法超脫於當時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之外。而張宗周、張丹楓父子所面臨的抉擇更為復雜尖銳;如果要推翻倒行逆施的朱明王朝,替祖先奪回失去的江山,就不得不藉助異族的勢力,興起戰火,如果為民族為百姓著想,就不得不傾力相助世仇死敵朱明王朝——當他們找到新的生活意義時,原有的生活就失去了全部意義。所以張宗周覺悟之後不得不自殺而死,表面上看,這是滿足他道德良心上的要求,並為張丹楓和雲蕾二人的愛情鋪設坦途,但實際上飽含了他面對這兩難抉擇時的無奈乃至絕望。張宗周這個人物雖落墨不多,卻寄託良深。
這部小說文辭優美,嚴謹而不失自然,毫無雕琢造作。在情節進展中,不失時機地配合時間、地點、環境、人物身份和心境,夾以詩詞歌賦,不但使小說氣氛於殺伐中顯出幽雅,也使小說情節張弛互補,頗具韻味。武功招式的描寫也飛揚靈動、精采紛呈、引人入勝,讀來不見血腥氣,只覺詩意盎然。(作者:真人 來源:當代中國文學名作鑒賞辭典) 《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鑒賞
《萍蹤俠影錄》內容簡介
小說以張雲兩家的恩怨糾紛和一代大俠張丹楓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又土木堡事變和北京保衛戰兩個重大歷史事件為軸心,展現了一幅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深刻地描寫了明朝中期尖銳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刻畫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人物,視野開闊,場面紛繁,具有鮮明的歷史小說特徵。在藝術形式上,它除保持了一般武俠小說注重曲折多變的情節安排與懸念設置、注重對富有浪漫色彩的異域風光的描寫等特點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亦俠亦狂」「能歌能哭」的主人公張丹楓更是一個集傳奇化、性格化以及浪漫詩意與濃郁的青春氣息於一身的藝術傑作,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堪稱梁羽生筆下武俠英雄第一個。作品語言洗練精純,或遒勁蒼涼,或情致纏綿,無論是血雨腥風的搏殺還是風花雪月的戀情,無一不描摸得有聲有色,妙到頂端,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顯示出梁羽生極其深厚的文學語言功底。本書由香港偉青書店出版,大陸翻版極多。(抱雪)
張丹楓梁羽生小說《萍蹤俠影錄》主人公。明代大俠,瓦剌右丞相張宗周之子,武林怪傑玄機逸士門下弟子謝天華之徒,後與玄機逸士門下的另一位弟子葉盈盈的徒弟雲蕾結為一對武林俠侶,張丹楓是一個集傳奇化、性格化以及浪漫詩意與濃郁的青春氣息於一身的文學形象,也是梁羽生筆下最獨特、最成功的武俠人物之一。
元代末年,張丹楓的先祖「大周皇帝」張士誠曾與明太祖朱元璋爭奪天下,蘇州一戰後兵敗自殺,張士誠的後人也被迫遠走塞外,定居瓦剌。張丹楓出生於塞外異域,自幼便在官拜瓦剌丞相的父親張宗周熏陶教導下立下滅明復周的志向,但他的受定恩師謝天華卻是一位俠肝義膽的中原武林高手,張丹楓受其影響,又是一個極重民族大義富有愛國愛民精神的熱血青年。
這一切形成了其性格的第一重矛盾——國恨家仇與愛國愛民精神難以協調:若不藉助於瓦剌軍隊,其滅明復周的抱負永遠是一場夢;若借瓦剌軍隊進攻自己的父母之邦、屠殺自己的同胞又與其從謝天華那裡受到的俠義教育格格不入。這種矛盾壓迫著張丹楓那詩人般的敏感心靈,使他不得不於學藝初成後出走瓦剌。
出師以後,與仇家之女雲蕾銘心刻骨的相戀以及因此受到雲蕾父兄的反對形成張丹楓性格的第二重矛盾——家仇與涌現糾結難解:舍棄愛情固然非張丹楓所願,而要化解兩家的數代深仇又是千難萬難。為張丹楓陷入人生最深重、最難以自拔的矛盾漩渦之中,他歌哭無常,徘徊歧路,以至縱酒狂醉,游戲風塵,想藉此來逃避生命深處的創痛。瓦剌大軍南侵加重了張丹楓的性格危機,但同時也給他提供了一個徹底解脫個人精神沖突的機遇。在民族存亡的關頭。終於挺身而出,放棄了個人家庭的滅明復周念頭,主動獻出了准備用於復周的寶藏和極富軍事價值的天下地形圖,並親身投入到明朝軍民抗擊瓦剌入侵的事業中,最終將有生以來即郁結於心頭的矛盾危機消除,與自己熱愛的仇家之女雲蕾結合。
表面看來,張丹楓最後的抉擇只是出於他個人的帶有偶然性的一念,但實際上都是其性格發展的必然結局。張丹楓武功蓋世,為一代武林領袖,身後威名歷三百餘年而不衰,但他從其本質上來說卻是一個溫和的和平主義者,與一般快意恩仇、流血見紅的武林人物不同,他深惡人與珍、國與國之間的仇怨、敵視和戰爭,他也想滅明復周,但正像他對雲蕾所言,這一切並不僅是為了稱王稱帝,也不僅是為了報復家仇,而是想借自己之手實現一個「天下萬邦,永不再動干戈」的太平人間。這當然是張丹楓的一個美好夢想,同時它也實在是張丹楓心靈深處的真實呼喚,是他性格發展與完善的最原始的動力。橫向的多元化的性格沖突與縱向的發展變異特徵,賦予張丹楓一種一般武俠文學人物難以逾越的深度,使他成為作者特定的人道主義理想——愛國愛民的武俠精神的最完美的體現,也使他成為了梁羽生武俠文學創作乃至整個中國武俠文學創作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形象。(抱雪)(寧宗一主編副主編劉國輝、崔勝洪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2月第1版) 《現代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鑒賞
《萍蹤俠影錄》是梁羽生最負盛名的幾部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歷史與傳奇相結合的作品,具有史詩的民族性、歷史性、英雄性與傳奇性的基本特徵。
它的特點之一是武俠小說兼有歷史小說之長,它以明代「土木堡之變」為背景,寫明朝大臣於謙盡忠報國,抵抗外族侵略,最後反遭皇室迫害的故事。於謙在皇帝被俘,都城將破的民族國家生死存亡的緊急,挺身而出。把個人的生死榮辱置之度外,擁立新帝,奮起抗敵,發動民眾,保家衛國,在打退侵略者的同時也種下了日後遭迫害的禍根。於謙的所作所為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代表了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也代表了正義的力量和人民的願望。諳熟中國文史的梁羽生把此類重大歷史題材引入到武俠小說創作之中,在激烈的民族矛盾沖突中塑造出於謙這樣一位為國盡忠,為民請命的忠臣形象,講述了他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寫「史」的同時,也寫出了「詩」的韻味,是史與詩的結合。
特色之二是武俠形象的創造。梁羽生擅長於寫文采風流的名士型俠客,注意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內心活動,常寓詩詞歌賦於刀光劍影之中。俠,本是古代社會中的一種英雄人物。他們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身份,敢於通過自我尋求、體現、實踐和恢復受到損害的社會公正和道義理想。而這一目標也就決定了俠士不同於普通凡人——俠必須膽大智高,有超人的武藝和體魄,否則他就不可能完成俠的使命。書中著力塑造的張丹楓,就是一個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計世仇、甘願拋棄榮華富貴,奔波於塞北中原之間,為國為民,屢立奇功,武藝高強而又文采風流的名士型俠客。「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書中把張丹楓的個性放在一個激烈的民族矛盾斗爭的歷史條件下,使他的種種行動都圍繞著愛國主義意識而展開。在個人、家庭、國家和民族諸種利益互相沖突,不能兼顧的矛盾漩渦中,凸現出一種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一切以民族國家利益為重,個人的生死榮辱成敗得失全然不計的狂傲奔放,瀟灑脫俗、大義凜然的英雄俠士的個性特點。一種明智不可而為之,捨生取義,寧折不彎的俠義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得《萍蹤俠影錄》及其中於謙、張丹楓等人物有一種正氣磅礴的道義感,唱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透射出一種高山大海般的崇高之美和陽剛之美。
謠曰:沒有明君找清官,沒能清官找大俠。於謙與張丹楓,正是清官與大俠的代表,分明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中代表社會正義的兩大政治理想,也是一種可稱之為「清官情節」和「武俠情節」(注應為情結)的普通的社會心理的產物。因此,這就不僅僅是兩個出色的人物形象了,而是包蘊著傳統的道德理想和更深刻的文化心理於其中了。
特色之三是愛情故事的深化,豪情與柔情並舉,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同在。書中穿插了張丹楓與仇家後代女俠士雲蕾之間波瀾起伏的愛情故事。它不同於一般武俠小說中的愛情故事之處,是把男女主角的愛情波折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有機地交織在一起。在國家興亡,民族大義的背景上抒寫男女主角的曲折愛情,以陰柔之美來比照和映襯陽剛之美,使人物形象更鮮明豐滿,富有立體感。而且,愛情故事本身也寫得深沉蘊藉,凄婉動人。張丹楓常以「亦俠亦狂亦溫文」來自詡個性,書中他為國家民族大義奔波出力是他亦狂亦俠的一面,而他與雲蕾的愛情波折和刀光劍影中時時點綴的詩詞歌賦體現了其「溫文爾雅:的一面。合二者觀之,才是一個完整的文采風流的名士型俠客形象。(摘自劉新風、陳墨等主編《現代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萍蹤俠影錄》) 張丹楓潛回中原,遇見女俠雲蕾,便開始了纏綿悱惻的一段情愛(《萍蹤俠影錄》)
張丹楓的先祖張士誠因與朱元璋爭雄天下,兵敗後,後人逃到蒙古。張丹楓的父母張宗周是瓦剌宰相。雲蕾的祖父雲靖本為大明使臣,被張宗周羈留瓦剌幾十年,雲靖兒子雲澄為救父親又致重殘,雲、張兩家本是世仇。
但張丹楓的師父謝天華,雲蕾的師父葉盈盈又是同門師兄妹。雙劍合璧天下無雙。雲蕾在知道身世之前(注應為知道張丹楓身世),早已愛上張丹楓,張丹楓更是愛得如痴如顛,一口一個「小兄弟」,叫得纏纏綿綿。
張丹楓為化解兩家冤讎,費盡心力,但雲蕾格(註:應為恪)於父、兄之命,終難於歸。張丹楓失意之下,竟然心智失常,記憶喪失。迷迷糊糊中跑到師父對頭上官天野的石室中:
「張丹楓一覺醒來,已是第二日的下午,只覺隱隱幽香,沁人心脾,睜眼一看,只見陽光透過窗戶,窗口供著一盆芝蘭,窗戶兩邊掛著一副對聯,聯道:「難忘恩怨難忘你,只為情痴只為真。」房中布置精雅,壁上還有一幅書圖,畫中一片紫竹林,林中一個紫衣少女,長眉入鬢,似喜似嗔。張丹楓心中一怔:畫中的景象,好像在哪兒見過一般,連畫中的少女,那身材體態,也像曾和自己有一面之緣。張丹楓重讀聯語:「難忘恩怨難忘你,只為情痴只為真。」如醉如痴,只覺雲蕾的影子在眼前浮晃,紫竹林中的少女突地化成了雲蕾,好像要從畫圖中跳出來,轉眼間又消失了。張丹楓自言自笑道:「天地之間哪還有人比得上我的小兄弟,畫中少女雖美,也難及她萬一。」不知不覺拿起書案的紙筆,畫了一張又一張,畫的都是雲蕾的肖像,有含羞的雲蕾,有帶笑的雲蕾,有薄怒的雲蕾,有佯嗔的雲蕾,有惹憐的雲蕾,種種神情,種種體態,一一描繪紙上,興猶未已,又畫了一幅她和自己並馬賓士的圖畫,題上一首小詞道:「掠水驚鴻,尋巢乳燕,雲山記得曾相見,可憐踏盡去來枝,寒林漠漠無由面。人隔天河,聲疑禁院,心魂漫逐秋魂轉,水流花謝不關情,清溪空蘊詞人怨。」畫完擲筆長笑,忽地又嗚嗚痛哭起來」。
梁羽生辭章華麗,用在這里,真寫得纏綿婉轉。
張丹楓「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由已推彼,因知上官天野的二弟子烏蒙夫因修習上乘武功不能與師妹林仙韻結合,心中不忿,便將「玄功要訣」借給烏蒙夫,這便是將愛情視作至高無上。要知武林中最為珍貴的便是此類秘笈,但在愛情面前,又是「皆可拋」了。
張丹楓和雲蕾最後如願以償,更是風光宜人,「張丹楓如在夢中初醒,低聲說道:「小兄弟,你也進城么?」雲蕾盈盈一笑,種種恩仇,般般情愛,都盡溶在這一笑之中」。
這是一對美滿纏綿的愛侶,若干年後,雲蕾先去,又若干年後,張丹楓臨去世前,在一曲《廣陵散》中,「低首冥思,往事一幕幕從心頭揭過,有多少歡樂,有多少哀傷……「蕾妹,為了不負你的期望,練成無名劍法,我讓你久等了。其實沒有你在我的身邊,我就算練成了絕世武功,又有什麼歡樂」。(《廣陵劍》)
在孤獨與寂寞中,透出一股深沉的纏綿,在這纏綿的情意中含笑而逝,又是何等灑脫。這便是愛情了。
(摘自《俠與義—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一書中第十章「武俠小說中的愛情主題」之五,作者蔡翔,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1993年6月)
B. 中國有哪些武俠小說
中國有哪些武俠小說代表作家主要有以下幾位:
黃易作品集
◎凌渡宇系列
月魔(全) 上帝之謎(全) 獸性回歸 (全)
浮沉之主 爾國臨格 諸神之戰(全)
光神(全) 湖祭(全) 聖女(全)
◎破碎虛空系列
破碎虛空
◎玄幻系列
幽靈船 龍神 域外天魔
靈琴殺手(全) 超腦 時空浪族(全)
超級戰士(全) 文明之秘
◎異俠系列
大唐雙龍傳(全) 荊楚爭雄記(全) 覆雨翻雲(全)
大劍師(全) 星際浪子(全) 尋秦記(全)
◎其他作品
異靈(全) 迷失的永恆(全) 魔女殿
烏金血劍(全) 成吉思汗(王魁) 情約
同歸於盡 樂王 創世紀
蝶夢 換天 異能警察
最後戰士 故鄉 驚世大預言
古龍作品目錄
絕代雙驕(全) 楚留香系列 多情劍客無情劍(全)
風鈴中的刀聲(全) 七種武器(全) 賭局系列
天涯明月刀(全) 歡樂英雄(全) 大人物(全)
白玉老虎(全) 飛刀,又見飛刀(全) 蕭十一郎(全)
三少爺的劍(全) 劍花煙雨江南(全) 流星蝴蝶劍(全)
陸小鳳系列 圓月彎刀 邊城浪子(全)
湘妃劍 碧血洗銀槍 名劍風流
九月鷹飛(全) 大地飛鷹 血鸚鵡 (全)
彩環曲(全) 英雄無淚 游俠錄
護花鈴 浣花洗劍錄(全) 大旗英雄傳 (全)
七殺手(全) 武林外史(全) 那一劍的風情(第四部完)
七星龍王(全) 情人劍(全) 劍客行
絕不低頭(又名:槍手·手槍) 飄香劍雨(全) 飄香劍雨續(全)
失魂引 劍玄錄(完) 蒼穹神劍(全)
月異星邪(全) 古龍妙論精選 孤星傳
白玉雕龍(局部未校) 劍毒梅香 怒劍狂花
金庸武俠小說選
飛狐外傳 笑傲江湖
雪山飛狐 書劍恩仇錄
連城訣 神鵰俠侶
天龍八部 俠客行
射鵰英雄傳 倚天屠龍記
白馬笑西風 碧血劍
鹿鼎記 鴛鴦刀
梁羽生作品集
女帝奇英傳
大唐游俠傳
龍鳳寶釵緣
慧劍心魔
武林天驕
狂俠天嬌魔女
飛鳳潛龍
鳴鏑風雲錄
風雲雷電
還劍奇情錄
萍蹤俠影錄
散花女俠
聯劍風雲錄
瀚海雄風
廣陵劍
塞外奇俠傳
白發魔女傳 七劍下天山
江湖三女俠
冰魄寒光劍
冰川天女傳
雲海玉弓緣
冰河洗劍錄
風雷震九洲
俠骨丹心
游劍江湖
牧野流星
彈指驚雷
絕塞傳烽錄
劍網塵絲
幻劍靈旗
武當一劍
龍虎鬥京華
草莽龍蛇傳
蕭逸作品集
劍仙傳奇
西風冷畫屏
金雞三啼
今宵月下劍
雪落馬蹄
鶴舞神州
紅線金丸
七禽掌
潘郎憔悴
玉兔東升
劍氣紅顏(上)
劍氣紅顏(下)
溫瑞安作品集
斷了 大刺殺 了斷 詐
絕對不要惹我 你死了沒有? 喜歡顏色的門徒 殺手的慈悲
刀 殺手善哉 雪在燒 豬臉的歲月
祭刀 落葉新芽 人形蓮藕 結局
打不亮的打火機 失去舌頭了嗎? 請借夫人一用 請你動手晚一點
鑿痕 朋友,你死過未 戰僧與何平 愛上她的和尚
愛上和尚的她 彈指相思 迷神引 女神捕
達明王 請,請,請請請 傲慢與偏劍 殺了你好嗎?
老哥,借頭一用
少年鐵手 少年追命 四大名捕 骷髏畫
碎夢刀 殺楚 一怒拔劍
http://www.tianyabook.com/wuxia.htm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http://ke..com/view/6732.htm
C. 中國武俠名著有哪幾部
【武俠名著首看金庸+古龍】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古龍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高達六十餘部,代筆、冒名之偽書更超過百部。古龍去世後,作品出現版權糾紛,親友和出版商之間存在多起官司,多少影響了小說的傳播。 蒼穹神劍 1960 第一 古龍處女作 月異星邪 1960 第一 萬盛1970.11.1三版 劍氣書香* 1960 真善美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1960 又稱《金劍殘骨令》 劍毒梅香 1960 清華 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1960 真善美 失魂引 1961 明祥 游俠錄 1961 海光 護花鈴 1962 春秋 又稱《諸神島》 彩環曲 1962 殘金缺玉 1962 第一 飄香劍雨 1963 劍玄錄 1963 清華 劍客行 1962 明祥 浣花洗劍錄 1964 真善美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浣花洗劍》 情人箭 1964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怒劍》 大旗英雄傳 1965 1976年修訂,漢麟出版,改名《鐵血大旗》 武林外史 1965 春秋 名劍風流 1966 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1967 春秋 鐵血傳奇 1968 真善美 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 《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 風雲第一刀 1970 春秋 又名《多情劍客無情劍》分為: 《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屬於小李飛刀系列第一部分 鬼戀俠情 1970 《楚留香傳奇》續集,又名《借屍還魂》 蝙蝠傳奇 1971 《楚留香傳奇》續集 歡樂英雄 1971 春秋 大人物 1971 春秋 桃花傳奇 1972 《楚留香傳奇》續集 蕭十一郎 1973 漢麟 由電影劇本改寫成書 流星·蝴蝶·劍 1973 桂冠 九月鷹飛 1973 南琪 《風雲第一刀》後傳 ①長生劍 1974 漢麟 《七種武器》系列 (僅完成六種,「拳頭」並非一種武器) ②碧玉刀 1974 ③孔雀翎 1974 ④多情環 1974 ⑤霸王槍 1975 ⑥離別鉤 1978 春秋 ①陸小鳳傳奇 1976 南琪 ②綉花大盜 1976 南琪 ③決戰前後 1976 南琪 ④銀鉤賭坊 1977 南琪 ⑤幽靈山莊 1977 南琪 ⑥鳳舞九天 1978 春秋 天涯·明月·刀 1974 南琪 1.南琪出版社印行,共39集。2.中國時報於1974.4.25至1974.6.8連載1-45集 亦屬《小李飛刀》系列 絕不低頭 1975 唯一的一部動作小說 七殺手 1975 劍花·煙雨·江南 1975 三少爺的劍 1975 桂冠 《江湖人》系列之一 火並蕭十一郎 1976 漢麟 《蕭十一郎》後傳 拳頭1976 南琪 又稱《憤怒的小馬》《狼山》,曾被誤收入《七種武器》 邊城浪子 1976 南琪 《天涯·明月·刀》後傳。據林、葉《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所述:1972年在香港《武俠春秋》,原名《風雲第一刀》。1976年台灣南琪結集出書。 亦屬《小李飛刀》系列 血鸚鵡 1976 《驚魂六記》之一 白玉老虎 1976 桂冠 大地飛鷹 1976 南琪 圓月彎刀 1977 漢麟 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 1977 漢麟 碧血洗銀槍 1977 桂冠 新月傳奇 1978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英雄無淚 1978 七星龍王 1978 春秋 午夜蘭花 1979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風鈴中的刀聲 1980 萬盛 結尾由於東樓代筆 劍神一笑 1981 《陸小鳳傳奇》系列 白玉雕龍 1981 《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 怒劍狂花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邊城刀聲 1983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獵鷹·賭局 1984 最後遺作,短篇
D. 中國武俠小說史的書籍目錄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序
原 序
第一章 緒論
一、俠的起源
二、俠與盜
三、武俠小說的演變
四、小說「武功」
五、武俠小說的新派與舊派
六、武俠小說與民族文化心理
七、俠士、武士、騎士文化異同及其文學比較
八、武俠小說的定名和范圍
第二章 武俠小說的雛形期
一、神話傳說和史傳文學的影響
二、最早的一篇武俠小說:《燕丹子》
三、魏晉小說中詭奇怪誕的俠客
第三章 武俠小說的成熟期
一、唐代武俠小說的繁榮
二、唐代武俠小說的內容
三、唐代武俠小說的藝術特徵
四、唐代武俠小說的地位和影響
五、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 明代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
(一)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的內容
(二)明代白話短篇武俠小說中的「武功」
二、明代文言武俠小說及《劍俠傳》
第五章 武俠小說史上的里程碑《水滸傳》
一、《水滸傳》成書過程中的俠盜意識
二、 《水滸傳》與《史記瞄俠列傳》
三、梁山上的「盜氣」
四、水滸英雄的行俠特徵
五、真實而傳奇的武俠世界
六、俠的悲劇結局
七、《水滸傳》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章 武俠小說的盛行期
一、明末至晚清武俠小說總論
(一)社會環境的狀況為武俠小說的發展提供了溫床
(二)文學藝術形式的發展促使武俠小說興盛
(三)武術的空前極盛成為武俠小說急劇發展的重要動因
二、承《水滸傳》余緒的「忠義盜俠」小說
《禪真逸史》 《水滸後傳》 《後水滸傳》 《盪寇志》 《綠牡丹全傳》
三、武俠公案小說
《施公案》 《忠烈俠義傳》 《聖朝鼎盛萬年清》 四、幻想劍仙小說 《濟公全傳》 《七劍十三俠》
五、兒女英雄小說
《俠義風月傳》 《三門街》 《兒女英雄傳》
六、文言短篇武俠小說和《續劍俠傳》
第七章 武俠小說的狂潮期(1911~1949)
一、民國年間武俠小說總論
二、武壇兩巨子「南向北趙」
《江湖奇俠傳》 《近代俠義英雄傳》 《奇俠精忠傳》
三、武壇三健將:姚民哀、顧明道、文公直
《四海群龍記》 《荒江女俠》 《碧血丹心》三部曲
四、奇幻絕倫的「劍仙」李壽民
《蜀山劍俠傳》
五、凄絕哀婉的「情俠」王度廬
《鶴驚昆侖》 《寶劍金釵》 《劍氣珠光》 《卧虎藏龍》 《鐵騎銀瓶》 《燕市俠伶》
六、「技擊派」大家白羽、鄭證因
《十二金錢鏢》 《偷拳》 《鷹爪王》
七、采擷眾長、自立門戶的朱貞木
《七殺碑》 《虎嘯龍吟》 《羅剎夫人》
第八章 推陳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俠小說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總論
(一)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概況
(二)海外新派武俠小說興起的原因
(三)對海外新派武俠小說的總體評價
二、武林長者梁羽生
《萍蹤俠影錄》 《女帝奇英傳》 《雲海玉弓緣》
三、武林盟主金庸
(一)武功的不同凡響
(二)現實的深入思考
(三)人物的立意與創新
(四)價值取向與技巧運用
(五)庄諧參伍的獨特風格
四、江湖劍客:卧龍生與司馬翎
《天香飆》 《劍海鷹揚》
五、武林怪傑古龍
《楚留香傳奇》 《七種武器》 《多情劍客無情劍》
六、江湖闖將:溫瑞安、黃易 《刀叢里的詩》 《尋秦記》
第九章 生機無限的大陸新派武俠小說
一、大陸新派武俠小說創作總論
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一)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一階段 (1980年至90年代中期)
馮驥才:《神鞭》
馮育楠:《津門大俠霍元甲》 《總統與大俠》
殘墨:《神州擂》 《追魂簫與無形劍》
(二)大陸武俠小說復興第二階段 (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
蕭鼎:《誅仙》 鳳歌:《昆侖》
滄月:《劍歌》 步非煙:《武林客棧?蠱神劫》
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
楊叛:《死香煞》
小非:《三姑娘的劍》
司馬嘶風:《我是刀神》
後 記
E. 中國現代武俠小說主要的作家作品有哪些,他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
中國現代武俠小說主要的作家有梁羽生,金庸,古龍,他們都具有俠義精神
F. 古代武俠小說
干寶《王三墓》《干將莫邪》、《東越祭蛇記》、《李寄》
牛僧儒《烏將軍記》、《郭元振》、《郭代公》
杜光庭《扶余國王》、《虯髯傳》、《虯髯客傳》、
沈亞之《馮燕傳》
羅大經《秀州刺客》、《張魏公》
張師正《張乖崖滅黑店》
劉斧《王實傳》、《王寂傳》、《張齊賢》
周密《王小官人》、《李全》
皇甫枚《李龜壽》
袁郊《紅線》
裴鰈《韋自東》、《昆侖奴》、《崔生》、《聶隱娘》、《蔣武》
薛調《無雙傳》
王定保《胡證》、《宣慈寺門子》
馮翊《張祜》、《崔張自稱俠》
許茂佐《柳氏傳》
李公佐《謝小娥傳》
沈括《定遠弓箭手》
張齊賢《白萬州遇劍客》、《向中令徙義》
陳世隆《趙延嗣高行》
段成式《盧生》、《蘭陵老人》、《京西店老人》、《盜俠》、《僧俠》
洪邁《花月新聞》、《俠婦人》、《陝西劉生》、《徐咬耳》、《郭倫觀燈》《解洵娶婦》、《霍將軍》
陶潛《比邱尼》、《斫雷公》、《鬼設網》
蔡倏《宋太宗殺人》
戴祚《謝允》
無名氏《楊溫攔咱虎傳》、《新刊大宋宣和遺事》、《燕丹子》
劉義慶《周處》、《戴淵》、《魏武搶婚》
孫光憲《丁秀才》、《許寂》、《荊十三娘》
吳淑《李勝》、《張訓妻》、《洪州書生》、《潘房》
沈淑《我來也》
張旌《柴紹第》、《稠禪師》
歐陽修《桑懌傳》
皇甫氏《義俠》、《車中女子》、《崔真思嘉興繩技》
費哀《盜智》
康駢《田膨郎》、《張季弘逢新婦》、《管萬敵》、《潘將軍》
薛用弱《賈人妻》
[明清作品]
丁秉仁《瑤華傳》
王世貞《劍俠傳》
王猷定《義虎記》、《李一足傳》
天花藏主人編次《皆大歡喜》、《度世金繩》、《濟公傳》、《濟公全傳》、《濟顛大師玩世奇跡》、《濟顛大師菩提全傳》、《醉菩提》
文康《兒女英雄傳》、《日下新書》、《正法眼藏五十三參》、《俠女奇緣》《金玉緣》
方汝浩《妙相寺全傳》、《殘梁外史》、《禪真後史》、《禪真逸史》
唐芸洲編次《七子十三生》、《七劍十三俠》
陳忱《水滸後傳》
陳朗《兒女濃情傳》、《義勇四俠閨媛傳》、《雪月梅傳》、《第一奇書》
花溪逸士《嶺南逸史》
宋懋澄《劉東山》、《俠客》、《葛道人傳》
海上劍痴《飛仙俠奇緣》、《仙俠五花劍》
寄生《三俠記新編》、《爭春園》、《劍俠奇中奇》、《劍俠佩鳳緣全傳》
俠著《女俠客》
鈕秀《雲娘》、《張羽軍》、《雪遇》
鄭官應《續劍俠圖傳》
俞萬春《結水滸傳》、《續水滸傳》、《盪冠志》
名教中人《好逑傳》、《俠義風月傳》
陳鼎《義牛傳》、《歐陽紹熙》、《少林寺僧》
許淑平《褚祚典》
石玉昆《龍圖公案》、《龍圖耳案》、《包公案》、《忠烈俠義傳》
王韜《三怪》、《女俠》、《飛劍將軍》、《少林絕技》、《四奇人合傳》、
《老僧》、《任香初》、《劉淑芬》、《許玉林匕首》、《李四娘》、《邱小娟》、《俠女子》、《相士》、《柳南》、《劍氣珠光傳》、《劍仙聶碧雲》、《姚雲纖》、《駱蓉初》、《倩雲》、《徐笠雲》、《徐麟士》、《粉城公主》、《盜女》、《廖劍仙》、《燕劍秋》
俞樾《七俠五義》、《莆田僧》
貪夢道人《永慶昇平後傳》、《彭公案》
酉陽《女盜俠傳》
李漁《秦淮健兒傳》
G. 中國現代武俠小說主要的作家作品有哪些,他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
中國現代武俠小說主要的作家作品有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他們的主要作品分別有:
一、中國四大武俠小說名家之一:金庸
金庸,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主要作品有:《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知識拓展:
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
中國最早出現的長篇武俠小說為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後世武俠小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傳統武俠、浪子異俠、歷史武俠、諧趣武俠、奇幻修真、現代修真,但從武俠小說的狹義層次上來說就只指傳統武俠、浪子異俠、歷史武俠、諧趣武俠這四類。
H. 古龍寫過哪些武俠小說
一、順序列表如下:
1、
2、《楚留香傳奇》
《楚留香傳奇》為著名武俠小說家古龍創作的武俠小說。該作主要講述了以楚留香為主角的,演繹江湖各種愛恨情仇的故事。
3、《陸小鳳傳奇》
《陸小鳳傳奇》是古龍寫的武俠小說。該小說以陸小鳳為主角,演繹了江湖上各種愛恨情仇的故事。
4、《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是現代作家、小說家古龍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於1966年在中國台灣首版。
全書共一百二十七章,講述了孿生兄弟江魚兒和花無缺被仇人移花官主拆散後各自成長為江湖奇俠的過程,最終兩人歷盡艱難,解開謎團的故事。小說細膩地刻畫了人類各種復雜的感情,力圖開掘出人性深處的善與惡,歌頌了人類至真至誠的愛情、友情、人情。
整部小說氣魄宏大,出場人數多達百人,塑造了以江小魚為首的一群成長變化中的人物典型,他們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甚至惡人們都在變,且變得合情合理。同時小說中故事套故事,撲朔迷離,看了上文,欲知下文,具有很大可讀性。
《絕代雙驕》是古龍創作武俠小說中的第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的一部舉足輕重的作品。
5、《英雄無淚》
《英雄無淚》是古龍晚期創作的武俠小說,該小說敘述了發生在兩大古城(長安、洛陽)的兩大幫派間的鐵血故事。主要人物有高漸飛、卓東來、司馬超群、朱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龍
I. 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
編號 書號 書名 作者 定價
01 84043-01 江湖奇俠傳 (1-7) ** 平江不肖生 絕版
02 84043-02 近代俠義英雄傳 (1-4) 平江不肖生 600
03 84043-03 北海屠龍記 還珠樓主 絕版
04 84043-04 鷹爪王 (1-7) 鄭證因 840
05 84043-05 風雨雙龍劍 王度廬 200
06 84043-06 燕市俠伶 王度廬 120
07 84043-07 羅剎夫人 (1-2) 朱貞木 240
08 84043-08 蠻窟風雲 (1-2) 朱貞木 240
09 84043-09 武林爭雄記 (1-2) 白羽 300
10 84043-10 偷拳 白羽 絕版
11 84043-11 蜀山劍俠傳(1-26) 還珠樓主 絕版
12 84043-12 蜀山劍俠新傳 (1-2) ** 還珠樓主 絕版
13 84043-13 嵋峨七矮 還珠樓主 絕版
14 84043-14 柳湖俠隱 (1-2) 還珠樓主 絕版
15 84043-15 玉玦金環錄 (1-2) 平江不肖生 300
16 84043-16 十二金錢鏢 (1-7) 白羽 840
17 84043-17 青城十九俠(1-15) 還珠樓主 絕版
18 84043-18 虎嘯龍吟 (1-3) 朱貞木 360
19 84043-19 七殺碑 (1-2) 朱貞木 240
20 84043-20 荒江女俠 (1-5) 顧明道 600
21 84043-21 鶴驚昆侖 (1-2) 王度廬 300
22 84043-22 寶劍金釵 (1-2) 王度廬 300
23 84043-23 劍氣珠光 (1-2) 王度廬 300
24 84043-24 卧虎藏龍 (1-2) 王度廬 300
25 84043-25 鐵騎銀瓶 (1-4) 王度廬 540
26 84047 武俠小說談藝錄 葉洪生 350
-葉洪生論劍
27 85135 卧虎藏龍 重出江湖版 薛興國 180
J. 羅立群的介紹
安徽廬江人。下過放,當過兵,做過警察、中學教師。曾在安徽省裴崗中學任教;1986年考入南開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在新聞出版界工作了近20年,曾出任一家出版社的總編輯。現任暨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已出版了《中國武俠小說史》、《中國劍俠小說史論》、《中國俠文化》、《談劍錄》等6種學術專著,1種學術譯著,主編過《中國武俠小說辭典》、《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叢書、《中國古典名著文庫》叢書,在國家級、省級以上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2002年至2006年10月,任珠海出版社總編輯,古龍的經紀人,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資深研究古龍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