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心理活動
① 寫小說的時候如何寫人物的心理活動
可以從人物的面部表情,比如說某人的嘴角微微抽動。也可以從行為來描寫,比如某人的手不自覺的從凳子上挪了挪。還可以從環境來描寫,刻畫周圍的環境變化。如果要直接引用的話我覺得可以在後面加些東西,比如,他小聲的嘀咕著。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寫小說可以描述別人的心理活動嗎
當然可以描寫了,不是可不可以,應該是必須描寫吧,不然怎麼能讓讀者真切深刻的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只有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描述的淋漓盡致,才是將這個人物寫活了呢!在所有的閱讀軟體,掌閱啊,
QQ閱讀啊這些上面看到的書,每一部都是詳細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才會使大批讀者去看。
③ 看小說時產生的心理活動是什麼
那就要看小說寫得好不好了……
1、小說寫得好,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閱讀時——代入心理,將自己代入小說中的某一個角色,在腦海中跟隨小說情節而進行進行角色扮演,情緒隨著小說中人物的遭遇而悲喜。當小說結尾時,彷彿自己多了一次不同的人生經歷,感同身受。
閱讀後——在閱讀小說時,因為有自己的感情代入,未能全面、客觀地評價這篇小說。但是在閱讀完畢之後,會情不自禁地反復咀嚼小說的各種細節,體味精彩之處,並會客觀地推敲其中可供改進之處,對小說有一個批判性的評價。
2、小說寫得不好,不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閱讀時——有可能帶有邊看邊挑刺的心態去閱讀,閱讀投入度不高;也可能帶有「隨便看看」、「看了開頭就隨便看完」的心態;也有可能是「反正不用費腦子,就當放鬆一下」的心態。
閱讀後——對小說有一個不算正面的評價,會提醒自己以後盡量不要選擇類似的小說閱讀,以免浪費時間,甚至會再次遇上同一作者的書籍都會拒於門外。
我回答得如此認真,如果滿意,請採納!
④ 網路小說是否需要大量的心理描寫
本人比較喜歡看有描寫的,光光對話感覺不出一本小說的精彩(個別除外)
就拿你上面的看對方不爽來說,可以有皺眉、撅嘴、深呼吸(表達氣憤的那種)、叉腰、咬嘴唇等一些動作表情描寫。心理的話,可寫可不寫吧,必要的情緒能通過動作描寫表達了就不需要心理描寫了,太多反而很凌亂
⑤ 寫小說的要點~要如何才能寫好動作場面,心理活動,情節銜接 不是網路小說,所以不存在各種練級設定。
動作場面。
要點是抓住畫面感,寫出的文字能夠達到讓人讀了以後很容易想像出畫面的水平。
心理活動。
多使用推測和疑問能夠更好的表現,或者說不確定的態度用心理活動來表現效果較好,確定的態度更適合用表情和動作的描寫來表現。
情節銜接。
說白了,就是鋪墊——高潮——鋪墊——高潮,可就是一起一伏,其中節奏要靠你自己把握了,這個別人教不了,畢竟每個人適用的節奏都不同。
你這幾個問題簡單說就是這樣子了。
⑥ 為什麼為什麼網路小說每一張里都有很多的的心理描寫
因為心理描寫會讓人有代入感,看的會很舒服,要是沒有心理描寫就會像歷史文獻一樣的紀實小說了。
⑦ 怎樣描寫小說人物的心理活動
表情
人都會有表情
要不知道看看小說
那些大伽是怎麼描述的
⑧ 小說中如何描寫心理活動
其實剛剛接觸寫小說,都有這樣的瓶頸,不如參考一些好的小說,其中有《夢里花落知多少》《泡沫之夏》這兩小說的心理刻畫是非常動人的,而且環境描寫也很到位,不妨去借鑒一下。
⑨ 第三人稱的小說到底可不可以有心理活動的描寫
第三人稱寫作,就是全知視角,也可以說是上帝視角。即作者知道並且可以寫出所有人物的行為和心理,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題挺強大。那裡冒出來的????
1、既然是旁觀者,怎麼知道小強和小明心裡想什麼?——因為是全知視角啊
2、怎麼知道他是感覺「得意」,然以才笑的?——交待了筆是漂亮的,而且是老師獎勵的,他的得意在寫作角度上是順理成章的。
3、怎麼知道他是生怕別人偷走,才收進書包的?——那個「小心翼翼」不就說明了嗎,為什麼對待重要東西要小心翼翼,不就是怕失去嗎?
要是這些都錯了,這年頭還有幾個作家的作品是對的?
大概只有卡夫卡之流。如他的作品《審判》,明明是第三人稱卻毫無心理描寫,是為了造成讀者心理的壓抑。
⑩ 小說的心理活動描寫
因為心理活動雖然是表現一個人的特點性格等很好的方式,但一旦寫多了就會使得文章過於繁瑣,沒有具體的動作語言來襯託人物,這就更加會使讀者沒有興趣看下去,畢竟讀者大多看的是情節,所以說故事情節很重要,心理描寫適當就可以了,多了就會很單調!就像要是你是讀者,你看著老是心理描寫,沒有什麼動作語言, 你會怎麼想?
好了,也不知道說得好不好,至少這是我的看法,希望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