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的細節描寫
A. 你看到的網路小說里,是怎麼將不可描述的內容描述出來
有個作者挺牛筆的,現在也能寫出感覺來,他好像用的是景物描寫的。牛掰不!
比較俗也比較好記的就是,鏡頭拉遠夜色或者月亮開頭,後邊就靠景物暗喻了,牛的一批。
《贅婿出山》李咸魚,你可以參考下,其他的就不發表意見了,描寫這個那是真滴6
B. 網路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
第一忌諱:無論文筆多麼優美,都不要讓描寫使你的敘述陷入中止。
小說的作者必須牢記這點:不要過分描述任何事情,無論它是特頓山脈,是夕陽,還是懷基基海灘上的斑馬。否則,你敘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響,你也將使讀者的注意力出現危險的空白。請記住愛勒莫。雷納德的金玉良言:「我總是力圖去掉那些讀者會跳過去的內容。」讀者的確願意跳過那些無效內容。
第二大忌諱: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來描寫並非重要的環境。
小說家大衛。羅吉曾宣稱:「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大多數背景描寫的危險在於一連串的漂亮的陳述句和敘述的中斷將讀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請牢記羅吉的格言,將它打在紙條上貼到計算機或打字機前:「一部好的小說中的描寫絕不僅僅是描寫。」
第三點忌諱是:不要在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讀者的注意力。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
第四點忌諱是:不要概括,要具體。
關於寫作忌諱概括化,沒有人比俄國偉大作家契河夫說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誡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認為,對於自然的真正描寫應該相當簡略並與主題存在相關性。應該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寫,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絛紫色的金光一瀉而下』等等。在描寫自然時,要抓住細節,而且要達到這樣一種程度,即使閉上雙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寫的場景。
你要能准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真實可信,他們在自己國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中進行著日常工作。——拉威爾•斯潘塞。
「怎麼才能讓事情看起來真實可信呢?」當一位作家被問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是對他的一種贊揚。如果有人進一步對他說:「我好像身臨其境,能夠聽到、嗅到、感覺到這些地方,就像走進了小說的書頁中」,那他給讀者的東西就的確非同尋常了。當我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時,我的回答是:「藉助於五種感覺」。一些作者總意識不到應利用讀者的五種感覺來獲取真實感。利用讀者的視覺感受是常見的,但是利用讀者的嗅覺、聽覺(除了在對話中)、觸覺或是味覺又有幾次呢?
C. 一篇小說中,怎麼區分哪些句子是細節描寫
很細微,具體的描寫,一般是對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細枝末節的描寫。簡單點說就是放大,能讓你彷彿能看見一樣,比如:吳敬梓的《范進中舉》中有這么一段精彩描寫:「屠戶把銀子攥在手裡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屠戶連忙把拳頭縮回去,往腰裡揣……」
D. 關於網路小說細節描寫技巧
小說需要有生活,把生活融入進取的小說才有吸引力。要注意前後結構,不要寫到後面忘了前面寫過什麼,避免矛盾和重復的現象出現。要有想像力,虛構一些東西,但是不要脫離生活,否則會很假。
首先要把握好故事情節,看你要包含的東西很多,所以語言不能拖沓。小說千萬不要湊字,扯無聊的東西。
還有故事風格要把握好,人各有所好,所以不要太在意不欣賞你的風格人說的話。現在小白文泛濫,避免落入小白的俗套,人物性格不必太誇張,那樣嘩眾取寵的性格現在並不吃香,要寫出屬於自己的角色,不要隨波逐流。
如果寫愛情的話,看你的年齡了,現在小孩子非常流行一見鍾情,這種老套的戲碼千萬不要用。寫愛情我比較欣賞那種淡淡的感覺,不要太過明顯,逐漸營造出愛情的氛圍。
關於怎麼把握故事,要看你的故事情節和一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話,要有情節的曲折,畢竟小說是寫給人看的,能引起讀者的興趣才重要。庸俗就是情節的設定了,有時候惡俗的情節也可以通過文字來彌補。
你要寫的年齡層次比較多,注意把握人物內心的成長。現在人物前後烏龍的太多了=
=如果用第一人稱,一定要寫好心理活動,第三人稱的話也要寫好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襯托出人物特點。
我講的這些都是概括,本人比較喜歡看文的說=3=自己寫的就不行了,你不如多看一些同類的書,積累文字和經驗。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25
09:11
首先,你要把起點所有的規則制度全部搞懂。比如如何打榜,新書多少字上榜,多少下榜什麼的,一章多少字什麼的全部搞清楚。
特別是起點有兩篇關於新人第一次寫作的指導意見,一定要多看幾次。全部搞懂。會給你很多提示的。
你開始上書的,建議你寫到10w字開始上傳。至少寫到5w在傳新書。不能寫一點傳一點。
起點一章至少是2000字,剛開書時,你一章寫個3000左右就差不多了。因為你需要頻繁的利用更新的頻率來增加在首頁上出現的機會。等穩定後,就隨便你了。我一般5000字。
更新一般在中午和凌晨兩個12點最好。
其實你這些問題起點官方都是有說明的。你自己注冊個作家,自己去看把。看詳細的。這里問不清楚的。
建議如果想寫書,一定要去看。你注冊後,作家專區就有相關的指導意見,從取名字,如果立意,如果取材,都有教程的。
E. 求經典好看的網路小說,要細節描寫好的!
網游類 靈魂深邃的《網游-自由》(西方魔法類的,寫得很好。可不知道為什麼不紅) 《遺忘國度之神秘徽章》
玄幻類 《神鑰》(一本異世魔法的文,不YY,沒有腦殘小弟和王八之氣,也不出名,郁悶,為此書抱不平啊)
都市的 《史上第一混亂》幽默搞笑
穿越的 《江山美色》還好
F. 小說細節描寫問題
你寫的這個應該屬於同人吧
你現在的心理應該和我當初很相似,感覺自己寫得太過簡單,想要寫得更完美,但又找不到方法。
提醒你一句,不要想一步登天!
寫書時不要抱著這種心理,否則往往會因為答不到自己的要求而自己打擊自己,而對寫書失去了興趣。
行了,進入正題。
人物的性格若是直接寫明,那是最低級的寫法,也就是小學生的水平,那種寫法對故事的發展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
人物性格的表現方法最好的有兩個,一個是在故事中通過別人對角色的評價,來表現人物,但這種方法有些片面,不能讓讀者真正了解人物。
另一個方法就是根據故事來表現,主角對事情的態度,他怎麼做,這些都是表現人物的方法。所以小說最注重的是情節,藉此來表現人物。
至於描寫,不知道你是說什麼描寫,是外貿描寫還是環境描寫什麼的。
如果是外貌描寫,你應該在腦海中構思好人物的外貌,這樣才好描寫,也可以根據人物的性格做些修改,當然,實在不會可以先用些比較籠統的詞,細致的樣子就讓讀者自己去YY吧,呵呵
若是環境描寫,這個我也不怎麼會,但重要的還是你對詞語的積累,還是那樣構思,如果你把整個環境的樣子都構思好的話,應該不難描寫,不然就一筆帶過。環境只是為了爭強氣氛,多了反而不宜,所以環境並不會影響整本書,不用擔心。
人物對話要怎麼寫,這個我真沒法教你,應為對話時根據人物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環境及不同時間而產生的,如果你是想然對話華麗些的話,那我勸你不必了,網路小說有自己的風格,同樣你的書也有你的風格。
細節處理則應該根據狀況來看,不要畫蛇添足,沒必要的就不要寫,抓住關鍵,否則那就是湊字數了。
行了,我要講的就是這些,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加我們群741372614
雖然大部分潛水……但總應該會有人在的,不懂得可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對了,填一句,全手打,很累啊
G. 網路小說動作,神態,表情描寫方法技巧
動作描寫的技巧,大致包括:細節法、對照法、接順法、反常法、特點法、共顯法。具體使用解析如下:
一、動作描寫六個方法
(一)、細節法
細節法的關鍵在於對某個動作或鏡頭的連續性特徵描述,要展現出某個細部的精髓內容,句子可以適當短一些,小分句可以多一些,是一段「快速、輕捷、細致」的生動展示。
小姨將雙袖向上一挽,褲腳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裡慢慢移動著,左腳輕輕地抬起一點,向前邁了一小步,右腳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著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著背,低著頭,眯著眼,雙手做出捧東西的樣子。這時,她停下腳步,不再東張西望,對著右邊的一個地方目不轉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紮,將一條小魚捧在手中了。
「挽、卷、抬起、邁、拖向前、躬著背,低著頭,眯著眼、一紮」將捕魚的鏡頭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就好像一出戲剛剛上演一樣,這樣的描寫,不可謂不出神入化。
(二)、對照法
對照法是要通過不同角色的動作展示不一樣的特點,從而體現出核心主旨來。
那野人喝了酒,又聽見自己已經獲救,不覺精神為之一振,居然馬上坐了起來。不料,星期五一聽見他說話,把他的臉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擁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兩手,打自己的臉和頭,繼而又是高聲大唱,又是亂跳狂舞,活像個瘋子。他那樣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動得流淚。——《魯濱遜漂流記》
如上文,野人的「坐」起來,和星期五的「吻」「擁抱」「大哭大笑」「大喊大叫」「亂跳亂舞」等等形
成一個對比,把星期五的興奮和狂喜塑造得非常美妙。
(三)、接順法
接順法即展示整個描寫的連貫性,是在動作描寫中最最有力地一種強化效果的方式。
連貫性的基本目的不外乎是要控制潛在的不統一感,進而達成動作與動作間的流暢。人物在構思上的配置應該以平衡對稱為准;整體的場景要統一;主要情節都應該放在描寫的中央地帶。
奶奶將右腳綳著,向鞋子口裡溜進去,筋脈凸兀的手緊緊抓著門框,將左腳輕輕抬起,緊綳著的腳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裡扎了扎,接著踩了幾踩,讓自己的腳更舒適些,滿意地出門了。
「綳」「溜」「抓著」「抬起」「插」「踩」等動詞構成連貫的動作群,以時間為序快速地展示出主人公對動作的熟悉,一個奶奶出門的畫面躍然紙上。
施軒的腳步很均勻,雙臂一前一後地擺動著,雙腳越邁越快,身子向前傾斜著,像要倒下似的,奮力向前迅跑。跑到終點線處,她頭一抬,胸一挺,終於取得了第一名。
賽跑沖刺的鏡頭大家都熟悉,但是有的寫出來就不敢恭維了,看看上面的段落,好句子相當自然流暢,「她頭一抬,胸一挺,終於取得了第一名。」簡潔輕快地和前面部分的沖刺描寫銜接,是接順法的一個經典案例。
(四)、反常法
反常能抓住眼球,反常就如同一個暗語,是告訴讀者們,事出無常必有妖,破局的關鍵可能就藏在這里。
《黛玉之死》中,黛玉得知自己的愛情理想徹底破滅時,這樣寫道:
黛玉卻也不理會,自己走進房來。看見寶玉在那裡坐著,也不起來讓坐,只瞅著嘻嘻的傻笑。黛玉自己坐下,卻也瞅著寶玉笑。兩個人也不問好,也不說話,也不推讓,只管對著臉傻笑起來。」然後,「那黛玉也就站起來,瞅著寶玉只管笑,只管點頭兒。」
好一個黛玉,當視為生命的愛情破滅時,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此刻,她越是點頭微笑,我們越能懂得她內心的悲痛,她已經悲傷到沒有悲傷了。
這是一個經歷了人世間大歡樂大愉悅之後看破塵世只求速死的人的笑;一個經過大驚、大怒、大悲、大憤之後對人生完全絕望的人冷靜的笑。作者在這里以「喜」的情態寫出了「悲」的本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紅樓夢》中,反常手法還常用於與「笑」相對立的「哭」的描寫。如18回中,賈妃省親,這本是一樁榮耀之至歡樂之至的大喜事。按照常理,祖孫也好,母女也好,骨肉久別,應是歡樂異常。可作者卻一反常態,寫道:
「賈妃滿眼垂淚」
「一手挽賈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滿心皆有許多話,但說不出,只對泣而已」
本應笑語不斷的歡聚喜劇,卻變成凄凄慘慘戚戚的生離死別般的哭訴悲劇。此情此景,令人回味無窮。
身為貴妃,世人眼中榮耀之至,卻不知幽居深宮,伴君如伴虎,宮廷內爭權奪寵相互傾軋,時聞腥風血雨。作者正以這喜極涕零、以悲寫喜的反常手法,寫出了元春的悲劇,這是大觀園中青春少女的另一種悲劇。
(五)、特點法
在這個方法里,快准狠是關鍵。要精選富於特徵性、個性化的詞語簡潔傳神地進行描寫。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看哭了許多人,文中那些「蹣跚」「慢慢探身下去」「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把一個老
父親的形象傳了神,這些便是一位年邁的父親專有的特點描述,最後不僅他的淚「流下來」了,讀者的淚也流下來了。
(六)、共顯法
描寫同一場面下各種人不同的動作,他們對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態度,這樣更有利於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
共顯法有其特殊性,注意它是與對比法不同的,共顯法適用范圍更加精準,對時間、場景都有要求,同時效果也更明顯。
茶未吃了,只見一個穿紅綾襖青緞掐牙背心的丫鬟走來笑說道:「太太說,請林姑娘到那邊坐罷。」老嬤嬤聽了,於是又引黛玉出來,到了東廊三間小正房內。正房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
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因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再見罷。只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後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或是偶一頑笑,都有盡讓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願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紅樓夢》
王夫人的動作,黛玉的動作,以及一些路人甲的動作糅合在一起,各自的心思、考量,以及當下人物特徵都活靈活現,共顯的效果讓人難以忘懷。
二、神態描寫
相較於動作,神態描寫的難度要低些,實際二者有所交叉,在使用時可以套用,關於神態,我也單獨列一下大致注意的三個點:
1、注意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
難過時——她耷拉著腦袋,臉上死沉沉的,渾身沒了力氣。
緊張時——不住地喘氣,臉色灰白,雙眉緊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哭泣時——玉吉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她倚在牆邊站著,全身都在輕微地顫動。細長濃黑的眉,大大的濕
漉漉的眼睛望著我。過了許久,她垂下漆針似的眼睛,兩行清淚滲了出來。
憤怒時——鼻翼由於內心激動張得大大的,額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一條深深的皺紋從緊咬著的嘴唇向氣勢洶洶地往前突出的下巴伸展過去。
高興時——她歡喜得滿臉飛霞,兩只圓圓亮亮的眼睛,好像兩盞小燈籠一樣閃爍著。
發愣時——兩眼直獃獃向前望去,木頭一般地站在那裡。
2、與環境、動作、語言描寫相結合
一個非常有綜合性的例子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那一節:
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
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來。
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得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裡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引用自《紅樓夢》
3、反映人物思想和故事主旨
通過神態來呼應主旨是常見的一種方式,比方說反派,那麼其猙獰、丑惡的嘴臉就可以從神態里展現出來。還有主人公在遭遇挫折時內心的掙扎,自己的為難等等,配合心理描寫效果會更好。
附錄:神態描寫的成語素材
大驚小怪 大驚失色 大惑不解 從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無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目瞪口呆 處之泰然 半信半疑 畢恭畢敬 自言自語 喃喃自語
全神貫注 興致勃勃 興高采烈 呆若木雞 將信將疑 含情脈脈 坐卧不安 悵然若失
忸怩作態 沒精打采 沉吟不決 張口結舌 張皇失措 遲疑不決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啞然失笑 幸災樂禍 若無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顏悅色 和藹可親 垂頭喪氣
受寵若驚 狐疑不決 怡然自得 誠惶誠恐 勃然大怒 惱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聽
舉止失措 神氣十足 神色活現 神色自若 神采飛揚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眉來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氣沖天 怒火中燒 怒發沖冠 怒形於色
破涕為笑
綜合來看,神態描寫屬於細部的動作描寫之一,大范圍聚焦在面部及其周邊,只要解決了動作描寫,神態就能融會貫通了。
H. 寫網文小說如何入門,先來了解這些知識
一、網文入門
1、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
網路小說, 故事是為主角服務的 。除了主角和幾個重要角色,其餘角色你甚至可以把他們當NPC,讀者要看到的,是主角的成長(劃重點!),是這些劇情能為主角帶來什麼,主角要有超強的存在感,並且貫穿始終。
傳統小說, 人物是為故事服務的 ,人物在很多時候不重要,哪怕是主角,有時候起到的作用也只是穿針引線,推動情節發展,簡單說就是,人物是為故事服務的。甚至可以經常換主角,只要故事連貫,沒有問題。
2、網文小說分類
玄幻、都市、科幻、言情、靈異、歷史、軍事、仙俠、武俠、同人
3、網文小說寫作規劃體系
寫作除了不斷的輸入,還應該不斷的輸入,寫作需要有一個體系:固定的創造時間,細綱時間,閱讀時間,學習時間,交流時間等。
細綱時間:為了提升創作速度
閱讀時間:為了增加自己的眼光,以及市場調研
學習時間:為了提升作品的質量
交流時間:為了驗證自己對網路文學的理解,互相提升
4、糾正新手寫作問題
1)句子要短小精悍
問題 : 文章存在大量的長句,使讀者閱讀起來困難
解決:對長句進行分割,精簡成短小精悍的句子。
2)語言不能太啰嗦
問題:語言過於啰嗦,表達不夠清楚,不能讓讀者感同身受
解決:
[if !supportLists]· [endif]在場景描寫,尤其是描寫一個著重強調人物的場景時,要概括性精準情緒描寫(要抓住人物那時候的情緒進行描寫)
例子:主角周圍圍了很多人,有人忐忑,有人擔憂,也有一部分壞心思的幸災樂禍。
[if !supportLists]· [endif]細節處理方式:細節描寫一定要與情節有關,要與劇情有關,不能為了真實性,一味增加細節。
3)段落不宜過長
問題 : 段落過長,甚至一個章節就是一段,現在是手機閱讀時代,段落過長,會影響閱讀效果
解決 : 拆分段落
4)每章字數統一且不可過多
問題 : 每章字數參差不齊,尤其是前三章,拚命多些,造成讀者視覺疲勞
解決 : 每章字數大體保持差不多,一般男頻向字數大體在兩千字出頭或者三千字出頭,女頻向字數大體在一千字左右。
5)開篇進入劇情,並且有亮點或沖突
問題:開篇大量的設定,沒有劇情或者劇情薄弱不夠吸引人
解決:重視開篇,開篇一定要深思熟慮,將設定往後推,開篇進入劇情,要有亮點,或者沖突。因為讀者沒有耐心,前面沒有抓住讀者,後面寫得再好也無濟於事。
6)避免對話過於單一
問題:對話描寫形式單一,新人描寫一般全是對話流,雙引號寫到底,導致畫面單薄,甚至會引起讀者分不清到底誰在說話。
解決:交叉使用以下四種對話模式:
1.牽羊式 。提示語在前,引語在後,引語之前用冒號。即先交代誰說(說明性部分),後寫說了些什麼(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來拍著屁股說:「咱倆先換過來,我媽是高級裁縫,她能把褲子的口子縫得一點兒也看不出來。」 (選自 《羚羊木雕》 )
例2:奶奶突然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選自 《羚羊木雕》 )
先寫某某說,然後寫他所講的話,這種對話描寫,能夠使讀者先知道是誰說的話,人物關系明白清楚。
2.推車式 。引語在前,提示語在後,提示語後面用句號。先寫所講的話(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寫某某說(說明性文字在後)。把引話放在某某的前面(某某說的話後面用句號),其作用是為了強調所說的話。
例1:「那隻羚羊木雕哪裡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爸爸不是說給了我么?」我小聲地回答。(選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為了強調她母親質問地話。說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說明事情發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親發怒得神態。
「我」以反問口氣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與不滿,說明性文字中的「小聲」一詞,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對話時的緊張氣氛。
3.挑擔式 。提示語在兩個引句中間,提示語後面跟著逗號。即將某某說插入引話的中間(說後面用逗號)。
這種對話描寫,有三種情況:一是需要插入說話人的動作神情;二是某某說的話比較長,前面的又必須將引話與別人的對話緊密相接,把某某說(說明性文字)放在最後又相隔太遠;三是一個人所說的話,在意思上前後有轉折。
例1:「媽媽!」孩子委屈地搖著我的手臂,喃喃地說,「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給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嗎?」(選自 《這不是一顆流星》 )
這部分說明性文字,「委屈」、「搖著」表神情動作,屬於第一種情況。
例2:「你這個人真是自不量力!」姑娘好象生了很大地氣,瞪了老頭一眼說,「你干一天活,掙幾個錢,充什麼大肚子漢呢?十五不要,十四不要,十二也不要,看在你來得早,憑著你那票子新鮮,依你,十塊錢搬走吧!記住,原產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選自 《花市》 )
這句人物對話比較長,先承接他人的話,說明性部分承前啟後,使後面的引文朗利明白。如果將說明性文字放在後面,那就顯得拖拉不明快。再特定環境中,如能恰到好處地運用第三種類型人物對話描寫,能夠增強表達效果。
例3:「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摟在懷里說,「媽媽幹啥去了?」(選自 《夜走靈官峽》 )
這個例句中,後邊的話不是順著前面的話的意思說的,在意義上有轉折,所以在引話中插入說明性部分。
4.省略式 。即把說話人是誰省略掉。使用這樣的格式時應注意,必須使讀者能夠根據說話的語言壞境清楚話是誰說的。
例1:年輕幹部手裡搖著黑色紙扇,上下看了老頭一眼,似笑非笑地說:
「老頭,你曉得這是什麼花?」
「令箭荷花!」
「原產哪裡?」
「原產……原產姑娘家裡!」
年輕幹部哈哈大笑。(選自 《花市》 )
以上所說地人物語言地四種表現形式,人物對話的位置為什麼要變化呢?這主要是為了表現說話人的神態、情緒、心理及時間先後等,是為了讓人物語言表達得更精確、更細致、更流暢,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人物對話的另一類轉述,即間接轉述講話的內容。它是由作者或文章的敘述人轉述講話的大意。它不用冒號和引號,提到說話人的地方,用第三人稱。
例2: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書講語法。(選自 《最後一課》 )
7)不要一味埋頭碼字,要注重技巧,多看多學
問題:新手寫書的時候,心情比較激動,一味的悶頭碼字,從來不注意相應技巧的使用,也不去閱讀別人的書籍,不去學習經驗技巧,然後看著糟糕的成績,奔潰了......不願意寫了......
解決:要經常去看那些暢銷榜單上的書籍,並且進行總結學習。安排情節的時候,不要完全依靠自己的本能,而是要有意識的安排沖突,安排懸念,安排爽點。
I. 寫網路小說要注意什麼
親是第一次碼文吧,建議你先不要急著寫,把大綱例好,把一個文的整體故事框架先給自己顯現出來,不要盲目的寫,你應該是在心中有一個模糊的影子吧,這樣千萬不要開始碼,把自己的感覺碼出來,不然等你碼的時候會發現當時的想法突然沒有了,或是沒有當時感覺那麼好,用電腦或是錄音,要麼用本子,先最少醞釀一周,不管格式只要自己看得明白就好,然後整理出來,這樣再開始把故事展開……
第一次碼文不要太隨意,不然以後會後悔,等想修文時發現太煩,不修又覺得不舒服,所以有個好的開始吧,至於男女主角相愛,尤其是校園的,沒有什麼特別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悸動,都可以的,不是重點,重點是故事的起伏。
那個,以上是個人寫文的心得,還有曾經自己吃虧,看到樓主這樣,像以前的自己,所以不想你像我一樣,努力吧!
新寫手都要經的起寂寞的才會成功的,努力、堅持,要有坑品(呃,無視我吧!)
樓主加油吧!
參考資料: 本人
J. 網路小說,太多的細節描寫是細膩還是注水
看與劇情的對比度咯,要是描寫優美,而且與劇情相關,畫面感強,都算是細膩,但凡事也要有個度,太過於細致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