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曼陀羅花
⑴ 古代小說(武俠仙俠一類)里可以出現什麼花卉
優曇婆羅花
根據佛經記載,優曇婆羅為梵語,意為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 《長阿含經》記載:優曇,傳說中的仙界極品之花,因其花「青白無俗艷」被尊為佛家花,西方極樂佛國中善見城之優曇,與備受推崇的阿修羅城的蓮、持國天城中的水仙和愛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屬極品,沾皇家的華貴氣息,三千年一開,花形渾圓,猶如滿月,遠遠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氣繚繞,觀者受福。
············································
鳳凰花
火鳳凰樹的花,又名紅花楹、火樹,五月開花,花五瓣,花大美麗,呈鮮紅色帶黃暈;花開時滿樹結花,火紅一片,與綠葉相映成趣。鳳凰花一年開兩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來,五月至七月為第一季,九月綻開的為第二季
······························································
曼陀羅
世傳五種;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紫色曼陀花(最為神秘,不與其他四種顏色混雜,獨稱「曼陀羅花」) 根據中國的說法,《法華經》上記載,在佛說法時,曼陀羅花自天而降,花落如雨;道家北斗則有曼陀羅星使者,因為使者手執此花,因此將此化名為曼陀羅 曼陀羅花。《法華經》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寓意天界的四種天花
曼陀羅是梵語的譯音,意為悅意花,被稱為佛教的靈潔聖物,只有天生的幸運兒才有機會見著她,見到它能給人帶來無止息的幸福。因佛法修的是清心觀世界,寡慾走紅塵,手中無物,萬相皆空,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這無蕊的白花就被人們看作神的化身,象徵著空心,無心和安心。
在古印度,曼陀羅花既是情慾之門的門環,又是構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攤開,成為了宏大的曼佗羅道場。作為「天使(魔鬼)的號角」的曼陀羅花,人們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為感覺的俘虜,把自己負載於一片花葉上,以抵達神諭的玄機。
·························································································
青蓮
梵語優缽羅,即青色的蓮花,其葉修廣,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來譬喻佛的眼睛。
··············································································································································
菖蒲
先民還崇拜某些草類,如把天南星科的菖蒲當作神草。《本草·菖蒲》載日:「典術雲: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人們在崇拜的同時,還賦予菖蒲以人格化,把農歷4月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於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數千年來,一直是我國觀賞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種。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
⑵ 曼陀羅花有什麼功效
曼陀羅花有什麼功效?
曼陀羅是在我國南北各地廣泛分布的一種草本和半灌木狀植物,很常見的,常生長在村旁、路旁、草地上。近些年也有作為葯用植物栽培的。
一,什麼是曼陀羅
曼陀羅是正式中文名,它的別名還有楓茄花、狗核桃、洋金花、萬桃花、野麻子、醉心花、鬧羊花等等,是茄科曼陀羅屬植物。
它的植物體比較高大,莖干稍粗;葉片寬卵狀,通常葉邊有不整齊波狀淺裂,有時有波狀牙齒;花冠漏斗狀,下部帶綠色,上部白色或淺紫色,檐部五淺裂,裂片有短尖頭。
一般六月到十月開花。果實卵狀,直立,長三公分左右,表面有硬刺或光滑,成熟後淺黃色,四瓣裂;種子卵圓形,黑色。七月到十一月結果。
二,曼陀羅有什麼功效
第一,曼陀羅的植物體含有茛菪鹼、東茛菪鹼、阿托品的生物鹼,是毒性成分,對人體和動物是有害的。人們利用它的有毒成分製作殺鼠葯劑和殺蟲劑,可防治農作物害蟲用。
第二,它的植物體還含有48種別的生物鹼、揮發油、酚類化合物、曼陀羅蛋白等物質,研製出對人體有益的葯劑,用於治療哮喘咳嗽、風濕痹痛、癲癇等疾病。
第三,在一些地方作為觀賞植物栽培,主要是它的花朵大型美觀,莖葉深綠,栽培管理簡單,適應性強,但要提醒注意作為觀賞植物栽培時,一定不能誤食誤用,避免中毒發生。它的種子可榨油工業用。
曼陀羅花,即洋金花。
功效 :止咳平喘,止痛鎮痙。
洋金花性辛、溫,辛能行散走竄,溫能散寒,因而具有去除風寒濕的作用。
又能入肺經,可止咳平喘,尤善治療咳喘無痰或少痰。
有劇毒,所以一般處方用量極少。中醫用葯尚且十分小心謹慎,切不可私自亂用。
現代理化研究表明,洋金花中主要的有效成分為東莨菪鹼和莨菪鹼。
這些化學成分能夠抑制神經中樞的興奮,因而有很強的麻醉效果。
現在很多武俠小說里「蒙汗葯」的主要成分便是曼陀羅花。而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有記載:「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陰干,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不覺痛也。」
可見我國古時很早就發現並能掌握及應用洋金花的麻醉功效了。
不知你是否留意過,在我們常用的暈車葯中,有一種裡面就含有東莨菪鹼。
正心誠意,普及專業的中醫葯知識。
曼陀羅花也叫洋金花,是中葯材中的一種,可用來治療人體的多種疾病。那麼曼陀羅花的功效有哪些呢?曼陀羅花有毒嗎?相信很多朋友還不太了解。下面我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曼陀羅花吧有哪些功效吧!
1、曼陀羅花的功效-曼陀羅花可以治臉部生瘡
如果臉上有出現瘡毒,這時可將乾的曼陀羅花研成粉末,塗抹於長瘡的部位。一般連用5-7天,每天更換一次的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2、曼陀羅花的功效-曼陀羅花能麻醉
曼陀羅花還具有麻醉的效果,古代有人將曼陀羅花製成「蒙汗葯」,用來麻醉人。到了 20 世紀 70 年代,現代醫學將曼陀羅花製成中葯麻醉劑,這樣人們在治療時就不會感到痛苦。
3、曼陀羅花的功效-曼陀羅花能祛風止痛
曼陀花還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人類的關節產痛、神經性疼以及跌打損傷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4、曼陀羅花的功效-祛風濕、止咳
可以說曼陀羅全身是寶,不但花、葉、還有籽都可以入葯,花的話對於風濕、咳嗽都有很好的療效。而葉子和籽對於哮喘等也有著明顯的效果。
曼陀羅花有毒嗎:
曼陀羅花基本上全身都有毒,它的根、葉子、莖、果實,甚至種子的毒性都非常大。其中它種子的毒性最大,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毒死一匹馬,接下來就是它的葉子。如果不小心誤食了曼陀羅的某個部位,不超過半個小時,中毒者就會出現興奮、頭痛,並產生幻覺、痙攣等,嚴重的最終會出現昏迷死亡等現象。因此如果誤食了曼陀羅花,第一時間一定要催吐,用手指觸碰咽喉或者服用化學物質進行催吐,然後盡快到醫院洗胃。同時喝大量糖水,這樣才能讓毒素得到降解。需要注意的是,做完緊急措施後,一定要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避免因處理不當,而引發生命危險。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曼陀羅花的功效和 曼陀羅花有毒嗎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為有需要的朋友帶來幫助。曼陀羅花是一種帶有毒性的中葯材,多以外用為主,如果需要內服的話,一定要咨詢相關醫生。否則容易引起中毒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曼陀羅花在中醫葯里可用己治療 消炎止痛功效。止咳利肺,去風濕寒作用!但有毒性,在醫葯上可制殺蟲劑!
曼陀羅又叫楓茄花、狗核桃、萬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鬧羊花等,為茄科野生直立木質草本植物。它有很多種類由於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曼陀羅花、根、果實等含有的天仙子鹼等生物鹼具有很強的鎮靜效果,但如使用劑量太大,就會精神錯亂、意識模糊產生幻覺、昏迷麻痹等中毒反應。傳說中華佗的麻醉方劑麻沸散中便含有曼陀羅的成分。所以古人將此葯取名為「蒙汗葯」是極為確切的。還有以下功效:
1.臉上生瘡用曼陀羅花曬干,研為末,取少許敷貼瘡上。
2.小兒慢驚用曼陀羅花七朵,天麻二錢半,全蠍(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錢半,共研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下。
3.大腸脫肛用曼陀羅子連殼一對、橡斗十六個,同銼,水煎開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許洗患處。
4.作麻醉葯秋季采曼陀羅花、火麻子花,陰干,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為一會即昏昏如醉。割瘡、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覺痛苦。
曼陀羅子,中葯名,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或毛曼陀羅等的種子。果實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約3厘米,基部殘留部分宿萼及果柄;外表淡褐色,具針刺,長短不一;頂端作不規則開裂,內含多數種子。種子略呈三角形或腎臟形,扁平,褐色,寬約3~4毫米。
曼陀羅子的功效
平喘,祛風,止痛。治喘咳,驚癇,風寒濕痹,瀉痢,脫肛,跌打損傷。
曼陀羅子的臨床應用
1、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曼陀羅子1份,搜山虎根(杜鵑花科羊躑躅的根)4份,焙乾研粉,製成片劑,每片0.3克,每次1~2片,日服3次。15天為一療程,間歇5~7天後續給第二療程。在治療過程中能減輕關節疼痛,使關節腫脹消退,關節活動亦有改善,對關節強直者無效。
2、用於散瞳
採用不同濃度的曼陀羅子浸液與1%後馬托品進行對照觀察。通過24例的散瞳試驗,證明曼陀羅子浸液有散瞳及麻痹調節作用,但散瞳作用的出現,瞳孔對光反應消失與調節恢復之時間,均較後馬托品緩慢,對眼壓及房水流出易度C值之影響,兩者無大差異。曼陀羅子浸液散瞳後的恢復時間,與阿托品比較約縮短一半。浸液的濃度以50~60%為合適。
曼陀羅子的副作用
曼陀羅全株有毒,以種子最毒,吃三粒可引起中毒。中毒症狀為口乾、口渴、皮膚發紅、乾燥、頭暈、瞳孔散大、心跳加快、躁動、抽搐、痙攣;食大量則血壓下降,昏睡,呼吸停止而死亡。兒童忌用。
解救方法:參考「含阿托品植物中毒」急救法進行洗胃、催吐、導瀉;服蛋清及活性炭;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滴注葡萄糖液;皮下注射毛果芸香鹼0.01克,半小時一次,至口腔濕潤為止。亦可採用中醫方法,用綠豆皮四兩,銀花二兩,連翹一兩,甘草五錢,清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兩小時服1次。還可採用民間方法:多食黃糖,日含米醋。用冷敷頭部和冷浴法。
曼陀羅花有毒,千萬千萬別讓小孩在開花時撫摸否則後面難以想像,花開富貴但不要在花下方吃飯,風一吹花粉吹到飯里必死無疑。
有止咳,消炎作用。
⑶ 這是什麼植物,花很好看。
這是:曼陀羅,一種茄科植物,詳見網路:http://ke..com/subview/417/11169529.htm
⑷ 有一個小說有很多部的、貌似寫的有曼陀羅花、是一個武俠和奇幻的結合、急求。
是否步非煙的《華音流韶》系列?
⑸ 請問這是什麼花
茶花,比較富貴。在金庸的武俠小說里,曼陀羅花也是這個。但通常大家都叫茶花。
⑹ 武俠小說里的蒙汗葯,它究竟是種什麼東西
在一些古典小說和武俠小說里,經常有古代江湖中人利用蒙汗葯來竊取錢財的故事情節。《水滸傳》中,更是多次提到這種強效的麻醉劑“蒙汗葯”,這種麻醉劑喝下去能讓人暈睡過去,毫無知覺。對於這一神奇的葯物,不少人認為純屬無稽之談。其實,古人對蒙汗葯早就有過存疑和研究,並力圖解開蒙汗葯的謎底。檢核古籍,蒙汁葯的葯物構成有以下幾種可能。
至於蒙汗葯究竟為何物,並未有明確史料可以證明。小夥伴們,還有別的補充嗎?
⑺ 武俠里的"蒙汗葯"是什麼成分
蒙汗葯的主要成分曼陀羅花。
「蒙汗葯」就是具有麻醉作用的植物浸液。由於該葯的主要作用是使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到抑制,所以古人將此葯取名為「蒙汗葯」是極為確切的 。
蒙汗葯乃是用曼陀羅花製成,無論是誰,只要吃下有蒙汗葯的食物或酒,沒有不倒的。
(7)武俠小說中的曼陀羅花擴展閱讀:
1、蒙汗葯名字由來
但凡讀過歷史公案、武俠小說的人,對蒙汗葯必定不陌生。《水滸傳》《三俠五義》等書中就多次提及蒙汗葯。
例如,《水滸傳》里,母夜叉孫二娘、催命判官李立都將蒙汗葯摻入酒食中招待過路客人,待人暈死後,將人肉做餡包包子。由於蒙汗葯如此神奇,以至於很多人都猜測它是小說家們的虛構。
但據考證,歷史上確有「蒙汗葯」這種東西,一些醫葯學家甚至給出了它的大致配方,其中:曼陀羅花、烏頭、押不蘆、醉魚草就是蒙汗葯的主要成分。蒙汗葯主要是用來麻醉的。
2、關於蒙汗葯說法
關於蒙汗葯,典籍中並沒有關於其成分配比的確切記載。人們通過對一些醫學著述的描繪,推斷出蒙汗葯的主要成分應該是曼陀羅花。
曼陀羅是茄科的一種有毒植物,又名山茄花、洋金花。曼陀羅為一年生草本,高四五尺,葉呈卵圓形,端尖,邊緣呈不規則波狀分裂。夏秋間開花,花紫色或白色,有漏斗形三合瓣花冠,邊緣五裂,果實為卵圓形,有不等長尖刺,熟時四瓣裂開。
曼陀羅花主要成分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及少量阿托品,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東莨菪鹼。由於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多用它來製成蒙汗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汗葯
⑻ 曼陀羅為什麼叫情花 曼陀羅花介紹
1、曼陀羅之所以叫做情花,是因為它有毒性,所以在金庸小說中寫成情花。
2、曼陀羅是茄科、曼陀羅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0.5-1.5米左右,莖部較粗壯,呈圓柱狀,顏色為淡綠色或帶紫色,葉子呈廣卵形,頂端漸尖,花單生於枝叉間或葉腋,花冠呈漏斗狀,花萼筒狀,蒴果直立生,形狀為卵狀。
⑼ 曼陀羅在文學上有什麼意象
曼陀羅俗稱山茶花,在文學作品中主要是表達愛情的意象,在一些武俠小說中,曼陀羅有時也代表神秘的意象,不過這是少數,主要還是表達愛情的意象
⑽ 曼佗羅花作用
曼陀羅花的主要成分是東莨菪鹼、莨菪鹼和少量阿托品,根據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證實曼陀羅花有麻醉作用,主要在於東莨菪鹼。曼陀羅花麻醉效果顯著,病人用葯後幾分鍾內即可昏昏入睡,手術時毫無痛感,並有良好的術後鎮痛作用。
曼陀羅全草有毒,為茄科曼陀羅屬,屬一年生直立草本,一般樹高0.5到2公尺,葉呈寬卵形,葉緣有不規則波狀淺裂痕,花常單生於枝分處或葉腋處,直立狀,花萼筒狀,花冠漏斗狀,長6-10公分系喇叭狀,花一般有白色、紫色或淺黃色,果呈圓球形,表面有刺,每年3-12月為花果期。
原產於印度的曼陀羅,40年代以前在台灣南部農家附近或海邊荒地可見,但80年代以後即已逐漸失去蹤跡,如今僅在蘭嶼的海邊長有野生的曼陀羅。民間使用曼陀羅花來治療老人咳嗽及氣喘,或摘花炒肉絲,或和排骨熬煮,但往往因未控制劑量,結果導致服用過量而中毒。
書田泌尿科診所麻醉科主任謝春興表示,武俠小說中的「蒙汗葯」,事實上應該不致於葯效如此神奇,不可能一蒙馬上就迷昏對方,當前即使在醫學臨床上,為病人開刀前進行全身麻醉時,才有可能使用吸入式麻葯,病人也得吸至少5分鍾,才會昏睡過去。
《水滸傳》里張青在十字坡開黑店,使用「蒙汗葯」害人的情節,蒙汗葯就是今天所講的麻醉葯,也就是曼陀羅花,當前臨床上並以此提煉出國葯麻醉劑,作為手術麻醉時用。
中國武俠小說《水滸傳》里的「蒙汗葯」與中國民間小說《七俠五義》的「迷魂葯」與均為曼陀羅。《水滸傳》中第16回里,即說明這樣一個情節「梁山好漢晃蓋等人為智取生辰綱,用蒙汗葯下到酒里,把公差麻翻在地,然後大搖大擺地推車劫去財物」。
另外「本草綱目」也提到「相傳此花釀酒飲,引人笑、令人舞,予試圖之飲須半酣,更令人或笑或舞引之」、「8月采此花,7月采火麻子花,陰乾等分為末,熱酒,調服2錢,子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即不覺若也。」可見當時已用曼陀羅花及火麻子花(大麻)等配酒服,當作小手術的麻醉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