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武俠小說
⑴ 哪位大俠有白羽先生的武俠小說如《十二金錢鏢》( 最好是txt格式)、《血滌寒光劍》、《獅城三鳥》等
十二金錢鏢(缺)_宮白羽.txt
十二金錢鏢後傳之雄娘子(缺)_宮白羽.txt
十二金錢鏢前傳之牧野雄風(缺)_宮白羽.txt
十二金錢鏢前傳之武林爭雄記_宮白羽.pdf
十二金錢鏢外傳之毒砂掌(缺)_宮白羽.txt
十二金錢鏢外傳之獅林三島(缺)_宮白羽.txt
十二金錢鏢外傳之血滌寒光劍(上冊)_宮白羽.pdf
⑵ 民國武俠小說有哪些
很多 民國武俠稱之為舊派武俠,還珠樓主、不肖生、朱貞木、鄭證因、王度廬、姚民哀、白羽、顧明道各有千秋,徐克的電影蜀山取自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李安的卧虎藏龍取自王度廬的同名小說,還有不肖生的刺馬,都廣為流傳的,網上也有很多電子檔可以閱讀。
可以參見以下連接
民國舊派武俠小說概況 連載:金庸評傳 作者:孔慶東
http://tieba..com/f?kz=490476364
民國以來舊派小說家點將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58168.shtml
⑶ 主角穿越清末民國的武俠 小說
嶺南宗師,不是穿越小說
⑷ 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
編號 書號 書名 作者 定價
01 84043-01 江湖奇俠傳 (1-7) ** 平江不肖生 絕版
02 84043-02 近代俠義英雄傳 (1-4) 平江不肖生 600
03 84043-03 北海屠龍記 還珠樓主 絕版
04 84043-04 鷹爪王 (1-7) 鄭證因 840
05 84043-05 風雨雙龍劍 王度廬 200
06 84043-06 燕市俠伶 王度廬 120
07 84043-07 羅剎夫人 (1-2) 朱貞木 240
08 84043-08 蠻窟風雲 (1-2) 朱貞木 240
09 84043-09 武林爭雄記 (1-2) 白羽 300
10 84043-10 偷拳 白羽 絕版
11 84043-11 蜀山劍俠傳(1-26) 還珠樓主 絕版
12 84043-12 蜀山劍俠新傳 (1-2) ** 還珠樓主 絕版
13 84043-13 嵋峨七矮 還珠樓主 絕版
14 84043-14 柳湖俠隱 (1-2) 還珠樓主 絕版
15 84043-15 玉玦金環錄 (1-2) 平江不肖生 300
16 84043-16 十二金錢鏢 (1-7) 白羽 840
17 84043-17 青城十九俠(1-15) 還珠樓主 絕版
18 84043-18 虎嘯龍吟 (1-3) 朱貞木 360
19 84043-19 七殺碑 (1-2) 朱貞木 240
20 84043-20 荒江女俠 (1-5) 顧明道 600
21 84043-21 鶴驚昆侖 (1-2) 王度廬 300
22 84043-22 寶劍金釵 (1-2) 王度廬 300
23 84043-23 劍氣珠光 (1-2) 王度廬 300
24 84043-24 卧虎藏龍 (1-2) 王度廬 300
25 84043-25 鐵騎銀瓶 (1-4) 王度廬 540
26 84047 武俠小說談藝錄 葉洪生 350
-葉洪生論劍
27 85135 卧虎藏龍 重出江湖版 薛興國 180
⑸ 民國武俠小說家朱貞木是怎樣死的
朱貞木,本名朱楨元,字式顓,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
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天津電話局和日方電信公司工作,篆刻、詩書、文章俱佳,可稱藝文雙絕。據二十年代中期在天津電話局與朱貞木曾為同事的老報人吳雲心回憶:「其公餘作畫,並治印,皆達到一定水平,文章亦清麗,是一典型之幕僚人才……天津電話局在日偽時期一度在英租界抗拒日偽接管,是時朱尚在電話局。後在日方電信公司工作。日本投降後,電信局復員,朱離局。」
三十年代初,朱貞木見同事李壽民(還珠樓主)撰寫的《蜀山劍俠傳》風靡文壇,於是操刀進入武林俠壇。其早期作品《飛天神龍》、《煉魂谷》、《艷魔島》系列受還珠樓主影響甚深,後來便自出新意,以《虎嘯龍吟》、《七殺碑》、《羅剎夫人》為代表作。其創作的武俠作品還有《七殺碑》、《蠻窟風雲》、《庶人劍》、《塔兒岡》、《玉龍崗》、《龍崗女俠》、《苗疆風雲》、《五獅一鳳》等,此外還著有歷史小說《闖王外傳》、《翼王傳》等。
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白羽 、「幫會技擊派」鄭證因 、「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共稱「北派五大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貞木不知所終,這給對他的研究帶來了困難。
註:所以,你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⑹ 為什麼沒有寫清末民國時期題材的武俠小說
描寫清末民國時期題材的武俠小說有很多,其中在這個題材領域貢獻最突出的,當數民國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
平江不肖生(1890—1957),本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自幼修習武術。
1922年,他開始專心從事武俠小說創作。小說《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名震大江南北,其他作品如《江湖大俠傳》、《江湖異人傳》等也很有影響力,都屬於清末民國時期題材的武俠小說。
其實我們今天所認識的關於霍元甲的故事,就是從他的《近代俠義英雄傳》一書中節選出來的。另外像著名電影《火燒紅蓮寺》,也是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這些都足以說明他作品的影響力。
當然,像新時期著名作家馮驥才,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也創作過《神燈》、《神鞭》、《義和團》等帶有武俠性質的歷史小說,還有如郭澄清的《大刀記》也有類似的性質,但都不如平江不肖生的作品那麼有影響力了。
⑺ 民國時期武俠小說界的「南向北趙」中的北趙指的是誰
趙煥亭:《奇俠精忠傳》正續集、《大俠殷一官軼事》、《英雄走國記》、《雙劍奇俠傳》、《驚人奇俠傳》及《劍底簫聲》等——為二十年代唯一的北方武俠名家。
⑻ 今古傳奇的民國兒女柔情武俠小說
小椴《弓簫緣》《肝膽》《登壇》《洛陽女兒行》《開唐》滄月《七夜雪》 《忘川》 時未寒《偷天弓》 《換日箭》 《絕頂》步非煙 《武林客棧之青天寨》 《武林客棧之蠱神劫》 《武林客棧沙月飛鶴》 《武林客棧卷舞天下》 《武林客棧飛龍引》 《武林客棧摘葉飛花》 華音流韻系列黃易《邊荒傳說》 九把刀《功夫》 溫瑞安《少年無情》三月初七《綠林七宗罪》扶蘭《巫山傳》鳳歌《昆侖》《滄海》金尋者《大唐乘風錄》夏生《蜀山的少年》李亮《反骨仔》 馬伯庸《我在江湖》孫曉《隆慶天下》短篇的都去掉了,都是長篇,或系列連載可能不止這么多,暫時找到的 — ————昉
⑼ 找書,描述是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
民國的名家有王度廬 就是寫 卧虎藏龍 那個 你從他的作品裡找找 看有沒有
或者就是還珠樓主的了 他是寫仙俠的
⑽ 誰有民國的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的淵源是在古代的傳奇、公案和清代的俠義小說。晚清以降,一直走不出清官捕快的路子。直到20年代,經過一些先驅的不斷開拓,才在諸多通俗小說中異軍突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一位天才,就是後來被稱為民國武俠小說奠基人的平江不肖生。
1922年,一本叫《紅雜志》的通俗讀物創辦,次年另一部名為《偵探世界》的雜志問世,兩本刊物在1923年的1月和6月開始連載平江不肖生的兩部武俠代表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銷量肯定一路高歌猛進,不用細說~~~~~~~)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氏,生於1890年。在1907年和1912年兩度赴日浪遊,曾入日本東京中央大學。1918年出版了《留東外史》一書(當然不是武俠啦)。《江湖奇俠傳》當時候影響非常廣,28年被改拍成影片《火燒紅蓮寺》,轟動一時。全書160回,前106回是平江不肖生寫的,後若干回由趙苕狂以「走肖生」的名字續完(趙也是小說家)。《江湖奇俠傳》以湖南平江、瀏陽的農民爭奪交界地引起械鬥為線索,帶出昆侖派、崆峒派的劍俠爭雄。裡面的武技,由棍棒拳術發揮到呼風喚雨、吞吐飛劍,幻想十分豐富。《近代俠義英雄傳》雖然沒有前者出名,但是內容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接觸過。這部書寫的是京城大刀王五和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的情誼,以及霍元甲憑借中華武術為國爭光的事跡。
同一時期, 武俠小說上還有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姚民哀的《山東響馬傳》等。前者繼承了講史傳統並且加以發揮。描摹世態人性入情入理,當時便與不肖生「南向北趙」並舉。後者取材於當時轟動全國的山東臨城劫車案,時效性強。
《江湖奇俠傳》連載後不久,顧明道的《荒江女俠》繼之而出。顧明道從小殘廢,早期寫作言情小說,因此《荒江女俠》將俠情兩相結合,開了言情武俠小說的先河。《荒江女俠》寫方玉琴為父報仇,學成劍術,在尋找仇人的過程中遇見同門師兄岳劍秋,相攜鋤奸的故事。顧明道在設計「武」的打鬥場面和技巧套路的時候常常力不從心,就在出生入死的場景之間多安插情意纏綿的細節,加以彌補。
武俠在這一時期除了與「情」結合之外,還在與其他諸多因素結合,有了多方面的發展。與歷史結合出現了文公直的歷史武俠小說。所用歷史只是背景,在其中虛構俠客們的活動。代表作是「碧血丹心」系列:《碧血丹心大俠傳》、《碧血丹心於公傳》、《碧血丹心平蕃傳》等。三書以明朝於謙的事跡為背景來寫為國盡忠的俠客。
與江湖幫會秘史結合,有了姚民哀的黨會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本人參加過清末的幫會,因此寫於1929到1930的《四海群龍記》(幫會復仇故事)和寫於1930到1931的《箬帽山王》(「四海群龍」中的「一龍」如何組黨),不論是交待內幕,還是敘述行規黑話,都很到位。很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且由《四海群龍記》引出《箬帽山王》這種「連環式」形式,是後來長套的武俠小說慣用的結構。
1932年,環珠樓主橫空出世了。《蜀山劍俠傳》在天津的《天風報》上連載,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十分出色,但是一集一集寫下去,到1949年,出到了55集。環珠樓主,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幼年有「神童」之稱,從小熟習武術氣功,三上峨嵋,四登青城,成人後做過幕僚和家庭教師。歷經坎坷,始寫武俠。《蜀山劍俠傳》是一個超現實的世界,由人間社會、神話幻想、自然勝景、哲理詩情交織而成。表面的故事是正道的劍仙和同邪惡的怪魔之間的斗爭。劍仙和怪魔都要逃脫「道家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難。不同的是,劍仙以行善來避劫,而怪魔用行惡來逃難。兩方面寓示了一種共同的形而上意義:人對自身命運的不懈抗爭。書中「關於自然現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為獸,天可隱滅無蹤,陸可沉落無形;關於故事的境界者,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關於生命的看法,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自殺可以逃命,修煉可以長生,仙家卻有死結;關於生活方面,不食可以無飢,不衣可以無寒,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室送天庭;關於戰斗方面者,風霜水雪冰,日月星雲氣,金木水火土,雷電光聲磁……」(徐國楨《環珠樓主論》1949)。想像天馬行空。環珠樓主的小說還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舉凡道、釋、儒,經史子集,醫卜星象,天文地理,詩詞書畫,風俗民情,無不與武俠融會貫通。影響深遠,直至當代港台新武俠。
40年代,武俠小說進一步崛起,現在一般通行「北派四大家」或「北派五大家」的說法,即指環珠樓主、(宮)白羽、鄭證因、王度廬四人,再加上朱貞木。
白羽主要寫社會武俠小說,《十二金錢鏢》、《武林爭雄記》、《偷拳》等等。他筆下的俠客都是現實社會中極平常的人物,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
鄭證因被稱為真正懂得武術的人,曾在「北平武術館」學習太極拳,使九環大刀,公開表演獻藝。他的小說是走純技擊路子,創出拳掌「綿掌、混元掌、排山掌、般禪掌、小天星掌力、鷹爪手、金剛指」等等,輕功「草上飛、追雲趕月、仙人換影、飛鳥凌波」等等。與還珠樓主想像型的武功相比,鄭的武功偏向於寫實,但也達到藝術化的境界。
王度廬進一步發展了言情武俠小說,1938年以後,連續寫下《鶴驚昆侖》、《寶劍金釵》、《劍氣珠光》、《卧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互有聯系又各自獨立的武俠小說。五部小說包括了三個悲劇故事:江小鶴和阿鸞、李慕白和俞秀蓮、羅小虎和玉嬌龍的愛情糾葛。
最後以為朱貞木,代表作是《七殺碑》,布局高妙,筆法細膩。《魔窟風雲》、《羅剎夫人》以歷史上的「苗亂」為引子,鋪寫邊地蠻荒的離奇戀情和俠事。
當代自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開始,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
直至金庸的出現,才把武俠小說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在文字的組織與文章的結構上均不輸純文學作品。具體評價我也不多談了,金庸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贊譽之辭更是連天匝地,車載斗量,不可勝言了。
古龍:他務去陳言,自創新境,內容、風格,多姿多采。
在梁金古三家竟相爭鳴的同時,台灣、香港、內地也涌現出了眾多武俠作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溫瑞安、蕭逸、聶雲嵐等作家。
黃易的出現,算是給已風平浪盡的江湖,又掀起了陣陣波瀾.他自創的玄幻、異俠系列,令讀者耳目一新,久違的武俠情節換一種方式體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他的首部武俠小說《破碎虛空》盡管篇幅不長,但黃易的風格已經鮮明的體現了出來.那就是由武道可以體會到生命及宇宙的奧秘。
到《覆雨翻雲》《尋秦記》《大唐雙龍傳》推出後,黃易的風格已經完全形成。他是在傳統的武俠路上融入了玄經易理,神話和科幻的色彩非常濃郁。
到了今天,武俠小說已經逐漸式微,除了金庸的小說依然屹立不倒,甚至被很多人捧為經典。其作品也不厭其煩的被翻拍,再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