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梯雲縱輕功是哪本武俠小說

梯雲縱輕功是哪本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2-11-20 05:37:22

A. 梯雲縱的簡介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武當派輕功絕學:梯雲縱

B. 金庸群俠傳2梯雲縱跟凌波微步哪個好

凌波微步。
凌波微步,出自金庸所著長篇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為逍遙派的輕功身法,後被大理國世子段譽所習得。凌波微步的名字取自周易,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使用者按特定順序踏著卦象方位行進。

C. 功夫「梯雲縱」

梯雲縱的描述出現在全庸老師的《倚天屠蛇記》里,相傳是武當武功中的一種至高輕功
。社會上的一般描述是腳踩腳上升,其上升高度視內功深淺有所不同。
假設:

一體重為100KG的人,平地起跳高度為0.5m,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為9.79m/sexp(2)(武漢
),空氣粘滯阻力Fv與人運動時所具有的速度v的平方或者3次方成正比,
假設該人在整個運動過程中處於勻速狀態
該人在勻速上升過程中受空氣浮力,重力作用,上升力取一沖量Ft,由動量定理建立方
程:
I=Ft=mVt- mV0=Pt-P0=△P
根據本人觀察,梯雲縱在第一步完成的時候,人的速度在5m/s左右,而初始速度(無助
跑)為0。
根據機械能守恆定理
人在上升過程中受到重力作用:
Wg=mgh
據實際經驗,一步的上生高度為4m左右,即h=4m
即得下式:
I=1/2mVtexp(2)+mgh+? (?為空氣阻力所做功)
整理得:
Ft=1/2mVtexp(2)+mgh+?
根據斯托克斯定律,空氣粘滯阻力
Fr=6ПaNVt
綜合上式
Ft=1/2mVtexp(2)+mgh+6ПaNVth
考慮到人的體積比較小,空氣不可以看成連續媒質,所以空氣粘滯系數修正為:
N=N/1+(b/pa) p為空氣壓強,b=8.23*10exp(-3)N/m

得最後方程
Ft=1/2mVtexp(2)+mgh+6(N/1+(b/pa)aNVth)

因人在蹬地起跳的時候,所用t為極小值,由此可知,F為一極大量,而梯雲縱第二步的成
功必須依賴於第一步的成功,第二步的分析由第一步可以推出,本論文正文涉及,在此不
作介紹。

結論:當F達到一個臨界值的時候,梯雲縱即可實現。
取t為0.2s,即人的反應時間,因人而異,得F臨界值為:
F=(1/2mVtexp(2)+mgh+6(N/1+(b/pa)aNVth))/0.2
經過計算,F=1.8*10exp19N
也就是說,當你單腳蹬地所使力氣大於上述值,且地面夠硬骨頭夠硬,乃就可以飛了。

D. 武俠小說中有什麼有名的輕功

凌波微步——逍遙派
語出出於曹子建《洛神賦》:「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體態輕盈,浮動於水波之上,緩緩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將之形容為一種武功,其中「休迅飛鳧,飄忽若神」及「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可作為這種武功的註解。
2、一葦渡江——少林派
昔日達摩老祖傳道已畢,隻身西去,以一葦渡江,即系此種功夫。在少林七十二絕技里其被稱之為一線穿,又名達摩渡江、水上飛行術等。乃輕身功夫之一種,為軟功內壯。其練法殊非易易,然苟能堅心毅志練習,不難成功。功成之後,可在水面飛行,所謂水面飛行者,亦須略有假借,須用一質地輕浮之物,如竹片木桿蘆葦等物,擲於水面,人即可身立其上,推之方可前進。余如浮萍薄草密集之處,菱角荷葉叢生之所,亦可在上行走。
3、梯雲縱——武當派
武當的輕功絕技,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

E. 武當梯雲縱,它根本就不是左腳踩右腳!

梯雲縱 ,稍微熟悉金庸武俠的人都知道,這是武當派的輕功絕學。在《倚天屠龍記》的故事裡,武當派功夫有兩大特長,一是內力,二就是輕功。後來的許多武俠游戲和文藝作品裡,梯雲縱也成為了一門標志性的輕功技能。

但是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大家在提起梯雲縱時,總是會條件反射性地把它等同於「左腳踩右腳」呢?

其實,在原著小說里,並沒有對於梯雲縱具體招式和原理的描述, 所謂的「左腳踩右腳上升」的橋段更是壓根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

可見,「梯雲縱」就是一門高深的輕功而已,使用者在空中需要上升時,無不需要藉助外力,而不是靠踩自己的腳就能飛起來。不僅梯雲縱不是這樣,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邏輯扯淡的輕功方式。因此,這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典型的 「集體虛假記憶」 ——明明並無實據,而且要論證起來也不難,但是大家卻接受了一個錯誤的概念,並且當成了默認的事實。

當然,這種「虛假記憶」的產生肯定還是有源頭的,畢竟「踩自己的腳上升」這個概念總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其實,在其他武俠作品裡,這種略顯滑稽的反物理功夫倒是確有出現——單田芳大師的評書里,就經常有類似踩自己腳跳起來的形容;而梁羽生、溫瑞安、古龍這些作家的故事中,也都有過這種輕功的描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龍的《英雄無淚》里的這一段——

看來古龍先生可以算得上是「元兇」之一了,正他直接把這二者聯系在了一起。可是真正把這個概念傳播得深入人心的,還要屬當年那些TVB金庸劇。在早年許多武俠劇中,其實也都出現過這種「自己對自己做功」式的輕功鏡頭,例如 朱茵版《射鵰英雄傳》結尾的郭大俠 ——

靖哥哥在掉下懸崖後,硬是靠著踩自己的腳又飛了上來。即使我們接受了在電視劇的世界觀里郭靖能做到這一點,可是這畢竟也跟梯雲縱毫無關系,此時張三豐都還遠未出生,更不要提武當派了……總之,因為這種種因素巧合與推波助瀾,「左腳踩右腳」這項反物理神功最終就這么莫名其妙地跟武當派的「梯雲縱」輕功綁定在了一起。

其實,這件看起來搞笑又有些奇怪的事情,就是一次典型的 「曼德拉效應」 。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許多互不相識的人回憶稱自己看過紀念曼德拉的電影,包括電影的名字和內容都大體一致,然而這部影片從未上映,甚至從未拍攝過。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應只是一個新名字而已。這個理論假設小量子波函數允許人們在宇宙的縫隙間穿越,達到一個此刻情景類似的時空,那個時空里的人們也都不是他們的朋友。直到大事發生——比如尼爾森·曼德拉的葬禮——發生,他們才注意到現實。」

簡而言之,在一些人的記憶中,曼德拉這位名人似乎早就去世過了,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自己還隱約有著經歷了這件事的記憶。所以當曼德拉真正去世的確鑿新聞出現時,人們就不得不懷疑—— 是不是同樣的事情發生了兩遍?還是大家的記憶都被重置或篡改過?

與之類似的例子還有「肯尼迪遇刺事件」、「邁克爾傑克遜去世事件」、「金庸去世假新聞」、「摩根弗里曼去世假新聞」等等。 其實,這就是把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的「既視感」事件,擴散到了更廣大人群的范圍里。 一件事情,明明我有記憶或者概念,而且大家的認同也是一致的,可是最後我們卻發現這根本不是事實。

這里先不去討論陰謀論與平行世界之類的腦洞,其實絕大多數「曼德拉效應」產生的情況,就是源自最基本的三人成虎,以訛傳訛。距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大概就是今年年初上映後引發討論熱潮的電影 《頭號玩家》 。

然而,這個所謂的彩蛋壓根就不存在——電影中諾蘭根本沒有說過相應的台詞。注意這可不是曼德拉逝世那樣年代久遠又發生在國外的事件,明明就是最新上映的電影,大家都剛剛看過,而且驗證起來也非常容易,可這個說法依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類被各種媒體瘋轉。

這里其實就涉及到了大眾傳播學中的「擬態環境」與「沉默的螺旋」理論。所謂 擬態環境 ,顧名思義,大部分人對於世界的了解其實都只是通過媒體尤其是互聯網實現的。絕大多數人只能通過「新聞供給機構」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為已經不再是對客觀環境及其變化做出的反應,而是對新聞機構提示的某種「擬態環境」的反應,產生腦海圖景。也就是說人們根據獲得的信息在鬧鍾構建的那個「世界」,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世界。 這也就衍生出了諸如「美國/中國/朝鮮……其實是不存在的」之類的梗,它們產生的原理也是一致的——既然梯雲縱可以被無中生有地安排上踩自己腳的設定,那麼通過信息憑空創造出更大、更具象化的事物也不是沒有可能。假設一個人完全沒有出過國,他對於自己生活環境之外的整個世界的概念,確實就只是通過別人來了解的。因為不可能親自去驗證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理論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楚門的世界》的主角。

再加上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 效應的影響——

當大家都堅稱曼德拉早就去世過的時候,由於無法親身查證,單獨的個體即使產生懷疑,心裡也沒有底,無法出言反駁,這就導致了觀點進一步得到大眾的認同和背書。 因此,所謂的「曼德拉效應」並非什麼嚴謹的理科定理,而是一種社會學現象。即使純粹出於無心和巧合,也可能誕生「梯雲縱」這種大家一起錯的情況;而媒體推波助瀾的手段只要稍微高明一點,偽造出群體的虛假記憶恐怕也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當然,拋去那些細思恐極的神秘事件,回到輕功這件事上。無論在哪個平行宇宙,只要牛頓定律依然生效,跳起來左腳踩右腳就都只有大概率摔成狗吃屎一個結果—— 終到頭來,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這個就叫「梯雲縱收束原理」 。

F. 武俠小說中出現過的輕功有哪些

倚天屠龍記——梯雲縱
天龍八部——凌波微步
鹿鼎記——神行百變
射鵰英雄傳——水上漂、全真派的內功心法
神鵰俠侶——天羅地網勢
碧血劍——攀雲乘龍

G. 宋青書在全真教遇到霍都放火燒山拿出了梯雲縱功法是那一部小說

倚天之反轉青書,卷二。
宋青書在全真教遇到霍都放火燒山拿出了梯雲縱功法是武當山宋青書卷二第六十八章。武當山宋青書是一本武俠爽文小說,作者是理論折疊要塞。
小說名句,你把劍給宋青書,他代你於江湖行走,看著世間但有不平,長鋒出鞘一劍斬之,讀書十七載,方生膽氣豪。揮筆一書就,不求有來朝。

H. 武當梯雲縱算是輕功嗎

梯雲縱是輕功。

梯雲縱,武當派輕功絕技,張三豐所創,出自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

梯雲縱出現最多的是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楚了張三豐以外,他的眾多弟子也都會施展這一門武功,是輕功中的上乘武功。


(8)梯雲縱輕功是哪本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武當派的其他功法

1、千里不留痕

一旦使出來,快如急煙,嗖地直溜了過去,左穿右插,未撞上一物。(溫瑞安《神州奇俠》)

2、三十二勢武當長拳

屬武當入門功夫。共分二路,可以單路練習,也可以二路一氣呵成。架勢較大,動作多橫擊直劈,對健身壯體效果較好。攔截架格,騰挪閃讓均要求出手有力,發腳迅速,手足齊到,動作分明。(金庸《倚天屠龍記》)

3、綿掌

一共三十六招,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勁力要求內蓄剛勁,外現綿柔,爆發時迅速、快捷。(金庸《倚天屠龍記》)

I. 輕功的武俠小說

凌波微步——逍遙派
語出出於曹子建《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原意是形容洛神體態輕盈,浮動於水波之上,緩緩行走。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將之形容為一種武功,其中「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及「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可作為這種武功的註解。
梯雲縱——武當派
武當的輕功絕技,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
踏雪無痕——天山派 神行百變——鐵劍門
鐵劍門的一種輕功《碧血劍》、《鹿鼎記》里有記載,由鐵劍門木桑創立,
後來又傳給阿九(九難長平公主),九難再傳給韋小寶! 天羅地網勢——古墓派
古墓派入門武學,為綿密無比的掌法。為楊過拜小龍女為師後,由其傳授。更於其中修習絕頂輕功,飄逸輕靈,變化萬方。
一葦渡江——達摩
草上飛、水上飄、飛檐走壁、燕子穿雲縱、燕子三抄水、蜻蜓三點水 燕子飛——展昭
殷候所創,大開大合,可在空中騰轉飛旋。
如影隨形——白玉堂
天尊所創,如影子一般快速閃現

J. 請問梯雲縱的描述在哪一段

只有《倚天屠龍記》中有相關的介紹,
但沒有你說的那種,你說的那種是單田方的證書中才有的功夫!
《倚天屠龍記》中提到的梯雲縱基本都與以下的相同!

http://www.oklink.net/wxsj/jing-yong/lean-on-sky/003.htm
《倚天屠龍記》
作者:金庸
第三章 寶刀百煉生玄光

俞岱岩本覺得這幹人個個兇狠悍惡,事不關己,也就不必出手。斯時見老者命在頃刻,
只要一入爐中,立時化成焦炭,終究救命要緊,當即縱身高躍,一轉一折,在半空中伸下手
來,抓住那老者的發髻一提,輕輕巧巧的落在一旁。白袍客和長白三禽早見他站在一旁,一
直無暇理會,突然見他顯示了這手上乘輕功,盡皆吃驚。白袍客長眉上揚,問道:「這一手
便是聞名天下的『梯雲縱』么?」俞岱岩聽他叫出了自己這路輕功的名目,先是微微一驚,
跟著不自禁的暗感得意:「我武當派功夫名揚天下,聲威遠播。」說道:「不敢請教尊駕貴
姓大名?在下這點兒微末功夫,何足道哉?」那白袍客道:「很好很好,武當派的輕功果然
是有兩下子。」口氣甚是傲慢。

熱點內容
豆瓣言武俠排行榜小說 發布:2025-08-12 06:02:11 瀏覽:82
喜瑪琅雅聽書 發布:2025-08-12 06:00:45 瀏覽:431
十本推薦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2 05:57:43 瀏覽:951
豪門兄弟的小說排行 發布:2025-08-12 05:57:37 瀏覽:732
推薦點網游小說 發布:2025-08-12 05:47:04 瀏覽:333
鄉村言情小說三百七三章 發布:2025-08-12 05:41:58 瀏覽:935
求無限變身類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2 05:11:06 瀏覽:249
如意緣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12 05:06:26 瀏覽:397
父愛霍水兒小說免費閱讀第三 發布:2025-08-12 05:06:24 瀏覽:705
評書在線聽書吧 發布:2025-08-12 05:02:40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