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修煉最高境界
㈠ 金庸武俠小說里誰內功最高
沒提到的不算,什麼六脈老祖,葵花老祖,逍遙老祖不入選. 1.張三豐,達摩.原著上說張三豐是達到了陰陽相濟,剛柔並舉,圓轉如意的武學最高境界,其他人無此評價.而且金書上說他死人都能救活片刻.所以排第一.達摩和他齊名,一向是並列的,所以並列第一.佛道最高代表. 3.慕容龍城.又一名在金庸書中明確說出是天下第一高手的人,創出斗轉星移,懷疑無名僧其實是他的傳人. 4.無名僧.看過天龍的人都不會反對這排名吧,但是他在全神防備時還被打斷骨頭,吐血,而且打倒蕭遠山時要用虛招晃蕭峰,所以在上面三人之下. 5.張無忌.也許不少人反對(但也肯定有很多人贊成).九陽說是和少林最高內功並列,少林最高內功是?無疑----易筋經.乾坤大挪移比斗轉還BT,加上太級,可謂深不可測(遇強越強,開始打三老和尚不是對手,打了2次就成平手了).而且考慮到聖火令上的武功奇詭無比(似坐實右什麼的),九陰,降龍在手,甚至是唯一靠武功墜落懸崖不死的人,給他前五的位子.但因為上面四人的存在,無法再高.還有一原因是金庸本來要把他塑造為仁者無敵的主角失敗(從古到今,仁者無敵的形象還沒成功過,金庸也是挑戰失敗)> 6.無涯子.逍遙派武功令人心神嚮往,無涯子是最高代表.但丁春秋暗算他居然成功,可見互體神功還是有限.屈居第六. 7.黃裳.活得夠久,創出九陰,但那是為了破人武功而創,雖然博大精深但失之神韻,排名第7. 8.郭靖.射鵰神鵰裡面的第一高手.韜光養晦不代表不強,其實郭大俠的武功之高,冠絕射神,降龍以他為最高,十六年前已是至剛中生出至柔來.第8當之無愧. 9-10.蕭峰.老頑童並列.蕭峰天縱神武,降龍與英雄本是絕配,蕭峰無疑是最適合降龍的人.但是他在境界上還是稍遜郭大俠,止步於剛,戰游坦之與慕容復聯手不敵,可見再武勇也有窮盡之時(金庸塑造他就是為了說明人力有時而窮).老頑童也是稍遜於郭靖,兩人無法比較,所以並列. 11.楊過.楊過武功卓絕,天賦極高.內力是由外向內而練,剛猛無比,但精純未免不足,比之郭大俠與一燈大師稍遜;所學雖多卻不純,青年時所學的沒有可抗衡高手的.黯然消魂掌武林絕技,還稍弱於降龍,畢竟那是天下第一掌法.加上斷臂之弊,排名無法更高.居十強之末. 12.石破天.一代高手,但經驗不足,缺乏比較方式,暫時放這里了. 13.虛竹.內力極高,但考慮到能量損耗,童姥與李秋水的內力更沒可能全部吸收. 戰斗經驗有缺(後來好一些,高過少林一戰時),招數精妙,石壁上有未知絕學,所以在12. 14-17.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金庸筆下從不把他們分出高下,西毒北丐練了九陰,但東邪南帝多活了幾十年,並列了. 18.童姥,殺人不用二招,但是沒殺什麼有名高手(也可能是因為被殺,所以出不了名了).但看見慕容復用斗轉時認為他可以當天下第一高手,說明她還沒有斗轉那種玄妙的境界.名列18. 19.李秋水,比童姥差一些,但出手奇快,虛竹看不清他出手,比之東方不敗勝上一點了. 20.段譽.段譽是不是武林人還有待考慮,其戰鬥力不敢恭維,別人要是出手快一點,奇一點,他根本沒還手之地.但六脈神劍是天下第一劍,不得不入選. (獨孤求敗四十還在用玄鐵,最後也只是不滯於物,漸入無劍勝有劍,不如楊過) (王重陽在華山論劍要三天才稍勝四絕,後面他死了,別人突飛猛進,所以不入選) 塵埃落定......參考資料: http://tieba..com/f?kz=96757075
㈡ 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境界是什麼
我認為,武功到怎麼高都不能讓一個人變仙。。。不然怎麼虛竹那麼高的內力卻沒變仙了?那無名和尚也沒變仙啊。。。(只是略懂金老的小說,別人的只看那麼一兩部)
或許練到武功最高境界,可以延長壽命吧,可以舉世無雙(力量),擁有巨大的破壞力,但是要練成,沒有純正的心態也不行。。。或許,武功最高的境界,就只是讓那個人,活得逍遙一些而已。。可以更加無拘無束,也能夠在亂世中保護好自己身邊的人。(舉例說明:逍遙子,老頑童,無名老僧)
㈢ 仙俠小說修煉等級劃分詳細點
修真等級劃分:煉氣期、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合體期、渡劫期、大乘期。
普通武者分為後天武者和先天武者,先天武者相當於修真的煉氣期。
煉氣期一般分為九層,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合體期、渡劫期、大乘期分為初期、中期、後期,有時後期之後還有大圓滿的顛峰階段。
仙俠小說,起源於民國時期,與傳統武俠小說相比,更加虛幻飄渺。仙俠作品中,往往會有神、仙、人、妖、魔、冥六界芸芸眾生出現,融入到角色的成長過程中,而且角色往往會有各類法寶、仙器等。
㈣ 金庸武俠小說的武學境界 達人進~~~~~~~~~~~~~~~~
追求武道之人,不滯外物,達摩,無名老僧是佛法,佛理精深,加之內力深厚,武功自然登峰造極,只有明道理,方能成大道,按金庸所說,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可謂是天下絕頂內力和輕功的體現。黃裳本是一個朝廷官員,編修道家典籍從老子道德經中悟得九陰真經,也是與佛法,佛理一樣,逍遙子,自不用說,領悟莊子逍遙游,自成一派,也是道家代表,金庸所著書籍大多有道,儒,釋三家,可見三家闡明道理,更有武功大成之人大多出自三家,獨孤大俠是武學奇才,已至漸進無劍惟有劍之境,天下在無人出其左右,他是追求武道極致之人,天賦加努力加領悟,武功登峰造極當然應該了,至於東方不敗,能對武學執著而捨身,有如此大毅力者也是在理,張三豐,又是道家的經典人物,武功不低,更是創出了太極拳,由此可見大概武功達到高境界也是與世俗所知釋,儒,道,三家是不可分割的,百家爭鳴,到如今存在最廣的莫不是儒道兩家,在加之傳入中土的佛教。緣故些許由此。。。
㈤ 武俠小說里練武的七大境界是什麼
內容如下:
第一境界:講究招式,中規中距
拘泥於招式,不求變化,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這是學武人的大忌。
武學之所以有所成,就在於人的靈活妙用、隨機而變。過於講究招式,還不如不要招式。
第二境界:琴棋書畫,皆為我用
一個人最想做的,就是自己所做的,正好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可又有幾個所從事的,是自己所真正喜歡的,多的是為「稻梁謀」,「五斗米」。
第三境界:前人所創,遺世經典
前人所創的經典,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霜,必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必有其可取的完善之處,但也有其時代的局限性,並不是十全十美。
第四境界:旁門左道,專走偏鋒
有人認為,旁門左道的東西,也就離下三流不遠了,這是一個誤區。
左道的用的好,也能走上正道,正道用的不善,也會誤入岐途。
第五境界:蓋世神功,深不可測
神功並不是天生,也不是勤學苦練就能成,除了不凡的天賦外,還要極高的悟性。
第六境界:武學寶典,出神入化
突破了人的境界,就成了神,那突破了神的境界,又要怎麼去稱呼,沒有人知道。
第七境界:自創武功,成就一派
能夠全新開創一套絕妙武功,可稱為一代宗師。
㈥ 請問一下武俠小說中是怎麼修煉的從外而內,還是從內而外 一般武俠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 多些高人指教~
從內而外吧
一般先練內功再練兵器招式 一起練也行
最高境界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之類的 也有成仙成神的(貌似算玄幻的了)
㈦ 武俠小說里的武功境界劃分
先說結論:後天→先天→宗師→大宗師→武道金丹→丹碎成嬰(元嬰)→武道元神。
ps:①修真等級為「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渡劫(合道)→地仙→天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准聖→混元大羅金仙(聖人)→天道→大道」。
人族創造了自己的武道修煉一途。後天、先天相當於煉氣,宗師、大宗師相當於築基,後面3個境界分別相當於金丹、元嬰、化神。習武之人的最高境界是武道元神,以武入道修煉出來的元神無法合道,無法渡劫成仙。
②大宗師能活到200歲(比如達摩、張三豐),武道金丹強者能活到500歲。
③還有一種劃分方法,「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絕頂高手→絕世高手」。但是,這種方法本質上是按比例劃分。比如,在射鵰神鵰里,五絕是當世絕頂高手;在天龍里,蕭氏父子算絕頂高手,掃地僧算絕世高手。
㈧ 修煉境界劃分
修真修煉境界詳解
我認為世俗的習武的武者劃分是:外勁-內勁-化勁-先天-天人
外勁(習武高手)、內勁(武學強者)、化勁(武學大師)、先天(武道宗師)、天人(陸地神仙的神人)。
雖然說殊途同歸,習武入道有一線渺芒的機會,但更高的境界卻限於功法和傳承的缺失,天人境已經是世俗中的武者所能修練到的最高境界。
比較成熟和正統的修仙(或修真)體系應該是:
練氣期(吸納天地靈氣,入體化為元力,壽元可達至百來歲;丹田為氣狀,初步掌握靈氣術法運用,已具備神識,不能辟穀,體內元氣並不能支撐太久的御劍飛行)、
築基期(丹田為液態狀,可辟穀,神識倍增,壽元可達兩百餘歲,不能遁光飛行,能長時間御劍飛行)、
金丹期(丹田內有規則的圓形固態丹元,已辟穀,壽元可達五百載,可駕遁光飛行)、
元嬰期(破丹成嬰,壽元可達千年歲月,遁光飛行,破體元嬰可瞬移)、
化神期(體內元嬰倍增,元嬰向元神過渡,壽元可超兩千餘年,掌握元力領域,可破元嬰瞬移)、
煉虛期(壽元可達近五千歲,體內元嬰化為元神,返虛出本體,化為分身或眾多分身)、
合體期(分身與本體合二為一,達到返樸歸真,初掌神通,可破煉虛萬千化身,壽元可達上萬年載)、
大乘期(壽元可達兩萬余年,熟練使用或自創神通,法力肉身已具備飛升上界的條件,諶為修士大能)、
渡劫期(凡人向仙人過渡的境界,修士飛升上界以後,初掌天地法則,體內元力逐步向仙元力或仙靈力轉換,失敗則為渡劫修士,隨歲月而消亡;轉換成功,則融會貫通天地法則,可與天地同壽,是為仙)
仙人沒有較正統的劃分體系,僅供參考,大致是:天仙境、真仙境(太乙真仙)、玄仙境(大至玄仙)、金仙境(大羅金仙)、仙君境、仙尊境、仙帝境
最早提出修真或修仙的境界等級構想的小說是《飄渺之旅》,但那時侯非常不成熟且不嚴謹,後來經過眾多網路修真小說的大咖作者的完善,就形成了較正統和成熟的修仙體系。網路上比較權威、修練體系也比較正統的修真修仙小說,比如《百煉成仙》、《仙逆》、《最強棄少》、《凡人修仙傳》、《紫府仙緣》、《修真世界》、《修仙狂徒》等。
㈨ 金庸武俠小說武功最高者是
第一名:空缺
中華歷百千載,古往今來第一人,誰能擔當? 芳草萋萋,俠骨常埋空谷 傲嘯江湖,只有故事為人傳誦 金庸的理念中,真正的高手是無名的。俠之大者,如郭靖,死如亂軍中;武之高者,如黃裳,隱於朝,如無名宦官,老於宮;如獨孤求敗,與禽為友,沒於山林 無敵絕學,有多少隨一代天驕折沒塵土?因此,真正的第一高手,是無名的,空缺。
第二:無名老僧
還是金庸的理念貫徹:真正的高手是無名的。金庸尚佛,他對佛性佛學的推崇註定了他心目中的武學最高境界就是如此。 一介無名、無品級老僧,不知何許年紀。執守藏經閣,默掃塵念。追求的不是武學的末節,追求的只是人生的大覺悟和佛學的最高境界。七十兒絕技和易筋絕學在他直如無物。幾十年注視塵俗滄桑,心念只有點化世人。一招中取慕容博、蕭遠山姓命易,救二人性命,解疾苦、化恩仇難。蕭峰以為菩薩化身。當真可稱天人。老僧無意身前身後名,卻被小輩碌碌排名,只冀一笑置之。
第三:獨孤求敗
以獨孤求敗對東方不敗或石破天,未必就能贏。但這第三之謂,實在因為「武學」而不是「功夫」「求敗」一名,實在寂寞。求與天下英雄一敗而不可得。比及「不敗」直白二字,境界上高了不知幾許。少年持獨孤九劍快意江湖,武學天分、悟幾性之高,無人能及。九劍造就了風清揚、令狐沖,二人無奈太「乖絕」中年創重劍而棄「九劍」,乃是悟「大巧不工」的道理已經完全離開劍招。楊過痴人,為情所困,以雕為友,獲重劍俗物及皮毛而縱橫江湖。
獨孤老年棄重劍而至木劍、無劍。那是真的「心中無劍,手中也無劍」了。比及東方不敗、石破天一時無兩的絕學。獨孤的武功更勝在「自創」東方武功源出葵花,而其人心詭,終究不是正道;石破天天性忠厚質朴,領悟前人留下的「白首太玄經」,終究天分不足。因此獨孤求敗當為第三。
第四名:老道士張三豐
張三豐獲得此殊榮有很多理由:首先是武當的開山祖師,不僅武功高,而且武德肅然,對於武學的貢獻更是不可磨滅。張三豐的武功底子源於部分九陽神功、少林正宗拳法,在少年時代就擊敗了當時能單挑 少林的昆侖何足道。其武學天賦可見一斑。開創了武當一脈、自創了無數絕學,特別是太極拳劍。在重傷任能輕松一招格斃邪派少 林空字同輩高手。被稱為當時的武學泰斗,武功在張無忌之上。最重要的一條獲獎理由是:張三豐活了一大把年紀、功力和實戰經驗豐富。特別是:——老人家一百二十多歲,練的居然是純陽童子功耶!!!就這點,東方不敗一日千里再怎麼也趕不上...張無忌就別提了。
第五位:東方不敗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好大的氣勢。不過這人在還在任我行手下時好象也叫這個名字,大概也是常常敗的吧!東方不敗的功夫卻確實高絕,以一敵四,還輕描淡寫,手中兵器只是一根綉花針。一時間,把任我行和令狐沖的排名狂降不少。和令狐齊名的楊過、過同時代的五絕 都倒了大霉。不過東方不敗的武功勝在速度和詭異。大概是去掉障礙累贅,風阻減小的原因。但一方面功力畢竟有限,另一方面劍法破綻還是不少(令狐雖然能發現破綻,但速度太快,根本不能利用),遇上張三豐的太極劍法。太極守勢,東方不敗不能破,功力遠不 如張三豐,身法詭異大概也不入邋遢道士法眼,所以排名在張三豐之後。
第六名:阿青
阿青雖然年紀輕、功力淺,但劍法高絕,並且自創劍法,其實是一大宗師,雖然有人傳言她的師父是外星人白猿。其實阿青的武功和東方不敗相彷彿,不過可能要比東方不敗略遜。 阿青最厲害的一次是一人一劍,破三千甲士,直如無人。但類似的情景在《天龍》中,就曾經重現兩次,一次是蕭峰平遼的叛亂,另一次是段譽獃子和虛竹傻瓜聯手雁門關外擒王。要知道天龍中對的是精銳的遼兵,全副披掛、嚴神 戒備,而且遼人善馬戰,特別是耶律洪基已經防範蕭峰來這一手,自己不象越女的對手 那麼弱不禁風。越女過三千人畢竟和殺三千人不同,而且越女是甲士們的教練,一方面知己知彼,另一方面甲士們也沒有多少戒心。所憑的不過是速度和劍法而已。越女的對手只是不會武工並且穿上笨重鎧甲的兵士,比不上任我行和令狐沖。因此,越女和東方不敗武功路數相當而實力稍弱。既然是個mm,又是一派宗師,就排第六。
第七名:張無忌、石破天並列
張無忌和石破天實在很厲害,一個性格軟弱、仁慈,一個木納而且宅心仁厚。張無忌誤打誤撞當上明教教主,練好前人留下的九陽真經,並且加上乾坤大挪移,除了深不可測的一代宗師張三豐,實在是當時天下無對手。石破天大字不識一個(呵呵,連小寶都不如),先莫名其妙做了長樂幫幫主,然後又居然學會了《白首太玄經》,並且亂喝 酒增長了不少內力,和張幫主異曲同工。石破天武功更是誇張,兩個使者(罰惡賞善)武功能橫掃各大門派,石破天武功還在兩個島主之上,看起來石的武功誇張之極,但考慮到俠客島把中原武林高手大部分都接到島上去的因 素,中原武林留下的沒多少高手,...所以大致可以認為張教主和石幫主半斤八兩,張善人比石獃子可能還要聰明一點。因此這兩位並列第七。和前面幾位高手比,這兩位沒有宗師風范,而且都是機緣巧合 學了前人留下的絕學,因此也算是僥幸,呵呵... 兩個第七並列,接下來是
第九名:老頑童周伯通
我們周大哥是那個不知,誰人不曉,當真是武痴。五絕五絕,為了一個排名爭來斗去,最後誰都沒有能上「天下英雄榜」,只有一個天真無牙(老頑童露出一口新長出來的白 牙)、渾無心機的老頑童能上此榜,也是天意。 前五絕和後五絕(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只有老頑童一人 武功高出其餘。先學了九陰真經、然後雙手互搏,一人變二人,後來又醉心武道,練成了以空明拳為代表的其他絕學。因此周伯通絕對可當第九。(周伯通大喊「我要和前面八個人打上一架!!!」沖了出去)
第十名:授予蕭峰、段譽、虛竹,三人並列
三個人中,蕭峰武功最高,本當第十,既然三兄弟一心,而且為了大遼、西夏、大理的民族團結,就同時授予三人並列,但是獎金三人平分,呵呵...
段譽輕功很牛、北冥神功吸人內力而為己用,這也罷了,逍遙派武功旁人也練得,但「六脈神劍」惟有此人全通,更兼情痴一片,當能上榜;虛竹一人享逍遙派三大高手內力、武功(因此逍遙派的老頭老太倒不能上榜了)。因此也能上此榜。
但在這三個人中,我始終認為:武功武學還是蕭峰第一。(段譽虛竹喜道:「所言極是」) 蕭峰是武學天才。一方面有著良好的基因,乃父年輕時一人獨挫中原高手,可見蕭峰天賦必高。蕭峰練武努力刻苦,更兼聰明、融會貫通。身經大小數百戰,在整個「金榜」中實戰經驗也是無雙無對。而且,蕭峰年輕時必有無數奇遇,《天龍》中也提到蕭峰繼任丐幫幫主歷破三大難題、七件大功...在蕭峰出場之初,提到曾使出「傳說中」的「擒龍功」「風波惡卻道:『喬幫主,我武功是不如你,不過適才這一招輸得不大服氣,你有點出我無意,攻我無備。』喬峰道:『不錯,我確是出你不意,攻你無備。 咱們再試幾招,我接你的單刀。』一句話甫畢,虛空一抓,一股氣流激動地下的單刀,那刀竟然跳了起來,躍入了他手中,喬峰手指一撥,單刀倒轉刀柄,便遞向風波惡的身前。 風波惡登時便怔住了,顫聲道:『這……這是『擒龍功』吧?世上居然真的……真的有人會此神奇武功。』」這功夫大概是隔上三五丈(和敵人之間距離肯定不會太近)凌空抓一把重重的單刀,並且能隨心控制。想想也夠牛的。那神功卻不是蕭峰最厲害的武功,最俊的功夫大概是融會貫通的「降龍十八掌」連「金榜」第二的無名老僧都稱贊「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雖然有謙虛的成分,但大概確實厲害無比,起碼比後來的洪七、郭靖厲害。同樣是降龍十八掌傳人、為國為民的大俠,蕭峰有勇有謀,比獃子郭靖可厲害 多了,天分既高,而且努力、並且發揮極好,愈戰愈勇、逢強愈強。虛竹、段譽,特別是段譽也得到蕭峰大哥不少指點,這種武學的印證,固然 段譽等人受益非淺,對蕭峰也有不少好處。因此蕭峰武功絕對在三人中最高,當入「金榜」第十正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