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古龍的武俠小說為什麼翻拍少

古龍的武俠小說為什麼翻拍少

發布時間: 2022-12-06 05:00:14

A. 同為武俠宗師,為何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的作品卻沒人翻拍

近些年來關於影視圈亂象的問題經常會出現在微博的各種話題榜上。相比之前中國影視百花齊放的景象, 如今的影視業雖然也會出現幾部爆款劇,但我們也會從中發現一些問題。

但武俠作品也並不僅僅只有金庸的是經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他們的武俠作品也都十分的優秀,可 為何金庸劇如此受人們的青睞 ,即便是人們都不看好翻拍但還是會去看呢?

相信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武俠夢! 我們幻想著自己是一個有著高強的武功,寧折不彎的品格和游遍大江南北鏟奸除惡的人,還有可能會在游歷途中結識各路人士, 還會有很多紅顏知己。

這樣恣意瀟灑的人生對於我們是如此地富有吸引力。在以前電視還沒有普及的情況下,閱讀成為我們學習工作之外很重要的一種消遣方式,而 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等人的武俠作品就成為了我們的心頭好

上世紀香港影視業繁榮時期將金庸先生的作品拍成電視劇,在香港和內陸地區呈風靡之勢,一時間金庸成為了人們崇敬的「神」。 因為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那些有血有肉的江湖兒女成為我們的「夢中人」。

有時午夜夢回之際甚至會想像自己若是主角該有多好。而金庸的很多部作品都被拍成了電視劇,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作品,現在回想起來還是無比經典。

而這兩部爆劇也成為了翻拍劇的首選劇本, 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有人組織翻拍,這就讓人很不解了,如果說翻拍得更好看那也讓人無話可說,但是除了服飾、化妝、道具更加靚麗之外,其餘的不管是劇情也好,選角也好,角色演技也好,哪哪都不如人意, 但每次翻拍的播放量都很驚人。

就拿《神鵰俠侶》這部劇來說,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十個版本的影視劇了, 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張國榮、翁靜晶版;古天樂、李若彤版和黃曉明、劉亦菲版。

每一版在拍攝的時候劇情都沒有大的改動,除了演員變了之外,毫無新意。這就讓人們出現了審美疲勞。 但是翻拍的熱情卻從未降低,這又是為什麼呢?

究其原因還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太過接地氣,膾炙人口的作品本來就擁有很大的粉絲基礎, 出於資金迴流的目的,投資方寧願砸錢翻拍劇也不太願意冒著風險將身家押在一個陌生的劇本上。

這就跟現在的網路IP改編劇很像, 藉助巨大的粉絲基礎來達到爆劇的目的 。但這也只是他的作品經常被翻拍的原因之一,還有其他的原因。

其次是金庸作品 在改編上相較於古龍他們的小說難度更低, 因此在這個編劇不想動腦子的圈子內,想要省事兒,那就翻拍金庸作品,即使被拍得快爛了,還是前赴後繼。

他的作品故事情節豐富, 在江湖俠義中穿插了很多兒女情長,人們對於小龍女和楊過、郭靖和黃蓉他們的愛情買賬。

最後是他作品中的 氣勢是宏大的,金庸非常善於描寫武打的場面, 對於中國人來說,武術既是一門防身的技能,也是一門能夠欣賞的技能。各種武打的場面也顯得大俠的武藝超群,讓人看了就被迷得欲罷不能。

誰不希望自己也像大俠一樣呢? 而古龍就不同了,看過他小說的人都知道,他的書裡面關於武打的場面是比較少的。

比較注重的是對意境和人物內心的刻畫,這對於電視劇的拍攝其實是不利的,心理活動很難被外化,而且時間也很短。 而描寫的那些奇幻唯美的場景對於道具老師來說可謂是一個 「噩夢」。 很難被復刻,就如同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的蓮花,人工的場景會讓人覺得假。能把它拍出來的導演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 金庸筆下的角色們,他真正印證了那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 在他的筆下沒有出現過極其完美的角色,每人身上都有著不足,正是這些不足讓他的作品 具備了人間的煙火氣息,貼合大眾審美。

《神鵰俠侶》中的楊過,本來一表人才但卻有著不一般的身世,孤兒的身份引發人們共鳴。本來在郭靖夫婦的悉心教導下逐漸長大成人,彌補了家庭的傷害。但卻斷了一臂, 斷臂之苦既毀了他,也成就了他。所遇到的重重阻礙,既是絆腳石也是成功的助力。

但是古龍等人就不同,他們 筆下的女人都是傾國傾城,男人英俊瀟灑 ,在這個審美多元化的時代,本來對於容貌人們都是各執一詞,這種敘述也大大增加了導演 選角的難度 ,很容易被群嘲。

因為還有一個他們 惹不起的群體——粉絲 。總之諸多因素之下,導致金庸作品被拍爛,其他大師的作品卻被束之高閣。

時代永遠是在變化的,同時變化的還有人們的思想和觀念。 導演們經常選擇金庸作品進行翻拍的理由其實就是在我們這個 金錢至上的時代面前的一種妥協。

導演不敢嘗試,編劇不敢創造,演員不敢創新,只是想著賺快錢,如此這般中國的演藝圈和影視圈還會留存多少心懷赤子之心的人呢?

藉助現代 科技 技術,依賴電腦特技、摳圖、替身等形式來完成電影電視劇的拍攝, 對我國大好山河的風景視若無睹,反而追求虛擬風景。真是莫大的諷刺!人們的 惰性 都是會被傳染的,如此下來這些不好的現象,可能會被下一代的年輕人奉為圭臬。希望他們能正視自己的問題,讓中國影視再次出現百花齊放的場面。

B. 為何金庸的武俠劇總被翻拍,而古龍的武俠劇卻沒人翻拍

經常看武俠劇的網友發現金庸的武俠劇總是被翻盤,而古龍的武俠劇卻沒人敢動,這是因為二者所寫的作品是不一樣的。雖然這兩位作者寫的武俠小說都非常的出色,但是金庸寫的劇情是非常接地氣的。不得不說金庸先生確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作者,因為他在寫武俠小說的時候不僅能夠將武俠的精神傳達出來,同時也能夠讓大家感受到這些俠士的鐵骨柔情。

金庸先生非常喜歡描寫武打的畫面,在拍攝的時候這種畫面也會顯得特別的好看,而古龍先生卻不願意讓這些場景顯得過於直觀,因此古龍先生作品當中武打的畫面非常少。古龍先生的作品給人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態度,所以大家多半都會去膜拜古龍先生的作品,但是卻沒有辦法將這樣的作品拍攝成通俗的影視劇。因此如果要翻拍武俠劇的話,大多數的導演還是會將眼光放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上。

C. 為什麼《小李飛刀》這樣的古龍神作,到現在都沒有人翻拍

《小李飛刀》是為數不多逃過翻拍這一劫難的武俠劇,至今沒有人去翻拍,不是不敢,我以為有這么幾方面原因,僅供參考。

現在有人提起小李飛刀李尋歡,你印象中的第一個人一定是焦恩俊,因為太經典,經典無法復制,他是90年代和00年代的一代回憶。

現在的武俠劇怎麼說呢?看上去沒有古風的味道,加上濾鏡的加持,吐了血的顏色都不知道是橙色還是什麼了,很影響觀劇的代入感。

D. 金庸劇拍得快爛了,為何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金庸更像寫 歷史 中的人性,古龍更像寫江湖中的神秘。我預言以後電影會使用數字 科技 或元宇宙呈現古龍的作品,大家拭目以待。

金庸先生善於寫實,他品貼合大眾,且氣勢恢宏,故事情節也很豐富,其中穿插了很多愛情故事,金庸很善於刻畫人物,他筆下的人物都有一些不足,但就是這些不足才更能貼合貼合大眾的審美要求。

這個很簡單,一部劇會不會翻拍,取決於幾個方面。

第一,這個劇本身收益高不高?如果拍過第一次,虧得很厲害,那很久都不會有人翻拍。

第二,有沒有人對這部劇感興趣?比如導演,製片公司,資本這些,感興趣的就會有人拍。

第三,拍攝難度如何?雖然同為武俠,有的好拍有的不好拍。

從這幾個維度來看,基本上只有非常經典的才會不斷翻拍。金庸的有些小說也不好拍,比如《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俠客行》翻拍就比較少。

古龍的飛刀系列,陸小鳳、楚留香、絕代雙驕;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都翻拍好多次。

你這個問題太絕對,其實古龍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數量一點也不比金庸的低。

而溫瑞安和梁羽生的改編作品雖然少,但不能說是沒有。

只不過金庸的很多劇都有港版和大陸版,比如《天龍八部》而且質量都很高,還有許多經典電影,比如《笑傲江湖》。

總而言之,就是知名度和口碑都很好。

古龍的改編影視作品其實也是一大把,比如 《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七種武器》,《蕭十一郎》,《小李飛刀》,《邊城浪子》,《武林外史》等 ,還有《陸小鳳》和《楚留香》,這兩個大IP拍過的電視劇和電影大大小小加起來能有十幾部,還有很多改編劇和衍生劇,比如在《絕代雙驕》的基礎上改編而來的 《小魚兒與花無缺》 ,又或者是《陸小鳳傳奇》裡面截取故事改編的 《決戰紫禁之巔》 ,這些作品其實也都不賴。

只是比起金庸的改編劇,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截子。

溫瑞安的作品改編影視劇,我就知道一個 《布衣神相》,《逆水寒》和《四大名捕》 ,這三個都是有過電視劇的,而且質量都很高。

後面《四大名捕》又有了電影三部曲,但是爛的沒眼看。

梁羽生的改編作品也有,比如電視劇就有 《萍蹤俠影》,《白發魔女傳》 的改編作品有很多,但差不多都是電影, 《七劍下天山》 有電視劇也有電影。

所以直接斷言只有金庸的作品拍了電視劇,其他的沒人拍,有點孤陋寡聞了。

而為什麼會出現金庸的作品拍到爛,其他人的作品沒人問。

這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流量熱度問題。

金庸的作品和IP自帶流量熱度和話題,拍電影就有票房號召,拍電視劇就有收視率保障,何樂而不為。

這就是我們的影視工作者的態度問題了。

放著知名度高的大IP不用,我幹嘛要用低的?

E. 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為何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盡管有許多電視劇版本無法超越,還是有許多經典電視劇被改編,盡管後來者並沒有居上,許多導演還是樂此不疲。

尤其是武俠劇,比如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已經出現過7個版本 ,最受大家喜愛的應該是黃日華、翁美玲所出演的83版本。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十部作品可謂部部經典,每一部都被翻拍過多次。 古龍、溫瑞安、梁羽生算是與金庸同一時代的武俠小說家,在文學造詣上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書中的江湖豪情曾是填滿了許多人年輕時的夢,也影響了許多人,相比之下, 翻拍劇卻少了一半多。

在影視作品翻拍版本如此之多的現代,為何金庸的劇本都被拍得快爛了,古龍、周瑞安、梁羽生的作品卻沒人翻拍呢?

說起武俠小說,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的作品曾經成就了許多人年輕時的武俠夢。金庸自不必多說,他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作品至今是電視上每年都循環播放的經典。

金庸的作品以 歷史 為前提,將許多真實人物納入創作之中,虛實相加,令小說更加真實。 郭靖所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反應得正是金庸先生的真實內心寫照。

古龍一生創作了70多部武俠著作,其中不乏經典之作,但是被搬上熒屏之後,觀眾對於電視劇的追捧卻不如金庸的作品 ,這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李尋歡、陸小鳳、楚留香、沈浪,一位位耳熟能詳的劇中人物,長衣飄飄,俠肝義膽,是許多人心中的偶像。 由古龍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也曾多次獲亞洲影展及金馬大獎,其中故事情節的優秀不言而喻。

兒女情長,家國天下在梁羽生筆下又是另一番模樣。《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等,也曾長期霸屏熒幕。

他認為,武俠小說 有武有俠,武是手段,俠是目的,通過武力達到俠義目的,而俠是主要的,武是次要的,人可以沒有武功,不能沒有俠氣。

溫瑞安是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中年齡最小的,成就卻不小。上世紀70年代,他就開始寫玄幻、驚悚、推理等小說了,涉獵種數比較廣,內地對他的了解大多是武俠著作。

四人的文字各有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和觀眾。多次被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就能說明一切。

四人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可謂不分上下,但是對於為什麼金庸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這個問題, 也許與劇情本身有關,有的適合讀原著,不宜被改編一而再,再而三的翻拍。

進入21世紀之後,金庸的作品已經被翻拍了30多次,像《射鵰英雄傳》,幾乎每隔不到十年就會被翻拍一次,盡管不如之前的版本深入人心,卻也創下不俗的收視率。

相比之下,金庸文字平實,更適合改編劇本。 經過改編之後更容易被當代觀眾所接受, 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的文筆各有千秋, 讀原著時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 被拍成電視劇,迎合大眾口味卻比較困難,需要大換血。

在人物設定方面,金庸描寫比較具體,古龍則不同,許多人物形象並沒有完全表達出來。 這就需要編劇填補,填補的結果就是極有可能因此失去了原作的魅力,成為雷人劇。

另外,與金庸筆下人物的俠義心腸不同,古龍筆下的人物往往離經叛道,並不適合做電視劇主角。 梁羽生筆下人物卻又過於沉重,雖說是武俠劇,卻更像 歷史 劇,適合拍成正劇。

溫瑞安的作品血腥橋段比較多,如果強行將這些段落改掉,也會失去了原著的風格,變成四不像。 總的來說,只有金庸的作品中的人物設定和故事情節更適合改編成電視劇,而且深受觀眾歡迎。

收視率是各大影視公司追求的根本,對於層出不窮的金庸劇,大家已經習以為常,卻每一部都能看到不同的樣子,盡管有些劇情只是換了演員,換了相似的場景,原詞原名,觀眾還是想再次重溫這些經典著作。

盡管收視率得到了保證,觀眾還是覺得,金庸劇翻拍的過於頻繁,質疑影視公司尋找劇本的能力。但是影視公司考慮的是觀眾基礎,接受能力,一個全新的劇本可能爆紅,也有可能播放之後並沒有什麼影響,選擇有收視率保障的劇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金庸劇自帶熱度,為許多翻拍團隊提供了收視率保障,畢竟大家一邊批評翻拍速度,一邊又管不住自己的眼睛再刷一遍貢獻了收視率。 即使看過之後還是批評,卻也達到了影視公司的目的,如此保本的生意誰不愛做呢。

但是, 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的劇卻不同,翻拍難度大 。古龍作品存在過多的鋪墊,當屬意識流,讀原著時任由讀者自我想像,成就自己心目中的江湖豪情,拍成電視劇卻難度不小。

梁羽生和溫瑞安的作品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難以迎合大眾口味, 所以對於收視率有保證的金庸劇來說,自然備受製作公司推崇。

武俠世界,四人各有所長,皆吸引了一票粉絲。 是否被屢次搬上熒屏,對於這些文人來說,也許並無影響,將自己的作品留給懂得人看,才是他們最想看到的結果。

而金庸先生創作之時,也是自己俠骨柔情的寫照,並非一味迎合觀眾才有了這些作品。巧合地迎合了觀眾,又替編輯減輕了工作負擔,再加上收視率的保障,受盡推崇也是應該的。

對於為何金庸劇被翻拍的快要爛了,同為武俠小說四大宗師的古龍、溫瑞安、梁羽生的劇作卻沒有翻拍,大家心中有何見解呢?也許終究逃不過利益的怪圈罷了。

F. 為什麼梁羽生和古龍的小說被翻拍的次數非常少

金庸先生的小說被翻拍了非常多次,甚至有非常多不同版本的經典,然而梁羽生和古龍也是寫武俠小說的,但是他們小說被翻拍的次數就非常少,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小說翻拍的難度比較高,成本比較大,而且他們不僅僅局限於江湖武打,而且更多的是一種意識上的表達,這種是比較難以呈現的。再加上古龍他們的小說其實拍攝難度會比較大,因為需要的成本就比較高了,畢竟金庸小說可能更多都是一些武打場面,但是古龍小說需要的場景和布置其實可能要更加貴一些。

G. 為什麼古龍小說很少被翻拍

首先我們要知道,翻拍後主要就是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一般翻拍的電視劇都是要有影視效應的,而且,就比如說翻拍金庸的小說,隱含的因素太多,其中有市場啊,風格啊,時代口味啊,版權問題啊等等。

當然,這裡面也有市場等因素,我是局外人,也不知道其中的奧秘。我也只能從正面去分析一下為什麼改編的古龍小說少了。

H. 為什麼古龍的書拍成電視劇後反響都一般

受編輯、拍攝、特效、演員等因素限制,由古龍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大多質量粗糙,古龍的書拍成電視劇反響一般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受劇本改編得不成功,拍攝得不到位,特效太五毛,演員演技太蹩腳等因素限制,電視劇本身質量粗糙,受到觀眾抵觸,由於古龍英年早逝,生前對版權又不重視,90年代之後,胡編亂改甚至掛羊頭賣狗肉的古龍劇一度讓觀眾看得是眼花繚亂,差評不斷,其中,固然有古龍的特殊文學手法限制了編劇改編的因素,但編劇改變不走心,拋棄小說基本邏輯,只糾結於支線部分的多角戀愛,才是最大的鍋。

I. 金庸的武俠小說能被多次翻拍,古龍的為什麼不行

細細品味歷來的武俠名書佳作,唯數金庸、古龍、倪匡、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才能稱之為經典。寫武俠小說的要訣,除了架空世界,還要對武功招式,有精細的描寫功力。

金庸尤善此道,他對武功招式的構想極具想像力,天馬行空又有理有據,文筆大開大合,毫不吝筆墨,一招一式,皆明其要。正是因為金庸先生極其重視武功招式的描寫,才能留下那麼多的經典神功和人物。

比如喬峰與降龍十八掌,東方不敗與「綉花寶典」,張無忌與乾坤大挪移等。也正是由於個原因,金庸老先生所有作品,均被拍成了影視劇,並多次被翻拍。

反觀與金庸齊名的古龍先生,他的作品其實比金庸還要多一些,其中也有不少佳作名噪一時,比如《絕代雙驕》、《楚留香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等等。這些佳作也都衍生出了不少影視作品,也有被翻拍過,但頻率相比金庸就太低了。

原因很簡單,古龍先生對比武招數的描寫非常少。古龍非常擅長人性刻畫,心理描寫,功力意境之深令人欽佩,但武功招式上面描寫的很少,而讀者需要得到極高的感官刺激,因此對武功招式的描寫非常重要,因此也很難被呈現在影視劇中。

J. 為什麼古龍的小說很少會被翻拍

說起武俠小說,金庸和古龍兩位的名字,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奇怪的是,熒幕上經常出現的武俠劇往往是書從金庸,古龍的相對少點。再三比對後,不得不承認比起金庸來說,古龍的武俠風比較難體現,因此市場價值不高。

因此呢,古龍的書從目前來看,市場佔有,價值觀包括受歡迎程度都略遜一籌,因此翻拍的就比較少。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少年時期,大熒幕上也是有不少出自古龍的武俠片,比如《小李飛刀》《絕代雙驕》《蕭十一郎》,這些劇還真火了不少演員呢。

熱點內容
陪讀媽倫理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31 22:45:21 瀏覽:37
僵屍末日推薦小說 發布:2025-07-31 22:34:38 瀏覽:752
言情網游小說海棠 發布:2025-07-31 22:21:07 瀏覽:238
言情小說下載百度雲網盤 發布:2025-07-31 22:20:01 瀏覽:908
海岩小說玉觀音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31 21:58:12 瀏覽:641
大學校園師生小說 發布:2025-07-31 21:39:12 瀏覽:939
都市後宮流修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31 21:39:10 瀏覽:661
修真女重生現代修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31 21:24:29 瀏覽:444
三個字的盜墓小說名字帶旗 發布:2025-07-31 21:22:22 瀏覽:338
都是校園修真小說 發布:2025-07-31 21:17:10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