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以第幾人稱
⑴ 寫小說一般用第幾人稱寫
在看了大量的參考資料後,我在這周一預告的有關人稱視角的干貨文終於今天寫完了,什麼也不說了,希望能幫到大家吧!
正文開始
▼
當我們決定講述一個故事時,選擇採用什麼人稱,採用什麼視角,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通常,一提到人稱視角,我們下意識地就會想到「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以致於我們經常弄混人稱和視角,認為人稱和視角就是同一個概念。今天這篇文章,便是主要探討這個問題,人稱和視角,它們有何相關,又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人稱和視角不是一回事,把人稱和視角等同的觀點已經被學術界推翻,在敘事學中,各個理論作者都有其觀點,而且有些學者提出的觀點真的夠復雜了,我個人認為還是簡單點說,寫網文夠用就可以了。
我把人稱和視角各分為三大主要方面,人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視角,則分為」全知視角,有限視角,純客觀敘事視角「。
一、人稱
1.第一人稱
第一人稱就是以」我「的口吻來敘事,要注意的是,這個」我「可以是故事中的主角,比如《甄嬛傳》,故事中的」我「是故事的主角甄嬛;也可以不是故事中的主角,比如魯迅《孔乙己》,故事中的」我「只是一個旁觀者伙計。
使用第一人稱的優缺點:
優點:1.具有親切感、代入感和真實感 2.沒有復雜的視角轉換問題,便於新手練筆。
缺點:不適合復雜的長篇故事,不能描寫」我「看不到、聽不到,感覺不到的事物。
2.第二人稱
以「你」的口吻講述,小說中鮮有用第二人稱的,但還是有的,如日本作家高行健的《靈山》,摘錄一段大家感受一下。
你於是來到了這烏伊鎮,一條鋪著青石板的長長的小街,你就走在印著一道深深的獨輪車轍的石板路上,一下子便走進了你的童年,你童年似乎待過的同樣古舊的山鄉小鎮。不過你已經見不到手推的獨輪車了,代替那抹上豆油的棗木軸的吱呀聲是滿街直響的自行車鈴聲。
第二人稱也有其優缺點:
優點:便於抒情,有親切感。
缺點:視野狹窄,寫長篇敘述難度大,讀者不容易接受。
3.第三人稱
以第三者」他「為敘述角度,第三人稱敘述的優缺點:
優點:便於講述復雜的長篇故事,能同時塑造不同的人物,比較自由靈活。
缺點:代入感較差,容易視角混亂。
二、視角
視角是根據作家主觀意圖所確定的觀察故事的角度。大致可分為三大視角:全知視角,有限視角,純客觀敘事視角,還有另一個比較特殊的pov視角,據說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就屬於這種視角,我個人了解不多,在日常寫作中應用得也不是很普遍,在這里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派友可自行了解。
1.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又稱上帝視角,這種視角的特點就是敘述人就像上帝一樣在觀察整個故事,敘述人可以從所有的角度觀察被敘述的故事,並且可以自由移動,敘述人還可以發表評論。一般以第三人稱為主。
這里的敘述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作品中的某個人物。我們假設從整部作品來看,作者從各個角度,方方面面地在講述整個故事,那這里的敘述人就是作者,是絕對的上帝視角。比如
」切,拽什麼拽啊!「
"讓他退役是為他好,他還能幹什麼啊?「
」就是就是,算他識相,沒想著賴在俱樂部養老「。
葉秋和蘇沐橙離開了,留在會議室的眾人像是突然回過神來一樣,風言風語的討論又一次開始了。--選自蝴蝶藍《全職高手》
⑵ 寫小說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
不管是什麼小說都一樣啦,第三人稱是比較好寫的方法,可以從不同人的角度去記敘一件事情的發生,第一人稱是要有一定寫作實力以後用比較好的,這樣記敘起來比較真實,感情容易流露,細節很好寫,但是如果發生一件事,第一人稱的我不在現場沒有一定的技巧就很難處理了.如果你有信心用好第一人稱,那麼表現力會比第三人稱好,如果用的不是很好,還是用第三人稱吧.要看小說的情節如何.第三人稱適合把情節復雜話,第一人稱適合把故事寫的深刻化。
但是,第一人稱對作者的寫作水平要求較高,因為心理描寫寫多了的話會給人以羅嗦、無味的感覺,就會使人下意識地「一目十行」,寫少了吧,又不能把主角的內心想法完全地表達,又會讓人感到難以捉摸,讓文章看起來斷斷續續、連而不貫。
而第三人稱就容易多了,我也不多說,參考樓上朋友們的就可以了。不過現在網路小說雖在盛期,但並非全盛,很多寫手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如果是新手的話,不要好高騖遠,老老實實從第三人稱下手吧!
⑶ 第一次寫網路小說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好除此外還有其它寫法嗎
第三人稱
我都是看第三人稱的,不喜歡第一人稱(除非文筆超好的第一人稱),我覺得第一人稱局限挺大的,除了主角的心理都不能寫別人的心理,而且在主角以外的場景發生事件也不能現場直播,而是要等主角聽說什麼的。。。總之,我覺得第一人稱難度要高於第三人稱,第一次寫的話還是嘗試第三人稱比較好。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⑷ 新手寫小說一般都用第幾人稱
新手最好用第三人稱寫,因為第一人稱需要筆法老練,情節控制非常細致。
第一人稱寫作只能寫出主角自身的心裡描寫,對外界則不能表達,新手如果這么寫的話很容易寫爛的
⑸ 寫小說用第幾人稱最好
看你擅長怎麼寫。第一人稱的話使讀者更能接近小說人物,並且有想像的空間可以思考作者的用意。用第三人稱的話帶有作者的一些想法,但是更能讓讀者有感觸。至於第二人稱..這個我比較喜歡用..不過會略顯空洞。
⑹ 寫網路小說,第幾人稱受歡迎了
這要看你想寫那種風格的~
如果是情節性較強,個人覺得第三人稱好~~
如果內心戲強烈,需要讀者的入戲,第一人稱為宜~
⑺ 第一次寫網路小說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好
第三人稱比較好吧,第一人稱對於剛剛開始來寫小說的人來說,語言文字容易顯得比較幼稚,比較沒有帶入感
⑻ 小說用哪一人稱好第一還是第三人稱
用第一人稱比較能夠引導讀者進去情節,但寫時難度很大;
用第三人稱則能夠更好的講述整個故事;
我建議你還是用第三人稱比較好,因為上帝視角的關系。
新人MM在用第一人稱創作的時候,很多時候在視角轉換上都會犯一個毛病。
先來看一個例子:「我有點傷心,不再理他,轉身走了。他在我身後久久凝視,悵然若失!」
主角背後長眼睛了,轉身走了還知道身後的人在看她,囧!
這個句子,即是今天我想說的,新人MM用第一人稱寫作時常常犯的毛病——上帝視角。
何謂上帝視角?在運用第一人稱進行寫作時,在主角在場的情況下,主角知道了他不應該知道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第一人稱寫作時的上帝視角。
其實一般而言,大部分第三人稱寫作的書,都是上帝視角,作者在運用第三人稱寫作時,可以自如的轉換視角,但是作者運用第一人稱寫作的時候,出現上帝視角,就不甚美妙了。
其實上帝視角並不是不能存在,畢竟有的讀者並不介意,但是有得讀者則會很雷,所以阿紫建議作者不要用上帝視角,不然會雷跑一部分讀者。
上帝視角的避免很簡單:
在主角在場的情況下:
一是可以通過主角的眼睛,觀察其他人物的神態表情動作,然後借主角的口或者心理活動,進行推測;二就是魏文成大大所分類的滯後式第一人稱,即一件事情在快要結束或者是主角知道了關鍵情報的情況下,對整個事件所做的分析推理,這個可以參看電視劇《少年包青天》,它總是在最後,借包拯的口來把零散的情報集合成一個完整的事件過程。
在主角不在場的情況下,處理方式則參照第三人稱寫作。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PS:即使在第三人稱的寫作中,視角的變換,也是要謹慎的,換得太快,混擾亂讀者思維。
⑼ 小說一般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我指的是網路小說)
看你駕馭能力,駕馭得好,採用第一人稱,把握不大,第三人稱比較好
⑽ 寫小說怎麼選擇第幾人稱
寫小說的主人公視角基本上分成兩種: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
第一人稱——以「我」為視角。
優點:強烈代入感。容易跨越大幅度時間——尤其是寫回憶。他十年前見過她,今天又見到了她。時間跨度為十年,用「他」會讓人莫名其妙。用"我」會自然很多。我十年前見過她,今天又見到了她。
缺點:難以講述復雜故事。
使用技巧:「我」看不見、聽不見、不知道的事不能寫。不能描寫「我」本人。我是富二代,有古銅色皮膚和高挺的鼻樑。第一人稱寫自己,很自戀。用「他」更自然。他是富二代,有古銅色皮膚和高挺的鼻樑。
第三人稱——以「他」為視角。
優點:能講述復雜故事,能同時塑造多個人物。
缺點:代入感差,不便掌握故事的整體脈絡。
使用技巧:如果說,第一人稱是「我」戴著谷歌眼鏡錄視頻,第三人稱就是一堆人戴著谷歌眼鏡錄視頻。在小說里發谷歌眼鏡不要錢,你錄一段,他錄一段,錄到最後才發現剪輯是難題。
據我所知,有的新手錄完後,根本不剪輯,就亂糟糟一大堆故事放在那兒。讀者看不懂。
所以,第三人稱中,選幾個主視角,什麼時候變視角,一定要提前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