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俠小說
❶ "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是誰
新派武俠小說
今古梁溫,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卧龍生、司馬翎、倪匡、蕭逸
近幾年在大陸新興的古典武俠小說作家--"大陸新武俠"
代表有:
鳳歌,小椴,滄月,步非煙,方白羽,慕容無言,時未寒,楊叛,盛顏
❷ 中國現代武俠小說主要的作家作品有哪些,他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
中國現代武俠小說主要的作家有梁羽生,金庸,古龍,他們都具有俠義精神
❸ 現在有哪些文筆比較優秀的新派武俠小說
說起武俠小說,大家想到的就是金庸和古龍兩位大師。的確,他們兩人就像是武俠小說界的泰山北斗,星光無限,光芒照應之下,讓其他武俠創作者黯然無光。
如今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這些老派武俠小說作者都已經去世,武俠小說也已經沒落。看小說的朋友一般都是看玄幻仙俠小說,很少關注這些老派武俠文了。但作為一個15年看武俠的老書蟲,我知道很多朋友還是對武俠小說念念不忘。我是真游泳的貓,關注我,今天我給大家獻上3本精品武俠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1名,黃鷹《沈勝衣系列》。
在各類古龍風格的武俠小說作者,我最欣賞的唯獨黃鷹一人。黃鷹最早以代筆古龍《血鸚鵡》而出道。當時古龍提出創意,寫了幾章就不寫了,幸虧黃鷹代筆似模似樣,將這本小說完成得不錯。於是黃鷹正式開啟了武俠小說創作製作。古龍名下的《驚魂六記》除了《血鸚鵡》,其他全部都是由黃鷹創作而成。
黃鷹最出名的小說就是《沈勝衣系列》,曾經被改編成《大俠沈勝衣》的電視劇。沈勝衣系列小說包括《十三殺手》、《無雙譜》、《白蜘蛛》、《畫眉鳥》、《相思夫人》、《天刀》、《地獄刺客》、《風神七戒》等多部小說。沈勝衣一開始是個殺手的形象,後來逐漸成為一個大俠。
而沈勝衣最出名的標志應該算 “左手劍”。這些小說的質量參差不齊,也有一些存在模仿借鑒的情況,但是沈勝衣這個白衣大俠的形象還是成功樹立起來,成為了不少武俠書迷心中的白月光。
這些小說包含了豐富的內容,武打場面非常有畫面感和感染力,可以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一種自成一家的魅力。字里行間透露出傳統文化的魅力,很多詩情畫意的文字顯示出黃鷹的文化素養。只可惜,黃鷹的大局觀還是稍遜一籌,往往給人爛尾之感。
❹ 新派武俠的扛鼎之作是什麼,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嗎
新武俠小說我並沒有看過幾本武俠類型的,扛鼎之作在我心中應該是沒有,現在寫武俠的作者比較少,而且比較火的熱門小說或者最受喜愛的小說類型應該是仙俠、玄幻這一類小說。純武俠小說很難有金庸先生那樣現象級的作品了。最近我看的一本小說《大覺劍經》應該算得上是純武俠小說,書中劇情作者文筆也算一流,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起碼在純武俠這個類型的領域能算上優加的作品,除了金庸的作品,其他新武俠小說我也沒看過幾本,所以僅代表個人觀點。
總管的《雪中悍刀行》一直到現在熱度也不低,看得人也是越來越多了,加上張若昀主演的影視版馬上就要開播,粉絲基數加上明星的粉絲基數,看得人也肯定不少,作為一本小說,《雪中》還是非常成功的,不過它並算不算是武俠小說,所以讓它作為武俠類小說的扛鼎之作也是無稽之談。
❺ 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的區別在哪裡
舊派武俠的共同特徵是使用話本語言或淺顯的文白夾雜的語言創作而成。與此對應,之後的新派武俠作品,除使用白話文創作,與舊派比較,還具有新的思想觀念和文學技巧。倒敘、插敘的寫作手法,是新舊兩派武俠小說的一個重要區別.
❻ 新派武俠小說和舊派武俠小說有多大區別
新派武俠小說和舊派武俠小說的區別還是挺大的,一個特徵是使用語言的不同,還有一個是寫作手法的不同。
新派武俠小說主要是使用白話文創作,而舊派武俠小說主要是使用半文言文或文言文創作。這主要和當時的文學傳統有關,近代小說研究中,學者們通常以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作為分水嶺,把武俠小說分為舊派和新派。
隨著時代的推進,現代武俠小說和新派武俠小說又產生了許多區別。現代武俠小說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描寫武功,很多小說都整合了多種元素,比如修真,時空,魔法等等,這也是我們現在常見的玄幻武俠小說。
❼ 通俗文學與武俠小說,以及新派武俠小說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武俠小說是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類型,而武俠小說又可以分為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
通俗小說與武俠小說的聯系為:武俠小說是中國通俗小說的重要類型。大多以俠士和義士為主角,用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來形容他們。由此可見通俗小說包括的范圍比武俠小說要廣泛。
新派武俠小說與通俗文學的區別和聯系:
1、與歷史接軌,但不受歷史束縛,充分發揮想像力。
2、描述人物復雜多面的性格。
3、新派武俠小說也寫武林之爭、正邪之爭、報恩與復仇等,但同時更注重對冒險、愛情變化、學習技術的艱辛過程和破案解謎的描寫。
4、在風格上,吸收了大量現代文藝的筆法和技法。 語言追求簡潔、流暢、口語化,情節結構復雜。 擅長多角度展示、心理描述和推理能力。
通俗文學與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
通俗文學是通俗文化的一種常見形式。 它是文人以大眾傳媒為載體,按照市場機制運作,以滿足讀者愉悅消費為目的而創作的商品文學。 最常見的類型是小說。
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是指在清末民初都市工商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以傳統心理機制為核心而成長繁榮的文人創作或經書作家。 在內容上,在形式上對中國古代小說傳統的傳承。 加工再造的作品形成了以大眾為主體的讀者群,被他們視為精神消費品,必然反映他們的社會。
1950年代以後,新派武俠小說把武俠小說的新格局開創了,將慢慢衰落的武俠文化帶到了另一個高峰。 事實上,新派和舊派不能完全分開。 早期的新派武俠也繼承了很多舊派武俠元素,但新派武俠突破了舊的壁壘,使其更加現代和多樣化,而且在劇情或者文風上也是與舊派不同。
❽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哪幾部最經典
梁羽生的比較經典的武俠小說有:《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冰川天女傳》、《冰河洗劍錄》、《風塵三女俠》、《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呂四娘傳》等
梁羽生先生的武俠小說哪幾部最經典? 這顯然又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筆者個人觀點認為,梁羽生先生下列的這幾部小說最經典:
(1) 《萍蹤俠影錄》
《萍蹤俠影錄》的上榜理由主要是,其一,《萍蹤俠影錄》是梁羽生先生的成名代表作;其二,《萍蹤俠影錄》誕生了梁羽生先生武俠小說的「第一對金童玉女」----張丹楓和雲蕾。
(2) 《冰川天女傳》
《冰川天女》的上榜理由。其一是,該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女英雄「冰川天女」這一個人物形象;其二是,該作品又誕生了另一對武林傳奇「金童玉女」----唐經天和冰川天女!
(3) 《雲海玉弓緣》
《雲海玉弓緣》大家相對來說就是比較熟悉的了。然後,《雲海玉弓緣》幾乎是被廣大網友一致公認的、梁羽生先生最經典的武俠小說作品之一。同時,《雲海玉弓緣》也是被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作品之一。
(4) 《七劍下天山》
「天山派」「天山劍法」等等,被廣大讀者所熟知和喜歡,可以說正是源自於《七劍下天山》小說的描述。另外,由趙文卓領銜主演的電影《七劍》,把大反派楚昭南改編塑造成了一個大英雄,也由此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此外,《大唐游俠傳》把 歷史 和演義成功地雜糅在一起,也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首推最經典:《七劍下天山》和《雲海玉弓緣》《女帝奇英傳》
大唐系列
《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
宋朝:(共6部)
《武林天驕》、《飛鳳潛龍》、《狂俠·天驕·魔女》——《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風雲雷電》
明朝:(共8部)
《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武林三絕》(只是報紙連載,未出版成書)——《廣陵劍》
萍蹤系列(計6部),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當一劍》
不屬於天山系列,獨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發魔女傳》有沖突
正宗天山系列: (計14部)
《白發魔女傳》 (明萬曆年間起,〈白〉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游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
《劍網塵絲》——《幻劍靈旗》
為姊妹篇,與天山派無關,但有部分人物在《絕塞》中出現過
《草莽龍蛇傳》——《龍虎鬥京華》
為姊妹篇,太極篇,講述義和團年間故事
註:梁羽生武俠小說存在部分聯系
①「萍蹤」系列:《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廣陵劍》
②「天山」系列:《白發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俠」系列:《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傳奇及 歷史 ,為梁氏武俠上乘佳作
④「天驕」系列:《武林天驕》《飛鳳潛龍》《狂俠??天驕??魔女》《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風雲雷電》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⑥《武林三絕》前後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 歷史 ,幾乎涉及整個梁氏武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為梁學總結性著作。
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一生一共寫了36套武俠小說,其中廣為流傳的是34部。在這34部當中,又數以下幾部寫得最好:
1、《萍蹤俠影錄》
《萍蹤俠影錄》是梁羽生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滿意的作品。小說以明代土木堡之變為背景,通過朱明王朝與張士誠後代的矛盾、朝中奸宦與忠臣義士的斗爭以及中原與蒙古之間的民族沖突,表現出愛國保民的主題。小說精心塑造了一個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計世仇,甘願拋棄榮華富貴、奔波於塞北中原之間,屢建奇功的大俠張丹楓的生動形象。其間穿插了張丹楓與仇家後代女俠雲蕾的愛情波折,有機地與家國命運交織在一起,深沉蘊藉,凄怨動人,表達出作者「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的創作思想,交織成一個豪俠浪漫美好絕倫的傳奇。
2、《白發魔女傳》
《白發魔女傳》是作家梁羽生的作品。1957年8月5—1958年9月8日發表。敘述的是明萬曆四十三年涼秋,雲貴總督卓仲廉卸任歸故鄉陝北,途經川陝邊境時被劫富濟貧的綠林女大盜「玉羅剎」練霓裳劫去大部分財產。隨行護送的武當弟子耿紹南,因傲慢不遜被削去左手二指,以示懲戒,練霓裳自此與武當派結怨。百姓反抗政府,下屬背叛上級,奸佞出賣國家,反抗與自由的精神交織在一起,就是那個時代的精神。
3、《雲海玉弓緣》
《雲海玉弓緣》是連載於新晚報·天方夜譚的武俠小說,作者是梁羽生。主要講述了清朝中期,江湖浪子金世遺的傳奇經歷和與厲勝男、谷之華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是梁氏武俠天山系列最出名的兩部小說之一(故事發生在清朝中期。主要是厲勝男向魔頭孟神通復仇並藉此成為另一個「女魔頭」的故事。)
4、《大唐游俠傳》
《大唐游俠傳》是當代新派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先生創作以唐代安史之亂為背景的武俠小說。整部小說敘述大場面、大悲劇的時代,表現鐵血金戈的場景,更表現豪邁絕倫的俠氣。唐玄宗、楊貴妃、郭子儀、安祿山等 歷史 人物的出場亦令故事更顯真實。本書歸屬於梁羽生先生的「大唐系列」。
5、《七劍下天山》
《七劍下天山》為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代表作之一。於1956年首次在《大公報》上開始連載。主要講述了清朝初年,滿清入關頒布「禁武令」以後,並派前朝降清高手風火連城剿殺各地違令武林人士,其中的重要目標便是位於西北邊陲的武庄。武庄表面上住了一批莊稼人,實則是反清組織天地會分舵人馬。路見不平的俠醫傅青主認為要解武庄之危,只有帶了兩位武庄青年武元英和韓志邦上天山求助...梁羽生是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是以一腔正氣創造了武俠小說新的格調,後來,他移居澳大利亞,潛心於 歷史 。作為武俠小說的代表人物,金庸、梁羽生、古龍不免俗的被人比較一番,總體來說金庸先生的影響力是最大的。
其實,不太喜歡看武林小說,總會因錯綜復雜的人物關
系,而前後章節不斷翻看,不停理清思路,但卻也會因對劇
版或者電影版的沉迷,忍不住翻來原著小說看。
個人認為梁羽生的作品中,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雲海玉弓緣》,
雖然我最初對梁羽生的認識僅限於《七劍下天山》,但之後看過劇版的《雲海玉弓緣》,深深的迷上了葉璇飾演的厲勝男和林峰飾演的金世遺。
或許這算不上是一本優秀的武俠小說。雖不像金庸般精妙,也沒有古龍的另類,且始終堅持在「江湖兒女闖盪江湖,正派邪派爭奪武林,仁人志士反抗政府」的寫作線路上的梁羽生,作品多少有些局限。但話雖如此,這本小說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對於梁羽生的作品,
毫不誇張地說,你可以在他寫好的武林背景下,肆意發揮,
寫下屬於你的武林故事。但就這一魄力,便是無人可比。
關於《雲海玉弓緣》
,即可以看成是金世遺與孟神通之間的
蓋世絕學之戰,也可以看成是金世遺和厲勝男、谷之華、李
沁梅四人的感情糾葛。大概是女生對於武林小說的關注點多
少有些不同的原因吧,最終總會把武林小說,當做愛情小說
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