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穆桂英掛帥
Ⅰ 穆桂英掛帥出自哪本書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但北拼宋志傳主要是描寫楊家將的,對穆桂英的水筆不多,穆桂英掛帥這一節主要就是了自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
Ⅱ 穆桂英掛帥的故事
穆桂英掛帥的故事:
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
大破天門陣之後,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西夏,穆桂英親掛先鋒印,連破強敵,在虎狼峽(今古浪峽)遭到西夏的阻擊。為了探測敵情,穆桂英帶了兩名女將,沿一條小道爬過一座山頭,穆桂英向峽口瞭望,只見峽口處密密麻麻到處都是西夏的兵馬。
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陣密集的冷箭射來,穆桂英等三名女將當場中箭身亡。留守在崖下的其他幾名女將見穆桂英中了埋伏,便趕緊一起上來救援,但是懸崖實在太陡峭,只有九名楊門功夫最好的女將爬了上去。由於寡不敵眾,女將們最後全部犧牲在崖頂。
(2)網路小說穆桂英掛帥擴展閱讀
穆桂英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與梁紅玉、花木蘭、樊梨花齊名,也是個「楊門女將」。她是楊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楊繼業的孫媳婦。雖然歷史上無證據證明穆桂英戰場上的功勞,民間卻流傳了許多故事。
穆桂英與佘賽花有許多共同點。佘賽花是因為打敗了楊繼業,楊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敗將;她們倆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賽花高出一籌的是戰術。許多她的故事都關繫到她的戰略。佘賽花的戰爭故事卻是寥寥無幾。
楊家將都是豪傑,都會為國家付出一切代價,特別是楊門女將,可說是中國歷史上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之一。
人們敬仰她,奉若神明,這是因為她確有很多過人之處:
(一)年紀輕輕,自作主張,挑選丈夫,不受禮制等框架限制。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劇演出那樣,把他縛綁,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這種以女性為主體的快速結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創造。後來的武俠小說如《兒女英雄傳》、《七劍十三俠》都有以此為濫觴的;
(二)剛過門的媳婦,就敢於挑大樑,掛帥破天門陣,丈夫不服令,鐵面無私挨打軍棍,可晚上回帳,仍是柔情脈脈,盡到做妻子的義務,正是一個好女人,柔中有剛,剛中見柔;
(三)永遠保持青春活力,人到中年還跨上桃花馬出征,風韻不減當年。在提倡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時代,如此作為,是很能激勵人心的。正所謂:婦女尚如此,男兒安可蓬;
(四)農耕社會大家庭很講究和諧,在天波府里男人少,寡婦一大群,卻能懂得調節、平衡上下左右的人際關系。看來她是很有些豁然大度的;
(五)對於朝廷,凡皇帝和大臣背離軌道者,就不買帳,她沒有當年老令公和楊六郎那種逆來順受,負辱忍恥的行為了。最後,楊家歸隱山林,她又是積極的支持者;
(六)雖然立志歸隱,不理朝中的政治斗爭,但一旦國家需要,立刻放棄個人恩怨,率兵出征;
(七)每臨戰陣,身先士卒,奮勇殺敵。
關於穆桂英的主要演義、評書和劇目。
穆桂英是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楊門女將也是在中國歷史上和民間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關於她們的演義、評書和劇目不下數百種。主要有:
穆桂英全傳,楊家將演義,穆桂英下山,穆桂英招親,楊宗保招親,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穆桂英征西,十二寡婦征西,穆桂英掛帥(梅蘭芳先生的傳世經典劇目)等。
香港電影《十四女英豪》描寫十二寡婦西征故事。該片曾獲第十一屆金馬獎,並參加法國2006第59屆戛納電影節。這部三十年前的舊電影大受歡迎,法國購買了正式版權。
Ⅲ 穆桂英外傳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穆桂英外傳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一)
戰雲密布,戰旗飄揚,戰馬嘶鳴,戰鼓隆隆,戰爭一觸即發┅
巍峨的城牆上,眾將官持戈仗劍,簇擁著一位英姿颯爽的美嬌娘,她便是新上任的
兵馬大元帥穆桂英。
此刻,穆桂英手按城牆,眼望四野,心情沉重。
半個月前,遼國蕭天王親率三十萬大軍,排山倒海地入侵中原,火燒益津關,炮炸
瓦橋關,水淹淤口關。
三關守將被斬於馬前,士兵倉惶逃命,兵敗如山倒。
朝廷震驚,調集兵馬抗敵。
可是廟中大將個個貪生怕死,誰也不肯掛帥出征。皇帝無奈,只好請八賢王親自到
天波府,說盡好話,方才請出女將穆桂英掛帥。
穆桂英率領大軍趕到前線,堅守雁門關。
蕭天王將三十萬大軍排成一座天門陣,向穆桂英下戰書挑戰。
穆桂英城樓上看了半天,發現天門陣布得水泄不通,無懈可擊,一點破綻也沒有。
雁門關守軍總共只有八萬人,強攻必敗無疑,想要固守,糧草又後繼不上。
原來是奸臣潘仁美暗中扣住糧草不發。
守也不是,攻也不是,穆桂英不由心急如焚。
雁門關……
確認後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