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寫武俠小說
A. 如何寫好一本武俠小說——《少年歌行》一場仗劍天涯的荒唐
年過三十,閱書無數,談不上自己是什麼學者,但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想要表達和抒發一下自己內心深處的吶喊,因此決定開始一段寫文章的生涯。
在網上寫作,並不是為了搏名搏利,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讀書人就行了,當然,如果能得到一些金錢來裝飾自己的人生,我也不認為這是什麼不對的事情。正如有位名人曾經說過的那樣:「誰說文人就必須貧窮?誰說身染銅臭就不能書寫好文章了?」文人也是人,也要吃飯喝水,也要旅遊玩樂,要不,文人的人生豈不太單調了?那麼誰還願意做學問?誰還願意寫文章呢?
1
既然開始寫了,就有很多人勸我要從有深度的東西開始寫起。我想了想,自己也不是什麼名人,有些東西寫深了,誰看呢?還是決定採用「以小見大」的方式,來書寫一段自己想要發表的文字。從哪裡寫起呢?就從我最近看完的這本書寫起吧,這本書叫《少年歌行》。
嚴格來說,《少年歌行》的風格我並不喜歡,但我還是耐著性子看完了,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這本小說的作者抓住了幾個寫作技巧,讓我一時之間有些愛不釋手,可當自己真正的看完正本小說之後,反而感覺小說的意義不大。即便如此,我還是推薦各位看一看這本小說,總的來說,這本小說算是我最近一段時間能夠看得上眼的佳作了。
《少年歌行》主要講述了一個叫蕭楚河的皇子,自幼天賦秉異,十幾歲就獲得了非常高的武術成就,然而卻在一場雨夜,突然被一個高手給打斷經脈,武功全費,從此一蹶不振,自願放棄了皇位的繼承,灰溜溜的在一個窮山僻壤之地,開了一間客棧,從此苟延殘喘。
武功、廢材、皇權,通過我這么簡單的介紹,讀者們就會不難發現,《少年歌行》是一本中規中矩的網路小說,幾乎符合了所有當前網路小說的元素。廢材修煉,最終成就夢想,我看了個開頭,連結尾我都已經幫作者編好了。
然而,當你真正開始閱讀小說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小說的內容還是跟那些無聊的網路小說有很大區別的。首先是作者文筆優美,文學功底深厚,對於他想表達的畫面和場景,幾乎是寥寥數言,就能為讀者勾勒出一個身臨其境的古城、賭場,以及美人。這點是必須要褒獎的。另外,就是作者採用了量大的側面描寫,以及加入了幽默搞笑的橋段,從而為讀者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印象深刻、個性鮮明的人物。這點也是必須要褒獎的。畫面感和人物感解決之後,作者在文章的一開始就埋下伏筆(也叫挖坑),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逐步的撥雲見霧,然後給出了一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答案。這就讓人很欣喜。也正是因為這三點,迫使我將小說讀完。不得不說,這應該算是一本佳作了。但我還是要說一說這本書的幾個巨大的缺點。
2
《少年歌行》打著新武俠的招牌,訴說著傳統的武俠故事,這就讓我很費解了。何為新武俠?我理解的新武俠就是一劍揮出,一座城池會被夷為平地,相當於原子彈的威力,這就是新武俠。簡單來說,新武俠就是誇張誇大,就是天馬行空。隨著時代的進步,武俠應不應該走上這條路呢?
《少年歌行》中不斷出現的武功讓人眼花繚亂,這中間就缺乏了一個設定,到底什麼武功才是最厲害的武功呢?真正的小說家都會給出一個准確的答案,古龍先生給出的答案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金庸先生給出的答案是「仁者俠義,萬變不離其宗。」那麼在《少年歌行》中的答案呢?答案是沒有答案。隨著《少年歌行》劇情不斷的發展,前面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武功功法,到後面就會變成雞肋,輕而易舉就能被破解,整個小說的武功系統只給了我一種「沒有最強,只有更強」理念。既然如此,何必要不斷誇贊之前的武功呢?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邏輯思維上的錯誤。
武功是武俠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要說核心,仍然是劇情。寫小說的人都知道,什麼樣的小說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其實答案很簡單:愛情和戰爭,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主題。《少年歌行》的作者不僅融入了愛情、親情、友情、皇權等元素,還抒發了自由和夢想的感慨,使劇情一波三折,可問題又來了,由於天馬行空的想像,武術不斷的被神話,擁有絕世武功的人可以贏得美人的芳心,可以一劍揮出,可以殺敵十萬,皇帝見了都要禮讓有加,有這樣武功的人,為什麼還要去爭奪皇位呢?江山美人都有了,自由夢想都有了,這就不是皇帝了,而是上帝。你都當了神仙,難道還會留戀人家的權利嗎?邏輯思維再次出現了問題。由於邏輯思維出了問題,小說中的皇權、以及圍繞在皇權下的愛恨情仇就變得很雞肋。
3
既然是講武俠小說,那麼武俠小說的本質是什麼呢?中國武俠小說的本質就是當皇帝。在國人的印象當中,皇帝擁有權力、美人和江山,至高無上,是一個人人羨慕的行業。可寫小說的時候,你讓一個人當皇帝,那麼就會增加很多設定,比如,如何管理江山?如何與大臣們逗心眼?工部、禮部、刑部、兵部、戶部、吏部隨便寫幾個配角,最少就要六七個起步,最重要的是,你寫的皇帝生活還讓要人相信,這就很難了,而且,如果劇情這么設計,你就很容易寫跑偏,把武俠小說寫成《一代帝王起居錄》。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皇帝誰也沒當過,這種生活寫照就很難寫得生動。我曾經在一本史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兩個農民在談論皇帝的生活,一個農民說,皇帝應該每天都吃白面烙大餅,另一個農民說,皇帝應有兩個媳婦,兩個媳婦都跟他們的村花一樣漂亮。可事實上呢?事實上皇帝吃的是滿漢全席,睡的是三宮六院。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一個人的思想又決定了他小說的水準。
人人都想當皇帝,這是沒錯的。那麼怎麼才能當上皇帝呢?中國的文化工作者是很有想像力的,他們把自己身邊的江湖當做朝堂,把武林盟主當做皇帝。統一武林,就是打下江山,當上盟主,就是當上了皇帝。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皇帝的傳承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個武林盟主可以是寒門子弟,不需要有家族的扶持,只要在某個山洞中突然看到了武林前輩的武功秘籍,從此就能一飛沖天。
講到這里,大家幾乎都找到了武俠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心理暗示了,同樣也就明白,為什麼男人最喜歡看武俠小說。
中國的網路修真小說其實是武俠小說的翻版,而修真玄幻小說能夠在外國大火,究其原因,也是如此。只要某個美國人能夠得此機緣,就能成為一代開天劈地的偉人。因為競選總統的貓膩實在太多了,普通人是根本沒有這個機會的。
4
再次說回新武俠的劇情中,為什麼我個人有點反對新武俠,反對天馬行空的想像。這是因為,如果在一個小說中,想像過於離譜,容易使人出現認知偏差。我看過很多本小說,一開始還在寫古代的生活,主角怎麼怎麼慘,家裡人被官府逼得如何如何難,機緣巧合之下學會了一個什麼武功,武功練成了,主角一發力,反派直接就被打出了地球。接下來就是講主角如何征服宇宙,瞬間就變成了《星球大戰》,汗顏啊。這就相當於,我家門口的一條狗,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的說人話,最後當上了外國的總統,然後續集就是這條狗統一了全宇宙。請問,這樣的故事劇情怎麼看?這都已經超出了認識,好不好?
任何小說都必須在一定的認知內完成,比如,人是要用嘴巴吃飯的,你非要寫一本小說,說某個高手用耳朵吃飯,最後還把這項技能給推廣出去了,人人都用耳朵吃飯,顯然,這是不合適的。武俠小說的本質是通過努力,得到高於一切的權利、高於一切的自由,然後意淫,即便如此,中國文化還是對其是有約束力的。簡單來說,一代大俠,必然是仁義道德,難道說,一個人練好了武功,就是為了殺人,先殺一個村,村殺完了,再殺一個城,城殺完了,再殺一個國嗎?顯然,這樣的設定也是不合理的。大俠為什麼會仁義道德呢?說到底其實也很簡單。當你跟馬雲一樣有錢,你還會把錢當錢嗎?當你成為了一代帝王,你還會把權利當權利嗎?顯然不會。都成大俠了,不敢說是無欲無求,但也絕對不會跟小嘍啰們生氣。這就好比,你什麼時候聽過觀世音菩薩害人?
《少年歌行》就是新武俠,作者把武功分為四個境界,高出四境之後,就能瞬間移動、騰雲駕霧。《少年歌行》里還有一個國師,境界已經是半仙了。我始終沒明白的是,國師你都這么高的境界的,你怎麼自己不當皇帝呢?為什麼還要聽皇帝的話呢?要知道,小說中的皇帝就是一個普通人啊,摔一跤,摔倒台階上,就有可能會被摔死。
5
因為《少年歌行》是新武俠,導致了邏輯思維的混亂,但劇情還可圈可點的。作者描寫了皇子流落江湖,機緣巧合,治好了經脈,恢復了武功,找到了朋友,擁抱了戀人,然後回到皇城爭奪皇位。在皇城中還增加了與大臣、皇子之間的政治斗爭。怎麼樣,聽我這么介紹,大家是不是非常有興趣呢?反正我是有的,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面有一兩個點戳中我了,因為我個人喜歡政治斗爭的戲碼。
可我想說的是,明明是武俠,為什麼要加入政治斗爭呢?我想原因也很簡單,作者受到了「大數據」的影響。
曾幾何時,第一本網路修真的小說問世,火爆到不行,中國馬上就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網路修真小說。然後寫著寫著就必須要看網路修真廢柴小說,再然後就是穿越修真小說,再然後就是盜墓小說,再然後就是……中國的小說都是一陣風,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大數據。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中規中矩的小說,這些作品說不上不好,但也絕對說不上好,為什麼,因為作者一直都在琢磨讀者的心理,如果我是一名作者,我寫的小說沒人看怎麼辦?不掙錢怎麼辦?很少有我這種因為興趣愛好來寫小說的人了。這讓我想起來中國的一個說唱歌手說過的一句話:「我很喜歡音樂,但是我餓,所以我去上班了,放棄了一段時間的音樂。」
網路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這很好,但付出總要有回報,如果寫了100萬字,一分錢沒有,作者必然會很難受,因此,作者們就開始分析讀者的心理,他們到底喜歡看什麼啊?這就導至於武俠小說里出現了政治斗爭,武俠小說出現了修真環節,武俠小說出現了倫理故事等等。我不能說這樣不好,我還是那句話,希望作者們不要受到大數據的影響,認認真真的寫自己心目中的武俠,至於流言蜚語,最好直接回他們一句,去你的吧。
B. 推薦好看的YY種馬武俠小說!
我看過最好看的就是《極品家丁》
C. 求穿越摩登如來神掌或主角學會如來神掌或天殘腳的武俠小說
。。。。。。。有意思么。你自己寫一部得了。
我是寫正統武俠小說的。。。真受不了那些穿越玄幻的。。
你想看我現在給你寫:
男主人公獨孤飛雪,乃明末清初一農民,上山砍柴受五色神蛇攻擊墜入山崖,跌入一秘洞,洞內有屍骨,旁有秘籍:如來神掌。出洞後奸殺擄掠,無惡不做。偶遇冰清玉潔的美女
狄小夜。心智大變,由惡轉善良。與小夜仇人;大魔頭天殘腳斗爭不休。兩人對命時,偶遇UFO劃過,發出奇異光芒帶二人來到2012年。結果他倆就是傳說中要滅亡人類的預言。。。。之後的你自己編吧,你懂的。。
D. 介紹一下民國的武俠小說作家,並推薦幾部精品
1922年,一本叫《紅雜志》的通俗讀物創辦,次年另一部名為《偵探世界》的雜志問世,兩本刊物在1923年的1月和6月開始連載平江不肖生的兩部武俠代表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銷量肯定一路高歌猛進,不用細說~~~~~~~)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氏,生於1890年。在1907年和1912年兩度赴日浪遊,曾入日本東京中央大學。1918年出版了《留東外史》一書(當然不是武俠啦)。《江湖奇俠傳》當時候影響非常廣,28年被改拍成影片《火燒紅蓮寺》,轟動一時。全書160回,前106回是平江不肖生寫的,後若干回由趙苕狂以「走肖生」的名字續完(趙也是小說家)。《江湖奇俠傳》以湖南平江、瀏陽的農民爭奪交界地引起械鬥為線索,帶出昆侖派、崆峒派的劍俠爭雄。裡面的武技,由棍棒拳術發揮到呼風喚雨、吞吐飛劍,幻想十分豐富。《近代俠義英雄傳》雖然沒有前者出名,但是內容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接觸過。這部書寫的是京城大刀王五和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的情誼,以及霍元甲憑借中華武術為國爭光的事跡。
同一時期, 武俠小說上還有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姚民哀的《山東響馬傳》等。前者繼承了講史傳統並且加以發揮。描摹世態人性入情入理,當時便與不肖生「南向北趙」並舉。後者取材於當時轟動全國的山東臨城劫車案,時效性強。
《江湖奇俠傳》連載後不久,顧明道的《荒江女俠》繼之而出。顧明道從小殘廢,早期寫作言情小說,因此《荒江女俠》將俠情兩相結合,開了言情武俠小說的先河。《荒江女俠》寫方玉琴為父報仇,學成劍術,在尋找仇人的過程中遇見同門師兄岳劍秋,相攜鋤奸的故事。顧明道在設計「武」的打鬥場面和技巧套路的時候常常力不從心,就在出生入死的場景之間多安插情意纏綿的細節,加以彌補。
武俠在這一時期除了與「情」結合之外,還在與其他諸多因素結合,有了多方面的發展。與歷史結合出現了文公直的歷史武俠小說。所用歷史只是背景,在其中虛構俠客們的活動。代表作是「碧血丹心」系列:《碧血丹心大俠傳》、《碧血丹心於公傳》、《碧血丹心平蕃傳》等。三書以明朝於謙的事跡為背景來寫為國盡忠的俠客。
與江湖幫會秘史結合,有了姚民哀的黨會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本人參加過清末的幫會,因此寫於1929到1930的《四海群龍記》(幫會復仇故事)和寫於1930到1931的《箬帽山王》(「四海群龍」中的「一龍」如何組黨),不論是交待內幕,還是敘述行規黑話,都很到位。很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且由《四海群龍記》引出《箬帽山王》這種「連環式」形式,是後來長套的武俠小說慣用的結構。
1932年,環珠樓主橫空出世了。《蜀山劍俠傳》在天津的《天風報》上連載,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十分出色,但是一集一集寫下去,到1949年,出到了55集。環珠樓主,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幼年有「神童」之稱,從小熟習武術氣功,三上峨嵋,四登青城,成人後做過幕僚和家庭教師。歷經坎坷,始寫武俠。《蜀山劍俠傳》是一個超現實的世界,由人間社會、神話幻想、自然勝景、哲理詩情交織而成。表面的故事是正道的劍仙和同邪惡的怪魔之間的斗爭。劍仙和怪魔都要逃脫「道家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難。不同的是,劍仙以行善來避劫,而怪魔用行惡來逃難。兩方面寓示了一種共同的形而上意義:人對自身命運的不懈抗爭。書中「關於自然現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為獸,天可隱滅無蹤,陸可沉落無形;關於故事的境界者,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關於生命的看法,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自殺可以逃命,修煉可以長生,仙家卻有死結;關於生活方面,不食可以無飢,不衣可以無寒,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室送天庭;關於戰斗方面者,風霜水雪冰,日月星雲氣,金木水火土,雷電光聲磁……」(徐國楨《環珠樓主論》1949)。想像天馬行空。環珠樓主的小說還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舉凡道、釋、儒,經史子集,醫卜星象,天文地理,詩詞書畫,風俗民情,無不與武俠融會貫通。影響深遠,直至當代港台新武俠。
E.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的意思是,不管別人怎麼強大,如果你是一座山,他們就像清風拂過山岡一般給你撓癢癢。
不管別人怎樣強橫,如果你是明月,就算強如大江般橫流無忌,你也是可以罩得住他的。形容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語出金庸老爺子的《倚天屠龍記》。
(5)農民寫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倚天屠龍記》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牢牢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
武當派第二代「張五俠」張翠山與天鷹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的兒子,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的義子,天鷹教教主殷天正的外孫,天下第一大教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在北極冰火島出生,認謝遜為義父。在那個與世無爭的環境下長大,又秉承三人教導,從小性格良善。
謝遜在冰火島談起以「七傷拳」打空見神僧十三拳的往事,說到打了十拳時,張無忌插口說:「義父,下面還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罷,這老和尚為人很好,你打傷了他,心中過意不去,倘若傷了自己,那也不好。」他跟義父在一起,學到一些基礎的武功。
十歲那年,跟隨父母乘木筏回到中原。當武林得知張翠山和殷素素歸來的消息後,無論正派還是邪道全都前來圍追堵截,千方百計想從他們身上獲得謝遜與屠龍刀的下落。小小張無忌也成了他們瞄準的對象,作為獵取情報的突破口。自此,他開始踏入江湖,開始明白世間人心的險惡。
F. 尋書,一本很久以前看過的武俠小說
是戊戟的《武林傳奇》男主角董子陵
G. 求大神告知這是啥小說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1]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2]該書表達了作者既反對異族侵略,也反對本民族暴政的思想。[3]
《倚天屠龍記》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2]
H. 我打算寫一本武俠小說,請問人物設定需要涉及到那方面的內容
LL要寫小說?首先向你致敬,握手,我們是同行。人物設定不需要太復雜,只要你已經為你的小說想好了大致的情節走向,和主線,還有你想賦予的角色的性格,然後根據他的身份,給他差不多的家室,性格。比如人物是個剛正不阿的大俠,什麼邪魅狂狷之類的詞絕對不適合他。還有,如果我是讀者,就會喜歡看主角什麼身負血海深仇,或者是有什麼非一般的能力,要是主角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估計我就不會看(要是他非要是個農民,就一定要有什麼奇遇之類的)。武俠小說雖然是以武為主,但也少不了愛情的調劑,所以不妨在人物走向成功頂峰的途中安排一場華麗的邂逅。當然,友情之類的也不能少,所謂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在挨刀的時候總要有一些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啊。有了內在的東西,主角的外表也不能差啊,風度翩翩,俊朗如辰什麼的盡管用。還有,既然是武俠,自然少不了武學,所以大膽自創招式給你親愛的主角們吧!最後,預祝你的小說獲得成功,開了坑別忘了私信我哦,我一定會去捧場的!
I. 有寫武俠文的嗎
有。
本人寫的武俠小說《蒼茫十二弦》。
小說簡介:
蒼茫天地,主以黑玄、輔佐光亮!
《蒼茫十二弦》是一部虛構清朝之後以潤朝、介朝相爭為背景、以政變為舞台的傳統武俠小說,寫盡三大立場三大主人公在蒼茫時代的激烈碰撞。
九州之泰一、昂霄之孤鴻、葬旻之晦朔,三人在天命注視、世道混亂之時,在家國、政見、民族以及良知圍繞之際,用自己的抉擇交織出了一幅幅錯綜亂轂的悲壯史詩!當蒼茫天地訇然中開、當十二弦音降臨人間,每個人都會彈奏出了一首屬於自己的蒼茫錄……蒼茫十二弦!
一
約莫在2010-2011年間,當時正是高三,曾迷情於《紅樓夢》不可自拔,又因當時網路一個好友群,其中知書達禮、通文曉卷者甚多,名曰【龍無雙】,便天真地想就群中12人,也做如「金陵十二釵」一般寫下一段傳世佳話,當時更仿「紅樓夢」曲子寫了一段「嘆蒼莽」曲子,將曲子12人稱之為「無雙十二弦」(曲子略)
合計4男8女,雖大部分內容不過生搬硬套、牽強附會,與今天我所作之武俠小說《蒼茫十二弦》更無一二關系,卻是小說之雛形!當然,如今內容與之相去甚遠,所謂12位群友,也因與為小說服務,而統統湮滅了。
二
大學期間,先看了鳳歌之《昆侖》,驚異於筆法之嫻熟,不弱金庸,但真正驅使自己寫下如今之綱要文章,正是孫曉的《英雄志》,以及先前看過的《紅樓夢》。
觀《紅樓夢》期間,其中歷史人物談到有明朝之人,如唐寅,又提到賈演、賈源二人乃有戰功,故得封公,文中又提到「太上皇」、「皇太後」,當時我就想,「未來朝代」!
曹雪芹時期乃乾隆未禪位之期,曹雪芹即便學富五車,也不可能未卜先知知道乾隆退位,文中提到了「太上皇」,又說到了明代人物唐寅,那我只有一個想法,曹雪芹可能是假設一個滅掉了清朝的新朝代,其中賈演、賈源二人乃是新朝代的開國功臣!
這種說法於今天看來,基本不對,也很難被人接受,但是!這種想法,卻是奠定如今《蒼茫十二弦》時代背景的一個重要參考!沒有《紅樓夢》,就沒有今天《蒼茫十二弦》的背景時代想法!
《英雄志》也是《蒼茫十二弦》時代背景的參考之一,因為《英雄志》錯亂明代皇帝年號背景,以「日月王朝」以假亂真,再參考了《紅樓夢》和《英雄志》後,我發現,原來時代背景還能這么玩!
於是我就有了參考方向,我假借「平行世界」說法,西方國家沒有進行工業革命,即便有之前的文藝復興,也不過是一種類似中國心學的思想潮流,既沒有工業革命,西方依舊中世紀,那麼東方依舊保持君主專制社會,1840年也沒有虎門銷煙,沒有鴉片戰爭,更沒有南京條約,何況之後的洋務運動、甲午戰爭乃至八國聯軍侵華。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西元1912年時間,清朝終究癱倒了,接替他的王朝卻有兩個:潤、介——他們就如楚漢一般紛爭不斷,但是正統始終是正統,潤最終勝利了,但是介卻沒有如西楚霸王一般自刎烏江,而是逃到了一個小島上——於是乎,潤占據了九州大地,而介只能偏安夷洲小島,這就是故事的朝代背景!
也就是今天的《蒼茫十二弦》,而不是中二時期以群中12人為原型的「無雙十二弦」。
三
時代背景不俗,但如果內容依舊是金庸小說一般,不是江湖紛爭、就是主角練功泡妞,或者遮羞布一般來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麼不過是拿著絕好的容器去盛一碗最劣質的酒而已,俗套!
若說不俗,當屬孫曉之《英雄志》,但如果跟《英雄志》一個套路,就落入一種新的俗套——所謂新,不是指形式之新(即所謂潤介背景之新),此乃【大陸新武俠】之弊也!他們越是口口聲聲說「新」,就越是新瓶裝舊酒!若我來說,如今武俠界,除卻《英雄志》外,【大陸新武俠】尚不如徐浩峰之武俠!
我所創之《蒼茫十二弦》,線索有三:
一曰皇室權力斗爭,包含潤朝皇室與介朝皇室,但這是俗筆,雖是俗筆,卻也是必要的,他是一個表象的東西,人雖重質,若無表皮,亦不能存;
一曰潤介之爭,這是劇情的必然化,既存在兩大勢力,怎又可能不存在紛爭?這當然也是俗筆,也是表象的東西,但他是必然的!
一曰政道之爭,政道之爭,乃是重中之重,小到行比一鄉(介之夷洲島),大至而征一國(潤之九州),眾人皆以為這是廟堂之責,卻不知,這是全民之責——乃廟堂、江湖、民間三者辯證之關系也!
武俠小說多以廟堂、江湖二者來描寫,所謂民間不過臉譜化存在,民間九成時間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他們等著正面角色、即作者所謂的「大俠」去拯救他們;高明一點,民間是一個無意識的幫凶,他們往往三人成虎、見風是雨,《英雄志》乃有體現。
但極少有人將民間提到一個和廟堂、江湖對等的高度!《英雄志》或有提及,如王一通。
以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來說,人民才是推動歷史的根本,那麼按照辯證角度來講,歷史的進步由人民推動,那歷史的倒退亦有人民造成。
四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乃是中國古典文學最常用之手段之一。
所謂政治斗爭,乃是政治的皮毛,政治者,重道而輕術,則國強,重術而輕道,則國難,歷來諸多以古代為背景之小說,多是以「宮斗」、「政治斗爭」為本,強暴地確定自己才是「正義」一方,強硬地給予政敵「邪惡」名義,以二元非黑即白之術來描寫小說,豈非舍本取末?
所以,所謂「宮斗」,與戰爭一樣,乃是政治的手段,以達成政治目的之手段,以達成目的之術曰「戰略」,而根本就是其道:政道!
伏脈千里之政道,才是文章之主旨!才是小說之根本!
(社會主義評價,略)
這一段文字,乃是政治的一個思考!
在國家經濟達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出現無數的社會問題——所謂有得必有失,在貧困時期人們思某某,在富裕時期人們又思某某,這也是幾千年來無數血與淚給我們的經驗與教訓!
《蒼茫十二弦》中,潤朝已歷四世近百年時間,王朝發展達到一個歷史點,但這個點是可怕的——中國哲學講究陰陽,盛極而衰、否極泰來是常有的事,在小說中,我將以三個最主要的人物,來彈奏這一曲《蒼茫十二弦》!
五
三個人,三個主角,怎麼那麼像《天龍八部》?《英雄志》也有四主角!
若是寫的如此如此,那豈非落了俗套,但若太過新穎,比如三人各佔一方,如曹劉孫般,又落入了另外一個俗套!
所以我寫了三個人,他們就是三個人,為什麼寫他們三個人,因為他們是故事的主要視點!
他們其中一個是農民的子孫,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加上江南魚米之鄉,自是不愁,於是開始讀書,農民的子孫既不喜歡農民伯伯那麼辛苦,又不喜歡讀書之苦,像極了如今之人,於是乎他開始做了一個夢,一個俠客夢!但既然是夢,就說明一個問題,夢、只能是夢!
武林世家子弟是武俠小說中常提到的,他們家學淵源,武功厲害,博萬千少女喜愛,然後乎娶得一武林美女,行走江湖,好不快哉——只怕也在做夢啊!一個未接觸江湖的農民子孫,於書中光景無比羨慕,而一個世家子弟呢?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難道江湖就無世故人情了嗎?天下烏鴉一般黑!世家子弟從出生就開始痛苦,從未停歇,他會怎麼做呢?
要說身世之尷尬,當屬皇族子弟,尤其是敵對的皇族子弟,而且老天爺很壞,你越不想這樣,他越要你「心甘情願」地這樣!所謂「賊老天」一詞絕非浪得虛名!然後,這恐怕又是一個《白色相簿2》或者渣誠一般的性格,當然,不會去搞白學,搞白學的打死不算冤假錯案!
要說女主角,什麼?親親抱抱舉高高?那就請出門左轉瓊瑤——偏是那賈母所評《鳳求鸞》一話,深得我心!這女兒豈能是如此心性!《英雄志》顧倩兮說自己即非卓文君,亦非蔡文姬,卓文君就如《鳳求鸞》那雛鸞小姐一般,而且《鳳求鸞》《鳳求凰》,豈不明顯?蔡文姬一生命途多舛,但都是逆來順受,只得彈胡琴唱那《胡笳十八拍》!那麼我文下的女主角呢?若是下一個顧倩兮,那也只能是顧倩兮二號!所以他自有其刁難之處,卻難掩我心中獨一無二之女主角!或如此說,此文四角,三男一女,無高下之分。
具體可以關注本人知乎專欄。
知乎專欄搜【蒼茫武俠·谷玄閣】
J. 一部小說的名字
霸王神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