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黃梁溫有多少部武俠小說
Ⅰ 金古梁溫黃+所有武俠小說作家的武俠小說拍成電視劇的小說名子.
大致有如下改編成影視的小說
金庸:《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越女劍》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飛刀又見飛刀》《天涯明月刀》《邊城浪子》《九月鷹飛》《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絕代雙驕》《蕭十一郎》《武林外史》《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名劍風流》《大人物》《英雄無淚》《白玉老虎》《圓月彎刀》《大地飛鷹》《七種武器》《碧血洗銀槍》《血鸚鵡》《劍花煙雨江南》
梁羽生:《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俠骨丹心》《大唐游俠傳》《廣陵劍》《還劍奇情錄》《龍鳳寶釵緣》《江湖三女俠》《飛鳳潛龍》《狂俠天驕魔女》
《塞外奇俠》《游劍江湖》
溫瑞安:
四大名捕系列:《四大名捕震關東》《四大名捕會京師》《碎夢刀》《大陣仗》《開謝花》
《談亭會》《骷髏畫》《逆水寒》《少年冷血》《少年追命》 《少年鐵手》 《少年無情》《四大名捕斗僵屍》《四大名捕打老虎》 《四大名捕戰天王》神相李布衣系列
黃易:《尋秦記》《大唐雙龍傳》《覆雨翻雲》
卧龍生:《金劍鵰翎》、仙鶴銀針系列、《玉釵盟》《絳雪玄霜》《天劍絕刀》《飛燕驚龍》《飛花逐月》《神州豪俠傳》
倪匡:《原振俠》
蕭逸:《馬鳴風蕭蕭》《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無憂公主》《長劍相思》《鐵骨冰心》
諸葛青雲:《江湖夜雨十年燈》
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
Ⅱ 值得反復品讀的22部經典武俠小說
本文所列作品均為狹義上的武俠小說,近年來所流行的玄幻、修真類作品原則上並不選入。但為了使評論具有一個開闊的視野,少數非武俠的經典篇目也會附帶提及。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讀者對作者與作品各有偏愛,但經典終究是經典,它們歷經歲月與讀者的考驗,始終具有難以磨滅的不朽地位。
本文所選的22部武俠小說,包括金古黃梁溫五大元老,以及新一代的鳳孫椴滄步等作家。具體而言,若算上對武俠史的意義,梁公的《龍虎鬥京華》和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其開創之功和里程碑式的意義不可謂不大。但我們只關注作品本身,綜合人物,情節,文筆,思想文化意義等多種因素,排序上也含有我個人的一些偏見。其中具有爭議的大概是金庸與古龍的地位。就我看來,金庸的作品山負海涵,博大精深,確是一代武俠掌門的風范。古龍作為接班人,銳意進取,求新求變,也是一個門派發展的不竭動力。
金老的作品向來以雄渾的筆力,渾然一體而復雜多線的結構,廣闊的世界觀,多樣的人物,和廣博的文化歷史內涵稱著於世。這部《天龍八部》,便凝聚了先生的畢生心血。痴纏怨念,愛恨別離,敝屣榮華,浮雲生死,一幕幕在其筆下展開。江南煙雨,大漠烽煙,塞外牛羊,均是信手拈來。當蕭峰在萬軍陣前自刎的剎那,我們釋卷長嘆,一股豪氣充滿胸臆,久久揮之不去。
一副輓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便可看出這部作品的地位。古龍將戲劇,推理等元素融入了這部作品,使其在情節,故事轉折方面時見驚人的天才之筆。風度翩翩的香帥,三位各具風韻的美女,已經讓人議論不休。石觀音,水母陰姬,無花,一點紅等人物也讓人過目不忘。
「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這句話當初作為將這部作品捧上神壇的箴言,如今卻成為無數人攻擊這部作品的諷刺,只盼在有生之年還能看見它的結局。《英雄志》嘗試了太多,也包含了太多東西。一卷羊皮帶出了十年前的一場叛亂,又帶動了十年後的一場浩劫。回首望去,從最初的平淡無奇到最後的聚沙成塔,它塑造了太多經典的人物。持修羅法卻想建立大佛國的楊肅觀,堅持正道、矢志不移的盧雲,甚至孤傲的劍神。共同見證了一段令人唏噓的滄桑歲月。
提起郭靖、黃蓉,在中國怕是無人不知。《射鵰》可謂塑造了男女主人公武俠的典型。全書娓娓道來,中正平和,同時,金老將他的博學在書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天文地理,醫卜算數,文史雜學,無所不包。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於此提出。
金老的武俠人物大都可見儒、釋、道三家思想的影響。其中令狐沖的瀟灑不羈,不拘禮法正是道家思想的反映,而「無招勝有招」的武功設定也符合道家「有無相生」的要旨。書中的詭譎詐變也被認為是歷代政治斗爭的縮影,這也許是本書不設朝代背景的構思所在吧。
作為楚留香系列的姊妹篇,本書的亮點在於塑造了兩個如神一般的絕世人物,孤高冷傲的西門吹雪,身為盲人卻有博大胸懷、對生活充滿希望的花滿樓,這一形象被張智堯演繹得淋漓盡致。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那嘴角勾起的一絲溫文淺笑不知道迷倒了多少人。
與射鵰一樣,本書是男女主人公武俠的又一典型。小龍女這個名字,早已成為清姿絕世的仙子的代名詞。楊過與姑姑曲折的愛情故事也讓無數人嘆息,嚮往。
作為古龍最經典的作品之一,之所以擺在這樣的位置,除了其情節略顯粗拙,更是因為李尋歡這個人。誠然,小李飛刀是個神話,李尋歡此人也兼具浪子情懷和英雄所具備的悲天憫人的博大胸襟。但老實說,他為了報答龍嘯雲的救命之恩與兄弟情義,而將林詩音拱手相送,這無異於害人害己。
前已述及,梁公的作品具有相當的武俠史意義,但就其作品本身,實在不算出彩。蓋因他筆下的人物太過簡單,又時感重復。梁公是正人君子,創作的人物也是非正即邪,主人公更是文武全才,俠肝義膽。而這部《雲海玉弓緣》算是其不錯的代表作了。金世遺,厲勝男的形象也還頗具深度,且運用了一定的心理分析手法。拋開單純正邪對立的故事設定,梁公的古典文學修養的確讓作品增輝不少。
溫瑞安與古龍一樣,一直在求新求變,可比起古龍來,明顯變之太過,以至於脫離了武俠的本質。本書是一個系列,也是其代表作,以《溫柔一刀》最為精彩。孱弱不堪而又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蘇夢枕,「遇雪尤清,經霜更艷」的雷純,連同他們愛恨莫名的情感,都具有強烈的浪漫氣息。此外,書中對人性的挖掘也頗具深度。
客觀地講,古龍作品雖多,但真正算得上經典的卻寥寥可數。許多作品往往有一個令人驚艷的開頭,卻在寫作過程中筆力不繼,以至於爛尾。《白玉老虎》便是這類作品的代表。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蜀中唐門的描寫,古龍用極少的筆墨,卻使這個門派散發出絕世的光彩。主角趙無忌的形象並無亮點,但書中的其他人物超絕常人,富有驚人的浪漫氣息。
金庸的作品向來如此,沒有驚才絕艷之筆,也難以找出什麼缺點。你只需要擺上一杯清茶,於午後閑時細細品讀,順其自然,古井無波。當然,金老擅於寫人,寫各種各樣的人,而張無忌無疑是最接近普通人的,他心地善良,優柔寡斷,也讓人覺得親切。
鳳歌的作品應該是新生代武俠中最具金庸風骨的了。《昆侖》作為代表作,家國大義,金戈鐵馬,兒女情仇無所不包。同時,其以術數為主的文化歷史知識的穿插描寫也十分精妙。從梁蕭的成長之路,以恢弘的筆力展示了宋末元初廣闊的社會畫卷。
《杯雪》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首長詩,因為小椴的文筆實在太優美。金庸的文字質朴簡練,用白話文寫出了文言文的韻味;梁羽生文字雋永,回味悠長;古龍則多用短句,如快刀利劍,當頭棒喝,一語驚人。而在纏綿煙雨,在詩詞中講故事的人,只有小椴一人。他可以用長句,用詩鋪排出一段場景或刻畫一段感悟,而不讓人厭倦。這種風格在《洛陽女兒行》和《長安古意》中運用得愈加深刻老練。如果說《杯雪》頗有剛健冷峻的魏晉風骨,那麼後兩部作品則更像齊梁時期綺靡的艷體詩。
滄月最好的代表作無疑是《鏡》,但《鏡》屬於奇幻類。作為武俠,其代表作當屬這部《鼎劍閣》。相比《聽雪樓》,這部作品更為成熟,因為蕭憶情幾乎可以說是蘇夢枕的翻版,聽雪樓也相當於金風細雨樓。滄月是個女性作家,長於細膩的感情描寫,而正是《鼎劍閣》系列的《七夜雪》讓人認為她是披著武俠的外衣寫言情。
溫瑞安的作品中,當屬這部作品最具知名度。這是得益於冷血、無情、追命、鐵手四人在銀幕上的宣傳之功。當然,小說本身人物,情節設定不錯,但結構確實一團糟。
《滄海》可以說是鳳歌刻意求變的作品,從《昆侖》以術數作為武學架構的創意開始,作者試圖突破傳統的武功設定,追求一些奇幻的色彩,天子望氣術,周流八勁均是如此。這種嘗試固然可喜,但卻與那種中正平和的文字風格不相交融。
黃易的作品種類繁多,而作為武俠,似乎只有《大唐雙龍傳》可評。這部作品人物眾多,浩浩長卷。但老實說,其文字缺乏韻味,完全是記流水賬似的白話文。而寇仲和徐子陵的人物形象也並不鮮明。
古龍一直在尋求突破,《七種武器》借武器描寫人性便是一次新的嘗試。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環、離別鉤、霸王槍、拳頭,七種精妙絕倫的武器,或寫愛情,或寫友情,或寫義氣,又在懸念眾生的情節中一一展現。可惜的是,作品並不完整。甚至像青龍會這種重要的坑也未填上。
這是古龍轉型時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作者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但客觀的說,其時,古龍那種成熟的文風此時並未形成。無論是文筆還是情節,都有許多牽強之處。
前面說到,梁公的作品實在過於正統,甚至有點迂腐。人物形象千篇一律,非正即邪。《萍蹤俠影》便是其中代表。
步非煙也可以說是大陸新武俠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武俠人物。文才武略,機智穎慧,風神瀟灑,天下第一的卓王孫。
Ⅲ 金古梁溫都有什麼小說啊
金庸目錄:
《書劍恩仇錄》
《碧血剣》
《秘曲笑傲江湖》
《雪山飛狐》
《射鵰英雄伝》
《連城訣》
《神鵰劍俠》
《倚天屠龍記》
《越女劍》
《飛狐外伝》
《天龍八部》
《鹿鼎記》古龍目錄:蒼穹神劍 1960 第一處女作
月異星邪 1960 第一
劍氣書香 1960 真善美 後半部由墨餘生代筆
湘妃劍 1960 又稱《金劍殘骨令》
劍毒梅香 1960 清 華 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筆
孤星傳 1960 真善美
失魂引 1961 明 祥
游俠錄 1961 海 光
護花鈴 1962 春 秋 又稱《諸神島》
彩環曲 1962
殘金缺玉 1962 華 源
飄香劍雨 1963
劍玄錄 1963 清 華
劍客行 1963 明 祥
浣花洗劍錄 1964 真善美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浣花洗劍》
情人箭 1964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名《怒劍》
大旗英雄傳 1965 1976年修訂,出漢麟版,改各《鐵血大旗》
武林外史 1965 春 秋
名劍風流 1966 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
絕代雙驕 1967
鐵血傳奇 1968 真善美 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
《血海風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
風雲第一刀 1970 春秋 又名《多情劍容無情劍》分為:
《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
鬼戀俠情 1970 《楚留香傳奇》續集,又名《借屍還魂》
蝙蝠傳奇 1971 《楚留香傳奇》續集
歡樂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桃花傳奇 1972 《楚留香傳奇》續集
蕭十一郎 1973 漢麟 由電影劇本改寫成書
流星·蝴蝶·劍 1973 桂冠
九月鷹飛 1974 春秋 《風雲第一刀》後傳
①長生劍 1974 漢麟 《七種武器》系列
(僅完成六種,「拳頭」並非一種武器)
②碧玉刀 1974
③孔雀翎 1974
④多情環 1974
⑤霸王槍 1975
⑥離別鉤 1978 春秋
①陸小風傳奇 1976 《陸小鳳》系列
②綉花大盜 1976
③決戰前後 1976
④銀鉤賭坊 1977
⑤幽靈山莊 1977
⑥鳳舞九天 1978
天涯·明月·刀 1975 漢麟
絕不低頭 1975 唯一的一部動作小說
七殺手 1975
劍·花·煙雨江南 1975
三少爺的劍 1975 桂冠 《江湖人》系列之一
火並蕭十一郎 1976 漢麟 《蕭十一郎》後傳
拳頭 1976 南琪 又稱《憤怒的小馬》,曾被誤收入《七種武器》
邊城浪子 1976 漢麟 《天涯·明月·刀》後傳
血鸚鵡 1976 《驚魂六記》之一
白玉老虎 1976 桂冠
大地飛鷹 1976 南琪
圓月彎刀 1977 漢麟 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
飛刀·又見飛刀 1977
碧血洗銀槍 1977 桂冠
新月傳奇 1978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英雄無淚 1978
七星龍王 1978 春秋
午夜蘭花 1979 漢麟 《楚留香傳奇》續集
風鈴中的刀聲 1980 萬盛 結尾由於東接代筆
劍神一笑 1981 《陸小鳳》系列
白玉雕龍 1981 《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
怒劍狂花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那一劍的風情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邊城刀聲 1983 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獵鷹·賭局 1984 最後遺作,短篇
動作小說《槍手·手槍》署名古龍,實為於東樓作。 梁羽生的太多,給你網址 http://ke..com/view/3432.html?wtp=tt
溫瑞安的也很多 http://ke..com/view/3500.html?wtp=tt
Ⅳ 金古黃梁溫,或者其他作者的好看的武俠小說,求書名
金庸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1955年 《書劍恩仇錄》
1956年 《碧血劍》
1956年 《三劍樓隨筆》
1957年 《射鵰英雄傳》
1959年 《神鵰俠侶》
1959年 《雪山飛狐》
1960年 《飛狐外傳》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 《倚天屠龍記》
1963年 《連城訣》
1963年 《天龍八部》
1965年 《俠客行》
1967年 《笑傲江湖》
1969年 《鹿鼎記》
1970年 《越女劍》
1970年 《三十三劍客圖》
1975年 《袁崇煥評傳》
1993年 《月雲》
2006年 《金庸散文集》
古龍作品有
早期武俠小說 :蒼穹神劍 ▪ 劍毒梅香 ▪ 殘金缺玉 ▪ 劍氣書香 ▪ 月異星邪 ▪ 游俠錄 ▪ 失魂引 ▪ 劍客行 ▪ 孤星傳 ▪ 湘妃劍 ▪ 彩環曲 ▪ 護花鈴 ▪ 飄香劍雨 ▪ 神君別傳 ▪ 情人箭 ▪ 大旗英雄傳
中期武俠小說: 浣花洗劍錄 ▪ 龍吟曲 ▪ 名劍風流 ▪ 武林外史 ▪ 絕代雙驕 ▪ 蕭十一郎 ▪ 歡樂英雄 ▪ 大人物 ▪ 流星·蝴蝶·劍 ▪ 火並蕭十一郎
晚期武俠小說: 七殺手 ▪ 血鸚鵡 ▪ 劍花·煙雨·江南 ▪ 拳頭 ▪ 白玉老虎 ▪ 碧血洗銀槍 ▪ 大地飛鷹 ▪ 七星龍王 ▪ 英雄無淚 ▪ 風鈴中的刀聲 ▪ 菊花的刺
小李飛刀系列: 多情劍客無情劍 ▪ 邊城浪子 ▪ 九月鷹飛 ▪ 天涯明月刀 ▪ 飛刀又見飛刀
楚留香系列: 楚留香傳奇 血海飄香 ▪ 大沙漠 ▪ 畫眉鳥
楚留香新傳 :借屍還魂 ▪ 蝙蝠傳奇 ▪ 桃花傳奇 ▪ 新月傳奇 ▪ 午夜蘭花
陸小鳳傳奇: 陸小鳳傳奇 ▪ 金鵬王朝 ▪ 綉花大盜 ▪ 決戰前後 ▪ 銀鉤賭坊 ▪ 幽靈山莊 ▪ 鳳舞九天 ▪ 劍神一笑
七種武器: 七種武器 ▪ 孔雀翎 ▪ 碧玉刀 ▪ 多情環 ▪ 霸王槍 ▪ 離別鉤 ▪ 長生劍
大武俠時代: 獵鷹 ▪ 群狐 ▪ 銀雕 ▪ 賭局 ▪ 狼牙 ▪ 追殺 ▪ 海神
三少爺的劍: 三少爺的劍 ▪ 圓月彎刀
其他作品 :從北國到南國 ▪ 誰來跟我乾杯 ▪ 絕不低頭
黃鷹作品:
小說: ⊙ 《驚魂六記》系列(承襲古龍創意): 《血鸚鵡》(前四章古龍,之後由黃鷹代筆);《吸血蛾》;《黑蜥蝪》;《水晶人》;《無翼蝙蝠》;《粉骷髏》(又名《羅剎女》)。 ⊙ 《沈勝衣》系列: 《無雙譜》(大俠沈勝衣)、《銀劍恨》、《十三殺手》、《白蜘蛛》、《相思夫人》(又名《相思劍》)、《畫眉鳥》、《鳳凰劫》、《無腸公子》、《天刀》、《銀狼》、《死亡鳥》、《玉蜻蜓》、《屠龍》、《鬼簫》、《碧血幽靈》、《血蝙蝠》、《追獵八百里》、《風雷引》、《七夜勾魂》、《骷髏殺手》、《魔刀》(又名《天魔刀》)、《雷霆千里》、《銷魂令》、《風神七戒》、《鳳凰谷》(偽)、《黃金魔神像》、《地獄刺客》(待考)、《紅蝙蝠》(待考)、《死亡殺手》(待考)、《天外三煞》(待考)、《雙龍會》(待考)。 ⊙ 《天蠶變》系列: 《天蠶變》、《天蠶再變》、《天龍訣》(雲飛揚外傳)。 ⊙ 《大帝王傳奇》系列: 《封神劫》、《飛龍吟》、《飛虹無敵》、《御用殺手》、《雁血飄香》、《九月奔雷》、《鐵血京華》(又名《碧血濺京華》) ⊙ 《大幻天傳奇》系列: 《名劍》、《天魔》、《五毒天羅》、《毒連環》、《風雲十七劍》、《妖魂》、《骷髏帖》、《天下第一刺客》、《賊贓》 ⊙ 僵屍系列: 《僵屍先生》、《中國第一具僵屍》、《僵屍翻生》、《魔高一丈》。 ⊙ 其他小說: 《魔界》、《霹靂無情》、《亡命雙龍》、《一劍風流》、《勾魂金燕》、《血河神掌》、《虯龍倚馬錄》(與龍乘風合著)、《武俠聊齋》、《火龍》。 ◆黃鷹參與的電影(來自香港影庫): ⊙ 故事: 《名劍》(1980)、《無翼蝙蝠》(1980)、《粉骷髏》(1981)、《黑蜥蜴》(1981)、《大俠沈勝衣》(1983)、《天蠶變》(1983)、《水晶人》(1983)、《妖魂》(1983)、《布衣神相》(1984)、《僵屍先生》(1985); ⊙ 編劇: 《賊贓》(1980)、《名劍》(1980)、《鬼打鬼》(1980)、《粉骷髏》(1981)、《水晶人》(1983)、《洪拳大師》(1984)、《摸錯骨》(1985)、《時來運轉》(1985)、《茅山學堂》(1986)、《甜蜜十六歲》(1986)、《流氓英雄》(1986)、《僵屍翻生》(1986)、《魔高一丈》(1987)、《義本無言》(1987)、《賭王》(1990)、《笑傲江湖》(1990); ⊙ 出品人、監制: 《魔高一丈》(1987)、《賭王》(1990)、《強屍至尊》(1991,參演); ⊙ 導演: 《摸錯骨》(1985)、《茅山學堂》(1986)、《魔高一丈》(1987)。
梁羽生武俠作品
1954-1959 ▪ 龍虎鬥京華 ▪ 草莽龍蛇傳 ▪ 塞外奇俠傳 ▪ 七劍下天山 ▪ 江湖三女俠 ▪ 白發魔女傳 ▪ 萍蹤俠影錄 ▪ 冰川天女傳 ▪ 還劍奇情錄 ▪ 冰魄寒光劍
1960-1969 ▪ 散花女俠 ▪ 女帝奇英傳 ▪ 聯劍風雲錄 ▪ 雲海玉弓緣 ▪ 大唐游俠傳 ▪ 冰河洗劍錄 ▪ 龍鳳寶釵緣 ▪ 挑燈看劍錄 ▪ 狂俠天驕魔女 ▪ 風雷震九州 ▪ 慧劍心魔 ▪ 飛鳳潛龍 ▪ 俠骨丹心 ▪ 瀚海雄風 ▪ 鳴鏑風雲錄 ▪ 彈鋏歌
1970-1983 ▪ 風雲雷電 ▪ 折戟沉沙錄 ▪ 廣陵劍 ▪ 武林三絕 ▪ 絕塞傳烽錄 ▪ 劍網塵絲
▪ 武林天驕 ▪ 幻劍靈旗 ▪ 武當一劍
溫瑞安作品
四大名捕系列 《四大名捕震關東》 《四大名捕會京師》 《碎夢刀》 《大陣仗》 《開謝花》 《談亭會》 《骷髏畫》 《逆水寒》 《四大名捕斗將軍》(《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鐵手》 《少年無情》) 《四大名捕斗僵屍》 《四大名捕打老虎》 《四大名捕戰天王》 神州奇俠系列 —正傳·神州奇俠— 《神州奇俠》 《劍氣長江》 《兩廣豪傑》 《江山如畫》 《英雄好漢》 《闖盪江湖》 《神州無敵》 《寂寞高手》 《天下有雪》 —外傳·血河車— 《幽冥血河車》 《大宗師》 《逍遙游》 《養生主》 《人世間》 —後傳·大俠傳奇— 《大俠傳奇》 —別傳·唐方一戰— 《俠少》 《唐方一戰》 —續傳·蜀中唐門— 《蜀中唐門》(等待中) 七大寇系列 《七大寇》 《凄慘的刀口》 《祭劍》 —將軍的劍法— 《戰將》 《闖將》 《悍將》 《鋒將》 《勇將》 《麻將》 《愛將》 《吹將》 《發將》 《福將》 《殺將》 《激將》 《將軍!》 游俠納蘭系列 《游俠納蘭故事》 《殺了你好嗎》 《絕對不要惹我》 《殺親》 《晚上的消失》 《雪在燒》 《戰僧與何平》 《殺手善哉》 《愛上她的和尚》 《愛上和尚的她》 《請你動手晚一點》 《請借夫人一用》 殺楚系列 《殺楚》 《破陣》 白衣方振眉系列 《龍虎風雲》 《試劍山莊》 《長安一戰》 《落日大旗》 《小雪初晴》 《說英雄 誰是英雄》系列 《溫柔一刀》 《一怒拔劍》 《驚艷一槍》 《傷心小箭》 《朝天一棍》 《群龍之首》 《天下有敵》 《天下無敵》 《天下第一》(等待中) 《天敵》(等待中) 神相李布衣 《殺人的心跳》 《葉夢色》 《刀巴記》 《天威》 《取暖》 《死人手指》 《 賴葯兒》 《翠羽眉》 其他武俠作品 《空手道》 《台風》 《石頭拳》 《鐵線拳》 《亂世情懷》 《金血》 《吞火情懷》 《傲慢與偏劍》 《彈指相思》 《迷神引》 《女神捕》 《大刺殺》 《請、請、請請請》 《老哥,借頭一用》 《朋友,你死過未?》 《失去舌頭了嗎?》 《豬臉的歲月》 《喜歡顏色的門徒》 《你死了沒有?》 《打不亮的打火機》 《落葉新芽》 《人形蓮藕》 《殺手的慈悲》 《達明王》 《斗天王之縱橫》 《斗天王之風流》 《斷了》 《了斷》 《祭刀》 《詐》 《炸》 《斗天王之快活》(等待中) 《紅電》 《綠發》 《藍電》 《黑火》 《請借夫人一用》《殺了你,好嗎?》 《刀叢里的詩》 《劍歸何處》 文藝/推理小說 《鑿痕》 《結局》 《七殺》 《殺人》 《殺人者死》 《殺死雪山飛狐》 《殺人者》 《收拾》 《殺機》 武俠文學系列 《江湖閑話》 《殺人者唐斬》 《刀叢里的詩》 散文/雜文 《乳房》《西江月》
Ⅳ 「金古梁溫」分別是指哪四個人他們有哪些好看的作品
金庸、古龍、梁羽生及溫瑞安,金庸的是
越女劍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古龍的有絕代雙驕、武林外史、小李飛刀等等
梁羽生有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等等
溫瑞安的有四大名捕等等
Ⅵ 金古黃梁溫簡介
金古黃梁溫
金庸
「世界之大,只有中國才有武俠小說。」
天下武俠作者奇多,繁星滿天,獨有金庸才是俠之大者,眾星拱月。
每一個人都需要童話,每一個人也都將長大。長大的大人要看成人童
話。除了金庸的武俠,天下沒有第二家成人童話。
曹雪芹寫成一部《紅樓夢》,道盡中國的人生,後人讀紅樓,感慨系
之,生出千百部「紅學」研究叢書。
金庸作品集,一十四部,三十六冊,讀者遍布全世界各個角落,中國
人一讀再讀,左看右看,還是金庸。
這是台灣遠景出版社「金學研究叢書」每本書封底的話,道出了一般
中國人對於金庸小說的感受。
金庸的小說確實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輝煌。倒不是說他的作品擁有
眾多讀者,而是指他的作品博大精深,將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或者說,
將中國傳統詩意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生活於現代的中國人,通過他
的作品,得以與傳統相連接,尋找到一絲蒼涼而溫馨的歸宿之感。
那麼多人知道金庸的名字,但是不一定有那麼多人知道金庸的真名叫
查良鏞,而查良鏞則是香港一代報業大亨;也不一定有那麼多人知道金庸
的家族乃江南世家,而他赤手空拳闖盪香江,用一支妙筆寫出了一片錦綉
人生。
朝露涉世琢紅萼
月明顧路漫浩浩
越陌度阡與青衿
盡蓄並收凝薔薇
古龍
他是絕世高手。
他是孤獨的浪子。
他可以獨自仗劍在絕嶺長嘯,也可以縱情狂歌,開懷暢飲,醉卧鄉村野店,與山夫野老相雜。
他有數不清的知交好友,更不乏紅顏知己,然而,他的內心,紅塵中笑傲一生,留在心裡的卻是孤獨。他死前最後一句名言,淡淡地說出他對一生的感悟——「我靠一隻筆,得到了一切,連不該有的,我都有了,那就是寂寞。」
古龍死了,然而「人間無古龍,心中有古龍!」(倪匡語),他可以悠悠的去,而留給讀者的呢,莫過於喬奇那幅悲壯又悲愴的輓聯: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
朝露涉世琢紅萼
月明顧路漫浩浩
越陌度阡與青衿
盡蓄並收凝薔薇
黃易
從顛峰時期的百花齊放,到九十年代只有溫瑞安等少數作家獨撐大局,武俠小說受到流行文化的強烈沖擊,逐漸失去了身上的光環。而黃易的崛起,給武俠小說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覆雨翻雲》、《尋秦記》到如今令武俠迷們如飢似渴的《大唐雙龍傳》,黃易把科幻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玄學、易理、星象等有機的合為一體,開創了玄幻武俠的先河!
於是,神州大地颳起一陣黃氏颶風!
Ⅶ 金古梁溫黃 ,這是怎麼個由來
金古梁溫黃分別是指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這五位武俠小說大家。當時小說作家眾多,被人們認可的寫武俠的宗師只有五位,他們每一位都創作了大量的武俠作品,雖然寫作風格不一樣,年代也不一樣,但都是經典,被人們尊稱金古梁溫黃。
1、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新派武俠小說泰斗。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48歲。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2、梁羽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代表作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
3、黃易
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2017年4月5日中風,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代表作有《大唐雙龍傳》、《尋秦記》等。他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一心專注寫作的黃易,1989年辭去豐厚工資的工作,隱居大嶼山專心從事創作。終於在九十年代,作品風靡港台地區。
4、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
5、溫瑞安
溫瑞安,原名溫涼玉,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刀叢里的詩》、《布衣神相》等。他在新馬以文學評論和散文起家,在台灣地區以詩人著稱,小學時已在港台地區發表詩作、評論,20世紀70年代已寫玄幻、驚悚、推理、心理、現代言情小說,但在內地則以武俠小說著稱。
(7)金古黃梁溫有多少部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造就了不少金庸迷。
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
香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50年代初期,出現第一部現代武俠:《虎鶴雙形》。
50年代屬於梁羽生,梁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扎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武俠的窠臼。
50年代中後期金庸的出現。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在當時港台政治壓抑的年代,讓武俠小說變成暢銷書。並把武俠小說上升到了文學藝術的高度。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卧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古龍於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在1965-19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溫瑞安在1970年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
但由1987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
2000年後出現大批網路作家從事武俠創作,是好事也是壞事,好是大大豐富和繁榮了讀者的可看種類和數量。但由於網路小說多數是連載,必須按時交稿,以及網路作家的不可見和隨意性,導致大量太監作品出現。另有部分作家因為網站倒閉等原因導致作品連載出現中斷。現代武俠小說是紙上武俠的新階段,理想和言情色彩淡化。
Ⅷ 介紹幾本傳統武俠小說
先來說說傳統武俠小說的五大掌門人:金古黃梁溫
金古自然不必說了,
黃是指黃易,著有:大唐雙龍傳,邊荒傳說,尋秦記,美女多多,也有點YY
梁是指梁羽生,著有: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
溫是指溫瑞安,著有:四大名捕系列
還有同時代的就是卧龍生和還珠樓主的武俠小說,也都可一看
Ⅸ 金古黃梁溫'分別是哪些人都寫過那些書
金古黃梁溫分別是指金庸、古龍、黃易、梁羽生、溫瑞安。
Ⅹ 那位能推薦幾部好看的武俠小說,金古黃梁溫的都看過拉!!
看看諸葛青雲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