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里怎麼誇贊幫主
1. 金庸武俠中的「江湖第一大幫」丐幫,幫主是如何選舉產生的呢
金庸武俠世界的門派金庸武俠小說中描述了很多門派:丐幫、明教、武當派、全真派、少林派、峨眉派、古墓派、逍遙派、華山派、嵩山派、崆峒派、天地會、紅花會等,據統計,金庸筆下的門派大概有40多個。
這些門派有的是金庸虛構出來的,像逍遙派、古墓派,有的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像丐幫、武當派、華山派、少林派、天地會等。
但是那時候的丐幫,並沒有形成全國性的統一組織,也不像武俠小說中那樣有一個武功高強的幫主來統一管理,那時候的丐幫組織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徵,並且各個地區的稱呼也不一樣。
像江西的「邊錢會」、河南、山東等地的「窮家行」「死捻子」、貴州的「孝義會」、湖南的「紅黑會」、京城地區的「藍桿子」「黃桿子」、甘肅蘭州的「砂鍋子」、廣州的「關帝廳人馬」等。另外當時丐幫可能出現同時有幾個幫主管理不同地區的情況,所以不同地區對丐幫幫主的稱呼也不一樣,有的稱為「丐首」,有的稱為「團頭」,有的叫「萬師父」,有的叫「幫主」。
2. 武俠小說中的稱謂!知道的大大請告訴下……
師傅,師娘,師太,師奶,師姐,師弟,師兄,師妹,前輩,晚輩,小生,在下,鄙人,*某,仁兄,幫主等,不知是否用得上。
3. 來說一說,武俠小說中有什麼厲害的幫派首領讓你記憶深刻
像這個天龍八部當中的蕭峰,我就覺得特別的讓我記憶深刻。
4. 比較一下金庸武俠小說里兩位鼎鼎大名的大俠,喬峰和郭靖
金庸的武俠小說里大俠非常多,但是論到想像力和氣魄,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喬峰和郭靖兩位大俠,同樣都以降龍十八掌為成名絕技,同樣都是保家衛國的大俠,下面我就分析一下這兩位傳奇大俠的各個方面的對比。
背景命運。
北宋時期,喬峰的親生父母契丹人在雁門關外被中原武林人士伏擊,最後父親抱著喬峰和已經被殺的母親跳崖,最後喬峰的哭聲讓父親清醒過來,把喬峰扔到了丐幫幫主汪劍通的肚子上。最後中原武林人士知道自己錯殺喬峰父母,良心發現決定收養喬峰,在少室山山下喬三槐夫婦收養,取名喬峰。喬峰長大以後由少林玄苦大師傳授武功,所以喬峰的武功根底來源於少林。之後喬峰加入丐幫,為丐幫立了無數的大功被提拔為幫主,學習了丐幫的成名絕技降龍十八掌,威震天下,北喬峰南慕容冠決江湖。之後喬幫主因為那副幫主的被殺,契丹人的身份暴露,後來恩師養父母被少林和尚誤認為喬峰殺害,從此被天下武林正道遺棄。遇到一生最愛阿朱姑娘,但是被馬夫人騙了導致找錯了殺父母的仇人,阿朱為保親生父親自己易容段正淳赴死,被喬峰一掌擊殺。而後喬峰迴到契丹,救了大遼的國主一命還保住他的皇位,做了遼國的南院大王,最後遼主逼他帶兵征宋,喬峰誓死不從,最後挾持遼主讓他在三軍面前發誓有生之年絕對不攻打大宋,因為自己認為劫持了自己的國主不忠不義,最後用斷箭自殺,被瞎了的阿紫抱著從雁門關外跳了下去。喬大俠一生命運從雁門關開始,又在雁門關終結,真是可歌可嘆。喬峰從小失去親生父母,仇人教育成材,人生巔峰作為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幫主,降龍十八掌威震天下,武林之中有北喬峰的美譽,天下人人敬仰。後來契丹人身份暴露,聲譽掃地,養父母恩師被誤認為喬峰所殺,江湖上所有知道當年帶頭大哥的人都接連死去,都認為是被喬峰所殺,從此變成中原武林公敵,變成人人唾棄的契丹狗,自己心愛的女人被自己錯殺,為了拯救大宋自殺,命運非常悲慘。
郭靖。南宋時期,父親是梁山好漢的後人,會點武功,不怎麼強。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山野村婦。後來金國王爺相中了楊鐵心的老婆,導致郭家楊家遭遇大難,郭靖父親慘死,母親最後輾轉最後到了蒙古生活,帶著郭靖去了。郭靖從小在塞外跟著蒙古人長大,後來遇到江南七怪教他武功,教的狗屁不是,郭靖資質也笨點,況且老師也不行,學得啥也不是。後來郭靖遇到全真教的馬鈺道長傳授全真教內功以後武功突飛猛進。最後遇到黃蓉以後黃蓉求洪七公傳他降龍十八掌,之後武功大進。遇到周伯通以後教他背誦九陰真經,還傳授九陰真經下卷的武功,武功更上一層樓,最後遇到段王爺得以認識天竺大師破解九陰真經上卷的梵文,得以學習全部的九陰真經。從此躋身成為江湖上頂尖的高手。郭靖除了小時候父親被殺母親帶他逃亡以後比較慘,之後一路的發育就是傻人有傻福,各種高手各種傳授,遇到一生所愛黃蓉以後更是接觸到了江湖頂尖高手,還學習了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周伯通還傳授了左右互搏這種更牛逼的奇葩武功,有問鼎天下第一的實力了。郭大俠一路各種奇遇各種開掛,人物命運上比喬幫主要好太多。
資質和實力。
喬峰的資質很高,年少時師從玄苦大師,都是少林派的根底,天下武學正宗。後來學習丐幫成名絕技降龍十八掌威震天下,得了北喬峰的美名。
郭靖的資質很笨,年少時學習江南七怪的三流武功,狗屁不是,後來學習全真教內功才有點起色,算是開了點竅。遇到洪七公傳授降龍十八掌,差點把洪七公氣死,笨的跟豬一樣,不過最後依靠苦修終於有所成就,遇到周伯通背會了九陰真經而且學習一個非常bug的武功,一心二用的左右互搏。最後遇到段王爺以後天竺大師翻譯九陰真經的梵文總綱,從此精修九陰真經,內力到中年以後已經達到化境,渾厚程度天下第一。郭靖的主要武功有三個厲害的,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左右互搏。
比較一下兩個人的資質喬峰明顯厲害多了,但是由於喬幫主活的不長,巔峰實力明顯郭大俠更厲害,主要就是內力的郭大俠明顯比喬幫主厲害,但是招式上喬幫主更猛,但是在金庸武俠里,特別強調內力的修為,所以郭大俠實力要更強。兩個人都以降龍十八掌為主戰技能,但是這兩個人的降龍十八掌有很大的不同。喬幫主的降龍十八掌非常剛猛,加上喬幫主的個人性格更加淋漓盡致,一出手嚇得天下高手屁股尿流的,根本不敢正面硬剛。而郭大俠的降龍十八掌來自於洪七公,威力明顯比天龍里喬幫主的差很多,估計降龍十八掌傳下來的時候一代不如一代,傳的越來越差了,不過也足以稱霸武林,不過我感覺還是喬幫主的降龍十八掌更牛逼。但是郭大俠由於修煉九陰真經,自己對於降龍十八掌有點新鮮的理解和運用,他的降龍十八掌不是純剛猛路線,加上九陰真經的理解以後剛柔並濟,可以合理的運用掌力的勁道,還可以疊加掌力的勁道,綿綿不絕,一道強過一道,這是郭大俠自己改良了降龍十八掌,雖然爆發力不如喬幫主,但是持久力比喬幫主強,喬幫主屬性著重爆發,而郭大俠屬性著重持久,最終肯定是持久的男人更厲害一點。
個人戰績。
喬幫主一生大戰無數。重量級的高手非常多,戰績非常輝煌,幾乎沒有敗績。出場干翻四大惡人之首段延慶,段延慶個人實力非常強的。杏子林丐幫大會小秀一下擒龍功嚇得慕容復的家臣趕緊洗洗睡了。一個人前去少林寺從少林寺方丈手中帶走阿朱。聚賢庄一役中一人獨戰天下武林高手,殺了非常多的人以後眼看力竭而亡被親爹救走。後來回到聚賢庄找阿朱遇到鳩摩智,鳩摩智大敗慕容復,大敗少林高僧,鳩摩智聽到喬峰來了非常興奮並且裝了一通逼,最後和喬幫主對了一掌,被降龍十八掌震得當場氣血翻湧,灰溜溜出去以後吐血扶牆。少林寺遇到親爹打了平手,親爹實力非常牛逼,比少林方丈都強。少林寺大戰一人對戰庄聚賢(學習了易經筋),丁春秋(星宿老仙法力無邊),慕容復(斗轉星移)三人不落下風,這三個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最後在藏經閣用降龍十八掌打斷了掃地僧一根肋骨,掃地僧說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神功。其實當時掃地僧沒有注意防備,不然喬幫主當時的實力估計破不了掃地僧的防禦。不過也可以吹一輩子了,畢竟掃地僧秒殺了蕭遠山和慕容博。
郭大俠一生也是戰斗無數,由於前期郭大俠打得對手都是一些小雜毛,不入流,只統計學成降龍十八掌打高手的戰績。打裘千仞平手,第二次華山論劍接師傅洪七公和岳父黃葯師三百招不敗,但是不敵發瘋逆練九陰真經的歐陽鋒。神鵰時期跟歐陽鋒又打了一架,互有損傷但是由於正版九陰真經的緣故恢復比歐陽鋒快,實際上也是郭靖略勝一籌。歸雲庄英雄大會力退金輪法王,後來營救去蒙古軍營武氏兩兄弟,出來和金輪法王等高手大戰一場,由於需要保護楊過施展不開,但占據上風。
縱觀兩人一生的戰績,明顯喬幫主的戰績更輝煌。無論對手的實力,對手的數量,喬幫主都更勝一籌。郭大俠自從保衛襄陽以後感覺故事情節著重於體現他的民族大義,武功打鬥變得很少,所以戰績並不輝煌。
個人魅力和影響力。
喬峰個人魅力不用多說,豪氣干雲,胸懷坦盪。出場氣勢很強,對對手的壓迫也很猛,個人魅力在於豪邁,直率,坦盪。對於後世的影響力主要在於拯救大宋,一己之力退了大遼,最後自殺謝遼主。喬幫主大義凜然,性情真摯,敢作敢當,頂天立地。
郭靖個人魅力主要是古道熱腸,俠義胸懷,是非分明,立場堅定,呆頭呆腦,為人稍微迂腐一點。影響力就體現人影響了神鵰的主人公楊過的一生,告訴楊過什麼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且力扛蒙古,為了中原人士能夠未來打敗蒙古還鑄造了屠龍刀倚天劍,影響到了元末明初的武林,最後也是憑借屠龍刀里的武穆遺書打敗蒙古人光復漢人江山。
說到個人魅力喬幫主人氣肯定要更旺,畢竟個人氣魄比郭靖要強點。但是論到影響力就差了很多了,郭靖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了明朝,影響了後世武林很多年。各有千秋吧。
5. 武俠幫派中幫主、舵主、壇主、堂主、香主哪個大依次怎麼排列
從大到小依次是:幫主(總舵主)、分舵舵主、分壇壇主、堂主、香主。
但很多時候,主要看領導重視程度。像紅花會或者丐幫,就是有嚴格的秩序,十袋九袋八袋等,不過很多門派,都是不分這個的。
比如香主和堂主。就是要看一個幫派具體的設定。香主管的地方比堂主大,香主就大,具體如何設定,基本都是創始人設定,然後後入可能修進。
介紹
武術拳種和派別的合稱。門派來源多樣,門派存在於武俠小說中,稱之為武林門派,較出名的有少林派 ,武當派 ,華山派,丐幫,峨嵋派。
一般具有拳理、套路、器械和別具一格的勁力特點與練功方法的拳種稱為「門」。如:少林門、太極門、閃拳門。數門相近的拳種兼而習之稱之為「派」。如:少林派、武當派。
6. boss在武俠小說中可以用什麼形容
boss在武俠小說中可以大反派,主宰等等形容
7.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丐幫,為何會被稱為是天下第一幫
《天龍八部》前期,《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丐幫的實力都是極強,但《倚天屠龍記》中卻衰落到連攻打光明頂都被排除在第一梯隊(六大門派)之外,逍遙派是《天龍八部》中出現的一個極其神秘的隱世門派,實力強大卻又名聲不顯。一般認為逍遙派是由逍遙子所創。他收下的三個徒弟天山童姥、無崖子、李秋水都是天龍中武功足以排名前十的高手。逍遙子本人也是神秘而又強大的隱藏高手,淪落到只能跟著二三流的江湖幫會一起去撿漏了。
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大到國家,小到幫派都可能出現這樣的時期,不過有的經過改革脫離了這樣的狀況迎來了繁榮,有的一直深陷其中而已。
少林武當在江湖中,是泰山北斗,尤其少林寺,自從達摩祖師之後,天下武功皆出於少林,從唐朝十三棍僧救唐王開始,少林寺有了政治上的特權,擁有了大量的武僧。後來為了培養自己的武僧,更是建立了藏經閣,裡面的武功包羅萬象。
在《天龍八部》中,少林寺作為天下武林的泰山北斗,三如果要比較這五個組織的實力高下,都取巔峰來說,毋庸置疑的,其餘四個加起來也不夠巔峰明教打的,沒有其他原因,就憑明教在倚天一書以及發展到了百萬大軍,推翻了蒙元建立新朝,就不是其他的可以望之項背。
8. 為什麼武俠小說中丐幫總是很厲害的樣子,丐幫是否是貧民的意淫
說到丐幫,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我們可以知道,丐幫有兩大鎮幫之寶,一個是降龍十八掌,另外一個就是打狗棍法。而這個打狗棒更是丐幫幫主的信物象徵,根據金庸的武俠小說,我們可以看到,在丐幫中把人物刻畫的最成功的一個應該就是喬峰,他是一個正直勇敢善良,身懷絕世武功,但是並不憑借著這一生武功去隨意的欺負人。
因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吃都吃不飽,十分希望能有人來解救他們,但是迫於現實他們只能自救,組成一個小小的幫派,可是為了物資的分配,內部其實並不是很團結,所以人們就想像出了丐幫這一個虛擬的存在,也算得上是平民心中美好的寄託了吧。
9. 請問各位大俠,武俠小說里,除了幫會教派的稱謂還有什麼
門、派、幫、教、宗、會、宮等
其中門,多為一個領導者創辦,門下弟子被稱為門人或門生、門徒,系統劃分嚴格,有較為嚴密的統治性和規劃。並且弟子必須無條件服從掌門或者門主,猶如親父子。這一類的門派大都是有一個共同的信仰,不拜鬼神、拜先祖。而在學習武功上門人大都為同一套武功,門主的武功是最高深一層,越往下學習的越是膚淺。門多類似於現在的學校,一代一代的內部傳承(舉例:洪門)
派:派與門類似,所謂俗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便是這個意思。每一派的人都在武功或者其他方面有自己的不同見解,雖然可能是殊途同歸,但是各抒己見所以各自劃分不同的派別。比如武當派、青城派、峨嵋派,同為道家演化只是修行不同而已。
幫:幫是較為鬆散的組織,但是也是最頑強的組織。比如一些大幫會在各處設立堂口,由幫內或者聘請來的人才擔任堂主,而上設幫主一名,每年或者每月每個堂口進貢幫主。幫主有可能是各堂主輪流來做,也極有可能是誰的權利最大誰來做而剩下的堂主要麼擔當長老要麼依舊負責自己的堂口,所以武俠小說中的子承父業並不在幫中出現。因此幫得流動性極大,雖頑強可一旦受到致命打擊各堂口都會見風使舵或者投靠其他更大勢力又或者自立門派。比如丐幫,丐幫一直四散天下,但卻不一定都是一個幫主,只不過同為一個類型而已。
教和宗:教多是由信仰某種神明或鬼靈而組成的民間組織,也是最容易被發動的一個勢力,歷史上或者武俠小說中一些邪門歪道為了蠱惑人心大多成立教,這也就是「邪教」一說的由來。但宗不同之處在於多為正規信仰,比如佛教、道教。而最常見的宗有禪宗、密宗等等。以及關於教武俠小說中的:明教、日月神教、白蓮教
會:會是在幫派的晚期才出現的一種群體,多是外來宗教到華夏神州來宣傳自己的宗教思想組成的勢力,但是也有一些反領導的武裝喜歡對外宣稱某某會,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忠心和信仰。會類似於幫,大多分散不易控制。比如紅花會、天地會
宮:宮是武俠小說中一些作者自編的組織稱呼,為了顯示女子在江湖的地位,而又為了配合一些較為優雅的名字,所以才有了宮的組織一次。宮內也多為女子,男子為奴僕,當然也有的江湖人士為了淡隱江湖,清芳自賞自創宮門。例如:靈鷲宮、移花宮、摘星弄月宮等。
10. 武俠小說中的幫主,教主,教父,相當於子男勛候伯的什麼爵位
你是不是看鹿鼎記想起來問的。
清朝爵位從系統上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只授予愛新覺羅的子孫。分為12等,每等若干級。12等大致可分為超品、品級:
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鎮國公、輔國公、「外省」鎮國公、「外省」輔國公)
品級:將軍(鎮國將軍1品、輔國將軍2品、奉國將軍3品、奉恩將軍4品)
異姓功臣爵位當然是封給異姓功臣的。你說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異姓功臣爵位分為9等,分別為:
超品:公爵、侯爵、伯爵
一品:子爵
二品:男爵
三品:輕車都尉(坐馬車的)
四品:騎都尉(騎馬的)
五品:雲騎尉(坐轎子的?)
七品:恩騎尉(走路的?)
各種爵位又分一、二、三等,如一等鹿鼎公、三等忠勇伯等。
而幫主,教主只是做為非官方即民間組織的一種領袖,而教父是西方傳過來一個名詞,起意義和「老大」這個詞沒什麼太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