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寫武俠小說朝代
❶ 寫武俠小說該怎麼選時代
從金大大選擇看,宋朝最好,不管是南宋還是北宋,五代十國或者南北朝改朝換代都太快,很多朝代都是一個皇帝一個朝代的,對歷史功底要求太大。或者你可以試試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情況下還有多個國家的朝廷。或者還可以考慮東晉晉,這個朝代目前很少有相關的小說,這個朝代的世家大族盛行,還有五胡亂華可以寫。冉天王很值得一書
❷ 寫武俠小說什麼朝代最好
什麼朝代最好這個很難說,但是武俠的演變是有規律的,如果是寫遠古時期的,那個時候的武功是用來跟野獸搏鬥的,那個時候的招式很簡單,但是由於那時候的珍貴葯材還很多,所以普遍的內力都很高,那個時候主要是內功心法的比較。春秋戰國到三國時期,那個時期的武力集中在軍隊中,那時候的武功主要用於軍陣搏殺,招式直來直去,以殺敵未主要目的,而且軍陣中的武功具有一往無前的氣勢。兩晉隋唐時期武功開始流落民間,武林門派紛紛建立,很多武功被創立,總的來說三國之後才是武林江湖的發展時期。然後宋朝就是金庸的時代,天龍、射鵰等等,這個時期武功開始走下坡路,如果細心點就可以發現金庸的小說里那些高級的武功都是以前流傳下來的,還有不少已經失傳,這個時期的武功的主流是招式的精妙。之後的規律是招式取代內功,然後武器取代拳腳招式。如果是現代武俠的話練武的主要作用是強身健體,武功增加身體的強度的靈敏度,打鬥中武功只是輔助,主要還是靠槍炮。
❸ 一般武俠小說都在什麼年代
武俠小說一般不表明在何朝何代,表明的一般集中在唐(隋末唐初、貞觀年間、武則天時代、安史之亂)、宋(北宋初或末年、南宋初、宋遼戰爭時期,宋金戰爭時期、宋蒙戰爭時期)、明(元末明初、靖難之役、正德年間、崇禎年間)、清(明末清初、康乾盛世)這些時期。
❹ 金庸的武俠小說各發生在什麼朝代
越女劍:春秋吳越時期
天龍八部:北宋時期
射鵰英雄傳:南宋時期
神鵰俠侶:南宋末期
倚天屠龍記:元末明初
笑傲江湖:明朝(鹿鼎記:前朝有個獨孤大俠,又有個【令胡大俠】,以無招勝有招,出自新修版《鹿鼎記》)
俠客行:明朝(根據裡面的一個閏二月推測,然後《俠客行》里有武當,縮小閏二月范圍,推測出是明朝中業)
碧血劍:明末清初
鹿鼎記:清康熙
連城訣:清康熙(根據新修版《連城訣》中,記載了是在《鹿鼎記》之後的朝代)
鴛鴦刀:清雍正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飛狐外傳:清乾隆
雪山飛狐:清乾隆
白馬嘯西風:這個我忘了是怎麼具體推測的,好像是千年前高昌國滅亡,然後根據高昌滅亡的時間來推測出,好像是清朝年間,具體我也忘了
❺ 金庸武俠小說的創作時間是怎樣排列的
天龍八部創作於1963,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射鵰英雄傳創作於1957,:「靖康之變」往後,公元1126~1127年
神鵰俠侶創作於1959,射鵰之後20餘年
連城訣創作於創作於1963年,據推斷發生於明朝中期
俠客行創作於1965,較難推測,如非要加個時代,可能在1550-1630年間
倚天屠龍記創作於1961,元末明初。
碧血劍創作於1956,明末清初,略早於飛狐
飛狐外傳創作於1960年,故事發生於明末清初,晚於碧血劍
雪山飛狐創作於1959,故事發生於明末清初,晚於碧血劍
鹿鼎記創作於1969-72,康熙初年
鴛鴦刀創作於1961,推測在康熙統治後期、雍正早期。
白馬嘯西風創作於1961,推斷發生在康乾盛世之時
書劍恩仇錄創作於1955,乾隆在位之時
笑傲江湖創作於1967,推測較多,較可靠的推斷發生在清朝立國後百餘年之時
你可以按照小說創作時間順序讀,因為不同時期作家的創作風格不同,你可以看看金庸在不同時間段的不同風格;也可以根據有關聯的小說一起讀,比如射鵰、神鵰和倚天等;也可以直接按《金庸作品集》的順序來讀。沒有必要非按照故事發生的歷史朝代,因為這里有些小說朝代作者沒有明說,也難以考證。上面是大致的歷史順序,你可以參考!
望採納!
❻ 武俠小說發展的黃金年代大清,出現了哪些著作
清代是我國武俠小說發展的黃金時代之一。
清代文言武俠小說作家眾多,內容廣泛,風格多樣,可以說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絕美的篇章。從俠客的行為特徵和武功類別來看,清代文言武俠小說可分為,技勇類和劍俠類兩大類型。
蒲松齡筆下的田七郎,可以算得上是清代文言公案類武俠小說中,塑造得極其成功的俠客之一
❼ 我要寫一部武俠小說,背景選用中國的哪個朝代
西漢.歷來俠客盛行,寫西漢俠客的作家也少.而且還有匈奴入侵,政權大亂,俠客打抱不平,甚好.
❽ 武俠小說最早起源於哪個朝代
武俠小說是中國小說的一大類別。「俠」這個詞最早見於戰國時期,在《韓非子·五蠹》中有「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至於武俠小說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史記·游俠列傳》,是武俠史上最早的篇章.
第一部武俠小說 當推漢代無名氏的《燕丹子》,六朝時期的武俠小說侈談鬼神,俠客也常用怪誕的手段來達到行俠的目的。代表作品有干寶《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李寄》和陶淵明《搜神後記》中的《比丘尼》等。這一時期的另一特點是把以武力挾持他人的人也歸之於「俠」 ,代表作品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的《周處》、《戴淵》等,為後世的武俠小說塑造性格復雜的俠客形象開了先河。唐代的武俠小說不僅數量多,而且趨向成熟。代表作品有杜光庭的《虯髯客傳》、袁郊的《紅線》、裴鉶的《聶隱娘》、《昆侖奴》等。宋代武俠小說主要模仿唐代,但也有不同於唐代的作品。例如,含有喪國失地後思鄉之情的《俠婦人》,著重寫道教法術的《李勝》,講述盜賊機智狡黠的《我來也》等。明代文言武俠小說已處於低潮,但有一部短篇文言武俠小說集《劍俠傳》,采自唐、五代、宋的傳奇小說,多屬膾炙人口的精品。白話武俠小說自宋元話本開始 ,日趨興盛 ,明代短篇白話武俠小說散見於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中,代表作品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神偷寄興一枝梅俠盜慣行三昧錢》等。長篇白話武俠小說當推元末明初成書的《水滸傳》,是古代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清代是武俠小說發展中的一個高峰 ,從內容上可以分為 4個流派:忠義盜俠型、武俠公案型、英雄兒女型、武俠神怪型。文言的有蒲松齡的短篇《小翠》、《嬌娜》、《聶小倩》等,白話的以天花藏主人編次的《濟公全傳》和唐芸洲編次的《七劍十三俠》為代表。《濟公傳》是一部別具一格的武俠小說,主人公濟顛是一位亦俠亦僧、亦丐亦神的喜劇性人物,成為後世武俠小說中喜劇俠客形象的重要淵源
❾ 寫武俠小說,歷史背景最好選什麼朝代 多俠客
唐朝吧,李白的《俠客行》就是初唐時寫的,對俠客精神還是很推崇的····
再就是如果要寫有關國仇家恨的話,查查宋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