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情節設置
Ⅰ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先後順序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南宋
4、《神鵰俠侶》-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元末
6、《笑傲江湖》-明中
7、《俠客行》-明中
8、《碧血劍》-明末
9、《鹿鼎記》-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11、《飛狐外傳》-清乾隆
12、《雪山飛狐》-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清
14、《鴛鴦刀》-清
15、《連城訣》-清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中,人物具有歷史背景,劇情相互有關聯的分別是 《天龍八部》(北宋末)、《射鵰英雄傳》(南宋)、《神鵰俠侶》(南宋末)、《倚天屠龍記》(元末)、《碧血劍》 (明末)、《鹿鼎記》。
另外有關歷史的還有一本《書劍恩仇錄》,不過已是乾隆年間,和其他作品沒有連接。《笑傲江湖》沒有歷史背景,《越女劍》更是年代久遠(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時期),而且與其他作品也沒有關聯。其他的作品更是脫離了其故事主線,歷史背景含糊不清,更像是平行空間裡面的故事。
Ⅱ 請說一下金庸小說的布局和寫法
我覺得,其實金庸的寫法是一直在變化的。從最早《書劍恩仇錄》中模擬《水滸》的那種人物設置,和漢家正統天下的思想,都慢慢在改變。金庸的作品最早是在報紙上連載的,那麼其實是很難有特別明晰的布局的,為了可讀性、留扣子,最早版本的作品這種連載的痕跡很重,從這裡面概括寫法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從中看到他的語言特色,和故事整體的氣度底蘊。後來修改了多遍之後出版的作品,我還是堅持剛才的觀點,他一邊寫一邊嘗試了多種寫法——比如《雪山飛狐》那種很西方的構架方式,將四個家族百年的恩怨放在一天里來敘述,通過不同的人的敘述來還原事件,這個是非常大膽而且成功的嘗試,胡斐這一刀劈是不劈,讓多少人扼腕。《倚天屠龍記》前面很大部分先承神鵰部分內容(郭襄張君寶覺遠)主要寫的是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順帶勾勒新的武林圖景世事變遷,後半部分真正的主人公張無忌才出場,相對戲份緊湊了。《天龍八部》先寫段譽的事,寫著寫著過度到了蕭峰的事再到虛竹的事情,都很順其自然,隨著情節開展自然而然引領了讀者的實現絲毫不覺的生澀。《笑傲江湖》先以他人之口不斷渲染描述令狐沖的形象直到主人公出場。等等等等,每一部書都有很多不同的嘗試。但是總體上我還是覺得,他的作品前部著意渲染氣氛、交代背景(他的故事都很大很復雜),開篇一般都是比較平淡的,二三章以後漸入佳境漸漸引人入勝了,直到使人愛不釋手手不釋卷。前面背景類的東西比較多,敘述很大氣幾乎沒有情節起伏,厚實的開篇才能托起後面跌宕起伏的故事。這點我覺得還比較能在他的眾多作品中找到共通點。
Ⅲ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主要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
《俠客行》講述了石中玉與狗雜種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揭開了俠客島之謎,守護各自愛情的故事。
玄素庄莊主石清和夫人閔柔生有兩個兒子。次子石中堅被暗戀石清的梅芳姑殺害後,長子石中玉因為閔柔的過分溺愛而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石清不得已,只得將石中玉送去凌霄城學藝,一眨眼已經過去了三年。
摩天居士發出的玄鐵令再現江湖,傳說得到玄鐵令的人可以向摩天居士謝煙客提出一個要求。在追逐玄鐵令的過程中,石清夫婦得知兒子在凌霄城闖下彌天大禍。而此時玄鐵令被一個小乞丐狗雜種得到,而因此成為了謝煙客的債權人。
這兩個年輕人因為捲入了長樂幫、俠客島等一系列的陰謀也一身份顛倒。最後,石中玉與狗雜種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揭開了俠客島之謎,擊敗了貝海石的陰謀,獲得了各自的愛情。
(3)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情節設置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1924年生。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志及書籍,1993年退休。先後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開創了中國當代文學新領域。並興起海內外金學研究風氣。
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英國政府O.B.E勛銜及法國最高榮譽「藝術與文學高級騎士」勛章和「騎士勛位」榮譽勛章,劍橋大學、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從《俠客行》書名著手,亦可把握這部小說的「玄妙」之處。一層是「俠客島之行」,這是全書的故事梗概;再進一層則是「俠客行武學」,這便是書中的「內核」了。一來是若無俠客行為的武學,俠客島也就不復存在,小說中的俠客之行的故事也就不復存在了。
二來此俠客島之行,其目的及其寓意也盡在有關「俠客行」武學的寓言之中。更深的一層是——最深的一層或者可謂「返樸歸真」——「俠客之行」。
金庸的這部小說創作改變了過去的習慣敘事模式:歷史背景——江湖傳奇——人生故事,而是以江湖傳奇——人生故事——人性寓言為新的結構模式。這樣,不僅在意義的層面上達到哲學的深度,而且在技藝的層面上又保證藝術的完整。
Ⅳ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先後順序
第一是天龍八部 發生在北宋 然後是南宋的射鵰 接著神鵰,接著元朝的倚天,接著是明朝的笑傲 最後清朝的鹿鼎記 ,俠客行沒有朝代。
Ⅳ 金庸小說中你最不能接受的設定是什麼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就是金庸的強奸犯觀念。
這是金庸最誇張的思維,匪夷所思。
《鹿鼎記》中,本來阿珂和洪夫人都對韋小寶毫無好感。
然而,在麗春院事件以後,兩人懷孕,就對韋小寶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幾乎等於愛情了。
而麗春院裡面,韋小寶其實是迷奸了阿珂和洪夫人,是非常卑劣的行為。
相反,阿珂和鄭克塽卻還是嚴守理發的。兩人雖確定戀人關系,但並沒有任何越禮行為。
然而,韋小寶的下流行為,竟然被金庸一筆帶過,甚至還寫的很美好。
最終,阿珂不但嫁給韋小寶,兩人還頗有感情。
其實,這是金庸的一種強奸犯觀念,也是一種男權主義思想。
金庸骨子裡將女人當做一種玩物,認為無論女人多討厭一個男人,只要失身他以後還懷了孕,男人對她負責再好一點,女人就會跟她一輩子。
自然,現實中這種事不能說沒有,但絕對是極少。
但在金庸小說里,就成為絕對的真理。
這樣真的是教壞了小朋友!
我實在無法忍受程靈素之死!絕不忍受!
程靈素
程靈素,金庸武俠小說《飛狐外傳》中的人物。
醫學名宿「毒手葯王」無嗔大師關門弟子,名字由《靈樞》、《素問》兩本醫學經典而來。程靈素繼承了毒手葯王的遺作《葯王神篇》,成功培育至毒七心海棠。她機智聰敏,料事如神。身段瘦小如幼女,面有菜色,只有一雙眼睛又大又亮。暗戀胡斐,最後為救胡斐,犧牲自己替他啜毒而死。臨死前仍設計用七心海棠蠟燭殺死師門敗類石萬嗔等人。程靈素真的不漂亮,可是我認為她是最美的女主!
從來單相思者都可憐,然而可憐人必有可厭之處,或是自憐自艾,或是糾纏不休,甚至因愛成恨。只有程靈素,雖然苦苦單戀,卻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這是最大的意外。
程靈素這個名字據說出自《靈樞》、《素問》兩本醫書的奇女子。相比黃蓉俏皮可愛的聰明,趙敏皇室高貴自信的聰明,她可謂「玲瓏剔透,冰雪聰穎」,有氣度和深度,足以應付大場面。胡斐有心求她出谷為苗人鳳醫治眼睛,卻又難以開口,還是程靈素大大方方更直接。書中寫道:
程靈素微笑道:「你若求我,我便去。只是你也須答允我一件事。」胡斐大喜,忙道:「答允得,答允得,什麼事啊?」程靈素笑道:「這時還不知道,將來我想到了便跟你說,就怕你日後耍賴。」胡斐道:「我賴了便是個賊王八!」
如此可愛的女子,毫不矯揉造作,不得不讓人佩服她的直爽,真的是太可愛,大愛。
靈素之愛,在靈素死時盡露無遺。
她捧著胡斐連中三大劇毒的手,心若刀割。難道只讓大哥再活九年?只電光火石般一閃,靈素已知自己心意。她用口吸出胡斐傷口的毒血,此時的靈素,心一定是亂的,但亂極便變成空了。當她看見流出的血色作鮮紅時,終於吁出了一口氣,站起身來,柔情無限地望著胡斐說"大哥,他不知我會待你這樣…"身子晃了幾晃,便倒下了。
她柔情無限地望著胡斐,她在想什麼呵?再過一會兒,就是一會兒,也許就是下一秒,就今生今世不能再見他了。此時的靈素,心早已碎了,但她卻無從感覺,因為,她要用她剩下的全部生命,就這樣痴痴地望著她一生的愛人。
要知道,即便是黃蓉、趙敏、小龍女、王語嫣之類的人物也多是有褒有貶的。可是所有人對程靈素的感情卻都幾乎相同,感動,憐惜,疼愛,遺憾,悵然若失。其實,當程靈素為了救胡斐而死的時候,胡斐對程靈素懷著的感情大概也會是這樣。
程靈素--金庸筆下最不出彩的女主,可以說一點都不漂亮,不會讓人嫉妒。但是程靈素是金庸筆下最光彩奪目的美女 ,因為她是寒冷江湖裡的陣陣暖風。
其實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不過,說起一些令人不痛快的設定,當然還是有的,最主要的就是關於鎮南王段正淳和段譽的風流韻事了。
鎮南王四處留情,女子都為他死心塌地都算了,這個還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每次跟段譽有感情糾葛的都是段譽的「親妹妹」呢?而且跟段譽沒有感情糾葛的兩個人阿朱阿紫還都愛上了段譽的結拜哥哥,死的還一個比一個凄慘。這段正淳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正妃還跟一個叫花子苟合,生了個兒子還不是自己的,一輩子給別人戴綠帽子,直到死還不知道自己被別人帶了綠帽子。
奇之又奇,這樣的設定其實有點偏了,天馬行空的想像是有,但是設定的有點不合理了,武俠是想像沒錯,講究無巧不成書,但是這樣的感情線也太巧了吧段譽總共就看上了這么幾個女孩兒,天南海北的,還都是段正淳的親閨女,這上哪兒說理去!最後估計金庸先生圓場也不好圓了,只得借刀白鳳之口說出雖然段延慶和段正淳是有血緣關系的兄弟,但是咱們結婚嫁娶沒有漢人那麼嚴苛,你跟那幾個女子雖然有親屬關系,但是在咱們這邊習俗上,你還是都可以娶的!
這句話解釋的很完美,總體構思非常精巧,但未免有點欲蓋彌彰之嫌了。
我從小也是看著金庸小說改編的劇長大的,從雪山飛狐到倚天屠龍記,都看過很多遍,以前年紀小都只是覺得演員很帥,內容真是江湖熱血,恨不得自己能進入他描述的武俠世界裡。所以對金庸老先生的態度除了敬佩,還是敬佩,敬重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能滿足內心俠義為懷的感情的武俠世界,圓了自己的武俠夢。
當然,今天回答這個問題,也僅僅是指出自己不能接受的設定,不是批判,只是分享。
首先就我看過的幾部來說吧,《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淳,《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他們的多情又痴情,讓我有些費解。
段正淳的形象是典型的情種,處處留情,痴情卻又不專情,最後因情而死。而他兒子段譽也繼承了他的多情,一部劇中與許多妹子曖昧不清,而這些妹子無一例外都變成了他的妹妹。更奇葩的是他竟然不是他爹親生的,真是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啊,他娘真是給段正淳來了一個大驚喜啊。
張無忌雖然沒有像段正淳一樣,女人一大堆,但是他與丫鬟小昭,表妹殷離,周芷若,還有趙敏等人的感情糾葛也不是一句兩句就可以解釋清楚的。
他明明知道小昭對他有心,要是不喜歡就拒絕啊,他不但不拒絕還很享受她的照顧,明明和周芷若成親,卻又婚禮上和趙敏私奔。往好了說是為了救義父,被逼離開,但是如果不喜歡,不至於離開後就你儂我儂,情深意切了吧,這樣也難怪周芷若黑化,換做誰,新郎婚禮上護著小三,還和小三私奔,那個女人不黑化才怪。
韋小寶出身麗春院,自然耳濡目染一些不正派的行為。對於有婦之夫的教主夫人也是不放過的,依舊把她收入房中,建寧公主本來是要嫁給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的,不管吳應雄喜歡不喜歡建寧,她都算是吳家的兒媳婦,吳應雄的未婚妻。而韋小寶來橫刀奪愛,搶了人家的未婚妻。他這點上很有經驗,阿珂曾經是喜歡鄭克爽的,但是他卻再次奪人所愛。可見,韋小寶的妻子大多算是從別人那裡搶來的。
當然,除此以外,最不能接受的設定就是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污的這一點。不過這個或許證明了小龍女與楊過真愛的重要性吧。
站在小說內容前後情節的角度上來看,或許他們的行為都值得原諒。但是站在倫理道德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行為更偏向於渣和花心。不過這也正是一種男權思想的表現。
既然說的是古人的事,無論是小說還是虛構的人物,在男人三妻四妾方面都顯得很正常。而我們也沒必要較真的去用現代的道德標准來指責小說中的人物三觀不正。武俠小說畢竟是虛構的情節和人物,是用來給人放鬆的,如果想正三觀,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開書本好好學習。
武俠是成人的童話,既然是童話就不好太認真。
如果說到不能忍受的設定,不合理的地方多了。
洪七公被楊過扔進懸崖,仗著絕頂的輕功左腳踩右腳就上來了。
可這事實現的嗎?
楊過烤玉米這東西南宋的時候有嗎?
郭靖請黃蓉吃飯花了多少錢?
那時候普通老百姓家裡能見到銀子嗎?
郭靖跟著江南七怪學了那麼多年的武功,如果不是全真教的道士教他內力吐納之法,恐怕連楊康都打不過。
內力那麼厲害嗎?為什麼笑傲江湖的時候風清揚的武功那麼厲害?
這么笨的人怎麼就可以練成一箭雙雕那樣的絕技?
還有寒玉床,那麼好的幫助修煉內功的東西,林朝英的丫鬟連歐陽鋒都打不過?
楊過睡了三四年的寒玉床出門就可以打敗趙志敬和甄志丙聯手,就算是專門克制全真教的武功,怎麼小龍女打不過丘處機?
小龍女打不過李莫愁,她自己說的,縱然沒有受傷師徒倆今早起來也打不過李莫愁。
小龍女的衣服什麼材料的?在絕情谷底十六年都不破?
尹克西是怎麼給大猩猩動手術,把九陽真經藏在大猩猩肚子里的?而且那墨汁是怎麼歷經百年還能看清字的?
倚天屠龍記里小昭的手腳綁著鎖鏈,這姑娘的「內力」莫非已經修煉到可以不用去廁所了嗎?
殷六俠愛紀曉芙愛了一輩子,最後就愛上了楊不悔?
張翠山夫婦回到武當山就得自殺?
太多太多太多了。
最不能接受的是蕭峰之死!多好的男兒!愛恨分明,義薄雲天,生活中若有這么一個人,我寧願傾家盪產追隨他!怎麼說死就死啊!!!三十多歲的人了,看到他撥刀刺向胸膛的時候,忍不住痛哭一場!!從那時起,金庸的書我就沒看過。現在想起,還挺傷心的!
2020.1.15.
神鵰俠侶:楊過斷臂,小龍女失貞。
倚天屠龍記:郭襄孤獨終老,趙敏斷六大派高手手指,張無忌打趙敏耳光,張無忌與周芷若互說情話,情話非常肉麻,雞皮疙瘩掉一地。白眉鷹王戰死金剛伏魔圈。
射鵰英雄傳:楊康認賊作父,殺害江南五怪,嫁禍給黃葯師。
天龍八部:阿朱被喬峰誤殺,蕭峰自盡於雁門關。
笑傲江湖:令狐沖被冤枉,師妹喜歡上了別人,小師妹被林平之殺害。
鹿鼎記:陳近南被害死,韋小寶背刺多隆。
書劍恩仇錄:霍青桐,香香公主喜歡陳家洛,香香公主自盡。
碧血劍:袁承誌喜歡阿九,還做了親密的事情,變渣了。
雪山飛狐:胡斐那一刀究竟劈沒劈?
飛狐外傳:袁紫衣阻擋胡斐殺鳳天南,欺騙胡斐感情,程靈素為救胡斐而死。
俠客行;丁當騙石破天去凌霄城給石中玉頂罪。
連城訣:狄雲四根手指被砍,被關在牢中好幾年,受盡折磨。
白馬嘯西風:李文秀初戀破滅
鴛鴦刀:大團圓式結局
越女劍:阿青不敵西施美貌,范蠡被搶走。
最不能接受的設定,有這么幾個:
當然,天殘地缺的設定,必須要一個人來做這個事,可為什麼不讓楊過失身,小龍女斷臂?
為什麼要把那麼一個冰清玉潔的人,通過作品塑造的如此不食人間煙火,卻要玷污她,從內心來說,真的不能接受,當然,殘缺和悲劇中體現出來的美是至高無上的,可這樣的設定,從讀者角度,真的很難讓人接受,要不是老爺子是大家,這種做法,放在現在主流的玄幻作品中,是絕對掉粉甚至被棄坑的。
這是最讓人不能接受的第一個設定。
第二個不能讓人接受的,就是機緣,主角的機緣。
就拿張無忌來說,命運凄慘,但機緣好的要命或者說從一開始,就在為他做准備,《神鵰》末章的那隻白猿,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是為張無忌做的鋪墊,況且,韋一笑把張無忌扔進山谷,就恰好撿上了這本《九陽神功》。
這樣的事不止張無忌,段譽,一個不會武功的人,好東西順手就撿,蛤蟆還主動鑽到他肚子里,咋不咬死他?楊過,斷臂以後,就遇到了神鵰,周伯通東竄西竄,咋遇不上?郭靖遇上了洪七公,然後一飛沖天,宋青書咋沒有這樣的機遇?
主角是主角,有光環,可這樣的設定,直接讓他們無敵.......
金庸小說里我最不能接受的設定是,往往在現實中的弱者,在武俠世界裡能成為最強者。比如乞丐、殘疾、老年人、柔弱的女性……反正就是越不可能的越是最強的,反差非常大。這么做有沒有好處呢?當然有,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壞處就是不太現實,或者說不具有普遍意義。現代 社會 各個領域都會有女性的統治者,因為現在不是以前,需要去拼體力幹啥的;但很難想像在武俠世界裡,一個很大的幫派居然是一個弱女子來統治。也許弱女子是足智多謀,但很難想像能夠真正的統治好(沒歧視之義),如果有,那也是少數。偏偏金庸小說里這樣的女幫主特別多,黃蓉、何鐵手、藍鳳凰等(專門的女性幫派還不在其中)。金庸還寫過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突出了主角的光環,但這在現實中真的很少見。你要說喬峰當武林盟主,我覺得實至名歸;要是一個殘疾人(沒有歧視之義)來引領群雄,總讓人覺得不太信服。但這在金庸小說中很常見,那個趴在路邊最不起眼的乞丐,往往就是絕頂高手。除此之外就是老年人往往是功夫最高的,其實按照生理學的角度來講,人往往是年紀越大,體能會越下降;金庸小說里不是,往往人年紀越大,幾十年的功力越醇厚,所以我們能看到100歲的張三豐以一敵佰。武俠小說其實就是成年人的童話。
我不能接受的設定是,什麼兩儀劍法,什麼反兩儀刀法;還有什麼全真劍法和玉女劍法等等,記不太清了。第一遍看書的時候沒啥感覺。越往後看越 搞笑 ,只是單純的覺得這個設定 搞笑 。
一種劍法的武力一般吧,TMD把兩種劍法擱一塊就無敵了?是不是很 搞笑 。
Ⅵ 金庸的武俠小說按照劇情如何排列
那修改一下吧
等我10分鍾
天:最早的,無連接
(天)(越)射:黃蓉講丐幫史時提到喬峰;一燈是段譽的孫子;郭靖七師傅為越女劍阿青後人
(射)神:射主角郭靖夫婦到襄陽守城;楊康之子楊過成神主角;交代了王重陽的情史及出家的原因;西毒北丐的死去;解決了裘千仞、周伯通和瑛姑的恩怨;射中大部分人物再次出場
(神)倚:郭襄尋找楊過及娥眉的創立;張三豐的銜接;朱子柳和武修文的後人
(倚)笑:明教和日月神教的關聯
(笑)碧:袁承志的祖師姓風(風清揚?)
(碧)鹿:歸辛樹一家、阿九、何鐵手再次出場
書:無連接
(書)飛:書中紅花會群雄再次出場為祭奠香香公主;福康安再次出場;交代了霍青桐與陳家洛的結局
(飛)雪:補充了飛中苗胡范田之間恩恩怨怨的前因後果
(鹿)連:連城寶藏源自吳六奇
白:無
俠:無
鴛:無
越:無
原創,很辛苦,給分吧
Ⅶ 金庸作品情節有哪些修改
情愛、人性的再思——金庸作品世紀新修版
情與義是金庸武俠小說的精髓。
如果說,二十三年前的金庸修訂版,我們可以看到五十歲的大師對於江湖義氣的理解與深度;那麼,二十一世紀的金庸新修版,我們將有幸見識大師八十歲高齡對情愛、人性的再思與新解。事實上,金庸小說不變的是情,變了的還是情,金庸新添筆觸於筆下人物的心理活動、不同遭遇,也融入1980年後對人生思考、生命的歷練。
《射鵰英雄傳》世紀新修版
《射鵰》最成功之處,在於人物的創造。《射鵰》的故事,甚至可以說是平鋪直敘的,所有精采部分,全來自所創造出來的、活龍活現、無時無刻不在讀者眼前跳躍的人物,如眾所周知的郭靖、黃蓉。《射鵰》在金庸的作品中,流傳最廣,最易為讀者接受,也在於這一點。《射鵰》中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有傳統武俠小說的影子,但也成了無數武俠小說競相仿效的寫法。
在最新修訂版中,金庸最主要的企圖是:改正了全書情節年代上的錯誤,解決黃蓉年紀比郭靖大的問題,並藉此將桃花島上黃葯師與諸弟子的關系重新改寫。尤其金庸特別提到,新修版參考了許多金庸茶館網站上金迷的意見,台灣金迷貢獻良多。
在梅超風的回憶里,黃葯師與她有著怎樣一段若有似無的情愫?陳玄風與梅超風偷取《九陰真經》後,如何成為殺人不眨眼的黑風雙煞?《九陰真經》的奧秘,會有怎樣重大的變革?書末,郭靖黃蓉原本鎮守襄陽,如何變作了青州城?…種種新奇情節,只在新修版《射鵰》中。
《神鵰俠侶》世紀新修版
在金庸的作品之中,固然每一部都寫男女之情,但是卻沒有一部寫得像《神鵰俠侶》那樣錯綜復雜、透徹入微且淋漓盡致。以楊過、小龍女的感情為中心,引出其它人物在情海中的翻滾掙扎,幾乎可以概括世上所有男女間各種形態的情愛。
在新修版《神鵰俠侶》中,金庸新添許多柔美感性的對話情節和人物心態的細膩描寫。小龍女在面對楊過的感情時不再冷若冰霜,兩人對話堪可搜集成一本情話大全。而在郭襄愛慕楊過的情愫上,金庸首次明確且細膩著墨,筆觸多情純真,讀來分外動人。
《鹿鼎記》世紀新修版
奇書者,《鹿鼎記》是也。《鹿鼎記》奇在哪裡?奇在金庸的其它小說都有明顯的悲劇角色和故事,唯獨《鹿鼎記》只有喜感和鬧劇。奇在主人翁的武功一點也不高明,除了逃跑的功夫之外,韋小寶可以說是根本不會武功的人。奇在韋小寶有七個老婆,且是用盡偷搶拐騙的方法得手的。奇在它雖然是一部鬧劇,但卻有令人深思的地方。奇在韋小寶所表現的人性,只要反省一下自己,想一下朋友,幾乎都可以或多或少發現韋小寶的影子。
在新修版中,仍可時時見到作者的改筆之妙。如二版留下的一堆惱人的年紀問題:建寧公主最早懷孕,她可能比阿珂、蘇荃更晚生產嗎?連韋春芳都不記得韋小寶的年紀,但在通吃島上,韋公與眾夫人排年歲大小時,竟連差幾天幾月都算得清清楚楚?金庸改來,令人拍案!此外,書中人物更細膩的情感,也有增補。好比康熙就對韋小寶說了,必須讓建寧公主當正妻而非小妾;而本分認命的雙兒,也曾在內心深處,衡量自己與其它夫人的受寵程度……。
《笑傲江湖》世紀新修版
」笑傲江湖」中,主角令狐沖本著自己的天性行事,對於外界的評議,一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為自己活著,不為他人的評議而活。」名門」令狐沖和」魔教」任盈盈相戀,卻」千秋萬載,永為夫婦」;魔教妖女大獲全勝,江湖道統大敗虧輸,這是《笑傲江湖》的主旨。《笑傲江湖》沒有任何歷史背景,純敘江湖上事,在一連串的曲折、奸謀之中,逐漸暴露偽君子的面目,解決了正、邪的真正意義,這是一部寫盡人性的小說。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透過一些武林人物、江湖事件,企圖刻畫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並以主角令狐沖的隱士性格,隱約表達出自己對於個人自由、個性解放的追求。在新修版中,這樣的基調仍一以貫之。有別於新修版《天龍八部》在諸多情節上大幅度改寫、甚而重新提供另一種結局;這次修訂《笑傲江湖》,可算較多完整保留了二版的原貌,只在行文與橋段的漏洞上,細心雕琢,修弭補縫。
《天龍八部》世紀新修版
天龍八部的故事背景,涉及范圍、層面極廣,是武俠小說中絕無僅有的。另外一個特色是:主角人物不止一個。蕭峰、段譽、虛竹、游坦之、慕容復等都是主角人物,跟他們發生感情糾葛的女子,如阿朱、王語嫣、木婉清、鍾靈、西夏公主、李秋水、天山童姥、阿紫、阿碧等,故事就圍繞著他們身上發展,到頭來千絲萬縷,但又緊密結合,環扣之間天衣無縫,無懈可擊,成為一部龐大但不致鬆散、緊密但不失餘裕的巨構。
天龍八部也是此次修訂幅度最大的一部書,小從段譽認阿碧為乾妹子、蕭峰復仇之路上突遇五位來路不明的老者、蕭遠山的出身事跡、慕容博年輕時的回憶補充等等,大到逍遙派中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的情愛糾葛又加上個丁春秋;王語嫣對青春不老的痴迷,致使段譽擺脫對王語嫣的心魔;直至結局的全面翻盤;讀者觀來,都將是一場全新的閱讀震撼!
《倚天屠龍記》世紀新修版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有了新的突破,明教人物眾多,一個一個介紹出場,直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才總其成。其間過程繁復,頭緒萬千,但是一點點寫來,一個個出場,有條不紊,組織結構之佳,在任何小說中,皆屬罕見,在寫成功了明教的同時,也寫成功了張無忌這位主角。《倚天》是金庸作品更趨向浪漫、趨向超凡不羈的轉捩之作。
在2005年最新修訂版中,重大改變有:
武林至尊的倚天劍和屠龍刀,兩件兵器無堅不摧,如何可以互砍而斷?刀劍中的秘籍兵法,又如何不在熔練過程中燒毀?新版有了大修正!
金庸首度明申明教的三大令、五小令,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令張無忌拱手將開國君主之位讓給了朱元璋?張無忌未圓的皇帝命,竟是受限於明教的教規!
四女同舟何所望?對殷離、小昭、周芷若、趙敏始終三心兩意的張無忌,終於有了明確的表態。而《倚天》書末,張無忌答允替周芷若辦一件事,這件不違俠義道之事原來是……。
《俠客行》世紀新修版
《俠客行》中最獨特的一點,是女主角丁璫對待愛情的態度。她明知所愛的人是浮滑浪子,但仍然愛他,而不愛另一個外貌完全一樣的正誠君子,說明了愛情和理智是兩回事。《俠客行》主角石中堅是一個完全不識字、完全不通世情的人,反而能領略到上乘武功的真諦,而許許多多博學多才之士,反倒鑽進了牛角尖中,走不出來。至巧不如拙,再蠢笨的人,也自有他的際遇,《俠客行》中表現的哲理至深。
本書為2004年作者最新修訂之定本,經金庸刪削添補後,文字更加清暢晶瑩。最重要的改變之一,是長樂幫主侍婢侍劍的命運,舊版她為丁璫所殺,新版石破天卻救了她一命。
《飛狐外傳》世紀新修版
《飛狐外傳》一書補《雪山飛狐》之不足,寫胡斐這個人的成長過程,在《外傳》中,較受牽制。但胡斐遇到無塵道長,快刀斗快劍這一大段,是頗令人眉飛色舞的情節。《外傳》的旁枝也相當精采紛呈。紅花會中的人物,在《外傳》中出場不多,但是卻光芒萬丈。
本書為2004年作者最新修訂之定本,以金庸特有的筆觸,細細增敷商家堡中,少年胡斐對馬春花的情竇初開;小客店中,袁紫衣將搶來的衣衫當作胡婓而細語喁喁;雨夜湘妃廟中,胡斐與袁紫衣惡斗,因一招突如其來的擁抱,驚險里添加柔情……,新版《飛狐》在俠意豪氣之餘,更有讓人低回的兒女情長……
《連城訣》世紀新修版
如果說,《神鵰俠侶》是一部情書,那麼《連城訣》是一部壞書。人性的丑惡在《連城訣》中,被描寫得如此之徹底,令人看了不寒而慄,茶飯不思。整部《連城訣》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惡行,而所有的惡行,為的是一大批寶藏,結果,人人都為寶藏而發癲發狂。
本書為2004年作者最新修訂之定本,經金庸刪削添補後,文字更加清暢晶瑩。書中第一大邪派西藏血刀門,一改為青海黑教血刀門,以示作者對藏傳佛教的尊重;梁元帝的大寶藏何以和唐詩劍法、《唐詩選輯》產生關連?連城劍訣(密碼)的由來為何?新版結局將詳述始末。
《雪山飛狐》世紀新修版
《雪山飛狐》有兩項特別之處:一是故事的結局未完,結局可由每一位讀者自行再創作。二是書中的主要人物(胡斐、苗人鳳等),曾在另一書中出現(即《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的主要人物,出場不多,著墨甚少,甚至還有的根本未曾正式出過場(如胡一刀夫婦),但作者大師風范,揮灑自如,寫來有如天風海雨,動人心魄,這些英雄人物形象直逼入眼簾,令人拍案叫絕。另收錄有《鴛鴦刀》、《白馬嘯西風》兩部短篇。
本書為2004年作者最新修訂之定本,經金庸刪削添補後,文字更加清暢晶瑩。在胡斐的回憶中,出現了《飛狐》里的紅顏知己袁紫衣、程靈素,也有了抱過小若蘭的記憶,使得《雪山》與《飛狐》有了更細膩的連結。
《碧血劍》世紀新修版
在《碧血劍》中,金庸首先向正統的是非觀念挑戰。金蛇郎君是一個放盪不羈的人物,金庸肯定了他的個性,將他寫得極其動人可愛。此外,新修版《碧血劍》中,金庸讓書中人物情感更符合人性,如一改二版中袁承志對阿九的情愫隱晦不明,大膽增補袁承志誤闖入阿九寢宮後,由原來的以禮自持,終於放下心防對阿九坦承愛意,卻因為青青,在情與義間舉棋難定一段。
《碧血劍》新修版的另一個特色,是金庸將真實歷史和虛構情節的揉合發揮得更成熟,書後所附之〈袁崇煥評傳〉是一篇極有價值的論文。另外新修版《碧血劍》也新寫出了李自成入北京、與左革五營內斗、做上皇帝後身不由己、終致一敗塗地的緣由……讀者在趣味閱讀之餘,更可以領會到金庸大師四十年來新的價值觀、民族觀!
《書劍恩仇錄》世紀新修版
《書劍恩仇錄》雖是金庸的第一部作品,但已經光芒萬丈。《書劍》是群戲,主角是紅花會,而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紅花會一共有十四個當家,其中有幾名相當突出,活龍活現,令人激賞!《書劍》採用了乾隆是漢人的傳說,借乾隆這個人物,寫出了既得權力和民族仇恨之間的矛盾,在表達這一點意念上,獲得成功。
二○○二年新修版《書劍》,前後歷時兩年時間完成。為了更細膩詮釋陳家洛與香香公主之間生死與之的深情,以及木卓倫、霍青桐族人間的大義,修訂期間,金庸特覓來伊斯蘭教可蘭經全文,反復研究,增補一章〈魂歸何處〉,約五千多字,從陳家洛口中,引出金庸對於人生、情愛、民族的種種深刻思索,為《書劍恩仇錄》一書,增添一重由歲月錘煉的智能光芒!
此外,新修版加強了陳家洛不敢愛霍青桐的內心描述;將曾受爭議的玉瓶美女由香香公主變成瑪米兒;加筆刻劃乾隆的心機重重與運籌帷幄等,也使得陳家洛與乾隆這兩個兄弟主角,其內心的矛盾沖突,更引人入勝!
Ⅷ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情節描寫的特點
我是金庸迷啊。
談到金庸情節描寫特點通常同他同一時代的武俠小說家比較更明顯(那時是武俠小說的鼎盛期),比如比起古龍開篇就很驚悚曲折,金庸的開篇情節就絕對是平淡無奇,但平淡見功底,充滿古典章回小說的感覺,比如金庸的《書劍》,開始中規中矩的簡短的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但短短一行話就把人拉到那個故事背景里。場景描寫更是充滿生活氣息。
金庸開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主角出場的很晚,《書劍》里李沅芷偷書引出主角陳家洛還書;《笑傲江湖》中林平之家被滅門,林平之出逃,再通過林平之一路所見所聞,通過他人講述,大師兄雖然未正式登場,其形象就已活靈活現的浮現在看客的腦海中。《倚天》從郭襄訪少林開始,從張三豐到俞三俠(不記得名字了),再到張翠山,看到張翠山與殷素素一段情緣,以為正主就是他拉,再看後面才發現主角還沒出生捏。可見主角出現之晚,當然也有其他主角一開始就出場的,如《天龍》,但大部分不是。
情節特點,具體文具體分析。
再回答下去,感覺像在線寫論文了
算了,繼續
情節的大致特點,相較一些走單線的武俠小說,金庸絕對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的故事往往開篇平常,隨著人物的增加,劇情發展,就像一棵樹,越來越枝繁葉茂(雖然我也喜歡古龍,但也要吐一槽,他很多作品真的很虎頭蛇尾)。金庸喜歡將個人的經歷融入動盪時代背景,真實的歷史事件真實的的歷史人物和虛擬的事件虛擬的人物融合,造成亦幻亦真,真假難辨的效果。主人翁的個人經歷為主線,時代變動為副線,再穿插上一代的恩怨,使情節非常豐富。
Ⅸ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有哪些細節是不太合理的
金庸武俠小說引人入勝,小說文筆精煉,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飽滿,書中傳達的或俠義或愛情,或友情,都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小說中也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這非是作者考慮不周,而是因為武俠畢竟是虛構的,跟現實不同,以常理推斷,會有一些細節難以理解。
比如雪山飛狐中苗人鳳與胡一刀的比武,兩人一刀一劍,比了幾天幾夜沒有分出勝負,最後只能交換刀劍再比,最終結果是胡一刀因為心軟而受傷,中毒而亡。現實而言,比武不可能較量幾天幾夜,實戰中通常都是幾個回合見勝負。就好像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擒玄冥二老中的一人,一個照面就拿下。
這樣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濫殺無辜?即便蕭遠山後來性情大變,也不至於變得那麼離譜。他殺了喬三槐夫婦和玄苦大師,絲毫不在乎兒子喬峰的感受,這種行為無法理解。唯一的解釋是,可能仇恨徹底蒙蔽了蕭遠山,扭曲了他的人格。
Ⅹ 金庸小說中按情節的連續排(比如九陰真經,倚天劍葵花寶典都是幾部作品中都有的),請給一下故事發生的順
《天龍八部》是我認為金庸15部小說中最具有感染力、最有氣魄的一部長篇巨制。我想先從武學篇方面來談談自己對它的感受,用以拋磚引玉。
不妨將金庸15部小說中,按照朝代排序,大致可以分為如下的順序:
《越女劍》:春秋戰國時期
《天龍八部》:宋遼對峙時期
《射鵰英雄傳》:宋金對峙時期
《神鵰俠侶》:宋、蒙古對峙時期
《倚天屠龍記》:元末明初時期
《笑傲江湖》:明朝中葉
《俠客行》:明朝,(因為有武當派,且書中無民族矛盾,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沒蓄辮子)
《碧血劍》:明末清初時期
《鹿鼎記》:清初康熙時期
《書劍恩仇錄》:清初乾隆時期
《飛狐外傳》:清初乾隆時期
《雪山飛狐》:清初乾隆時期
《鴛鴦刀》:清朝,書上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連城訣》:清朝,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而且從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
《白馬嘯西風》:清朝,原因和前面的一樣,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有辮子
按照以上的排序,不難發現,年代越往前,書中的功夫越高,像《越女劍》中的小青,劍挑三千越甲,左手劍端的是厲害無比,她本人的武功也到了收發自如、爐火純青的地步。最後結局中刺殺西施,猛然被回眸的西施的美色鎮住,收劍魚躍門窗而出,但凌厲劍氣也傷到了西施的胸口,自此「西子捧心」是時間最美麗的畫面,由於時間間隔相當久遠,在此我就不將她作為討論范圍。
到了宋朝,人的武學修為大為進步,《天龍八部》中的種種武功,如丐幫的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慕容家的斗轉星移、參合指、少林寺的七十二絕技、易筋經等等諸如此類,都是武學中的精品,從這一方面來說,《天龍八部》中的武功是金庸所有描寫的武功中最厲害的。現在我將按照以上年代的排序用反證法來證明:
1. 《越女劍》由於時間間隔久遠,在一開始就已經將其列入排除的范圍,但小青的功夫即便很厲害,可以劍挑三千越甲,蕭峰、段譽之流也未嘗沒有這個本事,相信讀者的眼光是雪亮的。
2. 《射鵰英雄傳》中,武功最高者當然是黃裳或王重陽,其餘厲害的還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在加上郭靖裘千尺全真七子等人。黃裳是《九陰真經》的創造者,其武功可謂出神入化,他的功夫從道家的書本出領悟而來,在天龍八部中,可和逍遙派鼻祖無涯子、少林寺掃地僧有一拼,姑且不論這幾人的高低,且看王重陽。王重陽是全真教創始人,自創先天神功、全真劍法等絕世武功,是天下第一。但是他練功夫還倚仗童子之身,並且當年華山論劍之時,洪七公大有奪魁之勢:(想那降龍十八掌,乃洪七公畢生絕學:一半得自師長,一半自行參悟出來,第一次華山論武之際,洪七公若是已會這套掌法,大可得到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其威力可知(這段文字是的讀者可以查看三聯書店版《射鵰英雄傳》484頁)。
照這樣來看,王重陽的功夫並不比其餘四絕高出多少,其餘四絕,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雖然厲害,畢竟有幾掌還是自行參悟的,而郭靖的又是洪七公教的,又少了幾分,當然比不上喬峰的全面精絕;黃葯師五行八卦、琴棋書畫、星相醫卜,無所不精,無所不通,畢竟在武學方面也只能和洪七公歐陽鋒等人伯仲之間,當然比不過喬峰虛竹等人;南帝一燈大師一陽指頗為厲害,但《射鵰》一書中反復強調,一陽指非常之耗內力,以至於洪七公受歐陽鋒暗算,奄奄一息之時,也不願做那種「損人不利己」的勾當,意指不願意耗費一燈大師的內力救自己,畢竟很耗真元,《天龍八部》中,段正淳到處留情,可謂夜夜笙歌,用起一陽指來是瀟灑自如,絲毫沒有大耗真元的跡象,這比一燈大師的修為又高多了;歐陽鋒的蛤蟆功剛猛無比,但這種剛猛的套路最猛也不過和降龍十八掌伯仲之間,或許還比不過,更為要命的是,蛤蟆功的剋星就是類似於像一陽指的指力功夫,先天神功是,一陽指是,更不用說是六脈神劍或參合指了;此外,裘千尺的鐵掌連剛出道的郭靖都拍不死,怎麼和人家玄慈方丈的大力金剛掌或袈裟伏魔功比;全真七子劍法在好,只怕連劍神卓不凡的劍屁影子也聞不著,就更不用說江南七怪、梅超風、劉英之流了。
3. 《神鵰俠侶》中功夫有很多種,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和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不相上下,自然和都走剛猛一路的降龍十八掌一般厲害,像楊過金輪法王剛開始功夫之強,令人發指,卻仍需藉助利劍或五輪等兵器,和喬峰段譽虛竹相比,這幾人不用兵器,五甚倚仗,段譽甚至是以無形劍氣代替利劍,更勝一籌。小龍女輕工固然漂亮,比不上裘千尺的水上漂,更別說凌波微步等精妙步法,黃蓉、李莫愁之流武功無甚原創之處,不足為奇,而且縱觀《射鵰》或《神鵰》,高手數量極為有限,不似《天龍八部》中高手,隨手一撈,像段延慶、慕容復、蕭遠山、慕容博、玄慈、玄苦、鳩摩智等,都可和其他人比肩。《神鵰》中修習內功往往還要藉助寒玉床這種難得一見的寶物,可見當時的人在修習武功時比之《天龍八部》中的人要有優勢一些,《天》中游坦之練易筋經,絲毫不費力,完全自學,鳩摩智藉助小無相功,可以強練少林七十二絕技和易筋經,更是神奇。
4.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身負幾種神功,可謂難得一見的人才。他的乾坤大挪移,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家的斗轉星移,比這不知高明了多少倍,《九陽真經》,再厲害頂多和《易筋經》伯仲,太極初傳柔克剛,在周伯通時代他就已經領悟到了,空名拳可以說的上 是它的前身,至於太極劍,以慢打快,以柔克剛,六脈神劍無形劍氣,令人防不勝防,不可比擬。張三豐的功夫在高,和王重陽一比,差不多,內力在深厚,也最多超過他的師傅覺遠大師,和無涯子一比,又降低了一個級別。所謂的西域少林高手阿大,阿二和阿三,再厲害絕不會比鳩摩智強。
5.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劍術超群,獨孤九劍所向披靡,然而獨孤九劍本身就沒有要求要有內力輔助,只求以靜制動,找出破綻,後發制人,所有令狐沖在沒有一絲內力的情況之一使用劍法爐火純青。再者,在江南梅莊裡,老大黃鍾公欲用瑤琴之音引其內力,以達到取勝的目的,如果令狐沖可以運功的話,必輸無疑,他自己也承認了 。但是他本人要是離開了劍,如同廢人一個,一般的武林高手都可以對付得了他,小說中《迫娶》一章正說明了這一點,東方不敗武功有多高,誰有說不清,倒是個人物,但是他的《葵花寶典》練得再好,也只是前人留下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見,在年代越久遠,功夫越神的論點還是站得住腳的。至於向問天、任我行、方正、沖虛等,不會比《天龍八部》中的決定高手強到哪裡。況且,裡面的「吸星大法」人人聞之變色,十分恐怖,只不過是北冥神功的一小部分,任我行令狐沖的修為甚至還沒達到丁春秋的程度,只能化去別人的功力,距離納為己用還存在不小的困難。
6. 《俠客行》中的功夫稀鬆平常,完全沒有武學上那種應有的淵停若峙的氣勢,龍木二島主的功夫厲害,石破天的功夫也還不賴,但一看起來總覺得和高手相差甚遠。和逍遙派的功夫相比,蝌蚪文上功夫在厲害,總不過如此。
7. 《碧血劍》、《鹿鼎記》中的功夫算是到了武學的盡頭。那時候西方已經是冷兵器時代了,雖然西方在劍術等方面不如咱中國,但是他們的火葯很厲害,鐵羅漢中了一槍還疼的哇哇大叫,馬上喪失戰鬥力,功夫最高袁承志也需藉助桌椅板凳躲避子彈,《天龍八部》中的六脈神劍、參合指、無相劫指等,可以以無形劍氣傷人,速度和火葯相比,各有千秋,袁承志的功夫遠不如郭靖楊過令狐沖等人了,他劍法不如令狐沖,內力不及郭靖,智謀不及楊過。
在《鹿鼎記》中,內力、功夫數一數二的神拳無敵歸心樹一家在皇宮被眾清兵殺死,就意味著使用功夫或是內力行走江湖的成功率不像先前了,所以韋小寶不會任何功夫,卻比任何人都吃得開。所以小說背景中體現在清朝中,功夫都不重要了,故沒有任何競爭力和《天龍八部》中的功夫比肩。
綜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修煉功夫的難易程度年代越往前,越容易修煉。
時間距我們越遠,小說中的武功似乎越高,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遠古年代神乎其技的武功逐步在遺失、在失傳,頗有魯迅小說中九斤老太之論「一代不如一代」。
年代越往前,習武的門戶思想觀念越開放。
功夫越高的人,越不用藉助兵器等物勝出對手。
內力、劍法、輕功、拳腳等功夫可以用一條拋物線表示,在北宋時期達到最頂峰,南宋後出現下降的趨勢,在元末明初達到一次中興,到其成就遠不如北宋時期的輝煌,直至清朝達到拋物線的最低點。
《天龍八部》里的功夫所向披靡,無人出其右,不虧為金庸小說中武學最猛、最屌、最強的一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