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鑒賞辭典pdf
1. 求金庸武俠的武功描寫
小龍女綢帶揚動,搶先進招。法王道:「這是甚麼東西?」左手去抓帶子,眼見綢帶夭
矯靈動,料來變化必多,這一抓之中暗藏上下左右中五個方位,不論綢帶閃到那□,都是逃
不脫掌握。那知綢帶上的小圓球玎的一聲響,反激起來,逕來打他手背上的「中渚穴」。金
輪法王變招奇速,手掌翻轉,又來抓那小球。小龍女手腕微抖,小球翻將過去,自下而上,
打他手背虎口處的「合谷穴」。金輪法王手掌再翻,這次卻是伸出食中兩指去夾圓球。小龍
女看得明白,綢帶微送,圓球伸出去點他臂彎□的「曲澤穴」。
小龍女接過一招之後,極是害怕,說甚麼也不敢再正面擋他第二招,當下展開輕功,在
廳上飛舞來去,手中綢帶飄動,金球急轉,幻成一片竹霧,一道黃光。那金球發出玎玎聲
響,忽怎忽緩,忽輕忽響,竟爾如樂曲一般。原來她□居古墓之時,曾依著林朝英遺下的琴
譜按撫瑤琴,頗得妙理。後來練這綢帶金球,聽著球中發出的聲音頗具音節,也是她少年心
性,竟在武功之中把音樂配了上去。天地間歲時之序,草木之長,以至人身之脈搏呼吸,無
不含有一定節奏,音樂乃依循天籟及人身自然節拍而組成,是故樂音則聽之悅耳,嘈雜則聞
之心煩。武功一與音樂相合,使出來更是柔和中節,得心應手。
2. 廣州2020年出版的金庸全集典藏版是那一個版的
第2版。廣州2020年出版的金庸全集典藏版是第2版的。金庸武俠全集-典藏版是一款書籍閱讀類軟體,支持Android 2.1。應用介紹金庸與古龍、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作品膾炙人口,經常被改編成影視劇集、游戲、漫畫等。
3. 金庸寫了哪些小說
《金庸作品集》收錄了金庸的全部武俠小說,共15部。分別是: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其他作品
《袁崇煥評傳》(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附於《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金庸作品集
《關於「全真教」》(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收)
另附有:
《陳世驤先生書函》(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附於《鹿鼎記》之後)
除《金庸作品集》外,金庸散文另集為《金庸散文集》,金庸社論在大陸未結集出版。
4. 求金庸小說所有武功秘籍名稱及其招式出處
1、六脈神劍:
出自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乃大理段氏的最高武學,由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所創。所謂六脈神劍,是指含於指尖的內力隔空激發出去,使其以極高速在空中運動(區別於隔空點穴)的一門技術。其做架簡單,功效卓著,感應強烈,均為首屈一指。
久習可得奇效,達到指劍的境界,即指力所能及的地方,有如有一柄無形的劍。無論是橫掃或虛指,均可傷敵。在此載出其功中之初級部傷,非內功,但其運用人體自然採收氣能力,可迅速開發人體潛能。治病療疾,增長人體內力及耐力,亦為內功打下深厚基礎。
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一套武功,使用者為《天龍八部》主角之一—段譽,堪稱大理段氏最厲害的武功,讓段譽面對敵手時幾乎所向無敵。
2、一陽指:
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與《天龍八部》的一套武功,為雲南大理段氏的獨家武學,擊中時的威力十分巨大。在《射鵰英雄傳》中,「天下五絕」之一的南帝段智興,便是以此武功稱霸天下。一陽指在很多的武俠小說中提到,至於真實與否倒是無從考究。
金庸武俠小說中大理段氏的武功傳世絕學,亦是「南帝」一燈大師的專擅指法,是西毒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運功後以右手食指點穴,出指可緩可快,緩時瀟灑飄逸,快則疾如閃電,但著指之處,分毫不差。
當與敵掙搏凶險之際,用此指法既可貼近徑點敵人穴道,也可從遠處欺近身去,一中即離,一攻而退,實為克敵保身的無上妙術。但使用一陽指極耗精神,是以連續使用小則功力全失,大則性命不保。一陽指總共分九品,最高乃一品境界。
3、九陰真經:
是金庸小說中虛構的武學秘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威力極強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學秘笈,也是武林中眾人無不想爭奪的一樣至寶。 《九陰真經》書中所記載的武學博大精深,威力無窮。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網路全書。
無論甚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是武學的最高境界。經中所載內功、輕功、拳、掌、腿、刀法、劍法、杖法、鞭法、指爪、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等等,無所不包。只要練成其中任何一門絕學即可獨步武林,如在江湖中令人聞風喪膽的梅超風。
4、降龍十八掌:
是金庸小說創作的武功,招式名稱取自《周易》。在絕大部小說中,降龍十八掌都是位列第一的絕世神功。號稱天下第一陽剛神功(少林寺藏經閣的掃地僧曾言:降龍十八掌不愧為天下第一神功)。原名為"降龍廿八掌"。
由於丐幫幫主蕭峰與其義弟虛竹將降龍廿八掌與擒龍功兩種絕世武學合二為一,使得神功威力達致巔峰,故而蕭峰將融合後的神功定名為"降龍十八掌"。乃是丐幫的鎮幫神功,與丐幫另一項絕技打狗棒法齊名,數百年來從無一個丐幫幫主不會這兩項神功的。
5、黯然銷魂掌:
是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武功,為小說男主角「神鵰大俠」、「西狂」楊過獨創的武功,共有一十七招。楊過自與小龍女在絕情谷分手,武功日長,數年之後,除了內功循序漸進外,別的無可再練,心中思念小龍女,漸漸形銷骨立。
一日在海邊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隨意拳打腳踢,輕輕一掌便將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創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內力。他將這套掌法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別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之意。
5. 射鵰英雄傳,金庸作品集(金庸全集-射鵰英雄傳)
1.封面工藝升級,封面部分選圖優化。封面在之前版本基礎上升級印製工藝,光雅效果處理,更增加封面層次感;部分封面重新選圖,使封面構圖更具美感。
2.每冊圖書增加彩色插圖。甄選與小說情節交相輝映的歷代名畫、人物畫像、風景名勝、文物遺址、民俗風情等,極大豐富了小說的文化內涵。
3.內文重新編校,修正以往錯漏。
以典藏本作為底本,精益求精,優化文本。
【內容簡介】
《射鵰英雄傳》又名《大漠英雄傳》,是「射鵰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這部小說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在人物創造與情節安排上,它打破了傳統武俠小說一味傳奇,將人物作為情節附庸的模式,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為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發展需要及其內在可能性、必然性來設置情節,從而使這部小說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妙境。
《金庸作品集(05-08)-射鵰英雄傳(全四冊)》一書闡釋了俠義精神的真諦——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金庸作品集(05-08)-射鵰英雄傳(全四冊)》講述了,南宋年間,隨丈夫楊鐵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卻害得丈夫和義兄郭嘯天兩家家破人亡。郭嘯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遺腹子郭靖。包惜弱寄於完顏洪烈府中,其與楊鐵心之子楊康則成了金國的小王子。堅毅淳樸的傻小子郭靖和機靈聰慧的東邪女兒黃蓉歷經江湖險事,行俠仗義,懲惡揚善,堅守疆土,終成一代大俠。楊康貪戀榮華富貴,為達目的認賊作父,詭計多端,害人害己,慘死在牛家村。
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榮譽大紫荊勛章、英國政府O.B.E勛銜及法國*榮譽「藝術與文學高級騎士勛章」和「騎士勛位」榮譽勛章,劍橋大學、香港大學名譽博士,二〇一〇年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等校榮譽院士。其《金庸作品集》已出版中文簡體、繁體版,並有英、法、義大利、希臘、日、韓、泰、越、印尼等多種譯文。
【媒體評論】
《人民日報》評金庸:金庸的武俠作品,以故事、以人物滋養著讀者的心靈。他寫的雖然是武俠小說,但他的群俠「更貼近於生活,更像是平民英雄,也有自身的愛恨糾纏,也有迷茫的困頓無助。但如羽化之蝶,歷盡劫波,終成大俠」。更重要的是,他的群俠,不少都有著一種卓然灑脫的精神人格,有著一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一種見義勇為、持守正義、重信然諾的世間道義,包含著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精神與價值理念。在相當意義上說,金庸運用的是武俠這一大眾喜聞樂見的題材,抒寫世道人心,浸潤著厚重的歷史與文化,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解放軍報》評金庸:每一名軍人都是潛在的大俠。金庸先生雖已遠行,但他的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家國情懷,以及小說中的中國古典文化仍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青年官兵要把童話變成現實,需要堅定愛國信念,苦練殺敵本領,用血性擔當和革命意志來成就當代軍人的「俠之大義」和「忠之大誠」。
中國作家協會唁電:金庸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是20世紀*影響力的武俠小說泰斗,在華文世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廣泛影響.金庸先生代表作《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天龍八部》、《書劍恩仇錄》、《鹿鼎記》等已經成為華語文學經典,半個多世紀以來經久不衰,對當代中國文學發展貢獻卓著。
英國《衛報》報道:他筆下的紛繁復雜、令人沉浸的虛幻世界為他贏得了諸多推崇,其程度可與J.R.R.托爾金(《霍比特人》和《魔戒》)、J.K.羅琳(《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和喬治.R.R.馬丁(《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等在作品中創造了宏大世界觀的西方作家相比肩。
新加坡《海峽時報》的訃告寫道:金庸將武術、歷史與愛情完美結合,塑造出不可錯過的作品。「在新加坡,即使人們沒有讀過金庸的原著,也可能是他的忠實粉絲。因為他們在電視上見過在馳騁蒙古草原,略帶憨厚氣質的郭靖;愛上師父、桀驁不馴的叛逆少年楊過;優柔寡斷的天才少年,明教教主張無忌。」
文人學者評金庸北京大學教授嚴家炎曾經指出:「金庸武俠小說當中包涵著迷人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而且用平等開放的態度處理各民族間的關系,金庸是*人。」
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先生評價:「金庸把正直、善良、俠肝義膽的中國文化精神傳遍了全世界。」
著名學者、紅學家馮其庸先生說到:「金庸的出現,是當代文化的一個奇跡。他一是座高原,同時又是高原上突出的高峰……金庸小說的情節結構,是非常具有創造性的。我敢說,在古往今來的小說結構上,金庸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20世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評價:「金庸賦予其武俠小說一種高度的文學美感和哲學內涵,這種內涵和數字的境界是相通的」。
【內容賞析】
《金庸作品集》
序
小說是寫給人看的。小說的內容是人。
小說寫一個人、幾個人、一群人或成千成萬人的性格和感情。他們的性格和感情從橫面的環境中反映出來,從縱面的遭遇中反映出來,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系中反映出來。長篇小說中似乎只有《魯濱遜飄流記》,才只寫一個人,寫他與自然之問的關系,但寫到後來,終於也出現了一個僕人「星期五」。只寫一個人的短篇小說多些,寫一個人在與環境的接觸中表現他外在的世界,內心的世界,尤其是內心世界。
基本上,武俠小說與別的小說一樣,也是寫人,只不過環境是古代的,人物是有武功的,情節偏重於激烈的斗爭。任何小說都有它所特別側重的一面。愛情小說寫男女之間與性有關的感情,寫實小說描繪一個特定時代的環境,《三國演義》與《水滸》一類小說敘述大群人物的斗爭經歷,現代小說的重點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過程上。
讀者閱讀一部小說,是將小說的內容與自己的心理狀態結合起來。同樣一部小說,有的人感到強烈的震動,有的人卻覺得無聊厭倦。讀者的個性與感情,與小說中所表現的個性與感情相接觸,產生了「化學反應」。
武俠小說只是表現人情的一種特定形式。好像作曲家要表現一種情緒,用鋼琴、小提琴、交響樂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畫家可以選擇油畫、水彩、水墨或漫畫的形式。問題不在採取什麼形式,而是表現的手法好不好,能不能和讀者、聽者、觀賞者的心靈相溝通,能不能使他的心產生共鳴。小說是藝術形式之一,有好的藝術,也有不好的藝術。
好或者不好,在藝術上是屬於美的范疇,不屬於真或善的范疇。判斷美的標準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學上的真或不真,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經濟上的值錢不值錢,政治上對統治者的有利或有害。當然,任何藝術作品都會發生社會影響,自也可以用社會影響的價值去估量,不過那是另一種評價。
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的勢力及於一切,所以我們到歐美的博物院去參觀,見到所有中世紀的繪畫都以聖經為題材,表現女性的人體之美,也必須通過聖母的形象。直到文藝復興之後,凡人的形象才在繪畫和文學中表現出來,所謂文藝復興,是在文藝上復興希臘、羅馬時代對「人」的描寫,而不再集中於描寫神與聖人。
中國人的文藝觀,長期來是「文以載道」,那和中世紀歐洲黑暗時代的文藝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標准來衡量文藝。《詩經》中的情歌,要牽強附會地解釋為諷刺君主或歌頌後妃。陶淵明的《閑情賦》,司馬光、歐陽修、晏殊的相思愛戀之詞,或者惋惜地評之為白璧之玷,或者好意地解釋為另有所指。他們不相信文藝所表現的是感情,認為文字的*功能只是為政治或社會價值服務。
我寫武俠小說,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寫他們在特定的武俠環境(古代的、沒有法治的、以武力來解決爭端的社會)中的遭遇。當時的社會和現代社會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卻沒有多大變化。古代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仍能在現代讀者的心靈中引起相應的情緒。讀者們當然可以覺得表現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夠成熟,描寫殊不深刻,以美學觀點來看是低級的藝術作品。無論如何,我不想載什麼道。我在寫武俠小說的同時,也寫政治評論,也寫與哲學、宗教有關的文字。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訴諸讀者理智的,對這些文字,才有是非、真假的判斷,讀者或許同意,或許只部份同意,或許完全反對。
一九八六·二·六於香港
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地從兩浙西路臨安府牛家村邊繞過,東流人海。江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正是八月天時。村前村後的野草剛起始變黃,一抹斜陽映照之下,更增了幾分蕭索。兩株大松樹下圍著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幾個小孩,正自聚精會神地聽著一個瘦削的老者說話。
那說話人五十來歲年紀,一件青布長袍早洗得褪成了藍灰帶白。只聽他兩片梨花木板碰了幾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連聲。唱道: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
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那說話人將木板敲了幾下,說道:「這首七言詩,說的是兵火過後,原來的家家戶戶,都變成了斷牆殘瓦的破敗之地。小人剛才說到那葉老漢一家四口,悲歡離合,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他四人給金兵沖散,好容易又再團聚,歡天喜地地回到故鄉衛州,卻見房屋已給金兵燒得乾乾凈凈,無可奈何,只得去到京城汴梁,想覓個生計。不料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四人剛進汴梁城,迎面便過來一隊金兵。帶兵的頭兒一雙三角眼覷將過去,見那葉三姐生得美貌,跳下馬來,當即一把抱住,哈哈大笑,便將她放上了馬鞍,說道:『小姑娘,跟我回家,服侍老爺。』那葉三姐如何肯從,拚命掙扎。那金兵長官喝道:『你不肯從我,便殺了你的父母兄弟!』提起狼牙棒,一棒打在那葉四郎的頭上,登時腦漿進裂,一命嗚呼。正是:
陰世新添枉死鬼,陽間不見少年人!
葉老漢和葉媽媽嚇得呆了,撲將上去,摟住了兒子的屍體,放聲大哭。那長官提起狼牙棒,一棒一個,又都了賬。那葉三姐卻不啼哭,說道:『長官休得凶惡,我跟你回家便了!』那長官大喜,將葉三姐帶得回家。不料葉三姐覷他不防,突然搶步過去,拔出那長官的腰刀,對准了他心口,挺刀刺將過去。說時遲,那時快,這鋼刀刺去,眼見便可報得父母兄弟的大仇。不料那長官久經戰陣,武藝精熟,順手一推,葉三姐登時摔了出去。那長官剛罵得一聲:『小賤人!』葉三姐已舉起鋼刀,在脖子中一勒。可憐她:
花容月貌無雙女,惆悵芳魂赴九泉。
他說一段,唱一段,只聽得眾村民無不咬牙切齒,憤怒嘆息。那人又道:「眾位聽了,常言道得好:
為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
若還作惡無報應,天下凶徒人吃人。
「可是那金兵佔了我大宋天下,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卻又不見他遭到什麼報應。只怪我大宋官家不爭氣,我中國本來兵多將廣,可是一見到金兵到來,便遠遠地逃之天天,只剩下老百姓遭殃。好似那葉三姐一家的慘禍,江北之地,實是成千成萬,便如家常便飯一般。諸君住在江南,當真是在天堂里了,怕只怕金兵何日到來。正是:寧作太平犬,莫為亂世人。小人張十五,今日路經貴地,服侍眾位聽客這一段說話,叫做《葉三姐節烈記》。話本說徹,權作散場。」將兩片梨花木板啪啪啪地亂敲一陣,托出一隻盤子。
眾村民便有人拿出兩文三文,放入木盤,霎時間得了六七十文。張十五謝了,將銅錢放入囊中,便欲起行。
村民中走出一個二十來歲的大漢,說道:「張先生,你可是從北方來嗎?」說的是北方口音。張十五見他身材魁梧,濃眉大眼,便道:「正是。」那大漢道:「小弟作東,請先生去飲上三杯如何?」張十五大喜,說道:「素不相識,怎敢叨擾?」那大漢笑道:「喝上三杯,那便相識了。俺姓郭,名叫郭嘯天。」指著身旁一個白凈麵皮的漢子道:「這位是楊鐵心楊兄弟。適才俺二人聽先生說唱《葉三姐節烈記》,果然是說得好,卻有幾句話想要請問。」張十五道:「好說,好說。今日得遇郭楊二位,也是有緣。」
郭嘯天帶著張十五來到村頭一家小酒店中,在張飯桌旁坐了。
小酒店的主人是個跛子,撐著兩根拐杖,慢慢燙了兩壺黃酒,擺出一碟蠶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乾,另有三個切開的鹹蛋,自行在門El板凳上坐了,抬頭瞧著天邊正要落山的太陽,卻不再向三人望上一眼。
郭嘯天斟了酒,勸張十五喝了兩杯,說道:「鄉下地方,只初二、十六才有肉賣。沒了下酒之物,先生莫怪。」張十五道:「有酒便好。聽兩位口音,遮莫也是北方人。」楊鐵心道:「俺兩兄弟原是山東人氏。只因受不了金狗的骯臟氣,三年前來到此間,愛這里人情厚,便住了下來。剛才聽得先生說道,我們住在江南,猶似在天堂里一般,怕只怕金兵何日到來。你說金兵會不會打過江來?」
張十五嘆道:「江南花花世界,放眼但見美女,遍地皆是金銀,金兵又有哪一日不想過來?只是他來與不來,拿主意的卻不是金國,而是臨安的大宋朝廷。」
郭嘯天和楊鐵心齊感詫異,同聲問道:「這卻是怎生說?」
張十五道:「我中國百姓,比女真人多上一百倍也還不止。只要朝廷肯用忠臣良將,咱們一百個打他一個,金兵如何能夠抵擋?我大宋北方這半壁江山,是當年徽宗、欽宗、高宗他父子三人奉送給金人的。這三個皇帝任用奸臣,欺壓百姓,把出力抵抗金兵的大將罷免的罷免,殺頭的殺頭。花花江山,雙手送將過去,金人卻之不恭,也只得收了。今後朝廷倘若仍然任用奸臣,那就是跪在地下,請金兵駕到,他又如何不來?」郭嘯天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只拍得杯兒、筷兒、碟兒都跳將起來,說道:「正是!」
張十五道:「想當年徽宗道君皇帝一心只想長生不老,要做神仙,所用的奸臣,像蔡京、王黼,是專幫皇帝搜刮的無恥之徒;像童貫、梁師成,是只會吹牛拍馬的太監;像高俅、李邦彥,是陪皇帝嫖院玩耍的浪子。道君皇帝正事諸般不理,整日里若不是求仙學道,便是派人到各處去找尋希奇古怪的花木石頭。一旦金兵打到眼前來,他束手無策,頭一縮,便將皇位傳給了兒子欽宗。那時忠臣李綱守住了京城汴梁,各路大將率兵勤王,金兵攻打不進,只得退兵。不料想欽宗聽信了奸臣的話,競將李綱罷免了,又不用威名素著、能征慣戰的宿將,卻信用一個自稱能請天神天將、會得呼風喚雨的騙子郭京,叫他請天將守城。天將不肯來,這京城又如何不破?終於徽宗、欽宗都給金兵擄了去。這兩個昏君自作自受,那也罷了,可害苦了我中國千千萬萬百姓。」
郭嘯天、楊鐵心越聽越怒。郭嘯天道:「靖康年間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這件大恥,我們聽得多了。天神天將什麼的,倒也聽見過的,只道是說說笑話,豈難道真有此事?」張十五道:「那還有假的?」楊鐵心道:「後來康王在南京接位做皇帝,手下有韓世忠、岳爺爺這些大將,本來大可發兵北伐,就算不能直搗黃龍,要收復京城汴梁,卻也並非難事。只恨秦檜這奸賊一心想議和,卻把岳爺爺害死了。」
張十五替郭、楊二人斟了酒,自己又斟一杯,一口飲干,說道:「岳爺爺有兩句詩道:『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兩句詩,當真說出了中國全國百姓的心裡話。唉,秦檜這大奸臣運氣好,只可惜咱們遲生了六十年。」郭嘯天問道:「若是早了六十年,卻又如何?」張十五道:「那時憑兩位這般英雄氣概,豪傑身手,去到臨安,將這奸臣一把揪住,咱三個就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卻不用在這里吃蠶豆、喝冷酒了!」說著三人大笑。
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壺,三人只是痛罵秦檜。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聽他三人罵得痛快,忽然嘿嘿兩聲冷笑。
6. 《金庸武俠小說全集新修版36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金庸武俠小說全集新修版36冊》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Xgg-veoeEtk8YzRVLpIZzg
簡介:金庸武俠小說有好幾個版本,最新的版本是本世紀初金庸第三次修改的版本,也就是金庸武俠小說全集新修版,共有36冊。
7. 金庸一共有幾部作品他寫的第一部小說叫什麼最滿意的是哪一部!
金庸先生一共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每一部都堪稱經典。這十五部金庸武俠小說分別是:《 書劍恩仇錄》、《 碧血劍》、《 射鵰英雄傳》、《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神鵰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鴛鴦刀》、《 越女劍》。
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書劍恩仇錄》,寫於1955年。此時的金庸江湖中還沒有「內功」這個概念,陳家洛闖盪江湖靠的是招式和速度。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越女劍》,寫於1970年。這是一部短篇小說,書中的越女阿青最後一人一劍挑翻了兩千重甲侍衛,其武功已經接近仙俠水準。
《鹿鼎記》是金庸武俠中文學價值最高的巔峰之作,也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金庸曾說過:小說反映社會,現實中並沒有絕對完美的人。而《鹿鼎記》則更為真實,更像現實社會。
我們很難對鹿鼎記做出精準的評價,卻可以去看看一些文學大家對金庸《鹿鼎記》的評價:
倪匡:《鹿鼎記》可以視為金庸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
嚴家炎:《鹿鼎記》就是現代主義,它是武俠小說里邊的一種現代主義,可以說是很特別的。
陳墨:有點武,有點俠,像是史,像是奇,是謂「四不像」,正是《鹿鼎記》的獨創,亦正是《鹿鼎記》的精妙之訣。
「鹿鼎記」中確實少了很多「武俠風格」,但其實是金庸先生的一種回歸和感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小說的最高境界,就是接近於真實。在武俠世界中,武林高手雖然厲害,但其實最還是人心、城府、運籌帷幄等,也因此,鹿鼎記中的主角韋小寶雖然武功低微,但卻是混得最好的一個男主角。
因此,若是從文學價值層面來說,《鹿鼎記》絕對是金庸的巔峰之作。也正是因此,金庸寫了鹿鼎記後,覺得再寫也很難超越,或是重復,這才封筆退武。
8. 《金庸武俠小說鑒賞寶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金庸武俠小說鑒賞寶典》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BnKy5n65IojI0aF1OC_hVA
簡介:本書是一部研究金庸其人及其武俠小說的系統專著,評盡了金庸本人及其作品人物的方方面面。
9. 金庸武俠小說全集txt下載
親愛的樓主你好!
你要的書籍已經上傳至附件及網盤鏈接
閑暇之餘請查收
希望您能滿意!
鏈接:
by:自動售檢票
★我愛電子書團隊★
10. 金庸武俠小說的順序是怎麼樣的
第1-2冊:《書劍恩仇錄》,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鋒芒之作。
第3-4冊:《碧血劍》,第一次在武俠小說中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波瀾起伏的故事。
第5-8冊:《射鵰英雄傳》,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第9-12冊:《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第13冊:《雪山飛狐》,《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小說。《鴛鴦刀》,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白馬嘯西風》,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第14-15冊:《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前傳。
第16-19冊:《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第20冊:《連城訣》,強烈批判社會私慾、貪婪、無情的一面,同時也從屈指可數的幾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現友誼、愛情、濟人、寬容。
第21-25冊:《天龍八部》,倪匡曾代寫其中約五萬字,後修訂了大部分。該篇是金庸哲學、內涵、人性、情節等的巔峰之作,亦是對「人」、「諧」、「俠」的統一性巨著。
第26-27冊:《俠客行》,小說主人公無明確名字,以「石破天」代稱。該篇對人生寓言性與舐犢之情描寫最甚,親情性最強。
《越女劍》(附錄:三十三劍客圖),《越女劍》寫於《鹿鼎記》連載中途短篇小說,因此金庸最後一部小說是《鹿鼎記》而非《越女劍》。出版時附在《俠客行》之後。
第28-31冊:《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
第32-36冊:《鹿鼎記》,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10)金庸武俠小說鑒賞辭典pdf擴展閱讀:
金庸其他作品:
《袁崇煥評傳》 附於《碧血劍》之後;
《三十三劍客圖》 附於《俠客行》之後;
《成吉思汗家族》 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關於「全真教」》 附於《射鵰英雄傳》之後;
《易經·陰陽與術數》 附於《神鵰俠侶》之後,新修版;
《陳世驤先生書函》 附於《天龍八部》之後;
《康熙朝的機密奏摺》 附於《鹿鼎記》之後。
參考資料:網路--金庸小說